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第三天
发布时间:2020-11-19 北湖第三实验幼儿园招生 三月三活动方案幼儿园幼儿园第三天
先说说昨天下午3点接的时候,文文有点意外,因为之前并没告诉他会提前接,妈妈刚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发现文文自己站在教室里面,有的小朋友午睡起来还没有穿好衣服,文文衣服倒是已经整齐了,以前在家午觉都在3个小时以上,现在缩短到2个小时居然不是最后起床的,所以妈妈有点怀疑文文到底有没有好好睡午觉。裤子已经被换了,应该是尿过裤子了。第一天妈妈就告诉老师,文文回国以后不太适应国内的厕所,经常宁可尿裤子也不要去厕所尿,有时也会因为玩的太高兴忘记尿了,但第一天文文表现的非常好,所以可能老师也就忽略了。想想孩子去幼儿园尿裤子也正常,加上自己带了备用的就无所谓了,老师给洗干净,妈妈到的时候还没晾干叠好交给妈妈,妈妈一阵感激老师。
老师除了尿裤子这件事仍然没有说其他太多关于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只是询问妈妈是否给孩子买了意外伤害险之类的事情。妈妈第一眼看到文文的时候,没有看到他特别开心的样子,心里多少有点失落。文文看见了妈妈,显然有点惊喜,但居然在3岁孩子脸上却没有马上表现出来,只是加快步伐走向妈妈。“文文,你想回家玩,还是在幼儿园玩”,文文回答“我要回家,我要等小朋友一起回家”,妈妈说“那你在幼儿园里玩吧,和小朋友一起走好不好”,文文立马抱着妈妈说“我现在就回家”。和老师同学告别只是挥手并不开口。看到奶奶在幼儿园门口,问“爷爷怎么没有来?”妈妈询问过老师中午吃的面,于是妈妈带着文文去菜市场买鱼,出了幼儿园,文文立马变了一个人,又说又笑起来。爷爷只带文文去过一次菜市场,居然文文能从另外一个口进菜市场,并走在前面指挥,准确的领着妈妈和奶奶到了卖鱼的摊点。此刻才感觉到真正的文文又回来了,呵呵!晚上8点多就睡了。睡觉前告诉妈妈“我不想上这个幼儿园,我喜欢日本的老师”。
连着三天都是早上7点半起床,一天比一天痛苦,还好是夏天,没有那种披星戴月的感觉,妈妈直感叹怎么上个幼儿园比上班还辛苦。一路上文文直呼累,蹲在地上休息,终于蹭到幼儿园门口,文文开始放声大哭,并不是说不上幼儿园,而是说“妈妈抱抱”,哭声没有停,换了鞋坐在鞋柜上还是说妈妈抱抱。班上3,4个老师,一个在教室里带着小朋友学英文,一个在准备分发早餐,还有一个在鞋柜旁边浇花打扫卫生。过了好一会儿文文也不进教室,说“妈妈,我怕”,浇花的老师看不下去了,脱了手套强行带进教室洗手去。妈妈犹豫着走了,忘记拿卡,返回,仍然听见哭声。下楼时,一楼的孩子可能大一年,正在学习“Ihave。。。。”,哦,mygod!4岁的孩子一大早起床就学这么难的东西了?园长不是说以玩为主吗?
