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学反思:理解、关爱、尊重

发布时间:2021-05-04

教育教学反思笔记。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那么,你知道优秀的幼师资料是怎样的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学反思:理解、关爱、尊重”,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导读: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儿童一起欢喜、悲伤、想象、创造。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美好、欢乐,为他们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们都认为,儿童是不成熟的,需要家庭和教师去教育、去照顾、去为他们安排成长的道路,幼儿教师也是按照主观的意识,去安排自己认为合理的幼儿生活,将一日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几十到几十分钟不等的时间,将同样的课程内容传授给几十位幼儿,比儿童掌握知识的多少之评价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却常常忘记应该留给儿童思考、探索和分享的时间,使他们成为老师手中的一只风筝。在当它们出现一些如:打架、争抢玩具、挑食、不学习的问题时,常常用管、卡、压的办法来处理。而不过多地去了接他们的内心感受。

许多老师认为,如果每个孩子都是自主的,完全按自己的喜好做事,那班上岂不乱了套?所以更多强调的是纪律,统一规律,而牺牲的却是儿童的兴趣,独特的思维方式及创造力。显而易见,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会珍视孩子在园的每一天全身心地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保护好孩子的每一次惊奇,并能够在活动中关注孩子的关注,惊奇孩子的惊奇,感受孩子的感受,智慧地引导每一个孩子成长。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石子换糖果”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这个小男孩就是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他后来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

这位杂货铺的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家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这是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看了这个故事,不由地想起了一件我做过的错事。记得刚刚坐进幼儿园的那一年,心里很高兴,面对着这么多幼儿,真是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因为他们会给每一位教师带来快乐。起初,我几乎只是看着幼儿玩玩具,谁有问题就去给他们解决一下。有一次,我却和孩子们一起玩了起来,在娃娃家里,我发现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思想,我对其中一个幼儿说:“洋洋你真能干。”我连连夸奖他,洋洋微微一笑,“没什么,呵呵”。“你这么聪明能干,老师平时还真没发现。”“老师,您要是多能参加我们的一些活动,你不就发现了吗?”洋洋似乎是鼓足了勇气说出了这句话。是啊是啊,要是能多参加他们的活动就能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了吗?就能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让那些调皮的孩子能够与你做朋友不就好了吗?

洋洋的一句话,让我反省了好长时间,为什么我总是看着他们玩游戏,不走到孩子当中去?为什么我有时候不会尊重他们的选择,为什么我就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是一本非常耐读的、不容易读懂的书,要读懂他,就要蹲下来,用自己的智慧,用孩子的眼光去细细阅读。Yjs21.Com

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他们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教师在对待幼儿的态度上,首先要平等,充分尊重幼儿的自尊心。

尊重是儿童的信任,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也是一种动力,老师的信任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乐于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并积极主动地实施。信任儿童,就是不能把成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们,而是鼓励儿童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他们的见解,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尊重儿童,教师首先应该是儿童的朋友,与他们建立平等、合作、理解、宽容的氛围,使幼儿在心理上受到安全的放松。能与老师无话不谈。理解不同年龄的幼儿的各种奇思妙想,与他们共同建构一些梦想。平时也要蹲下身子与孩子说话。抚摸教育,就是对儿童关爱、尊重的一种具体表现,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他们要面临多次选择,选择玩具、图书、活动区、同伴等,选择的权利有时在他们自己手里,当儿童被选择尊重时,他们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而当他们的选择被拒绝时,他们表现是消极,甚至产生破坏意识,敌对意识。有些活动,本是尊重幼儿意愿,可老师为了省事,一手包办。假如一个幼儿被分到了图书区,可他想到建筑区,搭积木,向老师提了出来,可老师没有让他去,幼儿失望的来到图书区,把书翻得很快,却没认真看。如果老师尊重了这位幼儿的意愿,那将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尊重幼儿的选择,并不是放任自由,不管不问,但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应当尊重幼儿的选择。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由于家庭和不同环境的影响,儿童会存在着发展差异,这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要正视、尊重儿童之间的差异,正确引导,因材施教,而不要轻易就下这样结论:这孩子真聪明,这孩子真不成,怎么教也不行等。应该认真了解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情况,兴趣爱好,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有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有的特别喜欢绘画,手工做得很精巧,有的身体棒,喜欢运动:有的爱动脑,喜欢提问题。这正是儿童多元智能的体现,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能,需要我们不同的去对待,科学合理的去引导、开发,使每个儿童从小就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幼教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兴衰,面向新的世纪,全面实施幼儿园素质教育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些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真正做到走进儿童、了解儿童、做儿童的知心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儿童一起欢喜、悲伤、想象、创造。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美好、欢乐,为他们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案例:尊重


在一个半月的辅助保育工作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孩子的权利得到尊重。

过去,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不要说给孩子的权利了,就连大人的权利也没有得到尊重啊!

