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冬天幼儿园到底要不要睡午觉?

发布时间:2020-11-25 幼儿园说课稿冬天 幼儿园冬天教案 幼儿园教案宝宝睡说课稿 冬天幼儿园到底要不要睡午觉?xx从很小的时候一天几觉,到一岁多以后每天养成就中午一觉,这个午觉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现在天黑的很早,一般晚上六点半就已经吃完饭了。上个星期,xx晚上都睡的很早,很少都到八点。而且几乎是每天晚上都要发癔症,一会哭一会说梦话。第一天的时候我不觉得怎么,就只认为可能是孩子白天在幼儿园里玩的太累了。可是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我觉得不是白天玩的太累的原因,以前在幼儿园怎么都不这样。于是,我问xx中午在幼儿园有没有睡觉,xx说没有睡。

幼儿园怎么可能不让孩子睡午觉呢,一直都有睡的哦,而且不睡老师也没通知一声呢。周五下午,我想着xx的被子太薄了,正好趁周末把孩子的被子褥子让婆婆再给加点棉花,于是接近放学的时候,我亲自去幼儿园接xx。

刚到幼儿园大门口,就遇到了园长,于是我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园长听到我的意思,然后给我说了一个情况,园长说:“这个星期孩子们都没睡午觉了!”

我很吃惊的问:“不是一直都睡着的吗?怎么现在不睡了,怪不得这个星期每天晚上xx早早的就困了,关键是每天晚上都发癔症,肯定是休息不过来!我觉得孩子还是睡午觉的好,这样白天能休息会!”

园长听了我的话解释道:“这个星期,很多孩子的家长都来反映,说不让孩子在幼儿园睡午觉了,说午觉起来太冷,很容易感冒,有的甚至来幼儿园把孩子的被子都抱走了。还有的家长说,孩子每天睡上一两个小时,那孩子在幼儿园还能学到什么,你们老师倒是轻省了,反正天一冷,家长各种各样的意见都有!在农村,很多人的思想还是跟不上,孩子中午不休息,下午精力也跟不上,所以我们暂时的就停了,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听了园长的话,我觉得这样的家长真的好可笑呢,其实也能理解园长的为难之处。我也说了自己的意见:“其实就像你说的,孩子中午不睡觉,下午哪有精力学习游戏呢,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好啊!就是利用午休的时间让孩子们去学习东西,孩子们脑子里能接受那么多么?我觉得肯定也有家长还是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睡午觉的,你们看看能不能调调,愿意睡午觉的孩子一个房间,家长不让睡的,那就集中到另一个房间一起去玩,这样两者都能兼顾!”

园长说可以这样考虑,再协调协调,这几天就不先睡了。

幼儿园里没有暖气,只有空调,这个温度开空调有点早,午睡起来确实挺冷。那天我自己专门试了试,睡了也就一个小时,起来的时候,感觉特别特别的冷,而且好半天都暖和不过来。和老公商量了一下,老公的意思是,xx最近本来抵抗力就差,现在天也短了,别真的因为睡醒午觉弄的感冒什么的,冬天不睡就不睡吧!

这两天xx一直咳嗽有痰,早上老师来接的时候我发现家里没药了,所以就给老师说一会我买了给送过去。去送药的时候,是园长给开的门,然后我就又问起现在开始睡觉了吗?其实我知道这几天一直也没睡,因为一看xx晚上睡觉的时间,再加上早上起不来就知道中午没睡。以前睡午觉的时候,晚上都是八点多睡,早上六点多就自己醒了,现在到了七点多都得是喊醒。(工作总结之家 dG15.com)

园长说:“已经商量好了,愿意睡的孩子就在里面房间睡,不愿意睡的就在外面的房间玩!昨天问xx要不要睡觉,xx不愿意睡,也就没睡。”

我说:“那她班里有几个愿意睡的呢?要是就她自己,我估计看到别的小朋友玩,她肯定自己也不愿意睡!”

园长回答说:“她们班还真没有睡的,就xx自己。不过小一班的孩子睡的多,不行就让她在小一班里睡。”

xx是小二班,我觉得换一个房间,再换小朋友,xx肯定会不愿意的。于是就问园长:“小一班的她认识吗?”

园长说:“小一班和小二班在暑假前都是一个班的,都互相认识,只不过暑假后孩子多了,才分的两个班!”

