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满口脏话,是谁的错?

发布时间:2020-10-19

我是谁幼儿园说课稿。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孩子满口脏话,是谁的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满口脏话,是谁的错?xx最近和我说话总是屁、傻B、你妈的、傻子刚开始,我纠正、我引导,当时是改了,可过一会,又来了,从她的语气中感觉到是随口带出来的、带有小小的自豪情绪(每每这时,我真心郁闷),也可以理解为并没有恶意的脏话,但也不能总是满口的脏话啊,长久下去对孩子的品德和身心发展都没有好处。

我想,孩子讲脏话,无非是三种情况。一是家庭氛围的影响,当大人互相交流、孩子与大人交流的时候多用文明的词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孩子在家听习惯了,在外面和任何人沟通自然而然的就会把这些词常“挂”在嘴边,大人以身作则了,在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熏陶、去影响,孩子就会跟着学;二是学校对孩子的影响,昨天xx和我说:妈妈,同桌的小朋友帮我起了外号,叫我傻B,我不想理他、不想跟他玩,他还总跟着我叫,烦死人了,我又不想骂他。当时我是这样回答她的:那你暂时不要和他玩。聊了一会后,闺女说那以后我也叫他傻B。虽然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会有些冲突,但是由于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所以,我只能尽量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能控制的环境内给她一个好的语言环境。三是孩子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无心之中就学会了,周末的时候三三二二的小伙伴,有比xx大的,也有比xx小的,在一起讨论个小问题或遇到一某件有趣的事情,其间年长的小朋友说个屁,然后孩子们就跟着一起闹啊,玩啊,想想一下那个热闹的场面

在孩子总是喜欢说脏话的这个期间,还不敢总是纠正,越纠正越逆反,慢慢引导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孩子,错的是我们……


小学生都懂,蜜蜂是人类的朋友。因为蜜蜂的工作是传授花粉,而90%的果树是靠蜜蜂授粉的,若没有了蜜蜂,果树授不了粉,也就结不了果实;而如果花柱授粉不均,果实长大后,更是大多会长成歪瓜裂枣。

这就好像孩子的成长一样。一个孩子,从出生时的一张白纸,到成长为一个完美的人,和一颗完美的果实的生长路径很一致。

最近遇到了不少和孩子有关的事。上周三,我参加了一个在莞城举办的留守儿童的夏令营开营仪式,开营前,有工作人员在舞台上指导台下的小朋友们彩排,彩排的主要内容是鼓掌和起立。

你可能奇怪了,鼓掌和起立谁不会啊,为什么还要彩排?可是再结合实际想一下,您就会发现这并不难“理解”。当下在社会上,凡是举办活动,最不能缺的便是领导。

而领导来了,最不能缺的是什么?是鲜花和掌声。自从“八项规定”颁布后,“鲜花”这个东西已因带了“奢侈品”的性质而很少出现在会场上了,但“掌声”则作为朴素且安全的会场必需品被保留下来。且正因其又朴素又安全,所以还被大张旗鼓地发扬光大起来。于是,“领导”出场时,掌声整不整齐、热不热烈,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工作人员为什么要把鼓掌这事都要事先彩排的原因。

搞明白了之后,你会想到:这不就是形式主义嘛!对,这就是形式主义,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某些成人灌输了形式主义的观念。

还有一个事,发生在上周五。我们有一个“圆梦计划”,就是帮助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完成心愿。那天去采访了一个11岁的小朋友,母亲说孩子属于留守儿童,而小朋友却当场反驳:“我一直跟你住在一起,怎么成了‘候鸟’了呢?”她母亲急了:“你怎么不是‘候鸟’啊,你1岁以前在老家住过一段时间的。”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只能很无奈地说:“你说是就是吧。”

家长为了得到资助,在孩子面前公然撒谎,我不知能否说这是善意的谎言,但这事看起来着实让人痛心,11岁,心智尚未成熟,要知道,这时候耳濡目染的效果是巨大的。

不由想起了教育,如果说孩子是果实,那教育便是那勤劳的小蜜蜂,是孩子结出完美果实的最基本的保证。

狭义上的教育指的是在课堂上受到的教育,广义上来讲,则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孩子刚生出来,是一张白纸,周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都属于教育的范畴,这所有的一切都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性格、习惯、行动。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从词源上说,西方的“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地引发出来。

假若上述的排练为领导鼓掌、母亲在孩子面前撒谎等都在孩子面前不断地影响着他们,那么长此以往,孩子所固有或潜在的素质也会被引发出来,那时候,鼓掌则成了麻痹孩子的一个动作,不诚实恐怕也会成为他们未来的习惯之一。

上周,同样因为“圆梦计划”,同事曾经采访过一个女子,她被丈夫抛弃,5岁的女儿由她一个人拉扯长大。母女俩经常被人欺负,绝望之际,女子上楼准备跳楼自杀。当她抱着女儿站在天台上准备往下跳的时候,女儿问她:“妈妈,我做错什么了吗?”

我没有见过那个小孩,但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孩子,你没做错什么,错的,是我们……

说脏话!我的孩子是坏孩子吗?


