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对待说谎儿童的正确方式

发布时间:2020-12-28

儿童歌谣。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对待说谎儿童的正确方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案例

case

小美爸爸的自述

那天我接女儿从幼儿园回家,在路上和往常一样,问她在幼儿园里有什么高兴事和不愉快的事,她悲戚戚地说:“邓惠这几天总欺负我”。我感到吃惊,问:“你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吗?她怎么欺负你了?”“她说她不喜欢我,不和我玩,还用拳头打我。”我当时信以为真,对她说:“不要紧,明天爸爸和老师说,让她不再欺负你,还做你的好朋友。”

第二天,我和老师说此事,不料老师讲,邓惠已半个多月没来了,回南方老家了,弄得我哭笑不得。要知道,我女儿是一个从来不说谎话的孩子。我虽然看过一点儿童心理学的书,但没看到过研究儿童这种“瞪着眼睛说瞎话”的内容,不清楚这是儿童的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事实上,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是最单纯的,是不会造假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懂事了,应该很明白自己说的话是事实还是谎言。其实不然!心理学证明,说谎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

幼儿说谎的概念

说谎——幼儿期表现出的一种常见现象,困扰着许许多多的老师和家长。幼儿两岁半至三岁时就会讲十分完整的谎话。面对这些,大人不必大惊小怪,这对孩子也有积极的一面。德国教育学家施鲁克教授说:“孩子第一次有意义的说假话是他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进步,孩子说谎标志他有了想象力、开创性的行为,并与周围环境打交道。”

据专家调查发现:

·3岁以下幼儿的说谎行为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这时的孩子很难分辨出自己是在说谎话还是在说实话。这时期孩子的谎言大多数是源于活跃的想象力、健忘等原因。

·3—4岁幼儿说谎时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讲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假话。多半是为了实现某些愿望所致。在这一时期,成人要特别注意,发现幼儿初次说真正意义上的假话应及时引导与教育。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幼儿继续说谎。这一时期是防止幼儿说谎的关键期。

·4-6岁幼儿在这一阶段的孩子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试图欺骗,谎话成了保护伞。父母遇到孩子说谎与其发怒还不如利用这个极其适当的机会跟幼儿一起讨论说谎行为及由此引起的后果。这是帮助幼儿分辨真实和想象的最佳时期,比较容易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并将对幼儿一生产生影响。

当孩子的想象与现实分不清时,幼儿头脑中经常会产生许多极其生动、逼真的想象,将想象当成现实,将愿望说成存在,这时他便会说谎话。例如,有的孩子因长期渴望某种玩具,但妈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幻想之下,他会认为自己已拥有,就吹嘘“妈妈也给我买了跟你一模一样的汽车”。

当孩子记忆有误或由于语言表达不准确时,许多经历过的事情未必能完全回忆起来,也会导致说谎。一个5岁的幼儿对一位阿姨说:“你再跟我玩一会儿,明天我就要回老家了”,阿姨问其父母,根本没有这回事,只是曾向孩子说过放寒假后会回老家看看,并不是明天要走。

幼儿的说谎现象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幼儿说谎有其内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不同种类的说谎,它的性质也是不同的。“治病必先寻因”,只有正确认识说谎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归类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幼儿有意说谎的主要客观因素

(1)成人说谎,殃及幼儿

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些父母有意无意地“指示”孩子说谎。例如,来电话就说我不在,别人来借东西就说没有等等。如果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思把事情应付过去,就表扬孩子聪明,这无异于训练孩子说谎。还有些父母说话不算数,缺少“言必信,行必果”的诚实品质,成为孩子说谎的榜样。

(2)言语误导,诱发说谎

这是由于成人错误的语言暗示而诱发的幼儿说谎。在生活中,属于这一类型的幼儿说谎屡见不鲜。例如,有的家长看到家里的花瓶打破了,就责问孩子:“是不是小保姆打破的?”看到孩子满身脏就问:“是不是别的小朋友给弄的?”成人这种不正确过于武断或直觉式的归因,把错误都推在别人身上,认为跟自己的孩子没有关系,不能客观地对待事实的做法加上幼儿道德观念的模糊,生活经验缺乏,容易受到成人的语言暗示,说谎也就在所难免了。如果在上述提到的情况中家长改口问孩子“花瓶是谁打破的?你的衣服是怎么弄脏的?情况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幼儿有意说谎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家长的极端做法,或包庇、溺爱,以及社会上的不良信息的传播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幼儿误导,使幼儿有意说谎得以发展。

