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错了那么多年的教育方式你还在继续吗

发布时间:2021-02-01

继续教育笔记。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错了那么多年的教育方式你还在继续吗》,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我们传统的家庭里讲究严父慈母,当然,现在的家庭也有很多虎妈猫爸,大致的意思是:父母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其实这很不合适,且没有必要。

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个家庭,爸爸非常严厉,说一不二,基本不商量,母亲很柔和,习惯迁就孩子。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严父慈母的家庭了,听起来似乎很美好,然而实际上这个孩子问题很多。

他最大的问题在于:很怕爸爸,在爸爸面前及其乖顺,父亲任何要求立即执行,即使有些过于严苛的要求。然而在妈妈面前,这个孩子乖张固执,妈妈说什么基本不听,为所欲为。所以,他是否听话,完全取决于父亲是不是在场。如果父亲在场,他就是乖宝宝,父亲不在场,他就各种闹腾。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欺软怕硬?是非不分?不讲理?最怕的是,他会对父亲充满叛逆和怨恨,然而又看不起自己的母亲,成为一个心灵没有依靠的人。

“一个红脸一个黑脸”教育方式对孩子是有危害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或多或少会受到情感上的伤害。而且,如果爸爸妈妈对待一件事的态度都不一样,那么孩子怎么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方向,他不知道怎么样做是对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统一立场,这样孩子才不会被两种力量拉来扯去,不能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之所以很多人推崇这种一个黑脸一个红脸,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教育,也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温和而坚定”。很多人都听过“温和而坚定”这种说法,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想过怎么去做。要想温和而坚定,有三个步骤:

一跟孩子建立孩子关系,让孩子对你有亲近感一岁多点的孩子,多陪他,爱抚他,藏在妈妈身后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都可以。再大一点,四五岁,你可以关心他画里画了什么东西,周末去哪里玩过了,你也可以加入他的游戏,跟他赛跑之类的。到了六七岁,你可以关心她喜欢的形象,奥特曼或者女王艾莎,白雪公主之类的。

让孩子感到你是安全的,关心他,以此建立和孩子的关系。

二你的内心很有原则,有底线父母内心需要很坚定,孩子可以决定什么,不可以决定什么,你要有一条标准线,原则和底线内心要清楚。比如两岁孩子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穿鞋,五岁孩子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九岁孩子决定周末全家去哪里郊游,并且准备所需的点心和水等杂物。

如果是必须听从父母的事情,比如夜里九点上床睡觉,父母内心就要很坚定了。

九点钟的时候,去跟孩子说要睡觉了。如果孩子有些事还没做完,可以同意延长十分钟。

但是九点十分,父母必须把孩子带到床上,关灯睡觉。不管孩子哭闹还是使劲乱动,都必须让他在床上。可以在他哭闹时搂着他爱抚他,但不能让他去做别的事情。

父母内心要很安静,不要害怕孩子哭闹或挣扎,也不要因为孩子困难发火。坚信自己的原则,轻松些,静静地搂着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的额头吻一下,但是切记,话不要多,少讲道理。

三温和而坚定,“坚定”要长期执行

明白了孩子在哪个阶段有多少自由,能承担多少责任。

这时候,父母内心有原则有底线,就要一直坚持这种原则和底线。

孩子可能因为不愿穿厚衣服在地上打滚,也可能因为没冰棒吃哭两三个小时,只要你下了决定,就不管他怎么做,把你的决定坚持下去。并且,孩子一直哭闹时,你需要爱抚他“宝贝,你还小,妈妈不让你吃冰棒是因为爱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内心始终有原则,孩子也会长成内心有原则且自制力强的大人。因为他知道,耍赖哭闹都没用,该做的始终要做。

你一年一年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也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慢慢长大,你始终陪在孩子左右,孩子也知道遇到任何困难,父母始终是港湾。

所以,请温和而坚定地对你的孩子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为什么你懂那么多却依然带不好孩子?


为什么道理你都懂却依然带不好孩子?

1.你懂的是术,不是道

你知道怎么催孩子快去睡觉;知道孩子哭的时候,赶紧抱起来;你知道孩子想吃零食,不想给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约定下次再吃......

这些你都懂,都是在育儿文章里看到的,记下来,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就拿出来用一用。

你不知道这一切背后隐藏的,都是对孩子的爱和尊重。

其实你也知道,应该爱孩子,尊重孩子,那些文章里都讲了,你也读了,但内心焦躁的时候,觉得自己没过好这一生的时候,你就做不到了。

你就爆发了,用发脾气,威胁,歇斯底里,各种花样向孩子展示内心的脆弱,360度展示你应付这个世界的的捉襟见肘。

你懂得再多的术,也掩盖不了你不懂道的事实。

孩子面对这样反复无常,阴晴不定的父母,他们的内心必然是风雨飘摇的,他们的情绪,也是不安惶恐的。

一个不安惶恐,没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怎能处处表现得如你所愿,让你满意?如此一来,“道理”懂很多,依然带不好孩子,就很正常了。

2.你不是孩子的榜样

身教重于言传,孩子的成长,需要榜样。

自己都没做好,怎么让孩子信服呢?