你是否还记得4岁大的孩子第一次说脏话时你的反应?你是不是瞠目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你有没有把手里的叉子掉到餐桌上?你是不是连耳朵都涨红了?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脏话以及脏话的作用都感到十分好奇。在孩子们看来,各种各样的字眼是无所谓“脏”的。在孩子差不多4岁的时候,肮脏的字眼就会从孩子的嘴里迸出来。如果孩子们常常听到某些词汇, 而且看到这些词汇对听众产生了影响,那么他们就会记住这些词汇,并且使用它们。小孩子们可能并不明白他们所听到的一些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因此对待孩子说脏话的明智的办法是不要反应过度,这个说脏话的阶段会过去的。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面对孩子说脏话的情况。1.探究根源一个5岁大的孩子正在一群年长的女性亲戚旁边天真无邪地玩耍。突然他嘴里迸出的一个字眼让大家都沉默不语起来。正当尴尬的母亲赶忙过去让孩子闭嘴的时候,孩子的姑婆在一旁作出解释:“他讲话就像他爸爸。”要让你的孩子少接触下流的言辞,要让你自己的语言干净起来,你应该监督孩子的小伙伴们嘴里说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话,还必须小心地选择孩子能接触到的电视节目。2.向你的孩子作解释“有些话听起来是很不好的。我们有许多听起来很舒服的字眼,我们还是来听这样的话吧。”在教堂里如果你要去大便,应该走过来凑近妈妈的耳朵轻轻地说:“请带我去洗手间。”3.为孩子提供其他选择如果你的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说下流话,应该让他学会采用别的方式来作出反应:“唉哟!好疼!我弄伤了手指。”语言能够释放紧张的情绪,因此你应该为孩子示范怎样不说下流话,用别的语言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可以采用这些传统的词汇:“该死”、“哎唷”、“糟糕”、“好痛”、“见鬼”或者“胡扯”等。4.置之不理孩子们明白什么样的话语具有令人震惊的效果;听众的反应越强烈,孩子就越有可能再来一遍。在你确保孩子懂得你们家的家规并且知道有些话是不允许在公共场合说之后,如果他偶尔说了一两句脏话,你完全不必去管他。对于他采用的别的得体的话语,你应该着重表扬他。5.判定语言标准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你应该为他们制定一套允许在家里使用的语言标准,并且要严格地执行这个标准。如果你7岁大的孩子说着下流话走进家门,你就应该和他一起坐下来,明确地解释给他听为什么他说的下流话让人感到讨厌。

18岁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是谁的错?


导读:看“韩寒与陈丹青“对话有感,为什么18岁后才决定专业方向,而不能早些投入呢?

周末网上看了“韩寒与陈丹青”对话的视频(早期节目),关于中国教育这块的探讨,让我感触颇多。

韩寒谈到他的表弟高考要填志愿了,面对众多专业竟不知如何选择,挑了七八个选择。他觉得很悲哀,已经18岁成人,却仍不知将来想做什么,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韩寒和陈丹青觉得自己比较幸运,因为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比如一个热爱文学,一个钟情美术,从很小就开始打专业基础,因此走的比同龄人远些。在韩寒看来,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全面平庸。

韩寒的很多看法虽然不适合我们这个有特色国家的游戏规则,但却极具启发性。是啊,为什么要等到孩子都18岁了才去选择专业呢,为什么孩子到了18岁仍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呢?我们的教育都教了孩子什么有用的东西呢?

我们教育孩子要有理想,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却让孩子拥有的只是梦想。孩子除了课本以外,应该去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早些分辨哪个是他的梦想,哪个才是脚踏实地的理想。不是干涉,是引导。在这方面,家长大有作为。

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5月15日美国举行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颁奖典礼,虽然中国参赛学生也获得了很多奖项,但其中最重要的几项还是被美国队囊括。在这次比赛中,美国学生表现出了高水平,他们的素质和项目都明显超出其他国家的选手。让中国学生印象深刻的是,国外同学很多“无拘无束的创意”,“对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海外学生更敢于想象。比如关于环境方面的项目,国内学生往往会做成一个调查报告,或是一个小测试来论证观点,而国外学生已经开始关注木星,把眼光投向了太空,思维的发散和开创性都很好。

这则报导让我不禁想问: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聪慧却不“妄想”?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各种天赋?

“分数=人才=未来”是我们的教育模式,也是千万个家庭无法摆脱的牢笼。中国孩子的成长渐进式可以概括为:幼儿,灌输式怡情;少儿,填鸭式提升;青少年,题海式训练;成年,模式化人生。所以我们孩子的“试卷天赋”虽被激发出来了,却丢失了可能成就伟材的“异禀天赋”。

“残疾教育”掐断了天赋之路

以分数为准绳,以成绩为标杆,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幼儿教育中已被认为不合理并加以杜绝。我的大儿子曾在美国上过学,他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校从无给予学生考试,即使有测试也只是评个对错,不打分数。这样的教育把重点放在了学习上而不是疲于应试上。因为,当幼童被从小引导去对付“应试”时,可怕的结果就是把他们简单地放在同一个标准下去相互比较,去培养。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在每个孩子身上都可能有不同的进程,那些在幼年时语言能力表现欠佳的孩子,很可能会成绩不佳,因此被安上“差生”的名号,因此对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障碍。

