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冬季要让幼儿多搓手
发布时间:2020-10-22 教育知识幼儿 幼儿园冬季说课稿 教育基础知识笔记幼儿园冬季育儿知识:冬季要让幼儿多搓手孩子的血液循环多欠佳,一旦气温低于10℃而又缺乏运动或有效的保暖措施时,很容易在手指、手背、足部、耳廓、面颊等部位出现冻疮。常搓手,一方面可以借助摩擦生热来增加局部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能加速血液循环,从根本防止冻伤和冻疮。益智搓手不仅能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而且由于手部有众多的肌肉、关节,它们的运动都要受大脑的指挥和调控,所以搓手能强化手、脑的反射,大脑也会越用越灵。防感冒经常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双手拇指的根部在医学上称之为“大鱼际”,是治疗呼吸道病症的有效部位,该处脉穴丰富,刺激它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强化面部“三角部位”和咽、鼻、喉及上呼吸道抵御感冒病毒侵袭的免疫能力。强化动手能力搓手运动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是一项复杂、精细的运动,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个大小关节的50多条肌肉,经常搓手无疑就是在发展孩子的手功能。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春季幼儿疾病的预防知识
一、春季常见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1、麻疹: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患儿,一般从潜伏期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源,潜伏期2——3天。预防:按时接种麻疹病毒和疫苗。护理:卧床休息,食物清淡易消化,多喝开水,注意皮肤、眼、口腔、鼻腔的清洁,高热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谨防并发症。2、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患儿,潜伏期2——3周。预防、接种疫苗、隔离患儿、接触者可预防性服药。护理:隔离、卧床休息、多喝开水、注意口腔卫生、用温盐水漱口、室内要保持通风等。3、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轻型急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生于冬春两季,传染性强。护理:病儿不要送到幼儿园;居室开窗通风,注意口腔卫生,加强营养,多喝水,进食牛奶、粥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二、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春季气温变暖,但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昼夜温差大孩子反复感冒、咳嗽,不仅影响健康、发育,而且会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如心肌炎、风湿病等。因此,提高孩子们的免疫功能,做好防范工作很重要。1、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居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免伤害孩子的呼吸道。2、常常带孩子到户外做适当的运动,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如散步、慢跑、踢球等。3、避免接触传染源。不去空气混浊、人口密集的地方,如超市、茶馆等。4、防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疾病史的孩子,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春天是疾病的好发季节,应避免让孩子接触过敏源,不带孩子到花园玩耍,少吃或不吃鱼、虾等食物。5、营养均衡,合理。按时进餐,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细粮混吃甜咸适合。6、多喝开水。尤其是25度的新鲜开水。7、足部保暖。早春时期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节,正如民谚所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珍意养生,切勿轻心。”据预测,今年早春因为气候较往年反常,因此,流感、麻疹、痄腮、猩红热、风疹等传染病将可能流行。为此,搞好这些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很重要。必须重视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衣物和被褥等必须勤洗勤晒;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新鲜;不带孩子到病人家去串门,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游玩,在流脑流行区,每天早晨最好用醋在室内熏蒸杀菌。在流行病高发季节,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咽喉肿痛、头痛、皮肤出血等症状时,必须马上送医院诊治,切勿延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后抵抗力会降低,容易受到脑膜炎双球菌的袭击而发病,所以要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早春时节气候变化无常,故应该“春捂秋冻”。每顿进餐时,菜肴中宜拌些蒜泥或姜汁,这样可有效杀菌,饭后用盐水漱口,也有利于预防流脑的发生。
幼儿园春季卫生保健知识
春天是孩子生长发育较快的一个季节。为了适应这一特点,也为了适应春季干燥的气候,家长在安排孩子的饮食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以确保孩子的营养供给。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因此,春季应供给孩子充足的钙。孩子每天需要的钙量是700-800毫克,适宜的供给量是每日不少于1000毫克。补钙一般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药补,另一个是食补。最好采用食补法,含钙丰富的食物有芝麻、黄花菜、萝卜、胡萝卜、海带、虾皮等。再就是排骨汤或骨头汤,这些汤不仅含钙丰富,而且有助于身体对钙的吸收。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糕点,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代谢。2.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作用是提高脑神经的灵敏程度,使脑对刺激的反应灵活,还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脑和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春季多风,气候干燥,易引发出血症,维生素c对防止出血有很好的作用,必须及时供给。补充维生素c的方式也有两种:其一是服用维生素c片,其二是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大枣等。3.粗粮、杂粮有好处粗粮、杂粮首先是能给人体补充矿物质,保证微量元素的供应,如铁、锌、锰、铜、钙、磷等,其次是纤维素和各种维生素,再次是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如芳香物质、氨基酸等。而且食物的多样化对促进食欲、引发孩子胃口和增强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很有帮助。常可食用的粗、杂粮有玉米、小米、糯米、绿豆、黄豆等。4.多吃含自然糖分的食物,春季由于气候转暖和昼长夜短,使孩子的代谢机能旺盛,户外活动时间也大为加长,热量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就会相对加大,使孩子经常感到饥饿。因此,春季可以用加餐的方式给孩子补充热量和营养物质。适宜的加餐时间为上午10-11时,下午3-5时,加餐食品可选花生米、红薯干、栗子、葡萄干、果脯、蜂蜜水等含有自然糖分的食品。
