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心得:不能一味放纵

发布时间:2020-09-27

幼儿园教师一年工作心得。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育儿心得:不能一味放纵”,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育儿心得:不能一味放纵

转眼间晴晴已经从咿咿呀呀的只会躺在我怀中的小宝宝变成了一个活蹦乱跳,小嘴永远说不停的机灵鬼了。

还记得宝宝小的时候,开始的学走路,学说话的时候,老是担心,每天都要训练,开始的时候小宝宝就好像对你没有多大反应一样,每天的变化好像都不大,感觉自己就是在干着急,可是慢慢的,等到有一天了,宝宝突然能够自己一扭一扭的走一段路的时候,能够自己对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喊出简单的词语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宝宝一直都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本,她只是在按着自己的脚步,一点一滴的成长着,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每天都会有新的变化,新的发现。

宝宝现在比较好动,每次学东西的时候都是一头热,可能刚开始教的时候还非常感兴趣,可是没多久就开始不耐烦了,整个人都坐不住的样子,后来有一次我在给他玩拼图的时候我发现她玩的非常认真,而且也不像平时做不住的样子,并且都后面基本都是靠自己把整个拼图都完成了,于是我发现原来宝宝当他在玩的时候更认真,于是我就在和她在玩的时候穿插着讲着一些东西,比如说在搭积木的时候可以让告诉他搭个小桥要用什么形状的啊,用什么样的积木啊,屋顶的行状是什么形状的啊,另外还可让跟她总共搭了多少块,让她学习数数。在外面玩耍的时候也可以锻炼宝宝的一些观察力,通过这些游戏的方式对宝宝进行教育,使得她不在对这些学习产生抵触的心理了,并且对一些还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另外在一些事情上,对宝宝的教育不能一味的斥责,也不可以放纵,其实在当宝宝做错了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类比的教育,其实有很多的时候只要让宝宝能够真正理解了自己的错误,她还是很会主动的承认错误和改正的。

相信在今后很宝宝一起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一起学习,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宝宝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一味妥协会使孩子更任性


所有任性的孩子大多是在这样一个教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对妈妈提出要求—妈妈拒绝—继续要求—妈妈拒绝—哭、闹、叫—妈妈妥协。最初孩子学会对妈妈提出要求的时候,总是以试探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妈妈的拒绝还没有坚决到让孩子害怕或绝望,孩子会继续坚持,甚至用哭闹来要挟妈妈。这一招最能试探出妈妈拒绝的极限。如果妈妈非常坚决,孩子就逐渐放弃制服妈妈,让妈妈顺从自己的念头。相反,如果妈妈屈服了,孩子的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只要尝到了一次甜头,孩子就会抓住妈妈的弱点,继续用任性执拗的方式让妈妈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么孩子已经抓住了你的弱点。办法很简单

,学会坚决地对孩子说:“不”。一、如何和孩子订立私下协议:1、让孩子没有空子可钻。妈妈可事先跟孩子订立私下协议,让他没有反悔的余地。2、告诉孩子做人必须守信用。妈妈可以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两个人都要说到做到。谁反悔了,谁就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3、孩子必须清楚地答应他同意这个协议。二、拒绝孩子违反协议的三条对策:孩子坚持要违反协议时,你必须告诉他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谁都不喜欢。1、眼睛看着孩子,表情严肃、平静,不要笑,让孩子觉得有可趁之机。2、拒绝孩子时,说话要简洁:“不行,我们已经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须……”如果孩子继续坚持他的无理要求,你要更简洁地拒绝他:“不行。”如果孩子更加执拗,哭闹、喊叫,弄得你很难堪,你可以不说任何话,直接抱起孩子回家。如果遇到入园的时候,

你正赶着上班,这时可以二话不说,直接送孩子到班里,跟老师说明情况,然后离开幼儿园。如果孩子坚持不吃饭,或吃零食,你必须坚持不给他零食,同时让他不吃饭。3、拒绝孩子的当时,不要跟孩子争辩太多,事后等孩子和你都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跟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你的意见。妈妈屈服于孩子的无理要求,总有不可辩驳的理由:为了上班不迟到;为了摆脱自己在公众场合的难堪;为了孩子更高兴;为了孩子不饿着;……这些饱含“母爱”的理由,会让孩子更任性,让妈妈付出母亲的自尊和权利,而且付出换来的只是孩子暂时的快乐和妈妈暂时的轻松。殊不知一味的妥协,一次次的忍让,只会把问题搁置下来,“腐蚀”了孩子成长的根基,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无数隐患。好孩子育儿网采编