妈妈回到家也困的不行了,补了个觉,越觉得孩子可怜了,看看时间差不多可以去接了,不知道今天怎么样,适应了没有。(F236.cOm 活动范文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果果幼儿园的第一天
果果幼儿园的第一天
5.3号,五一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我把两岁三个月的儿子送到了小区的阳光幼儿园,选择这个幼儿园是考察了N个以后作出的决定。一是离家近接送方便,二是这家幼儿园规模和老师给人不错的印象。
早上听从老师的建议在家里吃过饭送过去(第一天送担心孩子哭闹吃不上早餐),我牵着果果的小手,果果爸爸拿着被褥枕头。走到幼儿园,交到老师手里直到这时果果还是蛮高兴的因为之前已经带他来过幼儿园好多次,这里有家里没有的滑梯,蹦蹦床。老师抱过去说跟爸爸妈妈说再见,看到我们转身走儿子便哭了起来说:妈妈别走,爸爸别走。“妈妈下午来接你”说完这话我便拉着老公扭头走了,心里舍不得,但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工作这是必须的。
到了店里,老公说给郝老师打个电话问问还哭不,老师说我们走了一会就不哭了现在正在和小朋友玩。这样我就放心了,到了中午的时候老公又说打个电话问问睡了没有,我没有打。我和老公说我知道你担心孩子我也一样但是我们既然把他送到幼儿园交到老师手中就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
下午3.30分我和老公就到幼儿园接他了,老师说第一天可以早接一会儿,门卫去通知了,正好看到园长开车出去打了个招呼,园长说孩子表现不错。一会儿看到老师牵着儿子的手慢慢走过来,带着小帽子,还背个大书包看到我们笑嘻嘻的,老师说新入园发个书包。老师告诉我孩子第一天不错中午也睡觉了不过醒了哭了一会儿。儿子高兴地和老师再见并且说
熠儿第一天上幼儿园的表现
熠儿第一天上幼儿园的表现
熠儿第一天上幼儿园,做母亲的真是百感交集啊,孩子一直都在家里带着,现在到幼儿园怕吗?哭得凶吗?找妈妈吗?吃了没?``````身在上班,但心却一直在想象着孩子在幼儿园的情景。这个时候,我想到年少时每个星期天去师范读书,总少不了父母的唠叨:路上小心车!在学校想吃什么就吃``````那个时候总觉得父母太罗嗦了。原来孩子身在哪父母的心就在哪,我想每一个做父母都是这样的,真是为人父母才知父母的心啊。
一个上午我就这样担心着。中午,妈妈打电话过来说她在幼儿园门外偷偷地观察熠儿,只看见他一个人傻傻地靠在走廊的墙上,我的双眼立刻模糊了。赶紧驱车前去,多么想马上把他抱回家,多么想跟他说孩子我们不读了。赶到幼儿园,我突然想到每个孩子不都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我这样进去或许会增加以后上幼儿园的难度。我狠下心来,在幼儿园的墙外转了几圈,看到幼儿园的老师出来,马上上去探个究竟。当老师说熠儿没哭,中午还吃了一晚饭,我心头的大石块轻了一半。
带着一点放心回学校了。终于又熬到了放学,我飞一般又赶到了幼儿园,看到母亲也在幼儿园门口等着,她的脸上也写满了担忧。门开了,我直奔教室,终于看到我亲爱的熠儿,臭小子看到我先是一怔,然后笑了,跟我原先想的大哭大大相反。臭小子还真行!
一路上。
“熠儿今天有没哭?”
“有。”
“今天吃什么?”
“粥、饭和面”
“幼儿园好不好玩?”
“好玩!”
“明天还要不要来?”
“要啊!”
真是太棒了!小家伙!真为你感到骄傲!希望下来你也是这样!
