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发布时间:2020-08-05 幽默幼儿故事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幽默故事育儿心得: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一、创设幽默的氛围和空间,以家长的幽默感染孩子。
让幼儿在有幽默感的环境中生活是培养幼儿幽默感的最好方法。家长每天和幼儿生活在一起最有条件向幼儿撒播幽默的种子。例如,幼儿在一筹莫展时、遇挫折时以及提醒幼儿应该怎样做或制止幼儿某些行为时,家长都可以灵活运用幽默的方法来对幼儿提出忠告、建议或批评。幽默可以代替缺乏亲切感的批评,可以代替没味道的提醒和多余的呼叨。给幼儿带来了新奇和有趣,让幼儿愉快而有效地接受家长的指导。
二、充溢自信,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幽默的心理基础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怕失败,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不是一味地悲观失望。
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丰富的词汇有助于表达幽默的想法。如果词汇贫乏,语言的表示能力太差,那也无法达到幽默的效果。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丰富儿童的词汇。
四、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培养。
幼儿幽默感的培养可随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如饭前饭后,请小朋友说谜语讲笑话;针对某件事或某个情节让幼儿编一句有趣的话;抓住他人幽默风趣的话进行即时点评等。
孩子的幽默感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往往更讨大家的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协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从小让孩子体验成功到底有多重要?
八岁的小儿子已经是个游泳健将了,回顾他学游泳的“坎坷”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孩子学习一项技能时需要成功的体验。正是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孩子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从“放弃”到入门
小儿子从小就怕水,记得他几个月大时,我们也“赶时髦”地在家里给他“游泳”。每次我们满头大汗地准备好婴儿游泳池时,他毫不留情地游上几分钟就哇哇大哭。几次下来,我们就缴械投降,放弃了在家游泳的念头。转眼到了四岁,根据哥哥(大儿子)的经验,孩子早学游泳虽然泳姿不甚标准,但是水性极佳。于是,我兴冲冲地带着小儿子去上游泳课。育儿
可是他一点不配合,游泳课上白费功夫,不但没学会游泳,情绪也非常不好。我也只好搁置了这一计划。感觉好,才能学得好。当孩子情绪糟糕的时候,也是需要我们暂停的时候。游泳馆里还有温泉池,桑拿房,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能尽情地享受水中的乐趣。正是这段经历,让小儿子不再惧怕水了。
两年前的夏天,北京异常炎热,游泳是最好的运动。小儿子已经六岁多了,身高也到了一米三,虽然他很不情愿,我还是把他带到了游泳班。教练要求的很严格,泳池不时传出孩子的哭声,一贯散漫的小儿子很不适应。我连忙和教练沟通,请他多多鼓励孩子。还特意准备了小零食,下课时,让教练拿出来作为奖励给孩子们。就这样,15天的课程结束,小儿子还是没有学会蛙泳。不过,他常常把收、翻、蹬、夹的口诀挂在嘴上,我鼓励他在家里当小教练,教我动作。我没有责备他,“为何没学会?”而是又报了一期,决心奉陪到底。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儿子终于学会了蛙泳,而且动作标准、有力。这时,我大大地赞赏他,“你是如何学会游泳的呢?”他说不知道,我连忙帮他总结,“是不是每天都坚持去上课,认真听教练讲解并练习就学会了呢?”他点头。就这样,儿子终于能像一条小鱼一样在水中游来游去。
我又一鼓作气给小儿子报了学习仰泳的提高班,他每天都惦记着去游泳,游泳已经成为他最喜欢的事儿了。从抗拒到爱上游泳,我觉得原因是孩子体验到了成功。当孩子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是成功的体验还是挫败的体验对孩子来说事关重大。孩子从小就需要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感觉会让他在未来更相信自己。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巩固学习的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独立健全的人。此后,我们周末经常去游泳。第二年暑假,小儿子又学会了自由泳,并考取了深水证,是个不折不扣的游泳好手!
