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第一堂社会课

发布时间:2021-04-30

开学第一课。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学习中,常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第一堂社会课,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我女儿3岁了,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学东西很快,做事也很投入,也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块玩。可是自从上了幼儿园,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这几天早上一送她去幼儿园就哭,怎么劝都不肯去,孩子一定要上幼儿园吗?”

这是一位妈妈发给我的微博私信。其实,这个问题不止困扰着她一个人,很多幼儿园适龄儿童的家长都面临过这样的抉择。我的一位朋友从国外归来,她为孩子是否上幼儿园做了整整一年的准备工作,还做了详细的笔记,最后她得出结论:“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看法。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也可以提供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不仅能教孩子很多知识,还能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况且,近来有关幼儿园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屡禁不止;更不要说不称职的老师、不安全的食物和不靠谱的教学情况了。

但是我们做家长的要明白,我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孩子终有一天会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不仅要独自面对很多困难和挫折,而且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培养孩子具有这样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最深沉的爱了。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转折期,是第一次脱离父母的怀抱,进入一个具有社会性的团体中生活,这样的生活对孩子的影响,往往会超出家长的想象。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获奖者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话是耐人寻味的。由此可见,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对每个人一生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

也许有家长会说,这一切我们也可以给予孩子。我们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性,比如为他们找到同龄的玩伴,带他们去各地旅行;我们也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教育同盟军的环境。但是,在一所成百或上千人的幼儿园,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同学和老师将是形形色色的,能够触碰到的环境和氛围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是家长在家里永远无法给孩子的。

家长要知道,我们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宠物。如果我们总是把幼小的孩子与这个社会隔离,尽可能减少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和伤害,虽然我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他们长大后就有可能不知如何面对这个真实的社会,甚至严重缺乏心理免疫能力。

很多挫折需要孩子自己去经历,很多问题需要孩子自己去解决,很多能力需要孩子自己去历练,要做到这些,我们就必须让孩子从小接触真实的生活环境,而不是把孩子隔绝在一个真空环境中,而幼儿园就是孩子们的第一个小社会。

而为了避免这段生活给孩子带来一生的负面影响,孩子入园前,家长一定要慎重选择幼儿园;入园后,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自我调整与适应。伊伊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妻子特别纠结。经历了最初一周的兴奋之后,接下来的一周左右,送伊伊去幼儿园,很多时候都是一路伴随着她的哭声。到了幼儿园门口,伊伊就紧紧抱着妈妈问:“妈妈,你是不是不要宝贝了,你能带我回家吗?”每逢这个时候,妻子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总是与孩子泪眼相望。殊不知这更加强化了孩子的分离焦虑。更糟糕的是,没过多久,伊伊在幼儿园生了一场病。这让心疼孩子的妻子,多次与我讨论,想让孩子回家。我告诉她,据我了解,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在幼儿园小班的时候生几场病,即使是很健康、不易生病的孩子,在刚进幼儿园的适应阶段,抵抗力和免疫力也会下降。我建议她给伊伊一段时间,相信伊伊一定可以适应幼儿园,同时也提醒她一定要传递给孩子正能量,尽量避免所有可能引起孩子畏惧幼儿园的行为。WWW.yjS21.CoM

看到我的态度这么坚决,妻子也就不再提及这个话题。她开始自我调整,并每天记录孩子的表现。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喜地发现伊伊适应得很快,有时已经能够开心地去幼儿园了,而且家里来了陌生的客人,也不再扭扭捏捏地不敢打招呼,变得越来越勇敢了,有时候还会迫不及待地给客人讲讲幼儿园的事情、背背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虽然这期间还伴随着伊伊在幼儿园的各种不适应,但是妻子逐渐打消了让伊伊退学回家的念头。我告诉她,现在的孩子,从出生以来,家里几乎所有人都是围着他转的。到了幼儿园,处境会截然不同,几十个孩子,一般只有两三个老师负责照顾。没有一个孩子是特殊的,也没有一个老师会只围着一个孩子转。这个过程,就会让孩子逐渐明白,这个世界并非他想象的那样,也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更不是到处都有人会一直把他捧在手里。只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上幼儿园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也就达到了。

和大部分孩子一样,伊伊一个月左右就基本上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有时候生点儿小病,我们建议她在家休息,她还不肯呢,因为在她眼中,幼儿园有很多好朋友,有疼爱她的老师,还有各种有趣的游戏。她从一个放学时眼泪汪汪等着妈妈接的小可怜儿变成了一个直到离园的铃声响起,才恋恋不舍走出幼儿园的快乐孩子。

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习惯和人格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很多习惯当然在家也可以培养,但幼儿园的环境毕竟跟家里完全两样。3年的幼儿园生活,让伊伊拥有了很多良好的习惯,尤其培养了伊伊的社会性,培养了她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跟老师和小朋友相处,伊伊逐渐对这个真实的社会和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还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过集体生活,为升入小学阶段做好了准备。

自诩几乎看遍所有有关幼儿教育图书的妻子,有一次感慨地对我说,幼儿园的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教学经验,一般来说还是远远超过大多数家长。并且,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比家长高,老师的一句话胜过家长的十句话。有时候她拿伊伊的坏毛病无可奈何,请老师帮忙说一下,伊伊就会立刻改正。我开玩笑地说:“之前你担心女儿上幼儿园就是受折磨,现在幼儿园老师反而成了你教育孩子的同盟军。”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教师心得:如何上好一堂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

一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关键是看幼儿园教师怎么教。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活动课呢?以下为幼儿园教师列举了“上好幼儿园活动课”的一些小技巧,幼师们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哦!

一、一节好课也是有标准的

同样一节课,幼师们组织的方式却五花八门,你说你上得好,我说我上得好,大家都在说自己上得好,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呢?以下为你逐一道来,希望幼师们能给幼儿一个真实、自然、简单的课堂。

(一)从教师方面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生动简练、适中、不啰嗦,并注意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流。

2、多运用并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

3、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不放纵幼儿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巧妙地进行制止。

4、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

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熟悉教材和教案;

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学重难点充分准备教学具;

充分准备教学具,制作实用的教具。

(二)从幼儿方面

一节好课,离不开幼儿园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幼儿园教师要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参与进来,不要有等待的现象,这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

(三)从课堂设计方面

一节好课,常常依赖于课堂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得新颖、独特、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幼师们在设计活动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课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大部分,并合理分配各部分时间,把握重点,注意目标达成度。

2、导入新颖,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可采用直接、间接、情景表演、图片导入、实物或谜语等等与课程有关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时间要把握在2分钟以内,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

3、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

4、教学过程,各环节联系紧密,语言连贯,流程清晰。符合教学的大纲要求。

5、有游戏的环节。幼儿园的课程多数是借助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一定是为辅助教学内容而准备的,我们要为目标而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可以通过游戏或分组游戏的方式检测孩子掌握的程度,从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小班幼儿一般是10-15分钟,中班幼儿一般20-25分钟,大班和学前班孩子是30分钟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状态,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7、上好一节幼儿园活动课,还要借助一些相关的教具,由于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的局限性,就需要我们老师在生活实际中,搜集与课程有关的材料作为教具,来帮助幼儿理解,从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外,幼儿园课堂组织,要紧凑,不拖沓;教学活动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要有主线,要一气呵成。

