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英比较:祖父母的角色定位

发布时间:2021-04-27

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英比较:祖父母的角色定位”,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沃克夫妇俩已经退休,住在格拉斯哥城南。他们有六个子女,除了刚结婚的小儿子住在同一座城市外,其他五个都不在身边。沃克医生:“我们很知趣,不要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我们也不做孙儿孙女的保姆,只能算个育儿参谋。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老人不是孩子的保姆

沃克夫妇主张做父母的必须自己带孩子。因为:

1.老人不是保姆,他们应享受晚年的快乐;

2.老人的教育观不一定符合现代的年轻人;

3.老人不要剥夺孩子的母爱,让他/她有更多时间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母爱和父爱。

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认为退休后没事干,双方争着领孩子,结果往往弄得自己吃力不讨好。

过段日子去看看孩子

是不是老人不与孙儿孙女在一起就不爱他们,不关心他们?事实绝不是这样!

虽然老人与孙儿孙女住在一起,但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视,有时打电话给他们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过节日或孩子生日就寄或送礼物给他们,路近的过些日子就去看望他们。

英国的祖父母的想法是,喜欢孩子并不一定要整天与孩子泡在一起,其实过段时间见次面,孩子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让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出现一些惊喜。

中国的老人喜欢与孩子整天泡在一起,认为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安排时间带孩子看看风景

带孩子外出的时间一般会选在周末或节假日,有时开车带孩子一起去山地,看山川河流、茂密树林和飞禽走兽;有时开车去海岛,看汪洋大海、汹涌波涛和热闹海港……

这种方式既加深了老人与孩子的感情,又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看见什么都想知道,于是他们问什么,老人就答什么,并且启发诱导孩子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

可中国老人往往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孩子小,外出后,万一出什么事,自己无法向自己的孩子交代,而关在家里则是最安全的。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YJs21.com

父母有时忙碌起来顾不上孩子,孩子必须学会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了对老人的依赖,孩子就得迫使自己记住大人的做法,训练自己面对的问题。所以一般孩子长大后独立处事能力比较强。

要是这种观念给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知道了,绝对会义愤填膺。因为,我们的老人以为,孩子小,每一件小事都需要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实际上,有数据表明: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外国孩子要迟5-6年。

当年轻爸爸妈妈的参谋

当孩子出生之后,年轻的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老人便成了他们的育儿参谋,不但教给他们具体的细节,还要作示范。

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提醒年轻父母要注意对孩子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例如:生理、心理、智力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何帮助指导幼儿健康发展。另外建议年轻的父母:家里有了孩子不要养宠物。西方人视猫狗为宠物,如同人一样珍贵,一般人家里都养猫养狗。但是为了小孩子,年轻父母还是忍痛割爱,必须把心爱的宠物送走……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性别教育——角色定位从4岁开始


你的小宝宝从4岁开始,有了关注身体结构差异性的好奇——爸爸妈妈的身体与自己的身体的一样吗?男孩和女孩的身体一样吗?那为什么我是男孩她是女孩呢?我们有着怎样的不同?性别角色的定位,那个时候在孩子的心中悄然长大,我是男子汉?还是乖乖女?

性别角色的面子和里子——

CASE1 曦曦,男,5岁

面子:爱哭地像个小姑娘

里子:隔辈人过分的保护

妈妈在曦曦出生6个月后回单位上班,工作十分繁忙,照顾和教育曦曦的重担就落在了姥姥和老爷肩上,因为两位老人都已退休在家,身体也很健康,有充裕的时间和体力,对曦曦的爱护到了随时陪伴在孩子身边,形影相随。

时间转瞬即逝,曦曦5岁半了,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曦曦整天都缠着姥姥,说话慢声细气,稍有不满意就一脸哭兮兮的小样看着大人求助,没有一点男孩样,却像一个十足的小女孩。这下爸爸妈妈开始着急了,反复跟姥姥姥爷提示:曦曦是个男孩,不要养成过分依赖的习惯,凡事要让他自己去努力解决。然而老人毕竟心疼宝贝外孙,仍然敌不过曦曦哭着求助的眼神,曦曦也越来越像个柔弱的小女孩了……

爸爸妈妈最大的心结:曦曦如何能有个威武豪爽像个男孩样?

