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民主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好办法
发布时间:2020-09-29 幼儿与家庭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家庭民主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好办法
我和妈妈由信任成朋友
山东省张艳雪
原本我一直以为,所有人都像我对妈妈一样,经常说说心里话,聊聊自己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听听她的看法和意见。后来,我才发现周围同学中这种情况很少出现,甚至在一些同学眼里,父母就是父母,永远不会是朋友。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到大,我一直被妈妈宠着,不做妈妈不让做的事,不交妈妈不喜欢的朋友,努力学习。当然,我也会和许多同龄的朋友一样有自己的某些小秘密。但是我的小秘密我愿意和妈妈分享,因为她会告诉我她的看法,帮我进行分析。高一的时候,有一次因为班级工作太忙,晚上我带一位男生回家吃饭,妈妈并没有寻根究底、神经兮兮地盘问,我知道她相信我。
因此,我认为,决定父母与孩子间是否可以做朋友的关键因素在于信任。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这很重要。大人们何必要偷偷摸摸地去翻孩子的日记,查阅上网记录呢?其实,孩子们的那点小心思大人都懂,那些东西只不过是青春成长的痕迹,越打压也许会越茁壮。特别是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一贯的压制会让持久以来的躲避、忍耐、压抑一股脑爆发,甚至转向仇恨。
当然,孩子也要信任父母。作为子女,我们应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把更多的精力转向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的世界需要理解
江西省永丰县潭头中学杨淑颖
我们长大了,懂的事多了,不愿意和父母说的事情自然也多了。其实也不是不愿意讲,而是有时根本不能讲,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总不能对父母说:“我最近很闹心,好像喜欢班上的某某了。”那样,父母你一句我一句的,就不是替你解决麻烦,而是制造麻烦了。所以,还不如不和父母讲,省得挨骂,这是我的心态。
父母总是害怕我们早恋。在学校不能和男生说话,不能晚回家,不能和男生外出……那么多的不能,却让我们更加叛逆,变本加厉,甚至从此再也不在父母面前提起自己的事。或许连父母也不会想到,孩子的叛逆和自己有很大关系。当他们从孩子的日记、互传的小纸条里了解到他们的现状时,往往会大发雷霆,很少有父母能冷静地和孩子们谈谈,就算不发火,也是以一种审问、纠错的口气来和孩子们交谈。这时,父母与孩子出现的是对立的状态,是互相不理解。
我和同学有心事时往往愿意对朋友讲,不愿对父母讲。可我也明白,父母又何尝不想了解我们的世界,走进我们的内心呢?他们也急切地想知道我们的想法,这些都需要互相理解。为什么父母不能对我们多一些理解?为什么我们不能敞开心扉面对父母,试着把他们当成朋友?只有相互理解,主动沟通,彼此才能真正成为朋友。
尊重,让我和爸爸成了朋友
河北省武安市贺进镇中学贺占强
在我的心目中,爸爸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
我的学习成绩不算太好,爸爸也从来不在学习上给我提一些过高的要求。如果成绩进步了,他会及时给我鼓励;如果哪次考试没有考好,他会和我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别的家长惟恐孩子上网,可爸爸却支持我上网。从爸爸那里,我不仅学会了搜索课件、观看视频,也学会了聊天、发电子邮件。有时候,爸爸也让我玩一些小游戏。他不赞同我玩一些大型网络游戏,因为玩大游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很容易上瘾。他常对我说:在虚拟世界里找到的快乐,只能是虚拟的快乐。
有时,我也会做一些让爸爸生气的事,但爸爸的责备也总带着一种理解与宽容。今年过生日那天正好放假,几个要好的同学把我拉到了餐馆,非要让我请客。在餐馆里,我喝了不少白酒。爸爸平时不喝酒,也不赞成我喝酒。当我带着浓浓的酒气回到家里时,已经是下午三点了。看着依旧等在餐桌旁的爸爸,我想他肯定会发泄出心中的怒气。爸爸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只是说:“和别人交往难免会有一些应酬,朋友的请求有时也是不便推辞的。酒喝多了伤身体,以后最好不要再喝酒了。”爸爸的话,既让我内疚,又让我感动。
从爸爸那里,我不仅得到了诚挚的父爱,也得到了朋友般的理解和尊重。
亲情不可阻挡
江西省永丰县潭头中学董慧
在我上小学之前,爸爸就在外头打工了,每年只在过年的时候才回来。大家也许会认为,我和爸爸一定很陌生,没有什么感情吧,那你们可真是错了,我和爸爸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还不会写字的时候,我就常和爸爸打电话,问他在外面过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说说家里的开心事,爸爸也会和我讲他在外面的事。小学三年级后,我就尝试着给爸爸写信,把自己在校的学习情况说给他听,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向爸爸汇报,每次考完试后,我都会和爸爸写信或是打电话,诉说考试的得意与困惑。也许就是这样一次次的交流使得我和爸爸无话不说。现在我还常用爷爷的手机给爸爸发信息:“爸爸你在外工作要保重自己的身体。”“爸爸,女儿祝你生日快乐!”“爸爸你又加班了吧?”有时,爸爸回信:“慧慧,学习太累了就休息一会吧。”“考得不好没有关系,说明你还有进步的空间啊。”正是这一条条短信,把我和爸爸联得更加紧密了。虽然这么多年了,我们父女聚少离多,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们之间的感情交流。