针对幼儿说谎的教育对策

(一)搞清说谎的动机,采取有效的措施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的儿童教育,比做再教育工作容易得多。”对于幼儿由于智力和知识水平较低而造成的无意识说谎,家长不必惊慌,只要帮助幼儿分清想象与现实间的差异即可,因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对于幼儿的有意说谎,家长要及时地发现和揭穿其谎言,并让幼儿明白说谎是要受批评和惩罚的,将幼儿说谎的企图适时地化解掉;而如果是由于家长经常说谎而造成孩子也跟着说谎的情况,那么家长一定要认真检讨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二)帮助幼儿,正确引导

即便幼儿说了谎,家长也不要认为孩子好像犯了弥天大罪,而是要耐心帮助他,给他一个宽松的气氛和环境,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给其改错的机会,原谅并帮助他摆脱困境,让他知道如果犯错了,大人会帮助他的,切不可严厉斥责和大骂。一些幼儿说谎是为了防止成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事情,若承认了,大人会对自己寻根究底,便会用撒谎的方式来掩盖他不想谈论的事。因此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防微杜渐

当幼儿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绝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这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幼儿便尝到了说谎所带来的好处,他就会再次产生说谎的念头,留有后遗症,以后再纠正就很困难。

(四)善待幼儿的说谎现象

虽然我们说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但是家长对于幼儿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属于幻想一类的说谎应当区别对待,因为严格地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谎言,而是幼儿幻想和想像的产物。

比如当三、四岁的幼儿向你述说一个并非真实的故事,或者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时,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孩子在想象,这时的孩子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他经常会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当作事实加以描绘。对于孩子的这类谎言,家长和教师在理性地分析和了解事实真相后无须过分担心,更不要一味地去指责和训斥孩子在说假话,因为这会使孩子不知所措,而且还会影响孩子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可以想办法帮助他分清现实与梦想的区别,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你很想开小汽车,是不是?你想让爸爸带你去公园,对吗? 你是不是想要一个洋娃娃?这些都是你的愿望,每个人在说自己的愿望时,要加上:“我想…”或者“我希望”这样的词,否则别人会以为是真事了,这样反而不能帮助宝宝去实现愿望了……等等,类似的语言去疏导孩子,教育孩子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正错误。

要使幼儿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家长的教育态度,如果一味地相信孩子,得到“谎言”的认可后,不仅会强化幼儿的说谎行为,更会造成幼儿想象与现实的混淆。习惯性地将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导致孩子缺乏理智感,为成长埋下隐患。

(五)了解孩子说谎的动机和方式

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态度一定要明确,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怎么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六)允许孩子申辩

有些家长喜欢俯首帖耳“听话”的孩子,家长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出现偏差,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悦诚服,还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为其说谎埋下种子。所以家长一定允许孩子申辩,查找原因,并让他们明白正确的申辩方法是什么,决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标准绳之以“法”,强制教育。

(七)父母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有的孩子待人不真诚,有说谎、私拿别人的东西等不良行为,也可能是受了成人不良行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幼儿形成根深蒂固的恶习。父母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以身作则,诚实做人。如果一时失信于孩子,应向孩子说明原因、虚心承认错误并改正。

(八)家园合作,共育幼儿

在幼儿时期,对幼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老师和家长。幼儿时期的孩子都希望在老师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老师的喜爱。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听老师的话。作为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给予科学的教育。不过,这里也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只有教师家长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好孩子。加强家园联系是教育幼儿不说假话,养成诚实品格的重要保证。教师、家长之间要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在园的情况,使说假话的孩子无可趁之机,这样才有利于幼儿诚实品格的养成。