结语
体育技能和音乐技能学习都需要孩子付出时间和努力,父母正确的引导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更积极,更有效。作为父母,要细心地帮助孩子克服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的学习节奏,并从内心深处相信孩子。只要这样,才能更享受做父母的乐趣。
让小BB更有幽默感的游戏
研究表明,人的幽默感大约三成与生俱来,其余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游戏:做鬼脸
推荐理由:
研究表明,刚刚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成人简单的面部表情,一些有趣的面部表情是培养宝宝幽默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游戏方法:
1、对着孩子吐舌头,观看宝宝的反应。注意吐舌头时,速度要比较慢,以便孩子能够完整地观察到父母吐舌头的全过程,并学习模仿。
2、瞪着眼睛,使劲鼓起腮帮子,将宝宝的两只小手放在腮帮子两侧,轻轻地挤压腮帮子,然后往外吐气。
3、让孩子抓父母的耳朵,当他抓到耳朵时,对着他吐出舌头。
4、让孩子去摸父母的鼻子,当他摸到鼻子时,使劲皱眉,缩紧鼻子上部的肌肉。
贴心提示:
1、和比较小的孩子做这个游戏时,父母处于主导地位,重心在于吸引宝宝的注意,让他从这种游戏中获得一些愉快的体验,并尝试学习父母的动作。
2、和大一点的孩子游戏时,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导者,重点在于鼓励他创造性地玩出更多的花样。
怎样让孩子从小就爱上看书?
我们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也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还知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以尽早让孩子爱上读书,对孩子的学习和认知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这件事吧!
一、让孩子对文字产生兴趣
给孩子制造一个能亲近文字的环境,在房间时原家具、物品上,都贴上写有台灯、桌子、床等名称的卡片,在孩子床前挂上色彩鲜艳的看图识字挂图。开始时,孩子也许不会在意,但时间久了,他会开始主动地想知道墙上贴的是什么。有了主动的求知心理,再教他就很容易了。所以要让小朋友对文字产生兴趣,不能只一味强迫他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让他对文字有兴趣,并使他主动想要知道,激起了他的求知欲望,他就会爱上看书啦。
二、让孩子对书里的故事产生兴趣
父母平时要多看书,孩子的天性在于模仿,他看到你在看书就会学着你的样子,拿起书看起来。首先要和孩子一起看书,给他讲书里面千奇百怪的故事。并且父母可以针对书中某些情节和孩子一起动手表演,逗他笑,让他知道这些好玩的东西都来自于这些书籍。当孩子对书里的内容产生兴趣后,可以给他一些文字少的图画书,对书中画的东西,如一只猫,一条狗,父母可以对其进行讲解和介绍,图文并茂的给孩子讲故事。这样坚持下去,相信不久孩子就会拿起书本看起来啦。
三、让孩子知道你的知识是从书里得到的
在平时父母可以向孩子炫耀你知道而他不知道的东西,然后告诉他你知道的都来自于书本。甚至可以告诉他,想和妈妈一样厉害就要多看书,多看书才能长大。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在脑子里有这么一个概念:书里有很多很多奇妙的事情,有很多不读书的人所不知道的事情,而这么一个观念一旦形成,那么孩子自然就会愿意靠近书籍,愿意从书里多翻阅一些知识。
四、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
书店里环境好,比较安静,首先让孩子要平静的去看书。图书馆里往往有很多人在看书,孩子一看到,就会想到人们都爱看书,书一定是好东西,我也要看,这时候父母就要参与进去帮助孩子进行阅读了。利用人们都在看书这种氛围来感染孩子,他很快就会记住图书馆这么个地方,父母也不要忘了把孩子感兴趣的书买下来在家里帮助他阅读,尤其要对他进行知识拓展。
五、多和孩子进行知识提问
对孩子看过的书里的内容或某些问题进行提问,并且提问他这些知识来自于那些书籍,一定要要求孩子记住书名。多和孩子进行比赛,让孩子感到知识很多自己知道的还不够,他就会主动提出要父母多买书给他看啦
综上只要做到以上这些,相信不久你的孩子就会爱上读书啦。
育儿心得:不要让孩子有依赖心理
育儿心得:不要让孩子有依赖心理
我自己觉得培养孩子的自觉自立自理能力很重要,不要让孩子有依赖心理
关于自觉:比如以前早上我叫女儿起床,我发现我每天都去叫孩子催孩子快起床快刷牙洗脸快吃饭快点要迟到了,后来发现每天喊女儿每天就都需要我去喊,要你不停的催不停的叫,把自己搞得跟火山要爆发似的,女儿却不紧不慢的,最后闹得自己心情不好孩子情绪也不好,所谓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用到这简直太恰当了,后来我改变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女儿心平气各,不急不燥,让她自己去急去,告诉她你什么时候叫我送你走我就什么时候送你走,迟到了是你自己的事,一段时间下来,后来基本上每天都是女儿叫我:妈妈可以走了,而不是我催她(墙上的钟被我调快了五分钟她一直不知道)
关于自理自立:女儿九岁,九岁的孩子很多事自己都会做,自己会做能做好的事我尽量让她自己做,有时就算我去做了,我也告诉她,什么什么事我帮你做了啊,(比如早上她吃完饭的碗,大多时候我是让她自己去洗的,有时我会帮她洗,帮她洗的时候我告诉她,你的碗我去帮你洗了啊,她还会对我说句谢谢妈妈。)这样做一是培养孩子勤劳的好习惯,二也是让孩子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个人理解,做好“人”比做好“事”更重要,否则累了自己不说,孩子还觉得你做的事都是理所当然应该做的。
当然我知道,我还有很多很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其实发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在一同成长。我爱我的宝贝女儿。
孩子小就非得让着吗?