我记得曾有为美国教育家这样说过,“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所以,越早开始考试,越早给孩子学习划小圈,就越早扼杀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释放兴趣才是保护和拯救天赋之路

英国哲学家HerbertSpencer指出,孩子在哪方面有潜能,便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兴趣,每一种兴趣都能对应到孩子的某种潜能;如果这份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成为专长。

音乐天才莫扎特,一岁时就对音乐节拍特别敏感;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对虫虫草草有兴趣;漫画家朱德庸课业成绩门门红灯,独对画画兴趣盎然且能无师自通。对家长来说,可能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辨别出孩子的自然禀赋所在,并因势利导,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才能避免孩子受到“单一天赋”教育体制的限制。所以发现兴趣,释放兴趣,培养兴趣才是保护和拯救天赋之路。

那么,孩子的兴趣又如何去发现呢?

首先,妈妈可以创造环境去引发宝宝的兴趣,与孩子一起去积极尝试各种他可能会感兴趣的活动。记得我小儿子响响3岁时特别喜欢唱歌,但带他去观看少年合唱队的课程,他又怕羞不愿加入。于是我带着他随意地参加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意在让他自然地去发掘兴趣。于是,某一天在一个小朋友打鼓的兴趣班里,他一下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至今,他学习打鼓已有半年之久,而且已开始迷恋上了“乱弹琴”。

其次,父母可能需要仔细观察和耐心等待。聆听孩子是否会就某一主题接连不断地提出问题,是否主动地参加或观察某类活动?孩子的天赋并不是一开始就会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孩子的爱好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父母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把握住孩子的天分和特长。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心灵活跃,充满幻想,但情绪多变。居里夫人先引导她学医,效果不佳;再引导她研究镭,不感兴趣;最后,居里夫人发现了艾芙的天赋恰恰在文艺领域。正是居里夫人的细心观察和耐心等待才帮助艾芙确定了人生和事业的方向,成就了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敢于让孩子落后一步

其实,能否让天赋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除了家庭和社会等提供良好成长环境外,孩子本身的自我判断能力、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尤其重要。而我们的家长式教育环境则阻碍了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今年是大儿子进入小学最后一年了。从今年开始,学校有了考试与分数排名制度。每次当他汇报考试成绩与名次时,他总先说:“今天考得不好,第三名。”我会避开名次问题不讨论,先问他在哪缺分了?每每此时,大儿子就会很“痛心地”进行“试卷分析”。如果是一些常识性的缺憾,或是一时的记忆短路,我会提醒他补课,谨防再犯。如果是涉及到一贯性的粗心问题时,我则会非常严肃,因为一时的错误易犯易改易补,而坏习惯坏毛病则会影响一生的行事和学习态度,我决不轻易放过。再有,如是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出了偏差,我会小题大做追根问底,因为理解力涉及到语文能力,逻辑思维等不同学科,已不再是单门的数学问题了。所以我的态度是,不怕孩子考试落后一步,但怕孩子失去自我发现、质疑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的兴趣所在往往就是其天赋的“闪光点”。急于造就天赋的父母们,可能更多的是要学会当伯乐,并给予孩子需要的自我成长的空间和环境。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啊!

附:家长观点

观点1:无奈,只有选择适应

“可怜的孩子们,教育跟着国情走,我们也无能为力”、“说起来其实大家都明白,可是身在这个国度,有什么办法呢?”其中两位博友这样留言道。他们也对现行的教育制度非常不满意,但蚍蜉岂能撼树?无奈之下,只有选择适应,和孩子一起去适应。

观点2:担忧,忧其童年不再无忧

“中国的教育啊,从我儿子上幼儿园起,我就对你们和老师感到失望,现在的幼儿园听不到孩子们的笑声,听到是朗朗读书声,都分不清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教育官员和老师们啊,返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吧”这是父母真实心声的写照:忧其童年不再无忧,更忧其还未起步就已遭淘汰。

观点3:承受,巧妙规避大众教育的弊端

“作为家长尽力了,弥补一下学校教育的不足,以后就不会那么后悔。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条件下,尽量改善小环境还是可以做到的。”在无法现时解决的前提下,很多家长选择了默默并巧妙的承受。对自己孩子有针对性的进行日常学习以外的培养,尽可能规避大众教育的弊端。

我个人更赞同第三种观点,大环境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但“追随”和“融入”大环境的程度是父母可以拿捏定夺的。我昨晚一夜难寐,因为读到了一本育儿好书《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其中的一些精辟的文字不禁让我联想到留言给我的父母们的拳拳之心和正在经历的育儿煎熬。我在此节选几段,与大家共勉的同时,更鼓励父母朋友保护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应试高压下,仍然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通情达理的妈妈;让他们的童年和少年不怕犯错,让他们去犯这个年龄应该犯的错。

做妈妈的,回想我们已过的人生,是否还记得起我们曾做过的那些试题吗?学习人生是一辈子的,应试只是一时的。

是谁偷走了孩子的耐心


有很多家长会询问我们一些关于孩子“脾气急”的问题,比如:想喝奶,说喝就得喝,一分钟都等不了;想要一个玩具,必须要当时买,不买就开始闹脾气;自己搭积木搭不好的时候马上一把就推倒了,开始乱扔东西发脾气等等。

但是在我们抱怨孩子有这样问题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生活当中,我们到底对孩子做了什么,让他的脾气这么着急,这个问题到底孩子本身的问题,还是我们家长的问题呢?

