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拯救男孩”从妈 妈做起

发布时间:2020-11-13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拯救男孩”从妈 妈做起》,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拯救男孩”从妈妈做起读过了《拯救男孩》这篇文章后,我感觉自己茅塞顿开,不再认为**是个淘气顽皮的孩子,相反,觉得**越来越乖。

我也明白了,男孩的天性是什么。

引用小巫老师博文里的一段话:

“男性是一个空间的动物,他需要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实践,来发展他们的身体和大脑。相对于时刻有人陪伴的生活,男孩子更需要独立的私人空间。相对于“安静”“读书”“写字”这些女孩子比较适合的学习方式,男孩子更擅长在自由的空间里奔跑,经由身体的感受丰富大脑的认知,他们需要身体的冲撞,强烈的运动,启动大脑灵活运转的开关。他们通过冲撞,通过奔跑,通过快速变化的景观,活跃大脑的思维,认知身边的世界。现在状况时,独立的空间被养育着,父母、老人完全侵占了,生活的经历也被压缩到极其狭窄的范围里,在这样的环境中,男性的优势处于被抑制和弱化的状态,他们逐渐失去了个性成长的空间。”

我承认,**很顽皮,很不老实,总是不闲着,总是不停的在动。我甚至都怀疑过,**是不是有点多动症啊。现在总算是明白了,是自己不够了解自己的儿子。身为男孩子,他们的天性就是好动、顽皮,这是他们的天性,我之前总是试图要改变他,现在想想,我为什么要改变他的天性,那不是成了逆天而为了吗?为什么要说自己的孩子顽皮,为什么要说他不听话。不要总是找孩子的原因,试问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有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他们活动的机会,足够他们活动的场所。既然要选择接纳孩子,就要承认这个好动的事实,就要陪他一起动起来。如果说,一个男孩子,从小就像一个小姑娘那样的听话,那我们是不是会更担心。谁也不愿意,把一个男子汉培养出娘娘腔吧。

说了这么多,总结只有一句话,我要陪**一起动起来。

屡屡思绪,以前教育**的时候确实忽略了这点,我也说过“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这类的话语,现在想想,其实并不是孩子不听话,是我们提出的要求太多太高,孩子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标准,不听话是相对而言,如果我们换一种理解方式,是不是孩子都会变成听话的呢?

男孩子本来就好动,再加上他们好奇心强的特点,就构造出了一个“顽皮小子”,如果我们把“顽皮”看成是这个小子的优点,那是不是就是另一回事了呢?

还有点一最关键,就是家长的耐心,在“拯救”男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因为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转变这个观念,事实上,“顽皮”这个概念在我们的心里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顽皮”是男孩子的天性。切记!切记!

**喜欢在屋子里跑,一圈一圈的,之前,我总是怕他磕着碰着,不让他乱跑。但是现在,在保护**安全的情况下,我和他一起跑,一起玩捉迷藏。我藏在屋子里的某个角落,他找不到我就会发出咯咯的笑声,我不清楚,为什么找不到妈妈还笑得这么开心。但是只要他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我就满足了。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看《妈 妈听我说》有感


看《妈妈听我说》有感二十位形象特色各异的00后萌宝组成的萌宝天团齐聚一堂,她们在做什么,他们在做“小法官”。他们在听他们的小伙伴如何评价自己眼中的妈妈,又如何诉说着心中对妈妈的不满和希望……嗯,你猜对了,丫姐在看北京卫视播出的,由著名主持人乐嘉主持的和知名作家六六坐镇观察团的大型亲子节目《妈妈听我说》。

一向以深沉形象面众的乐嘉变身孩子王,我超级崇拜的著名作家、编剧六六居然有着七年的幼教经历,两个人刚柔并济、互相补充,给妈妈们引领了一个正确的教育方向。萌宝们语出惊人的点评,更是令妈妈们刮目相看,你们好有当小明星的天赋啊。还有国内一线星妈、素人妈妈们带着家中萌宝纷纷加入,哎呦,这节目好有看头!

把属于孩子们的话语权交给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用孩子的视角审视社会,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既是这宗节目的宗旨,也是我们每个妈妈要做要思考的问题。看了节目的我真心被这帮古灵精怪的小盆友们震到了!也突然意识到他们虽然最大的孩子可能也就不到15岁,但是他们的意识正在觉醒,怪不得要话语权呢!节目也让我看到了给他们话语权的重要性,他们才是祖国未来一代的雄起力量!

应不应该打孩子、逼着孩子去表现到底好不好、爱美的小女孩要不要化妆呢,还有妈妈在孩子眼中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这些都是《妈妈听我说》第一期节目中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或打或逼或管,妈妈们说,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岂不知,过多的干涉不但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还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性情和品质。从节目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会到那些从父母那获取适当话语权的孩子们,不但有独立的性情,还有敢负责任的优秀品质。我想长大后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是很强大的。

看到买红妹的女儿对自己妈妈的评价是:母老虎、贴心老妈,我下意识的看了看身旁一起看电视的小猪娃。猪娃用手指了指电视,又指了指我和她自己。这,这意思就是我也和买红妹一样呗,照照镜子,偶咋觉得偶一点都不像母老虎呢:)))。看来也是要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偶尔也对孩子太严厉了。一直觉得自己能够和孩子很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听得进去孩子的话,可是看完节目以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

