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尊重理解孩子

发布时间:2020-09-27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我们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直拉着姥姥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姥姥,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佳佳满眼含泪地松开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佳佳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子比较小,有什么事情她都不敢和老师说。尤其是吃饭比较慢,她害怕吃饭慢了老师会批评、指责她,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动区游戏时,佳佳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佳佳,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佳佳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佳佳讲故事,佳佳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午餐时,为了减轻佳佳进餐的紧张心情,严老师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佳佳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佳佳,你怎么啦?""我吃不下","佳佳,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佳佳在我们的耐心帮助下,终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助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姥姥手里还拿着几本书,她对我说:"杜老师,太谢谢你们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姥姥,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佳佳姥姥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怎样让孩子理解尊重别人


作为一名品格教育的授课老师,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从3月份开学至今,孩子们在品格修养这一块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5月份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尊重月》相关的课程,在尊重月第一节课上,开始部分,我介绍“狼”这个动物,给小朋友认识时,孩子对狼的印象都是比较反感有偏见的,到后来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对狼的认识更近了一步。知道在狼这个动物的身上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尊重。孩子开始接纳、理解并尊重这个动物,并把尊重这一良好的品格迁移到自己身上,学会尊重别人。

进行部分,孩子们在玩拼图《请坐这里》时,有一名小朋友在拼图时,边说边做,影响了其他小朋友,还不等我去提醒他,旁边的小朋友就上前告诉他:“你现在不能大声说话,不尊重其他小朋友”。说话的那名小朋友立刻安静了,脸上还挂着不好意思的表情。下课后,我跟小朋友一起交流,问他们你们今后要怎么尊重他人时,小朋友思考了一会,都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不打扰大人们说话,说话时看着对方说话就是尊重,有的说有礼貌就是尊重……,我想不用我说了,他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尊重了。

通过这个小小的案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孩子通过品格养成课程的培养,已经有了对各项品格的认识,也能在生活点滴上体现,有树立良好品格的意识,但是,还不够深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幼儿养成这种习惯,把这样良好的品格习惯,渗透到生活中,并且一直延续下去。

尊重孩子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非常调皮。

日常平凡,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

“老师,他打我了。

”“老师,他抢我的皮球。

”……为此,我们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

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图书。

开始时,他边看本身的书,还边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解,和小朋友的瓜葛很融洽。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把旁边孩子的图书抢了过去。

不知道他要干啥子。

我刚想大声斥责他,可转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啥子。

于是,我没有大声诘问诘责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啥子呢?”他说:“她的图书坏了,我想帮她修修。

”听了这话,我才名顿开。

我鼓励了他的做法,并帮助他找到了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事后,我暗自庆幸,其时要是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他,没有尊重幼儿的观念,那必然会危险孩子的自尊。

是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

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设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诘问诘责幼儿,而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教育随笔: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与理解


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如果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就会让学习融在生活中。当我和他们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再重新开始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轮胎上玩;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灿烂的笑脸,你就会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寒冷的季节已经到来,但是,我们幼儿园的冬季体育锻炼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大班活动的项目是跳绳。每当活动时间开始的时候,我就会带着孩子们来到院子里,组织孩子们练习跳绳。可活动进行了几天后,我发现会跳绳的孩子总是那么几个,不会跳的孩子,有的拿着绳子跑来跑去,有的几个小朋友凑在一起玩。看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走过去说:“赶紧练习跳绳!”可等我去看其他小朋友的时候,这些孩子又玩了起来。

活动时间又到了,我带着小朋友来到院子里。我拿起一根绳子,也练起了跳绳。孩子们跑到我的跟前,问:“老师,你也要学跳绳?”看着孩子们,我灵机一动说:“是啊,我也要学习跳绳,我要和小朋友一起练习,等一会儿,我要跟小朋友进行比赛!”“老师要跟我们比赛?”“对!”“可是我不会跳啊……”“我只能跳一个……”好几个孩子小声嘟囔着。看着面前不会跳绳的孩子,我说:“今天,我跟小朋友比赛的规则就是,只要你一口气跳过三个,就算赢!”“真的吗?老师?跳过三个就赢了?”“嗯!”我重重地点了点头。“聪聪,咱们赶快去练习,一定能取得胜利!”看着忙着练习跳绳的孩子,我忍不住笑了。三十分钟的时间不到,好几个孩子跑到了我的面前:“老师,我会跳绳了!咱们来比赛!”呵,刚才不会跳绳的孩子,经过练习,还真的能跳过三个!就这样,今天的目标定三个,明天的目标定五个……几天的功夫,孩子们一分钟能跳一百多个了!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想:不管什么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来自于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只要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孩子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蒙台梭利博士曾说过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因为那是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孩子是伴随着玩长大的,在玩中,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长处和短处,只要不断努力,就会有进步,就值得赞赏。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我带着孩子到了草坪上的大树底下乘凉。不一会儿,有位老师走过来说:“坐在你后面的几个孩子在捡树叶,等会儿不要把树叶乱丢。昨天活动课后,走道上都是树叶。”说实话,听到这位老师这么一说,我心里也不好受,当然这气还得撒在孩子身上。随后,我便喊来了这几个捡树叶的孩子说:“叫你们不要捡,坐下乘凉,总是坐不住,那就把草坪上的树叶全部捡完再来乘凉,一片也不能剩。”这时,亭亭小朋友居然还给我来了个火上浇油,她愁眉苦脸地走来说:“老师,肚子疼。”一听这话,我不假思索的大声说到:去去去,不就是不想捡树叶嘛,不差你一个!大概是我粗暴的面孔,她一言不发,悻悻地走开了……

