案例:笑笑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1-05-12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案例背景:
笑笑是一个倔强、外向的孩子,胆子很大,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怕陌生人,在家最喜欢串门。但是自制力很差,控制不住自己,常有攻击性行为。比如:在小小班时喜欢咬人,几乎咬遍了班中每个孩子。同时占有欲很强,与人交往缺乏礼貌,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如果别人不想给她,她就打人。喜欢和别人一起游戏,却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正确自己的想法,经常用肢体语言代替口头语言。有时,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时,当别人不理她,她会抡起拳头打别人,理由是别人不跟他说话。他的这种“友好”的表达方式,并不为同伴所认同或接受,再加上她平时遇事又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于是同伴们逐渐疏远了她,还有的小朋友还故意躲着她,很多家长都向老师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她坐在一起,怕她打到自己的孩子。
案例描述:
吃早点的时候,保育老师正在分发饼干,小朋友一个个洗完手,安静地坐到自己的桌子前面喝豆浆。今天吃得是印有各种图案的饼干,小朋友最喜欢那种印有小鱼图案的饼干,由于文文洗手比较快,一坐到位置上,他就马上伸手拿了块自己喜欢的小鱼饼干,嘴里高兴的说:“啊,我今天是小鱼饼干。”在一边洗手的笑笑听到后急了,赶紧跑过来说:“这是我的!”还一边伸手就把文文手中的饼干给抢了过来。”文文当然不肯,连忙喊到:“这是我的,是我先拿到的,快给我还。边喊边站起身子,想要拿回饼干。笑笑也不肯,把饼干藏到背后,瞪着乌黑大眼睛说:“哼!不给,这是我喜欢的!”文文也不肯让,伸手要拿回自己的饼干,笑笑火了,抡起拳头就打了文文一拳,嘴里还嘟呶着:“谁叫你抢我的饼干。”被打的文文马上哭着告诉了我,由于我看到了刚才的一幕,马上就问笑笑:“你该不该抢人家的饼干?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她瞪着眼睛看着我说:“谁叫他抢我的饼干,这是我的。”边说边把饼干藏到自己的身后。我说:“我看到是文文先拿到的,来!我们把饼干还给他,老师再帮你换一块别的图案好吗?”我边说边伸手想拿她手中的饼干,笑笑见我要拿,马上把饼干藏到了背后,说:“不行!不行!是我的。”我说:“笑笑是最听老师话的,来把饼干还给文文。”“不行不行!”笑笑恼怒的喊着,我还想劝说她,可没想到她手一转就把饼干给捏得粉碎。
案例分析:
陈鹤琴说过:从出生七岁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意志、情感想法等都要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打好,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形成。而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家中的宝贝,家中的大人一切都围着他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性格,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出现较多的攻击性行为。所谓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般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语言的攻击表现。对于笑笑这种攻击性行为,如当别人不理她,她会拿起拳头打别人,理由是别人不跟她说话,只会用这种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别人先拿了她喜欢的饼干,她会马上下意识的抢过来,并伸手打别人,这种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表现。当老师想要请她把饼干还给同伴时,教师这种强制性、命令性的语气,只会引起幼儿的反抗、逆反,她就会把饼干捏得粉碎,这就是幼儿叛逆心理的体现。
一、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行为
表现。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或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从而使他或他们成为老师心目中的“问题儿童”,所以当笑笑发生刚才一幕时,作为教师,也早在心中把她当成了“问题儿童”,在孩子抢夺别人的饼干时,我下意识的想把她手中的饼干拿回来,以至孩子做出叛逆行为。同时在同伴心目中的“坏孩子”,她也逐渐被同伴所孤立或抛弃,小朋友不喜欢和她玩,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跟她一起坐。所以她的这种“友好”的表达方式,并不为同伴所认同或接受,再加上她平时遇事又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于是同伴们逐渐疏远了她,还有的小朋友还故意躲着她。
二、同时孩子产生的这种行为与家庭教育是离不开的。