甚至有很多家长说:“我觉得,这孩子着急跟遗传有关系,他爸爸就脾气急”,还有的说:“孩子小都这样,长大了就好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实际上,孩子的脾气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延迟满足能力没有发展好。

什么叫“延迟满足”?

在孩子1-1.5岁这个年龄阶段,会出现一个关键期叫“延迟满足”。说到延迟满足,不得不提一下美国著名的“糖果实验”。

要想知道一个孩子的将来,用一颗糖果就能进行预测,这就是美国著名的“糖果试验”。在这项长达40年的试验中,科学家发现,孩子抵抗糖果诱惑的能力,可以预测他今后的人生道路。

因此,延迟满足能力是反映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的时候,能否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更专注于有价值的长远目标的能力,它不仅仅是幼儿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也是儿童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之一,更是伴随着孩子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因素,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

那么,缺乏耐心,延迟满足不好的人在未来生活中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只会索取,不懂感恩

如果家长经常超前满足或者即时满足,孩子就会认为,你为我提供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不会感恩、知足。您可能觉得孩子还小,大了就好了,但是真的等孩子大了,他再向您提出某种需求,您满足不了他的时候,他会责怪你、埋怨你,甚至大打出手,到那时候你难道不寒心吗?

阻碍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

如果您总是孩子一哭,马上就满足他,孩子就会觉得,“哭”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不用说话,一哭一闹你就懂,从而丢失了不少锻炼说话的机会,导致语言滞后,继而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不自信;不愿意社会交往;总是用大喊大叫甚至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受到他人的排挤。

缺乏自信,社会竞争能力弱

此外,延迟满足能力不好的人做事容易走捷径,但是捷径很多时候都是暂时的胜利,长久的失败。在未来发展倾向上缺乏社会竞争力,缺乏较高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效率,不能很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孩子一哭就马上给予满足,真的好吗?

究竟延迟满足能力弱的孩子,是怎么被我们“培养”出来的呢?

在短片中,宝宝“狡猾”的小模样让大人们哭笑不得,但在觉得好笑的同时,是不是也带给我们思考?视频观看地址:/2015/fmxt_0619/2033.html

大家都知道,孩子出生后,哭就是他所有的语言表达,他用哭告诉你,他饿了,他渴了,他无聊了,他拉臭臭了……在中国,我们更多的家长怕孩子哭,孩子一哭我们就不知所措,马上猜测他要做什么,您的神情、语气、加快的脚步,都在告诉孩子,我马上就满足你。

或许您会说,某某专家说了,孩子哭是要适当满足的,不然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不爱他,没有安全感。

但其实,大家也低估了孩子的观察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发现,我一哭就有人关注我,有人理我,有人满足我,所以慢慢的,他养成了习惯。就算是到了用语言表达的年龄也要用哭告诉你我有事儿,这个时候你满足了他,他就会认为这东西是我“哭”来的,下次哭的时间会更长,慢慢的就变成了持久战。

生活中,孩子的耐心是怎么被我们“破坏”了的?

情景一:孩子饿了,一个家长一边哄孩子,“哦哦哦,好了不哭了,马上就来了......”,一边对另外一个家长指手画脚,“你赶紧的啊,你没看见这孩子饿得都哭成这样了吗?怎么那么慢,都哭这么长时间了,哭坏了怎么办……”,另一个家长则眉头紧皱,面目狰狞,大声喊着,“宝贝儿,别哭了,奶很快就来了啊……”,一阵手忙脚乱后冲了过来,将奶瓶塞进孩子嘴里。

要知道,这个事情在我们身边是很常见的。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孩子。前面提过了,不要低估孩子的观察能力,孩子很聪明的,奶瓶送到嘴里,孩子也哭的差不多了,他就认为这东西是我哭来的。

情景二:要出门,催促孩子:“你赶紧的啊,怎么那么磨蹭,哎呀这个鞋子自己穿不好就别穿了,坐好了,别乱动,我给你穿......”。本来孩子自己10分钟解决的事情,被家长一分钟搞定。

但是,你没有等等孩子,还剥夺了他锻炼自己本领的权利,反过来又责怪孩子动作慢,恶性循环,孩子变得越来越没耐心,什么事儿干不好就来找你,让你帮忙。同时孩子也会觉得你既然可以催促我,我也可以催促你,我怎么催你,那就是哭。

情景三:孩子正在很认真地自己画画,或者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饭做好了,家长开始喊:“别干了别干了,赶紧过来吃饭,都画了半天了”,孩子想画完了再吃。家长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那么多人等着你一个,赶紧吃别画了”。孩子要么发脾气生气,要么不情愿地放下手上的东西去吃饭。

一而再,再而三,孩子总被这样打断,久而久之,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没做完不想做就扔一边儿了,反过来家长又开始“投诉”:我的孩子做事太没有耐心了。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没有耐心的时候,不要着急责怪孩子,先反省一下自己。孩子是家长的镜子,是不是生活中我们脚步太快了,忽略了孩子的步伐?

为什么越让宝宝等,他越着急?