上好课,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好的课堂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有些教师作秀,或者安排了很多内容,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或者走马观花……由于幼师们过于做作,影响了课的质量。在课堂设计方面,幼师们除了要考虑课堂教学思路要清晰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少一点“堆砌型”,多一点“放射型”——“放射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围绕一个点展开,各环节的设置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

如:《和时间赛跑》

教学点:体验时间的长短,发现时间的价值和自身的努力有关系。

环节一:早上7点和8点之间你做了哪些事?(洗脸、刷牙、去幼儿园、锻炼……,感知一下时间与做事情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活动做下铺垫)

环节二:一分钟里面插雪花片。先是无意识地插——这时幼儿自身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还没有把自身的努力放进去;然后比较谁插得多与少,有意识地加快速度插雪花片,这次有自身的努力,插得多了,可时间还是一分钟。(通过这个前后两次插雪花片的比较让幼儿体验时间的价值和自身努力的关系)

环节三:创设活动情景:一分钟抛接球、一分钟抛接沙包、一分钟把呼啦圈从脚套到头,并记录。(体验:抓紧时间一分钟里也能做很多事)

环节四:讨论:平时我们应该怎样抓紧时间?

这个活动围绕一个重点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得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堆砌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内容太多,有些相关的内容全部凑合在一起,重点较多,容量较大。

例如:中班《蔬菜》

第一环节:分组起名,讲规则。

第二环节:认识蔬菜(10种左右),多数是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然后看图片的。

第三环节:游戏“找蔬菜”,按图片上的蔬菜去找真的蔬菜,然后对应放在图片上。

第四环节:蔬菜分类,把找来的蔬菜排队,分成瓜类、菜类、豆类、萝卜类等等。

第五环节:蔬菜可以怎么吃?介绍蔬菜的营养。

(时间很长,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点来组织活动,可以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这样每个点都能深入地了解与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蔬菜的分类、好吃的蔬菜)

前不久,也看到过类似的一节课:

第一环节:树叶的名称(芭蕉叶、银杏叶……)

第二环节:感知树叶的不同(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

第三环节:游戏树叶找朋友(找相同特征进行分类)

第四环节:树叶的作用(做药……)

第五环节:树叶粘贴画。

这其中,几乎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点来组织教学,容量之大与没必要的堆砌使得幼儿产生了思维的疲劳,活动时间的过多延长幼儿早已集中不了注意力去听了,教师好的出发点未必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少想一点“怎么教”,多想一点“怎么学”。

如果老师在上课时老想着“怎么教”,那就会只想着教案,只顾着赶环节,而忽视了课堂中现场幼儿学习时的一种动态的表现,老想着“怎么教”的老师不愿意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甚至恼火幼儿与自己不合拍、不配合。

例如:新教师随堂课中班音乐《拍手唱歌笑呵呵》

设计的教学流程是:问好练声——完整听录音歌曲——教师清唱示范——随音乐节奏朗读歌词——逐句教唱——完整清唱歌曲——介绍新的唱法(领唱)——自编动作围成圆圈表演唱。

当教师逐句教唱时,有几个幼儿情不自禁站了起来,边唱边做动作(这首歌曲表演性很强,易唱易做动作)这时,老师也看到了,她让幼儿坐了下来,因为她设计的动作表演在最后一个环节呢,幼儿坐了下来,继续一句一句地跟学,按原定计划一环一环地进行着……

例2:小班《可爱的兔子》

思考几个现象:

20人左右上课,只提供一只小兔给观察;

喂兔子环节:教师发给每人一根青菜或一个胡萝卜,每个幼儿拿一样东西去喂小兔子,让幼儿去观察兔子喜欢吃什么。

幼儿座位:坐在教室中间的一块垫子上,面积很小,幼儿挤得很紧。回答问题时要站起来,每次活动都要再爬起来。

分析:教师更多的是考虑“怎么教”,考虑这个教的过程怎么一步一步往下进行,如果她更多考虑到幼儿的学,就会想到:

1、材料提供得不够会引起秩序的混乱,有很多幼儿都不能就近观察,只能在边上推来挤去。

2、那么多东西喂一只小兔子太不科学,结果也是失真的(吃得下吗)

3、幼儿爬起来回答问题、去观察兔子、去喂兔子都比较费力,而且人为的挤来挤去使得幼儿注意力转移,不利于良好学习常规的形成。

注重“如何教”,忽视“如何学”的课的特点:环节分明,但较为生硬、机械。

3、多一些真实,少一些作秀。

每上一节课之前,我们都得做一定的准备,包括物质的准备、知识经验的准备等,但这准备不能过度。几年前,有阵风刮得挺盛的:公开上的课或比赛课内容事先让幼儿知道,有的甚至练得非常熟练,到正式上课时变成了排练后的演出。

最近去乡镇听课,发现还是存在这样的现象,试教时用自己班上的孩子。当时我问那老师:“你正式上课是用自己班上的孩子吗?”她回答说:“是的”。我又问:“那你试教时为什么不用别的班的孩子?”她说:“不熟悉,怕管不住。”我就纳闷:管不住孩子,课堂中出现缺憾或者失控有利用孩子作假、演戏重要吗?因为在我看来,虚假的课堂欺骗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虽然我能理解这些老师的心情,怕上砸了,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

例如:《有趣的树叶》

老师问:你知道哪些树叶?……幼儿一个接一个说出许多许多,很多我都不知道。

当老师问:树叶有哪些作用?幼儿:琵琶叶可以做药、银杏树叶可以……

课后我了解到,这节课光是试教就已经三遍,老师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不明智的教学行为,豪不隐瞒地告诉我,每次试教都是本班的孩子。更别说别的准备工作了。(在此我只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不针对老师,其实老师也是很想把工作做好才有这样的行为的)当时我对那老师说:“其实孩子说出那么多树叶的名称和作用是不正常的,说不上才是正常的情况。”为了弥补幼儿表现出的无所不知的不正常情况,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让那老师发给幼儿带回家,是让孩子和自己父母共同去查树叶作用的资料,如果经过调查能说出树叶的作用那也算是正常情况了。当然,此乃下策,顺序颠倒了。

虚假的课堂有一个特点:幼儿非常熟悉活动,非常配合老师,过程进行比较顺利,但是幼儿的眼中看不到生动、看不到兴奋、好奇、投入,因为他们已经没了挑战,适度的挑战才会有真实的兴趣与愉悦,现在他们就如同熟悉工作流程的工人在机械地重复完成一项熟练的任务。

真实的课堂,才是最美丽的!我们要记住一点:我们上课不是给别人看的,不是取悦于谁的,而是带着孩子们一起演绎一段发展的故事,是为自己和孩子在上课的。

4、少一点华丽,多一点平实。

老师们回忆一下,你外出听的课、看的录象课,有多少节感觉是朴素的、实用的、常态下的课?许多课堂都披着华丽的外衣,这些华丽的外衣底下暴露的是刻意包装的痕迹。

有的课情景表演、课件、动手制作、游戏、录象等热闹繁华,什么手段都用,全副武装。

例:体育课《过河》

当中跳小河的三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次自由跳小河(绳子有宽有窄)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

