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教案《会跳舞的点点》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7-01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会跳舞的点点》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欣赏名画所表现的马戏团表演的热闹情景。

2、认识新印象派大师修拉的作品,感受独特的“点彩”绘画方法。

3、体会大师作画的态度,并尝试用“点彩”的形式绘画作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学习欣赏名画,并体会作画的态度。

难点:尝试用“点彩”的形式绘画作品。

活动准备

名画《马戏团》、各种幼儿点彩画的幻灯片、、相机、画有许多点的范画纸

棉签、颜料、8开画纸、调色板、水彩铅笔分好组并放在桌子上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一张画纸。出示画有许多点的范画纸让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并告诉他们这些点点会跳舞。

二、基本部分

1、名画欣赏《马戏团》

(1)告诉幼儿老师带来了一幅很好看的画,是一位法国的大画师画的,他的名字叫修拉。出示范画的同时告诉幼儿这是一幅点彩画作品。

我们来看看,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介绍大画师修拉及作品《马戏团》,并让幼儿理解修拉画画时的态度。一种坚持的态度。

2、欣赏幼儿点彩画作品

以幻灯片形式一一展示幼儿点彩画作品,并介绍每幅作品的画法及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

3、介绍“点彩”的绘画方式

和幼儿一起回忆刚才看到的作品,每种点的画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如何事圆点,画竖点,怎样用两种或以上的颜料画,老师示范并讲解。

4、用“点彩”的方式画一幅画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点点跳舞,跳一个和老师的,小朋友的都不一样的舞。

幼儿尝试画点彩画,老师巡视并指导。

5、老师用相机拍下作品,用投影的形式放给幼儿欣赏并讲评。

三、结束部分

要求幼儿和老师一起收拾材料,并洗手。

四、活动延伸

放几幅修拉的点彩画作品在美术活动区角,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平时都有机会进行尝试。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在送教下乡的情况下开设的。对当地的幼儿不熟悉,不了解他们开展美术活动的情况。在名画欣赏时,孩子们只看到画上的马,其他的都没有发现,我请了好几个小朋友,他们都只说看到了马,而且不能用语言描述马的形态。当时我就在投影上用手指着每一个地方让孩子们去发现是什么,并带领他们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出来。这一点受到当地老师好评。小朋友在尝试作画时的态度非常认真,也都坚持到了最后,在对坚持的理解上达到了我所设想的效果。小朋友的作品中,只有几个和我当时的示范画相同,绝大部分幼儿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画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画,跳一个和老师的,小朋友的都不一样的舞。在难点的把握上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只是我个人觉得和孩子的互动不是很好,虽然在引导上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但孩子们和我门交流时,语言的发展不是很好。这个活动在我自己班上上的时候,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很好,看到了许多老师们都没有发现的情景。在我们幼儿园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以后还有这种借班上课的机会,我会提前和当地的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便于我更好的进行教学。

幼儿百科:点彩,一种绘画技巧,一般认为是印象派画家修拉首创,采用此种技法的画家被称为点描派。画家韩湘宁采用此种技法作画。陶瓷釉彩装饰的一种。又名“褐斑加彩”、“青釉褐斑”。始于西晋晚期,流行于东晋、南北朝,并为以后的龙泉青瓷继承。用含铁较多的褐釉,整齐地排列或随意点有施过青釉的器物上,釉烧后,青釉上出现褐色。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大班教案《会跳舞的点点》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整点、半点》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的运转规律。

3、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说出整点、半点

活动准备

小钟表模型一人一份,图片几张,水彩笔,钟表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时钟

1.师:启发幼儿自己说说对时钟的认识。

2.师:出示可拨动操作的大教具钟面。请小朋友观察钟面,说说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说说它们的名称。

3.幼儿:进行观察;尝试描述钟面上的部件与名称;说说数字。

4.师:指导幼儿分组操作大的教具钟面,熟悉钟面上各部分的名称。

幼儿:小组人员分别指时针、分针等。

(二)认识整点

1、教师提问:时针和分针指的地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请幼儿仔细观察钟面,尝试着读钟面上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时间的好方法。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某整点)。

4.游戏

游戏一:我的火车几点开。教师拨教具钟指向某整点,幼儿说出几时?

