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育儿养护特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育儿养护特区

育儿必修课

记忆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宝宝的记忆能力有了显著的发展,可以分辨出妈妈和熟人的脸,宝宝从这时起开始认生。

如果一直是母子二人相处,那么宝宝就会认生得厉害。见到陌生人会放声大哭,而且不愿意被除了妈妈之外的人抱。

宝宝开始认生了

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认生了。认生是宝宝开始认识自己和他人之间关系的证明,也说明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情感连结成功。宝宝认生厉害时,应当先稳定宝宝的情绪,然后通过散步和外出为宝宝提供体验外面世界和与其他人接触的机会。

让宝宝独自玩耍

宝宝现在会做手势、敲东西或发出大声来引起大人的注意。宝宝自己玩耍时,最好不要去妨碍他。如果经常妨碍或干扰宝宝玩耍,宝宝有可能变得神经质,进而引起夜间哭闹或食欲不振等症状。

开始用学步车啦

宝宝到了自己试图努力坐起来的时候了,这时候可以把他放在学步车里。但使用学步车是否对宝宝有利至今尚无定论。有人认为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不过,大多数人认为,只要不是过早使用或长时间地使用,就不会有问题。

让宝宝练习使用杯子

这时候可以开始让宝宝练习使用杯子了。给宝宝添加辅助食品后,喂他牛奶和开水时,就可以让宝宝用杯子喝。当然,开始时会有点困难。妈妈可以帮宝宝带上围兜,即使把水弄在衣服上也没关系。

宝宝疾病观察站

提高宝宝抵抗力

宝宝从出生后7个月开始,由于体内来自于母体的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而宝宝自身合成抗体的能力又很差,因此,宝宝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故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例如,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性疾病,尤其常见的是感冒、发烧。

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宝宝的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按期进行预防接种,这是预防宝宝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保证宝宝营养,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铁、维生素D等都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而蛋白质更是合成各种抗病物质(如抗体)的原料,原料不足则抗病物质的合成就减少,宝宝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就差。

●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增强体质的重要方面。

●进行体格锻炼是增强体质的重要方法,比如可进行主动操和被动操以及其他形式的全身运动。

●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探究习惯需要家长的精心养护


星期六的中午,妈妈见小米端着一杯热水走向阳台,“你要做什么?”“给花浇水。”“不能浇热水,要浇凉水。”“喝凉水会拉肚子的。”“花不会拉肚子,不许浇热水。如果花死了,妈妈就不给你买了。”听到妈妈这么说,小米听话地把热水端了回去。

花活了,孩子的探究火苗却熄灭了。其实,如果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探究习惯,既可以让花活下来,也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

探究是小孩子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

孩子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模仿他人、成人强化训练、自主探究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让孩子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自主探究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是最有价值的。因为模仿和训练都是成人的单向灌输,孩子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他学习的内在动机没有激发出来,自愿学习的习惯没有培养出来,但是因为这两种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所以成人对它们容易形成依赖。

自主探究以好奇心为驱动,孩子在探究中会自觉地产生很多问题,并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因而孩子爱动脑、爱动手,这对他以后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很重要。但是因为孩子在动手尝试中会出错,学习结果见效慢,家长认为问题很容易,没必要探索,就直接给孩子提供答案,忽略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和材料,长久下去,孩子就会养成思维惰性,凡事依赖大人给出现成答案,主动探究的习惯也就越来越弱了。

探究习惯需要家长的精心养护

接纳探究中的尝试错误

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表面和肤浅,常常抓不住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所以他们在尝试中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小米在探索行为中出现的错误就很常见和典型,她以为植物与人的生理和生命现象是一样的,但是妈妈没有接纳小米的尝试错误,她不但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答案,并警告错误行为将导致的严重后果,结果孩子吓得不敢探究了,其实正确答案并没有经过她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只是书本知识经过妈妈的口授直接搬进她的记忆里,孩子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

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责怪孩子把环境弄乱了、把衣服弄脏了、把玩具弄坏了、把物品弄破了?这些都是拒绝孩子尝试错误的教育行为。