现在每年暑假,爸爸都会接我到他打工的地方过假期,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可以天天和爸爸说话,爸爸有空的时候就陪我到城市各处转,吃小吃,逛商店,进公园。和爸爸相处的日子,我也更加理解他了。
父母是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的,父母跨出一小步,孩子跨出一大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种亲情的交流。
家长谈心
家庭民主是沟通的好办法
江西省万安县罗宏金
女儿上高二的时候,有一天要我给她买手机,说班上一半同学都有手机。说实话,买部手机用不了多少钱,一个月的话费也花不了多少。问题是,手机对还在读高二的女儿有多少实用性呢?女儿之所以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多半是因为从众的心理。我仔细地向女儿分析了买与不买的利与弊,最后,女儿欣然接受了我的意见,暂时不要手机。
和所有父母一样,我希望女儿能平稳安全地度过青春期,特别担心早恋这类问题会困扰女儿的健康成长。这种问题,既不便直接问女儿,也不好明察暗访。周末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起初是看似漫不经心的聊天,很自然地,我与妻子谈到了过去,谈到了我们年轻的时候与异性交往的情况,女儿探究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了,问了我们很多问题:你们早恋过吗?有自己喜欢的人吗?有人喜欢过你们吗?我们自然乐意回答女儿的这些问题,正是这样的回答,让青春期的女儿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如何与异性交往,在遇到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实际问题时,能够诚恳地征询我们的意见。如今,女儿已是大二的学生,非常阳光开朗。
从上面的两个事例中,大家看得出,我与女儿之间的沟通几乎是没有障碍的,究其原因,就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信任地对待孩子;孩子有道理,我们就接受,孩子有欠缺,我们就引导。所以,家庭民主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
老师观点
平等对话才能相互包容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职教中心吴涛
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应该是最亲近、最融洽的关系,家庭里应该充满欢乐、安全、自由的气氛,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父母应该“平视”孩子,而不应该“俯视”孩子,不要觉得身为父母,就可以在家里主宰一切,想让孩子干什么,就让孩子干什么。不要过度压制孩子,身为父母毕竟和孩子成长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不一样,不能机械地拿自己成长、生活的环境、经验和孩子们相比较。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仔细分析观察现在的世界,包括电视、网络、报纸、书刊带给孩子的影响,从思想上、行为上理解外来世界带给孩子的影响。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家长们也要听一听,聊一聊,尽量多留些时间和孩子们共同度过。
第二,作为孩子,也应该尽量理解父母。父母带大自己不容易,付出了很多心血。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观念可能跟父母的很不一样,有时可能会很叛逆,要尽量同父母经常沟通,求同存异,多和父母聊聊自己的想法、学校的同学和老师等。多多留意父母的工作性质、劳累程度、父母为人处世的方法、对自己的期望,能经常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自己应该尽到的责任。
第三,孩子有时候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很有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引发与父母之间的“战争”。作为父母要经常观察孩子,注意从小教育引导孩子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更要仔细辨别,分析其中的利与弊,不要一概否定,要了解社会各界对此种问题的评论,向积极有利的一面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意见、建议,结合社会的综合评价来跟孩子解释清楚,让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下成长。
总之,只要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相互包容、就能够和谐共处。
你的孩子信任你吗
湖南省岳阳县步仙乡凤凰中学
李庆平
我是一名农村学校的初中班主任,想借“校园话题”向家长们问个问题:你的孩子信任你吗,会向你坦露心事吗?
