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从妈妈身上,能看到孩子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0-12-28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妈妈身上,能看到孩子的未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女人,依旧从容生活,这多半是因为她内心积蓄着巨大的能量,而这能量源头,和她有什么样的父母分不开。今天,我们来探寻朴槿惠是在什么样的家庭中长大的?

小时候,因为父亲身份特殊,非常忙碌,所以养育孩子的重任,都落在母亲陆英修女士身上。

她说:从小母亲就对我们耳提面命,不可以向别人炫耀你所拥有的东西。

下着大雨的坏天气,秘书建议开车送她去学校。母亲却坚定地看着她,意思是“你可以自己去”。于是她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踩着雨去了学校,虽然被淋湿了,但到了学校发现同学们都在挤衣服上的水,自己也得以和他们打成一片,那种感觉也很好。

母亲一直希望她懂得,她没有特别之处,也需要靠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有亲戚从美国给孩子们带回一个玩具,她们姐弟几个高兴地玩了一天。但母亲却有些忧心:拥有别人没有的贵重东西,对孩子的教育并无益处,即使没有那种玩具,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大片可以尽情玩耍的院子。

要是别人知道我们家没有玩具,那因为孩子父亲的身份,就会有很多人送玩具来。

贵重的文具也是一样,当孩子们很想带到学校去,她却说“你现在用的已经很好了,需要带一个其他人都没有的东西去吗?

搬进了青瓦台后,家里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其他孩子羡慕的特别东西,日子过得非常简朴。

作为母亲,她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即便父亲位高权重,你们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总有一天我们还是要从青瓦台回到一个寻常人家。

或许,母亲教诲她的,位于高处时的低调与谦逊,成为她身处低处时的尊严与坦然。

母亲非常注重尊敬他人,孩子们跟她说话,她总是认真听取。如果孩子帮家里做了什么事,甚至只是递上一只水果,她也会用目光表达欣慰和赞许。

她的母亲是个让孩子们感到骄傲的女人,在孩子心目中,“母亲什么都会”。

因为父亲经常不在家,母亲包办了几乎所有家事,而且亲力亲为。孩子们很少能看到睡觉中的母亲。秋天晒着辣椒和白菜帮,冬天搬臭臭的大酱块,亲手种着各种蔬菜……

孩子们睡觉时,她在记账,给远方的丈夫写信。孩子们还没起床时,她已经在厨房忙碌。

朴槿惠曾在访谈中被问道:“家里需要男人的时候,怎么办呢?”

她第一反应是,不自觉地反问自己:有什么事是需要男人帮忙的。

她印象当中,母亲无所不能。破旧的东西到母亲手里就能焕然一新。

所以,家里的事朴槿惠也都能做得来,“换灯泡、修坏掉的门把手,只要有工具箱,任何坏的东西都能轻易修好。”

父亲经常不在孩子身边,母亲尽力弥补这种空缺。她让孩子们给父亲写信,有回信的时候,就在睡前念给他们听。她告诉孩子们,父亲是多么爱他们,也讲起年轻时的相爱故事,孩子们常常带着这满满的爱进入梦乡。

每个孩子对母亲有一种本能亲近和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和行为才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

从朴槿惠在传记中的描述,能看到这样一位母亲:

她温和谦逊,内心坚强,她勤劳能干,懂得持家。她善解人意,很有主见。她为家庭付出但毫无怨言,她给每个家庭成员都付出了满满的爱,让孩子们觉得有妈妈在,就可以安心。

她对孩子严厉,但在孩子面前情绪稳定,从不乱发脾气。

她对孩子的批评,就事论事,从不打击和挖苦。

她为孩子的长远考虑,从不娇惯宠溺。

她教育孩子低调谦逊,不炫耀不傲气,考虑别人的感受。

她为孩子经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引导孩子靠自己的能力立足。

她想办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父亲虽然经常不在身边,但依然非常爱他们。

我们都想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得到超乎寻常的关照时,不至于迷失,遭遇前所未有的迫害时,也不至于消沉。能站得了高处,也能守得住低处,宠辱不惊。

而孩子能否成为这样的人,恰恰取决于父母,尤其是母亲。

朴槿惠曾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母亲。有人说,她非常像自己的母亲。我们身上的行为与性格,多少都有来自母亲的影响。

所以,从妈妈的身上,就能看到孩子的未来。那些内心充满爱和能量的母亲,才能养育出身心健康,抗压力强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从行为细节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朋友,您注意到您孩子的行为细节了吗?

