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我们的城市幼儿园说课稿。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必须谨言慎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昨天和儿子一起去大润发买菜,顺手拿了一瓶泥螺,可是不知怎么的,刚一放上小推车,泥螺就骨碌碌滚了下来,落在了地上,可想而知,瓶子破了!

儿子马上就喊起来:“妈妈,泥螺瓶子破了!还怎么吃啊?”我从地上捡起瓶子,看到瓶子的底部已经破了,还有一些玻璃碎片倒进了瓶子里面,这样的泥螺还怎么吃呢?看看四周,似乎没有人注意到我们,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要不我把这瓶放回去,换一瓶?但转念一想:这样,我岂不是成了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了吗?明明是我自己不小心将瓶子打破了,难道让商家来承担这个损失吗?一想到这里,我马上找来一个塑料袋,将那瓶破掉的泥螺倒着装了进去。我决定将它买回家,即使不能吃!

儿子看到我的举动,觉得很奇怪:“妈妈,不把泥螺买回去,警察会来抓的,是不是?因为你把它敲破了!”“是的,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要负责,否则即使警察不会来抓你,你自己也会觉得很难为情的!”儿子使劲地点点头:“对,我们老师说过,做错事情要承认,这样才是好孩子,不能说谎的!”

儿子还小,他似乎还不理解诚信这个词,但是他已经意识到我刚才的行为是对的!如果我将泥螺放回到原来的地方,可能会让儿子觉得妈妈是一个会说谎的人,会被警察抓走;也有可能会给儿子树立一个反面的榜样!真的很庆幸自己的行为,浪费的是几十块的钱,但收获的却是诚信。

不管是作为家长也好,教师也好,我们的一举一动,始终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必须谨言慎行,做孩子的好榜样!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孩子极限训练必须掌握好度


谈及教育孩子,前有“狼爸”、“虎妈”,今又有个“鹰爸”。近日,一段4岁“裸跑弟”的视频被放到网上,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视频里,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一名来自南京的4岁幼童,在“鹰爸”的要求下裸跑。

▲“鹰爸”训练4岁儿子雪地裸跑的新闻出街后,引发各方热议。

“鹰爸”训练4岁儿子雪地裸跑引争议

谈及教育孩子,前有“狼爸”、“虎妈”,今又有个“鹰爸”。近日,一段4岁“裸跑弟”的视频被放到网上,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视频里,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一名来自南京的4岁幼童,在“鹰爸”的要求下裸跑。“裸跑弟”一边跑,一边带着哭腔,不想再跑了。教师出身的“鹰爸”表示,孩子早产,曾被判可能痴呆,但经过自己三年的极限训练,孩子智商潜力已高达218。对于这种极限教育方式,微博网友褒贬不一。有医生指出,极端训练方法对智力发展没有作用。

“鹰爸”回应

残酷的锻炼是最好的磨练

“鹰爸”何烈胜昨日下午在新浪微博上用“@忙爸育儿”账号连发6条微博自辩,对于有网友质疑他虐儿,“鹰爸”表示:“现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觉得我在虐待自己的亲生儿子。可是有谁知道我是全心全意的爱着这个孩子的呢?谁知道他的特别呢?”。也有网友认为他发视频此举是为了炒作一本育儿类书籍,“鹰爸”则回应道:“育儿心经这本书,是我好早好早就发的一条微博。而此微博的开通,当时也是为了能够和大家聊聊我对我孩子的教育经历,和大家共同来探讨孩子的教育。”

“鹰爸”说,他四十岁才得了这个儿子,是7个月的早产儿,并伴有四大心脑病症,被医生基本判定脑瘫。他表示,让孩子在雪地里裸跑引来了诸多争议,但对孩子的教育会继续坚持。

他认为这种看似残酷的锻炼是对孩子最好的磨练:“教育和管理都是严肃的爱!父爱如山,我只是希望他能如正常孩子一样,未来可以独立于世。如果没有锻炼的残酷,也许他到今天还什么都不会。”

最后“鹰爸”说道:“很多人也会说是不是会给孩子留下非常阴暗的心理阴影?成人的我们有谁记得自己四岁以前是幸福还是不幸福?记得哪些事情?记得自己是否吃饱穿暖?盲目的训练才可怕。锻炼保证两点:一不伤害孩子心理;二不伤害孩子健康!这是我的原则!”