其实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是家庭。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成员之间的彼此影响,孩子的行为问题并非单纯就是他一个人的行为问题,而更多的时候,其父母的行为方式、情绪情感都是形成孩子行为“问题”的根源。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抚育者的不断强化中形成的。父母不仅造就了孩子的身躯,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父母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对孩子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第一、父母对孩子采取溺爱的教养态度,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这样娇宠和放纵能导致孩子的为所欲为,使孩子稍有不如意就会采用攻击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通过家访,我们也得知笑笑的父母就是一种溺爱型的家长,在家中放任孩子,对她所提的要求肯定是无条件满足。所以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性格。第二、父母的一些偏激的教育观念,引起不当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她的外婆怕她受欺负,所以教她这种攻击别人作为“自卫”的行为方式,当她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时,她就会用攻击性的行为来对待同伴,以至孩子就容易直接用这种肢体语言与别人相处。
措施:
一、协调好她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提高她的交往能力。
多年的工作教训我这种孩子往往是有很强的自尊心,同时又很自卑。她希望被同伴所接受,只是她不懂用什么方法与人来交流。所以在当遇到别人不与她说话时,她会用拳头来代替说话。当她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看摄象机里的内容,她不会礼貌得征询别人的同意,只会一把上前去抢夺。所以我认为要处理好这件事,首先要努力提高她的各方面交往技巧,如: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礼貌用语等。比如在平日里我允许孩子从家中带喜欢的玩具,如果孩子喜欢某个东西,必须要征得别人的同意,并让孩子相互交换着玩,使孩子学会分享的快乐,学会用礼貌用语,提高孩子的交往技巧。还有在区域活动时,我注重孩子的德育教育。游戏时懂得互相谦让,让最谦让、最有礼貌的孩子,在娃娃家当大家最喜欢的角色“爸爸、妈妈”,促进孩子在每个活动中注重自己的礼貌用语、对人礼节、与人谦让等,并请笑笑也做娃娃家的主人去招待别人,从中体会礼貌的她是受大家欢迎的。
二、家园配合,指导家长的正确育儿方法,更正家长教育观念。
我采用家访、来园接送面谈、成长册的交流等各种形式,告诉家长孩子在园表现,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教给家长正确的育儿知识,更正家长的教育观念。同时在家长会时采用与家长讨论形式,让所有的家长一起讨论,如何用科学的育儿知识教育孩子,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让家长们互相带动。
三、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更重要的是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当笑笑在抢夺别人的饼干时,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申辩的机会,让她说明她这种的行为原因,只有深入
了解冲突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做到公正、公平。因为教师在孩子心中是高大的,如果老师喜欢某个孩子,经常在表扬某个孩子,那么他在同伴中的威信是很大,与之却相反。所以应该给予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关注,主动去亲近他、帮助他,给他们机会,同时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幼儿,比如让孩子当值日生来鼓励孩子,在协助老师的同时她会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当她表现好时教师应该充分的肯定她,但她表现不好时,不要认为她是“问题儿童”而用简单用命令的指令去遏止她,反而会使她产生逆反心理。批评幼儿的不正确行为,而不是批评幼儿本人,清楚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受大家的喜欢,如果她还不能做到,教师可以稍做惩罚,让孩子离开集体一会,让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
二、发挥孩子的特长,让孩子的闪光点来建立她的自信心。
为了让笑笑在别人的心目中建立新的印象,逐步提高她的自信心,协调好她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在六一节我想发挥笑笑唱歌的天赋,让孩子的闪光点来建立她的自信心。