第二次活动:下雨,小河变宽了,提高了难度,运用方法跳过去。

第三次:河里来了鄂鱼(老师坐在河中做鄂鱼)对面田里有害虫(海洋球),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到害虫,从鄂鱼身上跳回,将害虫放在指定的筐里。

放松环节:小青蛙去小河里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的动作等等。

结束:全体青蛙一起抬着绳子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象这样的课,你听了、看了回去就能上了。材料准备简单,过程层层递进、清晰明了。

说实话,平时我们没有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制作、准备过多的教学具,有时也没有那个必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等是我们要多去考虑的,但也要避免走入误区:认为东西越少越好。那也不对。关键是材料少了,环节设计巧妙了,幼儿的发展更好了。当然,象科学探索活动还是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探索材料的。

5、少一点控制,多一点自主。

我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权威下的不利于幼儿发展的限制。

常见的控制有以下几类:

1、范例的控制。一年前,听一新教师上美术课,是中班的绘画《船》,她准备了一幅范画,一边让幼儿观察范画一边提问:大轮船由几部分组成的?(船身、船舱)船身、船舱是什么形状的?船上还有哪些东西?(红旗、烟囱、窗户)结果画出来的船都是一模一样的,好象全世界的船就这一种。

2、语言的控制。我们上课时经常会听到“你又不对了”、“又错了”“你不能……”。有次我去听另一位新教师的兴趣班的美术课,她一会停下说:“坐端正”、一会拿起铃鼓让幼儿跟着她拍手,来组织纪律。因为她刚本科毕业,组织语言不是很形象化不生动,幼儿不怎么要听。所以她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来维持秩序。

3、其他控制:《蔬菜》一课由于时间拖长了,幼儿到后来明显坐不住了,那老师就拿着蔬菜的图片,一会走到这个面前说:“蔬菜请你坐坐好”,一会到那个面前说:“蔬菜不喜欢你了”。表面上似乎是情景性的维持秩序,但确实是一种变相的权威镇压式的控制,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

这样的控制是束缚幼儿的无形的绳索,是不提倡的。

这使我想起一个寓言:有一天农夫牵着驴子走到悬崖边,农夫怕驴子跌下去,用绳子牵着它靠近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越向外挣扎,最后跌下了深谷。

给我们一个启示:为什么要用绳子把驴子牵过来?为什么不用一把青草把驴子唤过来呢?

有时为了良好的意愿,往往采取强制的措施,效果却不容乐观。

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能有“吸引驴子的青草”,以活动本身来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

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策略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学会自主选择。教室里的区域活动,幼儿为什么那么喜欢?因为他是自己根据兴趣选择进哪个区;进了区域,可以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探索;在同一区域里,还可以和其他幼儿自主交流。集体教学中我们也要经常创设这样的环境。

2、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幼儿学会自主探索。课堂中,我们要提供充分的机会,给予幼儿适度的挑战,让幼儿自主去探索,幼儿会乐此不疲,我们则要关注幼儿的思维轨迹,从中了解与分析幼儿的学习方法。并非科学课可以这样,其他课同样如此。当我整理那些做中学课的照片时,就发现每张照片上的孩子都在开心地笑着动手,这个发现让我觉得很多的忙碌是值得的。

3、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幼儿学会自主表达。表达的形式很多:绘画、动作、语言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6、少一点模仿,多一点个性。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要善于分析自己:我的强项是什么?我的专长是什么?我是善于创设情景呢还是善于语言的循循诱导?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锻炼,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个性。所以模仿并非是自身专业成长的捷径,借鉴+反思才是聪明之举。

远离作秀,褪去华丽的外衣,走出堆砌、模仿的误区,我们的教学要返朴归真、寻找一份有缺憾的真实,寻找富有生命力的平实。

7、少一点“拿来主义”,多一点“为我所用”。

一些教材、一些现成的教案、教学材料等等这些都只是载体,是我们参考的文本,它更多的是提供给我们一些指向、一些理念、一些内容的文本资料。它都一律只提供同样的一份,显而易见,这些只能参考,在参考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就比如给你一块料子,你就把它用来做衣服,不管大小穿在身上,肯定有人大有人小,但是如果大家把这段料子合理剪裁,量身定衣,那就肯定大家都合适了。教材就是这段料子。拿我们现在用的教材分析一下。

除了整合课程外,现在还渗透国学的教育,我们在引进这些东西的时候,也要根据我们这里的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不能死搬硬套。吸取其中的精髓、抓住一些灵动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是关键,不能刻板地模仿它的形式。

二、这些课堂小细节不可忽视

评价一节好课,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看课堂的活跃程度,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许你上课时的一个小动作,或者你的一个疏忽,都可能会让你的活动课大打折扣,无缘优质课。因此,幼师们要注意全面把关,对课堂小细节也要引起足够重视,以免因小失大。

(一)教师的课堂礼仪

1、让自己的眼神成为叩开孩子心灵的钥匙。

关怀: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让每个幼儿都感觉你在注意他/她。

赞许:幼儿课堂表现好,要用赞许的目光肯定他/她。

制止:用目光给予信号,防止幼儿分散注意力,或嬉笑打闹。

鼓励: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对有进步的幼儿要以资鼓励。

批评:幼儿不遵守课堂纪律,交头接耳,幼师要用眼神批评。

温馨提示:

在运用眼神交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目光要亲切、自然、坦诚。

注视时间要适当。

注视的位置要得体。

注视的方向要合宜。

2、把握对幼儿的称呼:

对幼儿称呼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真诚地叫响每个孩子的名字。

(2)不要叫孩子的绰号,但可以叫昵称。

(3)忘记幼儿姓名时的补救方法。

3、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有些姿势无形中会拉大与孩子间的距离,如:抱胸、指手指、拉孩子的衣服、瞪眼睛、又手叉腰、背手……

(二)认真对待每个集体活动

1、教学内容的选择:生活化的教学题材,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育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制定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不用跳就能摸到的太浅,孩子不感兴趣。跳了跳还是摸不着,孩子也不会太感兴趣,或兴趣不能持久。

3、手段方法的运用要恰到好处。

(1)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提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启发性。

*提问题要有适时性。

*提问必须遵循本班幼儿的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幼儿。

*问题必须要围绕教学中的关键。

*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利用眼神与幼儿进行交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对幼儿的回答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2)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

*用甜美的语调给幼儿上课——在教学中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教师要焕发童心,进入角色,用亲切、自然的表情和语言让幼儿感受天真烂漫之情。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上要注意柔和。

*要注意上课时使用的导语——巧妙自然、神秘的导语,会让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然融入到教材之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话。例如,有的老师表扬幼儿时喜欢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最”字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长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力求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

*教师的语言应力求人性化

尊重幼儿——孩子虽小,但他们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说话时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平等交流——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做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即要求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因此,幼师们要经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鼓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

如在进行科技活动时,经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赖教师,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呀!”、“你试试看”、“再想想,就能想出来了。”、“这件事应该难不倒你的。”等等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幼儿,这些语言对即将失去信心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当幼儿有自己的发现和看法时,教师也应及时鼓励,不要吝啬“嗯,真不错”、“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别!”等等这样的语言,因为这些语言能给幼儿极大的鼓舞并能激发他们进一步表现的欲望。