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是不是太小了啊,每次他着急发脾气的时候我都跟他说,‘你等会儿,等会儿,马上就......’,我这不说还好,一说他哭得更厉害了,没完没了的还特委屈,满地打滚......为什么?为什么你越让他等,他越着急?”

其实,就像我们上饭馆吃饭时一样,如果点了菜之后二十多分钟还没上,我们同样也会焦急、烦躁,孩子也一样,但是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个“开放厨房”,让他了解完成整件事情的步骤,他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如何训练宝宝的耐心?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训练宝宝的耐心,让他学会等待,做事情更有耐性。

换一种方式让孩子学会等待

比如,在孩子饿了,哭着要马上喝奶的时候,家长要先好好地安抚他,“妈妈看到你有点着急了,是因为饿了么?”再带孩子一起冲奶,并让他帮忙摇奶瓶,“你用手摇一摇小奶瓶让他跳个舞吧”。最后,在孩子喝完奶后,给他做总结:告诉他之前为什么让他等,乖乖等后就有好喝的牛奶。

多给孩子讲故事

讲故事时,可以中间互动,或者提问,对于一次讲不完的故事,留个悬念让孩子自己想想后面可能会出现什么事情,明天再一起讲。另外,还要注意一点: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家长不要要求孩子想的内容和书本是一致的,或者和您是一致的,这样只会限制他的想象力。

和孩子玩一些益智游戏

比如搭积木,串珠,拼图等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家长不是主导,而是孩子的副手。不管他怎么玩儿,家长都不要随意干涉。这种益智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耐心,专注力等。

给孩子做好榜样

家长以身作则,不随便对孩子发脾气、不催促孩子、不责怪孩子、不包办孩子的生活。您要做的就是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尝试。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充分接纳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因为某件事情没得到满足的时候,家长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平静地说出孩子的感受。并且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您要做的就是“等他”,安静地等他。

做好教育观念的一致性

在家庭中,教育方式应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不要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这样只会让孩子学会怎么“钻空子”。

不随意打断、干扰孩子

在孩子很认真地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打断,或者干扰。比如,人家正在搭积木,您非得要送过去一杯酸奶;人家正在画画,您非要和人家说葡萄就是紫色的。这种无意识的打断是非常破坏孩子耐心和专注力的,而且孩子也没办法学会尊重别人。

培养宝宝的耐心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事,这些方法是需要家长在生活中进行坚持引导的。有句话说得很好,“身教”大于“言传”。只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坚持,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育儿知识:孩子喜欢骂人、说脏话,是学坏了吗?


骂人就是用歧视、侮辱、诅咒等语言伤害别人,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对抗性骂人——作为攻击手段,伤害别人。有的是主动攻击,如见到不顺心的张口就骂;有的是回击手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骂我,我就骂你。

二是发泄性骂人——通过骂人发泄心中对某种现象的不满,或者表达不良情绪,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有的人整天骂骂咧咧就是如此。

三是模仿性骂人——骂着玩的,模仿别人,觉得骂人能够引起别人的关注,很酷,骂人不带脏字,很艺术,很有个性,很好玩。四是不良的语言习惯,如有的人喜欢带口头语,不是为了骂人,而是帮助表达语气。

针对您孩子的情况,您可能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情:

第一,看孩子是否有直接的对抗源,比如是否被欺负。七岁的孩子,社会化程度不高,一般来说不会有过多的社会性仇恨,这种类型不多。

第二,看看孩子内心里是否有某种不满情绪,比如他的合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孩子的课业负担是否太重,孩子的自由是否受到过多的限制,等等。这类情况也不太多,如果存在,请及时解决。

第三,看看孩子是否在模仿别人,尤其是家人、同伴、亲戚、邻居。骂人行为一般是观察学习的结果,比如电视上看到了骂人行为,同伴中有骂人行为。

如果是这样,需要远离不健康的人或环境,逐渐培养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

你家是谁给孩子讲故事?


不管引起这种读者性别严重失衡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父亲这个教育者的角色,在早期阅读中都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性别的不同会让父母选择的读物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母亲往往会喜欢那些细腻动人的故事,而父亲会更偏向于选择那些幽默的、有知识的或是有思想内涵的故事。即便是选择同一本读物,父亲和孩子共读的方式也和母亲很不相同。对一个孩子来说,得到多种类型的阅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点点家庭都来说说你家的情况吧,究竟是爸爸带孩子读书多呢还是妈妈带孩子读书多?爸爸们选择的故事是不是和妈妈确实有所不同呢?还有讲故事的方式是不是也有差别呢?