终于在这次六一节,笑笑的甜美歌声征服了老师和小朋友,大家都纷纷模仿她在台上的表演的样子,笑笑一下子成为了“名人”,在同伴中找到了威信,逐渐建立了自信,被同伴所接受。使她充分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促使她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孩子。同时我也在众人面前多与她交流,以暗示孩子们,老师不因为她的错误而讨厌她、疏远她,老师同样关心、喜欢她,从而使孩子们也愿意亲近她、接纳她。[零思考方案网 Www.zHE135.coM]
现在的笑笑,已经很少看到她打人了,而且在平时,也会把家中的小白兔、玩具、零食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小朋友也愿意和她一起游戏,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和她一起玩,还经常请笑笑指导,与她在教室里一起表演六一的节目。
总之幼儿的认知水平提高了,促使幼儿在行为和认知上保持统一,在幼儿的生活中,让幼儿懂得辨别是非、对错,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基础。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增加,学会用非攻击性行为解决事情,能以积极的行为代替消极的问题行为,使幼儿得到较多来自外在环境的积极的态度,促使幼儿健康地发展。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案例:“笑声”中的忧丝
在午餐时间里玲玲突然呕吐起来,桌上都是呕吐物。一些孩子看到后都捂着自己的鼻子,嘴里说着:“真臭,真臭!”;有的孩子则笑起来。这时,我忙轻拍玲玲的脊背,待玲玲停止呕吐后,我问孩子们:“刚才玲玲为什么吐了?”“可能生病了。”“你们生病时,感觉怎样?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我上次生病很难受,妈妈就照顾我。”这时,平平、奇奇走过来学我刚才的动作,有的孩子去拿杯子放上水让玲玲漱口,还有的拿出手帕给玲玲擦嘴。
思考:
同情是个人由于他人的痛苦或不辛而引发的移情反应。让幼儿学会同情、学会关心他人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只有认识到他人的状态才能产生同情,而这必须建立在让幼儿学会认识别人的情绪状态,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之基础上。
案例中的“呕吐事件”幼儿刚开始的表现让人担忧。但教师却从中寻找到了教育契机,以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幼儿应该关心同伴,发挥出榜样的作用。因为榜样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直观的特点,许多无法用语言让幼儿理解的东西,榜样却能轻易让幼儿通过模仿来学会。因此教师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面前树立好的榜样,如呕吐时及时安慰等,幼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底,在内心深处奠定了同情和关爱他人的情感基础。
其次,教师让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去体会别人生病后的心情;随之提示幼儿要把关心别人的想法付诸行为。这样从小事做起,逐渐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一旦幼儿中出现富有同情心的行为的表现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幼儿向他们学习。
相信孩子,创设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会收获关爱的生活。
案例:阿琪宝贝的转变
一、孩子的行为表现
阿琪是我们亲子班的小朋友。虽然只有2岁半,但个头超过了同龄人,力气也大,小区里凡是认识他的的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同他在一起玩。因为他有个不好的习惯爱顺手打旁边的小朋友,大家都躲着他。家长反复批评他甚至打他,他口头答应不再打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一会儿憋不住劲,又去打人。如今他报名参加了我们亲子班,报名的家长都非常担心,希望不要收这个学生,而他的妈妈却很焦急,希望孩子能在这里得到教育,并学会和人相处。
二、分析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为了弄清原由,作为亲子班的老师,我和他的妈妈进行了约访。妈妈说:“我曾经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甚至惩罚他,试图矫正他的打人行为,但都无济于事。按理说我家孩子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周围环境很好。或者是后来回国后受到他奶奶的影响吧。他奶奶就是有点歇斯底里的。动不动就发火!不过我们工作忙也没有办法了,只好让老人带。唉……现在对他真是毫无办法。"阿琪为什么总想打人呢?妈妈说不清楚,阿琪自己更说不清,我们只能从妈妈的陈述中分析判断阿琪具有攻击行为。但是因为还没有直接和孩子接触,所以不能枉下结论,我决定在实际活动时再观察一下孩子的表现然后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