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

探究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而孩子的“研究经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通常成本很低,关键是家长没有意识到怎样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

小米的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做个小实验:一盆花浇凉水,一盆花浇热水。每天用相机把两盆花的长势拍下来,或让小米画下来,经过比较,小米就会发现两盆花的不同结果。这个科学现象很简单,却是孩子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总结,她从中获得的探索素养比生活常识本身更有价值。

再比如,一个孩子把花盆里刚种的几颗蒜头连根拔了起来,他想看一看蒜头长大没有,希望它们长得快一点。这时候,妈妈不要用“拔苗助长”的故事警告孩子,而是为他提供相应的实验环境,让他比较是“拔苗助长”还是“拔苗助死”,相信孩子从中获得的收益要比干巴巴地听故事好得多。

为孩子提供探究的材料

孩子的探究对象无所不在,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孩子都喜欢把玩,包括花草树木、虫虫鸟鸟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既然有现成的高科技玩具,就应该让孩子玩,这样孩子的起点更高。高科技的电动玩具确实比较安全,富有童趣,但是它除了比较昂贵外,孩子的操作和参与空间比较少,所以很多高科技玩具不能长时间吸引孩子,很快就被孩子玩腻了而被家长束之高阁。

可见,家长不要为孩子提供太多的现成玩具,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需要动手动脑的玩具或材料,例如七巧板、积木、拆装和拼插玩具、橡皮泥等,还有水、沙、泥、土、石子、树枝、树叶等自然物,以及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这些玩具和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孩子需要探索研究才能玩出花样来,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由探索精神。

做孩子探究活动的配角

探究活动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孩子具有不断追问的思维连贯性和克服困难、动手尝试的意志,有的孩子常常坚持不下去而中途放弃。孩子这时候不但需要家长的鼓励,还需要家长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把探究活动进行到底。

例如,孩子想用积木搭一座高楼,搭到一定高度以后,没有足够的合适木块充当“栋梁”了,拆了重新搭建,孩子又不乐意,于是有的孩子就放弃了,留下一座没有完工的“烂尾楼”。这时候家长就可以过来鼓励孩子:“工程没有完工就不干了,多浪费呀,我们想想办法吧。”接着家长启发孩子在家里找一找有没有木块的替代品,怎样保持高楼的平衡,还可以做什么“装饰”或者“装修”,支持孩子完成一个小建筑师的作品。

妈妈要避免女性思维偏好

大多数孩子由妈妈教养的时间比较多。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男性擅长理性思维,女性擅长形象思维。孩子的探索行为主要发生在动植物、风、光、水、沙土等自然现象领域,而妈妈们大多对社会现象感兴趣,不太喜欢探究自然现象。当孩子对一些自然科学现象感兴趣并求助妈妈的时候,有的妈妈却对此不以为然,有的妈妈甚至看见小虫子就会吓得失声尖叫,这样当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及时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以至孩子坐失发展的机会,所以,妈妈要克服自己的不足,与孩子一起欣赏与研究瓶瓶罐罐和飞禽走兽,和他一起爱科学、“玩”科学、学科学,发展孩子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探究行为要文明

探究虽然是孩子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但是它也不能特立独行地不顾他人的利益或破坏公共环境。

有一个小男孩,思维特别活跃,但他经常把自己的探索发现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把口香糖粘在女孩子的头发上,老师批评他,他说:“我是想研究口香糖粘不粘头发。”却不承认这给同伴带来不便。他的不文明探究行为平时得到了妈妈的无原则保护,一次他把沙包扔到别的小朋友身上,人家哭了,妈妈解释说:“他在研究抛物线,不是故意砸你,别哭了。”还有一次,广场上摆放了一些新颖的展板,他很好奇,拿起手中的笔在上面画,妈妈在旁边视而不见。

其实,不仅是孩子的探究行为,即使是成人的科学研究行为,也都要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以不侵犯他人和公共环境的利益为前提,这才符合科学探索是为人类谋福祉的崇高愿望,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文明探索的好习惯。