"养不教,父之过";"教法"嘛,打是疼,骂是爱。结果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想想,这些真是封建的余孽,害人不浅。那时候,我们听到美国子女起诉父母虐待罪的时候,简直像在听天书一样,大惑不解。后来出来留学,听到儿童权利保护条约,听到日本是世界上第四十几个签约国,而中国是第一百多个签约国时,才开始了认真的反省。

我打工所在的松江保育院小班,共有22个孩子,四个专职的老师,加上我,共五个大人。在日本,只有东京地区,一个大人平均负责五个孩子,其他地区条件要差很多。这四个老师中,两个是幼儿园师范毕业的,相当于我们的大专水平,两个是大学毕业的。她们对自己的学历并不以为然,对自己的工作倒是蛮自豪的,她们认为坐办公室工作的那些女事务员很"可怜"。

从第一天起,我就发现有个叫金子的小朋友有点儿怪。他对周围的反应很奇特,动作也不协调,不过和其他小朋友倒还玩得来。一问才知道,小金子得过脑炎,医生说要像对待普通孩子那样对他,这样可以尽快帮他恢复正常。看似漫不经心的保育活动中,充满教师的苦心。吃饭时,他的身旁一定有个"奶妈"。他自己吃饭喝汤时,如果没有洒出来,就会得到鼓励;玩累了,一定有个"侍卫"背着,免得摔跤。他很容易摔跤,其他小朋友习惯性地给他当"拐杖"。在那厚厚的保育记录里,记下的是生命的搏斗以及友谊和尊严。

还有一个叫铃木的小男孩,超胖超高。130公分高,30公斤重。他的心理年龄却只有三岁。当他躺在地上乱哭乱喊时,我真想走开,但是我的四个同伴无论是谁,总有办法使他安静下来。直到现在,身材瘦小的虎野老师背着人高马大的铃木君的样子,还不时地在我的眼前晃动。

像金子、铃木这样的小孩的情况,我们或叫"弱智",或叫"畸形",而日本语中的汉字我认为这起码体现了一种市民社会里人与人的互相尊重。,叫作"身体障害者"。我们叫"瞎子"、"盲人",日本以前也这样叫过,现在他们叫"眼睛不自由的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我们叫"老头儿"、"老太",他们叫"高龄者",也有的叫"银发族"。这种称谓的细微差异是十分耐人寻味的。难道你不认为语言的变迁反映了一种社会的进步和价值观的升华吗?!我认为这起码体现了一种市民社会里人与人的互相尊重。

案例:尊重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


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像一面镜子,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如何才能做好新世纪合格的幼儿教师。

在《新纲要》中,有很大部分涉及到了教育评价的内容,这使我想起了上海市教研室周老师曾讲到的一个小故事。在一次小班活动中,两名幼儿互相争执,在争吵中矮个的幼儿吃了点亏,顺势便倒在地上大哭起来,但此时在一旁的班主任并没有马上去安慰孩子。事后,周老师向班主任询问了这件事情,班主任的回答很令人意外,她说:“孩子哭是孩子所特有的年龄特征,与其马上去安慰孩子,还不如让孩子哭够了之后再想一想今后如何避免出现此类情况更好,作为老师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

