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颗青菜长得最大
发布时间:2021-04-19 幼儿看故事 幼儿园说课稿看日历 幼儿园说课稿喜欢你浩浩和小毅两个人蹲在菜园的石头小路上,浩浩指着其中一颗青菜说:“哇,你看这颗青菜长得最大呢!”“哇塞!是的,这颗最大了,边上都是小青菜。”小毅看到后也激动的说。发现了大青菜后,其他小朋友也凑上来“看热闹”。有的小朋友说它是青菜大王,所以长得最大;有的小朋友说肯定给它多浇了水、多施了肥才会长那么大的……
幼儿在观察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最大的青菜,说明幼儿观察比较敏锐,而且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同时,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针对为什么有一颗青菜长得最大,这个问题,孩子们一起讨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猜测。
但是对于一些有意义的现象
,幼儿没有形成随时记录的习惯,缺少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种植观察中孩子们经常会冒出很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会鼓励并认真对待,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尽量创造条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只要这些条件充足,就会长得很好。
另外,还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孩子你长大了
清早我走进办公室,只看见我们这里的一位老师手里拿了一个塑料袋,嘴里说着:“这个放哪里啊,怎么办?”我凑近一看,原来我们办公室今天来了一位小客人“甲鱼”,它躲在袋子里一动不不动,好像被我们吓到了,脑袋也缩在里面什么伊特不敢看,其她老师就提议说养脸盆里,桶里,找了半天我们都觉不好,最后找来了放在一边的痰盂里,小家伙你就住这里吧,安全也挺宽敞。
陆续孩子们都来,不少孩子听说老师的办公室今天来了“客人”都好奇的想凑近看看,看到孩子们对这个小家伙特别的好奇,我们就问:“这是谁呀?”小朋友笑着说:“乌龟,是乌龟!”老师就说:“是甲鱼,它和乌龟不一样。”“哦,孩子们点点头。”接着我们问:“它就这样呆着不舒服,谁愿意帮它找一些小石子过来啊?”孩子们都踊跃的说:“我、我、、、、、、。”“好。”我们点了一个你们去吧,“剩下的小朋友可以想着怎么照顾小甲鱼啊?”孩子们找来了石头轻轻地放进去,生怕打到小甲鱼。这下孩子有事做了一下课就看着小甲鱼,想着它喜欢吃什么?它睡觉吗?、、、、、、
今天的客人孩子们对它充满了喜欢,孩子们也想着照顾比她小的朋友或者小动物了,孩子们你长大了。
去蔬菜基地观看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去蔬菜基地观看”!
今天,骄阳似火,我们大班的四个班级又一次去蔬菜基地观看农民伯伯的插秧耕种。
我们在幼儿园园旗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蔬菜基地对面的农田。
到达时,看见农民已经插好了一半的秧。
看来是他们等不及我们已经提早开始了。
于是赶紧让孩子们观看农民是怎样干农活的:搬秧苗、匀秧苗、插秧苗。
看了插秧后,我们打算开辟一条新路,从另一边的小路走回去。
我们一边走,一边引导孩子观看长在路边的农作物:油菜花、油菜籽、莴苣、蚕豆及各种蔬菜,孩子们大多数都不认识,充满了好奇。
一路上问这问那的,有的连老师也答不上来。
原以为只有一小段的田间小路,不想却越走越窄,还夹杂着水沟、渠道,而且一边是田间的水沟,另一边是河面。
吓得我们老师一个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个劲地提醒孩子要小心,眼睛要看牢路……终于到达了安全地带——一个河埠头,一些村妇正在洗衣。
一个小朋友说:“啊?河里还能洗衣服呀!”一个接着说:“真脏!”河水看上去当然不像自来水那样清澈。
说得几个妇女都哈哈大笑起来,一个还打趣说:“河里洗衣服可好了,你也来洗洗啊!”……
回教室后,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主题谈话,说说自己今天的见闻、想法、心情或不明白的地方等。
有的孩子问:这种的什么?真要命!竟没想到最基本的知识点。
于是赶紧告诉孩子是水稻,成熟以后就是稻谷。
顺理成章,就讲了米饭的由来。
一个孩子说:“农民伯伯真是辛苦!”我赶紧接上去:“是啊!这么小的一棵秧苗要长成稻谷,需要农民伯伯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啊!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有的说:“原来他们是不穿鞋子的!”有的说:“为什么他们的裤脚上要绑根绳子?”“为什么在田里要用绳子隔开?”“秧苗怎么是种在水里的?”有趣的是还有一个孩子问“怎么大缸里也能种菜啊?”原来他说的是粪缸里长了几棵青菜。
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粪缸好臭!”哈哈!我告诉孩子粪是一种很好的肥料,话音刚落,脑子灵的孩子马上联想到了,说:“怪不得在路边有那么多粪缸”……孩子们唧唧喳喳,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丁丁还捡了两节蚕豆,我也把偷偷采摘的油菜籽拿了出来。
于是认识蚕豆和油菜籽的活动又开始了……下午,我们还让幼儿把今天的见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孩子们在看看、说说、画画等活动中结束了有意义的一天。
不知道本文“去蔬菜基地观看”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老师,请你这样做!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老师,请你这样做!”!