到了星期六,亲子班的宝贝们来上课了,阿琪也在其中。开始上课了,大家都和老师一起活动,当然阿琪也不例外,他和大家在一起非常兴奋,并且不断的尖叫。所有人都用不接受的目光看着他,这使他的母亲很尴尬并且感到失望,于是对阿琪说:“你不可以这样子的!”可是阿琪的表情却显示出“我才不听呢,就是不听”而且越叫越大声,配课的教师走过去打算指导孩子和家长,可是他却赖在地上不起来还边喊“不要!不要……”,把我说话的声音都盖过了。于是我示意请妈妈先带孩子到外面玩一会儿……这才能正常进行活动。后来阿琪安静了,又从新返回教室,我们正在玩游戏,阿琪马上跑了过来,露出兴奋的笑容,可是他刚跑到一个小朋友旁边,那个小朋友的妈妈就把他拉开说“不要在一起的好。”阿琪妈妈很生气,抱着孩子说“我们还不想和他玩呢!”说完就离开了……看了孩子和家长的表现,感觉到他们的问题需要寻找途径来尽快解决。
三、寻找应对的策略
孩子的攻击行为仅靠说教、惩罚去矫正,往往难收成效,因为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他们不爱受约束,于是我采用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游戏方法对他们进行矫正和治疗。我们建议阿琪家长和我们配合做“游戏”。
(一)从“观察”法介入,以“功能分析”寻找原因。我们发现:阿琪的攻击行为不是无缘无故的,偶尔发生的,而是对某一事物很兴奋或不满意,他就会攻击旁边的小朋友。最初,我运用“冷处理法”阻止他,即当他攻击别人时,请他到一边不和其他人在一起来控制他的情绪和行为,刚开始也有一些效果,但时间一长就出现了新的问题。阿琪的攻击行为减少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咬老师”或“掐老师”的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由此可见,阿琪的攻击性行为是因为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孩子情感上的困惑,为了达到脱离这一环境和逃避做该事的目的,他就以伤害、攻击别人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意”“兴奋”,出现了极端行为。
(二)、以伙伴支持、集体环境支持,尝试在“和谐氛围”中进步。平时,阿琪非常喜欢和另一个身材较高的男孩子一起玩。因此在教育课程中,我有意识地将他们安排在一起,通过伙伴的支持,利用阿琪的“依恋”心理,配和教师“示范”进行合作
训练。进行一些阿琪喜欢的游戏来引发积极情感,如果发现阿琪出现攻击性行为就果断制止,并边示范抚摩对方的手臂或其他部位说“如果你喜欢
一个小朋友就要这样做。”示范后,把住阿琪的手让他象老师一样做。并肯定的说:“对,要轻轻地摸。才表示你喜欢他。”当阿琪的攻击性行为减少时,就适时奖励。学习中我也及时地示范给其他的家长,告诉他们不论是谁家的孩子做对了,都要给掌声鼓励,也可以让孩子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抱抱、亲亲,表示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并说“阿琪真好,真听话”。渐渐地,家长们不再孤立阿琪了。阿琪的妈妈也不象从前那样说赌气的话了。
(三)、接下来将进行“系统脱敏”让阿琪主观上减少攻击性行为,帮助他学会以一般人所认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综合起来看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应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这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从这点出发,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因为这类幼儿的成长中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
案例:喜看佳洵的转变
这学期,佳洵小朋友插入我执教的中班,刚进园时,我发现她不愿参加任何活动,以不主动和别人交谈,针对她这种孤僻的性格,我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1、佳洵她来自农村,刚来到城市不久。由于农村闭塞落后的条件所限,佳洵从小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熏陶。2、佳洵刚来到新集体,对周围的老师和同伴还很陌生,再加上乡村和城市两种生活环境、习惯的截然不同,使她难以适应。原因如此,造成了她的自卑、胆怯和自我封闭。根据以上分析,我采取了耐心细致的教育措施。
1、时间:2002.3.18
情况:开学已好几天了,佳洵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呆呆地
看着前方。今天,我又看见她在那儿傻愣着,就问她“佳洵,你喜欢幼儿园吗?”她瞪大眼睛摇摇头,用稚嫩的声音说:“我不喜欢幼儿园,我喜欢家里。”说完,就再也不愿和我交谈。
措施:针对佳洵这种不合群的性格,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定要
和她多亲近、多说话。于是,我经常抓住机会和佳洵聊天,内容大多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画片,在不知不觉中,佳洵被我所讲的内容吸引,高兴地和我交谈起来。我还暗地里关照一些能说的幼儿主动和她说话,渐渐地佳洵能和小朋友一起快乐地交谈了。