多年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看到也听到过许许多多关于孩子成长的事例。当你真正的走近孩子的生活你会发现,从孩子的行为细节可以看到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成长,有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实例,大家有什么育儿问题可以跟帖讨论,同时我也会及时给您回复。

案例:站在活动室的门口,一位漂亮的小姑娘迎面跑来,看到我后高兴的说:“老师好,老师真漂亮”!当时我很惊讶,问道:“你见过我吗?”“没有”。

大家都一直认为这个孩子很懂事。观察中发现,妈妈一皱眉头,孩子的神情就紧张起来,看到妈妈表情放松,孩子的表情才缓和;

在手聪脑绘(通过教师引导绘画表现孩子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环节,我观察到这个孩子在最内部的圈子里画上了自己,第二层圈子里画上了妈妈……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在孩子用色时,用了大量的黑色……

点评:孩子很懂事,很阳光,但是在她的内心很不安定,缺少安全感;

跟家长沟通时了解到,家长的工作很忙,把她寄养在亲戚家,当她哭闹时就告诉她“如果你再哭,下次我就不来看你了”。

现在家长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忙,很多孩子都寄养在亲戚家,孩子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为了能够及时的适应,必须对周围的陌生人迎合,这样才会得到他人更多的爱,有些孩子还有可能抑郁不与人交流;我们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寄养在亲戚家(除爷爷奶奶家)的孩子有部分心理都早熟,这是好的表现吗?

当你无奈必须这样做时,您一定要跟孩子说到以下几点:妈妈是爱你的;妈妈因为每天早早就上班,很晚才下班才让你住在阿姨家;如果你想妈妈可以随时给妈妈打电话……真诚的和孩子交流,不要吓唬或用一句“很忙”去敷衍孩子。

您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如果有时间要多抱抱孩子,多和孩子玩一些亲子游戏,如拍手说儿歌、玩皮球、跑步、亲子讲故事等等,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受,如果这些让孩子把它埋在心理,它会发芽的!

在活动室里,有的孩子容易急躁,有的孩子有暴力倾向,有的孩子过于胆小内向……这些行为表现不只是性格的原因,下次会逐一和大家分享的。

从名人身上看家庭教育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能够为孩子创设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因为自己没有很多的金钱,无法为孩子提供所需要的事情。其实这个想法真的不太正确,不可否认财富或许会为成就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些便利,但是却绝对不是主要的因素。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这个名字。她是英国著名的首相,曾经连任三届,成为世界政坛的风云人物。当她入住唐宁街十号的时候,她曾经说过自己的成功要感谢自己的父亲对她的教育和培养。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是一家杂货店的小店主,他却故意为女儿创设的是一个节俭清苦的环境。让她在清苦的环境中,懂得赤手打天下的道理。而在能力培养方面,自己则主动为女儿选择所看书籍的种类,有意引导孩子的思维能力,带她到教堂,感受其中的氛围。从而形成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良好的独立人格,为她以后的政治生涯也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撒切尔夫人身上,我们不难看出,金钱财富这些物质条件真的不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真正的关键因素是父母是否可以的为孩子内心的需求创设一个环境,是否为他未来的成长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才是主要的。所以当您在抱怨自己金钱不够多,才会让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真的是不太正确的。

年轻父母从励志人物身上获得的启示


眼看暑假临近,孩子们还没怎么样,这家长们便开始忙活了。忙活什么呢?为孩子们做主去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兴趣班或许补习班。其实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方法是不是有些太过了呢?很多家长,根本连听取孩子意见的方式都没采用,而是直接专横的就作了孩子的主,无论喜欢不喜欢,就直接给孩子报了名。面对自己的专制作法,他们的理由还很是一个充分:孩子还小,他们懂什么呀?我现在的做法完全是为了他们好。他们小时候不多多学习点本领,这长大了该怎么办?哪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呀。这话听着似乎在理,但实际上对吗?孩子小时成绩就必须得全优,将来才可能出人头地?才能有大出息?这个倒真的未必。

马云这个以跨入世界级富豪行列的励志人物相信我们国人大都熟悉

,别说小时成绩如何,就连大了数学还得过1分呢?可现在马云没出人头地吗?再看另一位励志人物——任志强,往往在微博或者一些媒体专栏中语出惊人,以致于大家给他起了一个“任大炮”的外号。可就是这么一个语出惊人言词犀利的励志人物,小时候的语文成绩是一塌糊涂,语文老师只好多次找家长谈话,处理问题。

看到以上这两则有关励志人物读书的事情,年轻的父母们,你是否还会抱有原来的观点呢?

家长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家长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习韩老师的亲子教育课后,现在很喜欢观察周围的人教育孩子,而且喜欢不知不觉用韩老师的亲子理念来看待他们的教育亲子方式方法。

事例一

星期天和**两个同学家长带三个孩子去苍梧绿园玩CS.到活动地点,开始玩游戏之前,教练在讲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教练在专心致志的讲,孩子们在专注的听,结果教练讲一句,一位同学妈重复告诉**同学一句。不断的打扰孩子的注意力。从这件事我知道老师反映这孩子不专注的原因了。孩子在专注听讲,孩子妈妈不停的打断他,长此以往孩子能养成良好的专注力了吗?就这种培养方式再多么专注的孩子都给毁了。