这位老师的回答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确实幼儿之间的争吵、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的矛盾表现,在争吵甚至打闹中,幼儿便有了观察和分析的机会,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此时的老师只主观的采取制止或安慰的做法,很可能会让孩子失去一次锻炼的机会,大大抹煞了孩子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其实,带过小班的老师这样的体会肯定会更多些。如: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的年龄小,语言能力、交往能力都很弱,因此喜欢某一位同伴时常常会咬一口或打一下,此时较多的老师往往会采取训斥的办法,同样也忽略孩子的年龄特征,而这种做法是与《新纲要》所提倡的原则相违背的,作为老师首先要关心尊重孩子,而尊重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试想,孩子的小嘴巴还不会说,当然最直接与同伴交往的方式便只有咬一口或打一下了,所以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老师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把孩子的年龄特点放在首位,关注发展的特点与倾向,避免用划一的标准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承让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差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想让每一位孩子长大成材,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一定要在活动中时刻以《新纲要》为镜子对照自己的行为,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年龄特点,让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尊重、关注、培养、发展


担任园长职务已4年,我一直在追求成为一名有思想的领导者。近年来,我坚持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把管理中感触最深的行为记录下来,为的是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专业敏感度,同时也为了记录自己管理过程的足迹,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思路与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际管理能力。每当回味以前的案例我都会产生新的认识,一点一点地认识管理、感悟管理,同时让我感受到职业的魅力,享受到工作的快乐。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一直坚持着尊重人、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的管理理念。

1.尊重人从了解教师做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影响这个人的力量。而人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是价值和尊严,管理者一定要从内心深处给予教师最大的尊重,甚至包括尊重教师一时犯错误的权利,以维护教师的尊严。但尊重之后,还要有帮助,就是要最大可能地帮助每一位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价值,从而提升其做人的尊严感。要实现这点,表面、肤浅的沟通无法做到,需要平时细致人微的观察,需要沟通中耐心地倾听和同感地表达。所以,无论多忙,我都不放弃和教师在一起的机会,也不拒绝任何教师想和我谈心的愿望。

管老师是刚刚转岗到幼儿园的一名保育员,原来从事中学英语工作。一天早晨我刚上班就接到她的电话,想请假去平谷接昨晚出工伤事故的爱人回家疗伤。下午返园后她向我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我昨天晚上听后手都抖了,我当时就想去.又担心没有公交车,作为妻子我必须了解他的情况。”“我每天下班先买菜,然后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我爱人每天晚上8点多钟才回来,吃完饭就困了。”“我几次想跟您提给我换一个只干活不用动脑筋的岗位,但第二天一上班就忍住了。”

我听了很感动,不由得走近她与她坐在一起,由衷地说:“你真是一位贤妻良母,你的丈夫和孩子真幸福。”对于一个家庭,丈夫是一座山,妻子是一条河,我能够从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她对家庭责任的感受。其实倾听教师的诉说也是一种享受,因为教师信任你,才会把自己的感受毫无保留地向你倾诉,我感到每一次沟通都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对话。

园长经常要面对两摊工作——人和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家都在喊.但我们却习惯了对事不对人的思路,遇到事后总是忽视人的存在。如何先人后事?只有真正走近教师,走近教师的家庭,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以教师为本。

在以后的进班指导中,我关注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管老师的生活,了解她的家庭背景、性格爱好。原来.她的爱人长期出差,上小学的孩子没有人照顾,中午要为孩子做饭;老母亲长期卧床不起,周末需尽一下孝心:对自己的老本行还不放弃,经常参加北京市英语联谊会:对转岗到幼儿园从事保育员上作感到面子不好看,并从心里看不起保育员工作。通过了解可以看出,管老师是一位热爱生活、对工作认真的人,只是来到幼儿园后未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我与班子成员一起寻找其闪光点并当面给予肯定:“你今天的衣服穿起来显得真年轻!”“你看,今天孩子们都追着与你说话,知道什么原因吗?是你和孩子们坐在一起活动,缩短了与孩子的距离。”慢慢地,我与管老师拉近了心理距离,而管老师也悄悄改变着,她的服饰从制服改为颜色鲜艳的便服了.与孩子们说话亲切了,班内的工作积极参与了。管老师逐渐融人到了幼儿园集体中,从她脸上荡漾的笑容就能看出.她已经在大家的肯定与鼓励中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的快乐。

2.关注人从关心教师生活着眼慢慢走进教师,我才真正理解了教师。教师们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她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敬业精神,她们想做好工作的迫切心情……这些往往影响着她们成长的方向、工作的成效。于是,我在管理中尝试不针对人或事,而是从教师的幸福和幼儿的发展出发不断调整管理策略。