网友汇报

xuda0719

霄儿的书读得真不少,但是霄爸霄妈都有功劳。霄妈我每天要求霄爸至少读一个故事,霄爸一直执行得非常棒,当然霄妈读的更是不甚其多。其实给孩子读故事这种亲子阅读真的乐趣无穷,霄爸每次读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投入哦,同时我觉得亲子阅读计划性和随意性结合,每晚睡前故事我都把权利交给霄儿,让霄儿随意选择自己想读的故事书,还有就是听故事也不错,我们会从网上下载很多故事,放在MP3里经常播放,霄儿也是爱听得不得了呢!

stone_lovebaby

我在家的时候都是我拿着童话书讲故事给石头听,但是他似乎对这个不感兴趣,总是拿起书乱翻。我不在家时就是他奶奶给他讲,有时也会放小布丁的MP3给他听。石头的爸爸从来都没给他讲过故事,看来以后要改变一下政策了。

小鸡尾巴

柴华的生活都是我一个人来搞定的,一般都是早晨送去幼儿园,下午再去接回家,一路上问问柴华在幼儿园里觉得有趣的事情聊一聊,晚上洗好后坐在床上,我给柴华讲故事,故事书都挑柴华喜欢的买,而且柴华喜欢一本书讲完后再从头开始继续讲。

我是可爱的妈咪

我在家的时候都是我拿着童话书讲故事给宝宝听,但是他似乎对这个不感兴趣,他总是拿起书乱翻,乱撕。我不在家时就是他奶奶给他讲,普通话还不是很标准。宝宝爸爸从来都没给他讲过故事,宝宝爸爸天天下班回来都要11点多了,宝宝早就睡觉了。

贝贝xl

我们家是我带宝宝读书的,她爸爸工作忙也没这个耐心,宝宝很喜欢和我一起看书,听我读故事,只有晚上有这个时间和孩子好好相处,白天是爷爷奶奶带的。

apple糖果妈妈

我家是妈妈讲故事,照书读;爸爸讲故事,手舞足蹈!所以宝贝大部分时间喜欢爸爸讲故事!

猪宝宝

我家是全都讲,宝贝指定谁讲给她听,谁就讲!

sihanmama07

我家是爸爸在家就爸爸讲,爸爸不在家就妈妈讲。我家有几个月,一直指定一本书《西游记》,讲了N遍了,还是要讲,所以也不存在爸爸妈妈讲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只是女儿更爱听爸爸讲故事。

安琪拉-蛛儿

我家大部分是妈妈讲故事,照书读;爸爸编故事《西游记》,不过很少,宝宝更喜欢爸爸讲的。

■小编总结

教育工作者曾经做过相关研究,发现过早就被父母往电视机前一放的孩子,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往往会延缓。因为在电视面前,孩子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位置,而只有父母才能够做到每次朗读的声调速度会根据孩子的需求而变化,才能够及时注意到孩子的眼神、表情,及时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他们的进一步反应也能让父母及时了解他们的理解、情感。

一个妈妈或者一个爸爸带着孩子一起看书,这种在阅读过程中一对一的模式,最能培养孩子集中的注意力。而孩子又是最喜欢模仿父母行为的,父母参与的活动都会让孩子的兴趣大大增加。而且,在父母参与阅读的情况下,孩子不仅仅能得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在阅读中建立的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营养成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这种爱,而正是这种爱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并让他一生爱书。

孩子,是谁毁了你的想像力?


前段时间有人提醒我,孩子3岁了该学画画了。我想画画好啊,可以培养想像力。那么从何学起呢?对曰:从简笔画教起。给我断然否决了。3岁孩子的手腕还没有灵活到自如地画各种图形。此时的孩子的画画学习应该是培养其对于名画的欣赏能力,让其自由地画画以及培养对于画画的兴趣。可是简笔画与此完全是背道而驰。不但欣赏力无从培养,即使对于孩子的画画兴趣也都无从培养更遑论对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了。

今天这样的事情我再度遇见。做手工,里面有2~7岁的孩子,如此大的年龄差距自然要求也都不一样。当有家长很“负责任”地告诉我们孩子画的不像“毛毛虫”时,被我一带而过。孩子画得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怎么画。我问孩子为什么要画成那样,孩子告诉我这条毛毛虫在跳舞、在飞翔。讲到飞翔他竟然又加上了“翅膀”。谁说毛毛虫一定是一动不动地成一条直线呢?谁说毛毛虫就不能跳舞不能飞翔呢?

毛毛虫的跳舞和飞翔是孩子想象力的直接体现。而如今我们有多少父母在孩子画画的过程当中是先追求”像不像“的?自然,不是说画画就不能画得像,但那是对于更大的孩子,在呵护好想象力以后的事。我们之所以选择让孩子画画,在孩子看来是一种玩乐,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表达。而我们怎么竟能忍心破坏了他们的这些玩乐、兴趣和表达呢?当我们做出各种规定——毛毛虫必须笔直,它必须是绿色的,它必须有两只眼睛,它必须有嘴巴以后,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问一问孩子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们有没有问一问自己,我们让孩子学画画的初衷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再自问一声,我们这样做是培养了他的哪种能力还是已毁了他的某种能力?

前段时间有人分享了一篇文章,虽然这篇文章看起来明显是编造的,但是它从侧面表达了中西方对于想象力的不同对待方式。

美国有个3岁的小姑娘,当她高兴地告诉妈妈礼品盒上的OPEN第一个字母读O时,母亲很吃惊问孩子她怎么知道的?孩子很高兴地说是老师教的。随后这个妈妈把教孩子读O的老师告上法庭,要求老师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金。理由是在老师教孩子读O之前,孩子把那个O可以想象成太阳,想象成蝌蚪,想象成……,但是现在孩子的想象力被老师禁锢住了。最后法院判这个妈妈胜诉。

无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它从侧面反映出了想象力是何等地重要,虽然并不一定就排在第一位,但是是相当重要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小心呵护孩子的这些想象力,就像呵护水晶球一样。我们是否自问过今天的哪些规定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今天做了哪些帮助孩子培养想象力的游戏?