婴幼儿:心理养护不容忽视


关键词:忽视婴幼儿心理养护

导读:许多家长都认为未满周岁的婴幼儿什么都不懂,给他吃饱睡好就足够了。其实,婴幼儿在长身体的同时,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同样也在飞速成长。周岁前是孩子成长的辉煌期,同时也是脆弱期,如果心理养护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将来在性格、心理上出现问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对孩子来说,亲情是天然的和谐剂、营养素和定心丸,母爱更是能促进婴幼儿健康地生长。孩子自出生后,就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形成条件反射,这标志着其心理活动的萌芽和发展。此时,婴幼儿迫切需要感情上的亲近和身体上的爱抚,母亲应多给孩子必要的爱抚和情感依托,如皮肤、身体接触、抚摸等,这对婴幼儿心理发育有很大帮助。婴幼儿长久地处在自己熟知的母亲身边,就能避免产生害怕的情绪,继而避免出现易哭闹等情绪障碍。

家长要多给孩子动作、行为发育的帮助和训练,促使孩子逐步适应环境和外界刺激。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刚出生时,和成人离家一样有恋巢心理。因此,要在一定时期内延续子宫时代的环境和习惯,如抱孩子时将他的头搁在妈妈心脏处,让他能听到妈妈熟悉的心跳。为了锻炼孩子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还可以帮他做些轻柔的运动,缓解肌肉紧张,如抬头、翻身、站立、四肢伸展等。这些是为了避免孩子因环境的突然改变而产生心理不适应。当然,这些训练应逐步加强,而不是给予“突袭”。

为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在护理期间多逗孩子,说说话,唱唱儿歌,传达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既能增进孩子听力,又可培养其乐观情绪。

另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这有利于辅助孩子心理成长。一位母亲说,在她的孩子6个月左右时,她每天都定时翻看色彩鲜艳的儿童读物,在她讲述书中内容时,孩了听得很专注。有一次,她翻书略作停顿,孩子竟表现出烦躁、欲哭等情绪,直到她重新开始翻阅,孩子才安定下来,结果这个孩子长大后不仅爱看书,学习也颇自觉。这说明孩子小时候的习惯对未来的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婴幼儿逐渐对周围世界有所认识后,家庭气氛也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一些影响。因此,保持亲情间和谐、愉悦、轻松,对孩子先天禀赋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心理养护得当的婴幼儿一般不认生,也不爱无故哭闹,并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表现活泼机灵。但心理养护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家长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孩子的心理成长和身体成长一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长期的精神投入。不过,家长也不要因怕造成心理负面效应而对孩子过分溺爱,因为溺爱常常是导致“问题孩子”出现的重要原因。

总之,家长不要认为“吃奶的孩子不懂事”,忽略婴幼儿的心理养护。“望子成龙”的巨大工程,在“龙”出世的那一刻,就该破土动工了。

育儿心得:浅谈育儿教育


育儿心得:浅谈育儿教育

育儿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门学问,说实话,我也是初为人母,在育儿方面也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学习,在网络上浏览了众多的育儿经验,也翻阅了不少育儿书籍,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孩子往往不按套路出牌。根据我女儿的成长历程,我简单的说一下这三年多来和女儿相处时的一点心得,在这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让孩子做好自己

其实,有段时间我常常懊恼,因为我看到了同龄的孩子都在学各种各样的东西,如英语、画画、舞蹈等等,而我什么也没有报,我怕孩子将来比人家差,也怕孩子不够优秀。更有段时间,我常因他人对孩子的评价而思考,让我觉得我是不是应该让孩子学些东西了,在欠缺的地方多花点力气让她更突出些。可最终,我什么也没做,孩子还是做她喜欢做的事,看书,画画,随意涂鸦。我会慢慢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然后让她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不需要比较,不需要竟争,我相信她能把自己做到最好,只有做好自己的人才会找到真正的快乐。

二、教孩子学会爱,学会分享。

有次在朋友家,朋友家切西瓜,一岁多的宝宝首先把西瓜拿给奶奶,然后叔叔……最后她才拿起一块自己吃。朋友很吃惊,我也恍然,慢慢回想才知,在家里每次吃东西,我就会说宝贝把这个给奶奶,她乐呵呵的给奶奶送去,再来,我说把这个给爸爸,她又拿了给爸爸,最后说这个是你的哦,宝贝往往更开心,因为她听到了夸奖,觉得自己真的很棒,下次你不用再去安排,她很自觉的这么做,也许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她养成了不吃独食的习惯,让生活也充满了爱。