让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就不哭的方法
9月开学季到来,又一批小朋友将迎来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第一天上幼儿园。
每一年9月份的幼儿入学,都有无数哭崩的孩子,其实宝宝入园可以不哭!看看一个过来人是怎么做的,今天这位晓木妈妈的经验,真的是太赞了:
记得儿子第一天上学,背着小书包站在门口扯着我的衣角不放、眼圈红红一副要哭的样子,我立即对儿子说”下午4点,你要我带着甜甜圈来接你还是不带甜甜圈来接你?“儿子马上说:”带甜甜圈!“眼睛的红圈不见了,心里窃喜,”那我们下午4点见哦!““好的,妈妈,4点见。”带着对甜甜圈的期待,儿子走进了幼儿园。虽然老师说当天中午的时候孩子可能想妈妈了哭了一下,但基本上算是成功的开始了。接下来的一周变着花样带,但都是如法炮制,后来儿子适当了幼儿园生活,就爱上了上学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个妈妈将孩子的注意力从”不想妈妈离开“转移到”带甜甜圈来接“,3岁左右的孩子一旦被转移了话题,瞬间就忘记了刚才哭闹的事儿了,并且孩子知道了妈妈只是暂时离开,还会带着美味的食物来,从而得以顺利脱身,不得不说这个妈妈太聪明了。幼儿教育专家小编提醒,另外,面对刚入园的孩子,大人离开时切忌讲太多话,也不要没完没了的安慰,这样的后果只能是被孩子越粘越紧。建议给孩子简单的选择,然后离开,这种方式是最不会拖泥带水的。
从育儿的角度来说,小编呼之“2选1"应对法,2个中只能选择一个,不能选2个,其实这种方法在育儿生活中很好用,比如:
孩子玩碰碰车不肯走→你是要再玩一分钟or现在回家?
孩子喝了酸奶还要喝→你是要喝果汁or出外玩一会?
孩子买了一个布偶还要买电动车→你是要布偶or电动车?
孩子看电视不肯停→你是要再看一分钟or现在睡觉?
要点:答应孩子的一定要做到、不要食言,不想让孩子选到的答案不要放在选择中。
除此之外,面对第一次入园的孩子,妈妈如果有条件,可以作下面的安排:
1、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期待
爸妈可以描绘幼儿园的各种美好给她听,比如有滑梯、有好玩的积木、还可以跟小朋友游戏、还有和蔼的老师等,甚至还可以提前联系老师(一些幼儿园在暑期也开),带孩子去参观将要上学的幼儿园,让孩子看看其他小朋友游戏、玩玩具、跳舞,一定能让宝宝流连忘返,从而对上学充满期待。
2、将相熟的小朋友安排一起
如果条件允许,爸妈可以商量让小区相熟的几个小朋友上同一所幼儿园,还可以提前给幼儿园老师商量,让孩子和要好的小伙伴安排在同一个班,甚至让老师安排他们上课的座位、睡觉的小床挨在一起,非常有利于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3、准备孩子一两件熟悉的玩具
孩子第一天上学,妈妈可以提前跟老师沟通,得到允许后让孩子带上一两件熟悉的玩具到幼儿园,不要忘记写上名字减少老师的麻烦。
4、给孩子讲故事
其实,有很多关于幼儿园的绘本,可以让宝宝提前从心理上去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其中一些关于第一天上幼儿园的绘本,更是专门抓住了宝宝可能出现的害怕、紧张、害羞的心理。
在描述幼儿园生活的绘本中,《我爱幼儿园》堪称经典。
绘本通过小莱昂的眼睛,描述了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流程、各个老师和小朋友的情况。就像书名一样,书中有几处反复强调“我爱我的幼儿园”,这是给小朋友一个心理预期,做好“心理热身”。
《汤姆上幼儿园》是用小主人公汤姆作为第一人称自叙,让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在上幼儿园之前到底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而小朋友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会感觉就像在说自己的心里话一样。
经过充分的心理准备,宝宝们也一定可以像汤姆一样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的。
通过绘本,通过我们的耐心、爱心和精心准备,让宝宝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变成一个美丽的期待和美好的回忆吧!
家园共育: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不哭的奥秘!
9月开学季即将到来,又一批小朋友将迎来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第一天上幼儿园。
这真是一个让妈妈和老师们头痛的日子呀,幼儿园里哭闹声一片,宝宝抱着妈妈不肯分离……可是妈妈们有没有想过,宝宝突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要开始人生一段正式的“社交生活”,心理上是不是已经充分准备好了呢?