医生观点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唐书生:训练幼儿应循序渐进

小孩本身的潜力很大,保持适度的训练就可以正常地发展,在智力和体力锻炼方面持之以恒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锻炼强度大大超过常规,这对孩子可能就会造成伤害,如“鹰爸”把孩子放到-13℃的环境中裸奔,就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冻伤,会产生很多的副作用。如果家长真的有心锻炼孩子,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慢慢一步步地加大训练强度,有可能小孩到达某一个程度时就可以承受一般人不能的强度,不过这些极端训练方法对智力发展没有作用。

广医二院新生儿科主任刘海燕:极端训练没有可能提高智力

(极端训练)没有可能提高智力,在一项上幼儿园前的幼儿行为发育测试中,有近50%的孩子被查出患有轻度强迫症,这是由于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孩子为了强迫自己在某方面满足父母的意愿,因此患有此症。“鹰爸”提到说孩子的智商潜力高达218,其实测量智商是需要用到规范的量化表,就以目前国内该年龄段孩子使用的、接近WHO(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韦氏量化表来说,最高分是150分,大部分正常发育的孩子智商可以达到110分,根本就不存在200多分的情况。

如果说是在国外做的,有些国家的测试甚至会更加严谨,孩子的情商、智商和动作都有量化表格,父母填一份,医生面对孩子判断其各种行为能力填一份表,保育人员也要填一份表,经统计评分后才能得出量化结果。

网友围观

有赞有弹

媒体人@赵世龙1967部分赞同“鹰爸”的做法,他说:“男孩就该糙养,长大了才不会娘娘腔,中国的独一代,将来会有很大问题。否则自80年代起呼唤的寻找中国男子汉,找到现在,找不到几个。”而一家IT公司营销副总裁@紫血狼也表达的同样的观点:“对孩子严格的教育方式我可以接收,但是不赞同这种自拍自虐的炒作方式。”

你必须教你的孩子学会反抗


已经不止一次在新闻和网络上,看到有孩子被同学欺负,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一边打一边拍视频。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女孩被同宿舍的同学折磨了三个多月,导致了她现在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而她被折磨这事,如果不是家人细心发现,还将继续下去,也就是说这个女孩,压根就没有打算自己开口求助。

想起前几天,跟一个朋友一起吃饭。她家两个儿子,年龄相差只有两岁,正是特别容易为了一个玩具或零食开始争夺战的年纪。

大家都知道,作为家长不论什么时候,肯定都是护着年龄小的那一个,因为知道如果打起来,年龄大的那一个肯定占优势,而且,意识里就觉得大的应该迁就小的,所以,这种争夺一旦发生了,或者开始打架了,大家都会去责骂这个年龄大的,如果不听话,甚至会去动手打。

我这个朋友也不例外,我给两个孩子买了玩具,可是,老二呢,更加喜欢哥哥的玩具,哥哥又不愿意给,朋友就呵斥老大,老二拿了玩具就开始各种用力拧啊,老大心疼玩具就想把玩具拿过来,两个人就开始争夺,老二的模式拳打脚踢,外加嘴巴咬,比老二高出很多的老大,被打的嗷嗷直叫,完全没有反抗的意识。

大家都在说老二实在是太强势,说老大太老实了。

老二拿了“战利品”玩的很开心,老大呢,坐在一旁默默流眼泪。两个孩子不打了,朋友也就觉得没事了,其实,更大的危机已经潜伏在了她的生活里,那就是她的大儿子,已经不知道反抗是怎么一回事,他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孩子在婴儿时期,都会去反抗,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后来呢,是最爱他的人,打着为了他好的名义,把这种能力打压了下去,别人打人是不对的,你不能再还了回去,你是比他们大,得让着他们……于是,时间久了,他就是一个那个经常被欺负的人。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我们不让孩子去惹事,但是,如果必须得教会孩子学会反抗,如何做到呢,家长不妨试试以下两个方法。

第一: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让你的孩子受委屈

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儿子手中拿了一个警车,带有音乐,动力也强,可以跑的很远,不一会小男孩都围观过来,争抢着要玩。

