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知识:天下妈妈皆爱孩子,爱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29 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小班爱妈妈说课稿

俗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由于教育的差异,会出现行行色色的人,而下面这几种妈妈,估计是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的。①生活上事事包办的妈妈

有一种妈妈是非常疼爱孩子的,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舍不得孩子做一点点事情。衣服,妈妈帮你穿;鞋带,妈妈帮你系;饭菜,妈妈帮你做……从小到大没让孩子做过家务活,美其名曰:爱孩子,不想孩子受苦!

曾有新闻报导过一个23岁的小伙子活活饿死,究其原因是在父母的过度溺爱下长大,使他丧失了生活能力,饿死在家里。这个事件足于证明过度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妈妈要培养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孩子终将要步入社会,自拾其力生活的,从小不舍得让孩子吃苦,长大后孩子会吃尽苦头。

②没有口德的妈妈

有一种人从来不控制自己情绪,稍有不顺就破口大骂,出口成“脏”,什么狠话,恶毒的话都能说出口。近墨者黑,孩子从小在这种氛围里长大,一开口就脏话连篇一点不出奇。古语有云“祸从口出”,指不定那天就惹祸上身。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种家里长大的孩子,自是会缺乏素养。

③爱斤斤计较的妈妈

有一种人是事事不肯吃亏,总爱占上风。谁给的红包少了,谁送的礼轻了,谁请客没叫我……凡事爱计较,会让人觉得很难相处,自是会对你家的人、事,敬而远之。近朱者赤,这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定是个凡事爱计较的主。

礼轻情意重,与人相处贵在真诚、有心!

④不善待父母的妈妈

有一种人看到父母老了,干不动了,又没有退休金,要他们赡养了,对老父母是各种嫌弃,指桑骂槐,恨不得他们立刻死去。

曾听说过一个段子,有个老人的儿媳不孝顺,经常骂老人,见不得老人吃点好的,让老人干各种活,老人年迈干不了活,生病要人照顾了,儿媳妇就椯捣丈夫把老人丢进山里任他自生自灭。择日,丈夫在家里找了条粗麻绳,绑着老人,叫上十多岁的儿子帮忙,背着老人进山了。走进深山,儿子把老人丢在山里,正准备回家,扭头看到跟着他进山的儿子在解老人身上的麻绳,问儿子怎么还不跟他回家,解绳干嘛?儿子答:“这麻绳我要带回家,以后你老了好用来绑你!”老人的儿子听后一惊,看着眼前尚年幼的儿子,再看看扔坐在地上的老人,忽然明白了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赶紧把老人背回家,此后好吃好喝的待老人。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中,当心,老父母的今日是你的明日!孝敬父母,权当是做给孩子看的,因为,你也会有老的那一天。

天下妈妈皆爱孩子,爱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一味溺爱。妈妈除了有责任教育孩子也要对自己有要求,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引导培养孩子德、智、体全方卫成长,养育孩子是个漫长的过程,父母与子女要共同成长,互相理解。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妈妈要知道这些特征说明孩子非常爱妈妈


妈妈要知道这些特征说明孩子非常爱妈妈

三岁前的宝宝一般没有太强的意识,但三岁后宝宝意识就强烈了,有了自主的意识,等宝宝3岁后有这些特征, 说明孩子非常爱妈妈哦。

一、宝宝天天在妈妈屁股后面跟着

妈妈们肯定会发现宝宝天天都要跟着自己,不管自己走到哪里,宝宝都会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有时候妈妈们一定会觉得很烦,甚至会责备孩子。其实孩子喜欢跟在妈妈后面是因为喜欢妈妈,想从妈妈身上得到安全感。

今天要说的是,每当宝宝跟在妈妈后面,妈妈们一定不要去责备孩子,其实这是孩子在向你寻找安全感,每当宝宝跟着妈妈时候,妈妈应该多跟孩子建立亲子关系,多多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二、宝宝喜欢把自己认为的好东西给妈妈

对于小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就是好吃的和好玩的,如果妈妈发现宝宝给自己吃的和玩的,妈妈千万不要嫌弃,因为对于小朋友来说,那个有已经是他认为最好的。妈妈这时候应该多多夸夸宝宝,让宝宝明白与人分享的快乐。

三、无论什么场合都帮助妈妈

小朋友每次看到爸爸妈妈争执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帮助妈妈,不允许任何人欺负妈妈,就算是爸爸也不行。所以妈妈当宝宝站在你这边时候,一定要开心哦,因为这表示宝宝非常爱你哦。