倾听也是一门学问,不是简简单单的听就可以了。倾听是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听取孩子的表达,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们表达的各种想法或疑惑做出及时而恰当的反馈,并要为孩子们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它是尊重孩子和孩子们话语权的具体表现。正如教育专家陈建翔老师曾经剖析的,我们的家庭暴力中,除了打和骂,还有就是家长的“强理”——强词夺理、强迫之理、强泛之理、强聒之理。这些强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家长都会不知不觉的在犯着。如此以来,孩子们的话语权也就有意无意、或多或少的被剥夺了,《妈妈听我说》用倾诉、评判、互动的方式来告诉我们有必要回归孩子们内心的渴望,并和妈妈们孩子一起探讨如何正确的把话语权和孩子们的发展权交给孩子们。

一个好的节目,不仅仅是那几十分的时间在吸引我们的关注,而是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可参照性。就像《妈妈听我说》这个节目,它算得上是给家长们的一堂公开课了。节目中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看完节目后却总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育儿方式进行反思。我们在育儿路上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犯着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在学习,我们在强大孩子的同时也强大着自己。真心为节目点个赞,它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不足之处,也让我开始在聆听孩子的话这个问题上开始有的新的思考,我也期待着在以后的节目中能和更多的妈妈们一起交流,学习,伴我们的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做个懒妈 妈


学做个懒妈妈曾经一直以为照顾孩子是我做母亲的本质工作,从孩子出生起大到出去和谁玩,小到在家吃喝拉撒我把孩子照顾的无畏不至,孩子刚一张嘴我马上就跑来“你渴了还是饿了?吃啥?妈妈给你拿!”慢慢地孩子也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我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慢慢失去自己干事的思想,遇到任何事都是喊“妈妈,我要,妈妈我想,妈妈你拿给我。”以至于女儿都长到18岁了,没自己洗过衣服,每天吃饭往餐桌前一坐向客人一样等着别人的照顾。**更不用说,已经习惯的被我照顾着。

近几天女儿考过试在家没事,等早上我们先走了,给她留了饭,她吃完饭碗筷都不知道收拾,中午我们回家还探在桌上。孩子被照顾惯例,她根本没有意识去收拾。听完这周韩老师的课《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后,这几天一直在反思对孩子生活教育的问题,孩子这所以会这样真的都是我的教育问题,我的“手”伸得太长,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干的机会,我应该做的是一个懒妈妈,而不是做一个事事都伸手的勤快妈妈。做一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

于是从现在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自觉性。昨天我与孩子聊天,谈心,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让他们知道劳动是光荣的,每人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比如,最近几天告诉**吃过饭自己把碗收拾到厨房,**写完作业后示范给他看怎样收拾书桌,**也很配合的收拾自己的书桌,还告诉**“人要做个勤快的人,自己的东西用过放好,下次自己用的时候就知道在哪个地方了,这就是物归原处。”

最近几天给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营造让孩子独立做事的环境,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今天早起来我就对**说”妈妈今天腰很疼了,弯不下腰,可**的小袜子还没洗咋办?”**一听马上过来“妈妈我来帮你捶捶腰,我自己洗我自己的袜子。”然后真的用小手帮我捶腰,我示范给**看咋样洗东西,**也像模像样的洗礼自己的小袜子。洗完还很有成就感的说“妈妈,我会洗袜子了,来妈妈,我把你的袜子也洗洗。”说完还真的洗起我的袜子。我“**,妈妈今天太幸福来,享受了儿子的一份孝心。”**听了就洗得更起劲了。此时我发现其实教会孩子做事真的不难,不是孩子懒,而是我束缚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手脚。

前天我早上临出门前故意没像以前淘米预约做米饭,中午回到家等**堂姐烧好菜我们喊开饭,让嘟姐去盛米饭,结果嘟姐一打开电饭煲发现是空的“妈妈,锅里没有米饭,你早上没淘米。”我“是吗?妈妈真的老了,最近老忘事,你看都没淘米做米饭,今天中午只有光吃菜吧。”大家就只有光吃菜,到晚上下班回家嘟姐“妈妈,我中午光吃菜下午很饿了。”我“是吗?我也觉得饿,那我明天好好记得淘米,课我最近可能是年龄大记忆力下降,二姨回家了,这个暑假就麻烦你提醒我做米饭,要不说不准一个暑假要忘掉好几次呢。”昨天上班之前我又故意没淘米,结果上午嘟姐就打电话说我没淘米我“那咋办?我现在在班上也没法回家,那只有今天还是光吃菜了。”过一会嘟姐“妈妈,那你告诉要淘多少米,放多少水?我来做米饭吧,”于是我在电话里告诉她做米饭的步骤和要放的米和水,中午到家一看米饭也做好了我“恩,不错,女儿都能做米饭了,吃着女儿做的米饭感觉真幸福。”嘟姐“妈妈,我发现做米饭也不难,这暑假就由我来做米饭吧。”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我从没有给她做事的机会。

引导孩子做事要有信心和耐心。不能担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烦帮倒忙;对孩子多表扬,“懒”妈妈的手可以懒,但嘴巴和心不能懒、多鼓励,少指责,循循善诱,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也就是给他进步的机会。

牢记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的教诲:“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为了孩子也为了我自己,我学做懒妈妈!