一个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是有未来的民族,一个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将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希望我们父母都能够从自身做起,小心呵护孩子那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不要用我们的陈规陋习去禁锢孩子,不要用我们的自以为是去禁锢孩子!

孩子说脏话的真正原因


孩子说脏话的真正原因

当第一个脏字从孩子嘴里蹦出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冷静,再冷静,告诉自己这只是他成长中的一个小插曲。看看下面的四个故事,让我们告诉你如何从容有效地应对孩子粗鲁的语言。

让孩子跟脏话bye-bye

乔乔妈妈的烦恼:

3岁的乔乔越来越乐于“聚众滋事”,他和小伙伴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用“臭大粪”“狗屎”“放屁”等脏话互相取乐并陶醉其中。乔乔清楚地知道我对这些话的态度,所以他早已为自己准备好了狡辩之辞。当我阴沉着脸快步走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马上笑嘻嘻地先发制人:“爸爸说过,在看足球和在运动场的时候是可以说粗话的,我们现在在玩儿足球场上的过家家呢!”

看着他满脸的得意,我弯下腰和两个小捣蛋面对面,和颜悦色地问:“哦,是这样啊!那么裁判在哪儿呢?足球又在什么地方啊?没有裁判和足球,你们怎么玩过家家呀?”孩子毕竟是孩子,诡辩被戳穿后马上红着脸、嘻嘻笑着逃跑了。

你或许觉得奇怪,我怎么能保持这样从容的态度。其实我也很生气,上个月就因为乔乔当着我们的面叫他奶奶“笨蛋老太婆”,害得我费劲唇舌来跟我婆婆解释这不是我们私下里对她的称呼,然后又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使得她原谅我们,重新又来我们家做客。当时,我几乎被这个孩子气疯了。但是生气非但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反而会使孩子们更热衷于这种语出惊人的游戏。

学龄前的孩子“出口成脏”,往往是因为周围的反应让他们觉得很过瘾。小伙伴们的惊愕眼光,幼儿园老师的无比严肃,爷爷奶奶跌落的眼镜和爸爸妈妈的怒发冲冠……这些表现让孩子们觉得脏话似乎成了权利的象征,他们能够通过说脏话实现引人注意的目的。同时,孩子们会觉得自己长大了,因为当他说出不允许说的脏话时,会有一种独立的感觉。

一般来说,孩子们的脏话并没有恶意,但是家长却不能听之任之。因为多数的教育心理学家都认为,如果孩子长期不受约束的话,会出现性格发展缺陷。孩子们的脏话兴奋期会在3~4岁的时候最突出,到了上学的年龄自行结束。在这段时期里,你可能会因此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尴尬。下面的4个场面你可能也会遇上,让我们看一看孩子到底做了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

FOCUS1孩子从试探开始——

3岁的男孩皮皮被姥姥从幼儿园接回来,进家门后看见妈妈便大声打招呼:“嘿,小妞儿!”然后笑嘻嘻地看着妈妈。

他为什么这么说:

皮皮在幼儿园或者回家路上听到了这句话,他想看看它有什么作用,并没有其他的用意。因为他知道妈妈爱他,所以就想在妈妈身上试一试这句话的威力。

你应该这样做:

当你的孩子第一次或第二次说脏话的时候,你不要理会他。虽然这样做有些难度,但是这个策略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这些词语毫无意义!虽然它们在幼儿园引起了令人兴奋的反应,但是在家里达不到他预期的效果。孩子由此接受到的信号是:“看来这些词语一点都不重要,可以把它们忘记了。”但是,当你听到孩子反复这样说话的时候,你就需要约束他了。你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你不想被称作“小妞”,因为这样的称呼令你很生气。你也可以告诉他,如果他这样和朋友打招呼也会失去好朋友。给孩子理由的时候并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要让他知道:“我不喜欢这个词,其他人也是这样。”

FOCUS2孩子喜欢模仿别人——

3岁的强强过生日的时候得到了一套儿童工具箱,于是他开始模仿星期天爸爸修理餐椅时候的样子,在自己小板凳上叮叮当当地敲个不停。每敲一下,嘴里都会念念有词地说:“,破玩意儿!”

他为什么这么说:

毫无疑问,强强的脏话是跟爸爸学的。大人们难免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语言“失足”,这时,孩子便敏锐地抓住了那些“关键词”,比如“”、“笨蛋”、“臭狗屎”等。孩子们很喜欢模仿大人说话做事的样子,这些新鲜刺激的词他们自然会津津乐道。

你应该这样做:

对于这种属于模仿的行为来说,孩子们通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脏话。因此,你不要去强调这点,听过就忘掉,不加任何评论。但是一定要反省一下,孩子是从什么场合听到和学到的这些话,以后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为他们提供一个清洁的词汇环境。

FOCUS3孩子需要情绪发泄——

超市里,莎莎向妈妈要小熊橡皮糖,但是妈妈不给她买。于是,小姑娘非常生气,边跺脚边冲着妈妈大喊:“你是个笨猪!”