育儿心得:关于管制和放纵


育儿心得:关于管制和放纵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管制和放纵的平衡很难把握:如何做到既不压制孩子的天性,又能让孩子保持界限是一个颇费踌躇的话题。

在管教和放纵之间徘徊逡巡,危害在于:关注教育的家长往往受时鲜育儿理念的引导:给孩子自由,不要压制孩子。这往往造成家长忽略自身感受而盲从于孩子的意愿。表面上给了孩子自由,然而内心的感受却从未消退。常常会发出莫名的火气,使情绪异化,受害者要么是孩子,要么是家人。

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经典实验作出了对神经症患者的绝妙解释:响铃后恒常电击,会让狗精神萎靡,神经抑制;响铃后恒常喂骨头,会让狗兴高采烈,神经兴奋。如果响铃后不定是电击还喂骨头,会让狗神经错乱,导致神经异常。

据调查: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往往不是管制还是放纵;而是在管制与放纵区间不停徘徊,往来逡巡,拿捏不定,不知何去何从的家长。因为对于一贯是管制或放纵的家长而言,他们的教育目标清晰,教育手段稳定,孩子接触到的教育反馈是常态。而徘徊于放纵与管制之间的家长往往随心态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使孩子摇摆不定,无所适从。即便是家长每次多以放纵的方式对待,孩子也会敏感地觉察到隐藏在宽容之后家长的担忧。而危害往往在于,父母表面上允许孩子的某个行为,却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允许背后压制了大量的不甘、愤怒、隐忍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得不到消化,迟早爆发出来。

扯了半天理论,以下面两个例子简单谈谈面对类似情形的做法。

乐乐喜欢看电视,但凡回到家里,立即打开电视机,一看就入迷。家长为此颇为头疼。限制,担心造成压制,损害亲子关系;放纵,又担心孩子的视力,怕长期人机交流妨碍社会交往。在此之间,破费踌躇。

明明妈妈关注孩子成长,受教育理念引导,主张给孩子自由,管的较少,放手较多。孩子吃饭时往往很随意,上桌,下桌,上手把盘子移来移去。聚餐时亲戚朋友颇有微词,明明妈妈往往微笑应对,面对非议,泰然处之。时间久了,面对他人秘而不宣的目光,明明妈妈也深感困惑,难道我给孩子自由,也错了么?

对待类似情形,家长宜于对二者作出分析:即这个行为使自己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个行为使孩子哪些需要得到满足。结合以上例子分析,家长担心的原因在于: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家长担心孩子的视力、人机互动忽略社会交往、养成惰性等原因;而孩子看电视则是因为:动画片吸引孩子,幼儿园交流的需要,无事可做,没人陪孩子玩耍。

想清楚了二者的需要,就可以在其间作出权衡。采取的一些小措施可以是:

1、沟通法。告诉孩子自己的担心,参见PET的问题归属原则和你信息和我信息方法。如:孩子,妈妈看到你看电视时间已经超过1个小时了,妈妈有些担心你的眼睛。

2、协议法。参见大耳朵图图中的具体做法。如给孩子电视票,每天给一张,每张可以看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不等。时间到了,即结束。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视票作为强化物来调节孩子其他时间的行为习惯(这个不推荐)

3、环境设置法。可以通过中控来控制电视,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没有电视的信息刺激,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到其他方面。

4、教育采择法。水可覆舟亦可载舟。电视在孩子模仿学习,社会交往,知识领悟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堵之,不如导之。可以有选择的挑选电视节目和孩子一起观看,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5、丰富环境,陪孩子玩耍。电视本身对孩子的吸引力是有限的,除非家长疏于管教和懒于陪伴。

简言之就是:首先明确这个行为冲突中双方的合理需要是什么;其次明确双方的底线是什么;最后在此基础上作出权衡与磨合并作出建设性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事项:

1、给孩子自由并非没有管制。一切以双方的具体感受为依据,理解、宽容、尊重、接纳都要以当前的感受为基础。如果当前的感受与之冲突,就需要表现出来,而不能因为要宽容和接纳孩子去隐藏和委屈自己的感受。接纳孩子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一个有不能接纳孩子的行为的自己的接纳。