现在孩子基本上都以自我为中心、独占性强。我们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为了使今后的孩子自身行为适应社会需要,以及美德的培养,我们应积极的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如:互换玩具,把玩具分享给同伴玩,同伴也会把玩具给自己玩,这样就可以玩两个玩具等。

三、给孩子读书

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撰文说,给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家长送给孩子的一件终生享用的最佳礼物。给孩子读书既能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性,培养他的健康人格,又能为孩子提供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在我女儿刚出生后,我就给她看些图片(像水果面孔等),那时只是想通过形象记忆加想象可以提宝宝孩子的注意力。在几个月大时,我已经开始给她买书,那种硬皮的书,因为怕她像看纸就撕碎那样撕破,很奇怪的是她并没有去撕书,反而她很爱惜,喜欢上面的图画,学着大人的样子翻来翻去,还煞有介事的咿咿呀呀,我忘不了给她在超市指着水果告诉是什么水果再回家看到书上水果图片那种兴奋。也许是通过读书,孩子说话比较早,吐字清晰。有段时间流行“汤姆猫”,她喜欢对着唱歌啊、说话,她听到汤姆猫重复她的话语,开心的拍手。现在我会录下孩子背诵的诗歌或带韵律的儿歌,让她事后能听见自己的声音。我发现这样做不仅能给孩子树立信心,而且还能促进他语言能力的发展。我女儿喜欢看书,晚上要是贪玩,不想去刷牙洗脸,我只要说快去刷牙洗脸,一会讲故事,那速度明显快多了。现在讲故事,我会讲一遍然后提些问题或者让她给我讲一遍,随着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她就会明白这个练习,并在你给她读她最喜爱的故事时,开始问你问题,会主动思考,会不停的探索。

以上是我育儿的三点粗浅心得,我们深知,如果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人生,我们应该做的还是“引导孩子前进的老师”而非“指挥演员的导演”。

育儿心得:育儿初体验


育儿心得:育儿初体验

要说谈谈我们的育儿心得,其实感觉挺惭悔的,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和大家交流。浅谈一下我们的育儿初体验吧。

柯涵从小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生下来住在保温箱里面好多天,而且不会吃东西,不会拉不会尿,就连哭的力气也没有。好容易慢慢长大一点了,身体特别弱,我和他在一起呆到七个月就上班了,由于我们特殊的工作关系,他一直和家里的老人生活在一起,有一段时间,我和他爸爸一个多月也不能见他一次,所以每次见到我们,他就很陌生。特别是第一次我把他送到济宁姥姥家住了一个月。那时他刚一岁多点。等我休息去看他的时候,他根本不认识我,躲在姥爷身后,悄悄的看着我和他爸。当时的感觉,真的我一直现在都不敢回顾。

再后来慢慢大一点,我们就把他送给爷爷奶奶带着。基本上一个星期能见一面。我和他爸爸什么也不会,全靠爷爷奶奶一直给照看。虽然是从小不太在我身边,但是他从骨子里和我们亲,如果去看他的时间超过一个星期,他就会生病。我就请假把他接到东营来看病,好了再送回去,后来,他说:“妈妈,我爱生病。”

也许是从小不在我们身边吧。我们之间一直存在着那种距离感的亲切,而且,我发现他非常敏感,又特别懂事。好像超出年龄范围。我们明白,是因为长期割舍,伤了孩子的心。所以,把他接回身边让他上学,怎样和他相处,也成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我们要把从小欠他的补回来。可是如果太娇纵就会让他养成不良习性,形成坏脾气。但是他长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本来就养成了那种百依百顺的娇惯个性,我们一旦不如他的意,他就会表现的特别暴躁。摔东西,哭闹,发完脾气要委屈很久都好不了。而且就算他错了,我们也要和他认错才行。我和他爸爸为此非常头疼。