其实,有很多关于幼儿园的绘本,可以让宝宝提前从心理上去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其中一些关于第一天上幼儿园的绘本,更是专门抓住了宝宝可能出现的害怕、紧张、害羞的心理,小朋友上幼儿园,除了离开熟悉的家和爸爸妈妈的怀抱,需要重新适应的还有幼儿园里的一套新规则,这也是小朋友第一次踏入集体生活的社交环境,算是初步迈入小社会。
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入园初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送入园后赶快离开入学第一天父母可先陪孩子与其他同伴一起玩耍半小时,待孩子情绪相对稳定和适应后再离开;第二天则减少到20分钟,直到孩子能完全适应为止。
当老师接过宝宝以后,父母最好马上离开,不要在幼儿园逗留,更应避免出现宝宝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况。
2、尽早接回宝宝
为了减少宝宝刚入园时的恐惧心理,在前两个星期可以稍微早点接宝宝,让他感受到父母并没有忘记他。
回家路上,最好用关爱的语言与宝宝交流,询问他在幼儿园进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分享他的快乐,使他从内心感受到被爱。
3、帮老师多了解宝宝
不同的宝宝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父母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便于老师更多地了解宝宝,更好地照顾宝宝。例如,有的宝宝一哭闹就要小便等等。
隐瞒孩子潜在或已经表现出来的生活中不好的习惯或性格,非常不利于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教育。
4、精神准备至关重要
家长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里交谈时,不要使用类似“宝宝哭得好可怜,妈妈好心疼,怕不怕啊……”之类的语言诱发强化孩子的不良情绪。
应该辅以夸奖、鼓励、正面积极引导为主的语言暗示。比如:“老师夸宝宝了,表扬宝宝只哭了一小会儿,宝宝真棒”、“幼儿园玩具真多啊”、“幼儿园有这么多小伙伴啊……”
悠儿第一次上幼儿园
悠儿第一次上幼儿园
一直认为自己是比较理智的一个人,感情上很能放得开。也曾经想象过当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自己不会太过操心或是担忧,可是没想到当事情真正遇到的时候感情是完全不受控制的。
悠儿今天上幼儿园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园,以往每个星期六去上的早教班都是家人陪着悠儿去玩的,从来也没有单独一天离开过家人的身边。而今天,她第一次离开我们身边单独在幼儿园里呆了一天。