幼儿说谎现象,形形色色,原因种种,性质也各不相同。作为一名家长或教师,应当具备分析和评判幼儿说谎现象的能力,不仅应敢于面对孩子的第一次谎言,更要正确、理性地分析其行为,并采取适宜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逐渐学会辨清是非对错,春风化雨般的化解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种种问题,润物无声的帮助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观念,力求让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

在当今社会着重强调诚信的今天,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诚信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承担起这个责任,为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诚实的拥有高尚品德的健康人而努力。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曾经有一位痛苦中的妈妈气愤无比地说,我的孩子才三岁多,做事不用心,爱抢东西打人,竟然还学会了撒谎。能感觉到这位母亲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同时,更令人同情的是她那三岁多的女儿。

如果母亲们能了解各个年龄段幼儿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情况对她们的孩子来说真是福份。三岁多的孩子,他们还不知道何为撒谎就被扣上了爱撒谎的帽子,这真是对孩子天大的误会和冤枉。

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猜度儿童的想法时不要以成人为中心,不要以为儿童的想法与我们一样。

皮亚杰及其同事的研究清楚地显示,儿童的世界观和对事实的看法与成人不同。儿童的推理能力有限,加之他们的经验不足,这些常常导致他们得出与成人的逻辑不一致的结论。因而这些也容易使儿童陷入困境。

教师和父母会因成人所理解的违规、说谎、自私或自我中心及无理行为而对儿童大发雷霆。更糟糕的是,儿童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错了。对于那些对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一无所知的父母或教师而言,儿童的这些行为令他们非常生气。而对一个幼儿来说,这些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在幼儿园的跳蚤市场上,五岁的女孩以六元钱的价格将一玩具卖给了小朋友。十几分钟后,该小朋友来退货,女孩将六元钱退给了了小朋友,拿回了游戏机。整个过程女孩没有丝毫地不舒服不情愿。接下来,一个男孩要买女孩的游戏机,女孩说六元,男孩拿着仅余的一元说一元,女孩不假思索地将之前定价六元卖出又退回的游戏机卖给了男孩。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活动,让我们成人来假想,我们或许不相信这是一个五岁多孩子的所为。如果换做是我们成人,首先退货一般都会很困难,或者不退,或者退货少退钱都是不足为奇的。尤其是接下来,女孩将之前价格定为六元的游戏机竟然不假思索地以一元的价格卖掉——这在成人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行为!

但是,她是孩子,她就这么做了,直到现在,她也没有丝毫地不开心,此事留给她的,没有任何的不快乐,就像不曾发生过一样。因为,她不是成人,以她的思维,她无法理解这其中的缘由。所以,她不知道她吃亏了,她不知道如果换做是成人,这是不太可能的行为。

所以,当我们站在成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时,有人会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呢?

但是,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她不傻——当我们成人知道这一点时,我们会理解这个孩子而不是抱怨和批评这个孩子。

一个两岁半的孩子,他拿着一颗糖避开家人走进卧室,当妈妈推门准备进去时,孩子说:“妈妈你别进来。”当时妈妈意识到,她在准备吃家人不想让他吃的糖果。孩子认为成人不进去就不知道——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多么幼稚的行为,但这一行为与孩子的发育不成熟有关,以他当时的智力水平,他以为稍微避下家人就不知道了,他甚至以为只要她背过身去不让别人看见人家就不知道。

作为一个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就意味着:如果你希望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你想要某样东西,它就是你的。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与大人或其他孩子玩藏猫猫时,他们总是捂上双眼后高兴地说:“你来呀,来找我呀!”他们以为自己看不见别人,别人也就看不见自己。也就是因为这些想法,从而导致孩子“说谎”,而孩子却真诚地以为这些谎言是真的;这也使得孩子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毫无愧意。了解儿童思考方式的成人不仅不会因此责骂儿童,反而会支持儿童,帮助他们从这些情境中获得学习。

皮亚杰发现,幼儿事实上并不了解谎言的本质。在他的研究中,即使儿童到了六岁,他也不能区分一个真正的错误和一个故意的谎言。因此,基于这种推理,一个可信的谎言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一个过于歪曲事实的谎言则是不好的。所以,向儿童解释成人的逻辑是行不通的,相反,儿童有必要体验因欺骗他人而产生的后果。