我还是有担心,虽然原来认识,但是毕竟暑假之后分了班,还是有些陌生的,就xx这性格,我估计肯定不愿意过去睡。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园长,xx要是真不愿意,也别勉强,真不行也跟着小二班的其他小朋友一样,不睡算了。

你说小一班和小二班的家长咋就悬殊那么多呢?一样是农村的家长,为啥人家就放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睡午觉,这小二班的家长就是死活不让孩子睡呢?

再看两天情况吧,再过几天冷了,开了空调会不会好些呢!孩子睡午觉肯定比不睡要好很多,至少中午能休息一会。要不一天下来,小脑袋肯定累。

孩子上了幼儿园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知道其他幼儿园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每个做妈妈的肯定都是想着自己的孩子好的,也各有各的想法,也不能说谁对谁错,都是为孩子好,出发点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罢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


整理了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幼儿园的小孩子午睡时间就是不肯睡觉,反倒会捣乱,或者玩耍。大家以为孩子是调皮,其实是因为到了4岁后,孩子不一定需要睡午觉了,如果被迫睡觉,他可能会变得焦虑、烦躁。

有些孩子中午不乖乖睡午觉,还可能被家长或者老师训斥,结果发现被训斥的孩子会抗拒上幼儿园。所以有些人提议让愿意睡觉的小朋友午睡,而不想睡觉的就在活动区玩耍。

虽然说孩子累了,中午补充一下睡眠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现在很多幼儿园对于睡觉是强制性的,甚至遇到不友好的老师会指责、批评、训斥小孩子。

还有老师规定如果不睡觉就乖乖躺在床上不许乱动,试想一下换做你在不允许动的情况下躺床上一两个小时受得了么?事实上小孩子睡觉都有规律可循。

0-3个月

不满一百天的宝宝睡眠是非常好的,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要睡十几个小时。当孩子出生后,慢慢有了白昼的意识后,孩子白天睡觉的时间会慢慢变少,然后会形成睡眠规律。

4-8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白天要睡三觉,早上、中午、傍晚。一般来说,早上和傍晚睡觉的时间会比较短一点,因人而异,几十分钟到一个小时都是有可能的,不过到了中午,孩子睡觉的时间就会长一点了,有的孩子可能会睡两个小时左右。

8-12个月

这个年龄的宝宝每天白天只要睡两次就好了,上午和下午都会小睡一下,一般来说,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的睡眠就能保证精力充沛一整天了。

13-15个月

当宝宝超过一岁以后,白天的时候只要睡一觉就可以了。爸爸妈妈不妨把宝宝上午的觉慢慢延后到接近中午,然后下午要睡觉的宝宝可以把睡觉时间延迟到傍晚的时候,慢慢地,宝宝就可以演变成午睡加夜间早睡了。

16-21个月

这个年龄的宝宝每天可以进行一个正常的,长达2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晚上睡眠充足,加一个午睡就可以让宝宝一天都充满精神。

22-36个月

很多的宝宝还是会坚持睡两个小时午觉,而有些小孩子已经根本不愿意也不需要睡午觉了,每天身体有用不完的力气一样。

36-48个月

依旧是大部分孩子要在中午睡一两个小时,而有些孩子只要在比较疲劳的时候睡一会儿就行,根本不需要再睡午觉。如果家长强迫他们睡午觉就会产生抗拒心理,甚至影响宝宝心情。

通常情况下,午睡时间是在正午时分,大约在12:30-13:00开始睡,然后睡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在睡午觉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早睡早起,这样才能够让睡眠间隔差不多,不能让孩子到了晚上已经困得不行或者到了睡觉的点依旧非常有活力。

不要让孩子开着灯睡觉


不要让孩子开着灯睡觉

有许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特别怕黑,从小喜欢开灯睡觉,虽然是那些不是很亮的夜灯或小灯。如果不开灯的话,孩子很可能就是无法入睡,甚至是立马哭闹。严重的,孩子看见四周黑漆漆的,就会吓得大声尖叫。

当家长问孩子原因时,孩子往往说是看不到爸爸妈妈而害怕。于是,不少父母就心疼孩子,为了能让孩子早一点睡觉,不少家长就“顺应”孩子的要求,采取开着一个小灯的方式,让孩子在弱光下睡眠。好一点的父母,会在孩子熟睡以后,把等关闭。可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生长是有较大影响的,孩子养成习惯以后,未来会有许多问题的。参见《案例分析:由睡眠情况决定孩子几点睡觉》。

从生理的角度看,开着灯睡觉肯定是有损害的。这不仅是开灯睡觉刺激眼睛和大脑,从而影响睡眠质量,使孩子每次的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深度也会变浅,而且很容易惊醒,最终导致注意力不精中和记忆力下降。长期在灯光下睡眠的孩子,还会影响孩子的眼部网状激活系统,对孩子的视力发育不利,会成倍增加患近视的几率。