教育随笔:要让小班幼儿知道“我长大了”
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常有“我还小”、“我不会”、、“老师来”等念头,这些念头往往都是家长无形中给孩子灌输和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形成的。当孩子第一天进幼儿园时,我的耳边就有很多爷爷奶奶的嘱托:“我家孩子在家什么也不会,老师你多帮帮他”、“老师,我家宝宝不吃饭就麻烦你多喂喂”、“老师,小便的时候请你帮忙脱裤子……”。家长们的这种做法本身就阻碍了幼儿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幼儿动手能力差,反过来又会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行为能力必然会相应增长,一味强调“我还小”,幼儿的一切都将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是无法与同龄同步发展的。入园后还是什么事情也不愿自己动手做:吃饭时,老师不喂就不吃;小便时,老师不帮忙脱裤子就尿身上;甚至喝水也要老师帮忙倒好才愿意喝。
我们认为经常告诉幼儿“你长大了”,能让幼儿增强自信心,产生求知欲。多鼓励幼儿说:“让我自己试一试。”只有家园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的孩子不断的长大。
多赏识幼儿,多给幼儿一些鼓励
我们班的许哲豪,平时在各方面动作比一些较慢,在前一阶段学跳绳的时候,虽然我们心里有点担心,因为他的反应不灵敏会影响学跳绳的进度,但我们在和他交流时,就经常鼓励他,每当他跳过一个或两个时,就会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鼓励他:“照这种方法跳下去,马上就会。”他妈妈与我们交流到:“老师的鼓励、赞赏给了他很大的力量,回到家天天吃晚饭前训练。”出乎我们的意料,健健很快学会跳绳,在我们班里学得比较快的一个。“行”这个字为什么起这么大的作用?因为这个“行”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所有孩子无形的需要。我发现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生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别人的赏识。
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胡的。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这是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老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教育好孩子,让我们从赏识他们开始吧!
幼儿园学前班育儿知识(热门)
众所周知,身为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完善教育方法和措施。优秀的教育笔记范文有哪些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学前班育儿知识(热门),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学前班的育儿知识是家庭育儿和学校教育之间的桥梁,旨在帮助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以下是一些热门的幼儿园学前班育儿知识,涵盖了教育、健康、安全等方面。
一、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幼儿园学前班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进入社交环境的阶段,所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可以共同合作,通过提供各种社交活动和角色扮演的机会,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二、关注孩子的情绪管理
幼儿阶段是孩子情绪起伏比较大的时期,因此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可以帮助孩子识别情绪,通过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情绪,以及教授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冥想,来帮助孩子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三、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语言是孩子沟通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该共同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通过说故事、唱歌、玩语音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丰富其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鼓励孩子自信地与他人交流。
四、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在幼儿园学前班中,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刷牙等。同时,在季节交替、气温转变时,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该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并适时调整衣着。
五、提供安全环境
幼儿园学前班应该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孩子在校园中的安全,定期检查校园设施的安全性,并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避免陌生人接近等。
六、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提供相应的学习和发展机会。通过了解孩子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潜能。
综上所述,幼儿园学前班的育儿知识是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该共同合作,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语言发展、身体健康和安全环境,同时也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只有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学前班阶段获得最好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多方提升
来自国家教育督导团的一份幼儿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公报显示,当前部分地区幼儿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幼教管理体制与幼儿园的大量改制后产生的新情况还不相适应;幼教经费紧缺,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差;幼教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民办幼儿园管理滞后,问题较多;幼教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等。