比如,一个孩子,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总是说自己肚子疼。这意味着,除了我们要过多的给予这个孩子关爱帮助他建立安全感外,还要引导他,让他明白,当他有一天真正肚子疼时我们无法辨别是否要带他去医院做检查。

随着儿童年龄的成长,他们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认识到谎言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他们也能在他人的帮助下理解把别人的东西拿走会让他人感到伤心。为了使这些教育有效,儿童必须先和别人建立起相互关心的关系。所以,多让儿童接触他人,尤其是儿童,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有益。在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社会性等相关能力得以发展。

正确对待孩子“早恋”


由于不少青少年存在着生理成熟程度和心理成熟程度的矛盾,在心理上往往很幼稚,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不知道应该怎样掌握分寸、控制自己,所以过早地恋爱往往没有好结果。这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都不利。

在一个初级中学里,不少学生聚集在布告板前,望着刚贴出来的一张布告,小声地议论着。"张珍珍记大过了,啧,啧!""交交朋友嘛,有什么了不得,要这么小题大作?""老师说她品质恶劣,道德败坏呢!""我真不明白,她前两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怎么一下子变得品质恶劣、道德败坏了?"

这是一个初中女生因为"谈恋爱"而受处分的状况以及学生们的一些议论。这种状况在目前一些中学里时有发生,老师和家长一般都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坏事,不学好,思想落后,父母亲对孩子实行打骂,甚至把孩子赶出家门;学校严厉处分孩子,甚至开除出校。这种看法和做法对不对呢?不对,很不对。这样做会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这是每个教师和家长必须认识的。

早恋并不是什么邪恶的事,决不能把早恋和品质恶劣、道德败坏划等号。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是早恋的。普希金给异性写情书、歌德开始被异性弄得神魂颠倒的时候也只有十四、五岁。马克思十八岁和燕妮订婚,他们谈恋爱当然更早,聂耳在中学时代就谈恋爱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闹"三角恋爱"时也只有十四、五岁。这难道都是"品质恶劣、道德败坏"吗?

当然,这样说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提倡早恋,也不意味着应该从这方面效仿名人,因为时代和社会的条件是不同的。前面说过,性首先是人类的一种自然需要,它有自然属性,更有社会属性。这是因为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类性行为不能不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社会对性行为不能不施加控制。

青少年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产生了性需要,但在这个时候社会要求他们集中精力长知识、长身体,不要为恋爱分散精力。由于不少青少年存在着生理成熟程度和心理成熟程度的矛盾,在心理上往往很幼稚,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不知道应该怎样掌握分寸、控制自己,所以过早地恋爱往往没有好结果。这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都不利。因此社会必须引导孩子们集中精力于学习进步,不要过早地恋爱,不要在春天浪费自己的夏天,不要在果实还远远没有成熟的时候急于把果子摘下来。

在这方面,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一、要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的教育,使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先立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一般说来,志趣高远、学习努力的学生早恋的很少,就是这个道理。

二、要对青少年加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道德文明教育,使他们破除性神秘感,保持正常的两性交往。有人曾经调查了三个中学的十一个班级,其中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班级早恋人数只有男女同学互不来往的班级早恋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教师、家长也要破除神秘感,不要看到孩子与异性常在一起,就斥之为"早恋"。有个学校初中三年级班长(男生)和学习委员(女生)学习成绩都很优异,而且对数学都很有兴趣,经常在一起互考难题。可是,老师竟斥责他们是"早恋"。他们对此十分反感,反而抱成一团,真的早恋了。

四、要注意孩子的动向。早恋是有"苗头"的,例如:学习成绩突然大幅度下降了;突然地过于注意修饰了;下课后经常不在家;有时若有所思、说话少了;经常收到来信,信封上又不注明单位和姓名;喜欢一个人写写信、记日记,千方百计地不让别人看到……如果发现以上这些情况,就要更关心孩子,和他谈心,加以引导。

五、要充实和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如文娱体育活动等,使他们过剩的精力有个发泄的正确途径。孩子爱看小说和电影,不可避免地会接触一些爱情的情节,对此要启发他们有正确认识,而不要盲目模仿。