2、时间:2002.3.26
情况:游戏时,佳洵一个人坐在旁边看着,小朋友去邀请她,她
就是不愿参加。我走过去问道:“你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呢?”佳洵说:“都是假的,骗人的,我才不愿意玩呢!”说完就一个人跑去看自然角里的小动物去了。
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地让她参加游戏是不行的。于
是,我就带着她去参观游戏角,向她介绍每个游戏的内容,让她知道从游戏中可学到好多的知识和本领,并能了解大人的生活和工作,我还引导她观看每个小朋友玩游戏时那投入,开心的神情,以及热闹的游戏场面,使她产生了想游戏的欲望。
3、时间:2002.3.27
情况:佳洵到“理发店”转了一会儿,又出去了。我连忙追上
去问:“佳洵,你为什么不去当理发师呀!”佳洵说:“我不知道怎样理发。”
措施:佳洵想玩游戏,但因为对社会活动缺乏了解,不知道
怎样玩,我先让她观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游戏的,并和她的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多带佳洵参观周围成人的工作,获得有关知识。游戏时,我跟随她加入到各个游戏中,随时用角色的身份去指导她。这样,佳洵很快就熟悉了各游戏的内容和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那个孤僻的佳洵不见了。现在,她已
是一个活泼可爱,对各项活动都能积极参与的好孩子了。
从以上的事例,我总结出一套较系统的教育方法,来帮助象
佳洵这一类不合群的孩子融入到集体中来。主要归纳如下:
(一)建立亲密的师生感情。
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倾听他们的心里
话,细心了解其真实的感受、想法,用真诚的爱去感化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呵护的温暖,卸下自我封闭的心灵保护层。
(二)尊重幼儿个性,因人施教。
作为教师,应注意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每个幼儿的个性、
能力、心理都是独一无二的。老师应了解、尊重他们的自身水平,并以此为根据进行个别教育。在教育时,还要注意考虑幼儿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等情况。
(三)注重循序渐进的一贯性。
对这种孩子进行教育,必须要有耐心,切不可期望一蹴而就,
而是要长期持之以恒,在每个生活细节中潜移默化地去改变幼儿的性格,对幼儿的点滴细微进步,都及时地鼓励,表扬,激发其与他人交往的自信。
(四)重视家园共育的一致性。
首先,教师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并和家长共同协商应采取的教育对策。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建立互动的双边关系,对孩子的表现及时互相反馈,保持家园教育的同步一致。
天气转凉的搞笑句子
小编为大家提供了关于“天气转凉的搞笑句子”的详细剖析和解读,经过阅读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启示。幽默搞笑的句子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只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幽默搞笑吗。幽默是在人生中曲折的路途上照亮前行的灯塔。
天气转凉的搞笑句子(1--20条)
1、穿衣打扮都毫无追求,为了暖和最重要!
2、这凉爽的天气真让人爽朗,有种想裹着被子在街上溜达的冲动。
3、满大街的人都穿着各种色彩斑斓的外套,我却只能躲在厚重的黑色大衣里。
4、天气变冷,装修房子要格外小心,否则容易引起火灾。
5、6、 “脱衣服靠勇气,洗衣服靠毅力,起床靠爆发力、要是没有空调和暖气,御寒就只能靠一身正气了。”
6、天气变凉了,总觉得胡子长得快了,这是错觉吗?
7、天气冷了,感觉衣服都比自己重。
8、12、 “突然降温了,我打字速度退步了,昨天我还可以同时跟五十个聊天,今天只能跟你聊。”
9、天气转凉了,我想和你一起看爱情电影,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相通。
10、天气转凉了,我要在这个秋季收获你的心。
11、天气变冷,早上起床的时候手脚冻成冰块,一步都走不动。
12、天气转凉了,我向你发出邀请,一起享受这个美好的秋天。
13、大冷天的,让我怎么离开我的暖手宝?
14、天气转凉了,我想借着这个机会,和你说一句:我爱你。
15、天冷的时候,就算是我心里不咋地,也要装得温暖有爱。
16、别看现在天气转凉,我还是能感受到你的热情。
17、这个秋天的风口真的太强了,再不小心就要飞走了。
18、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和暖气融为了一体。
19、春天要过完了,我却还在留恋冬天你抱我时的余温。
20、严寒的风雪中,我像条狗一样缩成一团,等待温暖的春天。
天气转凉的搞笑句子(21--40条)
21、天气转凉了,我想给你一份惊喜,让我们的爱变得更加浓烈。
22、天气冷了,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单薄的小人,只能裹得紧紧的。
23、天气转凉了,我的手冰凉如冰淇淋,真不愧是天然制冷器。
24、这个秋天,我要跟着天气走,不再虚度光阴。
25、天气变凉,正好赶上热搜:西安大雁塔猫被冻僵了......