儿子赶紧拿起玩具,谁都不给,一个小朋友顿时大哭起来,她的奶奶慌了,赶紧从包里拿出一把枪,说要跟儿子交换着玩,可儿子不同意,她就跟我说,你跟你家宝宝说一说。

我看着这个奶奶,很认真地说,孩子不愿意,我也没有办法。

后来,这个奶奶把孩子抱走了,也许在她心里会觉得我这个人很差劲,商量一下都不可。

我对儿子教育的态度就是这样,他的玩具是否愿意分享和交换,都是他的权利,我不会去强迫他。

而且,如果在争夺中,发生有小伙伴打他,我对他说,谁打了你,你必须打回去。

我不会为了别人怎么说我,让我的孩子受委屈。那一时的委屈,会造成多大的伤害,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不会去做。

第二:把这一句“妈妈永远和你站在一起”时常挂在嘴边

孩子做错事了,家长们肯定会责备,甚至打骂,这是正确的做法,但是,平常的时候,你们一定要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不管怎么样,你都会和她站在一边。

周末,去婆婆那边吃饭,大哥家的儿子,因为调皮捣蛋,不小心弄坏了爷爷的紫砂壶。那一只紫砂壶,是老爷子的宝贝,于是,一顿责骂是免不了的,公婆把他好一顿说,就连我老公也说了几句,大嫂不乐意了,把儿子护在身后说,这壶我来赔,别再说了。

大嫂带着孩子回去以后,大家一直在责怪大嫂,不该护着孩子,犯错了就得管。其实,我在心里为大嫂点赞,大家都在说孩子,如果她不护着,孩子心里得多难受。

后来,大嫂和孩子带着新买的紫砂壶去道歉。

她告诉孩子,我这护着你,不是为了包庇你犯的错误,只是为了告诉你,不管怎么样,妈妈都会和你站在一起,但是,你也必须接受惩罚。

她对孩子的惩罚,就是承诺带他去海边的计划取消了。

对于大嫂的做法,我十分认可,她不仅教育了孩子,也没有让孩子受到伤害,这才是一种理智的教育方法。

亲子交流你必须懂得这些技巧


孩子小的时候,即使再叛逆,父母们似乎都有办法“收拾”他们。不管方法是软是硬,反正孩子们总会很容易就能消停下来——至于是否很快又反复,另当别论。

但是,当孩子们逐渐迈向青春期的门槛,一切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一般女孩在10岁前后、男孩在12岁前后,就会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的亲子关系往往会进入新的阶段。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长的父母,会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强、一直停留原地的父母,更容易与孩子发生严重的冲突。大量孩子离家出走、自杀的悲剧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个年龄段前后。

所以,在孩子长大之前,所有父母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不远的将来,你将面对一个怎样的孩子,又该如何应对。

对孩子和同伴疯玩有意见?也许你只是不能接受孩子长大的信号

一位妈妈问:

我女儿9岁,读小学四年级了。一直都挺懂事的。不过近来放暑假,玩有些疯。整天就是要出去好朋友家里,不喊她回来她都可以一整天不着家。暑假作业扔一边动也没动。我忍着没说她,可是她爸爸为着已经批评过她好几回了。按理孩子有朋友是好事,可是我们担心这会带给孩子一些不好的影响。

一般,孩子在儿童期就会有自己的朋友了。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的“朋友”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更希望能够融入自己的同伴中,也更害怕被同龄人拒绝。此时,习惯了孩子顺从的父母,会感受到来自孩子同伴的“竞争”。呈现出来,就是父母们更多担心孩子会交到不好的朋友,会被同伴带坏,更容易在孩子交友问题上对孩子进行过多“干预”。

其实,父母们的紧张往往是失度的。父母们之所以紧张,并非因为孩子做了多么出格的行为,而是无法接受孩子即将要远离自己的信号。

一个家庭教育健全的孩子,自有良好的判断力,去对朋友的好坏进行筛选。而且,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父母和同伴对他们的意味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更可能与父母聊学习、学业表现,而更可能与同伴聊约会和性有关的话题。父母对孩子同伴交往的粗暴干预,只会强化亲子间的敌对,压抑孩子正常发展的渠道。父母希望给孩子有效建议、引导的企图,也更可能化为泡影。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开始更在意他的同伴,那么这是一个信号:做父母的需要开始做好准备,孩子们需要更大的世界去成长,我们要做的是放手,并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守护。

