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同事
发布时间:2020-09-27 我是幼师我骄傲的演讲稿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小班教案我的幼儿园陈静静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工作中,同事就是你的亲人、朋友、伙伴。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同事一起待的时间甚至比和父母、妻子待的时间还要长。如今,讲求“快乐工作”。只有和同事之间搞好关系,相互交心,互相帮助,与人为善,才能舒心工作,并能使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我来到康成幼儿园已经3年了,领导的关心,同事的相互照应,感觉幼儿园就像一个大家庭。有活大家一块干,有劲往一处使,大家相处的非常和谐。我特别感谢园委会,在这三年的关心和帮助。马园长每天工作那么忙,都会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张老师和王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管再忙,也会帮你解决。臧老师,很平易近人,如果我们跟她开玩笑,不会生气。像我们的老大姐,如果有事需要帮忙的话,她会很快的帮你解决问题的。所以不管是生活、还是教学方面我们都会找她帮忙。我还特别感谢我的两位搭档,徐瑞萍,我叫她徐姐,从我进幼儿园我们就在一起,你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有欢笑,有生气,但是在生活中感谢你的照顾。另一位毛业超,虽然年龄比我小,但很会处理事情,人长的很漂亮,对孩子很细心,我们相处的很融洽,合作的也非常愉快。我是一个性格偏内向的女孩,这是我的心里话,但我非常喜欢幼儿园的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家长有事都愿意和我说。同事之间也像亲姊妹一样,非常感谢同事们的照顾。我用感恩的心,希望我们的同事天天开心,万事如意!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故事:我眼中的春天
-->
春天来到了,万物复苏,森林学校也开学了。小鸟、小兔、小松鼠、小猴一早就来到学校,他们在讨论一个问题:“今天,老师要教给我们什么”?
“铃、铃、铃”上课铃响了,大家赶快坐好,小熊老师走进教室,微笑着看着大家说:“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那么,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听到老师提出问题,大家都开动脑筋想了起来。
小鸟第一个举手说:“我眼中的春天是美丽的,我从天空飞过,看到树木,草地都变绿了,各种颜色的花也都开了,漂亮极了”。小熊老师听了点了点头。
小兔第二个发言:“我眼中的春天是温暖的,看我们大家都脱去了棉衣,换上五颜六色的春装,多精神”。
接着小松鼠也站起来说:“我眼中的春天是香香的,到处飘着花的香味,连小草,泥土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眼中的春天还是温润的,毛毛细雨飘落下来,滋润了大地,把大自然冲刷的干干净净的”。
听到小松鼠的回答,大家都鼓起掌来。小猴看到大家都积极的回答问题,也着急的说:“我说我说,我眼中的春天是快乐的,到郊外春游,在柔软碧绿的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多有趣”。
小熊老师听了大家的回答高兴地说:“你们说的太好了。看来,在生活中你们都是爱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
作者简介:张静(1975-)女山东泰安人文学学士泰安师范附属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面对孩子的白眼——我们的新教育故事