专家发言:

有句话叫,男孩放着养,女孩宠着养。不仅大人别把男孩子曦曦当作小宝贝来溺爱,还可以尝试着向曦曦示弱求助,让曦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强大并从中找到自信,丢掉依赖的心理习惯。

CASE2 妙妙,女孩,6岁

面子:喜欢像男孩子那样打架

里子:疼爱她的妈妈拗不过她

妙妙的不听话是出了名的,只要稍有不如意,这个小姑娘就会大吵大闹,疼爱她的妈妈拗不过她,每每就只好顺了她的心意。

这次爸爸带女儿妙妙去游乐场,在爸爸忙着接电话的时候,妙妙看见5个男孩在玩球,也很感兴趣,就主动过去和他们一块玩,不一会就看见妙妙和这几个男孩争执起来,妙妙大打出手,以1对5,爸爸连忙挂掉电话过去制止。

妈妈最头疼的事:妙妙做什么事总是很霸道,很喜欢玩一些男孩喜欢玩的游戏,比如舞枪弄棒之类的,挑衅性很强,总是和小朋友们发生争执。

妈妈最大的愿望:妙妙怎么才能变得规矩一点,有个文雅温和的女孩样!

专家发言

不要过度放任孩子的挑衅行为,让这个小宝贝们知道被拒绝、被打击的滋味。这对于男孩子适用,对于女孩子更适用,要知道成为一个“小霸王”,不仅难于和别人交往,也多了伤害到自己的机会。妈妈可以通过经常提示妙妙观察周围人表情的方法,逐渐增强她的觉察能力,接受来自别人的不同建议和多样情绪,不能无端地冒犯别人。

CASE3 俊俊,男孩,4岁半

面子:喜欢穿裙子

里子:来自家长的错误认可和赞许

一天,妈妈带俊俊到朋友家里玩,对方家里有个小女孩与俊俊年龄相仿,穿戴非常别致,俊俊妈妈忍不住赞赏了几句。俊俊也满眼羡慕,向妈妈要求说:“妈妈,我也要像那个小姐姐一样,穿上花裙子!”周围人听了只是觉得好玩,就给俊俊换上了女孩子的花裙子,俊俊也很得意,手舞足蹈的表演乐得大家前仰后翻……两个小朋友也玩得很开心,难舍难分。以后每次俊俊到小姐姐家里做客,都要求妈妈给自己穿裙子,渐渐地,俊俊开始不喜欢穿自己原来的衣服了,并总是要求妈妈买裙子呢。

妈妈开始产生了担心:自己的儿子怎么穿裙子穿上瘾啦?

专家发言

俊俊只是因为好奇而穿上了裙子,这本来只是一个游戏,但来自周围人的称赞却使得这个小家伙不知所措。俊俊误以为是妈妈和大家都很喜欢自己这样,所以强化了俊俊想要再次想穿裙子的愿望。小孩子们的内心都有着求宠的心理,他们希望永远在妈妈和亲人的视线里,被关注的感觉是孩子们获得安全感的方式,而通过穿裙子来让妈妈认可,就和妈妈的错误赞许有关啦。

CASE4 盈盈,女孩,4岁

面子:摸“小鸟”

里子:对身体差异的好奇心

夏日的娃娃馆里,小盈盈午睡醒来,看见大卫(小男孩)的毛巾被斜翻开,光着下半身,小鸟微翘,盈盈这还是第一次看见,觉得很好奇,爬过去用小手轻轻拨弄了一下大卫的小鸟,大卫迷迷糊糊向旁边翻了一下身,盈盈跟着凑过去好奇地打量,又想伸出小手拨弄,被值班老师巧妙地用别的方式吸引开了。