事例二

前天数学老师通知买钱币的学具,同学妈妈(**同学妈妈)告诉我她帮我买了一套,第二天早上带给**。昨晚**告诉我“妈妈,你帮我买钱币的学具吧。”**看起来还不太开心。我拉他到怀中问他“阿姨不是帮我们买了吗?她让同学今天带给你了,他忘记带了?”**摇摇头说“不是的,他给我用一会就收回去了,说是他家的。”奥,可能是他妈妈没说明白或是他同学没听清楚。我摸摸**头告诉他“没关系的,可能是阿姨没和他说清楚,那是阿姨帮我们带的。等会我问问阿姨啥情况,好吧。啥事我们都要问清楚了。我们不能误解别人。”**表示同意。

结果到晚上,我还没打电话问同学妈妈,她就气急败坏的打来电话,说他家儿子小气,把学具给带回来了。他爸和他妈还把同学训一顿。我“是你没和孩子说清楚是给**带的吧?”他妈“我就说把这套带给**。”我“那这事你不能怪孩子,是你自己和孩子说话没说清楚,同学肯定认为是借给**的。和孩子说事一定要说的明明白白的。你没说明白,反而怪孩子小气。你想想这事你做的对吗?自己感觉孩子有错时,要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告知清楚。还有不问清楚情况不要给孩子乱扣帽子。孩子都是好孩子。要以宽容的心对孩子。”他妈“是呢,是我没说清楚,我就认为他小气。我对他真的没有你对**的耐心。!”我“以后告诉孩子做事情要说的明明白白的。别让孩子间产生误会。”他妈“是呢,难怪他喜欢**,我家爸爸就说你家**大气,懂事。原来是你教育的好。今天你不说我都想揍他一顿。谢谢了!”

从这件事我觉得是他妈告知孩子事情的时候,自己说的不清楚,又脾气急,还怪孩子小气,对孩子没有到位的教育方法。其实孩子就是家长的复印件。原件模板都有瑕姿,复印件能清晰吗?

妈妈喜欢在我身上找缺点让我没有自信


刚才和妈妈通了电话,心里有些不高兴,很想说出来。

从上小学开始,我一直是个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出色不说,美术、体育都不错。教过我的老师,对我印象都很深,爸爸总说我是他的骄傲。可是,我却很少听到妈妈表扬我。妈妈最喜欢在我面前说“谁怎么样,谁怎么会做事,谁长得怎么好看……”仿佛我什么都比不上人家,虽然妈妈也没有说我不好。从小到大,妈妈没有骂过我,没有打过我,对我很好,可是我却是个很没有自信的人,我想这和妈妈是有很大关系的,虽然她非常爱我。

我觉得妈妈喜欢在我身上找缺点,然后和别人比较,这只会让我越来越没有自信。长大后,我也和妈妈交流过我的感受,妈妈也有所知晓,可是她似乎已经养成了习惯。现在,我家诺诺成了她的话题。正好娘家那边有个孩子和诺诺差不多大,妈妈以前总是说那个孩子是双眼皮,诺诺是单眼皮,比不上人家。刚才电话里她又说那个孩子什么都会说了,像个大人了,很懂事,很可爱,我听了很不舒服。

不是我觉得自己的孩子好,我家诺诺长得也很可爱,虽然还不是很会说话,但现在她也努力地在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多东西都认识了,会表达了,还会学着我上班的样子,手上搭着一个包,和我们说“再见”呢!孩子的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很正常,就像诺诺14个月会走路,但那个孩子16个月才会走,妈妈怎么就不想想呢?人家都说自己的孩子好,可我妈怎么就不会说呢?她会说,诺诺的脚很大,不好看,腿短,不好看,可这些有什么关系呢?孩子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再说孩子还小,“女大十八变”,说不准的。

想起妈妈总是说我很宠着弟弟,那是因为我懂事后,我就不想让弟弟像我一样不自信。然而,我失败了,优秀的弟弟比我还要内向,这让我很自责,我应该多关心弟弟的。有时候,我真想和妈妈好好谈谈,好好说说她这个“坏习惯”,可每次看到她任劳任怨,那么辛苦,我就说不出口了。妈妈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出发点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方法是很重要的,用怎样的方式爱孩子,值得我们这些新妈妈们去思量。

我就觉得妈妈她看不见自己孩子的优点,我决不能让自己也像妈妈一样去陪伴诺诺成长。我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让诺诺阳光、可爱、充满自信。说起来有趣,19个月大的孩子,已经知道表扬了,每次诺诺有一点进步,我说:“诺诺真棒!”时,她就特别高兴。我要让诺诺知道,妈妈关注着她的每一点成长,妈妈欣喜地感受着她点点滴滴的进步,妈妈希望她能快乐健康地长大!我会告诉诺诺,妈妈不在乎她是不是最聪明,是不是最漂亮,妈妈在乎的是诺诺身心都健康,诺诺是妈妈心中最棒的孩子!当然

,妈妈也允许诺诺有一些小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但妈妈会陪着诺诺慢慢改正的。孩子的童年只有一个,孩子性格的铸造只有一次,快乐、自信是多么重要啊!好的性格能让孩子一生得益呢!

现在,在家庭教育中很注重“赏识”,什么时候,真该给妈妈上一课!