我们很多爸爸妈妈,热衷于给孩子讲很多道理,但这就像一个只会弹棉花的人,非得拉住咱给咱讲拉小提琴的窍门,爸爸妈妈们也不愿意听啊。

所以,当爸爸妈妈做不到孩子的榜样,却希望带好孩子,就很难了。

当然,并不是说父母都要获得物质上的成功,才能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向孩子展示的,可以是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心态和态度。

孩子看到父母这样的态度,一样会受感染,他们会自己努力,寻找通往优秀的道路,这样的爸爸妈妈,一样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

3.你不会活学活用

说一句大白话,道理你懂很多,依然带不好孩子,是因为你做人不灵活。聪明的父母,情商高的父母都知道,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流动的,道理要用到恰当的地方才行,用在不恰当的地方,和砒霜差不多。

看到别人说要接纳孩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你就接纳孩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成绩不好,考差了,你告诉孩子没关系,你要接纳孩子啊,孩子想爸爸妈妈都不在乎,说没关系了,那就真的没关系,不在乎,干脆再也不努力了,你不知道聪明的父母是怎样接纳孩子的,他们会告诉孩子,没关系,不管你怎么样,爸爸妈妈都爱你。但是爸爸妈妈知道,你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如果你学习上需要帮助,告诉爸爸妈妈就行。

这样才是情商高父母的正确姿势,既给了孩子满满的,流动的爱意,又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性。

就是因为情商高,人家随心所欲,随便打出来就是一套堪称教育孩子教科书的标准组合拳。

和这样高情商的父母比起来,我们能不捉襟见肘么?

说白了,带孩子是一生最重要的试卷,考的是父母的领悟力,格局、做人的灵活度和学识。

孩子虽然重要,到底也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就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还是一部分。

爸爸妈妈们努力吧,当我们不为自己的人生迷惘的时候,孩子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孩子,你有那么多“为什么”,真的让我很困惑


家长们会发现,孩子自3岁起,会变得特别爱问为什么,“为什么鱼在水里游”,“石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的牙齿不能像爷爷的一样拿出来”,“为什么楼房有那么高”,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往往会让家长很困惑:到底该怎么回答,回答多了怕孩子听不懂,回答少了又怕误导孩子,何况还有许多问题家长也不知道为什么,根本回答不出来!

其实,爱问为什么表明孩子开始关注自我之外的事物,是孩子成长的表现,特别是三岁的孩子,他们开始不拘泥于简单的个人生存问题,对周围的世界感兴趣了,这个世界对于孩子像是一片未探索的地图,他开始想要了解熟悉区域之外的样貌,也想要了解父母、自己之外的其他生物。孩子对父母提问时,正确的处置方法会使孩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主动思考,而处理不当则可能会让孩子羞于提问,归于内向。

孩子的提问一定要回答

不论答案的质量如何,孩子在提问时得到反馈,对他们而言都是激励,以后再提问时,孩子会减少顾及,更积极主动。孩子成长需要的是不断的提问和寻找答案,家长的激励会让孩子更快更好地成长,粗暴地打断和批评是最不可取的。

如何回答才恰当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往往是家长的自然习惯,看似是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其实不利于孩子的思维成长。

可以把家长和老师类比一下。课堂上,老师听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这道题怎么做?”,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孩子问什么,老师答什么对孩子帮助极少,因为孩子没有主动思考,也没有自己探索。所以老师们课上的首要任务是引导,最好的教学是启发式教学。

所以,当孩子问为什么时,父母的最好回答是:“孩子你很棒,这个问题都想到了,能不能先说说你的看法呢?”先对孩子提问题的行为做出肯定和鼓励,再询问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自己思考。接下来可以引导孩子查阅书籍(培养阅读能力),与其他小伙伴或父母讨论(培养沟通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最后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得到明确的答案。

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回答

考虑到孩子的知识结构和眼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家长认真对待,下面几种这几种家长要重视:

1.生活常识(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什么要等红绿灯?为什么饭前要洗手?

2.情感类问题(培养孩子情商):为什么妈妈哭了?为什么冬冬不和我说话,因为他生气了吗?

3.科学知识(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为什么月亮会变化?

4.个人问题(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回答,有助于孩子认识自我,自尊自爱):为什么我不高?为什么我没有好看的衣服?

家长:别再养那么多“乖孩子”了


家长:别再养那么多“乖孩子”了

前几天西藏旅行回来,正逢上滴滴事件,心里一直堵得慌。

有了孩子之后,最看不得孩子被伤害的事情。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但心还是在滴血,在愤恨,在迷茫:

在这样一个危险和机遇齐头并进的时代,我们如何让孩子「强壮」地成长?

我的孩子,我想对你说——

读着绘本长大的你,心里一定存储了很多真善美。然而,亲爱的孩子,我该如何告诉你:

这个世界还有很多阴暗之处,你该如何防备,才不至于受到伤害?

孩子,爸妈这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听话,才是好孩子;乖,才有糖吃。

这些话翻译过来就是: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没糖吃,你就哭吧……

但我和你爸爸,都很不巧地长成了「不太听话的孩子」。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糖果」。

我们希望你做个善良的人,顶天立地的人,但是,千万别做「书本里的乖孩子」!

这次妈妈的川藏行16天,可谓是一场极简的社会课。这是远比书本来得更真实的课程,我想与你分享其中的几个故事。

并鼓励你享受书本之余,更能走出书本,走进现实,去勇敢地拥抱真实甚至残酷的世界。也许这场拥抱会很痛,但是值得。

川藏线有一站,要去稻城亚丁。我几天前就通过某网预订了3个房间,房费每间400元。

但是快到目的地前,我接到某网客服的电话:

民宿老板说,很不巧你们订的3个房间马桶坏了,要不办理一下退房?