六、如果孩子真的陷入了早恋,决不能对他们采取粗暴的态度,否则是十分有害的。有个初中女学生,由于和男学生互递小纸条,被教师发现了,记了大过。她回家后,被父母痛骂、痛打。并被赶出家门。她在马路上又冷又饿,有个流氓引诱她,叫她在人家家中暂住,过一天等父母怒气平息后再回家。小姑娘受骗了,当夜就被流氓奸污,她很快地堕落了,变成了一个女流氓。这是谁之过呢?流氓当然罪大恶极,父母、教师就不该负责吗?社会没有普及性教育,使孩子们在性愚味中徘徊,不也该负责吗?

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现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别强,而且非常的叛逆。作为家长,打骂教育只会适得其反,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已成为家长们头疼的一件事了。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四、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五、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六、实际锻炼: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七、表扬奖励: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八、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电视: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教育孩子讲究正确的方法,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


去找朋友玩,却看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

朋友的弟弟正在和自己的父亲吵架,吵的很凶,当父亲的抑制不住自己的怒气突然一脚把旁边的一把暖壶踢飞了!暖壶在空中划了一个弧度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爆炸发出“嘭”的一声巨响,把我吓得一个哆嗦,紧接着就是玻璃渣满地、热水流出,连着升起一股浓浓的白色热气。

在这样的威慑力下,任何孩子都会被吓傻,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从小父母都没有大声红过脸的我,早被这架势吓得魂飞魄散了。

然而,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当儿子的居然没有一丝的惧怕和畏缩,反而来了个更劲猛的动作,一把把桌子掀飞了!随着一声“哐当”巨响,桌子上的茶壶茶杯碎了一地,一片狼藉。

正在这时,朋友的妈妈回来了,人家居然能心不烦气不燥的说了句:“你们这对冤家父子奥!”就开始收拾起东西来。

让我更吃惊的是,朋友的弟弟看见了母亲,原本怒气冲天的脸瞬间变成了和颜悦色,就像按了一个转换开关,恭恭敬敬的帮着妈妈收拾起残局来,一边收拾一边还安慰妈妈不要生气!

当父亲的看到这幅情景,很没脸的躲了出去。

我也帮忙收拾东西。朋友的母亲说:“让你见笑了。”

我好奇的问:“你们同样是他的父母,为什么态度却是天壤之别?”

朋友的母亲看了一眼在一旁扫地的儿子,叹了口气说:“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

通过一个母亲的肺腑之言,和她看孩子时爱怜温柔的目光,我能想象出这个儿子从小是怎样在暴躁脾气父亲的威慑下压抑成长的!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哭泣时,父亲打雷般的咆哮一句“闭嘴,一边哭去!”孩子只好硬生生的把眼泪憋了回去;当孩子耍小脾气把手里不满意的一块饼干扔了时,父亲却把整包的饼干摔在了地上,然后还不解恨的再上去重重的踩碎了。

这种粗暴行为在孩子的小时候确实能立竿见影,孩子确实被你的举动吓得乖巧无比。

但你可知道,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特殊的储存罐,它是专门用来储存情感的,一路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全部都储存了起来。也许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但它确确实实的存在着。

这些储存的情感像一根隐形的藤蔓,看似无形,却将我们的过去紧紧缠绕,又影响着我们走向前方。当我们以为过去已远去时,却发现我们的一些思维模式就是父母的复制品,对待他们的一些行为方式与父母小时候对待我们的方式惊人的相似。

通常,坏脾气的孩子后面是一个坏脾气的家长;性格急躁的父母在教导孩子情绪管理时往往会适得其反。

以暴制暴,恐吓,只能造成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我们从小生活、成长在一个家庭里,耳濡目染地接受父母的教养方式,并潜移默化地继承它,不自觉地应用于我们的婚姻、交友、职场以及对待父母的态度上。

这好像是一种轮回,又像是一种循环。

一位老人上洗手间时不小心滑了一脚,结果胳膊肘就粉碎性骨折了,孩子气冲冲的埋怨:“你这么大年纪了,真让人操心,怎么这么没出息,就不能小心一点吗!”