亮着灯睡觉,会改变人们昼行夜伏的自然生活规律,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新陈代谢,阻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比如,因为睡眠不良,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孩子长不高。某些研究还说,人在睡觉时开灯会抑制人体褪黑色素的分泌,使心跳速度加快得不到休息,导致人体容易疲劳而使免疫功能降低。由于本人对此没有研究,就不妄加评论了。

当然,如果孩子要求开着灯睡觉,家长断然拒绝也是不恰当的。一般遇到这样的事情,例如睡觉要开灯,或害怕某个东西时,父母最好先暂时答应孩子的要求,然后去挖掘孩子为什么会害怕。父母只有真正找到问题表象后面的根本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才能“由内到外”的进行矫正。需要知道的,有些孩子问题表现后面,可能是多个原因造成的。参见《案例分析:孩子睡觉晚的原因和解决技巧》。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怕黑?

第一,父母自己就害怕黑暗,为了安全可能自己睡觉都需要夜灯。每个家长也是从孩子长大成人的,如果自己在小时候就害怕黑暗,就会在自己生活中显现出来。这些父母认为孩子怕黑是理所应当的,而解决的方法就是点灯睡觉。于是,孩子从父母的行为和对待黑暗的态度上,在示范和“灌输”下,也会认为黑暗是很可怕的。参见《案例分析:帮助孩子应对恐惧的策略》。

第二,在婴儿阶段,家长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喜欢点灯睡觉。特别是对哺乳期的孩子,很多妈妈为了夜里起来喂奶方便,以及生怕压倒孩子,往往想一睁眼就看到孩子。这样,当孩子由于饥饿、排泄等原因而哭泣时,父母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响应。久而久之,孩子也养成开灯睡觉的习惯,造成对灯光的依赖,甚至是在睡眠状态下也不能熄灯。

第三,父母以为孩子怕黑。实际上,在孩子出生以前,是在一个黑暗、温暖的环境中“生活”。从某种意义上,孩子的第一声哭泣,也是第一次感知明亮、低温的外界环境,从而产生了恐惧。所以,理论上孩子是不应该怕黑的。孩子后来养成对黑暗的恐怖,大多是社会化习得的产物,和父母的教养有极大的关系。

第四,在婴幼儿阶段,父母曾经吓唬过孩子。例如,家长给孩子讲有关鬼、神的故事,或利用这些经常在黑暗中出没的故事人物来吓唬孩子,以要求孩子听话。于是,孩子就把对妖魔鬼怪的恐惧和黑暗联结起来,认为只要有黑暗就是可怕的。久而久之,孩子每到睡觉的时候,就期望家长陪伴,或不敢关灯睡觉,形成了对灯光的依赖。参见《教养坏习惯:故意吓唬孩子》。

第五,孩子对黑暗的恐惧,源自其亲身体验。由于婴幼儿的认知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区分现实和想象,如果恰巧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东西,或曾经做过可怕的恶梦,若这些“恐怖”的经历未能及时解决,也会造成对黑暗的恐惧。于是,孩子就会认为开着灯就是安全的,而一关灯那怕是一些影子都会引起联想。

第六,害怕黑暗,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对这些孩子而言,害怕黑暗还不如说害怕父母离开,或生怕看不到熟悉的环境,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多陪伴一会。所以,想解决这一问题,其核心是补足孩子的安全感。与此同时,家长可在睡前多和孩子玩相对安静的游戏,或讲一些温馨的故事,避免毫无“征兆”或忽视孩子情绪就离开。参见《孩子的分离焦虑及其应对手段》。

如果孩子已经“沾染”开灯睡觉的习惯,那怎么解决?为此,我提供一些小技巧,大家在找到具体害怕原因后,可以适当选用。

技巧一:睡前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绪。比如,睡前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或在洗漱后给孩子全身按摩,或听比较温和的故事等。父母离开一定要打招呼时,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入睡,孩子情绪不好就暂不离开。对某些安全感缺失的孩子,或比较害怕黑暗和独处的,父母可以承诺一直陪伴到孩子入睡,使孩子更加放松,也容易入睡。

技巧二:在孩子睡觉的房间加装灯光调光器,逐渐降低光强,让孩子慢慢适应。但家长需要注意让灯和床之间保持一段距离,不能直射孩子的眼睛,最好是孩子可以看到折射的光。与此同时,家长还可以把孩子的房门打开一道缝,或直接采取过道中的灯。一般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会比较适应弱光,最后可以做到关灯睡觉。