然后巴拉巴拉一堆理由。

what?这时景区的民宿,都涨到一两千元了。你让我退房?

我在电话里忍着怒火调侃:

理解理解,马桶坏了,那就修啊~

开民宿不会修马桶?传出去不合适吧?

实在不行,让老板等着,我来修!

反正房间我们要定啦!

电话那头沉默5秒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照旧。

同行的90后小君老师,听我挂完电话,戚戚然说:

还好有你在,如果我接到这样的电话,可能会答应退房的……

小君老师就是我眼中标准的乖孩子,有礼貌,有教养。

然而,孩子你要记住,在突发状况下,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是利用了人性中不敢拒绝的弱点,实施他的目的啊。

我们顺利入住了「马桶火速修好」的民宿。在前台办理手续时,只见大厅里凡是能落脚的地方,都搭满了帐篷——200元租一个。

这老板的脑子永远机灵着呢。

房间不够,绞尽脑汁忽悠网订的客人退房,然后抬高价格给过路客。契约精神在哪里?还有某网也跟着唱双簧算什么鬼?我不知道还有多少「软柿子」被捏了?

孩子,你看,这样一个小事件,就是商业社会的一个小阴影,一切唯利是从,把契约当儿戏。

孩子,我希望你懂得包容,但不是对势利者的纵容。

在任何可能的场景下,要机智勇敢地捍卫自己正当的权益。我不希望你认怂,前提是确保安全。

你想想,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唉,算了算了,算我倒霉呗,不追究了……省得惹事」。

商业秩序会因为公众的隐忍和宽容,会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

到拉萨之前的几天,西藏的一位企业家朋友介绍了一个做旅游的小A给我们,帮忙买布达拉宫和文成公主演出的门票。

我和小A联系上之后,对方说话极其漂亮流畅:

包在我身上,肯定让你满意。

出于对朋友的信任,我早早就把票款打给了他。

孩子,当你在社会上遇到这样爱说满话、套话、漂亮话的人,可要留心了!妈妈这样身经百战的人,这次都上了套……

晚上要看文成公主演出,他当天才给我们出票,位子差到极点,而且大家还不连坐,我已经不爽了。

第二天去布宫,他之前口口声声说:

肯定给我们1号线路(全套景点)。

然而我们拿到手的居然是2号线路(差不多只有一半的景点,价格也不一样)。

我打电话给他,他说:

不可能啊,我肯定给你1号线路啊,你可是某总的好朋友啊~

好吧,又开始嘴里抹油了。对付这样的人,就算是亲娘介绍来的朋友也不必客套和绕弯了,而是要直接攻其要点——

我直接问:「别解释那么多,直接说如何处理?」

他茫然地表示要想想。而这时,讲解员已经在催我们进去,否则门票要作废了。我当机立断:

算了,我们就走2号线吧,你退款给我。

一听退款,小A就开始玩失联,一直不回复。我在拉萨玩了3天,他只给我一条华丽的留言:

姐,您放心,肯定给您退款,这事包在我身上,肯定让您满意~

然后,就是没动静。一会儿说支付宝里没有钱,一会儿说微信余额不足。总之,就是一个字,「拖」。

我知道,只要我一松口,他就心安理得地消失了;我知道,其实我没必要较真,这样追着讨钱别人会不会觉得自己很low?

打住!千万要警惕这样的思想,因为欠钱不还的是他,low的也是他,我,坦坦荡荡。

在我锲而不舍的催促下,他终于让他的一个朋友,给我退了款。收到款之后,我2秒钟内,手起刀落删除了他。世界清静了。

孩子,在这个事件中,妈妈犯了一个错误:没有遵循「银货两讫」的原则,而是提前付款,以至于后来变得被动。

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一旦牵涉到钱,就会变得复杂,如果钱夹杂了人情,就更为复杂。

只有能把钱这个东西驾驭好,才有资格谈感情,谈风月。

这就是为啥我们的家规是:第一,不问别人借钱,也不轻易借钱给别人;第二,朋友聚餐AA制。

这次的教训让我不得不加一条:第三:银货两讫(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在拉萨休整之后,我们换了一个越野车司机。这一位有些奇葩,跑上来就一直给我们洗脑:要求我们提前一天结束行程。

听下来,这样他可以省下不少油钱和时间。他甚至预告,「最后一天不送我们去机场」,虽然服务条款写明了有送机服务。

一开始我忍着没发声,看他越来越肆无忌惮,我终于开口了:

师傅,你说了大半天,给我一个直接的理由,为什么要提前一天结束?为什么不送机?

我们是有旅游合同的,每天的行程安排都有明文规定,你虽然是司机,但是你有责任履行这个旅游服务。

我不是搭你的顺风车赶路,我是付钱的游客,你是赚钱的司机,请做好你的本分事。

话音刚落,司机哑了。

最后他弱弱地问了句:“你是做什么职业的?”