2、教育中权衡的艺术就像一辆磨合的汽车。家长是制动系统和方向盘,孩子是动力系统。磨合的基础是车型和车况,允许车子跑多快取决于方向盘和制动系统。那么,允许孩子有多大空间和自主性要和自身家庭环境和家长本身相匹配。如果家庭环境和配套设施没跟上,让孩子跑的太快放的太开未必是好事。

3、读懂孩子。还以汽车为例,有些障碍是该保养的缘故,有些障碍是机械零件的故障,还有些障碍可能是驾驶习惯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多了解一些汽车知识,否则就会被4S店痛宰一番。对于孩子,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儿童发展的知识,这样对孩子发展的每个关键阶段都会有一些规律上的认识。这样,教育起来心里就会有些底气,不在盲目焦虑和盲从。

育儿心得:妈妈味


育儿心得:妈妈味

儿子说:妈妈味最好闻,什么香味都比不上的,我一闻到妈妈味就能很快睡着了。

每个人都会拥有一种终身难忘的气味,那就是妈妈身上的特有体香味,简称妈妈味。

婴儿时期的孩子只要含着妈妈的乳头就能很快入睡,有人说那是乳汁中有一种能使孩子安定的成分,我不敢苟同。我倒认为那是孩子只识妈妈味,因为其他人的乳汁她会拒绝吃的,除非饿极了,饥不择食吗?

幼儿时期的孩子,相对独立了。可是他们还是离不开妈妈的,常常缠着妈妈,晚上让妈妈搂着睡觉,手还要摸着妈妈的身体的某个部位才能入睡,与妈妈分开的孩子中,有的要抱着妈妈的衣服或者妈妈的用品才能入睡(如妈妈枕过的枕头),为的就是有妈妈味陪伴。说到底就是妈妈味让他们能很快安静下来。

孩子长大了,靠近妈妈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可是妈妈味依旧是孩子最爱最恋的味道,她是孩子力量的源泉。累时,妈妈味会消除疲劳;伤时,妈妈味能疗伤;痛时,妈妈味能止痛。妈妈味似玫瑰香醉人;如茉莉香清淡沁人心脾;像兰香淡雅清新;同薰衣草香气怡人宁神……妈妈味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现在的我们整日忙碌于工作,紧张于生活,很少再有时间记忆起妈妈味,其实妈妈味也是我们心底的绿地,也能使我们疲惫的心灵温暖,心花灿烂。五一假期时,我也曾依偎在妈妈身边悄悄地闻妈妈味呢。抽点时间到妈妈身边吧,妈妈味能把你带回到快乐无忧的童年。

育儿心得:是自由还是放纵


育儿心得:是自由还是放纵

全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让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要留给孩子发展的空间。老师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尊重孩子的想法,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上课的方式和以前不同。以前是灌输式,现在是引导探索的方法让孩子快乐地、主动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

现在的家长也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每位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是不同的,班里有一个小朋友有些与众不同,情况也比较特殊,孩子也很有个性,家长也是经过一番考察才把孩子送到这里的,因为之前也上过两个幼儿园,不是很满意,中途退园了。所以我对他很关注,也经常和孩子家长交流、发短信、谈话等等,经过一个多月的了解、相处,还有我们老师所做的努力,孩子也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对我们也算满意,但通过最近发生的事情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太理解他妈妈的做法,她还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介绍了她的育儿方法、教育观念。我赞同她说的“爱和自由”,这是孙瑞雪在文章中提到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但行为上有些偏差,在我看来,她的这种“自由”变成“放纵”。她告诉我在家里比较尊重孩子,不逼孩子干他不想干的事情,要不孩子时间久了不快乐,会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我认为给孩子自由也要有个限度,看孩子的要求、做的事情是否合理。她也告诉我们不要过多地约束孩子,我们也尝试着对他进行个别教育,循序渐进,让他慢慢适应集体生活,对他不做过多的要求,但最近发生的事让我觉得不知是家长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她说小时候她因为家教很严,所以自己心里都有阴影,不敢干这不敢干那,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就吸取自己的教训,对孩子完全放手,给孩子自由,不太约束孩子,有一次孩子在班里随地大小便,正好她也看到了,什么也没说,还和我说在家也没怎么要求,他想尿在哪还不让我们说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后还有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难道都成了约束孩子、限制孩子的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清楚事情的性质,对的可以让孩子做,错的事情就不能做,虽然孩子一时闹情绪,但事后给他讲道理,孩子也会明白的,如果一味地放任自流,后果会很严重的。她对孩子比较敏感,总是顺着来,不让孩子受委屈,害怕孩子心理有阴影。她对孩子的爱,我能理解,但做法我不赞同,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明白怎样做才是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我也要以实际行动向她证明怎样做是正确的,现在孩子在家自由惯了在幼儿园就不太适应,也比较有个性,比如我们在上课,他想出去玩,这是没办法满足的,有时睡觉了不想睡,让老师带他去玩,这也不太现实。她的这种教育形式我以为培养的孩子独立性很强,也很有主见、有思想,不太依赖大人,但是现在需要别人满足他的要求,合理的还可以,但是有时不能满足就张嘴大哭,向大人示威,这样显然是不行的,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变得不讲道理,会很任性的。