*教师的语言应儿歌化——如,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将鞋子穿反,在教幼儿穿鞋子分清左右脚时,我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告诉幼儿:“左边的鞋是鞋爸爸,右边的鞋是鞋妈妈,爸爸和妈妈一对好朋友,永远不吵架。”在教幼儿叠衣服时,我告诉幼儿:“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弯弯腰,帽儿点点头。”这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幼儿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轻松自然地学会了穿鞋子、叠衣服等本领,不仅提高了自理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儿的情操。

*手势语的巧妙运用。

指示手语。例如,幼儿年龄小,对许多课堂行为规范尚不了解,如果只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是很难在短时期内让幼儿记住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使用一些恰当的、固定的指示手语来作为辅助。比如:当教师在提问时总是辅以举手的手势,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便对教师“举手”——这一手势语非常了解,出现这个动作时就会很自然地作出“举手发言”的反应。

情感手语。情感手语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景和氛围的需要,用以表达情感的手势语言。如:当幼儿答对问题后,教师翘起大拇指,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赞赏,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情感手语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运用的,事前没有设计。因此,情感手语具有及时、适度的特点。

形象手语。形象手语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而运用的直观形象的手势语言。形象手语一般用在讲解重点或突破难点时,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形象手语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

(3)反思的维度

*教学目标是什么?活动中目标实现了多少?

*课后与课前相比孩子有收获吗?主要在哪些方面有收获?

*课堂上你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还是孩子的学?

*教学氛围是否宽松、和谐、愉快、民主、融洽。

*孩子活动的面有多大?参与程度有多高?

*是否关注了每一个以及个体差异?具体点说:发展最快与最慢的孩子都进步了吗?

*教学过程中,哪个环节我最满意?我是否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如果改变了,为什么要这样改?

*孩子操作了吗?操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如果下次再上同样的课,我会在教学时做哪些调整?为什么?

*其他值得记载或反思的课堂现象。

编后语: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不仅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也与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密不可分,需要幼师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下工夫。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反思,不断探讨,琢磨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使自己所上的每一节活动课都是好课!

案例:来自一堂综合活动中的“导入环节”的反思


案例分析:

来自一堂综合活动中的“导入环节”的反思

实录:

今天我上小班的综合活动——“石头造型师”时,导入环节是这样的教师事先用盘子摆放好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宝宝”(画有脸谱的)。活动一开始,我请小朋友闲上小眼睛“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然后请配班老师在每张桌上摆放好,再请小朋友睁开双眼,这下可好了,绝大多数的幼儿的目光便被摆放在桌上的“小石头”吸引住了。有一些小朋友还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去看个究竟。(很显然,此时小朋友对观察“小石头”是非常感兴趣的)我并没有注意这些,而是抓紧时间开始忙着进行下一步的环节,向小朋友提出了活动要求——请小朋友们帮“小石头”装饰一下,让它们更漂亮,于是我又出示了彩绳、橡皮泥、绉纹纸等装饰材料,由于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还在看小石头上,并没有在认真地倾听老师的讲话,很多幼儿并不知道我今天让他们拿“小石头”到底是干什么,因而,接下来活动环节(幼儿的操作活动)就显得很零乱、无序。我只好用碰铃招呼小朋友安静下来,再将“活动要求”大声地说了一遍,有时还要到各个小组再强调一下活动要求……

分析反思:

出现上述情况说明:(1)我没有及时地判断出本班幼儿在当时的普遍需要是什么(即小朋友在当时最想做的是什么)(2)我过分地依赖于事先所设计的环节,现场应变经验不足。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对老师所提供的操作材料感到很好奇,这是很自然的(激发幼儿对材料操作的兴趣,本来就是教师提供操作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尤其是对于摆放在他们面前的材料,他们更是有一种想去“看一下”、“动一下”的欲望,也即,幼儿“接触”到老师所提供的新活动的材料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去“看个究竟”,而不是安静认真地听着老师提出各种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第三部分的第十条就指出了:“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所以在当时的情境下,教师适宜的应答行为应该是因势得导地创造条件来满足幼儿想“动一动”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再向幼儿提出相应的活动要求,面对当时的突发事件,教师完全可以灵机一动,安排一小段时间让幼儿仔细观察。(让小朋友用眼睛“看一看”小石头的形状、花纹,用小手摸一摸“小石头”的表面,感受一下“小石头”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进行相互交流,教师这时还可以到各小组就所要提的问题事先问一下小朋友,让幼儿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观察、去操作。而持再用拟人化的口吻说:“小石头,它今晚要去参加一个舞会,想请你们帮它设计一下,怎么样使它漂亮。”这样处理优点:一是可以满足班上幼儿在当时的普遍需要;二是这种在满足幼儿“即时”愿望的基础上,再向幼儿提出相应活动要求的做法,除了可以保证小朋友能认真倾听外,还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种冲突会驱使幼儿继续积极地想办法。三是以游戏的口吻自然地提出问题,更能激发小班幼儿探索的兴趣。

阅读人生的第一扇窗


你拥有一个小小的孩子,你看着他:他从一个混沌的小动物,慢慢变成一个有学识的人……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若干年前,一名睿智而敏感的母亲如此感叹。

在我们拥有了许多种求知方式的今天,认识第一个字,翻开第一本书,开始人生的第一次阅读,仍然是我们看向世界的第一扇窗口。

那么,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希望你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你们又将怎样帮助他建立对这个世界的真切认识,让他获得知识并且懂得学习和永远的成长呢?

我们都需要阅读,你们的孩子和你们。

让阅读的阳光照耀孩子的成长

现在,你还在以为“阅读”在更多的时候是属于大小学生和成年人的事情知乐趣吗?

那你的想法可真的落伍啦!对于成长发育的婴幼儿来说,“阅读”这一行为实在可以提供太多的好处和帮助,还有快乐。“阅读”的阳光是应该照耀孩子成长的每一天的。也许,就从今天开始?那“阅读”到底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呢?

阅读可以促进婴幼儿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阅读的载体包括书、图片、挂图等,即便对于新生儿来说,它们都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从而帮助孩子认识环境、知道物体的名称,进一步学会了解掌握环境的属性,扩大他们的视野,刺激大脑的发育。比如,一个娃娃微笑的彩色挂图,就可以成为新生儿模仿情绪的外在参照物。而诸如水果、动物、小汽车等物品的挂图或大卡片,就是在家长反复重复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认识物品的一种最初级的阅读。所以,很多家长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阅读?其实,阅读可以自孩子一出生,在他们情绪好的清醒时间,以简单的形式进行。并非只有讲故事才是阅读,当我们给孩子一个图片告诉他这是什么的时候,阅读就开始了。而阅读在新生儿阶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学会把视线追随到和成人对图片或图画的共同注意,这是他们吸收知识的前提。