我笑答:“你猜。”

之后的几天就非常愉快了,司机简直换了一张脸,每个景点都主动停留和介绍,最后一天圆满地送我们到机场。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在我和司机据理力争的时候,车上其他3位乘客秒变看客,都只用沉默为我加油。

孩子,这就是人性。

在社会这个万花筒里,你可以看到人性的N种花样,但我不希望你活成一个看客。

每个人都是看客,迟早都变成受害者。

最近,无论是名人圈性侵系列案件、还是顺风车伤害案件,我想到的都是这个词——「多余的礼貌」。

对待豺狼,你可以勇敢一些,再勇敢一些。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怕撕破脸皮。

要知道,坏人在使坏时,内心其实是恐惧和侥幸的,只有勇敢地「踢爆」对方营造的掌控氛围,在博弈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才有可能自救。

川藏线,路途风光绮丽,但也危险重重。

就在我们离开亚丁之后,四个成都女士自驾川藏线,出车祸掉进了怒江!四条生命戛然而止。其中三个还是年轻的妈妈,令人扼腕!

新闻里说,事发地是一处急弯,叫骆驼山,边上好像在施工。目击者的车开到弯道减速的时候,就发现一辆车从对面开来,然后眼睁睁看着车子径直冲到了江中。

我们在旅游途中,也听到司机说起前几年的另外一件事,一家四口,爸爸开车,在川藏线「怒江72拐」处,冲进大江,全家殒命。

就在我旅游期间,一个朋友私信我说:他老爸也想自驾进藏,问我如何。我回复他一句话:一定要量力而行。

孩子,你知道吗?人能有「自知」,是多么难得!

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自驾西藏,山路多有泥石流和塌方,好几处都被当地司机称为「死亡之线」。

路线恶劣不说,最可怕的是高反。缺氧导致的嗜睡、头晕、头胀会直接影响到驾驶行为。

几乎每年都能听到自驾高原出事的消息,我们除了默哀,还要默念这两个字:自知。

孩子,行走社会,学会「自知」,你会减少很多头破血流的机会。我提倡「有把握地冒险」,这样你才能看到更壮丽的人生风景。

邹市明太太这样的教育孩子方式,你同意吗?


最近邹市明太太冉莹颖教育儿子轩轩的视频,被广泛关注,人们也对视频里邹太太褒贬不一。起因是轩轩把蛋糕泡到水里,随之而来的是邹太太对轩轩进行的一系列说教,让你意想不到。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中国家长都有一个观念上的错误,就是不犯错才是好孩子。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肯定会不断尝试,在尝试过程中,犯错是必然的。如果父母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他会变得小心翼翼,变得不敢尝试,因为什么都不做,就不会犯错。

——轩轩水泡蛋糕后邹太太忽视了哪些问题——

孩子已知错了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让孩子体验到自然的惩罚就足够了。比如,轩轩妈可以让孩子尝一下泡在水里的蛋糕,或者告诉他明天妈妈不会再买蛋糕给他了。这样的惩罚已经足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孩子不能承受之重

不能承受之重轩轩妈妈,质问孩子:“你知不知道买蛋糕的钱是爸爸一拳一拳打出来的。”其实父母告诉孩子这些,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孩子本不该他承受的生活压力。

——教育孩子时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

不要忽略安全感

看到这段视频,虽然能理解轩轩妈妈生气的原因,但是我更关注轩轩的感受,我想如果我是轩轩一定会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

当轩轩已经开始示弱,向妈妈道歉的时候,轩轩妈妈的反应是将他推开,让他走远点,甚至会大声的呵斥“滚!”。

这会让孩子觉得,如果自己做错事,爸爸妈妈就可能不要自己了,就会离开自己。就因为自己做错了一件事,就有要失去爸爸妈妈的感觉,这对孩子的打击太大了。

孩子认错后不要忽略给予正向的反馈

在视频最后“轩轩妈妈说,我不配做你妈妈,你也不配做我儿子,你喜欢谁就让谁做你的妈妈去。”

这几句话是最伤害孩子的,因为自己犯错了,所以就不配当妈妈的孩子了;妈妈也是因为对自己失望,觉得自己无药可救,所以也不配当自己的妈妈了,更让我难过的事,喜欢谁就让谁当自己的妈妈,看似给了孩子选择权,但是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非常清楚,除了面前这个人,还能有谁来当自己的妈妈呢?

孩子自己内心也不会接受别人呀,如果面前这个人不当自己的妈妈了,自己就真的没有依靠了。

这两句话,对孩子来说,是极没有安全感的体验。会让他觉得,当我已经开始承认错误乞求原谅的时候,是并不能解决问题的,事情也不会在一方已经道歉的条件下就结束了,那么他也很容易就以相同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当别人向他道歉的时候,他也不会轻易原谅,而是觉得道歉不管用,我还是要发泄我的情绪。

而且当他觉得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的以发泄更暴躁的情绪引起别人的关注,来加强自己的安全感。

长期以往,孩子的性格会有很大的缺陷,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也很难轻松幸福地生活。

孩子也需要改正错误的过程不断成长,所以请给他一个试错的机会,然后告诉他,虽然妈妈很生气,但是妈妈不会推开你,妈妈会陪你一起改正,一起成长。

——其实你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教育孩子——

从妈妈的角度看,她对轩轩的表现并不了解,行为表现和心理表现都不甚了解。如果能了解孩子,出发点就不一样,她就不会偏激的“教训”轩轩,而是顺势“引导”轩轩。

轩轩把蛋糕泡水里,妈妈说轩轩是“浪费”。浪费了蛋糕,确实是一个结果。但是轩轩的出发点真的是妈妈想的“浪费”吗?轩轩有一万点委屈,妈妈冤枉了他。

充分了解孩子行为的出发点:

轩轩这么大的孩子,把蛋糕泡在水里,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个好奇,蛋糕能放在盘子里,蛋糕抹点奶油很好吃,蛋糕和水放一起是什么样?他想看看。或许轩轩已经知道蛋糕泡水里不能吃了,但是这个现象让他乐不可支,他淘气不是为了浪费粮食,是蛋糕遇水发泡这种情况让他觉得有趣。

其实这是孩子最初的对世界的探索,好奇心使然。退一步,轩轩已经是“惯犯”,多次玩这种淘气事儿了,妈妈也要想一想,轩轩的心理:他这样做,是没有其它乐趣?是想引起妈妈的注意?如果故意破坏蛋糕,是不是蛋糕不合他的心意等等。

妈妈给轩轩的行为归结为“故意浪费”,归因错误就浪费了趁机对轩轩教育的好机会。

可以尝试这样做:

引导轩轩探索

如果轩轩是好奇心,就是让蛋糕和随意的其它物品发生反应,引导轩轩“探索自然”,是最好的机会,不仅让轩轩观察一下蛋糕泡水里什么样,还能不能吃,还可以让轩轩把一小块蛋糕泡牛奶里、酸奶里、稀饭里,看看现象,尝尝口感,满足了轩轩的好奇心,还激发了轩轩探索的欲望,轩轩是不是多了想象力、创造力?最起码,增长了很多生活经验,是不是?

帮助轩轩建立规则

退一步,轩轩是明知故犯的小淘气,这时候正好是建立规则的时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时候给轩轩一点点“教训”是非常必要的,不过这时候的教训,不是“走开点”“真可恶”这种大声呵斥,不是用“你不配当我儿子,你喜欢谁就去找谁当妈妈”这种威胁恐吓,也不是“浪费粮食”这种坏孩子标签,这些负面教育,除了让轩轩失去安全感、被贴标签后的谨小慎微或者变本加厉,没有一丝丝用处。这时候,当轩轩道歉的时候,最好的原谅轩轩,立即具体惩罚,建立规则。

怎么做“惩罚”呢?让轩轩尝尝蛋糕还能不能吃,不能吃了,那你自己的一份就没有了,其它蛋糕就是爸爸妈妈的,这种程度就好了。

当轩轩意识到惩罚的时候,就是建立规则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家庭小规则,这种引导可以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规则、社会性,以及对待事物和对待他人的态度。

8102年,这些老掉牙的育儿法,你还在用吗?


8102年,这些老掉牙的育儿法,你还在用吗?

时间在变,父母的养育方式也在变,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呢?这是很多家长和专家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如今,“权威型”父母和“放任不管型”父母早都过时了,人们早已不再采取那些害人害己的老式教育方法了。我认识的很多家长都悄悄的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用更加宽容,更加友善,更加尊重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下面我列出了六种“老式”教育方式,这些老式教育方式真的坑娃不浅!

好好吃饭,别乱摆弄食物!

“谁知盘中餐,粒料皆辛苦”,虽然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很多家长都禁止孩子在餐桌上玩弄食物。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在不浪费食物下和会把玩过的食物吃完的前提下,孩子可以随意摆弄食物,他们可以把饼干摆成各种形状,他们也可以把面团捏成各种形态.....还记得小时候,手上涂满橄榄汁和树莓果酱的快乐吗?孩子们可以玩弄食物,重要的是孩子们要把玩过的食物吃下去,不浪费食物就可以。

男孩要坚强,不能哭

男孩子要成为男子汉大丈夫,男孩是不能哭的,男儿有泪不轻弹.....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坚持这么“直男癌”的想法?不许男生哭的这个想法真的太滑稽了!男孩当然可哭,他们是人类,他们和女孩一样,都有着丰富的人类感情,为什么要限制男孩的情绪,不允许男孩哭呢?顺便透露一个秘密,男孩的尖叫声很可怕,你以为女生的尖叫就很可怕了?那是因为你没听过男孩的尖叫,相比男孩的尖叫,女孩的尖叫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孩子应该多看少说

我必须承认,如果孩子长期发出无意义的噪音或者一直在车厢里喋喋不休的说话时,我会感觉很烦,我会希望孩子可以少说点话,保持安静,但这种情绪只能持续短短的一会。更多时候,我还是希望孩子可以发出“噪音”,他们可以在家里自由的嬉笑打闹,他们可以随心的讨论自己想要讨论的东西,我也能听到孩子对很多事情的真实想法。

孩子大哭不止

“哇….哇哇….”孩子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常常没有原因的大哭起来,当孩子哭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责备孩子,希望孩子可以尽快停止哭泣,孩子有时候还会受到惩罚,我真的很心疼这些孩子因为哭泣被责骂的孩子。虽然我理解父母沮丧的心情:我管不好我的孩子,他们不受我控制,他们经常嚎啕大哭......但身为家长,你不能强迫孩子不哭。哭是孩子发泄感情的渠道,不让孩子哭,会使得孩子情绪发育迟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听“老一辈”的话