从少儿阶段培养未来领导力


美国孩子的领导能力在全世界是非常知名的,连小孩子或者中学生,他们的领导能力,都让很多人惊叹不已!他们的父母、老师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如参加各种演讲、演出,让小孩子自己组织活动,比赛等。

我在Love llElementary School就看到非常有意思的一幕,那时老师刚好不在,教室里较吵。一位才4岁多小男生站起来,走到大家前面,搬一张椅子站的高高地,并且从容的告诉大家,请安静!老师不在,我现在就是你们的老师,你们要听我的。

后来随着我在美国教学的时间越长,就越来越了解了美国孩子的领导能力是怎样从小培养的,能力的培养和语言一样,不能通过突击达到很好的效果,从少儿阶段培养“未来领导力”,看似太大,实则对孩子一生影响非常重大。

“未来领导力”乍一感觉有点空,表达起来比较难以具体化,它其实是欧美现代教育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指少儿阶段锻炼和积累的演讲演示、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意识和能力。

在美国的课堂上,孩子从小就有很多参与课堂表达的机会,可以想象,当孩子怯生生地第一次站在讲台前,害羞是难免的。但这样的语言能力训炼,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则是十分宝贵的。在美国,经过“浸入式学科英语”和“未来领导力”教育的儿童,基本都能够使用流利自信的英文,加以丰富的肢体语言,针对不同的命题进行公众演讲。

我们看到的美式课堂都看似很轻松,但里面学问却很多。一个游戏,就是一个学习内容,一个分享合作的项目。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点与擅长,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A的组织领导能力,B的执行计划能力,C的耐心细致的特点,D则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做到最好。他们因为各种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和谐的相处与配合共同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非常有成就感!

从教室的布置就可以看出,孩子们基本都是4-6人一桌,成为一个小团队,很多学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中的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管理设计、分工协作和演讲活动,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小“Leader”,每个环节都是管理与协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作业完成后,小“Leader”还要进行演讲,锻炼其面对众人的演讲演示能力。这样,孩子的领导力和创造力不仅得到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还体会到合作和分享的价值和乐趣。

写了一系列的关于美国小学教育的文章,无意去比较中美教育的优劣,只是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下,我们做教育,为人父母,我们担负着责任,我们有一种使命,我们总想为孩子带来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参考,与大家分享是件幸福的事。

妈妈在这4点越懒,孩子未来越独立!


儿子航航背上书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责任。似乎父母养育他到7周岁,就等着他背上书包这一天。心也随之不轻 松起来,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来。早上催促他起床,帮他整理书包,晚上陪他读书,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为他忙前顾后,然而孩子却不领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究其原因,我认为根源还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于父母太勤 劳,反而养成了他的惰性,由于太关注他的学习,他反而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是为大人学的,对大人产生依赖性。长此下去,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如是保证优秀成绩的关键,是支付将来成材的前提,是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保证。

看着这么多父母为“小皇帝”、“小公主”们鞠躬尽瘁,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相辅相成的。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不信你看,我是如何做的:

经验一: 懒于接送——独自走路去上学!

虽然很多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的,虽然他爸刚开学时送过他几次,但我从不接送,因为儿子从家到学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过一条马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在给他讲了安全知识后,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练轻功”。

有一晚,他没按时睡觉,次日起来迟了,要我骑车送,我故意说,我自己上班要迟到,来不及送。他气得一边跺脚一边小跑去学校,结果因迟到被罚扫地。我知道他最怕老师罚了,所以只有让他迟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训,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后总是一到8点半就上床,准时睡觉,保证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形成。

教子心得: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

经验二: 懒于陪读——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

我只提醒儿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他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我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并告 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为了图省事,来问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为了完成作业,他不得不一个笔划一个笔划地查。过后,我在思考他不爱查字典的缘由,原来是对部首查字典不够熟练,往往查一个字要费老半天时 间,要查的生字多了,别说孩子,大人也觉枯燥。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赛,列出生字,看谁查得快,我故意输给他,赢了的他兴趣盎然。玩了几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认为是麻烦事了。现在,他还主动帮同学查字典呢。

教子心得: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独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

经验三: 懒于唠叨——多做少说培养自觉性!

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象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周末,他打游戏打了很久,作业也没做,我问:“你准备打到几点?”他看看钟,说:“再打十分钟。”“好,说话算数。”十分钟过去了,我返回来一看,他还在打,我强忍怒气,脸上平静地 说:“你平常不是说,说话要算数吗?”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马上关掉电脑。

在此之前,因我给他灌输过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识,所以这次他才能愉快地接受。试想,如果我来个火冒三丈,一阵唠叨:“别打了,还不赶快做功课去,这样打下去,成绩怎么会好?以后考不上大学……”恐怕他口服心不服的,做作业时还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以后他打游戏,我要他自己规定时间,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关机。开始,他还要我监督,以后我偷偷观察,发现他自觉了,时间一到就不打了。都说打 游戏不好,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他从中学会了控制自己,克制欲望,培养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等。而这些,正是重要的学习品质。

教子心得: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经验四: 懒于动手——不包办培养做事独立性!