技巧三:改变孩子的认知,要给孩子多讲一点正面的东西,放弃给孩子讲鬼怪之类的故事,同时也不在生活中用这些事物来吓唬孩子。另外,不建议为了纠正孩子的认识,说那些鬼怪并不存在,因为在小孩子的认知中,所有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这样的解释反而引起“冲突”,更难摆脱对黑暗的恐惧。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比什么都有用。参见《案例分析:幼儿信不信童话顺其自然》。

技巧四:当遇到孩子半夜醒来,或出现哭泣,不要马上开灯。此时家长温暖的拥抱和温柔的轻语,比什么都管用。如果孩子是做恶梦而惊醒,家长追问孩子情节,重复会加深孩子的恐惧,此时多说“妈妈在”是比较合适的。假设孩子非要开灯,就给适当的弱光让孩子眼睛适应。否则,强光的刺激会加剧孩子的不适,加重负面情绪。参见《孩子发脾气的通用处理技巧》。

家长需要知道的,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在纠正孩子开灯睡觉的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能着急和贪功,且目标需要一点点地完成。但最关键的是要在尊重、认同和接纳孩子的基础上,需要耐心地坚持再坚持,毕竟习惯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绝不是几天或几周就可以完成的。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请教于专业人士,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校正。(作者:XXX,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著有育儿书籍《生活场景中的教子智慧》)

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恐惧


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恐惧

经常看一些育儿书上说,孩子天生是对什么都感兴趣,无所谓怕与不怕,孩子的一些恐惧心理都是父母不自觉地言行影响了孩子,所以平时自己很注意,从来不用吓唬的口气跟孩子说话。我自己害怕的东西在孩子面前也尽量不表现出害怕的情绪,比如我很害怕蛇,就连看到图片,我都会起一身鸡皮疙瘩。可是跟孩子看一些画报的时候难免会有这样的图片,看到宝宝有小手在图片上指指点点的时候,我会把视线移开,平静的等孩子翻过这一页。

天天跟儿子待在一起,也没发现他有什么特别害怕的东西,他每天调皮捣蛋,无忧无虑,我也很放心。可是近日我带他去亲戚家做客,一件小事,让我对曾经在书上看到的这一说法颇有同感。觥筹交错之后,大人们商量着要打牌,可是宝宝这个头疼的家伙怎么办呢,我想最近单位上工作也不是很忙,可以晚点去,中午待宝宝睡熟后我再走也不迟。可是到了陌生的环境,宝宝睡意全无,玩得更疯了,平时这个时候他都会睡上一觉,这是时候亲戚过来见他还没睡,就说:“你还没睡啊,我家养了只老虎,你不睡,老虎就会把你吃掉。”因为在家我从来不会这样吓唬他,也不允许家里人对他这样说,所以儿子稍稍被震摄住了,稍微安静了会,一会又疯起来,我上班的时间快到了,要是他再不睡,大人们就不能再安心玩牌了。这时候亲戚又过来了,这次她说:你还不睡,再不睡,你妈妈就得被吃掉。这次他听懂了,一点都不闹了,眼里噙着泪水,小嘴一撇一撇的,小手紧紧搂着我的脖子,凑到我耳边小声说:“妈妈,跟宝宝回家吧。”那个时候我能感觉到孩子的那种恐惧和对妈妈的依赖。我知道他是真的被吓到了,心疼的将他抱在胸口,告诉他:“奶奶骗咱们的,老虎才不会吃宝宝跟妈妈呢,小宝这么乖,再说老虎都在动物园关着呢。爸爸还说回来要带你去看的呢,你忘了啊。”可是他还那么小,可能此时他已分不清妈妈说的是真话还是亲戚说的是真话,只是紧紧搂着我,放声哭起来。可能是哭的累了也可能是怕妈妈被老虎吃掉,后来真的睡着了,把他放在床上,我去上班了。到了单位,我心里很不安,我觉得他醒来肯定会找妈妈,如果见不着我,他肯定会以为妈妈真的被老虎吃了,后来我打电话给妈妈,告诉她如果宝宝醒了以后哭就打电话我。果然,宝宝醒来后任凭谁哄他都不行,后来我跟领导请了半小时的假过去陪了他一会,小家伙这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这件事以后我更加觉得,大人的言行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我并没有责怪亲戚的意思,可能他们那一辈人,带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可是今天我们也为人父母,我觉得应该用更科学的方法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可能大人不注意的言行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那么一丁点大的宝宝,本来就应该快快乐乐的,如果让他那么小的心灵来承受这种恐惧和不安我真觉得太残忍了。我对孩子现在的期望就是希望他快乐,健康。让他自己去探索身边这个奇妙的世界。