专家发言

小孩子对异性同伴的生殖器好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常这种情况下我们都采用迅速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降低小孩子的探索欲,千万不要大呼小叫,大惊失色,呵斥怒骂。如果孩子多次出现并坚持探索,只需表情平静,自然坦白地告诉孩子:男孩女孩的性别不同,身体结构不一样,男孩的小鸟在外面,女孩的在里面。

CASE5 豆豆,男孩,5岁半

面子:我要和妈妈一起洗澡

里子:妈妈的爱最温暖

豆豆妈正在洗澡,猛然从浴室的镜子里突然看见豆豆站在门缝里看自己,不禁一惊,走过去想把门关上。豆豆撒娇说:“妈妈,我要和你一起洗澡!”妈妈楞了一下,儿子都这么大了,赶紧哄着他关上门。豆豆妈妈面对镜子良久,这孩子怎么回事?小小年纪别学坏了吧,但想起豆豆看着自己天真而又认真的表情,妈妈真有些摸不着头脑?

专家发言

这里可不仅是孩子对成人身体的好奇心,更因为脱离开母体而又在妈妈怀里长大的孩子,都有着对母亲特别的依恋。他们希望自己永远是那个可以被爸爸和妈妈抱在襁褓中的小婴儿,拥有着最安全的爱护和最温暖的拥抱。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地大起来,无论是妈妈对于儿子,还是爸爸对于女儿,都要完成他们的心理断奶,让他们能够顺利脱离母体,独立而坚强地长大成人。

TIPS 性提问的3个坦白

1.事件坦白

许多父母都羞于对自己的孩子谈性,当然也包括谈性生理差异,这容易导致孩子对性生理产生神秘感。

2.表情坦白

出现孩子摆弄生殖器等性探索行为,家长一般不要强行干涉,可若无其事地用别的事情来转移他们的兴趣。耻笑、斥责或打骂的方式,只能让孩子们感到不知所措,受到惊吓。

3.告知坦白

当发现孩子对身体结构差异的感兴趣时,父母不妨落落大方地向孩子介绍身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要把性器官忽略哟,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两性差别就像自然界的花朵有不同品种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研训一体中园长的角色定位(下)


导读:园长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还必须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教研与培训的关系,幼儿园的需要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关系,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幼儿园目前的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研训一体的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我们研训目标达成度不够,其主要原因在于园长在研训一体的模式中如何定位。我认为在研训一体中,园长角色定位应该是这样的:

(一)园长应是学习者

幼教的研训一体能否以得顺序开展,如何逐步用素质教育的思想优化幼儿园保教活动的过程,将其落实到各个学科,落实到每个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学行为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长,一园之中园长的教育观念、思维方法、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一所幼儿园的发展;影响着园内教师,所以园长的学习就显得极其重要。园长要加强自身学习,学习现代管理思想,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幼教法规文件,获得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迫使自己站在幼儿园发展的制高点上,不断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够在研训中起榜样的作用,导向的作用,争取做学习型的管理者。

(二)园长应是组织者

l、园长要成为研训一体工作的发动者。园长给教师以思想上的务虚,联系社会大背景,关注整个教育形势,结合幼教改革及本园实际,向教师作宣传,要经常向教职工谈办园思想,激发教师的主体性。从情感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研成为来自教师自身的需要;从思维方式上,要调动教师的兴奋点,扩展教师思维的角度;从行为上,使教师不仅仅是学了理论,有了观念,而是要教师真正行动起来。教师角色行为的丰富和完善,教学技能和能力的真正形成,离不开实践这一重要的环节。

2、园长要成为研训一体工作的策划者。研训要有专题,在选择专题时、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1)把握好教育改革的敏感点,比如以幼儿发展为本已成为幼儿园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使教育目标、活动设计落实到孩子身上,促进每个孩子发展,这是需要教师去思考、去探讨的。