我只想说以后我们只能适应社会,不是社会来适应我们,不一定想要的就可以得到,给孩子讲道理就可以接受的,不满足不全理的要求并不是不爱他。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哭闹就答应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爱孩子是有限度的,希望家长朋友们不要迷失了方向,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一味表扬也无益


有的年轻父母,早先对孩子要求极严极高,甚至近于苛刻,总是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后来,听到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就改弦更张,一反常态,再也不批评孩子了,就是发现了毛病,缺点也不指出,而是采取一味地表扬的教育方法。孩子怎么做,都说“好、好”。简直成了“好好先生”。一味地批评孩子,孩子总是被父母否定,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信心、上进心。越批评,孩子就越疲塌,越反感,越抵触。最后给父母来个“破罐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到那时,可谁也就没辙了。总是一味地批评孩子,从不肯定、表扬孩子,的确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但是,反其道而行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一味地夸奖,无论孩子怎么做都说“好、好、好”,这恐怕也不是教育好孩子的万应灵药。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说,父母的眼睛只是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只看到了事物的“一点”而不及其余,那是片面性,是“形而上学”;同样,父母要是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也不是全面看待孩子,照样也不符合“辩证法”。过去信奉“不打不成材”的教条,一味批评,那是违背教育原则的;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味夸奖,恐怕也不符合教育原则。第二,只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从不批评孩子,那势必就得有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孩子所有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都是正确无误的。”而这样的前提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无误的,那还要我们教育者做什么呢?父母和教师不都成为多余的人了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吗?第三,任何的孩子,就因为他们是孩子,身上不可能没有缺点或毛病。因为就是我们成年人,不也同样是有缺点或毛病的嘛。有缺点或毛病怎么办?怎样才能去掉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有缺点或毛病,不

指出来,不批评教育,孩子不知道是错的,不知道有什么危害,那怎么才能改正呢?当然,批评是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和风细雨,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第四,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也就是说,孩子无论怎么说、怎么做,父母和老师都说“好、好、好”,就是不能批评,那不就是典型的迁就、姑息、放任、纵容吗?现在已经有许多孩子是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唯我独尊,“老虎屁股摸不得”,够难管难教了,难道娇惯得“火候”还不够,还要加温吗?真是咄咄怪事!第五,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请问:世界上有哪个人是天生的大圣人,大贤人?就连被历代人们所崇敬的大圣人孔夫子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没生下来的孩子才没有过错。因此,“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种说法,既不科学,也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父母们不要盲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都是主张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教育原则,永远不会变,谁也别想推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既不是什么教育原则,也不是什么教育艺术。要说对那些聋、哑、盲、弱智等弱势群体中的孩子要尽量多的夸奖,那是应该的。对正常的小孩子,还是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轻易伤害孩子就是了。 

育儿心得:育儿不能盲信科学


育儿心得:育儿不能盲信科学

我想大多数妈妈会和我一样,翻阅大量的书籍上百度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包括孩子如何加辅食,早期教育等等。之前的我也是这么做的。由于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所以自认为书上说的网上说的都是科学的。按照书上说的孩子就一定会健健康康的。4个月孩子开始加辅食了,我规定了一系列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东西。按照书上说的这个月份孩子不能吃的东西很多。婆婆扭不过我也只好按照我说的给孩子弄的吃,每顿就吃点米粉和蛋黄喝一个苹果汁。结果5个月的时候缺钙,现在想想为什么缺?我想妈妈们都经历过孩子缺钙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宝宝会缺钙呢?因为孩子的生长迅速补充的营养跟不上,能不缺吗?后来回到奶奶家住了3个月,我扭不过我奶奶,老太太压根不管什么科学育儿。菜啊面条米饭西红柿稀饭鱼虾肉的都给娃娃吃。我那个担心啊,这不科学啊!·可是怎么着晨晨不缺了,头发长了不说腿上也有劲,睡觉也好了很多。所以事实证明,科学育儿没有错,但不能盲信。