凡是儿子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不帮忙。如他的房间乱的时候,我就提醒他该收拾整齐了,自己却在一旁乐得看他整理。

孩子上科技课经常要回家准备各种材料,我叫他自己准备;要买什么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店铺买,以锻炼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收集标本,我带他去野外,看着他动手做。

刚开学,老师要求给新书包上书皮,他不会包,我却叫他跟我学包。第一个封皮包好后(当然非常蹩脚),便放手,叫他自己包。他嫌麻烦,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我不理睬,只顾在旁边“指手划脚”地指导一番,看我如君子般“动口不动手”,他不得不耐着性子包。如果我为了图快省事,帮他包完,那么他永远也包不出第二个 更好的书皮。

教子心得:勤于帮孩子做事,甚至包办,孩子就会有依赖和被动性,而责任心也无从培养。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由于我的种种“懒”,促成了他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改掉了粗枝大叶、丢三拉四的毛病,遇到困难,能独立思考钻研,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生活上,独立性强,样样能自理。可见,父母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该懒的时候不妨 懒,把操心、关注默默地放在心里。移开呵护的羽翼,让他自己去飞翔,唯有这样,雉燕才能炼就一双坚强的翅膀,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的独立能力。

成功的父母每时每刻都会注重优质信息的分享,把好的亲子教育文章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也许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数亿的孩子会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从美国“最不靠谱妈妈”那里,学习如何放养孩子


为人父母实在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既要防范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又不能事事包办,以防养出一个“巨婴”。本文作者王苏定居美国,她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游走东西、养育孩子的经验出发,建议家长们对孩子采取“放养”态度,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而自信的人。

网上一直有家长在讨论穷养、富养孩子的问题。对于正好有一儿一女的我来说,无论穷养、富养都有一定的困难。

穷养,怎么个穷法?窝头咸菜,破衣烂衫,在物质上断了孩子享受的念头以劳其筋骨,炼其意志,有道理,但现实中很难持续地做到;富养,同样,怎么个富法?以我们这种不上不下的中产阶级硬要让孩子去见识富人享受的方方面面,也够勉为其难的。

养孩子,上关国家未来,下系小家幸福,工程之浩大繁复,比读个学位、谋个官职难多了。再要一会儿装穷,一会儿充富的,像我这种懒惰的家长就别想继续当下去了。心虚地想想,闭着眼睛下了决心:干脆放养!

无独有偶,就在我痛下决心不当尽职尽责的好妈妈而是放养孩子时,我了解到美国也有这样的妈妈,她们中的经典人物就是莱诺·斯堪那翠(LenoreSkenazy)。

在大家开始讲究吃有机的散养鸡(Free range chicken)的今天,她出了本《放养孩子》(Free-rangeKids)的书。散养鸡可以大行其道,放养孩子在许多美国父母的眼里简直是大逆不道。

作为一名专栏作家,莱诺在2008年的一篇专栏文章提到,她让自己9岁的儿子一个人在纽约市里乘地铁,由此引起轩然大波!从此,你如在网上搜一下“America’sworst mom”(美国最差劲妈妈),莱诺当仁不让地名列榜首。我看了这头衔,当时吓得心里一哆嗦,缩着头暗暗地庆幸自己的“放养”计划没有声张。

今天,我之所以敢斗胆“叫嚣”这个主张,是因为我从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放养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的未来、幸福计,咱也挺直腰杆、昂起头说说我的理由。

回国探亲,我的小侄子刚好7个月大。按照咱们中国人“七坐八爬”的说法,可爱的小家伙是该坐起来了(这也不能太死板,孩子成长的速度不一样,这只能是个参考)。但孩子还不会坐,家人有些着急,尤其是想起我在儿子6个月时带他回国住了两个月,那时我儿子已是四处乱爬,抓着沙发、床框往起站,坐在奶奶给铺的凉席上一根一根把席子扯坏的淘气样,更为小侄子还不会坐而着急。

我观察了两天,告诉家人:“不是孩子不会的问题,是大人根本没有给他机会。”4个大人围着小侄子转,小家伙只要稍微一哼哼,就有大人赶紧上前把他抱起来,这一天的功夫不是躺着就是抱着,孩子哪儿有机会坐呢?