(2)把握好本园的实际,要对队伍现状有一个清晰的分析,找到适切的专题。

(3)把握好教师发展的需求,教研专题来自教师,是教师在保教活动中、在教育教学上的需求,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主。园长要努力寻求上述三者的结合点,并以此为抓手开展研训工作。

3、园长要成为研训活动的参与者。园长工作千头万绪,但一定要挤出时间,保证参与研训活动,园长的参与不仅是对研训工作的重视,也是抓住时机了解教师,发现教师的闪光点。教师是否被关注将直接影响他们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园长在整个研训过程中,要起指导作用,能发现间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引导教师掌握以教学活动为出发点的教学迁移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要起传递作用,将园长自己学习后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对教育信息的理解传递给教师;要起导向作用,使研训主题不断深化,发动教师共同研究整理归纳,反馈到下一轮的研训框架设计中,使教师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园长要成为研训活动的反思者。在徐汇区多元化办园体制、多类型办园模式的冲击下,园长都将意识到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是生命线,而保教研究则是质量的关键,因此园长要学会反思,反思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人往往在反思中提高,不会反思就不会进步,我们也要引导教师学会反思,提高思想力。比如,我们要改变以往重课前研究轻课后反思的倾向,不仅会点评他人,也会反思自己。但是园长在组织反思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教师调整心态,鼓励、保护教师的积极性,看到教师的进步,支持教师的创造思维,善于提升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其以后的探索实践奠定情感基础。

(三)园长应是服务者

园长要为教师的个体发展和幼儿园的群体发展提供服务,创设条件,提供机会。积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如教研中的自培,借鉴外界的力量,抓紧假期中的培训,开展园际,学区际、区际的教学展示交流,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调动一切有效手段,使教师有学习的机会、表现的舞台、施展的空间,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

园长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还必须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教研与培训的关系,幼儿园的需要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关系,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幼儿园目前的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总之,学前教育的研训一体化,园长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作综合分析、整体思考,并与幼儿园的常规管理、队伍建设、保教研究相结合,使教师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进步。

父亲在孩子婴幼儿期的角色定位


婴幼儿期一般是指0-6岁的孩子,婴儿期指从出生到满1岁以前的这段时期,幼儿期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3岁的孩子,第二阶段是4-6岁的孩子(此间也称之为“学前期”)。

婴儿期是孩子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他们从吃奶过渡到断奶,学会了人类独特的饮食方式;从躺卧状态、不能自由行动发展到能够随意运用自己的双手去接触、摆弄物体和用两腿站立,并学习独立行走;从完全不懂语言、不会说话过渡到能运用语言进行最简单的交际等等。这一切都标志着婴儿已从一个自然的、生物的个体向社会的实体迈出了第一步。

第一阶段是婴儿期的延续,此间孩子身心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①学会了随意地独立行走和准确地用手玩弄或操纵物体,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最简单的游戏、学习和自我服务等活动。②迅速发展了语言,能够自由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往,并能通过语言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进行最初步的调节。这一时期是儿童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开始形成的萌芽期。幼儿期个性的形成是以后个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延续,教育重点学应放在习惯的培养上。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幼儿习惯的培养。此间孩子语言及动作能力发展较快,可以顺利地进行交际、交流思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孩子学会了使用表情,渐能控制感情的发生,也逐渐能控制情感的表露;这一时期,孩子好动但能力还很弱,因此既要大胆地让孩子活动又得切实注意安全。

此间除协助妈妈做好孩子的一般养护外,爸爸的角色主要是:

1.注重孩子健康,陪孩子多锻炼

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关注他们未来是否成功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孩子只有身体健康了,才有可能去实现家长的愿望和企盼,才能有资格去争取一个好的未来。