中午刚吃完饭,配班老师突然喊起来:“快来呀,亭亭吐了。”我突然想起了早晨的一幕,原来她是……我的脸红了起来,一下就跑到亭亭身边,摸着她的头轻声的问她:“那里不舒服?”

在邻放学前,我又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坦诚了自己的错误,因为我想,一个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老师,一个不懂得信任孩子的老师又如何让孩子去尊重的信任自己呢?其实,亭亭是个不错的孩子,我又好好的表扬了她,只有正视孩子一点一滴的优点,并且及时的给予肯定,这才是对孩子的一种真正的尊重。

教育随笔:尊重和理解幼儿


教育随笔:尊重和理解幼儿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搞笑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向拉着姥姥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姥姥,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佳佳满眼含泪地松开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佳佳的鼻子不好,要靠嘴来呼吸,吃饭时要用嘴一边呼吸一边吃,这样吃饭的速度就较慢,她害怕老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向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动区游戏时,佳佳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佳佳,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齐看好吗"佳佳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齐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佳佳讲故事,佳佳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佳佳进餐的紧张情绪,武老师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但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佳佳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佳佳,你怎样啦”“我吃不下”,“佳佳,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佳佳在我们的耐心帮忙下,最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忙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姥姥手里还拿着几本书,她对我说:“李老师,太谢谢你们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这天一早说,姥姥,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佳佳姥姥高兴的样貌,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透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忙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尊重孩子个性,呵护孩子自尊


每个人都有尊严,小孩子也不例外。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表面上看似乎不懂事,但是他们的自尊心更脆弱,更需要加以呵护,特别是对那些调皮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不从各种角度去分析原因,不采取得当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一旦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恐怕你永远也教育不好他们。前段时间,我就有过这样的教训。

我班有个叫王金鹏的孩子,那简直是一个标准的“天不怕、地不怕”。在园的每一天里,他总是惹点儿乱子,不是把这个打哭了,就是损坏了哪样东西。有时别人拿了什么吃的,只要他想要,就得给他,如果不给,他不是打,就是抢;有时甚至人家不在他就拿。每天我不知批评他多少次。但他对待老师的话,只当作是耳旁风。平时在家里,他是满村乱跑。据村民讲,曾经有一次在路上乱跑,差点儿钻到正在行驶的三轮车底下,好在平安无事。

对他,我也曾用多种方法教育过他,但是都没凑效,心想:由他去吧。平时做游戏,我也一般不理他,上课很少提问他,只要一犯错误,我就不给他好脸,有时别人的错,我也加在他的身上,反正就是看他不顺眼。这样一来,他更加放肆,搞得班里整天不得安宁,每天告他状的接连不断。有时我就想:这个看似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就是不知好坏,毛病一犯再犯就是不改呢?

一次家访,和他的家长谈起了他在园的表现,希望家长协作共同管理,没想到,他的家长一提他也感到头痛,说:“在家里很调皮,不是不管他,也没少打了他,就是不改。都是他爷爷、奶奶把他惯坏了,不过他很听他爷爷的。”当时我想:有说了听的就好办。爷爷说的话,他为什么能听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走访了他的爷爷。他爷爷说:“这个孩子心眼不坏,就是个性太强,越不让他干的,他越是干,是个‘顺毛驴’。”

回来后,我对过去的教育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改变了对他的管理方法,从尊重他的个性出发,因势利导,平时做游戏,我让他当小组长,放学回家站队,我让他当路队长。平时,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引导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等等。教育方法的改变,使他的变化更大,现在的王金鹏和过去的他,真是判若两人。家长也非常高兴地说:“在家里也很听话、很懂事了,多亏了老师的教育。”

通过这个事例,我想:要尊重孩子个性,呵护孩子自尊,是优化教育方式的前提条件,违背了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往往是徒劳的。于是,我更坚信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对孩子的尊重


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在幼儿园里,他们离开了对他们百依百顺的父母,他们开始和同龄人交往,老师的威信,让他们渴望得到平等的待遇,得到老师的喜欢.一天,领孩子们进入工作室,刚刚开始走线活动时,发现他们的情绪有点不稳定,当时我没有太在意。