孩子小就非得让着吗?隔壁有一小妹妹,非常的可爱,每天只要起床就会来我家,要不就会叫xx去她家玩,反正只要是xx在我家她就在我家,xx去她家她就在她家,除了带出去玩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基本上都在一起玩,xx小朋友也非常的高兴。因为有玩伴了,虽然年龄小,但是总比没有小朋友玩要好啊。
妹妹现在才一岁半不到,还不会说话,但是大人说什么事情基本上都能听的懂了。因为她家的地方大一些,玩的地方也宽畅,所以小朋友的奶奶基本上都是把xx叫到她家去玩,我们家都是门对门,说近一点就像一栋房子的两间房间一样,说话做事都能听见也能看见。所以天天在她家带着我也不怕xx调皮。不过总的来说xx小朋友还是挺听话的。
刚开始还玩的挺愉快的,可是时间久了,小矛盾也出来了。可能是因为新鲜,也肯能是因为我们家没有她家的玩具,所以xx去了她家基本上都是玩她的玩具,可是现在每天我都听见小朋友总在大喊大叫,有时候我也听见小朋友的奶奶说:xx,妹妹还小,你让着妹妹一点,不要逗妹妹哭。我听见后就赶紧去她们家看看,经常都是xx拿着她的玩具在玩,而小朋友总是在一边非要玩不可。然后我看见了就说:xx啊,妹妹还小,你让着她一点啊,不要逗妹妹哭。xx听了后就说:妈妈,我想要玩玩具,可是妹妹总是不让我玩。我说:那你就换个玩具吧。xx:可是我换个玩具她还是要抢啊,我刚才拿着那个,她要我已经还给她了,现在我拿了这个她又要。可是我也想玩啊。那什么都给她了,我玩什么啊?
因为是在别人家,所以我也真不知道怎么说,我只能能xx说:那是妹妹的东西啊,她要你就只能给她玩。于是xx说:那我就不和她玩了。总是爱抢东西。然后xx就回家了。可是xx回来了,小妹妹也跟着过来,到我家也一样,只要xx手上拿着什么总是想要。到了家后,xx就会跟我说:妈妈,那现在是我的东西了啊,她还是要抢啊,那怎么办?我说:你拿一个东西给妹妹玩吧,跟妹妹一起玩吧。我们要一起分享,这样才好玩。
xx说:她不给我玩我就不跟她玩。看见如此我也知道其实这样没办法说法孩子。我想就算别人家的孩子,我也应该好好的跟她讲讲道理,不能因为小就什么事情都得让着。这样会让xx觉得自己受委屈了。
昨天xx在家里写作业,妹妹也过来要抢。我赶紧从书柜里面拿了本书和笔给她,可是她不要,还是要xx手上的,于是我就试着和妹妹讲道理,我说:这样不可以哦,姐姐在写作业,你写你自己的,不可以抢姐姐的东西。小妹妹听了后好像知道点什么,有点似懂非懂的感觉。不过暂时不闹了,不过一会又开始了,于是我开始复制这句话告诉她,她又能保持一小会。可能是孩子想了解一下如果我闹会怎么样?也许是因为孩子的定力不够,反正只要我说就可以保持一小会.