阅读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

1岁的孩子除了走路这个大动作的发展不容忽视外,手指对握这样的精细动作一样有任务难度,这需要孩子的手眼协调,还需要一定的注意力。那么“翻书”这个在成人看似简单的动作,就对孩子是一种挑战了。把书放在孩子面前,他们肯定是五个小手指头乱抓,但随着他们对自己手指肌肉的控制,当他们在这个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要先“拇指和其他四指对握”再逐步过渡到拇指食指配合时,书才能被翻页,他们也就学会了从抓好多页到一页一页地翻,而不要大人帮,是多么骄傲的事情。因此,像撕书这个举动是孩子必经的阶段,家长不要责备。另外,在翻书的过程中,孩子还知道图书的正面和反面,因为当你经常以正面的形式呈现给孩子小汽车的图画时,一旦书反过来,孩子自己就知道这样是“不对了”。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动作是“指认”,婴幼儿需要在大人用手去指每个图画时,自己学会伸出手指,来指到相同的图画上,通过指认,我们就会知道孩子是否真的记住了书上哪个动物是青蛙。

阅读可以发展婴幼儿的语言表达

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他们需要丰富的语言刺激叠加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说出话来。这就需要他们周围所有接触他们的成人,不断地对他们说话,而像儿歌、短故事,就是特别适合孩子学习语言的模板。童书就在这个时候发挥了重要的功效,家长在绘声绘色地“读”的过程中,小家伙会对其中的声音非常敏感。如果书中有狗,你指着说“小狗小狗汪汪叫”;看到小猫,你指着说“小猫小猫喵喵叫”,对于到了孩子7、8个月的时候,他们就会学猫呀狗呀叫。从简单的声音到词汇发展,我们可以拿出孩子经常看的书,指着苹果问他这是什么,让孩子回答,让他们把书上的物体和现实生活中结合在一起;等到2岁以后,当他们的语言发展到以句子为主要形式的时候,让他们把看过的书给妈妈讲故事,就是锻炼他们口头表达和记忆的极其关键的方法。

阅读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给小宝宝读故事的时候,家长们要通过丰富的言语表达、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家长说孩子听;家长问孩子答:孩子讲,家长笑。这个读书的过程便成为一个亲子的互动过程,同时也加强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感和安全信任的模式。因为阅读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会参与到书里的故事情景中,夸宝宝、给宝宝表现的机会,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适宜的时机,同时也是父母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找书里小熊维尼的不同,照书的要求做手工、涂鸦,全家的合作营建这样其乐融融的气氛,更容易让宝宝感受和谐的家庭关系,增进对父母的感情。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积极的情结

图画书里的小哥哥姐姐的哭、笑、生气、高兴,可以引起宝宝的共鸣,他们会认识什么是“情绪”,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也有利于帮助日后自信心竖立和同情心培养。比如,书里的小动物生病躺在床上,告诉孩子生病的时候是“难受”,孩子可能会看到奶奶病了,就会懂事,不让奶奶抱了。宝宝在阅读的时候,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鼓励和赞扬,这样的积极体验,是日后他们对学习有兴趣的关键。一个经常在阅读中找到正确图画或者讲故事和书上一样的孩子,父母越多的鼓励便会越发刺激孩子对图书的喜欢,便越发能对书的内容做出正确理解。

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书中的故事尽管有些孩子还没接触过,但反复的阅读和听,便是孩子间接经历和感受的中介。孩子通过记忆,能够回想书里讲的道理,比如“大果果帮尿布熊是好朋友互相帮助”,孩子就会知道原来小朋友要彼此关心帮助才是好孩子。他们在这样的示范下,会学会爱护物品、洗手刷牙等等的好习惯。他们在榜样的示范下,增加了良好行为的意识,就会主动这样做。家长可以借助图书,来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和好行为。方法不难,事先可以先讲书的内容,比如刷牙,用压韵的话来说“刷刷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然后家长自己刷牙就让孩子看着。以后不用书,家长讲,孩子想;家长刷,孩子看。第一次孩子先在家长的启发中回想书上的画面,就会轻易允许家长给他刷牙了。

总之,良好的阅读启蒙是孩子喜欢读书和学习的钥匙,这个兴趣的培养需要有爱和技巧进行栽培。其实,阅读就像空气、阳光、食物、朋友,好书会让我们受益一生。当孩子的童年被轻松愉悦的阅读填充时,阳光就照进了孩子的内心,让他们健康成长。

如何为孩子挑选图书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书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有很鲜明的共性。

比如:0~2个月,色彩鲜明的大张贴图,主要还是各种小娃娃的,宝宝会学着他们的样另申舌头、看他们笑;3~6个月,动物、水果等卡片和宝宝书特别适合宝宝发展认知能力,比如识物和指认;会坐了以后,她自己把玩的书要很薄而轻、防水防撕且最好是软皮边角不锋利。很多妈妈的共同经验,这类书的好处是:安全,边角不会伤到小孩子尤其是眼睛美观,当小家伙的口水或饭菜洒到上面时,只要用布擦干净既可;耐看,由于撕不破,它可以长久被使用;方便多用,由于页数少,宝宝可以用右手从前往后一页一页翻,再用左手从后往前一页一页翻,乐此不疲,既锻炼了手的灵活,特别是拇指和食指对握的高难精细动作,又在无意识中分辨了书的正反。

有些时候,家长会发现明明是自己觉得不错的图书,可孩子压根就不爱看。其实,孩子喜欢的书和成人的视角并不一样,对于他们来说,图书应该是这样的:

1、颜色鲜明、图画大而简单,背景和图对比反差大。

复杂的图案很容易让小宝宝累,而且分散注意力,只有鲜亮的画面会让他们快乐并吸引他们的兴趣。这种看上去内容少但以突出单一图画为主或图片占据整个一面的书,特别能帮助婴幼儿加深记忆,学得也忆。

2、图画要和真实的事物尽可能相象而非夸张。

与学龄儿童不同,夸大或虚构的线条对手婴幼儿来说,还过于抽象,他们无法理解这个图画也就不喜欢你要讲的内容。有些书上画的动物有时大人区分起来都困难,孩子们看上去更分辨不出,要是卡片上画的东西和他们平时看到的大相径庭,他们就会抬手把它扔掉。

3、如果是故事,内容要和孩子的生活有关,一定要简单明了。

至少孩子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历和体会,就算再复杂的道理也要用孩子理解的语言一句概括。同时,放下书,你能为他找到一样的事物让他感受,这样的贴近才能丰富他们的经验,不然他们会茫然不知所措。

4、要以积极的情绪和正面的行为为主。

是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图书上画的小姐姐用书擦眼睛这个不卫生的动作,就反而成为孩子模仿的示范。

5、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正确的行为做范例。

进一步再连同快乐喜悦的表情,会让孩子自己的情绪也被感染得高兴起来,从而鼓励了好的行为乃至自信。画面一定得和内容是相匹配的,建议以表示形容的和动作的为主。不然,你讲了一堆内容,孩子其实就只是看到一个与内容无关的画,等到你提问时他们却找不到正确的位置。

此外,还有一点,要提起图书编辑在出版图书,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图书的时候都要注意:现在不少童书甚至还包括儿童的画报上,都会画个很小的,诸如小动物之类的形象放在书眉处,书的设计者原本是想把图书设计美观些,不成想小家伙观察力不错,专去发现这些大人轻易注意不到的细微变化,还使劲找。因为那些书眉上的标志都太小,孩子就一个劲低头看,让家长们实在担心孩子看书的距离和视力。

最后一点就是,现在图书的颜色是鲜亮了,但是用的纸张附加光膜多,反光性强,也会对孩子的视力不利。这也是需要家长们在购买图书的时候要尤其留意。

阅读的方法

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能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但是,阅读不像吃饭、睡觉是人类先天获得的本能行为,它必须通过后天的培养。

阅读的基础是认识一定量的字,儿童在早期还不识字,因此儿童最初的阅读活动,要靠成人把图书上的故事读给他们听。有人认为,小婴儿翻弄图书、盯着图书上的某个画面看等动作,都可以算做是广义上的阅读活动。一般来说,儿童阅读的过程就是从听大人读故事到自己独立地阅读;而成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儿童顺利地获得独立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这个帮助过程充满学问和技巧。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带领者

故事一:辰辰的妈妈很苦恼,因为3岁的辰辰对阅读似乎没有什么兴趣,书拿在他手里,几秒钟就能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很快书就被扔到了一边,然后,他就兴致勃勃地去玩他的玩具枪了。是不是有些孩子天生就不喜欢阅读呢?