26、阳光虽然明媚,但依旧无法驱散这个寒冷的冬天。
27、秋秋秋,九笔画。送上四少五多九段话:少喝酒,多喝水,少吃肉,多吃菜,少坐车,多走路,少吃药,多锻炼,最后多把奖金拿。秋天到,朋友的祝福也来到,亲爱的朋友,入秋快乐。
28、天气凉了,有空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自制烤甜薯。
29、燃烧吧!我的小脂肪,为了保温!
30、天气再冷,冷不住我对你的关怀,天气再寒,寒不了我温馨的提醒,狂风再吹,吹不乱我对你的祝福。天冷了,注意加衣服,万事身为先,祝你天天暖洋洋!
31、天气转凉了,我多想变成一只熊,为你取暖。
32、天气转凉,记得多喝冰糖雪梨糖水,润肺止咳。
33、天气寒冷,我连出门的勇气都没有了。
34、天气转凉了,我也不怕,因为我有你的爱。
35、我的手已经冻成了冰棍,哪天可以变成火腿?
36、穿着手套和围巾,我才感觉自己真的进入了清冷的冬天。
37、冷空气吹袭而来,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被丢进冷冻库的鸡腿,凉得直冒鸡皮疙瘩。
38、天冷了,我只想跟你一起穿上毛衣,做些温暖的事情。
39、7、 “掀开被子的那一刹那,总有一种从温室跌入冰窟的感觉。”
案例:有爱就会有欢笑
一年前,一个叫云云的小朋友来到了我们班上,刚送孩子来时,云云的妈妈就告诉我们,这孩子不爱说话,胆子很小,希望老师能多帮助她。
我叫云云把她的名字告诉小朋友,可她的小脸憋的通红也没说出一个字来,看她那样子真的就要哭起来了。不能让孩子再尴尬了,看来,云云是个极其内向的孩子。看到云云那可怜兮兮的样子,我暗暗想:我一定要改变她,我要让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活泼开朗。于是,我牵着云云的小手告诉小朋友:云云是刚来我们班的新朋友,大家要关心她、爱护她;我还告诉小朋友云云是个很听话的小朋友,是个很能干的小朋友……,我边说边悄悄地注视着她,我看到云云听了老师的话以后,脸上掠过了一丝甜甜的微笑,但很快她又低下了头。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对云云特别关注,常常找机会和她说话,但也常常是你问了大半天,她也只是简单地回答:是、不是。我想云云不只是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有一天,上美术课,画蝴蝶,我看云云拿着笔发愣,便走过去问她怎么不画,她低着头小声说:我不会。我摸摸她的头对她说:老师知道云云是个很能干的小朋友,你一定能把小蝴蝶画的很漂亮,老师喜欢云云画的小蝴蝶。云云抬起头看了看我,我又用目光鼓励她,她终于拿着笔画了起来,画纸上出现了一些圈圈点点,但我还是很
>高兴,这毕竟是个良好的开端呀。于是我又对云云说:小蝴蝶在和我们捉迷藏对吧,它们躲在哪里了呢,怎么老师看不见她们呀?云云快把它们叫出来吧。云云似乎被我的话逗乐了,又拿起笔认真地画了起来。过了一会画纸上真的出现了一只蝴蝶,尽管画的不怎么像,我还是十分肯定地对她说:看,我们云云就是能干,把小蝴蝶叫了出来。我绘声绘色地对云云的画夸奖了一番,小朋友听了我的话,都争着来看云云的画,我第一次看见云云的脸上露出了那么灿烂的微笑。
还有一次,我看见云云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扔进纸篓里,我又及时地在小朋友们的面前表扬了她,笑容再一次出现在她那可爱的小脸上。之后,我又想方设法为她创造与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每当她遇到难题时,我便微笑着走过去,摸摸他的小脑袋鼓励她,逐步帮助她树立了自信心。就这样在老师一句句:你真棒、你能行、你真能干的鼓励下,云云和我的距离拉近了,云云也由一个腼腆而胆怯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爱笑、爱说,活泼、开朗的小女孩。现在她不仅能够主动与我交谈,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高兴了,动手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不光是能够独立地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而且现在她还对绘画很感兴趣,今年“六一”儿童节,云云还参加了学校的节目表演。看到孩子的进步,云云的妈妈高兴的不得了,在家园联系手册上写道:我们云云会讲故事了,会画画了,比以前勇敢了,感谢老师对我们孩子的帮助和教导。我为云云的进步而高兴,我为家长的高兴而欣慰,我相信,只要有爱,就会有欢笑。