当男孩的妈需要“嗲”一点


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你脚下的路将很长很长。作为一名男孩的妈妈,你是否也会时常面对孩子的天性不知所措呢?看看以下这些建议吧。

1、男孩子就是要野一点——游戏玩耍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是冰心老人的话,对我影响很大。儿子刚会走路时,我就把他送到家住农村的外婆家里。夏天,儿子在沙子堆里捉虫子,在树下捉蚂蚁,赤着脚在田埂上跑,整天脏得像个泥猴子,被蚊子咬得浑身是包,满身的痱子,但他快乐得像小鸟一样。

儿子最喜欢的游戏是捡石子,走到哪儿都要捡几块。每回帮他洗衣服,都会发现不是口袋被小石子磨出了洞洞,就是裤子的膝盖处磨出了窟窿。于是我在小商品市场批发了一大袋小动物贴布,专门用来补他的衣服。每回儿子和我说,妈妈,小熊又逃走了。我就知道他的口袋破了。

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没有这样的环境支持和机会让我们的男孩子体验玩得脏兮兮、乱糟糟。而这样的玩才是顺应孩子天性的,给孩子心灵的滋养才长久。儿子上高中时,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他没有喘息的时间,不过他说“好在我还有一个自主的童年,让我总算还有美好的回忆。”真是让人又欣慰又心酸。

2、男孩子就是要舍得使用——生活教育

敢于“使用”男孩,“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爱的误区。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妈妈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家务不仅仅是女孩的专利,而收纳整理往往也是最能培养一个男孩自理和逻辑思维的,在收纳上,通常儿子能做到的,就是把所有的东西放到箱子或盒子。然而,这样的收纳法,其实会有东西找不到、容易变乱及不易维持的问题。所以,在要求儿子动手收纳之前,我一般先做好空间规划的工作。一款专业性的儿童收纳柜至关重要,选用专业性的儿童收纳柜,培养收纳习惯事半功倍。家长们可以依衣物种类在每个抽屉贴上裤子、上衣等名称,方便儿子找衣物。我也会经常和儿子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儿子也会十分得意,也会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家庭当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男孩子就是要责任心重一点——品格教育

儿子懂事后,我和孩子爸爸达成共识,要开启责任感教育。上中班时,我们送给儿子和他堂姐每人一本动物书,儿子当宝贝似的每天捧在手里。一天,姐姐在看她的动物书,发现恐龙那一页不见了,就去问弟弟。儿子紧张地捂着自己的书,说:“不知道,你的恐龙自己走了吧。”姐姐说:“你让我看看你的书吧。”“不给,你看自己的书。”我发现是儿子把姐姐书里的恐龙撕下来,放到自己的书里了。我问儿子:“该怎么办?”儿子说:“和姐姐说对不起,把恐龙还给她。”我摇摇头:“不行,除了道歉,妈妈觉得你应该把你的书赔给姐姐,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自己只好看坏书啦。”儿子一脸的委屈,眼泪汪汪地和姐姐交换了书。现在他的书柜里,还放着那本修补过的动物书。

承担错误,是要承担事情的后果,如果仅仅只是道歉,孩子体会不到他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4、补充一句:当男孩的妈,要“嗲”一点

我让儿子从小做我的小跟班。我逛街时,儿子帮我拎包包,尽管有时把我的包包在地上拖着、拉着。每次一起回家,总让儿子去开门;有好吃的,我总是和儿子抢着吃,挑好的吃,因为“妈妈是女孩子,需要男孩子照顾。”渐渐地,儿子的口头禅是“要我帮你做什么?”俨然成了姐姐、妈妈、奶奶的“护花使者”。只有让男孩子眼里、心里装着别人,才能真正成为男子汉,结婚后会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我愿意做个严厉的妈 妈


我愿意做个严厉的妈妈说起来,是一个非常非常偶然的事情。

自从有了xx之后,在和同事、朋友的交谈中就总也少不了关于孩子的话题。大家在一起谈论你家孩子这样了,我家孩子那样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不亦乐乎。

有一天,照例和同事在工作之余谈论起育儿问题。我说,我的教育理念是对于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问题,例如按时作息,睡前刷牙,不能说谎,不能打人,等等,无论孩子是否理解,是否明白,绝对不能心软,一定要坚持,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而这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同事问我:那你舍得啊?你也真是能狠的下心来了。

我说:这是为孩子好。

同事顿了一下,忽然说:等你们家儿子长大了,娶了媳妇以后,你肯定是个恶婆婆。你说,要是孩子小的时候当妈的不狠心一些,哪儿能有那么优秀的儿子啊?女孩子啊,嫁人都想嫁个好男人,又都忍受不了他们的妈妈,这是什么道理?