其实柯涵奶奶是一个老教师,他从小跟奶奶学了不少东西。唱儿歌,背古诗,写字,画画。并且在奶奶老家他也断断续续上过一段时间幼儿园。按说送到东营的幼儿园里他应该适应的挺快。可是他的焦虑状况非常严重,每天早上都是哭着被送进园里。每天和我们在一起不到五分钟都会哼哼唧唧地说:我不想上学,我不想上幼儿园。有好几个晚上都失眠。我在旁边装睡,可是很晚很晚了,还听到小小的他在一边叹息。并翻来翻去睡不着。其实真的很心痛。可是又不能不上。

在给他买了好多好吃的,答应了他很多平时不会答应的务件后,他还是不能开心上学。我们就不再把他当宝宝了。我们慢慢尝试着和他以朋友的方式相处。

每天早上,我不再哄他起床,而是叫老公一起比赛,看谁先穿好。我和老公一比,他本来还睡意朦胧的。也一下子从被子里钻出来找衣服自己穿。起床后就各自洗刷,也不管他,反而他自己也要拿牙刷了,而且笨笨的洗脸,很有成就感。我发现这一招很有效。可是下了楼开起车来,他又哭起来不上学 , 我不理他,而是用很开心的口气和他爸爸聊天,做一天的计划,他爸爸很配合我,也很起劲的和我说他今天想做什么。柯涵也忘记了哭闹也说他准备去园里做什么。于是为了他的目标终于没哭着进去。晚上接他放学,也不再理会他说不上学的事,而是故意聊我们一天发生的有趣的事像讲故事一样。他对这个很感性趣,在我和他爸爸都讲得特起劲时,他也插嘴讲他在园里了生的事了。。。。。。

现在他每天都可以自已起床上学。而且放学回来能给我们讲在园里今天吃了什么,发生的有趣的事,

我们不把他当小孩。有任何事情都和他商量,就算是工作上的事情,虽然知道他听不太懂,可是我们也和他说说。这段时间发现他真的越来越懂事,而且原来和我们的那种距离感也在消失,我真的很开心。

经常听到同事朋友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我就想孩子能正常上学就行了,除非他特别感性趣的自已非常爱学的。我一定不会强迫他去学习他不爱的东西,只要他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不期求他多么有成就,但我们希望他有一个快乐平安幸福的人生!

育儿体会:讲究育儿方法


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却要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俗话说的好“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做父母关心的大事,在这件大事上,我觉得光肯用心、花时间还不够,更要讲究育儿方法。下面我来谈谈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

作为家长,不光要了解自己孩子性格的优缺点,还必须清楚自己的性格,在与孩子打交道的时候,必须理性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哪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不等于纵容,做父母的一定不要事事顺着孩子,要学会怎么拒绝,要让他知道,你为什么要拒绝他,你拒绝的理由是什么?要让他知道有时对他的拒绝也是对他的一种爱,人生漫长的路上不一定都会事事如意

,就算不如意,他也应该懂得怎么做。但是,不纵容孩子不意味着要过分的苛求孩子,孩子毕竟只有6、7岁大,是心智还不成熟的儿童,面对他们的时候,必须要有包容心。

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也许有人觉得这么点大的孩子偶尔做点错事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必要上纲上线,归结到品德的问题。但我认为“三岁看老”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先学做人,后成才”如果孩子连做人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就算学富五车又有何用?

我们应当多与孩子沟通,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我平时的工作比较忙,但抽空还是会跟孩子进行“谈心”。这个“谈心”多以闲聊的方式呈现,问问孩子最近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谈谈最近对他表现的评价。让孩子知道自己最近做的哪些是好的,值得表扬的,哪些是不对的,应当改正的;同时,也能让我们知道一些孩子的近况。家长不可能24小时看着孩子的成长,而有些孩子往往幼儿园家里完全两个样,因此多与孩子沟通,甚至与老师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360度的了解孩子。有时,在谈心的过程中,也能知道一些孩子内心的想法。