游戏二:拨一拨。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拨学具钟。

(三)学习认识半点

1.师:出示大教具钟,指导幼儿学习认识半点,初步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2.游戏:拨一拨。教师报某半点,幼儿学习拨学具钟。

(四)巩固新知识

1.游戏一:“争分夺秒”——看谁认得快。

师: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幼儿参赛,辨认时针、分针;整点、半点。

2.游戏二:“小小修表匠”——教师报出某一整点、半点,但出示有残缺的钟面,让幼儿观察、辨认后,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添画出正确的时间。

3、在手腕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

教学反思

幼儿对整点的认识很明确,但是对半点,时针的位置无法正确拨出。

幼儿百科:整理即清点,时间为整数的某一时刻。

幼儿园大班教案《会跳舞的小米粒》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喇叭通电后的振动现象。

2、尝试操作的方法,提高仔细观察、探索发现的能力。

3、能够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每桌一筐低音喇叭、一筐1号电池、一碗小米。

2、PPT、播放器。

活动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探索通电后喇叭的振动现象,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在操作过程中,能够通过小米在喇叭的跳动感知喇叭的振动现象。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引导幼儿观察电池、喇叭。

2、提醒幼儿正确取放喇叭,不要碰喇叭中间很软的地方,要拿喇叭的两边,摆放的时候喇叭口要朝上。

二、探索如何使喇叭发出声音。

1、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喇叭发出声音呢?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

3、请1-2名幼儿演示操作过程。

4、教师小结:当喇叭上的两根线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负极上时,电路通了,喇叭就会发出声音了。

三、感知喇叭通电时小米在喇叭上跳动的现象。

1、请幼儿给喇叭接上电池,观察喇叭是否发出声音呢?用手摸一摸喇叭口,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呢?(喇叭口在轻轻振动)

2、把小米放在通电后的喇叭上会怎么样呢?

3、幼儿操作并观察小米的跳动现象,启发幼儿用比较确切的语言表达小米“跳舞”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5、小米为什么会跳舞呢?

6、教师小结:喇叭通电后引起的振动使小米跳起“舞”来。

四、探索接上不同数量的电池,小米在喇叭上的跳动的幅度有什么变化呢?

1、接上不同数量的电池,在喇叭上的小米会有什么变化呢?

2、幼儿操作,启发幼儿相互合作,并仔细观察接上不同数量的电池,小米跳动的不同情况。

3、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4、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米的活动图,帮助幼儿梳理知识。

5、教师小结:电池接的越多,喇叭振动的越厉害,小米就跳的越高。

五、游戏:快乐的小米。

教师做喇叭,小朋友做小米。老师说出电池的数量,“小米根据电池的数量来跳舞。比如老师报“1节电池”。“小米”跳的低、老师报“3节电池”“小米跳的高”。

反思:

以上活动过程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充满“动感”的画面。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所以本节活动孩子们都是在不停的操作,振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可以理解的一种物理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以触觉为手段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振动,其感受相对比较微弱。在“会跳的小米”中,将喇叭较为细微的振动借助小米的跳动使其更为明显,更易为幼儿所觉察。这一做法在材料的选择及活动的构思上无疑是别具匠心的。在这一活动中老师摒弃了“传授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孩子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极具操作性的活动,使孩子沉浸在欢乐的带有游戏性质的自主活动中,使其思维和感官处在兴奋与敏感的状态,最终使孩子的情感表现、感知效果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境地。在现场,孩子们活动的热情使旁观者深受感染。

幼儿百科:振动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总体分为宏观振动(如地震、海啸)和微观振动(基本粒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一些振动拥有比较固定的波长和频率,一些振动则没有固定的波长和频率。

小班教案《点点爱上幼儿园》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点点爱上幼儿园》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听懂故事内容,逐步了解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学习在集体中安静地听故事,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点点爱上幼儿园》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在集体中安静地听故事。

2、能听懂故事内容,逐步了解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能听懂故事内容,逐步了解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师:图片上有谁呀?(指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是点点,(指妈妈)这是点点的妈妈。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它的名字叫《点点爱上幼儿园》

二、欣赏故事。

1.讲故事一遍。

2.师:妈妈带点点上幼儿园,点点为什么一路上很不高兴?路上她们看到了什么?

欣赏故事一遍,再通过提问,使幼儿对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再次欣赏故事。(边看图片边欣赏)

师:点点在去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了谁的幼儿园?(小鸟、兔子、梅花鹿)小朋友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做什么?点点看到小朋友的幼儿园后怎么做的?(理解词汇:高高兴兴)怎么说的?(点点说“这里真好”)

再次欣赏故事,对故事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第三遍听录音欣赏故事。

师:点点后来喜欢上幼儿园了吗?为什么?