“教师也是母亲,作为母亲也想参加孩子班级的新年庆祝活动。作为孩子,多想同其他小朋友一样让母亲陪同自己庆祝新年啊。但作为幼儿教师,她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而放弃班级的幼儿,为了班级的孩子,只有让自己的孩子失望。”这是在一个班组长会上教师们发出的心声。教师的话提醒我: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更要关注教师的家庭。我当即在会上宣布:今年的新年庆祝活动,分三个时间段进行,让每位教师母亲都去参加自己孩子班上的活动,也让其他的教师都有机会走进别的班级,体验不同班级的教学风格。

教师作为班级的“家长”,只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是对于自己孩子来说,却是百分之百。教师为了自己班级的幼儿,放弃作为母亲的责任,多么可敬、可爱的老师们。作为管理者,我及时调整了幼儿园制度,让教师的孩子也能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教师在享受亲情的同时也在分享同伴新年主题的奇思妙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关注教师的情感、关注教师的家庭,就等于关注教师的工作。

3.培养人从研究教师开始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的摇篮,同时也是培养教师的地方,作为园长要善于发现和帮助教师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增长点。

我园有幸分来一位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本科生,我迫切希望她搞科研,能在课程实施方面有所创新。实习两周后我就问她在课程实施方面有什么想法,准备在哪个方面进行研究。新教师开始很茫然,不知怎么说。思考片刻后回答说:“我最想实施的就是绘画,可是,新生活开始的这段日子,我觉得很迷茫,想拿4年来学到的东西应用在教学中,可在现实中才发现自己的实践经验太少了,在过渡环节时我不知让孩子做什么,当孩子不听我的时候,我不知怎么说。”她的回答令我深思,原来新毕业的她面临着的困惑是这些!她还没有能力把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教师还迫切地表达了希望自己进步更快的愿望。要求“快”表明了学习的急迫性、积极性,但同时也隐含着些许急功近利的心理。而作为管理者,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我开始反思,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新教师,她最需要园长给予她的是什么呢?应该是园长耐心的等待和对实践的指导。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伴随整个教育职业生涯的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这是一个强调过程的“慢”功夫。于是,我安排了最出色的骨干教师与她一起带班,引领她思考日常教育工作,把每日教学工作中感触最深的方面记录下来,一同与她联系同类事件、情景作分析,以小见大、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慢慢帮助她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期末,她把自己的反思笔记整理为成长录——《走出大学校园的我》。在成长录中,她这样写道:对自己的选择我感到幸福,因为在老教师身上有我永远学不够的经验,在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眼里有我一直追求的、永不枯竭的荣耀与幸福。

4.发展人要让教师有事做

关于管理的定义有这样一句最朴实的话:管理就是让人做事并取得成果。园长管理的关键是创造机会,带领、鼓励大家做事,从而成就教师的发展。于是,我在管理中大胆尝试给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思考的权利。

全国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计划倡导自下而上地制定计划。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园在制定计划时,大胆尝试教研组长带领教师讨论下学期教研计划、管理者再与教研组长一起讨论计划形成的方式:教研组长与本组教师一起寻找困惑——查找相关资料——聚焦问题——组长制定研究框架——全园交流、完善。经过这样反复修改形成了教研组计划。业务园长根据教研组计划再分析整理全园教师聚焦的问题制定全园教研计划。这个过程体现了以教师发展为主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真正做到了全园计划来自于教师,实现了协调、支持、服务的管理职能。

就这样,我的管理思路越来越清晰,逐渐实现了从管人管事到关注人的转变,管理越来越有效。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也越来越强。以后我将继续用写案例的方式去剖析自己的管理行为,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干好我喜爱的幼教事业。

案例:尊重与发展


纲要点击:

《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镜头一

“老师,今天我们太高兴了!”

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玩切西瓜的游戏,老师却发现周波小朋友玩了一会儿就走开了。于是就请他们和大家一起来玩,可孩子们却说不爱玩。这么有趣的游戏他们怎么会不喜欢呢?老师走到游戏着的孩子们中间,高兴地说:“你们玩得真快乐,我也参加好吗?”小朋友们听了都高兴地围过来,有的拉老师的手,有的牵老师的衣襟;有的让老师当切西瓜人,有的让老师大西瓜。孩子们玩的开心极了。站在一旁的小朋友先是专注的看,没过多久就全部参加到游戏中来了。游戏结束时,杨禹小朋友还天真的对老师说:“老师,今天我们太高兴了。”

镜头二:

“老师,我是真的有小便!”