当有一天孩子这么说你的时候,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个正处在好动时期的孩子,妈妈再三叮嘱,他还是不停的跑来跑去,结果跌倒把手磕破了,于是你没好气的训孩子“活该,让你不听话,跌到了吧!和你说别跑了、别跑了,就是不听!”

一位许久未见孩子的老人,凑过来想和孩子聊聊天,说说话,孩子却眼睛盯着手机心不在焉的随便敷衍几句。

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现在为了看手机敷衍孩子的影子?

你真是太让我生气了!

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儿心!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就知道哭!

你不听话感冒生病了我可不管你!

你在学校里干的啥!考了这么一点分数,长大了捡垃圾去吧!

你可知道这些话将来会变成孩子嘴里的:

你老人家能有一天不气人吗!

你老人家能让年轻人省点儿心吗!

你老人家多大了,还哭,还不如小孩子呢!

你血糖这么高,还不注意饮食,病了都是自找的,没人陪你去医院!

你们一辈子干的啥,这么点钱也拿不出来!

我们总说,“看清别人容易,却看不清自己”,其实透过父母我们便可以看明白自己。每个人在孩童时候认知发展并不完善,很难独立自主,所以他们必须主动适应环境,接受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并习以为常地把父母的生活公式代入自己成年后的生活。

家长的威信,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孩子好好对待你的首要条件。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威信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力量和资望。”

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与信赖,对孩子的关怀与帮助,可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真诚的感激父母,从而使得孩子对父母提出的合理要求能积极、自觉的接受,并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这样,日久天长,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一种建立在威望基础上的巨大教育力量,也就是威信的力量。

有句老俗话说:父不慈,子不孝,各奔他乡。这“各奔他乡”好像有点过了哈,总不至于吧!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自身做到身正严明,自然可以产生不怒而威的力量。

就像上面这位父亲,摔桌子、砸椅子是最无能的表现!

人家林肯的儿子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往父亲的帽子里拉大便,林肯却哈哈大笑说儿子有创意。要你还不气的把白宫都炸了!呵呵。

林肯之所以能这样的对待儿子,是他的童年恨透了父亲的粗暴和苛责,所以他形成了一个父亲应该很宽容很温和的观念。真正的成长,便是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知道我们父母教育方式中哪些值得继承或需要抛弃,然后自己去孕育一个全新的文化。就如林肯。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会产生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等负面情绪,这种时候,家长要明确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家乡应该拥抱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情绪;要用心倾听,读懂孩子的情绪,要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判断是非对错,给孩子人生道路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做事时有章可循,说话时有本可惨。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管教孩子,甚至“以暴制暴”。

有人说灵魂是会记账的,我觉得性格脾气也会记账,如果你不想孩子以后也会这样的对待我们,那就嘴下留情,手下留情吧!

也为自己在孩子心里储蓄一份感情,一份依赖,一份信任,一份爱恋,一份尊敬,一份威望,一份崇拜。

突然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今年的冬天似乎比着常年要冷一些,还没到供暖的时候被窝里已经凉的进不去了,我特意给儿子买了个暖水袋灌上热水暖和被窝。

儿子说:“妈妈,你怎么不买两个,咱俩一人一个。”

我说:“妈妈是大人了不怕冷的,再说过几天来了暖气就用不着了。”

晚上睡觉时,儿子早已睡着了,我钻进自己的被窝,伸开腿,脚碰到了热热的暖水袋,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

儿子的暖水袋什么时候到了我的被窝里了!

也许是儿子觉得自己的被窝暖过来了就给我拿了过来;也许是儿子根本没用,直接就放在了我的被窝了。

父母是孩子们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

一位妈妈的苦恼:我的女儿一直都挺懂事的,可是自从上初中后就变了。我让她往东她偏往西,越来越不听话,而且还学会了顶嘴,真是气死我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其实孩子跟家长顶嘴一般都是有原因的。看看这些孩子们对自己为什么顶嘴是怎么回答的吧,或许会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我为什么要跟爸爸妈妈顶嘴:

—言而无信—

上个星期,和爸爸约定好如果我作业完成了就带我去迪斯尼玩。可等我完成了他却改口说,等你考上班级前十名,考不上就别想了。我真的特别生气,为什么你们大人这么言而无信……