孩子小的时候,是完完全全靠着父母才能生存的。娇小的婴儿要格外呵护,爸爸妈妈抱在怀里,给孩子温暖,给孩子安全感。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给儿子洗澡时他紧张的表情,小手本能地紧抓我的衣服,那种依赖,那种无助,让父母不由地搂紧孩子。但孩子慢慢长大了,我们就得学会渐渐地把孩子放下,让他(她)有机会发育成长,有机会探索他(她)周围的世界。

说实话,我们放手孩子本是无意识的。俗语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猪养”,我们真差不多是这样。生儿子时,家里没有人来帮忙,我们是看着《婴儿第一年》(Baby’sFirstYear)把儿子带大的。

书上说2个月时要让孩子练习抬头,先生就认真执行。经常把躺着的肥肥的儿子翻过来,两只小胖手一边一个放好让他趴在床上练习借助臂力把头抬起来。开始,儿子不行,脸朝下陷到床里,看不到任何东西,一边使劲一边哭,眼泪、鼻涕弄得满床单都是,看得我非常心疼。

我说这么小的孩子算了吧,先生不同意,非得坚持。结果,3-4次后,儿子慢慢可以抬起一寸高,一拳高,渐渐地还可以左右看看了。有了这个进步,儿子可高兴了,流着哈喇子乐。从此,儿子该发育到什么程度我们都按书给他机会,给他空间,给他创造环境去探索这个他逐渐能够去摸、去爬的世界。

在我们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地学习的经历。向自己认为好的抚育方式学,从自己认为不好的养育方式里汲取教训。

因为身处西方这个环境,观察和我们东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父母带孩子,学到很多。比方说,孩子刚学会走路时,跌跌撞撞,摔倒的机会很多。西方的父母在孩子摔倒后,很少有人像我们中国家长急冲过去,查看伤势,又是帮孩子揉伤,又是帮孩子擦眼泪的,咱中国的家长夸张的还会说:“打地!怎么让我们的宝宝摔了一跤!”他们则多半会望着孩子关切地问一句:“你没事儿吧?自己站起来。”

说来也怪,父母这样控制住自己关注的情绪不紧张,孩子也就咧嘴哼两声自己爬起来。反倒是我们家长紧张地冲过去,孩子一般都是放声大哭,因为他们从家长的重视程度上敏感到问题严重而觉得害怕,心理上一脆弱,伤处就更疼了!

小小的孩子对周围的事情、父母的情绪是感知非常敏锐的。孩子跌倒了如无大碍,应该放手让他(她)自己学会爬起来,这难道不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吗?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过中国家长关爱孩子极端的例子。朋友的女儿比我的女儿略小,在小姑娘开始会爬时,我看到爱女心切的爸爸一直弯腰用手托着女儿的肚子。女儿从门口爬到客厅,爸爸弯腰托着肚子跟到客厅;女儿去爬楼梯了,爸爸依然弯腰托着肚子跟到楼梯那儿。

我在诧异之后忍不住问:“为什么要这样?”一家人几乎异口同声地答:“我们试过,孩子这样跪在地上爬,膝盖很疼的。”好家伙,全家上从姥姥、姥爷起,下到爸爸、妈妈,全体都试爬了一遍得出这么个结论。

我从心里想说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啊,也没见过哪个婴儿四处爬时疼得呲牙咧嘴的,他们对自己新添的本事乐着呢。孩子小,骨骼软,加上皮下的脂肪,和大人的感受不会太一样的。但是,看到这么尽职尽责的爸爸,我把话咽回肚里,心里感叹:“我怎么就没有这样为孩子献腰献身的精神?!”

>>点击下一页继续查看

儿子上中学后,参加了校足球队,恰好就在我们小区对面的球场练习,儿子就骑车过去,不用我们送了。如果从我家到孩子的学校有行人走的路,我会考虑让孩子走着上学。我的儿子给我们做过早餐,炒过菜,回国时还得意洋洋地做给奶奶吃。所以,三项我都占全啦。

放手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也是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长大的。家里虽然几乎一直有保姆,但我和弟弟从小都是被要求分担家务的。买菜、打酱油、打开水、在蜂窝煤炉上做米饭,这些我们在比我自己孩子都要小的7、8岁时就会做了。

我和弟弟大学时都要求去外地上学,父母同意了。但是,录取后,爸爸妈妈也说得非常清楚:“既然你要独立,要飞远,那从现在开始就自己准备行程吧。”于是,从注销北京户口开始,买火车票、托运行李,爸爸妈妈再不过问,都是我们自己办理的。

放手的结果,是我和弟弟生活上都很独立,由自立而自信,生活在眼前丰富起来,世界是个开阔的未来。

我之所以在儿子11岁时开始教他做饭,起因于我们一个朋友上大学的孩子。那年,我们出门旅行,回家的路上,绕道去看看这个朋友在大学读书的女儿。姑娘成绩很优秀,是拿全额奖学金(不是助学金)上学。吃过她爸爸无数次美味,天性我又爱吃,问起她在学校的生活自然离不开伙食问题。姑娘说,吃腻了学校的食堂有时也自己做。问她做些什么,竟然是除了意大利面条,还是意大利面条!

回来,我是痛定思痛,觉得怎么也得教会孩子做个蛋炒饭吧。这样,我的孩子上学时,读书辛苦之余,至少还能自给自足地享受一点儿美食。另外,我还有个特别的私心,悄悄告诉儿子:“为娘的传你这么个技艺,到时和别人抢女朋友时,你可就技高一筹啦,切记,切记!”