家长育儿心得:孩子的世界里不能没有爱


家长育儿心得:孩子的世界里不能没有爱

我的儿子叫轩轩,在大(3)班,是个活泼可爱、善解人意、有个性的小男孩。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呀呀学语到嬉戏玩闹,他的每一个憨憨的笑容,每一句稚朴的言语,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心,对于儿子,我们真的无法不宠爱,一家人常常围着儿子团团转,虽然知道宠爱可能会让儿子养成独生子女的坏习惯,可爱是无法遮掩的,我们爱儿子,关心着他、呵护着他,但是我们也注重爱的方法,在爱他的时候我们也教会了他关心我们、爱护他人,所以,虽然儿子倍受宠爱着,却也有着关爱他人的好品质,他是爱的使者,把我们给予的爱还给了我们,传给了他人。

孩子的心灵,是一张无暇、纯洁的白纸,正准备人生起步的描摹,而他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也许就成为这张白纸上的第一笔。家庭教育这种“先入”式的影响,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往往是有更多的奠基性“走向”作用。为了让儿子学会关爱他人,我们是这样做的:

1、重视每一个让儿子关心长辈的日子。

许多家长都会很风光地为年幼的孩子庆贺生日,而把自己的生日,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日抛在了脑后,事实上,这种做法容易催发孩子唯我独尊心态的萌芽。在我们家,我们重视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日,在大人生日那天,我会告诉他今天是谁的生日,他总会学着我们对他那样,对着长辈唱唱生日歌,说一些祝福的话,有时还会缠着我帮他拿着积钱罐里的小钱买一些巧克力之类的他喜欢的小东西,我们也都欣然接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意识到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互相关爱着的,明白过生日不是他的专利和特权,从而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走出自我中心的小天地。

.“父亲节”、“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都是很好的教育机会,在这些日子里,我都会告诉他是什么日子,是家中谁的特殊节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节日,使他能铭记家人的养育之恩,报答长辈的辛勤劳作。比如,在“妇女节”来临之际,我给儿子孩子介绍自己的职业,并把他带到自己班中,看自己上课、备课、做教具等,使其深切地认识和体会妈妈工作的勤奋与辛苦,学会关爱妈妈;还让他在奶奶做饭时在一边打“下手”,知道奶奶每天做饭也很辛苦。在“重阳节”到来之时,我们和他谈话,让他知道人年纪越大,体力就会越弱,身体就会越差,并进一步引导孩子要尊老敬老,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照顾和帮助,所以每天吃晚饭时,儿子总会第一个叫上爷爷奶奶。

2、学会和家人一起分享快乐。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意识,认为家里所有的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他一个人的,许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都会说:现在的孩子都小气。其实这不是小气,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家长们每每买了好吃的、好玩的,大多会先给孩子,有的甚至自己一点都不吃,都留给孩子,所以孩子会认为好吃的、好玩的理所当然都是他的。儿子的爷爷奶奶一开始也都这么做,但我不这么认为,家中有了好吃的,我会要求他先给家里的每人分一份,然后再自己吃,哪怕只有两份,我也不让他一个人吃,现在儿子有了好吃的东西,也总想着让大家尝尝,有时奶奶不肯吃,他还会劝说:奶奶,你尝尝,很好吃的。我也总要求大家把东西吃了,因为这样才能让儿子知道好东西不能一个人要,要大家一起分享才能有更多的快乐。

3、让孩子学会关心周围的人。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和优良的素质,健康的心理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生,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父母还应让孩子融入社会,让孩子成为社会的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的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会为孩子树立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对待朋友的榜样。我家的房子是乡下那种楼上楼下的老式房,一排有很多家人家,平时,常常会互相串串门,邻居家的孩子来我家,我总会让孩子学做“好客的小主人”,学会友好地招待客人,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一起玩,好吃的拿出来一起吃;自己上别人家串门,我要求他做“文明的小客人”,知道爱惜他人的玩具,接受他人的食品时要有礼貌。他和邻居相处时感觉也像一家人一样。儿子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少儿频道,电视里给妈妈洗脚的小男孩、做好事的大哥哥大姐姐、让座的叔叔都成了他学习的榜样,在看这些公德广告时,我都会给他细细地解释,还会加上画面人物的想象,看到电视里的大哥哥跑步时一路做好事,儿子很是感动:“妈妈,那个大哥哥真好,他经常帮助别人。”我告诉他说:“是呀,大家都喜欢大哥哥,特别是那些得到他帮助的人,一定会想,多亏了他帮忙呀,要不然自己的宝宝会被球击中,东西会撒一地……”此时,儿子就会充满崇拜地说:“妈妈,我也要和大哥哥一样做好事,让大家都喜欢我。”有一次,我们乘公交车去姥姥家,儿子看到上来了一位老奶奶,在耳边悄悄地对我说:“妈妈,我们让老奶奶坐吧。”听到了老奶奶的感谢,他笑成了一朵花。