我当时一楞,半天没有说出话。事后想一想,还真的是这个道理。我相信,普天下所有当妈的人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为了孩子,她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贡献出自己的全部。但是,这种爱绝对不是无条件的,不是无原则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幸福,我们还是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换句话说,是为懵懂的孩子把立好成长的目标,握好成长的方向,这才会是孩子们一生之中最大的财富。

在我看来,这个原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作息习惯

作息习惯包括按时吃饭、不挑食,少吃零食,少喝饮料,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等等。我一直相信,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为了让xx养成这个习惯,我可着实花费了不少心思。我每天强迫xx起床,在他不想起床的时候,我会直接把他抱起来,我会强迫xx睡觉,在他不想睡觉的时候,我会直接关电视关灯,我会让xx少吃零食,在他想吃零食的时候,和他讲道理并规定数量,我会让xx吃饭不挑食,在他告诉我不喜欢吃这个那个的时候,我会让他只去吃米饭,等等等等。现在的xx各方面都很好,也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孩子。

第二、良好的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包括每天早晚刷牙,每天洗澡,每天换衣服,饭前洗手,等等。我一直相信,如果想拥有健康,就一定要从这个日常生活的小小细节入手。我每天早晚带着xx一起刷牙而不理会他是否愿意,我每天晚上要求xx去洗澡,要求他每天必须要换衣服,要求他吃饭前必须洗手,检查干净了之后再吃饭,等等等等。现在的xx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也经常被别人夸奖是个干净的孩子,这让我很开心。

第三、良好的个人性格

个人性格包括能够和小朋友和平相处,不自私,有好东西要学会和大家分享,不打架,学会包容,等等。相比前面两方面,我认为这个相对来说是最难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性格方面很自私,自己的玩具不允许别人碰,不懂得包容别人,一旦有什么不如意,就直接出手打架。这点曾经让我很头疼。为此我想过很多的办法,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有一天,当他再次不让其他的小朋友碰他的玩具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心烦的要命,直接扭头就走了。xx害怕了,一路哭着跟在我后面,还不时的用眼睛偷看我。我这才明白,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妈妈的喜怒哀乐才是他们最最在意的事情。从那以后,xx改了很多。现在的xx已经基本上可以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了。

在xx成长的四年时间里,我自认为是一个可以狠的下心来的人,我相信,在xx小小的心里,对我也一定有那么一点点的害怕。他现在还小,还不太明白,或许将来等他长大了,会抱怨说我是个狠心的妈妈。我不确定。

一直觉得,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相处的关系,也是根本不可能处理好的关系,朋友是这么说的,电视里是这么演的,我自己也是这么体会的。我实在想不出能够有什么办法缓解这种关系。

但是,现在我彻底明白了,现在的我面对的是儿子和婆婆,在儿子面前,我是个严母,在婆婆面前,我是个不好相处的媳妇,将来的我也要做婆婆,面对的将是儿子和媳妇,我也将会变成别人眼中难相处的恶婆婆。同时,我也明白了,在每一个优秀的男人身后,都一定有一个严厉的母亲。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这个优秀的男人,就一定要同样接受在他们身后默默付出的妈妈。

想明白了这一点,或许以后就能够理解婆婆了。

妈 妈不在,孩子更乖?


妈妈不在,孩子更乖?**马上两周十个月了。从出生到现在,他与我的分离情况如下(指夜晚不和我一起睡而由他人带):

大约一周二的时候,断奶期间,放在保姆家三天;

两周岁之前,偶尔一两次,我有事,晚上将他留在保姆家没有接回来;

去年国庆节,我和姐姐妹妹一起去桂林旅游,将**留在我妈妈家过了四天;

去年年底春节前,两周二三的时候,**先随公婆回乡下老家五天;

今年4月底,**再回爷爷奶奶家呆了一整周。

几乎每一次的分离,他似乎都表现得比较适应。没有出现大家想象中的哭闹不休。即使有哭,也很快能在安抚下平静下来。而且,没有和妈妈在一起的**,表现也真是可圈可点,活泼可爱,会自己玩,而且也很守规矩。相比我带着他的时候,似乎更成熟懂事得多。

于是,每一位临时养育者,尤其是我的公公婆婆,最爱说的话就是:“你不在,孩子更乖!你看你一出现,他就又爱哭又不听话!”

果真,妈妈不在,孩子更乖吗?

应该说,我不在的时候,**确实是很“乖”的。有礼有节,活泼可爱,很会自己找乐子。妈妈不在,孩子为什么会更“乖”?其一,因为孩子其实最懂得审时度势,他会因为妈妈的不在而更注意自己的行为,以求得别人的接纳,保证自己的安全;其二,妈妈不在,意味着孩子有了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机会,这个机会让孩子欣喜,他们会在享受新奇的生活时暂时忘记妈妈;其三,妈妈是最坚强的依赖者,也可能是孩子一切问题的包办者。当妈妈不在时,孩子失去了依赖,于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自我安排。

不过,这只是表象,也只是短时的。

**离开妈妈去保姆家断奶,过程很顺利。但至今,他都留下一个“顽疾”,只要喝牛奶,妈妈一定要陪在他身边,提供肚脐让他抚摸。这个让我倍感尴尬的习惯,是对我采取不人性方法断奶的最大惩罚。除此之外,只要有些时间没看到妈妈,或者是被我训斥批评,他也总是通过抚摸我的肚脐缓解焦虑寻求安慰。他的这个习惯足以说明,那三个晚上的分离,给他留下了伤痕。而不是什么妈妈不在他也很乖。