西方的父母养孩子也有很多不放手的一面。和我们东方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呵护多不同,美国的父母倒是在孩子大些时开始过分担心,怕孩子被心理变态的人拐走,怕孩子一个人在家出危险或是坏人上门。于是,各州都有法律规定几岁的孩子可以自己单独在家,家长不遵守不留神就会被邻居给告了!

我的孩子的校车站离我家只有5户人家远,邻居和我的孩子都是一起用车送下去的,偶尔走一下,也是有大人跟着。想想,真是过分!但我还不能不这样,担心邻居有看法,如果被告一下,后果很严重。孩子会被社会工作者带走,你得竭力证明你没有忽略孩子的安全,这样的麻烦还是轻易不要惹的好。

实际上,据统计资料,现在拐走孩子的事件并不比几十年前多,只是因为媒体的渲染、科技传播的快和广让人感觉坏人四伏。其实,伤害孩子的陌生人不多,很多是孩子认识的熟人呢。

这样由法律保护、父母监护下的孩子其实是生活在一个不真实的空间里,长久下去,他们还会自己保护自己吗?

美国的社会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爱护过分了,媒体称这样的父母是“直升机”父母,老是在孩子的头顶上盘旋不去。纽约时报前两天报道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新生入校时开始硬性规定家长必须在某日某时离校,让孩子能独立适应新室友、新学校,可见不肯松手的父母有多执着了。

在为人父母的经历中,我常常想,有多少时候我们对孩子过度的爱成了他们成长的障碍?以爱的名义,我们替孩子遮风挡雨,有时也挡住了他们展望未来的视线;以爱的名义,我们给孩子搭筑暖巢,有时会忘了寒冷也是种生活的体验。

我们牵着孩子的手走了一程,该放手的时候还是得放手,再爱,我们也不可能和他们牵手一生。

穷养还是富养?不如放养吧!

“郜妈”的亲子教育经:看到妈妈们的小问题


导读:通过“郜妈”的一双新鲜眼,我们看到了很多妈妈的“小问题”。

“郜妈”,名叫郜莹,台湾女作家,台湾电台、电视台资深主持人,上海浦江之声嘉宾主持人。她写了很多育儿的心得书,引起广泛讨论的是《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郜妈”一直在做一个“爱心点灯”的活动,号召大家为贫困小学捐书,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郜妈”。

“郜妈”的亲子教育经,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郜妈”说大陆妈妈:

有点功利哦

举例:我近期待在大陆发现一个特别现象。在图书大厦里,听到一位妈妈一边翻幼儿书一边说:“字这么少,要买本字多一点的。”还有很多妈妈让0到3岁的孩子上早教班,大家彼此夸耀的经常是:“你看我孩子认识多少字。”而一些问题妈妈都来问我要“立竿见影”的教育药方。

观念:其实太功利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以后说不定都找不到工作哦!

郜妈说:我的儿子从美国念到硕士后到上海工作,他的月薪一万人民币,但是我认识的女性朋友,还不到30岁,她在上海工作的月薪超过两万人民币。我儿子心理就有些不平衡了。所以我告诉他,对于现代社会,父母一味追求的学历,其实并不是永久不变的保证书。怎样做人、做事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妈妈咨询我,其实就是很功利地想要一张药方,马上把孩子治好,但并不是每个药方都适合每个孩子,孩子需要的是维生素,强身健体。

“郜妈”说管教:

父母管孩子要“创新”

举例:其实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的父母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吓唬孩子,比如“你再调皮,就把你扔出去,不要你了”。问题是,家长能做到吗?不可能。所以下次吓唬时,请你用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吓唬。

观念: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要说话算数,要有点创新意识。

郜妈说: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在商场大哭大闹要买东西的窘境,我的一个台湾朋友也是,一次他儿子又躺在地上赖皮,他觉得很丢脸,可打骂都不管用,突然灵机一动,他也躺在地上,周围人都围观,还有人说要打电话给警察,孩子就很着急,直喊爸爸坐起来。后来朋友站起来跟大家解释,然后对儿子说:“你觉得丢脸吧,刚才你躺在地上,爸爸和你现在一样觉得丢脸。”这之后,他儿子再也不闹了。有时候,管孩子也要有点创新精神。

“郜妈”说母爱:

做个“力所能及”的妈妈

举例:我做了一个讲座“老鸟妈妈和新鸟妈妈”,其中有新鸟妈妈就问我,作为老鸟妈妈,在对待孩子方面,也会有像新鸟妈妈那样的担忧和害怕吗?我说,当然有,而且怕的大方向差不多,都是怕教育孩子上失策,没教到点儿上、耽误了孩子;怕孩子不成材;怕孩子学坏误入歧途;怕孩子不懂照顾自己;怕孩子不快乐、不幸福……只是害怕的具体事上有些不相同。