这次专项督导检查是国家教育督导团2004年下半年组织实施的,督导检查涉及北京、河南、山东、江苏、吉林、湖南等6省市,共抽查幼儿园74所。督察组认为,各级政府为推动幼教事业发展做了大量的积极工作:制定了幼儿教育法规和规章,推动了依法办园、依法治教;加快示范性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的建设,带动了各级幼儿园的整体发展;加强了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整顿了周边安全环境,清理了一批非法举办的幼儿园。针对专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国家教育督导团提出相应整改要求。要求各地首先应理顺幼教管理体制,强化统筹力度。省级政府应完善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参与的幼教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加强公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和城镇薄弱幼儿园的建设,严禁以转制为名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对于改制的企事业幼儿园,政府要做好交接工作,避免幼教资源流失。教育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幼教工作,确保幼教规划、审批、指导、培训、评估等工作的开展。其次,各地应增加投入,支持幼教发展。第三,应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教质量。第四,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和指导,规范办园行为。第五,建立长效机制,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
教育随笔:要多给幼儿人性关爱
现代幼儿教育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既是家长的需要,也是幼儿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因为只有在充满人性的教育情景中,人的尊严、价值、自我意识、个性才有可能得到张扬开发。惟其如此,教育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以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为例。
我很愿意到班上熟悉小朋友,记住他们的名字,和他们交朋友。小二班新来了位孩子,名叫心宇,我热情地与她亲近,每次看到她我都很主动地与她打招呼,可她很不“友好”,对我不理不睬。班上老师对我说,心宇的性格很犟,不喜欢与人打招呼。
有一天,天气比较冷,我到班上看小朋友起床,发现心宇在“艰难”地穿裤子,当外裤穿好后,里面的长裤子全卷到大腿上,我走过去,亲切地说:“我帮你忙好吗?”边说边教她用袜子套住内裤脚,最后穿外裤,这样,里面的裤子就不会缩到大腿上了,她用心地按我教的方法穿好了裤子。
几天后,我经过小二班课室,突然听到心宇向我打招呼:“园长好!”我高兴极了,马上走过去说:“心宇好!我们做好朋友好吗?”心宇高兴地点了点头,以后,我们真的成为好朋友。
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也像成人一样强烈地渴望爱与被爱,渴望老师像妈妈一样去爱她,渴望在幼儿园里找到家的感觉。心宇小朋友从不理睬我到热情向我问好,是因为我像妈妈一样手把手地教她学会穿裤子的方法,使她感受到我对她的爱和给她的帮助。其实,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母亲的关怀,因为母亲为她们哺乳,为她们把尿,与她们同床,所以她们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人性关爱,也有了人性需求。正因为孩子有人性需求,她就需要成人、家人和老师的爱。只有爱,才能让孩子成长的道路充满阳光;只有爱,才会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只有爱,才能让孩子热爱祖国和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如果我看见心宇小朋友穿不好裤子不当回事,或者简单教她几句就算了,心宇小朋友也许到今天还是不会叫我;如果老师认为孩子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人,对她们可以不用心,可以随便应付,甚至对孩子的渴望和需求麻木不仁,那么,这种缺乏爱心和人性的教育将会使幼儿从小变得冷落,孤僻,抗拒、任性、野蛮,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一个从小就沐浴在爱中的孩子日后也会将爱给予别人。幼儿教师对孩子应该充满人性关爱,用人性去感化每一个孩子,用心地去爱每一个孩子:当孩子不会穿衣服时,老师微笑着的帮助;当孩子摔倒时,老师心疼的眼神和亲切的搀扶;当孩子不舒服时,老师亲切的问候;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的激励和耐心帮助;当孩子偶尔晚回家,独自留在教室时,老师的安慰和陪伴……这一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莫大的慰籍和温暖。当老师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亲人,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时,我们才可以说这是人性化的教育。而老师的点滴关怀,都会让孩子感到极大的满足。生活在这种人性化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常常能感受到自然、和谐的亲情,身心一定会健康发展。
办人性化的幼儿园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首选要求。人性化的幼儿园,尊重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入的认知和身心健康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注意关心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还要注意在课程体系中把自然、社会和人都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孩子的现实生活为源泉和基础,选取孩子感兴趣的以及有发展意义的内容设计主题,使课程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孩子有机会走向自然,感受、认识和探索自然。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自己与孩子一同成长;努力创新家园文化,家园共育。如此,幼儿园才能成为孩子向往的乐园。
教育笔记:让幼儿学会自己动手
教育笔记:让幼儿学会自己动手
今天午睡起床后,我又象往常一样对小班孩子说:“谁不会穿衣服,我来帮助你。”但今天只有少数几个孩子过来请我帮忙,多数孩子都在自己往身上穿,而且大多数很顺利就穿上了。我正暗暗高兴之际,彭彭兴奋地站在我面前:“李老师,我自己穿上了!”我一看差点笑出来,强忍着笑说:“呀!自己穿上了!真能干!我们再穿一次吧。”边说边帮她把衣领穿到腰上的衣服脱了下来,让她把衣服反面朝前,双手抓起领子,往头顶一甩,就甩到背上了,再将袖子穿上。她很开心,说:“我长大了,我也会自己穿衣服了。”
小班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穿衣服的能力,可多数孩子一直是大人帮助穿衣服,缺乏自理意识和技巧指导,为此,我给他们讲了“小老鼠穿衣服”、“乐乐上幼儿园”等故事,告诉他们长大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也教给他们穿衣服的具体方法,带他们进行集体练习,他们竟然很容易就学会了,而且以能自己穿上衣服为荣。
现在,放学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家长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宝贝,宝贝跟家长说:“我自己会穿了!”“宝贝真能干!”
我为孩子的成长而喝彩,也为教育的成功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