早上我跟悠儿一起起床,一起出门,她跟我来到我们学校的幼儿园,我把她带进了小班教室后教给老师就去工作了,本来我跟悠儿说让她跟小朋友们玩,中午我会去看她,可是幼儿园老师不允许,让我直接放了学来接,免得把悠儿逗哭了。于是我答应了。可是工作的时候,脑子里控制不住地在想:悠儿会不会哭呢?她会不会跟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呢?她会不会尿湿裤子呢……根本没法专心致志地工作,脑袋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偏向幼儿园小班教室(我的办公室窗户正好对着幼儿园教室),当小班的小朋友们出去上厕所时,我努力地寻找着悠儿的身影,看她会不会出教室,结果发现她跟在所有小朋友屁股后面也往厕所去了;当听到小班教室传出叫着妈妈的哭声时,我又竖起耳朵听,看是不是悠儿在哭;当看到小班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到活动场地玩滑滑梯时,我直接站到了窗前看看悠儿能不能融入到小朋友们中间,结果发现小家伙玩得很是愉快。有好几次忍不住想到教室看看悠儿在干嘛,可是最后又制止了自己的脚步。中午一点过,我悄悄地走到小班教室,发现悠儿已经在小床上睡着了。老师跟我说悠儿可乖了,没哭过也没闹过,老师说去干什么她就跟着去。这时,我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下午,我的心情明显要比上午要沉稳得多了,但是也是盼着下班时间,想问问悠儿在幼儿园过得高不高兴,想从小家伙嘴里知道她在幼儿园快不快乐。
终于,下午四点过,老师把悠儿给我抱过来了,小家伙还在抽泣着,看来刚哭过,我忙问怎么了?老师说,本来一直都挺乖的,可是刚才有一个家长来接孩子,班里几个小朋友就开始哭着要妈妈,悠儿也跟着哭着要妈妈了,于是就把她抱了过来。
我安慰着悠儿,给她倒了杯水,等她情绪稍稳定后又跟她聊起在幼儿园好不好玩?高不高兴?明天还跟着妈妈来幼儿园吗?她的回答是好玩,高兴,明天还跟来。
于是,我终于不再焦虑和担忧了,看来悠儿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接下来的两个月,她将会和我一起上下班(上下学),呵呵,女儿就这样上幼儿园了!真有点不敢相信。
六天了,幼儿园
苗上了六天幼儿园了,一切都好,只是周六开始染上了小感冒,打喷涕流鼻涕,及时的喂了两三天的护彤,没有严重,但是鼻涕仍在继续。
咳嗽调理的中药还在吃,每天早晚冲在牛奶里,医生说要吃两三个月才行。
每天早上,三个人一起出门,苗背着小书包,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走向幼儿园。
早操是不怎么配合的,苗总是心情落寂的站在那,不时的回过头用目光搜寻一下爸爸妈妈在哪里。早操结束,小朋友排着队进教师,苗提着书包,不紧不慢的走着,望着那小小的孤单的身影,心里有点酸酸的,不管怎样,孩子都要独自迈开她稚嫩的脚步,都要慢慢长大啊。
我呢,这些天,逛街,购物,信用卡刷的哗哗的,看电视,约朋友吃饭,以前没时间做的事情,现在总算是狠劲的补回来了。
每天下午接到了小妞,问这问那,苗回答得烦了,或者有些事情记晕了,总是说“你就别问了行吗?”
不过,周五晚上,小妞和我躺在床上腻歪,妞忽然抱着我说“妈妈,我今天上厕所摔跤的时候哭了,那时候我好想妈妈哦”,“啊,宝贝,你怎么摔了?摔哪了?疼吗?”苗指着后脑勺说“摔这里了,很疼,我光着脚去尿尿,地上很滑,就摔了!”妈妈我心里那个心疼啊。
周六,给苗爸看苗班上的相册,苗在旁边一一为我们解说,看到一个小男孩时,苗说“这个小男孩老是喜欢打我”,我和苗爸大吃一惊,跟她再三确认确实有小男孩喜欢打人时,心里好担心,怎么办呢?只能告诉苗要对小朋友大声说“打人不对,小朋友不应该打人!”还得及时的告诉老师!可是,这些有效吗?
宝贝幼儿园篇(第一周)
宝贝幼儿园篇(第一周)