觉得孩子总是不听话、惹自己烦?也许你自己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更年期”问题

晚婚晚育政策一直是被众多父母执行的,随着经济生活的富足,社会生活的丰富,孩子们的青春期和妈妈们的更年期都提前了,这样的话,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妈妈们也多是4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开始进入医学意义上“更年期”,在这个阶段,“更年期”与“青春期”的冲突非常常见。

在豆瓣上,曾经专门有一个名叫“父母皆祸害”的群落。里面就是许多青年男女对自己更年期父母的各种吐槽和不满。浓浓的火药味背后,更多地看到两辈人陷于各自的挣扎当中,却很少有真正看见“对方”。

追究到底,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认同的问题。在这两个特殊时期,人的生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迈入青春期,就是走向一次生理的高峰期;而走入更年期,则是进向一个衰退期。因此,两个各自有重要课题需要处理的人,分别处于各自的焦虑当中,碰到一起,自然更容易发生激烈冲撞。

这个过程中,父母自身的成长至关重要。毕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看似出处要求独立,其实心智并未成熟。他们仍然需要父母的肯定和接纳。因此,缓和亲子冲突的主动权,仍然把握在父母手里。

日益迈向中年的父母,必须要更勇敢,尽管这很难。其实,人的一生,一直在不停在向前、变化。接纳这些变化,即是成长。不接纳,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导致病痛。父母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往往也就不成问题了。

你还该懂得一些必要的亲子交流技巧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常抱怨的就是没法和孩子交流,说不了两句就再无法对话下去,不是以孩子摔门而去告终,就是在父母的怒吼中结束。比如一位妈妈说:我有个大儿子今年十一岁了,说话都带刺,是不是判逆期到了?

其实,这些父母往往还停留在原地,把已然长大的孩子,仍然当做一个小宝宝看待,并常用不恰当的管教,去干预孩子越来越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自主的冲动。跟青春期孩子交流,下面这些技巧,你有必要了解:

1.家长要把孩子的表现当作他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在心里真正接纳孩子跟小时候的不同。

2.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

3.我们说言多必失,批评、指责、抱怨、唠叨、威胁、惩罚这些会伤害孩子的内容大多时候都会在语言中,所以要少说多听。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更多时候是在寻找一个倾听的对象,因此你仔细认真的听孩子说话,原本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给一些简单的回应和简单的评说足够。

4.说出你对孩子所做事情或者所说话的感受即可,不要长篇大论地告诉孩子如何去做。现在的孩子对大道理懂得比家长还要多,因此你的话他可能压根就听不进去。他只是想让你表示一下认同而已,而你的认可已经让他满足。

5.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切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努力把自己传递爱的方式调整到孩子的频道上,以他能够接受的方式给他。

6.青春期的孩子还是需要父母的“亲密接触”的,比如拥抱、摸摸头、亲亲额头等等。毕竟孩子的成长是延续的,小时候你一直跟他很亲密,就因为孩子长大了,就不给了,他也会失落。

7.青春期的孩子切忌说教或打骂,想要打开和孩子沟通的途径,不妨先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聊起,让孩子逐渐对家长打开心扉。不要将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对孩子多鼓励、多称赞。

缺少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孩子势必将注意力转向外界,寻求安全感的方式也会从外界获得。所以,还是要从调整父母开始。陪伴孩子时间的短暂,并不意味着陪伴孩子的质量降低,反而应该更专注更投入地陪伴孩子,利用时间多和孩子沟通,先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聊起,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没有不付出就收获的事情,对于孩子陪伴少、理解少、关注少,怎么可能获得孩子敞开的心扉呢。

研究显示:父母的心理素质在孩子的性格中关系更为直接,父母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率直,有活动能力;父母过分严厉,子女表现则往往是逃避、反抗或胆怯;父母处事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子女多为神经质、自以为是、缺乏责任心、没有耐心等。

因此,处于“更年期”的父母尤其要注意自己情绪生活的健康性,学会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消极情绪的调控上为子女做个好榜样。

总之,在青春期孩子寻求自主性的过程中,冲突和权利斗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大多数孩子和父母能够解决好这些分歧,在维持彼此间积极情感的同时,重新调整与父母间的关系,使之变得更为平等。而那些特别叛逆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原地踏步、不肯成长的父母。所以,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觉察和成长都至关重要。