诚鑫是个令老师头痛的孩子。每次同伴们都在专心地操作活动,惟独他安静不下来,东张西望还嚷嚷要小便。老师并不理他,因为老师认为,诚鑫常常是没事找事,不让他去也不会尿裤子。而此时,莹莹也小心地说:“老师,我也小便。”老师点点头,莹莹就去了卫生间。诚鑫又说:“老师,我是真的有小便!”“等会吧,你先把这个做完。”诚鑫无奈地坐下了。

二、分析

《纲要》的最终目的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在这两个不同的教育案例中,教师对儿童的态度、耐心是不同的,导致的教育结果也绝对不会一样。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不难发现,幼儿对教师态度的体验是最敏感、最细微的。当教师以亲切、活泼、愉快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时,幼儿的情绪会极度兴奋和愉快;当教师以沉闷、焦虑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时,幼儿的情绪会极度抑郁。

案例一中的老师知道亲切和蔼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纽带。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才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灵活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孩子们在与老师的愉快交往中,由衷地发出:“老师,今天我们太高兴了!”的感叹。而案例二中的诚鑫不会因为“等一会儿”而安静下来,相反会从“与莹莹不平等”的比较中,体验无奈,滋生愤懑之情。

三、反思

1、尊重幼儿,平等相待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与对象交往时,往往先在心理上将对方归人某一类别,然后再确定对待的方式。师生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诚鑫和莹莹都要小便,但是由于老师将诚鑫列入了“就爱没事找事”一类,而将莹莹列入了“胆小、听话”一类,在这样印象支持下,面对两个孩子的相同需要,老师作出了不同的判断和处理。老师对待诚鑫的方式可能是下意识反应,也可能是用心良苦,但是,不能排除这有可能是老师在消极心态指导下的消极对待。

幼儿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情感、爱好和兴趣、要求与愿望,教师要尊重幼儿人格和自尊心,平等相待,给幼儿以应有的地位和权利。我们提倡“微笑服务”“蹲着与幼儿说话”等教育行为,要求教师要理智地去爱每一个来自不同家庭、能力性格兴趣各异的孩子,把对孩子的爱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细节。让幼儿生活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感受老师爱的温暖,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既是老师的重要责任,也是对儿童权利的最大尊重。

2、轻松愉快,和谐发展

作为老师,不仅要把幼儿作为一个年幼的个体来培养,而且要把幼儿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个体、未来社会成员来培养,对儿童一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为其一生成长奠基。随着教育的发展,当前教育的任务不能只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更应该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因为,幼儿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的效果是不同的。不少心理学家对幼儿在不同情绪下学习词汇、语言、进行智力操作的实验结果都说明,愉快和兴奋是幼儿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恐惧和紧张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愉快的情绪往往能促使儿童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

试想,诚鑫在老师消极对待下,对老师失去了信任和亲近感,参与各类活动的兴趣会下降,自我调控能力会降低。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会严重影响他社会性行为及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健康。

当教师对幼儿的某一行为及时表现出高兴、鼓励、赞赏的态度时,大多数幼儿会整天处于一种良好情绪状态中,表现为轻松、愉快,愿意听老师的话,做事注意力集中,有积极性等。如果老师多给诚鑫情感上的理解支持,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他闪光的一面。哪怕是老师无意中流露的一句关怀的、鼓励的、赞赏的话,也会使他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感到无限的快乐。

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接纳每一个孩子。“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尊重关注培养发展


担任园长职务已4年,我一直在追求成为一名有思想的领导者。近年来,我坚持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把管理中感触最深的行为记录下来,为的是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专业敏感度,同时也为了记录自己管理过程的足迹,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思路与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际管理能力。每当回味以前的案例我都会产生新的认识,一点一点地认识管理、感悟管理,同时让我感受到职业的魅力,享受到工作的快乐。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一直坚持着尊重人、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的管理理念。