不知不觉,宝贝上幼儿园就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懂事的宝贝基本上没怎么让妈妈操心,妈妈之前的种种设想种种担心都显得多余了。连老师也表扬宝贝适应能力强。宝贝非常乐意上幼儿园,回来也明显比以往更活泼更开心了。
第一天上幼儿园回来,妈妈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是有没有哭闹,二是有没有好好吃饭。老师说没哭也没闹,睡觉时也很乖,就是吃饭速度特别慢。宝贝回来跟妈妈说:“妈妈,我饭饭才吃了两口,老师喂了一口就把饭饭收走了。”晚上吃饭,妈妈想着宝贝以往吃饭都很慢,还是自己先吃完,再装饭喂宝贝,谁知,宝贝像模像样规规矩矩地坐在餐桌边,说:“妈妈,怎么没有我的饭饭?”妈妈说等会妈妈再喂你吧,宝贝答:“妈妈,不用喂了,我读书了,上幼儿园了,自己会吃饭饭了。”当晚,宝贝真的是自己吃饭,虽然吃得慢,但是也算是吃饱了。妈妈问宝贝:“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什么本领了?老师有没有教唱歌跳舞。”宝贝答:“有。”妈妈说:“那表演给妈妈看看吧,妈妈也想学呢。”宝贝一本正经地答:“妈妈,不可以的,要在幼儿园跟很多小朋友一起才可以唱,在幼儿园才可以跳的。”问宝贝在幼儿园交到朋友没有,宝贝答:“有啊,妈妈,全部人我都认识,全部人都一起玩。”问她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宝贝只能说出两三个小朋友的名字。
第二天,接宝贝的时候,老师说宝宝中午睡觉时哭了一会,不过很好哄,哄一下就不哭了。老师问她为什么哭,宝贝答:“我想我爸爸了。”(爸爸骄傲自豪,可妈妈吃醋了。)宝贝回来总说饿,先给宝贝喝了牛奶,吃了点小面包垫肚子。吃晚饭的时候,宝贝照例自己吃饭,而且破天荒地吃了两小碗饭。宝贝长那么大还从来没一次吃过那么多饭。妈妈真心疼,宝贝在学校或许一天都没吃什么东西。学校用餐都是规定时间就收碗筷,宝贝吃饭是特慢的,老师即使是喂也没那么有耐心喂一两个小时啊。不过,反过来想想,这样对宝贝也好,饿她几次,以后吃饭时候,她就不敢不好好吃了。吃饱了饭饭,宝贝可乐了,和爸爸玩游戏,宝贝做老师,爸爸做宝贝,爸爸要跟着宝贝跳她在学校里学的舞蹈。
第三天下午,天气突然转凉了,宝贝可能没能及时添加衣服,回来的时候就不停地打喷嚏咳嗽流鼻涕,不过宝贝的精神状态还是挺好的。问她在幼儿园开心吗,宝贝说开心,问她喜欢老师吗,宝贝说喜欢,前两天总把陈老师挂在嘴上,最喜欢陈老师了。还说长大要做陈老师呢。晚上吃饭的时候,宝贝突然冒出一句:“Ready?Go!”妈妈很好奇,问宝贝:“是谁教你的?”宝贝很自豪地答:”妈妈,是外国老师啊!”然后宝贝不停地问妈妈:“妈妈,你是不是老师?”“妈妈,你是什么老师?”“妈妈,你会不会讲英语话?”“妈妈,我长大了要做外国老师。”“妈妈,我也会说外国话。”
今天宝爸去接宝贝的时候,陈老师告诉宝爸,下午上课时,老师问小朋友们:“谁是你们的好朋友?”宝贝想也没想就答:“陈老师是我的好朋友。”陈老师被宝贝逗乐了,当即给宝贝奖了一幅画。宝贝把它当做宝一样呵护,连妈妈看一看,宝贝都忘不了叮嘱一句:“妈妈,你不要撕烂了啊。是陈老师送给我的。”
第四天,宝贝回来不停地讲关于生日的话题:“妈妈,你什么时候生日?”“妈妈,你的生日蛋糕我吃过了,在广州的时候啊,爸爸送给你的大蛋糕。”“妈妈,爸爸什么时候生日啊?”“妈妈,我什么时候过生日啊?”“妈妈,今天幼儿园里有人生日哦。有蛋糕吃。”妈妈问:“那宝贝有没有吃蛋糕呢?”宝贝答:“没有,蛋糕太小了,不够分,老师给我吃了苹果。”“妈妈,等我生日,你给我买个大蛋糕好不好?”