把**偶尔送回婆家,我可以获得难得的休闲,和老猫去过过二人世界,也可以和朋友去狂欢一番。不过我发现,这样的闲瑕时光,我还是得买单。因为**会在从别处回来我的身边之后,让我付出加倍的辛劳。最典型的表现是,他变得不肯和妈妈有须臾的分开。哪怕是从床到衣橱这样的咫尺之遥的分离,也能让他失声痛哭。夜间转醒的次数也明显要增多。通常,他离开一周,回到我身边后也需要经过一周后才能重回过去的模式。我戏称**这是在索求“补偿”。这也是我不在时,**很乖,但我一出现,他就变得爱哭爱闹的原因。他在发泄我不在时的委屈和不满,同时,又在索回妈妈每天应该给他的幸福与关爱——妈妈对孩子来说,是个“大宝库”,一旦妈妈出现,孩子总会想着要过来取点什么才高兴。这种“妈妈不在,乖,妈妈回来,闹”的现象,能说明的只是,孩子没有真正适应与妈妈分开。

所以,绝不意味着为了让孩子更乖,可以让妈妈缺席。

事实上,孩子是终究要与父母分开,独立生活的。但是,何时分?如何分得更没有“后遗症”?很值得思考。

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孩子起码要在三周岁之后,与父母分开才比较可行。而且只能是短期、适当地分开。

前一次,我和老猫把**送回婆家,准备让他在爷爷奶奶家呆几天。临到我要走时,大家都很担忧:**能同意吗?**的两个表哥们甚至开始出各种主意:舅妈,我们带他去玩,然后你赶快躲走……公公也说:“我看根本留不了,他肯定会闹……”婆婆更是很着急,因为她担心**不肯留下的话,我们肯定会带走他,那她又要空欢喜一场。

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我抱着**和他轻声交流了几句,然后,他主动去找奶奶抱起,和我愉快地说再见。**的表现让公公和婆婆都挺吃惊,觉得我似乎施了什么魔法一样,把**如此轻松地“搞定”了。其实,所谓的魔法,就是我一贯以来坚持的给孩子安全感。我认为,有安全感的孩子,分离会容易得多。当然,这种安全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时半会,而需要持续而真诚的给予。

而妈妈,是最能给孩子安全感的人。那是无法缺席的。更确切地说,对孩子来说,就算妈妈不在眼前,那也一定是在心底的。

一旦孩子能够做到妈妈在也一样,妈妈不在也一样(或者妈妈不在,但稍加安抚就能自如,事后也不会索要补偿),那我想这个孩子应该是长大了。

假如孩子仍然是妈妈不在,乖,妈妈一回来,闹,那么,只能说明,孩子还没有真正做好准备太长时间地与妈妈分离,不可强迫。

假如在特殊情况下,父母必须把孩子临时寄给别人代为照顾,那么除了要提前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哪怕几个月大的孩子,也得履行这一过程),在接回孩子之后,还要对孩子的缺失感进行充分的补充与满足,而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妈妈不在,不是好好的吗?回来了你反而更闹!”

妈 妈们,让孩子自己来


妈妈们,让孩子自己来昨天去观看xx幼儿园“六一”儿童节表演,是中班跟大班的一场表演,表演后,幼儿园组织大家自助餐活动,一方面让家长对幼儿园的伙食有个了解,另一方面,也多些家长跟孩子一起的亲子活动。

陪xx去拿食物,到排除的地儿,老师倡导让孩子自己排除、自己取食物,xx马上响应,说:“妈妈,请回座位耐心等待!”咱多听话呀,马上回去,拿手机想对现场拍个照啥的,巴不得别让我陪着呢,等我回到排除的地儿,xx已经被挤出来了,看着她老师又把她拉回队伍中,看第一张照片,家长们不放心自己的孩子排队、取食物呀!还听到发放食物的老师一面抱怨,说:“请家长回到座位处,平时孩子们很遵守规矩,看现在乱的!”

我只顾着自己玩儿,再回头看时,小丫头已经取好食物出来了,我一看餐盘有三种,有一半是空的,跟在她身后回去了,xx倒挺公正的,肉串是爸爸的,西瓜是我的,她自己留的是蛋塔,看着xx爸那不满意的表情我明白,人家是觉得我没帮xx多取些食物,让他那宝贝妞多吃些,我连汤都没帮着打,我只当做没看见,不理他那表情,既然活动主要是针对孩子的,家长更多的是陪伴的作用,又何必参与太多呢,孩子能做的为什么要帮助?在xx爸的再三催促下,咱还是顺从的去帮xx打了碗汤回来,回到座位再看,xx爸跟xx已经去取第二次了,看他那非要去帮助的劲头,可见家长是多么觉得自己帮助的必要性,我还只能无奈的看着,唉!

总听到一些家长说,孩子不遵守规律,上小学后的孩子没有家长的监督就不写作业啥的,但没听到家长反思过是什么造成这种状况的?在需要孩子自己排除、取食物的现场,多少家长在老师的再倡导下仍不遗余力的去帮忙,家长们遵守规矩了吗?自己不遵守规矩的情况下却要求孩子遵守规律,这有道理吗?孩子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不写作业,也许孩子已经把写作业当做了是为家长而做了吧?难道这帮忙取食物不是家长代做的吗?孩子一直以来习惯了自己的事情有家长代做,起码得帮助做,他怎么会有主动性呢?孩子长大后怎么能承担起一个家的责任,能履行社会责任呢?孩子的是一生是他自己的,再有权势的家长也无法替他度过一生,何不给孩子他体验生命历程的自由,其中的味道由他自己来品味呢?