所以,做爸爸的一定要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比如晒太阳、打滑梯、同其他小朋友追逐跑、去游乐园玩等等,这样会使孩子的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也可利用节假日带孩子郊游、爬山、逛公园等,从而使幼儿体验到劳累、体验到艰辛,体会到生活中除了甜,还有苦和辣,使幼儿在各种环境下受到挫折和磨练。爸爸陪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培养一些体育爱好,孩子将受益终身。

2.启迪孩子心智,陪孩子多玩耍

孩子的玩耍是天性,是上帝赋予人的生命阶段性状态,如同植物要开花,虫子变蝴蝶一样,自然规律不可更改,生命自然状态必须给予尊重。玩耍,是人感知和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孩子未来知识结构立体化以及情操、人格健全的原始基础。

对于幼儿,玩耍似乎是他全部的活动,所以要让孩子玩得开心尽兴。在前文中我曾说过:幼儿期的孩子玩耍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与父母在一起玩,二是与同龄小伙伴在一起玩,三是独自玩耍。而爸爸陪孩子玩耍,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既启迪心智又融洽亲子关系。

爸爸做孩子的游戏伙伴,不仅可以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而且在和孩子玩耍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和潜能,从而在共同玩耍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同时爸爸在和孩子玩耍中,会给予孩子以力量、信心。

会玩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启发兴趣爱好,还可以从玩中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性。有许多有特长的孩子,就是在课余时间玩自己爱玩的东西,从而有了小发明小创造。所以说,玩耍可以启迪孩子的心智。

3.磨练孩子意志,让孩子吃点苦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素质的比拼。可由于家长的包办代替和娇宠溺爱,许多幼儿的抗挫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下。所以必须加强意志磨练,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明白: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随时都会遇到困难的,人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优良的心理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

坚强不是长大后突然学会的,而是人生在经历种种困难、危险、挫折、失败的进程中形成的。因此,在幼儿阶段,爸爸应该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教育、磨练,让孩子适当的吃点苦头,使孩子逐渐学会如何面对困难、面对危险,为养成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

在对父母的依赖中,孩子只会软弱,而培养不出坚强的品质,当他们日后步入社会独立生活时,没有坚强的意志,暂时的困难与挫折就能把他们击倒。所以爸爸应意识到,坚强的意志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要在慈爱中赋予孩子坚强的品质。

作为男性,爸爸拥有一般女性所不具备的意志品质,如果爸爸能够多陪伴孩子,孩子就能够感受到拥有这种良好的意志品质。

隔代教育中父母的定位


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年轻的父母应该怎么办呢?关键是如何擅用其长,以避其短。

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的爸爸妈妈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的。比如:每天晚饭后和孩子作游戏、讲故事,周末带孩子外出活动。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孩子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育儿的读物,与老人交流学习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对老人宠爱孩子等错误的做法,既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对于快要去幼儿园的宝宝,可以这样建议抚育的老人:

1、告诉老人宝宝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园里有许多小朋友,来自不同的家庭,大家性格不一样,你要让宝宝从现在起就开始适应和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相处,等到他上幼儿园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假日里让妈妈请些朋友或同事带着宝宝来串门,你一定要抓住机会,让宝宝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出现他在玩的时候对别的小朋友不够友好的事时,你一定要鼓励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发现他对别的小朋友不够友好、不拿出玩具来,就要好言相劝,帮助他和小朋友一块儿玩他的玩具,让他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次数多了,他也会改的。

2、和老人谈谈独生子女环境单调,与人交往少的问题,理解宝宝将来还是得走上社会的,不能太保护,要逐渐锻炼宝宝的独立性,让他到集体生活中能尽快地适应。

3、让老人家带他到朋友家去串门,在比较陌生的环境中,锻炼他的社交能力。有时他会受到小朋友的热情接待,会使他回过头来想自己的问题(不借玩具给别人玩),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他就会改了。

4、请老人家给宝宝讲有关合作、分享、同情的故事,对宝宝的社交行为会有好处。这些故事老人可能是有的。如果没有,你可以为他编一些。

父母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为图省事,孩子一生下来就甩给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惯坏了孩子,拒绝老人带孩子,割断祖孙之间的亲情。不论是与老人同住,还是暂时把孩子寄养在老人家中,我们都要注意和老人协调关系,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