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不喜欢阅读的,因为阅读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故事书,孩子能进入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听到、看到他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所有事物。那么,为什么还有辰辰这样的孩子呢?

辰辰的表现,不能说明他不喜欢阅读,只能说明他对阅读的兴趣目前还没有被调动起来。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辰辰的父母,主要是父母没有注意培养出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或者是父母没有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孩子对于阅读活动的兴趣。

我见过一些成年人给孩子读故事,读故事人木然的表情和毫无变化的语调能够毁灭任何一个有趣的故事,哪怕是安徒生的童话。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他们的思维世界需要具体、有形的实物来填充。例如一句“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如果是面无表情地说出来,孩子很难想象出这个画面,什么是“茂密”孩子更是不明白;如果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调来表达,孩子最起码能明白这是个很大很大的地方,能够获得一些基本的概念。所以,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要成为会讲故事的人。这个技能通过练习可以获得,概括来说,就是读故事的时候比平时说话的时候夸张一些,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当然首先我们自己要对故事感兴趣,才能把它很好地演绎出来。爸爸妈妈们,不要总是说没时间,哪怕每天只是几分钟,一个小故事,一首童谣。全身心地投入,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持一种享受的态度,孩子也会受到你的感染。

在阅读这个活动上,其实也不存在性别差异,不是说男孩子好动、女孩子喜静就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兴趣;故事本身的丰富内容一样能牢牢地吸引男孩子的注意力。只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注意把握时间的长短;3岁以内的孩子,每次阅读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大一点儿的幼儿,每次阅读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读“适合”的书永嫌小

故事二:倩倩刚满1岁,妈妈在犹豫:这么小的孩子能听懂故事吗?现在要不要给她看故事书呢?

像倩倩这么大的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虽然还有限,但是他们正处于一个大脑皮层快速发育的时期,这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在成人的帮助下,选择适宜的图书进行阅读,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这个时期的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形成文字和图形的概念,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大脑神经组织的发育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个年龄孩子语言发展主要是在发展口头语言,阅读的书籍主要是配以少量文字的图画故事书,配的文字一般是非常口语化的。通过父母“读”书,孩子能够接触并模仿学到大量的口头语言,为下一步书面语言的学习做铺垫。

当孩子能够用自己的手指翻动书页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和他们一起“读”书了,这个年龄的孩子主要是用耳朵来“阅读”——通过听父母的口头描述和看图画来“读书”。对父母来说,关键的问题是要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好书。

发现孩子独有的阅读习惯

故事三:一些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总有一些“怪癖”。比如,喜欢重复听同一个故事;不按页码顺序翻书,还要求大人随机应变:他翻到哪页你就讲哪页;不遵照书上的文字,而喜欢根据图画自己编故事或要求大人编故事。

孩子喜欢重复听一个故事,不是在故意捣乱,他们是有合理理由的:由于身处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所有的事物都需要孩子一步一步去认识、了解和熟悉——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重复对于孩子来说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熟悉的事物会带给他们安全感。成人的表现也是一样的:当处于陌生环境时,我们多少会感到一些局促和不安;此时如果出现了一位熟人我们会备感亲切,紧张的心情也会得到安慰。此外,重复也有利于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当孩子要求您一再地重复读一个故事的时候,他们正在聆听、记忆故事的内容。因此,如果孩子喜欢重复听同一个故事,父母应该满足他的愿望。不过,在每次重复的时候,你也可以有细微变化,如在语言描述上可以灵活处理,或是向孩子强调画面上不同的地方等等。

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孩子不按顺序翻书,特别偏爱某一页,甚至只注意某个画面细节,这些行为与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父母应该理解,而不要强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标准进行阅读。要知道,成人看书是读字,孩子看书则是什么都看。由于不懂文字,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书看懂,他们会翻来翻去看。因此,你要拿出一定时间和孩子坐在一起阅读图书,一边讲一边看,适当地提些问题。从学翻页面开始,直到逐步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地看和讲。孩子能看懂画面了,切身体会到看书的乐趣,就会对书产生感情,逐渐培养阅读图书的兴趣。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阅读,既发展了能力,又增进了感情,使他们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给孩子读书就是要抓住他的兴趣。妈妈爸爸编故事,也是在用语言描述事物与情景,这与按顺序给孩子读书并没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编,能给孩子一个更大想象空间。

在读书中,不必让孩子同时地专注于词汇、图片和听。还可以尝试更多、更生动的语言提高读书的游戏性,比如,你和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一个小角色,把这个故事演出来,还可以用家用录像机把你们的表演录下来;你和孩子根据故事的描述,把故事画出来,做一本自己的图画故事书。

读书好处不胜枚举,读书的方式千变万化,就看你是不是位有心的父母了。

让宝宝更聪明的人生第一游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推出了一项特别的产后延伸服务——新生儿游泳。据了解,早在60年代,国外即开展了婴幼儿游泳,而新生儿游泳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新生儿游泳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目前已有100多名新生儿出生一天就进行了游泳“训练”。本刊记者就此特地采访了新生儿游泳的发起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赵少飞主任,让人们对新生儿游泳这一新生事物不再雾里看花。

赵少飞主任介绍说,新生儿游泳,对其身心的发育大有好处。与抚触相比,游泳时新生儿的肢体运动是主动的。新生儿游泳不仅能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更能增加家人与宝宝的亲情交流,可以说新生儿游泳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非常的价值。

1、适应“内”“外”环境的不同。

新生儿出生,经历了从母体子宫内到子宫外的过程,生存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宫内,胎儿是蜷缩的,不用肺呼吸,羊水浸泡着他(她)的全身,子宫的保护对他(她)形成一定的压力。

当新生儿呱呱坠地,他看见了光,他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外面的世界的平衡跟妈妈子宫内的环境大不一样,视觉、嗅觉、温度觉、平衡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开始接受世界各种信息的刺激。为了帮助新生儿尽早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游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新生儿游泳实际上是对婴幼儿全身的轻柔爱抚,可以促进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传递,消除新生儿的孤独、恐惧和焦虑,引起全身(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一系列的良性反应,促进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发育。

2、刺激新生儿脑神经发育。

皮肤覆盖全身,是人体最大的也是最基本的感受器官,大约有500万个感觉细胞,能接受外界的很多刺激,尤以水的刺激最为敏感,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发育。从怀孕第八周起,胎儿的大脑皮层就开始生成,出生时,脑神经细胞大部分已分裂成形,共有140亿个脑神经细胞,外界的刺激越频繁、越强烈,脑神经细胞发育的速度越快。一出生就让新生儿在水里游泳,他在水里调适各种身体器官,水中全身性的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功能,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BB会长得更聪明。