好妈 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前几年,在同事的介绍下看了这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都是做妈妈的人,同事朋友交流间便更多地讨论育儿经了。很幸运读了这本书。以前一看到这类的育儿经我是比较反感的,但同事极力推荐便买下看了。一看便不可收拾,这便也成了我经常推荐给家长的好书了。这本书可操作性特别强,是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尹老师本身是教育专家,结合她与女儿的成长故事给大家很多启示。而这些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经历的,而不同的妈妈处理的方式也是不一样,因而效果迥然。

受益匪浅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依赖也不迁就。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的孩子是可以去做和承受的,有时善意的谎言会误导孩子。如打针,很多孩子都会害怕,我现在不会去骗孩子不用打针,我会直接告诉他:今天要打针,痛是会有的,但很短时间的,你可以承受的,就像妈妈捏你一下那样的痛感,所以无须害怕。而且你害怕也是要打针,那还不如勇敢面对,做个小男子汉,好吗?虽然这样说孩子可能还会害怕,但他会学会接受。

在生活中,我们大人凡事都为孩子着想,有时是为孩子承担太多的事情,而让孩子觉得理所当然,这仿佛不是她的责任。有时还觉得你啰嗦,而你的啰嗦不能让孩子的习惯有所改变,这样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我有个同事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她的孩子上学很拖拉,经常要大人催着,有时很干脆发小脾气赖着不走。我就用书的例子跟她说:你和女儿说,上学是你的事情,迟到是你挨骂,不是我,随便你几时上学,我不再催你,也不再叫你了。私下跟她的班主任沟通:如她女儿迟到严厉批评。她真这样做以后,情况发生很戏剧化的变化:同事很惊喜地跟我说,女儿催着妈妈快些走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书。

好妈 妈是怎样炼成的?


好妈妈是怎样炼成的?《妈妈课》这本书是韩国畅销书No.1,是风靡亚洲的“妈妈智慧”之道。令人惊奇的是作者-智光大师,他是一名男性,并且自己没有子女,看书之前我也很好奇这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一页一页去看,才发现原来从大师的眼里竟然看出了平常人也许不会注意的一些小智慧。

全书一共分为四章:对孩子的爱因时而异;父母的品性会遗传给孩子;课业负担会压垮孩子;父母与孩子共享幸福的静心大法。最后结束语也很经典,妈妈幸福了,孩子才会幸福。

父母无法战胜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们都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自己是家长,明明应该在孩子面前有威信,让孩子时刻都听自己的,可实事上却不是这样的,往往在与孩子的争斗过程中,以父母完败而结束,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难以割舍,总是在孩子的坚持与固执中败下阵来。孩子赢还是父母赢都不可取,可取的是双赢。这就需要智慧,慢慢一起往下读吧。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为什么在孩子的眼里有时候他们却不需要父母的爱,说他受够了?那便是父母爱的方式不对。妈妈你认识到了这一点吗?

对孩子的爱要从怀孕就开始。现在很多情况是这样的,做父母的还在谈情说爱的阶段,但一不小有了孩子,在胆战心惊与父母的干预下迅速结婚生子,自己都还是个孩子,还没有做好要孩子的准备;还有一些人夫妻感情变了,或一方有外遇了,希望生个孩子来维系夫妻关系;当然也有许多是不要孩子,因为传宗接代给老人交代而要了孩子,这些情况之下,父母根本没有全心全意地对孩子付出真爱,那孩子在妈妈肚子里也就感受不到爱和温暖,孩子生下来之后性格大多孤僻不好。所以请妈妈们在决定生孩子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全心全意地期待着孩子的降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妈妈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爱孩子。幼儿期,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的心性的形成来自于母亲的爱。“三岁看第,百岁不改”,所以这个时期,妈妈至少要抚养孩子到三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与心性。

而青春期的孩子,情感与思想都逐渐以自我为中心,呈现多样性,这个时期也是最会叛逆与父母作对的时期。这个时期,父母能做的便是守护,让孩子自立,自己去吸收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他们会自己慢慢长大。

成年后,孩子学会了自立的本领,需要走出父母的怀抱,去走自己的路了,往往这个时候父母会患得患失,但其实父母能做的便是成全,冷静地爱,让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要给孩子画地为牢。父母总是希望子女才貌双全,可以当成自己在同事在朋友面前炫耀的物品。所以为孩子有些炫耀的资本,做父母的就把孩子送到一个又一个课外辅导班,奥数班、舞蹈班、钢琴班、跆拳道班等等,恨不得孩子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实际上呢,大多孩子因为这些而叫苦不跌,渐渐叛逆,反而迷上游戏或跟社会上的坏人在一起。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希望能更自由,轻松地学习与玩乐。

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全心全意地真心。孩子不能全能,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朝着妈妈的心中所盼望的方向成长,有时候他会犯错,有时候他在某方面比不上别人,如果这时候妈妈表现出讨厌的情绪,对孩子的打击是无限大的。“即使你说话结巴,妈妈也会爱你的”“哪怕世界上所有人都认为你不对,妈妈也会爱你的”“你残疾也好,成绩差也好,惹事生非也好,妈妈会一直爱你”,这才是妈妈应该有的真心。