观点:不论孩子长到多大了,妈妈那颗担心孩子的心,都永远提在那放不下来。所以不想让自己这颗妈妈心给累死、担忧死,就做个自己“力所能及”的妈妈。

因为这样你才能做得轻松,才能坚持下去。我看到育儿书里都说:孩子别着急,慢慢来,从来没有人说爸爸妈妈,别着急慢慢来,所以我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妈妈们,我也曾因为错误的决定而让我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有所缺憾,我的儿子从小受到爱护,他很依赖我,但他到美国读书之后,我为了培养他的独立性,希望他不要打电话来诉苦,现在我发觉当时做得太绝了,让孩子以为我不再爱他。

很多书都说家长应该怎样,但我希望安慰和鼓励年轻的父母,让我们和孩子彼此都能保有“不模范”的空间去自由挥洒,用心不用力地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

“郜妈”说孩子:

要让他们懂得规则

举例: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说大陆女生六成愿嫁富二代。这让我回想起自己女儿在小学四年级时,跟同学煲电话粥时所说的一段话:“我将来长大后,一定要找个有钱的老公来嫁,然后再用他的钱来打拼我的事业!”我跟她说:“你知道找个有钱男人嫁,必须要花多少心力去打败多少女人吗?而且就算侥幸获胜拿到了这个‘钱口袋’,时时担心他会被其他女人给抢走,与其花费如此多心思还未必能得到或护住这‘钱口袋’,还不如将这些辛苦心思用来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钱口袋’来得更稳妥。”

观点:我儿子中学时要买一双名牌球鞋,用的是别人祝贺他考上高中的红包,我希望他不要买,但他认为是花自己的钱,我告诉他:“这个红包钱以后是父母要还给别人的,也就是说,你花的还是父母的钱。在你没有真正赚得到一分钱的时候,你没有权利买奢侈品。”孩子要让他懂得规则。

郜妈指点“母亲节”:

子女“抱蛋”妈妈“种树”

在台湾,母亲节的气氛比较浓,孩子送妈妈卡片和亲手做的小礼物很普遍,学校也会组织,而“郜妈”做过很多关于母亲节的活动和创意,在今天的母亲节,“郜妈”就支几个招给大家。支招一:抱蛋活动

我们曾经让100个孩子每个人领一只生鸡蛋,然后带在身上过一天,等到母亲节的下午,再进行回收。基本上只有10个左右的孩子能够保留鸡蛋完好,孩子们就会抱怨说:“生鸡蛋好容易破哦,很难拿呀。”我们会告诉他们:“拿一天你们都觉得很难,可妈妈们从怀孕那一刻开始,就把你们像生鸡蛋一样,每天小心翼翼地捧着,她们该多不容易啊!”小孩子们特别感动,这个活动的效果非常好。支招二:种棵“妈妈树”

我参加过儿子的一个表演会,当时每个孩子都上台讲自己的妈妈,但我想对儿子说:“虽然辛苦,但有了你,妈妈觉得很快乐。妈妈感谢你。”所以我们酝酿了这个活动,妈妈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张卡片,并大声地告诉孩子听,然后一起把卡片挂在树上。这个活动会让孩子们感觉到妈妈对他们的需要和爱。

相信《从妈妈身上,能看到孩子的未来》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内容: 《纲要》中指出:为了更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与视野。送走秋天迎来冬天,树叶变黄,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我们学校门前有许多风景树:法...
    2020-03-27 阅读全文
  • 2020说课稿: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说课稿: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内容: 《纲要》中指出:为了更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
    2020-06-23 阅读全文
  • 从孩子身上看家庭教育缺失 从孩子身上看家庭教育缺失今天小学生期未考试完了,在托儿所与三十几位孩子相处了二十几天,让我从这些可爱的孩子身上,更深层的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有一个什么的成长品质与家长有个密切的关系.从三十几位...
    2020-10-22 阅读全文
  • 中班说课稿: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内容: 《纲要》中指出:为了更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与视野。送走秋天迎来冬天,树叶变黄,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我们学校门前有许多风景树:法...
    2019-12-12 阅读全文
  • 从行为细节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朋友,您注意到您孩子的行为细节了吗? 多年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看到也听到过许许多多关于孩子成长的事例。当你真正的走近孩子的生活你会发现,从孩子的行为细节可以看到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成长,有时也存在...
    2022-01-07 阅读全文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内容: 《纲要》中指出:为了更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与视野。送走秋天迎来冬天,树叶变黄,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我们学校门前有许多风景树:法...

2020-03-27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说课稿: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内容: 《纲要》中指出:为了更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

2020-06-23 阅读全文

从孩子身上看家庭教育缺失今天小学生期未考试完了,在托儿所与三十几位孩子相处了二十几天,让我从这些可爱的孩子身上,更深层的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有一个什么的成长品质与家长有个密切的关系.从三十几位...

2020-10-22 阅读全文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内容: 《纲要》中指出:为了更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与视野。送走秋天迎来冬天,树叶变黄,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我们学校门前有许多风景树:法...

2019-12-12 阅读全文

家长朋友,您注意到您孩子的行为细节了吗? 多年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看到也听到过许许多多关于孩子成长的事例。当你真正的走近孩子的生活你会发现,从孩子的行为细节可以看到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成长,有时也存在...

2022-01-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