育儿知识: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


旗龙是我们班上比较听老师话的小男生,平时也喜欢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因为家里有事,跟着爷爷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等再次回到幼儿园时,我发现旗龙变了,变得不再听话了,坐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了,还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吃手指、跷二郎腿以及午饭过后不出去散步而是躲在厕所和其他小朋友打闹,当时说了管事,可一会就又恢复原。

为了让旗龙变回以前的乖宝宝,我找到了他的妈妈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回老家的这段时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少了很多约束,爷爷又很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才养成了现在这些坏习惯。家长听后也很着急,询问老师现在该怎么办?通过商量,我们采取了家园共育的教育方式。

在家里,父母找爷爷交谈,让爷爷认识到这样放任下去对孩子成长的危害,然后统一战线,严格要求,做得好有奖励,做的不好则批评,再者父母不再包办所有,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幼儿园老师则在他的周围安排几个常规习惯好的幼儿,带动旗龙向好的方向发展,平时活动课上老师多关注他,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指出来,帮助他一起改正。

经过大家一段时间的努力,旗龙又变回以前的样子了。而且变得更加懂事了。家长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深刻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无小事,孩子成长路上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爸爸必须与宝宝交流才能赢得信任


令人尴尬的情况:爸爸从妈妈怀里抱过来平时难得一抱的宝宝。谁料宝宝的脸立刻“晴转雷阵雨”,一下子哭得声泪俱下。爸爸怎么也哄不住,妈妈帮着也哄不住。无奈,爸爸只有把宝宝送到妈妈怀抱,不料宝宝一到妈妈怀里就立刻笑得灿若桃花。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婴儿对世界的认识必须通过成人这个“中介”才能实现,如果儿童不和成人交往,他的心理就不能正常发展。在婴儿的发展中,妈妈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妈妈是婴儿一切生理需要的满足者,通常也是婴儿与客观世界接触的“中间人”。而与妈妈相比,爸爸对婴儿的关注的时间明显少得可怜了。爸爸一般都把精力放在事业上,最多也不过是到婴儿的小床前去逗一逗,爸爸也很少想到抱一抱小宝宝。有时回到家里,孩子已经睡着了,爸爸只能爬在小床边仔细地端详端详。爸爸的粗心使他们主动减少了与宝宝亲近的次数。

爸爸应该这样做:

1.与妈妈一起出现在宝宝的视野中。

因为在宝宝最初成长的视野里,看到最多的是妈妈的脸。在婴儿的印象中,这张脸总是布满了温柔的微笑,“这个人”总会适时地满足她的各种各样的需要。久而久之,宝宝就对“这张脸”、“这个人”给予了全部的信任。爸爸也应从此入手,尽量多和妈妈一起逗宝宝玩。也可以尝试着在妈妈的指导下去满足一下宝宝的需要,时间长了,宝宝就会增加对爸爸的信任。

2.尽可能多抱抱宝宝。

因为只有当婴儿被成人抱着的时候,她才感觉自己是安全的,而这种安全感是她进行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所以不论工作有多忙,下班后有多累,也别怕叫醒宝宝难以入睡带来的确烦恼,爸爸都应该一回到家就抱着宝宝,用手拍拍她,轻轻地抚摸她,和她做一些简单的游戏。这样既能使宝宝高兴,也能使爸爸在和宝宝的玩乐中放松一下疲惫的精神。经常性的身体接触会使宝宝增加对爸爸的信任。

3.多与婴儿进行“口语交流”。

任何刺激,包括动作的、声音的都能作为和婴儿进行交往的方式。婴儿听到了成人的话以后,就会产生与成人进行交流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正是婴儿学习语言的动力。爸爸的与妈妈不同的声音常常会令宝宝感到兴奋,久而久之,她会对这种声音产生亲近感,从而对发出这种声音的人产生亲近感。

总之,爸爸要得到婴儿的信任,就必须肯花一定的时间去和宝宝交流。通过身体的、语言的接触和“交流”逐渐赢得宝宝的信任,一起成为和妈妈一样的“可靠的人”。

必须纠正宝宝4种无礼行为


宝宝到了一定阶段,随着模仿学习和独立意识的发展,宝宝的一些行为会变得很肆无忌惮。比如会直呼长辈的姓名,对老人家没有礼貌等等。如果家长不注意纠正宝宝的这些无礼行为,很容易成为宝宝的不良习惯哦!