在我走到工作室门口看走廊外没有换完鞋的孩子时,工作室内有几个走线的孩子跑了起来,他们意识到我发现他们的行动了,便低头走线,这时为了纠正他们这种走线的姿势,我就把沙包给放到了头顶上,让他们走了两三圈,这时我给他们解释说:“有些小朋友不想做工作了,老师现在需要让他静一静,所以你们就要陪着他们几个练习走线”,谁知话说了没多久,看到淙淙和另两个孩子已经拿着垫子坐在线上了。

我就提醒他们,现在不能停下,还需要再走一圈,那两个孩子放下垫子接着就走线去了,淙淙就坐在垫子上不动,后面的孩子马上就要走过来了,我便上去和他说,你到旁边去坐着,他可能以为我生气不让他工作了,我说你到旁边去坐,别的小朋友还要走线,他拿着垫子,没流一滴眼泪的“哭着”说:“陈老师我不走线了,陈老师我不走线了……”他的表情和音调透出让人不得不感觉到他的那个可怜啊,突然间让我感觉到我侵犯了他的人权,我的心那个不是滋味啊……我有一种在“体罚”他们的感觉,天啊,这种教育方式在蒙台梭利的工作室里肯定是不允许的。

在后来的展示工作和自选工作环节,我观察到淙淙的工作还是很开心的。

和淙淙的“较量”让我明白,对孩子的尊重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对孩子的教育绝对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一定将尊重他们放在第一位,他们绝对不仅仅是孩子。

学会尊重孩子


幼儿虽然年龄小,需要成人的关心和帮助,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保护好孩子的心灵。

我们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冰冰小朋友拿了逸轩的粉色米老鼠铅笔盒,并把它放到了自己的书包里,逸轩找不到铅笔盒的时候急得哭了,我安慰了逸轩后,并没有急着给他找,我先观察了班里的小朋友,然后就带他们画画,还故意的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最棒的小朋友,从来不拿别人的东西,也不乱翻小朋友的书包。

”而冰冰就接了句:“老师也不能翻小朋友的书包”。

我注意到了冰冰说话时的表情,我心里明白了,铅笔盒的事肯定跟他有关。

小朋友都在画画,我慢慢地走到他身边,看到他根本没画多少。

就轻轻地说:“冰冰的铅笔盒可真漂亮呀,谁给你买的,我能看看吗?上面有喜羊羊跟他的好朋友一起玩呢,真好看”。

冰冰听完我的话脸红了,主动把铅笔盒还给了逸轩,还对她说,老师说我的铅笔盒很漂亮。

事后,我反思,如果我当时兴师动众的翻孩子的书包,当面批评孩子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三思,先慢慢的观察,用合适的办法帮助他们,而且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学会理解 尊重孩子 育儿观念:学会理解尊重孩子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儿子奇奇已经快六岁了,读幼儿园也有四年了,想起当时送他去幼儿园 时的情景好像还历历在目。那时他适应能力不强,哭了一个学期吧,每天去幼儿园都不开心,都...
    2020-10-1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怎样让孩子理解尊重别人 作为一名品格教育的授课老师,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从3月份开学至今,孩子们在品格修养这一块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5月份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尊重月》相关的课程,在尊重月第一节课上,开始部...
    2021-04-26 阅读全文
  • 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尊严 导读:幼儿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渴望。这一需要的满足与否对幼儿积极自我的确立,和谐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
    2021-10-08 阅读全文
  • 小班育儿心得: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小班育儿心得: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豆豆从小到大,我不知道写过N篇的育儿心得,不过每次写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可能豆豆一天天的长大,我们育儿方面的重点也在转移和变化,育儿的想法也在成长,有时候甚至会否定前...
    2020-08-04 阅读全文
  • 尊重孩子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非常调皮。 日常平凡,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 “老师,他打我了。 ”“老师,他抢我的皮球。 ”……为此,我们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 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图书。 开始时,他边看本身的书...
    2020-11-17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学会理解尊重孩子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儿子奇奇已经快六岁了,读幼儿园也有四年了,想起当时送他去幼儿园 时的情景好像还历历在目。那时他适应能力不强,哭了一个学期吧,每天去幼儿园都不开心,都...

2020-10-15 阅读全文

作为一名品格教育的授课老师,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从3月份开学至今,孩子们在品格修养这一块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5月份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尊重月》相关的课程,在尊重月第一节课上,开始部...

2021-04-26 阅读全文

导读:幼儿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渴望。这一需要的满足与否对幼儿积极自我的确立,和谐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

2021-10-08 阅读全文

小班育儿心得: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豆豆从小到大,我不知道写过N篇的育儿心得,不过每次写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可能豆豆一天天的长大,我们育儿方面的重点也在转移和变化,育儿的想法也在成长,有时候甚至会否定前...

2020-08-04 阅读全文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非常调皮。 日常平凡,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 “老师,他打我了。 ”“老师,他抢我的皮球。 ”……为此,我们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 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图书。 开始时,他边看本身的书...

2020-11-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