—感到委屈—

其实,只有在妈妈误会我时,我才会顶嘴。有次我只是想帮她分担一点家务,不让她很辛苦,不小心摔坏了碗。妈妈就过来向我大吼:“谁让你洗碗了!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去看书!”我感到很委屈,就向她顶嘴了。

—父母不以身作则—

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都没有做到。让我早睡,可他们在外面打麻将到凌晨才回家;让我别玩电脑,我妈却在电脑上看韩剧一看就几个小时。

—父母霸道—

我觉得父母太霸道了。妈妈经常教训我说:“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你小孩子懂什么?”我的天哪,这话也叫讲理吗?

—总拿我与别人比—

他们只知道打击我,我妈反正就是有意无意的就说起别人家的孩子,隔壁的某某某得什么奖啦,考上重点高中啦巴拉巴拉的。为什么你们总是说别人的好?那你找别人的女儿做你女儿好了!

—顶嘴是表达想法—

在我们孩子面前,父母总觉得自己绝对正确,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其实,我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父母看法不一致的时候,如果不大声“顶嘴”,根本没有威力,我们就应该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讨厌被命令—

我只是想把后半集的连续剧看完就马上睡觉,爸爸坚决说不行把我电视关了,而且他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跟我说话,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让我很不爽。

“一个巴掌拍不响”,从以上几个孩子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和父母顶嘴并非无缘无故的,父母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

孩子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作为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没法让孩子有效地停止顶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往往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二、遇事冷静,赏罚有度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三、主动了解孩子的意图

在孩子顶撞你时,你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小家伙想怎样?”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这孩子变得那么粗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父母缓和气氛和自己的情绪。

四、提醒孩子改变说话方式

父母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吗?”或者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父母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五、注重言传身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自己都时常跟爱人顶嘴,跟老人发生冲突,那管教孩子的力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父母多多以身作则,平日处事平和,不急不躁,遇到长辈时言行尊重,孩子自然会听从教导,而不再顶嘴的。

六、减少对孩子的溺爱举动

所有的父母都知道溺爱的害处,溺爱可能造成孩子顶嘴,只有把对孩子溺爱的氛围驱除了,顶嘴现象才能减少。最好是全家同一阵线,如果孩子不听话,明显是不讲道理地顶嘴胡闹,大家都不理他,孤立他,让他承受后果。而当他变得讲道理听话时,则要用鼓励的言行强化他的转变。

七、营造民主的家庭气氛

为了让孩子有话可以轻松讲出来,做父母的不应该时刻以权威自居。不妨在家里营造出足够的民主气氛,谁说的有理就听谁的,并且鼓励孩子随时讲出自己的感受,随时化解孩子的委屈。别怕你会没有威信,其实你越这样做,孩子越会理解和认同你。反之,如果父母总是以“大”压小,长期下去,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在日后形成逆反或逃避心理。

八、给孩子申辩权利

即便知道他们在狡辩,也要耐心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他们选择将功补过的办法来弥补过错,这往往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

对于孩子的顶嘴现象,我们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权威压制孩子,要了解孩子顶嘴背后的原因,积极引导孩子,并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正确对待孩子的坏习惯


正确对待孩子的坏习惯转眼间,孩子们又开学了,宝宝也上幼儿园嘞,她上幼儿园可开心了,不像别的孩子一直哭,而是对这么多小朋友感到新奇,对新环境有很多的期待,爱上了幼儿园。这让我非常的欣慰,孩子一天天长大了。

可是没上幼儿园几天,许多坏习惯都带回来了,比如说地上随便座,咬手指甲等。最让我担心的就是在想事的时候喜欢咬手指甲,开始只是偶尔咬,可时间一长,不仅是想事情的时候,就是看电视的时候也咬指甲。虽然我经常提醒宝宝,但是宝宝每次都记不住。

我知道想要宝宝改掉坏习惯,就必须用一种方法,让她知道咬指甲是不好的。

周末,我准备了一下资料,打算给宝宝“上课"。

“宝宝,你看看这个"。

我吧图片递给宝宝,上面的东西让宝宝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呀,看着真恶心。"

“这是妈妈从医生阿姨那里拿的",我指着图片上的东西说,“你看这些东西就是放大的细菌,是不是很吓人。"

宝宝点点头。

"你知道吗,这些细菌都是你指甲里面的。"

宝宝看着自己的指甲:"是吗,我怎么看不到呀。"

"细菌是一种很微小的生物,眼睛是当然看不到的,不过你看,"我指着宝宝的指甲,"你看这里面是不是有黑色的东西?"