在成长的过程中,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很多让父母疑惑“为什么会这样”的言语和行为,比如4岁多的宝宝竟然说出一些类似“老婆我爱你”的成 年话。宝宝在公共场合上的一些“没大没小”行为更是让父母感到非常难堪。宝宝的行为举止超出了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成熟度,表现得无礼、霸道,给人造成的直接 印象就是“这个小孩一点都不可爱”。

1、直呼父母姓名

我们在美剧中经常会看到外国的小孩直呼父母的名字。但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我们一直都认为直呼长辈姓名是没礼貌的行为,尽管一些父母对于小孩直呼自己的名字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鼓励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的这种“没大没小”行为刚开始都是来自对他人的模仿,特别是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他们很快便学会大人之间的称呼方式。当父母听到孩子对自己的称呼,觉得好玩并且给予孩子回应,孩子便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当,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强化。

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出现孩子直呼父母姓名的情况,父母就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称呼用语了,告诉宝宝直呼长辈姓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然后引导宝 宝称呼父母要用“爸爸”“妈妈”,叫别人要用“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对于孩子有意为之的呼喊,父母可以先不理睬他,等他正确称呼你了,你才对他 做出回应。

2、故意跟大人对着干

宝宝到了2、3岁左右,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你会发现以前宝宝都是很听话的,现在却总是和父母唱反调,妈妈叫他往东他便偏要往西。宝宝对人对事开 始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诉求,因而和大人的冲突也会增多,他们往往通过这些叛逆行为来表现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一些事情。

在公开场合中,宝宝的这些对抗行为让父母难以下台,因而对孩子呼喝责备,却让事情更难解决。如果父母能够抓住宝宝的心理特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或许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你可以这样做:对于宝宝的无理行为,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大哭大闹,最好就是以冷处理的方式,把他撂在房间里让他独自冷静反 省;如果宝宝只是有点情绪失控,父母不妨以柔克刚,给他一个拥抱,宝宝很容易在妈妈爱的抱抱中平静下来;如果宝宝表现得真的很过分,父母也可以以严厉的口 气和态度批评孩子,告诉他这样做的后果将会是什么,让他知道已经到了爸妈容忍的底线了。

3、对老人不尊重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有着一定的父母威严的,因此在父母面前也不太敢做一些“出格”的行为。但是爷爷奶奶对于孙子孙女百般溺爱,这样让孩子不断地 单方面索取祖辈对他无私的爱,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应得的,不懂得珍惜。渐渐地,孩子稍有不满就会发泄到祖辈身上,表现得没规矩。

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孩子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在老人家身上,或者在行为上肆无忌惮,父母要立刻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要求他向对方道歉。父母要让孩子意 识到父母对于他的这种不礼貌的行为是非常反感抗拒的。事后,父母还应该对孩子刚才的行为做“思想工作”,帮助孩子一起冷静分析他言行的错误,同时也要教给 孩子如何在合适的场合和时机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另外,父母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尊老的表率,有意识地经常在孩子面前表达对老人的尊重。父母还可以利用家庭日、生日会等活动契机,让孩子有机会表达对祖辈的尊敬和关爱,进行正面引导和鼓励。

4、人来疯

每次家里有来人做客的时候,宝宝都特别的兴奋,行为举止和平常很不一样,谁的话也不听,有时候叽叽喳喳地乱说话,不懂礼貌。宝宝的“人来疯”表 现可能由于平时出席这样场合的机会太少了,所以他太想要表现自己来引起大家关注;或者是平时受到父母的约束太多,现在父母碍于情面又不便在公开场合过多管 束孩子,孩子便把握这个机会尽情地发泄一把。

你可以这样做:在家里来客人之前,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一次“教育”工作,给孩子提出一些礼貌举止的要求,做好约法三章。平常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他 人家里做客,或者教育孩子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比如学会叫人、给叔叔阿姨倒茶,孩子有了更多接触外人、招待客人的机会,便逐渐形成礼貌待客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出现了“人来疯”的举止,父母还是尽量不要在众人面前严厉批评孩子,以免挫伤他的自尊心,父母可以用眼神或语言提醒孩子注意举止,告诉 他不要忘记事前的约定。事后,父母可以和孩子开总结会,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为他指出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改进宝宝的待客行为。