我想孩子其实不是不懂,也不是因为小就喜欢,而且因为大人总是说要让着小的,所以孩子心里总觉得因为每次都会有人让着所以就每次都这样做。其实只要你跟她讲道理,孩子再小说多了还是会懂的,也不会闹了。
育儿心得:让孩子有尊严地成长
一个周末,我和老公带儿子去医院检查身体,按原计划常规及血检完毕,时间还早,我就自作主张为他加了视力和口腔两项。
没想到一向安静的儿子表现出强烈不满,他先是小声嘟囔,而后大声抗议。
我当时非常恼火,不就是一次小小的体检,几分钟就结束,何必如此抗拒,难道将来走入社会各种事情都会按你预期的发展?于是便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既然来了,就得听我的安排。”
儿子耷拉着小脸,红肿着眼接受医生检查,还好没什么大碍,视力和牙齿都算正常。我放下心来便哄了他几句,还答应一会儿去书店多买几本童话书给他。
许多天以后,在一起聊天时,他突然郑重地说:“妈妈,拜托你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先跟我商量好,否则我们可能要起冲突的。”
“为什么?”我很好奇他突然这么神情严肃。
“就比如那天去体检的事情,如果你事先跟我商量,我觉得也没什么,不过你临时决定,还不能更改,我就觉得自己没有信心与勇气去面对。”他郑重地说。
“不就是一次小小的检查,要什么信心勇气呀?”我不屑地说。
“毕竟是检查我的身体,而不是你的身体。”他被激怒了,大声地向我抗议。
我在一瞬间突然被击中,是啊,身体是他自己的,我凭什么替他做主,这是一个多好的理由,我之前为什么就没有考虑过呢。
我自认平时也算虚心好学,且曾经从教多年,平日还喜欢买各种家教书籍来充电,可是在这件事上,我却认输了,而且输得心服口服。
我真诚地向儿子道歉,并且问他该如何挽回我的过失。儿子大度地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他说,当时为了老妈的面子才没有极力反抗,但他确实有一段时间心里很不舒服,觉得家长根本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
为了我的面子?现在想想,我无意间挫伤了他的自尊,作为一个大人,竟然让小孩来照顾我的面子,真的很惭愧呀。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自作主张地替孩子安排一切,从衣食住行到学习娱乐,看似体贴入微,可是从未问过孩子是否同意。尊严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东西,呵护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在成长中建立自信,才能使其心灵变得强大而充满阳光。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
从一开始就对孩子强调: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更多知识,将来才可以自由选择你的专业、职业、生活模式。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积累知识不是最重要,独立思考,掌握学习方法才重要。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所谓人的能力有6大、7大、11大,各种分类,你不可能件件都厉害,但必然有你喜欢和擅长的1、2、3种,你可以充分利用你具备的能力,去发展其他能力,就是有差的方面,也不要紧,别人也有。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自信不是靠别人给的,谁都不可能无缘无故喜欢你,你希望成为一个有能力受人尊敬、受人喜爱的人,就要自己去争取: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要靠学习、锻炼,而与人相处的能力,也需要学习、锻炼。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所有事情别人只能帮助他,不能替代他。
——要是每个孩子真的能理解上述这些老生常谈的事,我看世界就美好得多了,家长的烦恼就少多了。
育儿心得:孩子就像一面镜子
育儿心得:孩子就像一面镜子
今天中午终于还是因为牛牛吃饭磨蹭、坐姿不对,爆发了,将他拖到卧室,面对书桌前的中小学生守则反省5分钟。在说儿子为什么不对时,儿子反问我,你答应我要做到的,你也没做到!忽然间我意识到儿子已长大了,不再是我们说什么他听什么的小孩子了。我问我要做到什么?“声音不能大,你上次就说要改,可一直没改,每次对我说话都这样!“,儿子这么一说,我当时正在情绪上,你现在犯错误,还没把你的问题找到位呢,你就先找我的了?我又有些情绪,但很快意识到,这种方式不对,便说把你问题说清除了,再说我的吧。
大约过了15分钟后,说完他的事,我说:好现在说说妈妈要改的地方。儿子说我一直爱表情严肃、高声调对他说话,此时我发现他强忍着眼泪。那一刻,我知道,孩子是镜子,现在表现出的吃饭问题都折射出自己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是要改的时候了。自己总是爱要求别人,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性格?为什么生气后总会后悔?为什么面对大儿子总会落入世俗,用苛刻的眼光看待他呢?我反省自己。其实还是内心格局不够大,总是盯在眼前,看到不足的多,优点却被世俗的功利所蒙蔽。自身修养不够,未能掌控内心,管好情绪,让成长中的儿子受了许多委屈。
儿子就像一面镜子,我看到镜子中折射出自己的面目是狰狞的,内心是狭隘的,在这样的心境下,能滋养的住孩子吗?昨天将金刚经全部听完了,说得是一个最为朴实的道理:吃饭睡觉,安心做好当下每件事,诸恶莫做,诸善奉行。如来如去,不留即空,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人都可以成佛。自修自度。我想只有先修行好自己,让自己成为水,才能让儿子这条鱼自由自在而快乐的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