切勿因孩子产生负担。父母每天念叨着子的未来怎么办?或这孩子老是惹事,以后怎么会有人喜欢他;这孩子成绩这么差,以后考不上大学,没有出息怎么办?孩子这么胆小,以后怎么走出社会?太多太多的怎么办,表面上是在替孩子着想,实际上无不是感叹自己的不幸。这样,孩子便有可能因为父母的抱怨而自暴自弃,走向更危险的深渊。父母应该做的便是放弃对孩子的期待,为孩子的一点点进步感到骄傲。

孩子幸福了,妈妈才会幸福;其实反过来,妈妈幸福了,孩子才会幸福也是正确的。妈妈们必须经常学习,给自己的心灵灌输营养;从今天开始试着精心打扮自己,保持自己优雅的姿态;爱自己,也把这种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让家人都感受到你的妈,这个家才真正地幸福完美。

《妈妈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看完能让人觉得平静,温和。静下心来去反省自己在育儿的道路上还有哪些做得不对或不够好的地方,以后纠正过来,让孩子感受到快乐,自己也会更快乐。

好爸爸是妈 妈塑造的


好爸爸是妈妈塑造的

周末带孩子出去玩,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几乎每个孩子身边都跟着一个背着大包的妈妈,似乎带小孩是妈妈的义务,小孩子是妈妈一个人的一样。

我们知道只有妈妈一个人是不可能生孩子的,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爸爸的角色同样不可或缺,甚至在某些时候,比妈妈还要重要。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里面,都是妈妈在参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而爸爸都在做他们的大事情。妈妈们常常抱怨,例如老公不管孩子、老公管不好孩子等等问题,妈妈们也很矛盾,既想让老公帮着带孩子,同时又担心他们粗心大意把孩子磕着碰着,非常矛盾和纠结。

赚钱养家不等于育儿

在许多家庭中,爸爸是家中的经济支柱,他们每天在外面辛苦奔波,赚钱养家。让妈妈可以安心在家带小孩,同时也给宝宝提供优质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在爸爸的心里,他们会认为这是他们育儿的另一种方式,虽然没有和宝宝进行交流,没有关注他们的一颦一笑,甚至不曾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特长班,但是他们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是很重要的。

物质基础的确重要,爸爸们在外面打拼也的确辛苦,但是育儿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基础那么简单,它蕴含很多方面,例如重要的亲子交流。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爸爸请假回家,因为家里的孩子都认不出他了!如果爸爸努力赚钱,提供孩子富足的生活,但是孩子对于爸爸很陌生,极少交流,那么这种只是血缘关系,而不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所以,不论爸爸每天在外面多么辛苦,都要抽出来二十分钟和宝宝进行交流,例如聊天、做游戏,或者是给宝宝讲一个睡前故事。让宝宝感受到爸爸这个角色的存在。因为爸爸的声音和妈妈不同,爸爸手臂也更有力度,宝宝或许更喜欢爸爸读故事,觉得宝宝的怀抱更舒服呢!

有的家庭中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可以让宝宝每天在固定时间和爸爸打电话或者通过视频进行聊天,虽然在空间上有距离,但是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让宝宝和爸爸在心灵上没有距离。

放开手让爸爸去带小孩

妈妈们在一起聊天,都会说自己的老公粗心,带孩子去一次公园,膝盖就给磕破了,看的妈妈好心疼。还有爸爸和孩子做游戏不知深浅,扯着孩子的胳膊上上下下的转圈,也不怕把孩子弄脱臼了!总之,爸爸带孩子,妈妈是一百个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之前要千叮咛万嘱咐,似乎他们不是孩子的亲爸一样!如果爸爸真的是有什么闪失,妈妈会批评教育好久,不依不饶!甚至还会剥夺爸爸带孩子的权力!

时间久了,爸爸听得烦,也懒得带小孩了。自然而然,带孩子的任务都落在了妈妈的肩上,妈妈又开始抱怨老公不管孩子。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磕着碰着都是常见的事,我们不可能把孩子放在棉花堆里养大。当孩子摔倒放声大哭的时候,当妈妈的多会感性的走过去安慰孩子,而爸爸可能会视若无睹,孩子自己哭一会发现没人理睬,自己爬起来,然后没事人一样。这个时候孩子可能没有觉得特别疼痛,但是妈妈的过分疼惜放大了孩子的疼痛,让他们倍感委屈,哭得更大声。

不如放开手让爸爸带孩子,他们的满不在乎会让孩子坚强有韧性,长得更健壮。

谁都不是一开始就会带小孩,妈妈一样,爸爸也一样。所以妈妈们不能要求爸爸上来就是一个成手,像月嫂一样业务精湛。妈妈们要有耐心,给爸爸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并且改正错误。

在育儿的路上,谁没有做过回头看觉得遗憾或者后悔的事情呢?妈妈们做过,爸爸们也是普通人,也一样会做错。

妈妈不能因为爸爸在带孩子的时候错过一次,就一棒子打死,再不任用,再不信任。这样会大大打击爸爸育儿的积极性,甚至还会把爸爸从宝宝的成长教育中生生的推出去。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妈妈一个人独自负责孩子的成长,又烦又累,爸爸却在一旁悠哉,甚至还会说上两句风凉话,这一切的原因都在妈妈自己。

如果妈妈能够智慧的对待爸爸带孩子的问题,你会轻松愉快,同时也会和爸爸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如果你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够智慧,那么你就会独自承担压力,挨太多的累,同时,对于你的婚姻也有不利的因素。

好爸爸是妈妈塑造的

很多孩子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习惯于找妈妈,即便当时爸爸在身边,他们也会想要妈妈的怀抱,和妈妈比较起来,爸爸永远是候补的角色。妈妈们似乎也非常享受,因为毕竟自己十月怀胎生的小孩,和自己最亲近,说明孩子懂事,这是件多么开心的事!