尊重人从了解教师做起

尊重人,就要走进入的内心深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影响这个人的力量。而人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是价值和尊严.管理者一定要从内心深处给予教师最大的尊重,甚至包括尊重教师一时犯错误的权利,以维护教师的尊严。但尊重之后,还耍有帮助,就是要最大可能地帮助每一位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价值,从而提升其做人的尊严感。要实现这点,表面、肤浅的沟通无法做到.需要平时细致入微的观察,需要沟通中耐心地倾听和同感地表达。所以,无论多忙,我都不放弃和教师在一起的机会,也不拒绝任何教师想和我谈心的愿望。

管老师是刚刚转岗到幼儿园的一名保育员,原来从事中学英语工作。一天早晨我刚上班就接到她的电话.想请假去平谷接昨晚出工伤事故的爱人回家疗伤。下午返园后她向我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我昨天晚上听后手都抖了.我当时就想去,又担心没有公交车.作为妻子我必须了解他的情况。”“我每天下班先买菜,然后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我爱人每天晚上8点多钟才回来.吃完饭就困了。”“我几次想跟您提给我换一个只干活不用动脑筋的岗位.但第二天一上班就忍住了。”

我听了很感动.不由得走近她与她坐在一起,由衷地说:“你真是一位贤妻良母,你的丈夫和孩子真幸福。”对于一个家庭,丈夫是一座山,妻子是一条河.我能够从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她对家庭责任的感受。其实倾听教师的诉说也是一种享受,因为教师信任你,才会把自己的感受毫无保留地向你倾诉,我感到每一次沟通都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对话。

园长经常要面对两摊工作——人和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家都在喊,但我们却习惯了对事不对人的思路,遇到事后总是忽视人的存在。如何先人后事?只有真正走近教师,走近教师的家庭,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以教师为本。

在以后的进班指导中,我关注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管老师的生活,了解她的家庭背景、性格爱好。原来,她的爱人长期出差,上小学的孩子没有人照顾,中午要为孩子做饭;老母亲长期卧床不起.周末需尽一下孝心;对自己的老本行还不放弃,经常参加北京市英语联谊会:对转岗到幼儿园从事保育员工作感到面子不好看,并从心里看不起保育员工作。通过了解可以看出,管老师是一位热爱生活、对工作认真的人,只是来到幼儿园后未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我与班子成员一起寻找其闪光点并当面给予肯定:“你今天的衣服穿起来显得真年轻!”“你看,今天孩子们都追着与你说话.知道什么原因吗?是你和孩子们坐在一起活动,缩短了与孩子的距离。”慢慢地,我与管老师拉近了心理距离,而管老师也悄悄改变着,她的服饰从制服改为颜色鲜艳的便服了,与孩子们说话亲切了,班内的工作积极参与了。管老师逐渐融入到了幼儿园集体中,从她脸上荡漾的笑容就能看出,她已经在大家的肯定与鼓励中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的快乐。

关注人从关心教师生活着眼

慢慢走进教师.我才真正理解了教师。教师们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她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敬业精神,她们想做好工作的迫切心情……这些往往影响着她们成长的方向、工作的成效。于是,我在管理中尝试不针对人或事,而是从教师的幸福和幼儿的发展出发不断调整管理策略。

“教师也是母亲,作为母亲也想参加孩子班级的新年庆祝活动。作为孩子,多想同其他小朋友一样让母亲陪同自己庆祝新年啊。但作为幼儿教师,她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而放弃班级的幼儿,为了班级的弦子,只有让自己的孩子失望。”这是在一个班组长会上教师们发出的心声。教师的话提醒我: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更要关注教师的家庭。我当即在会上宣布:今年的新年庆祝活动,分三个时间段进行,让每位教师母亲都去参加自己孩子班上的活动.也让其他的教师都有机会走进别的班级,体验不同班级的教学风格。

教师作为班级的“家长”,只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是对于自己孩子来说,却是百分之百。教师为了自己班级的幼儿,放弃作为母亲的责任,多么可敬、可爱的老师们。作为管理者,我及时调整了幼儿园制度,让教师的孩子也能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教师在享受亲情的同时也在分享同伴新年主题的奇思妙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关注教师的情感、关注教师的家庭,就等于关注教师的工作。

培养人从研究教师开始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的摇篮,同时也是培养教师的地方,作为园长要善于发现和帮助教师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增长点。