看了以上三点,妈妈们你家孩子有这些特征吗?如果有就恭喜你,证明你的宝宝非常聪明,非常爱你哦。

对待孩子的磨蹭要讲究方法


相信很多家长一提起孩子磨蹭就非常头疼,无论家长多么着急,孩子就是不紧不慢地按自己的节奏来,遇到心急的家长,可能逮着孩子就是臭骂一顿,搞得家长和孩子的心情都非常糟糕,坏透了。那么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孩子的磨蹭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谈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对待孩子的磨蹭要讲究方法

首先我想做为家长对待孩子的磨蹭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地催促,更不能着急上火。其实孩子磨蹭多是有原因的,家长看到孩子做事磨蹭时,要先提醒自己不能着急,不能骂,要心平气和地想想,孩子为什么会磨蹭,磨蹭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相信效果比你发脾气要好的多。

就拿早上起床这件事来说

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似乎没听到一样,还在呼呼大睡。遇到心急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吼:都几点了?还不快起床?再不起床要迟到了!有的家长更离谱的是,喊了几声看孩子还是没动,就直接上去把孩子被子给掀了,搞的一早上整个家庭气氛都紧张。孩子虽然不情愿地起床了,但是整个心情非常低落,洗脸刷牙也是慢吞吞的。

对于孩子不起床的正确做法

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想一下,昨天晚上孩子是不是睡的很晚?导致睡眠不足,早上起不来?还是有其它原因孩子不想起床?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家长都不要冲孩子发火,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轻轻地走到孩子的床边,给孩子一个吻,然后轻轻地晃动宝宝几下,然后对孩子说:“宝贝,醒醒,该起床了,已经7:00了,再不起要迟到了等等”。相信家长们如果这样做,孩子们会很配合地快速起床,起床后洗脸刷牙也是非常地快,而不会慢吞吞的了,这样家长和孩子都会有一个愉快地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从幼儿园抓起

还有就是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写作业写了几个小时,9:00了都还没写完,而且一边写一边玩,看到这种情况90%的家长要发脾气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关于写作业,家长们应该从孩子上幼儿园抓起,每天明确地给孩子规定放学后必须要先写作业,作业写完以后,才可以做其它的事情,比方说看电视玩游戏等等。孩子为了早点看电视绝对会早早地把作业写完,这个在我们家孩子身上得到了印证,效果非常好,孩子现在上小学了,写作业从不用我催促,每次作业早早就写完了,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就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打打羽毛球、乒乓球或是看看电视什么的。

习惯是很重要的

如果孩子幼儿园时没养成好的习惯,上了小学家长就比较操心了。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放任不管。一但养成磨蹭拖拉的习惯,后面就比较麻烦了。对于磨蹭拖拉的孩子,家长可以想出一些策略,激发孩子写作业的兴趣。

家长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磨蹭

家长不能一看到孩子没写完作业就盲目地发脾气,要搞清楚状况再想解决办法。针对不同原因的磨蹭,家长要多留心观察,多注意分析下原因。如果孩子是因为作业不会写而磨蹭,家长就要主动就帮助孩子,耐心地给孩子讲解,难题解决了,写起来就很快了。

家长要以身做则

同时也要求家长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孩子写作业时不看电视不玩游戏,不做影响孩子写作业的事情。家长可以在旁边看看书,读读报纸,或是坐在孩子旁边看孩子写作业,都是很好地选择,给孩子写作业创造好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快速地写作业,不至于出现磨蹭拖拉的现象。

父母和孩子沟通要讲究方法


父母和孩子沟通要讲究方法

父母和孩子沟通,谈心是一个好方法。和孩子谈心,父母可以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能通过语言把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经验、思想比较准确地传达给孩子。那么,父母和孩子谈心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让谈心更有效呢?石家庄市建明小学副校长杜萱介绍说,父母和孩子谈心,应该讲究方法技巧,注意以下几点———

融洽关系,制造谈话的气氛。有些父母平时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与孩子的感情距离渐渐拉大。因此,家长与孩子交谈,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比如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等,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沟通效果也会好得多。

放平自己的心态。不少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表情,让孩子感到不易亲近。杜校长说,父母与孩子谈心,应该放低姿态,同时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替孩子考虑,不能总是以长者自居,应及时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

利用典型,善抓谈话的机会。孩子自身和周围环境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时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时好,孩子也比较容易听得进去。一般来说,家长会之后是孩子们最急于和父母谈话的时候,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情况。

有的放矢,主题明确。针对孩子的什么思想,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在谈话时,围绕主题进行双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问题,也不要回避。对于不宜直接说的,可以采取侧面启发的方式,不要态度暧昧,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选择方法,增强谈话的效果。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谈话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直叙法,父母直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态度,其特点是快捷,但只适合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间接法,向孩子讲一个小故事或引用一个事例等,引起孩子谈话的兴趣,然后顺势引导到谈话的主题上来,这个方法使用比较普遍。