孩子们在幼儿园吃好饭后,都跑去区域玩自己喜欢的东西了,看着桌子上的米粒没有人擦,有个别孩子还忘了收拾自己的饭、菜碗,我心理很着急。看来在班上设置小组长是必要的,让孩子争做小组长来做值日生,为同伴服务,做老师的小帮手。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大家欢呼雀跃,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根据孩子们的讨论结果,“小组长”对我班幼儿来讲,可以帮老师、同伴做事了,这个让幼儿羡慕的职务,不管能力强弱,幼儿都愿意担任小组长,对他们来说,能当上小组长,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一组的每名幼儿轮流担任本组“小组长”,别提孩子带上小组长的牌子心理有多高兴。自班上轮流当“小组长”后。有些小朋友特别看重这个,说是可以管别人,还可以帮老师做事,孩子特别喜欢做这些。老师也会用这个来治他们,如果哪个“小组长”上课时乱说话或者吵架就要换人,所以我发现孩子们都比以前认真多了,老师也省事多了。
在我班当了“小组长”有时还能做“小老师,”我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来管理,为了“小老师”的有效管理,我特意把奖励的“大苹果”、“五角星”粘贴纸给了“小老师”。有一次,中午“小老师”的时间到了,班上这位“小老师”的手在家里不小心弄疼了,还是坚持做“小老师”,他的安排是让小朋友一个一个念诗歌,这位“小老师”说:“今天我的手很疼,你们念好儿歌就自己动手贴一只大苹果粘帖纸。”小朋友听了很高兴,都上来念儿歌,然后自己拿一只大苹果粘帖纸。有一位晓晓小朋友,他上来念儿歌只念了一句,就拿了一只大苹果粘贴额头上了,“小老师”是没有意见,其他幼儿纷纷对我说:“晓晓念了一句儿歌,没有把儿歌念完就自己贴了只大苹果了。”我说:“怎么会这样了?”小朋友都七脚八舌把晓晓额头上的大苹果拿掉了,我也没在意。
轮到我组织活动了,我拿来了新的橡皮泥,小朋友都很高兴的玩,这是晓晓小朋友不见了,找找看,他躲在橱柜的后面,看着我来了,就瞪我一个白眼,一看就知道他还在生我的气。我主动地跟他交谈:“你没有念完儿歌,所以,小朋友不同意,下次注意就事了。”把他抱到座位上,一会儿,被新鲜的橡皮泥吸引了,很快忘记了刚才的事,就对老师说:“老师快来看我捏的蛇了。”我点了点头。
但孩子的刚才反应却给了我敲响了警钟,作为老师,却没有组织好“小老师”的明确目标,通过这件事,我班制定“小老师”怎么奖励方法
,让全班小朋友懂得怎么做了可以得到大苹果吗?让孩子们受到锻炼的同时还能受到老师的信任。
幼儿教师叙事:我和同事
冬去春来,岁月如梭,七年的幼教历程,如电影镜头闪过,在这已走过的路上,每一次的成长都与我的同事密不可分,善解人意,平等待人,说容易,做起来会很难,在工作中,经常有老的师把同事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向别人倾诉,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其实,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有些赞美的事,让人听了舒服,有些事经人传播容易走形,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不但于是无补,会在无形中为日后同事的和平相处设置了心里上的障碍,其实,都是生活中最最普通的小事,却在我们彼此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今天,我终于静下心来,用文字述说,回首往事,在这大家庭里,每天要面对的是琐碎的工作,同事之间难免会有切磋,有些短暂瞬间,唯有宽容和付出才能让困扰迎刃而解。
我列举往日一个小片段与大家共享;这天我和搭挡陈老师值午班,因为刚下过小雨,路上很滑,在园午餐的幼儿突然猛增,导致餐桌拥挤,一位女孩的餐碗弄翻了,菜撒在了桌子和衣服上,其中,有一位帮忙的老师忙说,你看,是你班的撒了、、、、、、我事后反思着,假如我去帮人家的忙,遇到这事该怎样处理?在工作中,注意做个有心人,做值班老师的第三只眼睛,把握住自己的情绪,变通处理,想信班组老师之间的关系会无比融洽。工作无论苦涩还是甘甜,把这些都当作迷人的风景收入行囊,以阳光的心态,彼此温暖,彼此照亮。
小班教养日志:眼泪让我懂事了
小班的宝贝,看着他们慢慢地长大,仿佛自己也在跟着成长,看着有一点点懂事的他们,总觉得他们的成长中少了一点点的自律,时间很短暂,可是在我心中对他们印象很深刻。
作为教师,当孩子犯错误,淘气,闯祸时,我们该如何对待?根据现在的工作经验,我往往从成人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对幼儿的看法和态度去解决所谓的问题,可是这样对幼儿是不正确的,失去了理解和爱,我想应该给孩子多一些的理解和宽容。
