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惩罚孩子家长是怎样讲究技巧

发布时间:2021-03-22

什么是教育笔记。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惩罚孩子家长是怎样讲究技巧,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孩子犯错了家长要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有没有什么秘诀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更好的教育惩罚孩子的方法。家长可以通过我们上面的内容来帮助家长了解惩罚孩子并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5.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6.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7.最忌讳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8.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9.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10.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惩罚孩子并不像是家长原来所认为的,使用正确的方法更利于孩子的理解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了,应该怎样改正,这样的方法效果会更明显。家长可以多了解一下其中的道理,让孩子可以承受住更多的内容。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惩罚调皮的孩子要讲究策略


1.实施时间。

像治病一样,晚治不如早治。对儿童而言,延迟几小时的惩罚基本已不能防止同类错误的发生。

2.强度。

对孩子而言,不能简单地认为惩罚强度与抑制不良行为的效果成正比。过轻会让孩子萌生满不在乎的“油条”心态,过重则容易引发其不良焦虑及憎恨、远离的反应。

3.连贯性。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能有时候毫不留情的惩罚,有时候又熟视无睹,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错误行为也难以消除。非连贯性惩罚不会给孩子留下“记忆”,反而使孩子的错误行为得到“强化”,甚至使这些行为变成习惯,导致极端“反抗”以后的惩罚。

4.说理性。

只有说明道理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彻底效果,原因是说理不仅能使孩子清楚他们为什么不能做某事,同时还能使孩子知道,违规受惩罚完全是自己造成的,从而萌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自觉性。

最后,家长仍要注意,惩罚只能视为一种不得己而用之的教育手段,教育孩子,还应以多鼓励、表扬为原则。惩罚不能是单纯的体罚或责骂,这需要家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把惩罚孩子变成个人的发泄行为。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家长讲座—对孩子表扬惩罚有讲究


【教学目的】

帮助家长澄清对奖励和惩罚常出现的的错误认识,认识到科学使用表扬和惩罚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掌握表扬和惩罚孩子的原则及方式方法,使之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表扬、惩罚的有效策略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1、调查摸底,收集咨询问题。

设计调查问卷,提前一周发给家长,指导家长填写并上交。

2、归纳整理,筛选问题。

对回收的家长问卷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筛选出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作好回答的准备。

3、选定3-4名家长做好发言准备

,作为课堂主要提问人,以带动其他家长思考并踊跃发言。

4、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案例导入新课

案例一:《表扬孩子不管用怎么办》(见教材第一册第117页)

案例二:《孩子不怕惩罚怎么办》(见教材第一册第128页)

出示案例方式:请家长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和爸爸进行对话。

引导家长思考讨论:1、案例1中的孩子听见妈妈表扬他穿好褂子是什么反应?为什么在妈妈的继续表扬下却不愿意穿裤子了?2、案例2中的小朋友为什么面对惩罚有这样的语言和举动?

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遇到过这类困惑吗?

二、播放课件展示问卷调查结果。

1.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你常用哪些奖励、惩罚的方法?(表扬91%、给奖品78%、奖零花钱60%、带孩子出去玩87%、批评90%、打40%、行动限制48%或其它38%)

2.在你惩罚孩子的时候,孩子有些什么反应?(反抗75%、哭泣70%、自我封闭30%、说谎68%、承认错误80%或其它40%)

3.你对孩子的奖惩方法能收到好的效果吗?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哪一种?(精神奖励,如拥抱等;说理;行动限制等。)

4.在奖励或惩罚孩子时你遇到了哪些困惑,请你提出一个以上的问题。(孩子做错了事情死不承认;刚批评完又犯同样的错误;做事情输不起,往往怕做不好而放弃去做等。)

5.在奖惩孩子方面你有哪些好的经验愿意与其他家长朋友一起分享?

三、结合案例和调查结果,分析、归纳、总结对孩子表扬惩罚的艺术。

(一)关于表扬

1、表扬的作用及意义

案例:妈妈和家长会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番话时,他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了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上学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手里

教你怎样惩罚学龄前的孩子?