给宝贝喝完牛奶,吃完点心,妈妈收拾家务,宝贝自己一个人玩玩具,一边玩一边情不自禁地反复说“verygood!”妈妈故意没听懂,问宝贝:”你说的是什么啊?”宝贝答:“妈妈,是英语话来的。”妈妈问:“那是什么意思啊?告诉妈妈吧,妈妈也想学哦。”宝贝竖起大拇指,告诉妈妈是顶呱呱的意思,还很骄傲地说:“是外国老师教的。”妈妈:“小朋友们在学校表现很棒吧,所以外国老师才表扬你们verygood的哦。你们的外国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宝贝答:“女的。”妈妈问:“外国老师长得漂亮吗?”宝贝答:“漂亮。妈妈,她有长长的头发哦。还有一个是黑黑的外国老师呢。”
吃过晚饭,宝贝很自豪地告诉妈妈,今天发了两本书,还有一张英语光盘《HelloTeddy》,吃完晚饭,宝贝就吵着要开电脑,播光盘,妈妈抱着宝贝坐在床边和宝贝一起看,一边看一边鼓励宝贝跟着说跟着唱。
周六,起床来,宝贝见妈妈还在床上,开心地问:“妈妈,今天不用上班了?”妈妈故意逗宝贝,问宝贝要不要上幼儿园,宝贝赶快爬起来,说:“妈妈,那今天你送我去幼儿园吧。”
下午,带宝贝下楼骑自行车,让宝贝运动运动,走到游泳池前,迎面走来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妈妈,因为互不相识,也没有打招呼就过去了。刚走几步,小男孩就追过来了,一边追过来,一边叫“小凡”,还告诉他妈妈:“她叫丘芷凡。是我们班的同学。”小男孩如此地热情,而小宝却连头也没抬一下,正眼也没望一下小哥哥,弄得妈妈很是尴尬。忙解释说宝贝是刚去幼儿园的,可能还不怎么熟悉,还没完全适应。小哥哥比宝贝大了半年,但两岁半就上幼儿园了,至今已上了一年了。所以各方面都显得比较老道,为人很大方得体,性格也很开朗活泼。本想批评宝贝不讲礼貌的,但想想宝贝才去几天幼儿园,远比我想象的要好多了。这也是一个进步。不能心急,慢慢来。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读画活动的实践研究》第三阶段实施小结 《幼儿园大班读画活动的实践研究》第三阶段实施小结
这一阶段按计划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至今有一种如释负重的幸福感,又有一种使命感,因为教育永远没有终结的一天,它永远处于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不断前行中。
再次回顾课题的实践研究初衷,通过学习理论获取经验支撑,加入我们在实施过程收集、整理的一些实验数据和个案、案例,我们梳理了课题实施以来我们的举措和成效,小结如下:
一、幼儿、教师、家长在《读画》课题中共成长
(一)幼儿方面
1、研究的种种结果表明,幼儿通过读画活动大大地激发了读与画的兴趣。
2、逐步形成了读画活动的自觉性,提升了读画活动中毒与画的能力。
3、在读画活动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呈现爱画、想说、乐思的良好品质。
4、大量的读画成功体验锻炼了幼儿的胆量,提高了自信。
(二)家长方面
1、摆脱了对幼儿作品不正确、不科学的片面教育观点。
2、积极配合实施读画活动,获得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家庭教育模式。
3、同幼儿共享读画活动带来的亲子共通的融洽、快乐。
(三)教师方面
1、探索、构建培养大班幼儿读画能力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会了观察、记录、评价幼儿的方法。
3、获得了整理统计资料、总结梳理经验的方法。
4、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历程中,教师们勤学习、苦钻研、同探讨、共研究,
不断充实理论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教学技巧,提升个人的专业化水平。
二、体会与思考
虽然我们在读画活动的实践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许多主、客观的原因,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首先,读画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表现是因人而异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绘画技能的积累、外部语言环境的熏陶和主体实践体验三方面因素。以后读画活动依然在继续,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让幼儿在读画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知和体验,让他们能通过读画这一形式富有个性地表现自己,在读画中大胆展示出天真稚拙的美和童言无忌的趣。
2、今后的读画活动我们还可收集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画面简单稚拙的绘本阅读作品,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美术欣赏感知经验和阅读体验,让幼儿获得更加丰厚的读与画的经验。
3、丰厚的园本文化也是读画活动的一大资源,在今后的读画活动中,我们可以挖掘武夷文化中的相关资源,开辟多种渠道,促进幼儿多元化地发展。
4、幼儿读画这一活动也受制于家庭影响和社会大环境,因此我们还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合力,产生共同影响,这样读画活动的效果才能发挥得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