那一次,喝水、如厕之后,在幼儿的一片混乱中,我看到了几个身影在打闹,我立马不分青红皂白大声地说:“潘明辉,黄浩宇,你们在干嘛?我请你们在打架吗?”语言很严厉,潘明辉听了,马上停手,乖乖的做到了位子上,而黄浩宇也是停止打闹,但是很生气,很不服气的坐在位子上,生气的我看到这样我就更生气了,说:“黄浩宇,你还生气啊,老师才生气呢,难道是老师错了啊,你打架是对的喽?”这时,他生气的站起来说:“是他先打我的呀。”说着委屈的把头转向一边,看着这个场景,我知道我的判断失误了,我这么一味的觉得自己看到的就是正确的事件,这样是不对的,对幼儿也是不尊重和不理解的,虽然知道打架无论是什么情况都是不好的行为,但也一定要问清楚原因。这时,我消了气,把黄浩宇叫到身边,搂着他说:“你跟老师说是怎么回事?是他先打你的?他为什么要打你?”这时好像说中了他的心事。他委屈的向我点点头,说:“是他先来打我的,我才去打他的。”“恩,老师知道了,但是以后如果他再打你,你就直接和老师说,老师会批评他的,如果你们打起来了摔倒了,受伤了,那爸爸妈妈看到了,多心疼啊,爸爸妈妈他们送你到幼儿园里是想让你开开心心的呀。”我语重心长的说。这时的黄浩宇很委屈的在抽泣了,我轻轻的搂着他,让他把委屈都哭出来,然后说:“打架是不好的,我喜欢改正错误的宝贝,黄浩宇,你会改吗?”他心甘情愿的点点头,一切心结都解开了。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会使孩子消除抵触心理,从内心受到尊重和理解,从而接受老师正面的教育。
孩子眼中的泥土
今天上午我们就泥土的秘密展开了讨论,孩子们自由组合结伴,一起把自己看到过的,感受过的,对于泥土的经验进行了回顾,从多种感官去发现泥土的主要特质。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将继续带着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去探索泥土里的更多秘密。
源:“颜色不一样。”
添:“有些泥土是干的,有些泥土是湿的。”
菲:“我见过的有灰色的泥土。”
杰:“我看到的有碎碎的泥土。”
轩:“石头边上的泥土是白色的。”
野:“泥土粘在一起硬硬的像石头一样。”
子杰:“泥土碰到水就会变得软软的。”
鸿:“太阳晒的越久,泥土越硬。”
琦:“泥土做好的作品,放在太阳底下晒
的时间太长会裂开。”
泥土里有什么?
菲:“有蚂蚁在爬。”
璇:“有蚯蚓在动。”
琦:“有蜜蜂的窝在土洞里。”
芸:“泥土里有一些小植物。”
浩:“泥土里的树根里藏着大蜈蚣”
翔:“泥土里有树的根。”
乐:“泥土里有石头。”
杰:“泥土里有垃圾、瓶盖。”
言:“泥土里有蜗牛壳。”
哪里有泥土呢?
萱:“有种子的地方有泥土。”
涵:“种花的地方有泥土。”
琦:“山上有黄泥土。”
菲:“海里也有泥土。”
璇:“房子的缝隙和石头搬开都会有泥土,有植物长出来。”
乐:“用手摸泥土脏脏的。”
芸:“泥土摸上去是软软的很舒服。”
子杰:“泥土湿的摸上去粘粘的,会粘在手上。”
野:“踩在泥土地上有鞋印。”
鸿:“有些泥土摸起来很粗糙。”
琦:“脚踩在湿湿的泥土里,脚会很重,拔不出来,很黏很黏。”
教师眼中的孩子
事情发生之后,我又开始真正地反思自己:懂事听话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多,那些调皮、爱捣乱的孩子往往会受到一些批评。可是,有时也往往事与愿违。
上个周五,我带孩子们在娃娃家自由玩耍。一闪眼,发现有一个小塑料娃娃孤独地被遗忘在角落里,我把她捡起来,“哎,这娃娃怎么坏了?”“小朋友,是谁把娃娃弄坏了?”我马上回头问孩子:“刘峥!”孩子们异口同声。“不是我,不是我!”刘峥立刻分辨道。
一看是刘峥,我当时就火了,这个孩子调皮捣乱,几乎天天给老师惹麻烦,一批评,他就摆出一副“不是我”被冤枉的样子。我生气地说:“是不是你弄的,刘峥?”“不是我,不是我!”一脸委屈的样子。看着刘峥那样子,我提高了声音:“那是谁弄坏的呢?”“是我。”随着声音一看,王籽臣?班里最老实、听话的孩子?我把头转向王籽臣,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只见王籽臣满脸通红,低着头站了起来。原来,小朋友玩娃娃家游戏时,把小娃娃碰到在地上,王籽臣不小心踩碎了娃娃的脸。这个被踩碎了的娃娃就被小朋友扔到角落里。我无语。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孩子们不明真相,为什么会说是刘峥呢?我也没有弄明事情的真相,为什么会对刘峥无辜发火呢?