惩罚宝宝,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错误,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惩罚。但惩罚宝宝也要讲求科学方式,一旦惩罚不当,不但对宝宝的行为起不到规范作用,更可能使宝宝的行为逆向发展。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惩罚宝宝,下面十个方法科学又智慧。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9、排豆子

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实施惩罚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把握原则控制情绪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

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

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


容忍宝贝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宝贝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宝贝“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宝贝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宝贝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

冷处理,让宝贝体验后果

新西兰bernny儿子2岁半,女儿半岁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bernny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老大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bernny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如果儿子耍赖,bernny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给宝贝留下尊严

日本tsukuba儿子2岁半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如果宝贝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宝贝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宝贝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但是,如果宝贝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tsukuba像大多数的日本父母一样,她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宝贝的自尊。因此,她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宝贝一些惩罚。

惩罚——养育智慧的摇篮

英国echo女儿5岁半儿子2岁

英国父母基本是爱孩子的典范。他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又绝对不溺爱孩子。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孩子一般也会比较绅士,很少在父母面前撒泼。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英国父母也会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是他们的惩罚十分耐人寻味。

echo描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女儿4岁那天,echo给她买回一只会学多种小动物叫声的特别漂亮的玩具小闹钟。小女孩对那只小闹钟爱不释手,为闹明白闹钟“肚子”里的秘密,她将闹钟拆了个稀巴烂。无法妙手回春的女儿急得大哭起来。echo平静地对女儿说:“你把闹钟弄坏了,你可以自己把它修好。如果需要帮助,你可以找妈妈。”小女孩真的动手开始“修理”小闹钟。虽然最终她没有把她的小闹钟修理好,但是整个修闹钟的过程给了她不少很特别的体验与锻炼,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让她明白了,她必须对她所有的行为负责任的道理。

惩罚教育从小做起

美国holly女儿3岁半

美国父母十分关注宝贝个性、创造性、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因此,对美国父母来说,惩罚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一般从宝贝一出生开始,父母就会考虑如何惩罚孩子以及怎样掌握惩罚的“度”的问题。当女儿几个月的时候,holly就开始对她进行惩罚教育了。

某一天,女儿咬了holly。holly对女儿说:“哦,你把妈妈咬痛了。”与此同时,holly将女儿放进她的婴儿(婴儿食品)床,并离开她一会儿以示惩罚。holly对小宝贝的惩罚总是善意的,并且她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会尽力让宝贝体会到她深厚的爱意。美国人从来不打骂孩子,因为他们认为打骂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每次女儿有比较过分的举动,holly都会以很严肃地眼神看着女儿,大多数时候,乖巧的女儿立刻就会明白妈妈的意思,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点。当然女儿也有不乖巧的时候,如果她的错误比较严重,holly会采取一些措施对女儿进行惩罚,比如取消周末女儿最喜爱的活动等等。

美国的幼儿园、学校也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他们的惩罚方式是:让犯了错误的宝贝一个人到某个角落单独呆上几分钟。当孩子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带给了自己麻烦之后,老师就会抓住时机对宝贝进行教育,让宝贝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如果宝贝过分顽劣,幼儿(幼儿食品)园或学校则会同家长联系,让家长一起参与来改造孩子。严重的甚至会请家长把孩子领回家教育好了再送回幼儿园或者学校。

惩罚有度

加拿大paul儿子2岁半

加拿大也是个不主张体罚孩子的国度。以往时常有家长因为体罚孩子而被警察带走的事情发生。不过最新的加拿大法律规定对2-12岁的孩子可以适度地进行体罚。体罚孩子的程度可重可轻,问题是这个度很难掌握。如果孩子不懂事,在幼儿园向老师告发父母打骂的话,有关部门就会立刻介入。情节严重的,父母甚至会丧失抚养权。paul的一个朋友就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毕竟已经在警察局有了案底。

paul认为惩罚孩子应该制定一个长远目标,并围绕这个长远目标来进行。首先,他会给儿子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让儿子明白自己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一旦越过这个底线,他就会受到惩罚。前不久,paul经历了一件让他十分难堪的事情。