多鼓励,少训斥。对这么大的孩子,要有耐心,要俯下身子去教育。平时孩子做的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也不要用“笨”、“差”等字眼去评价他,而应该多给他一些鼓励。杨森宇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小孩子的通病——贪玩、惰性,不肯定下心来练琴,有时甚至又哭又闹,不肯弹琴。这时,作为家长,我心里一定是非常生气的。但我并没有大声呵斥或者逼迫他,我只是跟他说:“儿子,最近钢琴老师一直表扬你,说你表现非常得不错,爸爸妈妈也很开心,你弹累了现在就歇一小会儿,等过一会儿继续练,下次回课的时候老师一定会再次表扬你的。只要肯练习你就是最棒的。”孩子争强好胜,希望被表扬的心情有时会超过我们的预期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放弃强硬的手段,而软化孩子,以避免家庭中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应该操之过急,而应该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给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育儿心得:育儿需耐心


育儿心得:育儿需耐心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在实际的生活中,随着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不必生气,也不必担心,这是孩子在长大的表现。我们家长需要做的是怎样和孩子相处好,怎样诱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下面我就这方面谈一点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自己要有良好的习惯,常言道:“己不正,无法证人”。比如说检查作业,连家长都无法坚持天天检查,怎能督促孩子养成天天完成作业的习惯呢?还有,家长平时都不注意看书学习,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氛围,怎么能把责任都推给孩子哪,孩子的好多习惯和思维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的,我们是孩子的家长,孩子给我们子一起的时间最多,说以我们能否而养成良好的习惯,直接会影响到孩子。

其次,和孩子相处。和孩子相处并不难,和孩子相处好却很难。因为大人和孩子的爱好,观点,等都不一样,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大人容易犯官僚主义,霸权主义错误。孩子是很不愿和这样的家长交朋友的。所以我们家长要注意方法和措施。我们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欣赏动画片,学会和孩子一起玩拼图等等,和孩子培养一下共同语言和交流机会。让他们刚到我们和他们是朋友,不是家长,这样就好沟通了。

再次,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法,和小孩子讲道理他们不容易接受,但给他们讲故事他们爱听,我们可以把道理融入故事。把深刻的道理打成有趣的比喻,这样教育了孩子又让孩子拓宽了知识面,岂不美哉!

育儿需耐心,坚持主义真,多学多交流,我们为子孙。

育儿心得:科学育儿,快乐成长


育儿心得:科学育儿,快乐成长

转眼间我的女儿已经4岁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第一次当妈妈的幸福,有生病时不眠不休照顾的辛苦,有没有经验不知怎么当个好妈妈的不知所措。我想无论再辛苦养育孩子也是每个父母最幸福也是最有挑战的事情吧。

每个父母都有一块璞玉(我们的孩子),好的教育就像是一把精美的刻刀把他的未来雕塑的越来越美好!在努力做个好妈妈的过程中,我很喜欢看经典的育儿书,书中一些好的教育理念和大家分享:

1、尊重孩子,给她机会选择。作为父母我们习惯于发号施令,习惯于让孩子服从,“越大越不听话”好像是中国教育中孩子长大经常听到的话语。从孩子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开始,就越来越喜欢对父母说“不”,可是反过来想想我们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自己的思想不就是插上翅膀的开始吗?当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选择,总比事事听命家长老师,没有自己的主见好得多,很喜欢尹老师的一句话“当家长意见与孩子想法冲突时,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上,一切听孩子的。教育的最高原则不是要求孩子事事做的“正确”,而是让他时时有机会练习选择”。

2、平等对待,不要强迫孩子。我们都很痛恨控制孩子强迫孩子,但是很多的时候我自己都在这样做,必须把饭吃完,必须把玩具收拾整齐,中午必须睡午觉,见到阿姨必须问好,每个控制者在说的时候都不觉得在控制而是觉得我在为你好,可是爱就在一句句不许和必须中走偏了。引用《有吸引力的心灵》中一段话:“如果儿童做事没有规律,是因为有人随意的强迫他们去有规律的做事情;如果儿童懒惰,是因为他们曾被强迫去做不想做的事情;如果儿童不听话,是因为曾有人强迫他们去听话”,对于各种强迫,最后只能让孩子越来越逆反,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对于孩子也是这样。