“一代一代都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为了你好,才告诉你这些经验!”长辈们经常和我们这么说,如果我们不听他们的话,就好像犯了罪大恶极,我是一个尊重长辈的人,但我不会完全“听从”长辈的话。老一辈的人经常滥用他们的权威和权力,强迫人们按他们认为的规则做事。老一辈的人经历的事情更多,相对年轻的人有更丰富的人生经验,我会教孩子学习“老一辈”人的经验;我也会告诉孩子要尊老爱幼,尊重老年人。但我不会告诉孩子要“听”大人话,孩子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要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

吃光你盘里的东西!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强迫孩子吃光碗里的食物是有意义的——食物非常珍贵,不能随意浪费,但是随着经济和物质的发展,这个要求变的非常的无厘头。很多成年人都给孩子准备好固定的食物,并且告诉孩子,如果不吃完这些食物,就不能离开餐桌,孩子们一直被成年人给一定数量的食物,他们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的食量是多少。没有人想浪费食,但吃的过饱也是对食物的一种浪费。与其逼迫孩子按要求吃完碗里的食物,不如帮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不断发生改变。家长们应该及时改变观念,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习惯


生了孩子之后,很多女人都会开始围着孩子转,给他/她用最好的东西,上最好的学校,报各种兴趣班,耗尽财力、人力,希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绅士、淑女。可是妈妈们,小编要郑重提醒您,在带娃这件事情上,先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当妈后,必须改掉的六个坏习惯。请您对照下,中枪了几项?

一、爱吃路边烧烤、冷饮等各种垃圾食品

连女神都会干的一件蠢事,就是穿着几千块的衣服,涂着几百元的口红,站在路边大口大口地吃着烤串,或者窝在家里的沙发上,一边吃着带着十几种添加剂的零食、冷饮,一边看电视,别提多惬意了!当妈后,恐怕真的要“忍痛割爱”了,你成年人的肠胃吃几串路边羊肉串、鸡肉串,喝几杯奶精制成的冰冻奶茶没啥关系,可小孩子的肠胃那么弱,那些东西对他们得有多大的伤害?也许你会说,我自己吃就好,不给孩子吃!拜托,你忍心让孩子看着你大快朵颐伸手去抢,然后摆出家长的姿态对他说:“这个不卫生,你不能吃!”天啊,连我都看不下去了!

二、不修边幅不重形象

未嫁时,你每日积极打扮光彩照人,服装日日新,发型月月变,包袋季季换。结婚生娃后,是不是因为料理家务繁忙,或者自觉无“悦己者”而开始不修边幅起来了?那么,生娃后,麻烦让自己重新“美”起来!不需要你花枝招展,但是,尽量打扮得体大方,即使在家时,也千万别穿着几年前的睡衣,披头散发黄脸婆气息十足。居家时,几套色彩鲜艳、材质舒服的纯棉睡衣轮流穿很有必要,小的宝宝,需要鲜艳的颜色来刺激视觉发育,大一点的孩子,已经开始有审美意识了,更不喜欢邋里邋遢的母亲。如果有一天,他对你说:“妈妈,隔壁的张阿姨好漂亮啊!”或者说“妈妈,明天开家长会,你要打扮得漂亮点!”其实孩子已经是在否定你的穿着打扮了,不只是大人才懂得说话婉转噢!

三、做事情拖拉磨蹭

很多人的拖拉磨蹭习惯,其实都是小时候父母“遗传”的。拖拉的习惯真是害人一辈子,小时候成绩差的同学,都是严重的拖延症患者,今天的事情能拖到下周,工作后这样的习惯更是让领导同事嫌弃,更要命的是,拖拉的母亲往往也就造就一个拖拉的孩子,相似得无药可救。所以,如果你也是个爱磨蹭的妈妈,请痛下决心改过来吧。从吃饭开始,到洗衣做饭、上班、运动,做什么事情都给自己规定好时间,今日事今日毕,忘掉发呆、少玩微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记住,孩子的习惯都是你带来的!

四、爱发脾气、多愁善感的公主病

个人认为,从女孩真正成长为“女人”,不是在结婚后,而是在当妈后。七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政策造就了不少从小被父母宠到大的“小公主”们。结了婚,碰上个能包容理解你的老公,继续耍耍小性子也无伤大雅。但是,从当妈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再是个小女生了,而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女汉子”。有一个幼小的生命在你手中,他的饮食起居都要你照顾,他的脾气性格习惯的养成,都与你有莫大的关系。在你对着家人乱发脾气的时候,孩子的心灵将受到多大的伤害,他会不提地问自己“是我做错了什么?”

多愁善感的妈妈们也要注意了,孩子的模仿能力惊人,你的一声长叹,蹙眉忧愁,伤心抹泪,这些表情、动作,他都会学得相当到位,到位到仿佛是摆在你面前的一面镜子。所以,如果想让你的孩子阳光开朗,不妨自己先多些笑容吧!