在我们这里,很多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留守在家,我班上有一名女生父母不在家,于是到另外一名女生家(她一个人在家)住了两个星期,她奶奶也不管,不是老师找上门去还会继续的。她们晚上和同村的孩子们一起玩,男男女女在一起,打牌、聊天……这就是农村留守孩子的现状。
那么,家长在家的孩子们的处境是不是好些呢?家长们迷恋于赌博,醉心于六合彩。一到孩子成绩不好或是犯了错,“丢了他(她)的脸”的时候就慌张起来,开始恨铁不成钢,通常上去就一顿暴打。我班里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想快点长大,离开这个家。”同学们在周记或者作文里经常表露出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理解的心情,他们为什么不想呆在家里、不想回家?因为面对他们的不是无休止的责骂,就是忍耐父母间的战争。
在农村,很多父母和孩子间没什么沟通,无法交流。对此,仅仅靠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我在尽着我的最大努力,尽管学生也很喜欢我,愿意和我沟通。我想对家长们说的是,多关心你的孩子吧,别再让他们感到孤独。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父母与孩子沟通六大技巧
在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
1.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相爱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觉不到快乐,也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感情冷淡甚至出现争吵等不良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
2.父母要关心自己
有的父母自己有抑郁、焦虑的情绪,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孩子的思想。父母本身是一个快乐开朗的人才能用更宽容的心去理解孩子。所以,父母也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
3.父母要学会了解孩子
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要注意,(1)花时间倾听孩子说话;(2)花时间陪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4.父母要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父母本身固有的某种个性弱点会带到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本身的个性局限,以能够顺畅地和孩子沟通。
5.尊重孩子,并给予孩子较大的发展空间。
6.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情绪障碍,这时父母经过努力仍然与之无法沟通,可带他到医院的心理门诊咨询,如果发现是焦虑症或抑郁症,可给孩子以百优解之类的抗抑郁药物治疗。
父母与孩子沟通技巧——表扬
生活中,孩子符合父母期望的目标时,家长往往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但孩子长大,面临的困难增多,获得家长的表扬却越来越少。例如有个男孩子,上中学后,感觉功课比小学难了,每天要付出的学习时间比原来多了,在班上的名次也不再是名列前茅。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下降,妈妈开始不停地提醒“别发愣,赶快做作业”,“别看电视,赶快背单词”,“放学赶快回家,别和同学瞎玩儿”。每天,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但却必须面对妈妈的唠叨。考试失败了,妈妈愤怒了,“每天辛辛苦苦,管你吃,管你喝,你却拿这样的分数报答我,你把我的脸都丢光了”。妈妈的脾气越来越坏
,越来越爱唠叨,面对这些唠叨,孩子不知怎样和她沟通。一次,上课他给同学传纸条被老师留下通知了家长,终于积压了很久的家庭冲突爆发了。父亲打了他,甚至说一些很绝情的话,面对这一切,他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这时候的父母也不知该怎样帮助他。面对孩子,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束手无策,表现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于是他们选择了几千年沿袭下来“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为孩子好”。然而,孩子的心却在被深深地伤害了。
表扬是有效沟通的捷径,但功利性的表扬却会将亲情隔离。作为家长和老师应更多地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并对他的行为、品行加以赞许,而不是看中结果。批评孩子时也要讲究方法,最好就事论事,不要全盘否定,尤其是对其人品、人格的否定。
父母和孩子沟通要讲究方法
父母和孩子沟通要讲究方法
父母和孩子沟通,谈心是一个好方法。和孩子谈心,父母可以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能通过语言把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经验、思想比较准确地传达给孩子。那么,父母和孩子谈心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让谈心更有效呢?石家庄市建明小学副校长杜萱介绍说,父母和孩子谈心,应该讲究方法技巧,注意以下几点———