上午,我上早班铭铭和奶奶迎面向我走来,我面带微笑的和他们打招呼,铭铭和奶奶也热情的回应着,铭铭奶奶走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你什么时候有空?”我回复他:“铭铭奶奶我现在就有空,您说吧。
”奶奶便说:“这两天铭铭回家说,他在幼儿园把饭吃完了,你要对他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维持他的成就感。
另外,你可以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对他进行表扬,从正面进行强化。
”铭铭奶奶接着又说:“铭铭从小就是由我一手带大的,我很了解铭铭。
铭铭说午睡时不太能睡着。
希望你能给他换一张床。
”在奶奶再跟我说的时候我就想:“铭铭是由奶奶带大,奶奶一直对他宠爱,也很关注,看得出奶奶对教育还挺在行,也挺有自己主见,但是铭铭奶奶后面提出的要求不太合乎情理。
我应该怎么做呢?只有不卑不亢用事实说话了。
我诚恳的对铭铭奶奶说:“铭铭奶奶,很感谢你给我们的建议,铭铭这几天吃饭确实有很大的进步,我和汉老师、李老师不仅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还奖励了他五角星贴纸,让他感到老师对他进步的肯定。
我们还告诉了他,明天如果能把每一样菜都吃完,就请他做值日生分发餐具,而且铭铭很期待能当小值日生呢,因为他吃饭慢,所以每次都让他先吃,此外,我们班每个学期都会给孩子们调换床位,一般都会开学初调换,中途就不能调整了,因为涉及到别的孩子。
您认为铭铭的床位有什么问题吗?”
铭铭的奶奶告诉我说:“铭铭的床位靠窗,窗边有风,有可能会影响到她睡觉的。
”铭铭的床边的窗子睡觉时都会关的很严实,一般不太有风。
我对奶奶说:“这样吧阿姨,您要是不放心的话,我带您去他睡觉的地方看一看您就知道了。
”铭铭的奶奶看到窗子是紧闭着的,把手伸向窗缝试了试又伸了回来,奶奶连连说:“放心了,放心了。
”
不知道本文“老师,请你这样做!”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不想跟你这样做
拍手律动是一个有趣的音乐游戏,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因此,我常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和餐前安静时间组织孩子们玩这个游戏,然而有一天,这个游戏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那是在孩子们喝完酸奶后,我又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做拍手律动,忽然见奇奇往桌上一趴,我以为他身体不适,马上询问她怎么了。没想到奇奇嘟着嘴,摇摇头说:“我不想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忙问她为什么。奇奇说:“每次都是跟你做,不好玩,我想自己做动作。”“我也会!”“我也会!”……原来如此!总以为大多的小班幼儿只会模仿,却忽视了一些年龄偏大的孩子和部分个性化的孩子,不料渴望创造的种子已在孩子心里萌发;总认为这个游戏有趣好玩,而一成不变的规则没能顺应孩子心理的变化,他们更喜欢新奇和挑战。于是我笑着说:“是吗?那就请你听着音乐编出自己漂亮的动作吧!”奇奇兴奋地随着音乐一会学小鸡,一会学小猪,一会学小兔,真是各显神通,虽稚拙,却可爱,小脸上更透着一股专著和自豪。接着我请小朋友和奇奇一起做,孩子们别提多带劲了。遇上有的孩子一时反应不过来,我就特意放慢琴声,让他有思考的余地;遇上灵巧的孩子,我又加快节奏,提高其灵敏程度……就这样,拍手律动又重新获得了青睐。孩子们总盼望着展示他们的创造成果,而我也认识到小孩子真的是很有力量的,他们并不是我们固定计划和思维模式中的那些孩子,他们每天都在成长。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每一天的新变化,及时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缺点,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并指导他们获得个体意义上的进步和成功!