我园有幸分来一位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本科生,我迫切希望她搞科研,能在课程实施方面有所创新。实习两周后我就问她在课程实施方面有什么想法,准备在哪个方面进行研究。新教师开始很茫然,不知怎么说。思考片刻后回答说:“我最想实施的就是绘画,可是,新生活开始的这段日子,我觉得很迷茫,想拿4年来学到的东西应用在教学中,可在现实中才发现自己的实践经验太少了,在过渡环节时我不知让孩子做什么,当孩子不听我的时候,我不知怎么说。”她的回答令我深思,原来新毕业的她面临着的困惑是这些!她还没有能力把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教师还迫切地表达了希望自己进步更快的愿望。要求“快”表明了学习的急迫性、积极性,但同时也隐含着些许急功近利的心理。而作为管理者,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我开始反思,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新教师,她最需要园长给予她的是什么呢?应该是园长耐心的等侍和对实践的指导。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伴随整个教育职业生涯的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这是一个强调过程的“慢”功夫。于是,我安排了最出色的骨干教师与她一起带班,引领她思考日常教育工作,把每日教学工作中感触最深的方面记录下来,一同与她联系同类事件、情景作分析,以小见大、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慢慢帮助她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期末,她把自己的反思笔记整理为成长录——《走出大学校园的我》。在成长录中,她这样写道:对自己的选择我感到幸福,因为在老教师身上有我永远学不够的经验,在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眼里有我一直追求的、永不枯竭的荣耀与幸福。

发展人要让教师有事做

关于管理的定义有这样一句最朴实的话:管理就是让人做事并取得成果.园长管理的关键是创造机会,带领、鼓励大家做事,从而成就教师的发展。于是,我在管理中大胆尝试给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思考的权利。

全国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计划倡导自下而上地制定计划。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园在制定计划时,大胆尝试教研组长带领教师讨论下学期教研计划、管理者再与教研组长一起讨论计划形成的方式:教研组长与本组教师一起寻找困惑——查找相关资料——聚焦问题——组长制定研究框架——全园交流、完善。经过这样反复修改形成了教研组计划,业务园长根据教研组计划再分析整理全园教师聚焦的问题制定全园教研计划。这个过程体现了以教师发展为主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真正做到了全园计划来自于教师,实现了协调、支持、服务的管理职能。

就这样,我的管理思路越来越清晰,逐渐实现了从管人管事到关注人的转变,管理越来越有效,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也越来越强。以后我将继续用写案例的方式去剖析自己的管理行为,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干好我喜爱的幼教事业。

幼师资料《教学反思:理解、关爱、尊重》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教学反思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尊重理解孩子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
    2020-09-2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尊重和理解幼儿 教育随笔:尊重和理解幼儿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搞笑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
    2021-04-30 阅读全文
  • 教师与幼儿间的尊重、理解、信任 幼儿区域活动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项活动,它的内容比较广泛,他可以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内容。 在创建活动区时,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种没有压力的游戏和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妈妈、朋友、...
    2020-12-31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学会理解 尊重孩子 育儿观念:学会理解尊重孩子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儿子奇奇已经快六岁了,读幼儿园也有四年了,想起当时送他去幼儿园 时的情景好像还历历在目。那时他适应能力不强,哭了一个学期吧,每天去幼儿园都不开心,都...
    2020-10-1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怎样让孩子理解尊重别人 作为一名品格教育的授课老师,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从3月份开学至今,孩子们在品格修养这一块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5月份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尊重月》相关的课程,在尊重月第一节课上,开始部...
    2021-04-26 阅读全文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

2020-09-27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尊重和理解幼儿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搞笑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

2021-04-30 阅读全文

幼儿区域活动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项活动,它的内容比较广泛,他可以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内容。 在创建活动区时,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种没有压力的游戏和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妈妈、朋友、...

2020-12-31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学会理解尊重孩子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儿子奇奇已经快六岁了,读幼儿园也有四年了,想起当时送他去幼儿园 时的情景好像还历历在目。那时他适应能力不强,哭了一个学期吧,每天去幼儿园都不开心,都...

2020-10-15 阅读全文

作为一名品格教育的授课老师,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从3月份开学至今,孩子们在品格修养这一块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5月份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尊重月》相关的课程,在尊重月第一节课上,开始部...

2021-04-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