融洽关系,制造谈话的气氛。有些父母平时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与孩子的感情距离渐渐拉大。因此,家长与孩子交谈,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比如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等,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沟通效果也会好得多。
放平自己的心态。不少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表情,让孩子感到不易亲近。杜校长说,父母与孩子谈心,应该放低姿态,同时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替孩子考虑,不能总是以长者自居,应及时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
利用典型,善抓谈话的机会。孩子自身和周围环境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时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时好,孩子也比较容易听得进去。一般来说,家长会之后是孩子们最急于和父母谈话的时候,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情况。
有的放矢,主题明确。针对孩子的什么思想,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在谈话时,围绕主题进行双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问题,也不要回避。对于不宜直接说的,可以采取侧面启发的方式,不要态度暧昧,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选择方法,增强谈话的效果。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谈话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直叙法,父母直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态度,其特点是快捷,但只适合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间接法,向孩子讲一个小故事或引用一个事例等,引起孩子谈话的兴趣,然后顺势引导到谈话的主题上来,这个方法使用比较普遍。
语言精炼,把握谈话的时间。孩子都反对啰嗦,最忌没完没了的唠叨。在谈话达到目的后,要适可而止。谈话可以经常进行,但不求长谈,只求效果。另外,父母在与孩子谈话时,不妨语言幽默一些。
父母和孩子沟通谈心要讲方法
父母和孩子沟通,谈心是一个好方法。和孩子谈心,父母可以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能通过语言把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经验、思想比较准确地传达给孩子。那么,父母和孩子谈心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让谈心更有效呢?石家庄市建明小学副校长杜萱介绍说,父母和孩子谈心,应该讲究方法技巧,注意以下几点——
□融洽关系,制造谈话的气氛。有些父母平时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与孩子的感情距离渐渐拉大。因此,家长与孩子交谈,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比如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等,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沟通效果也会好得多。
□放平自己的心态。不少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表情,让孩子感到不易亲近。杜校长说,父母与孩子谈心,应该放低姿态,同时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替孩子考虑,不能总是以长者自居,应及时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
□利用典型,善抓谈话的机会。孩子自身和周围环境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时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时好,孩子也比较容易听得进去。一般来说,家长会之后是孩子们最急于和父母谈话的时候,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情况。
□有的放矢,主题明确。针对孩子的什么思想,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在谈话时,围绕主题进行双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问题,也不要回避。对于不宜直接说的,可以采取侧面启发的方式,不要态度暧昧,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选择方法,增强谈话的效果。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谈话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直叙法,父母直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态度,其特点是快捷,但只适合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间接法,向孩子讲一个小故事或引用一个事例等,引起孩子谈话的兴趣,然后顺势引导到谈话的主题上来,这个方法使用比较普遍。
□语言精炼,把握谈话的时间。孩子都反对啰嗦,最忌没完没了的唠叨。在谈话达到目的后,要适可而止。谈话可以经常进行,但不求长谈,只求效果。另外,父母在与孩子谈话时,不妨语言幽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