思来想去,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偏见”。因为刘峥一贯调皮、好动。孩子们又看着老师的举动和眼神来作判断。好在孩子是真诚的,否则,我不是冤枉了他吗?
面对这群与我朝夕相处的孩子,他们给我带来了童真、欢笑,也带来了莫大地心灵撞击。我不能随便用“好孩子”、“坏孩子”给他们贴上不同的标签?孩子的世界是明朗的,纯真的。因为有了他们,世界才这样美好,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而有意义。
那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呵护。
孩子眼中的春天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班的宝贝们似乎也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四处寻找春天。于是我们一起来到了美丽的农家小院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孩子们在尽情分享着阳光给予的快乐、春天给予的美
丽时,我微笑的看着大家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孩子们回答着“那么你们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听到我的提问,孩子们都在仔细的在脑海中编织着各色各样的春天。
豆豆第一个回答说:“我眼中的春天是美丽的,我看到柳树,草地都变绿了,花儿都开了,美丽极了”我听了点了点头。奇奇第二个回答:“我眼中的春天是温暖的,看!我们大家都脱去了厚厚的衣服,穿上了鲜艳的春装,多好看!”
接着宥宥也站起来说:“我眼中的春天是香香的,到处飘着花儿的香味,连小草、泥土都散发着
淡淡的清香;我眼中的春天还是湿润的,昨天毛毛的雨飘落下来,把大地都湿润了~”
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我高兴的说:
“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眼中的春天是什么吗?你们的笑脸就是我
的春天”此时孩子们的张张笑脸犹如朵朵盛开的花儿。
教育随笔:我们就是孩子眼中的“镜子”
姚老师经常对我说“我们教师就是幼儿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中怎样表现,镜子就会反射出怎样的表现”。对于这句话,我更加深刻的体会了。
老师要时常观察幼儿,在这面镜子前面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发现污点,不要怕孩子笑话,主动承认不足,及时擦掉污点,擦亮镜子,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影响下,个个成为老师的小影子,一个个成为有礼貌,有能力的好孩子。
刚开学的这两星期,各项工作都开展了,我们老师也非常的忙。下课了,小朋友们都在滑滑梯玩,我看到小班有位小朋友要摔倒了,我赶快跑过去扶他,由于太匆忙,身体没把握好平衡,差点摔跤了,就听顾佳纯宝贝说了一句:“严老师,你要小心啊,下次走路时要看好,别摔跤,那样会很疼。”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子,心里头温暖极了。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老师,就像老师关爱他们一样,孩子的这句话,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喜欢学老师的样子,一板一眼的,还真像那么回事。区角活动的时候,我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自己找小伙伴玩游戏。赵熙雯、闫亦雯熊等几个小家伙在表演区玩起了“小老师”游戏。赵熙雯当小老师,其余的几个幼儿是学生,老师在教他们数数,那认真的表情像一名真正的小老师,还不是提醒某某小朋友你要认真。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孩子们无时无刻都在跟我们打交道,所以教师的言行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占了相当大的份量,常常跟家长交流的时候,听到家长说,今天我们孩子回家说某某老师在学校怎么怎么样,某某老师今天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很漂亮了,等等。孩子们正因为喜欢我们,所以才会时时刻刻关注我们,去模仿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于我们而言,“孩子是一面镜子”,是我们教师的一面镜子,或许某些时候我们可以透过这面镜子,也从中发现自己某些不良行为,也同时去发现孩子们身上存在的的许多优点,优点及时表扬,缺点及时批评改正。
模仿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好的。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幼儿模仿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孩子们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点点滴滴,而我们也可以透过这面镜子更好的观察,了解孩子,一举两得,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