那天他们在一家餐厅吃饭。儿子johnny一坐下就开始玩他的刀叉,并故意将刀叉扔到地上。paul不动声色从地上捡起刀叉,将刀叉放在原来的位置,并坚定地对johnny说“no”,但是johnny继续拿起刀叉往餐桌下扔,并大声而生气地喊叫起来。paul平静而坚定地将johnny手中的刀叉拿走,从椅子上站起来,抱着johnny到了外面。paul将johnny抱进自家的汽车,严肃地对johnny说:“johnnie,你把刀叉扔在地上,影响了其他人。我告诉过你不能这样做。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希望你学会服从。现在我要让你明白我说‘不’究竟什么意思。”paul在johnnie的小屁股上以适当的力度拍了五六下。受了惩罚的johnnie安静下来,并立刻明白paul并没有跟他闹着玩的意思。

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惩罚孩子,惩罚只是爱的一种手段,因此父母的惩罚一定要有度。在美国的公共场所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牌子,上面写着:“当你生气时,请数到10;当你很生气时,请数到100。”当宝贝的行为让你无法忍受,你恨不得狠狠地揍宝贝一顿时,请数到10或者数到100吧。

巧妙运用方法来惩罚孩子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就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说起教育的方式,一般总是强调孩子年幼无知、情感脆弱、身体稚嫩,应当从正面引导教育,讲道理说服。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这只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合理的惩罚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讲道理与惩罚是教育孩子的两种互相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教育方法。只用其中一种,教育孩子的效果是不会太好的。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阻止儿童不正确的行为方面,惩罚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心理学上,把奖赏和惩罚分别称之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所谓正强化,就是指利用某种刺激来增加在此刺激之前的行为的反应频率。而负强化则相反,即利用某种刺激来减少在此刺激之前的行为的反应频率。惩罚作为一种负强化,它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可以抑制某种行为的反应频率。

儿童由于受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学习、判断是非、记忆等能力较差,在犯了错误之后,虽经家长指出和教育,还有可能重犯。这种现像并不表明儿童不知道自己行为的错误,而是由于他的自制力不强或已经形成了习惯和这种行为的结果多数能给孩子带来好处或满足。因此,为了教育孩子,家长有必要利用惩罚来改正他的行为。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对孩子的多种教育手段中,惩罚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且要运用适当,要与其他教育手段配合使用,不能滥用。

那么,怎样正确运用惩罚手段来教育孩子呢?

1.要及时惩罚。惩罚按孩子产生错误行为到得到惩罚所间隔的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及时惩罚和滞后惩罚。在产生错误的同时或刚结束时就给予惩罚为及时惩罚。而隔了一段时间后的惩罚为滞后惩罚。一说来,及时惩罚容易获得最大惩罚效果。原因是:

①通常,儿童的错误行为能给自己带来某种好处。例如,说谎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偷吃东西能带来口福等,这些好处就是对孩子行为的强化物。他拥有和品尝这些好处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抵消受惩罚的体验。

②迟到的惩罚会把惩罚的目的弄混。如果一个孩子早上有了错误行为到晚上才惩罚,那就有可能会使孩子以为惩罚是由晚上的某个行为引起的。所以,家长如果要惩罚孩子一定要及时,最好不要“等你爸爸回来再说”、“你妈回来后让她管教你”。如果不能及时惩罚,一般就不要再惩罚了。

2.要运用适合的惩罚方式。对孩子进行惩罚,并不是指打骂孩子、棍棒教育,而是指用适当的方法使孩子体验他的行为给他带来的消极后果。例如,有位家长屡次教育孩子玩完玩具后要收拾好,可是孩子总是做不到。于是,有一次家长就挑出孩子最心爱的玩具当着孩子的面扔掉,并且告诉他:既然你不收拾玩具,乱放碍事,就得扔掉。从此孩子记住了这个教训,玩完玩具就自觉整理了。

家长对孩子的处罚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暂时禁止孩子看电影或电视;取消带他出去玩的计划;在一定时间不许他玩心爱的玩具;限制他的活动范围;在一定时间内冷落孩子,等等。家长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一种或几种。并且,家长在实施惩罚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惩罚是因为什么而引起的,惩罚是他的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惩罚使他能够改正错误或保证不再重犯错误。

3.运用“自然后果惩罚”,通俗地讲,就是让孩子自作自受。这种办法最早是由18世纪法国大思想家卢梭提出来的。他主张因孩子犯错误造成的后果要让孩子自作自受,从中体验不快,迫使其改正错误。