甚至有的妈妈还会刻意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种种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巩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其实,爸爸和妈妈一样,都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没有必要非选出谁和孩子更好,孩子更依赖谁。

可能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多,妈妈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在辛苦工作,虽然他现在没有在家陪伴你,但是他的心一直都在惦记着你和妈妈,爸爸辛苦工作都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所以我们要乖乖的,不要让爸爸在工作的时候分心,耐心等待爸爸回来。

可能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语气严厉些,和妈妈的和风细雨比起来,孩子有些接受不了,妈妈不要去指责爸爸的问题,而是要在私下里告诉孩子虽然爸爸的态度不好,但是他爱你的心是真的,他希望你好,所以他才会着急,才会说出让你感觉痛的话来。

在一个家庭中,太多时候,妈妈都是爸爸和孩子之间的粘合剂,妈妈在孩子面前说的话做的事,决定了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可以说,爸爸和孩子的距离远近,很大程度上,是由妈妈来决定的。

是自己辛苦的带孩子,还是和老公共同来承担孩子成长中的种种呢?

是让老公翘着二郎腿挑你的毛病,还是让他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中来呢?

你可以轻松愉快的做妈妈,只要你有足够的智慧。

没有哪个男人生来就是好爸爸,此时,你的塑造,很重要。

相信《“拯救男孩”从妈 妈做起》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看《妈 妈听我说》有感 看《妈妈听我说》有感二十位形象特色各异的00后萌宝组成的萌宝天团齐聚一堂,她们在做什么,他们在做“小法官”。他们在听他们的小伙伴如何评价自己眼中的妈妈,又如何诉说着心中对妈妈的不满和希望……嗯,你猜对...
    2020-10-29 阅读全文
  • 学做个懒妈 妈 学做个懒妈妈曾经一直以为照顾孩子是我做母亲的本质工作,从孩子出生起大到出去和谁玩,小到在家吃喝拉撒我把孩子照顾的无畏不至,孩子刚一张嘴我马上就跑来“你渴了还是饿了?吃啥?妈妈给你拿!”慢慢地孩子也就心...
    2020-12-07 阅读全文
  • 当男孩的妈需要“嗲”一点 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你脚下的路将很长很长。作为一名男孩的妈妈,你是否也会时常面对孩子的天性不知所措呢?看看以下这些建议吧。 1、男孩子就是要野一点——游戏玩耍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
    2021-01-07 阅读全文
  • 我愿意做个严厉的妈 妈 我愿意做个严厉的妈妈说起来,是一个非常非常偶然的事情。 自从有了xx之后,在和同事、朋友的交谈中就总也少不了关于孩子的话题。大家在一起谈论你家孩子这样了,我家孩子那样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2020-10-29 阅读全文
  • 妈 妈不在,孩子更乖? 妈妈不在,孩子更乖?**马上两周十个月了。从出生到现在,他与我的分离情况如下(指夜晚不和我一起睡而由他人带): 大约一周二的时候,断奶期间,放在保姆家三天; 两周岁之前,偶尔一两次,我有事,晚上将他留...
    2020-11-09 阅读全文

看《妈妈听我说》有感二十位形象特色各异的00后萌宝组成的萌宝天团齐聚一堂,她们在做什么,他们在做“小法官”。他们在听他们的小伙伴如何评价自己眼中的妈妈,又如何诉说着心中对妈妈的不满和希望……嗯,你猜对...

2020-10-29 阅读全文

学做个懒妈妈曾经一直以为照顾孩子是我做母亲的本质工作,从孩子出生起大到出去和谁玩,小到在家吃喝拉撒我把孩子照顾的无畏不至,孩子刚一张嘴我马上就跑来“你渴了还是饿了?吃啥?妈妈给你拿!”慢慢地孩子也就心...

2020-12-07 阅读全文

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你脚下的路将很长很长。作为一名男孩的妈妈,你是否也会时常面对孩子的天性不知所措呢?看看以下这些建议吧。 1、男孩子就是要野一点——游戏玩耍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

2021-01-07 阅读全文

我愿意做个严厉的妈妈说起来,是一个非常非常偶然的事情。 自从有了xx之后,在和同事、朋友的交谈中就总也少不了关于孩子的话题。大家在一起谈论你家孩子这样了,我家孩子那样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2020-10-29 阅读全文

妈妈不在,孩子更乖?**马上两周十个月了。从出生到现在,他与我的分离情况如下(指夜晚不和我一起睡而由他人带): 大约一周二的时候,断奶期间,放在保姆家三天; 两周岁之前,偶尔一两次,我有事,晚上将他留...

2020-11-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