云云常常说老师最爱她,其实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爱,一样的关心,幼儿教师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去关爱需要我们关心和爱护的孩子。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都能在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茁壮成长。
爱而维修曾经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将牢记着这句话,并用他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案例:灿烂的笑容是我的追求
徐清是个内向而胆小的孩子,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活动中显得不够积极也很不自信。而从她的眼中流露出的渴望之情,却另我对她倍加关注。
现阶段我们在做“绿色菜篮子”的主题,教室里布置了一片菜园。头两天没有孩子去玩,自从参观了菜市场之后去画画涂涂的孩子特别多,她们能根据边上的实物和范例图大胆涂画,有青菜,萝卜,西红柿,蘑菇,土豆等,每当孩子画一样东西而欢呼时,我注意到徐清总站在一旁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她们。
今天早上,徐清来园后搬起了椅子,东张张,西望望,最后把目光停留在了菜园。只见她慢慢挪动了脚步,把椅子轻轻地搬到了菜园旁。徐清拿了一枝记号笔开始尝试了。而此时,下棋的孩子碰到了困难,我转身去那边指导,可我心里还是想着徐清动起来了没有。当我指导完下棋的小朋友商定规则后,回头再看看徐清,发现在她还是拿着记号笔,一副无从着手的样子,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高兴地画着,她的眼里充满了渴望,可她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悄悄地走了过去,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问:“你想画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画好吗?”她高兴极了,使劲点了点头,指着一棵大大的卷心菜说:“老师,我要画卷心菜。”“那好啊!”我爽快地答应了她。于是,我指着卷心菜问道:“徐清,你看卷心菜是什么形状?”“圆形的”。那你就画一个圆形。
徐清慢慢地画起来,一下歪歪曲曲,一下笔笔直,画的圆形象个小山区。看着她垂头丧气的脸,我的心也似乎被揪住了。“别着急,徐清,接着再来。”我手把手地和她一起重新画。一个大大的圆形画成功了,我翘起了大拇指在她面前晃了两晃,她的嘴角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画卷心菜上面的一片片的叶子是较难的一个步骤。徐清求助的目光又投向了我,我让她学着自己看范例,并对她说:“徐清,你试试看,上面的叶子从那里开始画?”她拿起范例仔细看了又看,脸上的笑容逐渐扩散:“我知道了,从圆形的上面开始画到下面。”“对呀,真聪明!快画吧!”我又一次鼓励她。
此时此刻,徐清好象开窍了许多,看着范例一步一步地将卷心菜上面的一片片叶子用一条条弧线画了出来,我一看,一棵卷心菜已经画好了。我疾步走上前,对着孩子们说:“徐清真行,我们快为她鼓鼓掌,祝贺她!”孩子们受到了鼓舞,纷纷拍起了手。徐清的脸上扬起了灿烂的笑容。
徐清成功了,她的笑容总在我的面前晃动,我的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和欣喜。当我在寻常日子里一步步接近她,一次次鼓励她,一遍遍支持她的时候,她的心头慢慢燃起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老师的喜欢之情。因此,我深深体会到,当我们教师面对着一群个体差异的孩子时,我们既要承认差异的存在,又要尽力地减少和缩短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因此,细微的观察、适时的点拨、热情的鼓励是我们教师在孩子成长历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教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