"这就是细菌?"

"这些是脏东西,里面就有这样很多的细菌,你想想看,你咬指甲的时候,这些细菌都跑到你的嘴里,然后跑到你的肚子里,是不是很可怕。"

"真的好吓人哦",宝宝看着自己的指甲。

"是呀,所以你以后不能在咬手指甲了"。

经过我这样一讲,宝宝开始注意不在咬指甲啦,慢慢的改掉这个坏毛病。

孩子难免有一些不好的习惯,这时,一味地指责或者打骂都只能起到反作用,因为孩子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如果他觉得是无所谓的行为,强行阻止只会让他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做为父母,面对孩子的坏习惯,应该耐心的解说和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习惯是错误的,才能让孩子从根本上改正错误。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对待说谎儿童的正确方式》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歌谣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幼儿说谎 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幼儿说谎 父母对幼儿的说谎是非常敏感的,一般会把说谎看作是一种最坏的、令人不能容忍的品行。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在议论,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说谎,瞎编假话骗人,真令人担心。确实,孩...
    2020-07-27 阅读全文
  • 如何对待孩子说谎行为 *4岁的妮妮不小心打碎了茶几上的花瓶,妈妈问起时,她说是家里的小花猫干的。 *威儿和爸爸妈妈吃了晚饭出门散步,路过蛋糕店,看见橱窗里诱人的水果蛋糕,威儿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缠着妈妈要买一个蛋糕,并说“...
    2021-11-23 阅读全文
  •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曾经有一位痛苦中的妈妈气愤无比地说,我的孩子才三岁多,做事不用心,爱抢东西打人,竟然还学会了撒谎。能感觉到这位母亲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同时,更令人同情的是她那三岁多的女儿...
    2020-12-04 阅读全文
  • 如何对待孩子说谎的问题 今天中午吃完饭的时候,梓涵突然过来对我说:“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去北京了。 ”我们这里距离北京那么远我很好奇问:“你妈妈是怎么带你去的呀,怎么那么快回来了啊。 ”“我妈妈带我做飞机去的”我明白了梓涵是...
    2020-11-06 阅读全文
  • 关于儿童说谎 导读:孩子为什么说谎?──他们说谎有时是由于不让他们说真话。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妈妈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可妈妈一听珍爱的花瓶被打...
    2021-09-09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幼儿说谎 父母对幼儿的说谎是非常敏感的,一般会把说谎看作是一种最坏的、令人不能容忍的品行。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在议论,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说谎,瞎编假话骗人,真令人担心。确实,孩...

2020-07-27 阅读全文

*4岁的妮妮不小心打碎了茶几上的花瓶,妈妈问起时,她说是家里的小花猫干的。 *威儿和爸爸妈妈吃了晚饭出门散步,路过蛋糕店,看见橱窗里诱人的水果蛋糕,威儿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缠着妈妈要买一个蛋糕,并说“...

2021-11-23 阅读全文

正确对待儿童“撒谎”等幼稚行为曾经有一位痛苦中的妈妈气愤无比地说,我的孩子才三岁多,做事不用心,爱抢东西打人,竟然还学会了撒谎。能感觉到这位母亲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同时,更令人同情的是她那三岁多的女儿...

2020-12-04 阅读全文

今天中午吃完饭的时候,梓涵突然过来对我说:“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去北京了。 ”我们这里距离北京那么远我很好奇问:“你妈妈是怎么带你去的呀,怎么那么快回来了啊。 ”“我妈妈带我做飞机去的”我明白了梓涵是...

2020-11-06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为什么说谎?──他们说谎有时是由于不让他们说真话。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妈妈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可妈妈一听珍爱的花瓶被打...

2021-09-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