中英不同的爷爷奶奶做比较


中英不同的爷爷奶奶做比较

沃克夫妇俩已经退休,住在格拉斯哥城南。他们有六个子女,除了刚结婚的小儿子住在同一座城市外,其他五个都不在身边。沃克医生:“我们很知趣,不要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我们也不做孙儿孙女的保姆,只能算个育儿参谋。

老人不是孩子的保姆

沃克夫妇主张做父母的必须自己带孩子。

因为:

1.老人不是保姆,他们应享受晚年的快乐;

2.老人的教育观不一定符合现代的年轻人;

3.老人不要剥夺孩子的母爱,让他/她有更多时间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母爱和父爱。

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认为退休后没事干,双方争着领孩子,结果往往弄得自己吃力不讨好。

过段日子去看看孩子

是不是老人不与孙儿孙女在一起就不爱他们,不关心他们?事实绝不是这样!

虽然老人与孙儿孙女住在一起,但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视,有时打电话给他们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过节日或孩子生日就寄或送礼物给他们,路近的过些日子就去看望他们。

英国的祖父母的想法是,喜欢孩子并不一定要整天与孩子泡在一起,其实过段时间见次面,孩子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让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出现一些惊喜。

中国的老人喜欢与孩子整天泡在一起,认为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安排时间带孩子看看风景

带孩子外出的时间一般会选在周末或节假日,有时开车带孩子一起去山地,看山川河流、茂密树林和飞禽走兽;有时开车去海岛,看汪洋大海、汹涌波涛和热闹海港……

这种方式既加深了老人与孩子的感情,又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看见什么都想知道,于是他们问什么,老人就答什么,并且启发诱导孩子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

可中国老人往往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孩子小,外出后,万一出什么事,自己无法向自己的孩子交代,而关在家里则是最安全的。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父母有时忙碌起来顾不上孩子,孩子必须学会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了对老人的依赖,孩子就得迫使自己记住大人的做法,训练自己面对的问题。所以一般孩子长大后独立处事能力比较强。

要是这种观念给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知道了,绝对会义愤填膺。因为,我们的老人以为,孩子小,每一件小事都需要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实际上,有数据表明: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外国孩子要迟5-6年。

当年轻爸爸妈妈的参谋

当孩子出生之后,年轻的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老人便成了他们的育儿参谋,不但教给他们具体的细节,还要作示范。

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提醒年轻父母要注意对孩子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例如:生理、心理、智力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何帮助指导幼儿健康发展。另外建议年轻的父母:家里有了孩子不要养宠物。西方人视猫狗为宠物,如同人一样珍贵,一般人家里都养猫养狗。但是为了小孩子,年轻父母还是忍痛割爱,必须把心爱的宠物送走……

家长更需要做好角色的正确定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因情绪问题求医的孩子逐年增多,近几年已占到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观察,这其中很大原因来自家庭的过高期望、过度呵护。“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第一位的是家长,第二是老师,第三是孩子自身,第四才是医生。”杜亚松说,“家长对自己的言行要有所警醒,对自己的角色要有正确定位,不要让爱伤着孩子。”

错位的“妈妈”

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很多时候孩子在家里却看不到妈妈。他们看到的是居高临下的“家长”,是释疑解惑的“老师”,是嘘寒问暖的“保姆”,是背地里翻抽屉、查QQ的“警察”。“这是常见的家庭角色混乱。”在杜亚松看来,“妈妈”应该是能够理解孩子、能提供及时帮助的人。

缺失的“爸爸”

爸爸挣钱养家,妈妈管教孩子,是很常见的家庭教育模式。近年来全职妈妈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似乎养育孩子就是妈妈的责任。在门诊,杜亚松接待过不少焦虑不安的全职妈妈,她们常因管教不好孩子而受到丈夫的指责。“其实,并不是爸爸真的忙得顾不上孩子,这还是理念上出了问题。”杜亚松呼吁,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亲的回归。