语言精炼,把握谈话的时间。孩子都反对啰嗦,最忌没完没了的唠叨。在谈话达到目的后,要适可而止。谈话可以经常进行,但不求长谈,只求效果。另外,父母在与孩子谈话时,不妨语言幽默一些。

育儿知识:爱而不“溺”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宋同学,小男孩,班中的英语课代表,成绩优异且稳定。不过,开学一个星期以来了,无论是课上的听课,课后的作业还是回家作业的质量,似乎都和他“好同学”的称号不符合。

于是,作为班主任,我结合语数英三个老师的建议,打了他妈妈的电话,进行了如下沟通。首先,我肯定了孩子的成绩,以前的努力;其次,我向家长了解了孩子暑假的生活状况和这几天回家后作业的情况;最后,我反应了孩子最近在校的表现。

孩子妈妈听了之后,似乎有点惊讶,惊讶于自己不该接到老师的电话。于是,满是担心地问了情况,沟通了几句就草草地挂了电话。接着应该是孩子放学到家之后家长询问情况了。于是,我晚饭后就收到了孩子妈妈的信息。

信息表达的内容大致是:1.孩子的同桌影响了他2.他需要调换座位。从孩子妈妈的这两点要求中,我看出了至少孩子在找出现状况的外因,而妈妈为了保证孩子小学阶段最后一年的学习,向我提出了换座位的要求。

可能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满足孩子的要求,向老师提出申请,希望换个座位是否能改变现状。然而,我想说这种做法我并不赞同。于是,我和孩子妈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给出了以下的建议:

第一,回顾反思。孩子出现学习不在状态的现象肯定和孩子的暑假生活有关系。毕竟两个月的时间,能够让孩子放松到没有任何学习的压力。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培训机构为了盈利,到处做广告,说假期是拉开孩子距离的最好机会。虽然广告做的有点夸张,但是也不乏有是根源。我觉得,临近开学,家长一定要帮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投入新学期的生活。

第二,寻找内因。宋同学给自己的不在状态寻找外因,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应对家长的策略。确实,同桌的不合拍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有可能被打扰。于是,家长配合孩子提出了调换座位的要求。我作为班主任,能够理解孩子妈妈接到电话后焦急的心理,只能说尽可能满足孩子和家长的要求,但我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我觉得这是在帮助孩子逃避责任。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找出内在的原因:例如孩子跟我说暑假经常玩手机游戏,那么现在是否有戒掉手机,是否还在回忆游戏的激烈等,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原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最后,勇于担当。我告诉孩子妈妈,我们可以帮他换座位,但是,我也告诉孩子妈妈,以后踏入社会,估计没人能帮助他调换同事吧!作为一名优秀的孩子,如果会被周围的事和人影响,如果不能够在任何环境下管理好自己,这么一点困难都无法应对的话,以后怎么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怎么能够面对社会的竞争和压力呢?孩子在校阶段,除了完成学习的任务,还要培养其独立的面对同学,独立的解决同学之间矛盾的能力,然后才能逐渐从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

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本能,但是如何才能做到爱而不溺,还需要家长们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地摸索,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我们教师,应该与家长合力,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永远走在教育的大路上!

妈妈要怎样教育孩子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好习惯决定好人生)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必将影响到孩子)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学坏容易,学好难啊!一定要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对孩子我们也需要民主,尊重孩子的一言一行)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呵呵,这倒是真的哦!将打击孩子的话语,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可能得到的效果回事非常的不一样)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现在孩子的理解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摸透孩子的脾气性格,做一位能够了解孩子的好妈妈)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那才是最关键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锻炼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好与不好,只要卫生健康就行,让孩子也吃点小苦)

13,补钙什么的要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平时在饮食上多注意点就行了,是药三分毒哦!)

14,穿着不讲究,不刻意(让孩子懂得节俭与朴素)

15,穿的和妈妈差不多多(妈妈的穿衣打扮会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穿衣打扮)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平时多多的注意观察孩子)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手心和脚心(这都是生活中积累出来的经验)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多吃水果,要比药容易吸收)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多喝热水,多排汗,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

21,感冒发烧去医院的话,尽量要求验血(感冒可以引发很多病的,绝对不可忽视哦!)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小病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辩证地想,得一次感冒相当于打了一针预防针。对这种宏观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多注意休息和保暖就很少感冒了)

23,玩不怕脏(玩就放开的玩,别让孩子有任何的顾虑)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来充分的发挥自己)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会玩也就会学)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在磕碰中才能得到成长和锻炼,又失败才会有成功)

28,教孩子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学会忍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怕做错事,只怕做错了事情而不敢去承认)

30,教孩子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和让自己进步的人)

31,睡觉尽量陪孩子入睡(嗯,临睡前陪孩子说的话,好像比较容易让孩子所接受)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这也要来好好的培养啊!)