老师,你也这样了!
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觉当“孩子王”已经三年多了,这期间有过欢笑,有过泪水。许多事情像飞逝的流星一晃而过,而有些事情像发了芽的种子在记忆里开花、结果。
这天是张老师讲公开课,我在一边配课,这时我看到子杰骑在椅子上跟小朋友说话,于是随手拿了把椅子便坐在了子杰身边,我说:“子杰,不能骑在椅子上,这样太危险了。老师以前说过,难道你忘了吗”?她看看我,一脸无辜地转身坐好。旁边的成芝悄悄地说:“耿老师,你也这样了,你不让我们骑在椅子上,那你怎么还骑在椅子上呢”?我这才发现自己是骑在椅子上的。
孩子的话让我无以言对。同时,我也深深的感到:孩子们好奇心强,时时处处都想模仿,而且都在模仿。有人说,我们幼儿教师像个演员,有时扮演孩子的老师,有时扮演孩子的朋友,有时还要扮演孩子的妈妈,既教他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又教他们怎样认识世界,怎样做个好孩子?不管是老师、朋友,还是妈妈,我们都应该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真正给孩子们以好的影响,真正做孩子们学习、模仿的“榜样”!
这就是你的天使
与孩子相处的几个月中,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不是很强,所有的任何细微的地方你都不可忽视,在听别人提起幼教工作的时候,自己就以为是看孩子的工作,当你真正融入孩子的世界时,你就会意识到他们就是你的天使。当我一口一口给孩子喂饭的时候,他们每吃一口我都倍感欣慰,在我掩饰着疲惫给孩子上课的时候,孩子欢乐的表情会让我的疲惫烟消云散。当我在感叹这种神奇的力量的时候,才慢慢领悟到他们就是我的天使,给我带来无穷的欢乐。有一次,有位小朋友尿裤子了。我脱下他的湿裤子,把它放在我的腿上,在我给他穿新裤子的时候,忽然问道一股臭味,自己也纳闷,这应该是厕所的味道啊,原来,他把臭臭拉在我的腿上,假如不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自己经历这种事情肯定很恼火,而我当时的反应就是问他哪儿不舒服,为什么不告诉老师的话,事情过后,我就自己在想,他们已经变成我的天使,我会很本能的为他们做出一些事情,我要把他们培养成我最美丽的天使。着就是你的天使,幼儿园是孩子的学校,但孩子也是老师的学校,因为你通过孩子可以长到很多经验,同事孩子也能给你带来很多欢乐。
不可小看这帮孩子
每年的六一幼儿文艺汇演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生怕孩子们表演出乱子,心中总是战战兢兢的。今年也不例外,全区幼儿文艺汇演如期在大剧院举行,所幸孩子们的表现也如同往年一样,出奇的成功。
仔细回想起来,貌似每次演出开始后,对孩子们的担心总会被孩子们舞台上惊艳出彩的表演转化为欣慰与感动。欣慰于他们平时排练的苦没有白吃,欣慰于我们老师的付出没有白费。同时也感动于他们那纯真烂漫的身姿,如蝴蝶般翩翩起舞,满载着最原始的真、善、美。我心底无法抑制地为他们呐喊:“你们是最棒的!”