4岁起孩子必须接受性教育


英国慈善机构呼吁:4岁起孩子必须接受性教育

目前,英国两家健康慈善机构要求,要对年满4岁的孩子进行强制性性教育。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婴幼儿及家庭计划协会提到,从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可以在他们成年后帮助减少堕胎率和性传染疾病。该慈善机构称,可以以身体知识教育的名义对孩子进行性和两性关系的教育。

婴幼儿及家庭计划协会首席执行官西蒙·布莱克倡议,全英国政府都应该保证所有年满4岁或更大孩子在学校接受性和两性关系的教育。

布莱克说:“如果我们在整个大不列颠的国土上,都能对小学和初中的孩子进行高质量的性及两性关系的教育,所有的证据都会显示出青少年怀孕率将持续下降,并将提高强年轻人的性健康。”

布莱克说:“如果在性教育上,我们对孩子抱以很高的要求,那他们自己就会对这件事情很重视。”

他补充说:“所有证据都显示,如果从越小孩子的时候———在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前,在他们对异性产生兴趣前,就进行性行为及两性关系的教育,他们就会越晚实施性行为。他们会更可能地使用避孕措施,进行安全的性行为。”

5日,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已经发布了一项新的草案,提出了关于孩子未来幸福的指导建议。

英国全国性质的性与两性关系的官方机构———性教育论坛,要求进行个人、社会、健康和经济教育,其中健康教育就包括性行为与两性关系的教育,并呼吁将这一要求立法成文。

婴幼儿及家庭计划协会执行官茱莉·本特利说:“并不是说要对4岁的孩子讲要怎么样进行性行为,而是教给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在长大以后,接触到性,想知道更多关于性知识的时候,可以大胆地提问。”

家园共育《我们必须谨言慎行》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们的城市幼儿园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学习永无止境我们必须奋斗的句子通用九十二句 励志的生活可以离成功更进一步;一条积极向上的文案把这种精神带给正在努力的人。励志的口号可以使正在受挫折的同学们燃起希望,怎么才能写出一条积极向上的励志句子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永无止境我们必须奋斗的句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06-19 阅读全文
  • 孩子必须知道的 一、孩子,你不是世界的中心。爸爸围着你转、妈妈围着你转、爷爷奶奶围着你转、家里的一切大人都围着你转,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围着你转。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不再受关注,不再是焦点,甚至被忽视,...
    2020-09-07 阅读全文
  • 孩子的哪些行为必须纠正? 不同性格的家长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但是许多的时候家长们都看不到孩子性格的不足,过份的坦护孩子,很多时候反而会害了孩子,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实例吧! 观察对象1:自由的凯文 凯文是个3岁的男孩,...
    2021-11-24 阅读全文
  • 6种能力孩子必须掌握 生活技能是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家长、老师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 1.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对自己的个...
    2021-04-05 阅读全文
  • 孩子极限训练必须掌握好度 谈及教育孩子,前有“狼爸”、“虎妈”,今又有个“鹰爸”。近日,一段4岁“裸跑弟”的视频被放到网上,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视频里,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一名来自南京的4岁幼童,在“鹰爸”的要求下裸跑。...
    2022-01-31 阅读全文

励志的生活可以离成功更进一步;一条积极向上的文案把这种精神带给正在努力的人。励志的口号可以使正在受挫折的同学们燃起希望,怎么才能写出一条积极向上的励志句子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永无止境我们必须奋斗的句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06-19 阅读全文

一、孩子,你不是世界的中心。爸爸围着你转、妈妈围着你转、爷爷奶奶围着你转、家里的一切大人都围着你转,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围着你转。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不再受关注,不再是焦点,甚至被忽视,...

2020-09-07 阅读全文

不同性格的家长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但是许多的时候家长们都看不到孩子性格的不足,过份的坦护孩子,很多时候反而会害了孩子,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实例吧! 观察对象1:自由的凯文 凯文是个3岁的男孩,...

2021-11-24 阅读全文

生活技能是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家长、老师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 1.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对自己的个...

2021-04-05 阅读全文

谈及教育孩子,前有“狼爸”、“虎妈”,今又有个“鹰爸”。近日,一段4岁“裸跑弟”的视频被放到网上,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视频里,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一名来自南京的4岁幼童,在“鹰爸”的要求下裸跑。...

2022-01-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