让人不知所措的双重束缚

孩子放学回家,妈妈心疼地说:“累了吧,吃个苹果吧。”孩子甩下书包正准备放松一会儿,妈妈又问:“今天功课多吗?要抓紧啊。”孩子只好放下苹果拿起书包去赶作业。

爸爸严肃地对儿子说:“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而等儿子有了自我选择,爸爸又话锋一转:“照我说的去做。”

一边是无微不至的呵护,一边却是无处不在的压力,很多父母不知不觉中的矛盾言行让孩子不知所措,找不到方向,严重的可能发生心理偏差,甚至最终导致精神分裂。

让人缺乏自信的心理虐待

3岁的孩子看到妈妈下班回家很兴奋,热情地邀请妈妈一起玩小汽车,但忙碌了一天的妈妈不耐烦地说:“妈妈有事,你自己玩吧。”

8岁的小女孩拿着刚洗干净的小手帕向爸爸炫耀自己的能干,爸爸不屑一顾地回答:“哟,长这么大才会洗手帕啊?”

这种家庭里经常可见的亲子对话,在杜亚松看来就是“心理虐待”,它的危害与“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躯体虐待不相上下,“忽视、嘲笑、讽刺,足以把孩子宝贵的自信心轻易摧毁。”

相信《中英比较:祖父母的角色定位》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角色袋,让角色定位更明确 角色袋是利用正方形色纸(大小一般为15*15cm)沿对角线对折一次后再适当折叠而成的小口袋,主要用来放置幼儿的游戏卡。角色袋不仅有助于合理配置各游戏区的角色,而且还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支持幼...
    2019-12-16 阅读全文
  • 新时期校长的角色定位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校长自主权首先体现在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校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校之长”。 实行校...
    2021-04-28 阅读全文
  • 性别教育——角色定位从4岁开始 你的小宝宝从4岁开始,有了关注身体结构差异性的好奇——爸爸妈妈的身体与自己的身体的一样吗?男孩和女孩的身体一样吗?那为什么我是男孩她是女孩呢?我们有着怎样的不同?性别角色的定位,那个时候在孩子的心中悄...
    2021-12-17 阅读全文
  • 研训一体中园长的角色定位(上) 导读:教师作为教学的实践者,其教育案例不仅是对自身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反思,更是引发他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和评头论足,这需要有一定的氛围和基础。 近来,徐汇区教育局提出将探索面向课堂教学、教师主动参与、...
    2021-05-07 阅读全文
  • 研训一体中园长的角色定位(下) 导读:园长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还必须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教研与培训的关系,幼儿园的需要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关系,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幼儿园目前的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研训一...
    2021-05-06 阅读全文

角色袋是利用正方形色纸(大小一般为15*15cm)沿对角线对折一次后再适当折叠而成的小口袋,主要用来放置幼儿的游戏卡。角色袋不仅有助于合理配置各游戏区的角色,而且还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支持幼...

2019-12-16 阅读全文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校长自主权首先体现在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校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校之长”。 实行校...

2021-04-28 阅读全文

你的小宝宝从4岁开始,有了关注身体结构差异性的好奇——爸爸妈妈的身体与自己的身体的一样吗?男孩和女孩的身体一样吗?那为什么我是男孩她是女孩呢?我们有着怎样的不同?性别角色的定位,那个时候在孩子的心中悄...

2021-12-17 阅读全文

导读:教师作为教学的实践者,其教育案例不仅是对自身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反思,更是引发他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和评头论足,这需要有一定的氛围和基础。 近来,徐汇区教育局提出将探索面向课堂教学、教师主动参与、...

2021-05-07 阅读全文

导读:园长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还必须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教研与培训的关系,幼儿园的需要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关系,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幼儿园目前的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研训一...

2021-05-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