五、浓妆艳抹过度打扮

适度打扮的女人赏心悦目,浓妆艳抹的女人却让人倒胃口。偏偏有些女人就好这口,生了孩子也不改初衷!拜托,当你嘟起猩红的嘴唇要亲宝宝的脸蛋时,有没有想过上面的化学物质对孩子伤害多大,当你涂着闪闪发光的指甲油,用手指拿东西喂宝宝吃时,难道不怕把指甲油也喂进宝宝嘴里?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双手和双脚都涂上了亮亮的指甲油,来问你好不好看时,你的心情会如何?去掉多余的饰品、减少不必要的妆容,让你的生活轻松点,也让孩子的世界纯净点。

六、热衷肥皂剧

窝在沙发里边吃零食边看肥皂剧的感觉是不是超爽?可看着看着,发现饭菜忘做了,衣服还没洗,一天过去了,该做的事情一件也没做。肥皂剧就是这么迷惑人,能让你忘记自己的责任,完全沉浸在剧中。

当妈了,还是控制下吧,实在想看,先把计划的事情做完,尽量在孩子睡觉之后偷偷看会儿。要不,耽误了事情不说,孩子也会跟你一样黏上电视剧,一放学就凑近电视机猛看,然后视力下降、精神萎靡、不爱动脑、不喜交流各种问题就出来了。电视无罪,关键看你怎么用?内容有益是关键,控制时间很重要,距离拉开护视力,不听劝时拔电源。

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从他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想让孩子出色,自己首先要优秀,请从改掉这些坏习惯开始吧!

你会教育孩子吗?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父母为孩子的婚事、工作殚精竭虑?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孩子逆反甚至忤逆父母呢?答案很简单,问题出在了教育上!因为某些原因,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一些缺陷,我们很少能看到如何让孩子面对挫折、面对仕途、面对婚姻家庭方面的教育,所以现在很多孩子遇到问题茫然失措,比如:工作不顺利我该如何应对?夫妻之间的矛盾怎么处理?如此等等,很多时候,不能怨孩子,因为从小就没有人真正的去教他们这些,再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多孩子在生活、事业、婚姻等方面都欠缺足够的应对能力。今天杨老师就和朋友们谈谈这个问题,也想问问年轻的父母们,你们真的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出生之后其五行气场就已经定型了,都有着自己的喜、忌、生、克,如果孩子在一个适宜于自己的命理环境、风水环境中成长,命理存在的缺陷得以补救,有利的需要能够得以生旺,能够扬长补短,那么这个孩子的成长就是正常的。但是由于一些做父母的过多的用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刻意的改变孩子的成长轨迹,“精心”为孩子打造了一个并不适宜的成长环境,却反而导致了孩子的性情、性格等方面出现扭曲,最终与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驰,甚至给自己和父母带来灾祸。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不是这样呢?其实不然,有的孩子身弱,生性胆小,缺乏自信,往往会表现的怯懦或没有主见,这样的孩子家长就应该是多多鼓励,多多表扬,树立其信心,培养和提升孩子的自信。但是有的孩子本身就是自主性特别强,凡事喜欢自己拿主意,甚至个性特别张扬独特,这样的孩子如果夸赞太多,往往会导致其骄纵张狂、盲目自信、固执己见甚至严重逆反。由此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教育培养孩子,并非一定要采取某种固定的套路和模式,而应该因人施教,因人而异。

这些年,杨老师处理过很多各种各样的孩子教育方面的案例,深知“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内涵,但是,我仍旧对很多父母的“爱心”持不赞成的态度。孔子提出,人有三知可以立世,知礼、知命、知言。我想,这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如果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命理、了解了孩子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知晓哪些对孩子是有利的,哪些对孩子是不利的,那么在教育和培养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就像有的父母不断的尝试让孩子去学音乐,不成了再去学舞蹈,再去学美术,再去学……一事无成百不堪,一转眼孩子长大,还有的父母让孩子一年又一年的考公务员,结果进入仕途却如笼中鸟,直到工作也没有搞清楚孩子适合做什么,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但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又有几个人能完整的回答这些问题呢?我想,这样的父母的确是“可怜”的。在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孩子在父母的意志下走入了弯路,蓦然回首两相伤。

杨老师是研究命理和风水学的,因此就从专业的角度来给朋友们一些建议:

1、要了解孩子的命理。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知命”,应该了解孩子的五行喜忌,了解孩子的性情特点,了解如何去抑制孩子的短处,如何补救孩子的缺陷,了解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了解孩子今后人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作为父母如果掌握了这些,那么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就会非常明确而有针对性。比如孩子的性情急躁易怒,那么从小就要有意识的训练和传授一些修身养性的方式方法。

2、给孩子打造适宜的成长环境。这里包含有两点,一是周边的人际环境,一个是周边的物质环境。人对人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要分清哪些人对孩子会有坏的影响,哪些人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促进。古有“孟母三迁”,其实就是说明了周边人际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再有就是风水环境,并非物质条件充足就好,最重要的是适合孩子,在适宜的环境气场里,孩子生活的心情舒畅,学习也会事半功倍,这些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不少的描述,朋友们可以参考。

这里不妨给家长朋友们留几个小问题,就算是对你们做父母是否合格的一个小测试吧。

1、你知道孩子喜欢什么颜色吗?孩子喜欢自己的名字吗?

2、你知道孩子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一起玩吗?

3、你知道孩子头朝哪个方向睡觉最安稳踏实吗?

4、你的孩子在春、夏、秋、冬哪个季节最活跃,哪个季节最低沉?

5、你的孩子在同龄人中人缘好吗?孩子在别的同龄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6、你们最不欣赏孩子性情中的哪一点?