3、多陪伴,不训斥。有一段时间孩子放学看动画片,我玩ipad,最后发现和孩子的沟通基本为0,但是时间却是这样过去了,陪伴并不是仅仅呆在你身边,而是和你一起沟通分享。在陪伴的过程中,父母总会因孩子这样那样的行为生气恼怒,作为妈妈,切身体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重要!“身教重于言传”,如果给予孩子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可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和平和呢,经常地批评的孩子容易自卑,经常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多些陪伴,少些训斥。

闭上眼睛,在这些年跟孩子的相处中,我做的最多的是什么呢?社会上做过调查父母的位置排在前三位是管家,保姆,清洁工。看完统计我也在深深地反思,在女儿的陪伴中我最多扮演的是什么呢?在她还愿意黏着爸爸妈妈的时候,在她还那么依赖我们的时候,再多些爱,多些陪伴,多些鼓励,多些宽容,多些耐心,陪伴着你长大!

家园共育《育儿养护特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灌输知识不如养护心灵 和上班工作不同,养育子女的困难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衡量成功。事情结束之前,你完全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这种毫无把握的感受让父母们不知所措,而只好坚信——我只要做点什么,一切就都好一些的。应当尽快地把孩子送入...
    2022-03-05 阅读全文
  • 宝宝的心理养护不容忽视 许多家长都认为未满周岁的婴幼儿什么都不懂,给他吃饱睡好就足够了。其实,婴幼儿在长身体的同时,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同样也在飞速成长。周岁前是孩子成长的辉煌期,同时也是脆弱期,如果心理养护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将...
    2021-11-30 阅读全文
  • 探究习惯需要家长的精心养护 星期六的中午,妈妈见小米端着一杯热水走向阳台,“你要做什么?”“给花浇水。”“不能浇热水,要浇凉水。”“喝凉水会拉肚子的。”“花不会拉肚子,不许浇热水。如果花死了,妈妈就不给你买了。”听到妈妈这么说,...
    2021-04-12 阅读全文
  • 婴幼儿:心理养护不容忽视 关键词:忽视婴幼儿心理养护 导读:许多家长都认为未满周岁的婴幼儿什么都不懂,给他吃饱睡好就足够了。其实,婴幼儿在长身体的同时,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同样也在飞速成长。周岁前是孩子成长的辉煌期,同时也是脆弱期...
    2021-12-31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浅谈育儿教育 育儿心得:浅谈育儿教育 育儿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门学问,说实话,我也是初为人母,在育儿方面也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学习,在网络上浏览了众多的育儿经验,也翻阅了不少育儿书籍,但在执...
    2020-08-27 阅读全文

和上班工作不同,养育子女的困难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衡量成功。事情结束之前,你完全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这种毫无把握的感受让父母们不知所措,而只好坚信——我只要做点什么,一切就都好一些的。应当尽快地把孩子送入...

2022-03-05 阅读全文

许多家长都认为未满周岁的婴幼儿什么都不懂,给他吃饱睡好就足够了。其实,婴幼儿在长身体的同时,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同样也在飞速成长。周岁前是孩子成长的辉煌期,同时也是脆弱期,如果心理养护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将...

2021-11-30 阅读全文

星期六的中午,妈妈见小米端着一杯热水走向阳台,“你要做什么?”“给花浇水。”“不能浇热水,要浇凉水。”“喝凉水会拉肚子的。”“花不会拉肚子,不许浇热水。如果花死了,妈妈就不给你买了。”听到妈妈这么说,...

2021-04-12 阅读全文

关键词:忽视婴幼儿心理养护 导读:许多家长都认为未满周岁的婴幼儿什么都不懂,给他吃饱睡好就足够了。其实,婴幼儿在长身体的同时,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同样也在飞速成长。周岁前是孩子成长的辉煌期,同时也是脆弱期...

2021-12-31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浅谈育儿教育 育儿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门学问,说实话,我也是初为人母,在育儿方面也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学习,在网络上浏览了众多的育儿经验,也翻阅了不少育儿书籍,但在执...

2020-08-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