3、促进新生儿身心健康。

游泳通过水对新生儿进行轻柔爱抚,使其身心受到抚慰,消除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引起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系统一系列的良性反应,从而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育。

4、促进胎便的排出。

游泳时新生儿的胃肠的蠕动增加,可以加速胎便的排出。

5、加深睡眠。

游泳时水的按摩作用会让新生儿觉得身心舒适、精神放松,加之游泳会消耗一定的体力,所以,游泳后的新生儿睡眠质量都较好,有利于建立规律的睡眠。

6、加强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游泳是全身性运动,新生儿在水中自由活动四肢,有利于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7、对胸廓的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水波对皮肤的刺激能对新生儿的外周血管起到按摩作用。另外,游泳时,水对胸廓的压力使新生儿的肺活量增加,对胸廓的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8、促进消化、吸收。

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人在水中活动比在陆地上活动消耗能量多。就要求消化系统代偿性地增强消化、吸收来摄取大量的养分以满足需求,从而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9、促进体重增加。

接受游泳的新生儿,胃泌素和胰岛素的水平会升高,可以帮助食物吸收,促进体重增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健康的定义也有了新的概念,即不仅生理而且心理、社会适应均健康才称真正健康,也就是说除了有健康的体魄以外,还有聪明的智慧,不仅要有高智商,而且还要有高情商,并且要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有竞争力。赵主任说,新生儿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促进新生儿大脑发育及对外界反应能力重要时期,新生儿游泳锻炼可以为智力发育及智商、情商的提高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赵主任说,新生宝宝体质较弱,在游泳时对水质、水温、室温的要求更加严格,也需要更多的特别呵护。

水质:新生宝宝游泳时的用水要经过专门消毒,并使水质接近羊水成分,以减少宝宝不适应。

水温:水温要求在38~40摄氏度之间。

室温:室温应保持在28~30摄氏度之间。

肚脐:游泳前要对新生宝宝的肚脐进行护理后,再贴上防水肚脐贴,以免被感染。

适当的游泳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让新生宝宝游泳,勿在宝宝生病、饥饿、哭闹或进食后一小时内游泳。

专用游泳项圈:新生宝宝游泳专用项圈是赵医生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设计的,经过科学指导且规范化的保护装置,避免宝宝发生呛水。

专业护士陪伴:新生宝宝游泳时需要专业护士的陪伴,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知道宝宝怎样的反射动作时觉得害怕或是喜欢,可以适时给于安抚或回应。

1、游泳之前,护士先给新生儿洗澡。

2、护士正在给宝宝做脐部护理。就算宝宝不游泳,新生宝宝每天洗澡后也要做脐部护理。

3、护士给新生儿的肚脐贴上防水贴。

新生宝宝游泳专用项圈,在项圈的前部有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凹陷位,是用来承托宝宝的下巴的。

宝宝游泳用的水温要保持在38~40摄氏度之间。

一切准备就绪,宝宝就可以开始游泳了。大家看啊,这个宝宝游着游着居然开心的笑。

这个宝宝出生才五天,这次也是她第五次游泳,每次游泳时表现都很好,两脚用力蹬,医院的护士都亲切的称她为"游泳小健将”。

我游、我游、我游、游、游!

新生宝宝的游泳室里温暖如春,瞧这个爸爸看着自已的宝宝开心的笑了。实在是太舒服了,这个小宝宝游着游着睡着了。

如果小宝宝在水中乱抓,就表示他有些害怕,护士会握着他们的小手安慰他们。

游完泳,护士会给宝宝涂上婴儿油,为宝宝做抚触按摩。每一位给宝宝按摩的护士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最后护士阿姨给宝宝穿上衣服,宝宝就可以回妈妈那里去了!

赵少飞主任早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至今从医31年,从事妇产科工作23年。如今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

幼儿园小班老师开学第一课教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教案课件后,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教案课件?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老师开学第一课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幼儿园小班老师开学第一课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诗歌的内容,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歌,较有感情。

2、对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

教学准备:配乐的诗歌朗诵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教师讲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参观,碰一个小朋友正在帮弟弟妹妹穿衣服,我问他:“你是哪个班的?”他自豪地对我说:‘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说‘这些是我应该的’。他还朗诵了一首诗歌给我听,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两遍。

3、引导幼儿掌握诗歌内容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诗歌里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4、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诗歌两遍,学习新词“夸奖”

5、分句练习。老师一句,幼儿一句,也可反过来。

6、将幼儿朗诵的进行录音,并欣赏。最后请声音响的大声朗诵一遍。

一、教育教学目标

1、巩固幼儿已有的一日生活常规和各种生活习惯。

2、引导幼儿实现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以幼儿园生活为主的转变,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3、学会关心和帮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学会和同伴团结友爱,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言和小朋友交往。

二、教学准备

1、保教人员检查教学室内外的安全。

2、课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进一步熟悉周围的环境。

3、毽子

三、教学过程

(一)入园教学

1、热情接待幼儿入园,师幼相互问好。

2、通过“问、看、查、摸”对幼儿晨检,消除安全隐患。

(二)谈话教学

1、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新变化,新感觉,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

2、启发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怎样做,才是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三)如厕

在分组排队上厕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户外教学

师幼一起踢毽子。教育幼儿在户外不乱跑,听从教师的指挥。

(五)室内教学

1、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1)教室里有哪些安全隐患?

(2)厕所有哪些安全隐患?

(3)户外有哪些安全隐患?

2、做好哥哥,好姐姐

知道做表率,不欺小,尊长辈,讲安全。

(六)离园教学

1、仔细听值日生叫名字,不跟陌生人走,拉紧家长的手,以防走失。

2、知道靠右走,不抢行。

3、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入园。

(七)延伸教学

家长给孩子讲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小班老师开学第一课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还有一个学期就要成为小学生了。

2、了解班级环境,重新选组,并能为小组设计标志。

活动准备:

1、布置好班级环境。

2、白纸人手一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谈话;最后一学期。

了解开学了,小朋友在幼儿园只剩下一个学期了,要珍惜这幼儿园最后的几个月。

2、熟悉班级环境及游戏材料。

(1)幼儿自由参覌班级环境,观察游戏材料的和摆放。

(2)交流自己的发现,说说活动室里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3)老师:介绍班级环境,同时巩固幼儿对班级常规的认识。

3、自由选组。

(1)幼儿讨论并确定新的小组名。

(2)幼儿自由选组,注意男女搭配。

(3)各个小组成员商量小组标记。

4、幼儿为小组做标记。

(1)每位幼儿为小组设计并绘画标记。

(2)将同一组幼儿的作品集中在一张纸上,并固定在桌子中央。

幼儿园小班老师开学第一课教案(篇三)

设计意图:

幼儿的安全工作始终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中,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经常在生活中会有一些不安全的举动,并不知道那些危险所带来的伤害,因此,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应从多渠道、多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我觉得幼儿园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应该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紧密相连。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行为是安全的,提高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是必要的。因此,我开展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意义有初步的认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