相关的问题会有很多,这只是举出的其中几个,但是我想有不少做父母的会忽略这些问题,而恰恰这些就是孩子的命理的外在表现和对外部环境的真实反映。最后我希望父母们都能认真的思考和分析,究竟自己的孩子应该如何去教育和培养,才能让孩子成长与生活的平安、快乐、幸福。

隔代教育,你担心吗?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因为工作繁忙,不得不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教育”,成为我们不得不密切关注的话题,下面的四个方面,尤其需要父母和祖辈共同关注。

1.喂养:追着孩子喂饭

临床发现,由祖父母喂养的幼儿,更易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这可能是因为老人更加心软、慈善,以至于逾越了“关爱”与“溺爱”的边界。

但事实上,老人由于经验丰富、有耐心,可能更明白哪些食物最适合孩子的成长、哪些东西孩子喜欢吃。因此,家长们最好统一思想认识,共同商讨。对于给孩子选什么食物、怎么去烹饪,可以多征求老人的意见;而看见老人有追着孩子喂饭、吃一口饭奖一颗糖果等宠溺行为时,父母则要及时制止,让老人明白放任孩子的不良行为,只会害了他们。

2.管教:过严或过松

不少老人管教孩子都倾向于两种极端,过严或者过松。前者以过去的“军事化管理”为标准,喜欢什么事情都要订个标准;而后者则看到孩子撒娇就心软,什么事情都依着孩子。

事实上,孩子也需要尊重和理解,更要有适当的自由空间。面对这种问题,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多在家里,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此外两代人要协商建立可行的家规,出现问题有章可循。

3.早教:只教孩子认字、念书

不同的时代对教育的理念大不相同。在很多老人眼里,早期教育无非就是“智力开发”,早点教孩子认字、念书。事实上,新的观点是“会玩的孩子最聪明”,家长更重要的是要开发孩子的天性和特长。可以让老人看一看这方面的书籍,和父母一起带领幼小的孩子触摸真实多彩的世界、参加户外运动等,在孩子开心的笑颜中,让老人逐渐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

4.安全:眼睛腿脚不灵带来隐患

在隔代育儿各种矛盾中,安全隐患是最致命的。老人由于上了岁数,可能眼睛不够灵光、腿脚不够灵便,导致了各种安全隐患。对此,一方面,年轻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找个有精力确保孩子安全的人,陪同祖辈一起照看孩子。另一方面,不能打消老人的热情和积极性,而要和他们一起想办法,把隐患降到最低。比如,给家里安上防撞角、安全锁、安全餐椅等,让老人照顾孩子更方便、更顺手。

喜欢《错了那么多年的教育方式你还在继续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继续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你还在用“你很棒”表扬孩子吗?OUT了~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要求学生不要用「评价」的方式讲话。我发现这不太容易,他们一开口忍不住还是评价。怎样是评价,怎样是不评价,他们并不清楚。 一些人误以为不评价的意思就是不批评。他们选择赞美的语言:「我...
    2020-01-09 阅读全文
  • 为什么你懂那么多却依然带不好孩子? 为什么道理你都懂却依然带不好孩子? 1.你懂的是术,不是道 你知道怎么催孩子快去睡觉;知道孩子哭的时候,赶紧抱起来;你知道孩子想吃零食,不想给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约定下次再吃...... 这些你都懂,都是...
    2020-12-31 阅读全文
  • 孩子,你有那么多“为什么”,真的让我很困惑 家长们会发现,孩子自3岁起,会变得特别爱问为什么,“为什么鱼在水里游”,“石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的牙齿不能像爷爷的一样拿出来”,“为什么楼房有那么高”,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往往会让家长很困惑:到底...
    2021-02-12 阅读全文
  • 中国国情能留住西方的教育方式吗?(2010继续蒙台梭利教育) 引言: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育组织形式,严格依据年龄(一般是1岁以内的年龄差)把幼儿划分成小班、中班和大班。这种同龄编班的形式便于实施集体教学,与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学校课程体系一致。然...
    2019-12-13 阅读全文
  • 家长:别再养那么多“乖孩子”了 家长:别再养那么多“乖孩子”了 前几天西藏旅行回来,正逢上滴滴事件,心里一直堵得慌。 有了孩子之后,最看不得孩子被伤害的事情。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但心还是在滴血,在愤恨,在迷茫: 在这样一个危险和机遇...
    2020-09-30 阅读全文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要求学生不要用「评价」的方式讲话。我发现这不太容易,他们一开口忍不住还是评价。怎样是评价,怎样是不评价,他们并不清楚。 一些人误以为不评价的意思就是不批评。他们选择赞美的语言:「我...

2020-01-09 阅读全文

为什么道理你都懂却依然带不好孩子? 1.你懂的是术,不是道 你知道怎么催孩子快去睡觉;知道孩子哭的时候,赶紧抱起来;你知道孩子想吃零食,不想给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约定下次再吃...... 这些你都懂,都是...

2020-12-31 阅读全文

家长们会发现,孩子自3岁起,会变得特别爱问为什么,“为什么鱼在水里游”,“石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的牙齿不能像爷爷的一样拿出来”,“为什么楼房有那么高”,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往往会让家长很困惑:到底...

2021-02-12 阅读全文

引言: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育组织形式,严格依据年龄(一般是1岁以内的年龄差)把幼儿划分成小班、中班和大班。这种同龄编班的形式便于实施集体教学,与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学校课程体系一致。然...

2019-12-13 阅读全文

家长:别再养那么多“乖孩子”了 前几天西藏旅行回来,正逢上滴滴事件,心里一直堵得慌。 有了孩子之后,最看不得孩子被伤害的事情。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但心还是在滴血,在愤恨,在迷茫: 在这样一个危险和机遇...

2020-09-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