目光回到舞台上,孩子们就如同一个个小演员在台上表现地淋漓尽致,许多高难度的动作,让现场的鼓掌声不断。于此同时,我想到一个问题,是否我对他们太不信任了,也许在我内心深处夸大了老师排练的作用小看了孩子们自己的努力。这次成功的演出都似乎在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值得我去信任。“不要认为孩子不行,只要老师敢于提出难度,孩子都能敢于挑战并胜任!”这样一句话突然闯进我脑海让我明白,只有老师和孩子共同的努力才成就一次次出彩的演出。
我进一步联想到了我们平日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每个活动的重难点的设计,我们在遵循孩子年龄特点的同时,适当往上提升一个高度让幼儿去思考想象,这样孩子的能力、见识会日积月累地有长进,也有利于孩子智力、情感的发展,更容易培养优秀全面的孩子。
孩子虽然小,但我们不要忽略他们潜在的能量和可塑性,在适当的范围下,老师可提高要求,给孩子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所以请家长和老师们从现在起不要小看这帮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让我们共同来挖掘孩子的能量吧!
你怎么又这样做呢?
我们小三班的活动室紧挨着外面的马路,因为紧邻的是个小学,窗外经常有小学生的喧闹声。孩子们比较好奇,但个子矮看不到,有的孩子便踩着暖气片或小椅子想往外张望,看看马路上这么热闹究竟是什么?老师们一看见孩子有这种倾向,便赶快严厉的制止:“孩子们,不能爬暖气管往窗户外面看,更不能踩着小椅子往外看了……”孩子们总是在老师的制止下悻悻地离开,有时还不舍得翘起脚尖往外看看,我总是武断地制止孩子:“好了,外面是大哥哥大姐姐到点上学了,等你们长大了,也会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背着书包上学的……有一天,朱晓宁来告状说:“于老师,好多小男孩又想爬窗户了。”我一听很着急,赶紧跟着朱晓宁去找那几个调皮的男孩。原来,刘昊阳等幼儿趁着吃午点的空隙,躲在厕所的台阶上使劲得往外看,我把他们叫到活动室中,组织幼儿进行谈话,苦口婆心地教导他们说:“孩子,这样做非常危险,不信,老师做一个试验演示给你们看,我请一个小朋友踩着小椅子,我使劲一挤,小椅子倾斜了,站在小椅子上的孩子变得非常危险。(我边演示边保护着孩子),演示完,我又问孩子:“如果摔疼了,忍忍也就行了,可如果摔着头,那小朋友还聪明吗?孩子们齐声说:“不聪明了。”孟靖晨抢着说:“摔坏了脑子,就变成傻瓜了。”我赶紧说:“对呀!老师最害怕小朋友离开老师的视线了,就是担心小朋友出危险呀。老师不止一次地制止你们、提醒你们,可总有小朋友这样做,真让老师生气。希望于老师这一次说了,小朋友都自觉起来,小朋友也相互看着点,看看那个小朋友最聪明!聪明的孩子危险的事情我不做。”孩子们听了,都心服口服的点点头。我的心里也非常得意,觉得这次集体谈话效果非常好,把我们老师非常头痛的事儿一下子解决了。过了几天,我正在电脑上备课,突听楼下有人叫我,我急忙打开窗户,探出头与同事聊了起来,说完了事,我回身一看,徐玉钰正看着我,不解的问我说:“于老师,你还说我们,你怎么又这样做呢?”说完,瞪着眼睛看着我,看我怎么解释,我只好说:“于老师的同事找我有急事,我为了省事才这样做的。这次于老师做得不对,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徐玉钰点点头,又去玩去了。我暗自庆幸,徐玉钰问我的话,幸亏没有守着我班所有的小朋友的面来问我,如果是那样,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编出一个合适的理由,让所有的孩子信服。孩子的眼睛像一面镜子,随时折射出成人行为的真善美,孩子的心灵像水晶,随时映照出成人行为的丑与恶。特别是老师,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好正确行为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徐玉钰的这一句“你怎么又这样做呢?”经常在我耳边响起,提醒我在孩子面前要自律、做好孩子的榜样。老师不仅要学高为师,还要身正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