33,寒冷训练(寒冷会让人,有一种“求生”的欲望)

34,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找一个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所有的一切都不能一概而论)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让孩子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合带来的各种问题)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在学习中,不断的来完善自己)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别让孩子感觉到孤单,只要有时间就尽量的多陪陪孩子)

38,每天想办法让孩子大笑狂笑若干次(大笑,可以舒缓孩子由于学习而造成的神经紧张)

39,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游戏的人生,完美的生活。在完美的生活中,游戏人生!)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人无完人,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41,教孩子直面失败,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输得起,我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再次冲击,但是我不能在对手面前大哭(失败乃成功之母!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42,有小朋友进攻,学会审时度势,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则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在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大叫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呵呵,智取——能进则进,不进则退)

43,不先出手打人(君子动口不动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44,无论谁先动手,你都不可以第一个哭(告诉孩子:哭是最无能,最没出息的表现。哭不能解决任何事情)

45,你对自己的东西有决定的权利(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46,3岁以后,给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钱的机制----要开始学有限的钱来办自己最想做的事,学开源,学节流(呵呵,从小锻炼孩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情)

47,常带孩子去远足,去郊外,不惧怕风雨(开阔孩子的视野,多注意观察事物的发展,对孩子的写作会有很大帮助的)

48,争取每年都能回一次乡下老家,过不一样的生活(多让孩子体验一下艰苦的生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9,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在单位和在家不能是一个样子的哦!)

相关推荐

  • 给孩子练胆要讲究方法 导读:家长对孩子胆小问题要有清楚的认识。胆小是可以转变的,并树立转变孩子胆小的信心,认真设计具体措施,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如何让孩子不再胆小,能大大方方的在客人面前喊人说话,在学校勇敢的回答老师问题?...
    2021-10-01 阅读全文
  • 让孩子爱上阅读需讲究方法 许多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家里买的书很多,孩子就是不看,整天看电视,不知怎么办。其实,指导孩子课外阅读应该讲究一些方法,不是把书买回来了就行了。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就应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
    2021-07-30 阅读全文
  • 妈妈对孩子教育方法的分享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总是竭尽所能给孩子最好的、最全面的保护。妈妈们恨不得样样事情都替他们做好,所有障碍都替他们排除。这样孩子们就能顺风顺水,无忧无虑地成长了。 殊不知这世上什么都可以代劳,唯有成长...
    2021-07-09 阅读全文
  • 妈妈要知道这些特征说明孩子非常爱妈妈 妈妈要知道这些特征说明孩子非常爱妈妈 三岁前的宝宝一般没有太强的意识,但三岁后宝宝意识就强烈了,有了自主的意识,等宝宝3岁后有这些特征,说明孩子非常爱妈妈哦。 一、宝宝天天在妈妈屁股后面跟着 妈妈们肯...
    2021-07-03 阅读全文
  • 对待孩子的磨蹭要讲究方法 相信很多家长一提起孩子磨蹭就非常头疼,无论家长多么着急,孩子就是不紧不慢地按自己的节奏来,遇到心急的家长,可能逮着孩子就是臭骂一顿,搞得家长和孩子的心情都非常糟糕,坏透了。那么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对待...
    2021-05-17 阅读全文

导读:家长对孩子胆小问题要有清楚的认识。胆小是可以转变的,并树立转变孩子胆小的信心,认真设计具体措施,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如何让孩子不再胆小,能大大方方的在客人面前喊人说话,在学校勇敢的回答老师问题?...

2021-10-01 阅读全文

许多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家里买的书很多,孩子就是不看,整天看电视,不知怎么办。其实,指导孩子课外阅读应该讲究一些方法,不是把书买回来了就行了。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就应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

2021-07-30 阅读全文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总是竭尽所能给孩子最好的、最全面的保护。妈妈们恨不得样样事情都替他们做好,所有障碍都替他们排除。这样孩子们就能顺风顺水,无忧无虑地成长了。 殊不知这世上什么都可以代劳,唯有成长...

2021-07-09 阅读全文

妈妈要知道这些特征说明孩子非常爱妈妈 三岁前的宝宝一般没有太强的意识,但三岁后宝宝意识就强烈了,有了自主的意识,等宝宝3岁后有这些特征,说明孩子非常爱妈妈哦。 一、宝宝天天在妈妈屁股后面跟着 妈妈们肯...

2021-07-03 阅读全文

相信很多家长一提起孩子磨蹭就非常头疼,无论家长多么着急,孩子就是不紧不慢地按自己的节奏来,遇到心急的家长,可能逮着孩子就是臭骂一顿,搞得家长和孩子的心情都非常糟糕,坏透了。那么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对待...

2021-05-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