送孩子去幼儿园一定不要迟到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从早上8点15分早餐直到中午11点左右仍然有家长领着孩子姗姗来迟的情景。在有些家长看来,幼儿园不同于学校,没有什么纪律可言,想送孩子则送,想什么时候送就什么时候送,根本不用和老师打招呼。其实这样做对幼儿是不利的。

1、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时间观念较差,起居习惯需要大人帮助培养。如果做父母的经常睡懒觉,想什么时候送孩子就什么时候送孩子,必然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行为拖拉、懒惰、缺乏时间观念,到了上小学就会很难适应纪律的约束。

2、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时,老师正在组织教育活动,一声“老师早上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迟到者身上,个别家长还可能在那里与孩子难舍难分。这样一来,不但教育活动被打扰,而且教育活动的时间也被侵占。

3、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家长送孩子晚了,孩子既得不到锻炼,又不能按时吃早餐,有的家长便从街上买包子或其他小食品给孩子吃。孩子吃过后,由于离幼儿园午饭的时间较近,必然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时间长了,幼儿的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

小编点评

迟到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通病,时间观念不强的大人,一定要注意别把坏习惯传染给孩子。不要觉得这是小事,无关紧要,因为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多加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吧,作为家长的你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相关推荐

  • 到底要不要让孩子玩手机/ipad? 经常看见微博朋友圈里到处在转类似“7岁以前不要看屏幕”、“12岁以前不看电视/手机”之类主题的文章。对于这样主题的文章,朋友圈点赞多多,“不能给宝宝玩手机或ipad!”似乎已经是所有人认同的真理。 可...
    2021-08-18 阅读全文
  • 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 整理了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幼儿园的小孩子午睡时间就是不肯睡觉,反倒会捣乱,或者玩耍。大家以为孩子是调皮,其实是因为到了4岁后,...
    2020-12-1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托班社会教案:天黑了,要睡觉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升起来了,天黑了,要睡觉。教育幼儿养成早早入睡的良好生活习惯。 2、欣赏诗歌:《月亮对我笑》。 活动准备:抒情音乐的磁带、录音机、诗歌《月亮对我笑》。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一起...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宝宝要睡觉(幼儿园托班教案) 引言:风不吹,树不摇,睡觉时间到了。小鸟在树枝上睡着了,小鱼在池塘里睡着了,小刺猬在洞里睡着了,小花猫在沙发上睡着了,宝宝是不是也想睡觉了。那我们洗洗脚丫,盖上被子,也睡吧。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
    2019-12-13 阅读全文
  • 不要让孩子开着灯睡觉 不要让孩子开着灯睡觉 有许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特别怕黑,从小喜欢开灯睡觉,虽然是那些不是很亮的夜灯或小灯。如果不开灯的话,孩子很可能就是无法入睡,甚至是立马哭闹。严重的,孩子看见四周黑漆漆的,就会吓...
    2020-11-17 阅读全文

经常看见微博朋友圈里到处在转类似“7岁以前不要看屏幕”、“12岁以前不看电视/手机”之类主题的文章。对于这样主题的文章,朋友圈点赞多多,“不能给宝宝玩手机或ipad!”似乎已经是所有人认同的真理。 可...

2021-08-18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幼儿园的小孩子午睡时间就是不肯睡觉,反倒会捣乱,或者玩耍。大家以为孩子是调皮,其实是因为到了4岁后,...

2020-12-1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升起来了,天黑了,要睡觉。教育幼儿养成早早入睡的良好生活习惯。 2、欣赏诗歌:《月亮对我笑》。 活动准备:抒情音乐的磁带、录音机、诗歌《月亮对我笑》。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一起...

2019-12-12 阅读全文

引言:风不吹,树不摇,睡觉时间到了。小鸟在树枝上睡着了,小鱼在池塘里睡着了,小刺猬在洞里睡着了,小花猫在沙发上睡着了,宝宝是不是也想睡觉了。那我们洗洗脚丫,盖上被子,也睡吧。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

2019-12-13 阅读全文

不要让孩子开着灯睡觉 有许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特别怕黑,从小喜欢开灯睡觉,虽然是那些不是很亮的夜灯或小灯。如果不开灯的话,孩子很可能就是无法入睡,甚至是立马哭闹。严重的,孩子看见四周黑漆漆的,就会吓...

2020-11-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