2、引导幼儿辨别哪些行为时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简单自我保护和求救的方法。

3、能结合自己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标志。

《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着重于孩子的发展。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基于此认识,我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作为目标制订前提条件。在以上《安全小卫士》教学活动中,我制订的三个具体目标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显性之处在于力图通过强调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幼儿从小就能读懂标志,按照标志的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或影响成人行为,达到人人都为创建“平安社会、平安校园、平安生活”的社会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隐性之处在于能将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的统一其中,同时指向于幼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健康。

活动准备:

活动的准备在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活动的准备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的活动。因此我做了以下准备:

材料准备:

1、安全教育情景录像、安全标志图片

2、水彩笔、记号笔、白纸等。

经验准备: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险的事情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滑倒、小心开水烫、注意安全等。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让幼儿从心里明白这么做是危险的。

2、设计标志。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但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法、学法:

整个教学活动中,采取了许多教学法,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演示法

2、交流讨论法

3、自主探索法

4、观察法

学法:主要采取了体验法,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设计自己的标志图,感受游戏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兴趣。——观看、交流讨论、探索。——设计标志。

(一)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活动利用肢体语言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标志的意思。如小心触电的标志:身体表现触电时的状态。

然后请幼儿猜猜教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教师先不拿出标志,请幼儿大胆猜测是什么标志,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肯定与尊重幼儿的想法,不能因为幼儿说得不对,而批评幼儿。)

把标志拿出来,验证幼儿的想法。并认真仔细观察标记的形状、特征。

第二次的标志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如拿出标志,请幼儿各自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标志的意思。(提高幼儿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的能力。)

衔接语:这些标志在我们的幼儿园都能看到,那在幼儿园我们应注意哪些安全呢?

(二)关于幼儿园生活安全的情景录像。

进行生活中的情景录像观看,具有真实性、综合性、寓教育于情境中。八个安全教育小故事选择的都是幼儿园生活安全的故事。让幼儿切身体验幼儿园生活存在的危险。

组织幼儿观看八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朋友们上下楼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发生小朋友摔下楼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幼儿园或家里的带电的插头。

3、在玩游戏时(如滑滑梯),不按游戏规则,争先恐后,发生摔跤的情景。

4、在玩石区,拿石头和沙子你扔过来,我扔过去。

5、将如珠子、笔帽等小东西,放入嘴巴、耳朵或鼻孔里。

6、拿铅笔等尖利的东西打架、玩耍。

7、在教室里到处跑、追追打打。

8、在幼儿园迷路了怎么办。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上面的行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该如何改正。

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结八个安全小故事的正确方法。

衔接语:在幼儿园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还有没有别的危险的事情需要注意的呢?

(三)组织幼儿讨论幼儿园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并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些安全标志,再讨论哪些标志适合放在教室里使用。(幼儿对于自己设计的标志放在教室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如歹徒来了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地震来了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等等。

幼儿园小班老师开学第一课教案(篇四)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新环境、表达对幼儿园、老师、和同伴的爱,乐意与同伴交谈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变化,能较为清晰地表达自己对“长大了”的感受。

2、进行安全教育,让小朋友懂得自我的保护意识和基本的安全知识。

3、喜欢上幼儿园,在老师的引导下乐意参加各类活动,体验上幼儿园的快乐。

二,活动具体安排:

时间:2016年9月1日

主题活动一:

(一)、认识新朋友、新环境、新老师、了解幼儿园生活的新变化,8:00–9:00

1、教师热情迎接幼儿

2、自由看看班级环境的变化

3、自主游戏,与同伴自由交谈,联络感情8:00—9:00,生活盥洗巩固正确洗手檫手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便池和去卫生间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安全。

谈话活动9:30——10:00

1,认识新老师

2,暑假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3,进入学前班自己有怎样的变化10:00—10:30

4、幼儿吃点心

5、幼儿自由交流,活动10:30—10:40

(二)、认识室内外环境

带小朋友参观认识活动区域环境,介绍幼儿园走廊环境,参观其他班级环境

11:00餐前准备

1、餐桌位置的安排

2、用餐习惯的巩固11:00——12:00午餐时间

12:00–14:00午睡时间

1、认识小床标记

2、幼儿午睡

主题活动二:开展安全知识的教育活动如:

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安全。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上下楼跳注意安全等

主题活动三:互动联谊

开展游戏活动让小朋友和老师进一步的加深感情。

如:抓尾巴,赶小猪等离园准备

1、回忆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2、整理衣物

幼师资料《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第一堂社会课》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开学第一课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给我上了一堂课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与幼儿说起玩游戏时,孩子的兴趣可高了,但同一个游戏,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去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游戏的新鲜感。对于大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喜欢尝试新鲜,更...
    2020-12-14 阅读全文
  • 孩子给我上了一堂课(中班)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与幼儿说起玩游戏时,孩子的兴趣可高了,但同一个游戏,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去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游戏的新鲜感。对于大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喜欢尝试新鲜,更...
    2021-03-29 阅读全文
  • 古往今来话交通(一堂公然课) 下面是《古往今来话交通(一堂公然课)》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1、相识交通办法的演化历程,知道车、桥、路、船的转变汗青。 2、凭据查找的材料,探讨交通运输方法为什么会产生如许的转...
    2021-10-06 阅读全文
  • 一堂故事课引起的感想 今天上午第一节活动是语言:邱比的巧克力和他的朋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内容是冬天天气非常寒冷,邱比的阿姨给他一盒巧克力,由于他的好朋友都进入冬眠的状态中,而使邱比无法暂时将自己喜欢的巧克力送给好朋友吃。但...
    2020-12-10 阅读全文
  • 案例:一堂失败的计算课 上课铃声敲响了,我演示着教具进行“认识数字3”的教学,当我兴致勃勃地说:“喵喵喵,你们瞧,草地上来了几只小花猫?”“小花猫……喵喵喵……哈哈哈”姚容在下边乱叫起来,于是,其他的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教室里...
    2021-06-08 阅读全文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与幼儿说起玩游戏时,孩子的兴趣可高了,但同一个游戏,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去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游戏的新鲜感。对于大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喜欢尝试新鲜,更...

2020-12-14 阅读全文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与幼儿说起玩游戏时,孩子的兴趣可高了,但同一个游戏,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去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游戏的新鲜感。对于大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喜欢尝试新鲜,更...

2021-03-29 阅读全文

下面是《古往今来话交通(一堂公然课)》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1、相识交通办法的演化历程,知道车、桥、路、船的转变汗青。 2、凭据查找的材料,探讨交通运输方法为什么会产生如许的转...

2021-10-06 阅读全文

今天上午第一节活动是语言:邱比的巧克力和他的朋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内容是冬天天气非常寒冷,邱比的阿姨给他一盒巧克力,由于他的好朋友都进入冬眠的状态中,而使邱比无法暂时将自己喜欢的巧克力送给好朋友吃。但...

2020-12-10 阅读全文

上课铃声敲响了,我演示着教具进行“认识数字3”的教学,当我兴致勃勃地说:“喵喵喵,你们瞧,草地上来了几只小花猫?”“小花猫……喵喵喵……哈哈哈”姚容在下边乱叫起来,于是,其他的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教室里...

2021-06-0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