这种做法有几个好处:第一,能使孩子发现自己行为的错误,比家长的教育印像更深;第二,孩子体验到的痛苦和不快是他自己造成的,可以避免由家长实施惩罚带来的对抗心理;第三,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更愿意改正错误。例如,孩子故意把衣服撕破,家长不要给他缝补、更换,继续让他穿撕坏的衣服,让孩子自己体验穿破衣服的不便和不快,从而懂得撕衣服是错误行为。

4.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惩罚时,还应掌握一些惩罚的技巧。第一,同样的惩罚由一个经常奖励和正面教育的家长实施,比一个习惯于对孩子冷淡和疏远的家长实施更为有效。第二,讲清惩罚的理由,会增加惩罚的效果。第三,家长平日在对待孩子时要言行一致,说话兑现。第四,家长在惩罚孩子后,不要马上对他过于爱抚,否则会抵消惩罚的效果,也许还会使孩子得出父母对惩罚后悔了的错误印像,甚至还会增加孩子的错误行为。

家长惩罚孩子的十大大智慧


有很多孩子,3岁前以爷爷奶奶带为主,两个老人很宠孩子,家里条件很好,孩子从小要什么都满足。有时候不给,孩子一闹东西就到手。孩子3岁后以妈妈带为主,他还是用对付爷爷奶奶的方法对付妈妈。妈妈再打,他也要坚持到最后答应他的条件,妈妈又是讲道理,又是打,却没有任何用处。问题就是妈妈的态度不坚决,讲完了、打完了,最后还是满足了孩子的要求……所以说,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

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5.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6.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7.最忌讳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8.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9.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10.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信《惩罚孩子家长是怎样讲究技巧》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什么是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惩罚调皮的孩子要讲究策略 1.实施时间。 像治病一样,晚治不如早治。对儿童而言,延迟几小时的惩罚基本已不能防止同类错误的发生。 2.强度。 对孩子而言,不能简单地认为惩罚强度与抑制不良行为的效果成正比。过轻会让孩子萌生满不在乎...
    2021-03-15 阅读全文
  •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家长讲座—对孩子表扬惩罚有讲究 【教学目的】 帮助家长澄清对奖励和惩罚常出现的的错误认识,认识到科学使用表扬和惩罚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掌握表扬和惩罚孩子的原则及方式方法,使之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表扬、...
    2020-10-31 阅读全文
  • 巧妙的惩罚 辉辉是小班的一个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招人喜欢。但从小生长在家人溺爱的环境里,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辉辉说要天上的星星他不敢摘月亮,这样天长日久,辉辉被被宠成了家里的小皇帝,上幼儿园后,成了班里的小霸...
    2021-10-01 阅读全文
  • 教你怎样惩罚学龄前的孩子? 惩罚宝宝,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错误,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惩罚。但惩罚宝宝也要讲求科学方式,一旦惩罚不当,不但对宝宝的行为起不到规范作用,更可...
    2021-03-12 阅读全文
  • 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 容忍宝贝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宝贝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宝贝“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宝贝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
    2021-04-23 阅读全文

1.实施时间。 像治病一样,晚治不如早治。对儿童而言,延迟几小时的惩罚基本已不能防止同类错误的发生。 2.强度。 对孩子而言,不能简单地认为惩罚强度与抑制不良行为的效果成正比。过轻会让孩子萌生满不在乎...

2021-03-15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帮助家长澄清对奖励和惩罚常出现的的错误认识,认识到科学使用表扬和惩罚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掌握表扬和惩罚孩子的原则及方式方法,使之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表扬、...

2020-10-31 阅读全文

辉辉是小班的一个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招人喜欢。但从小生长在家人溺爱的环境里,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辉辉说要天上的星星他不敢摘月亮,这样天长日久,辉辉被被宠成了家里的小皇帝,上幼儿园后,成了班里的小霸...

2021-10-01 阅读全文

惩罚宝宝,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错误,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惩罚。但惩罚宝宝也要讲求科学方式,一旦惩罚不当,不但对宝宝的行为起不到规范作用,更可...

2021-03-12 阅读全文

容忍宝贝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宝贝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宝贝“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宝贝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

2021-04-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