爱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孩子的发展需要爱的抚育,让我们用智慧去关爱孩子,让孩子真正体验到我们无私的真爱,让我们的爱唤起孩子心灵的爱,这才是教育之成功所在。儿子现在上大班,虽然他还有许多坏习惯,吃饭有时要喂、有时做事没恒心,但是,儿子的这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却是难能可贵的。教育的重点是品德教育,是教孩子学“做人”。儿子有了做人最起码的准则,有了“爱”这个基础,我相信,只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深入细致、持之以恒,儿子长大了一定也会是个优秀的人。

家园共育《育儿心得:不能一味放纵》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师一年工作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不要一味的娇惯孩子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不要一味的娇惯孩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亲戚家的孩子叫美婷,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长得漂亮、乖巧,嘴巴甜。 就是有一个毛病,什么事不依她,就使性子,大哭大闹。 做家长的...
    2020-07-01 阅读全文
  • 宝宝哭泣时父母不应一味指责 导读:宝宝哭泣时,父母不要一味指责、制止,或者用一些不正确的道理来劝解。说不定那些眼泪就是一粒粒“珍珠”。 家有男儿,从小爱看电视。还在襁褓里的时候,他就经常用小手,指挥我开电视。当他能蹒跚着行走时,...
    2021-09-11 阅读全文
  • 一味妥协会使孩子更任性 所有任性的孩子大多是在这样一个教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对妈妈提出要求—妈妈拒绝—继续要求—妈妈拒绝—哭、闹、叫—妈妈妥协。最初孩子学会对妈妈提出要求的时候,总是以试探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妈妈的...
    2020-10-03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关于管制和放纵 育儿心得:关于管制和放纵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管制和放纵的平衡很难把握:如何做到既不压制孩子的天性,又能让孩子保持界限是一个颇费踌躇的话题。 在管教和放纵之间徘徊逡巡,危害在于:关注教育的家长往往受时鲜...
    2020-11-13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妈妈味 育儿心得:妈妈味 儿子说:妈妈味最好闻,什么香味都比不上的,我一闻到妈妈味就能很快睡着了。 每个人都会拥有一种终身难忘的气味,那就是妈妈身上的特有体香味,简称妈妈味。 婴儿时期的孩子只要含着妈妈的乳头...
    2020-09-0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不要一味的娇惯孩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亲戚家的孩子叫美婷,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长得漂亮、乖巧,嘴巴甜。 就是有一个毛病,什么事不依她,就使性子,大哭大闹。 做家长的...

2020-07-01 阅读全文

导读:宝宝哭泣时,父母不要一味指责、制止,或者用一些不正确的道理来劝解。说不定那些眼泪就是一粒粒“珍珠”。 家有男儿,从小爱看电视。还在襁褓里的时候,他就经常用小手,指挥我开电视。当他能蹒跚着行走时,...

2021-09-11 阅读全文

所有任性的孩子大多是在这样一个教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对妈妈提出要求—妈妈拒绝—继续要求—妈妈拒绝—哭、闹、叫—妈妈妥协。最初孩子学会对妈妈提出要求的时候,总是以试探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妈妈的...

2020-10-03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关于管制和放纵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管制和放纵的平衡很难把握:如何做到既不压制孩子的天性,又能让孩子保持界限是一个颇费踌躇的话题。 在管教和放纵之间徘徊逡巡,危害在于:关注教育的家长往往受时鲜...

2020-11-13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妈妈味 儿子说:妈妈味最好闻,什么香味都比不上的,我一闻到妈妈味就能很快睡着了。 每个人都会拥有一种终身难忘的气味,那就是妈妈身上的特有体香味,简称妈妈味。 婴儿时期的孩子只要含着妈妈的乳头...

2020-09-0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