他为什么这么说:

愿望得不到满足,是孩子可能遇到的最大挫折,他们会尽自己所能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他们可能会大声哭闹,会摔东西,也会说出自己觉得最最恶毒的语言。这时候,他们是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的,因为他们就是要通过脏话来表达情绪——这正是脏话被发明创造的原因。

你应该这样做:

在众目睽睽听到孩子这样说话,父母都会觉得非常尴尬。但是,不要让你的情绪失控。你可以深呼吸或者咬着后槽牙默数,直到自己冷静下来。接下来要做的,是引导你的孩子慢慢放松下来。你可以接着她的话说:“如果我真的是个笨猪,今天下午就不用给你做草莓蛋糕了。而且,我们今后只要吃猪食就可以了,每天睡在茅草里,家里都是臭烘烘的味道……”你继续把这种场景描述下去,让你的孩子也加入进来一起想象,她的怒气和失望的感觉就会渐渐地平息。等到两个人都忘记刚才的不愉快以后,你就需要平静地告诉她,为什么拒绝她的要求,而她刚才的话有多么无理、多么不可爱。

FOCUS4孩子有时会用词不当——

奶奶又找不到老花镜放在哪儿了,小帅坐在沙发里自言自语说“奶奶真是个大白痴!”全家人都被他的话惊呆了。

他为什么这么说:

通常讲,孩子是不会故意侮辱别人的,所以他可能并不明白这句话的确切意思和恶劣程度。最大的可能是小帅无意中在某个地方听到了这个词,他对词义有一些感觉,所以现在想用一用而已。因为孩子对语言和词汇的感觉是慢慢形成的,因此他用词不当也是相当正常的。

你应该这样做:

不要只用“不许这样说”一句话就打发他了,而是应该帮助他找到正确的说法。你可以问她:“你觉得大白痴是什么意思?”他可能会说:“奶奶总是找不到东西……”你马上纠正他说:“那就应该说‘奶奶容易忘事’才对。”然后你可以继续说:“现在,我们一起帮奶奶找眼镜,下次你有东西找不到的时候,大家也会帮助你的。”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以后还在使用这个词,那么你就必须严肃地告诉他“这样说是不对的,大家很不喜欢”。

当孩子的脏话钻入耳中,请提醒自己:

*与其说孩子在说脏话,不如说这只是他的一种语言经历而已。

*对孩子来说,脏话只不过是他们发现的一个新的探索领地,而不是要拿它攻击别人或者是惹人生气。

*学龄前儿童并不能像成人或大些的孩子那样评估词语,所以成年人有义务告诉孩子规则,而不是简单的训斥或惩罚。

*最好从孩子的理解能力出发,而不要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待脏话的含意。

*请尝试把一句脏话当成一个机会,去接近孩子的思想,弄清他们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家园共育《孩子满口脏话,是谁的错?》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是谁幼儿园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的错,谁之过? 最近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气,回家光知道玩,看电视也不学习,没法管了。 每当听到类似抱怨的话,我都会反问家长: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习?为什么孩子光想着看电视、玩...
    2020-11-1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孩子的错,谁之过?》 在漫长的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的,这样孩子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些家长也会有此疑问,最近就有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
    2021-05-17 阅读全文
  • 孩子,错的是我们…… 小学生都懂,蜜蜂是人类的朋友。因为蜜蜂的工作是传授花粉,而90%的果树是靠蜜蜂授粉的,若没有了蜜蜂,果树授不了粉,也就结不了果实;而如果花柱授粉不均,果实长大后,更是大多会长成歪瓜裂枣。 这就好像孩子...
    2021-12-09 阅读全文
  • 儿童游戏渐行渐远,孩子不会玩是谁的错?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孩子如果没有童真童趣,就失去了孩子的魅力。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虽然简单,却能给他们带来无上的快乐。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童真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能更快地学会分...
    2019-12-16 阅读全文
  • 说脏话!我的孩子是坏孩子吗? 你是否还记得4岁大的孩子第一次说脏话时你的反应?你是不是瞠目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你有没有把手里的叉子掉到餐桌上?你是不是连耳朵都涨红了?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脏话以及脏话的作用都感到十分好...
    2021-01-18 阅读全文

最近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气,回家光知道玩,看电视也不学习,没法管了。 每当听到类似抱怨的话,我都会反问家长: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习?为什么孩子光想着看电视、玩...

2020-11-10 阅读全文

在漫长的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的,这样孩子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些家长也会有此疑问,最近就有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

2021-05-17 阅读全文

小学生都懂,蜜蜂是人类的朋友。因为蜜蜂的工作是传授花粉,而90%的果树是靠蜜蜂授粉的,若没有了蜜蜂,果树授不了粉,也就结不了果实;而如果花柱授粉不均,果实长大后,更是大多会长成歪瓜裂枣。 这就好像孩子...

2021-12-09 阅读全文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孩子如果没有童真童趣,就失去了孩子的魅力。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虽然简单,却能给他们带来无上的快乐。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童真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能更快地学会分...

2019-12-16 阅读全文

你是否还记得4岁大的孩子第一次说脏话时你的反应?你是不是瞠目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你有没有把手里的叉子掉到餐桌上?你是不是连耳朵都涨红了?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脏话以及脏话的作用都感到十分好...

2021-01-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