小结:幼儿园真好,有许多朋友在一起真开心,我们也要和点点一样喜欢山个幼儿园。

第三遍欣赏故事,了解点点爱上幼儿园的理由,从而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语言教学活动,我班幼儿听懂了这个故事内容,也了解了幼儿园,渐渐喜欢上幼儿园。并且,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安静地倾听。幼儿的参与性较高。

由于《点点爱上幼儿园》的选材非常好,且内容简单易懂,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活动中,结合图片,让幼儿通过相应的

幼儿百科: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点点和多咪的信》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点点和多咪的信》”。让幼儿了解信的基本格式,知道写信需要(时间、地点、事情)三要素,并尝试读信,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根据信的内容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体验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根据信的内容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

2、了解信的基本格式,知道写信需要(时间、地点、事情)三要素,并尝试读信。

3、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体验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点点和哆咪的信》

重点难点:

读懂点点和多咪的信,能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观察分析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封面)从这张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2、师:我来介绍一下。小狗叫点点,小猫叫多咪。(课件图片)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

3、点点和哆咪是一对好朋友。(播放视频)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在想念好朋友时会怎么做?

二、理解故事内容,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1、理解第一封信

(1)师:你们猜猜点点和哆咪在想念对方时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它们是用写信这个好办法。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总结:我们在写信时,开头要跟收信人打个招呼(看着信的开头一起打个招呼),把信写完后还要写上写信人的名字,你的朋友哆咪。

(3)解释冒号的意思(提起下文)

(4)多咪想对点点说些什么呢?(请一名幼儿起来说,然后规范读信的格式)

(5)让我们一边看看信,一边听听故事,看看你们猜对没有。(播放视频)

(6)我们猜对了吗?(强调信上第一幅图和第二图是代表时间和地点,以及箭头代表顺序。)

(7)教师总结:写信时一定要写上时间、地点和事情,这样你的好朋友才能看懂。

(8)一起来念念这封信。

2、理解第二封信

(1)点点也写了封信给多咪,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

(2)我们一起来找找时间、地点、事情。谁来念念这封信?

(3)用多种形式念信,如男女生分开念,分组念等。

(4)我们猜对了吗?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

(5)师:点点在信里说先吃东西然后跳舞,到了那天晚上它们决定先跳舞再吃东西了。我们在读信时一定要按照箭头的顺序念下去。

3、理解第三封信

(1)又过了几天,点点又写了封信给多咪,这次它又写了什么呢?(播放视频)

(2)请你来念念这封信。

(3)多咪看了信,认为点点生病了。如果你的好朋友生病了,你会怎么做?点点又是怎么做的呢?(播放视频)

(4)多咪去点点家看它,发现它不在家。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会怎么做?(先猜,再看视频)

(5)多咪很着急的出去找,我们一起学学它是怎么找的。

(6)点点到底干嘛去了呀?(播放视频)

(7)原来点点没有生病,它是做梦梦见了多咪。这封信为什么会闹个误会呢?我们来对比一下点点写的这两封信(课件)第2封信上缺了什么?

(8)再次强调三要素:时间、地点、事情。

4、点点和多咪这一对好朋友真让人羡慕,它们互相关心,有朋友真好!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遍,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跟着录音一起讲一讲。

三、延伸

师:回家以后我们也可以学着点点和哆咪的样子,写封信给你们的好朋友,不要忘记写上时间、地点和事情。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的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符号的方式写信,我运用分段讲述故事的方法,边讲述边请幼儿回答相应问题,并重笔墨的在信的内容的介绍上,希望幼儿能学会这种写信的方式。但是实践证明孩子们即失去了完整感受故事的机会,又没有真正学会运用绘画、符号写信的方式。因此,在环节安排上应该首先让幼儿跟着图片完整欣赏故事,然后把三封信提出来,逐一的带领幼儿分析学习,最后,请幼儿先说说“如果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你想说些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去写。”并帮助幼儿明确信笺上的表述要有清晰的时间地点的表达,观察绘本中信件里我们是怎样知道时间、地点的,通过故事的引领,我发现在幼儿接下来的书信互动中他们也积极模仿点点邀请多米游戏这一故事中的情节,有的幼儿会在信中写到邀请伙伴放学后到中山门公园去玩,或是周末相约一起下围棋等事件的描述。

在引导孩子了解故事内容中,我对点点和多咪“信”进行了重点讲解,引导孩子逐一了解“信”上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孩子们逐渐知道了“信”的内容以及点点和多咪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尽管对这一难点进行了重点突破,但幼儿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有个别幼儿能模仿点点和多咪的“信”进行绘画,大多数幼儿不知道从何下笔,或者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根本不合题意。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幼儿缺少相关的经验造成的,在以往的绘画活动中,幼儿都是临摹画作,或者根据主题添画,在此次的活动中样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一段话用绘画符号表现,这样的形式第一次接触到,使孩子们无从下笔。因此应该加入教师示范的环节,请幼儿说一说想说的话,教师示范画一画。

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对幼儿思维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幼儿首先必须知道自己写的信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要了解每一个内容都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出来,以及内容之间的联结等等,只有孩子做到了心中有数,才可能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绘画。对于刚刚接触信件来代替口头语言这种表达方式的幼儿来说,他们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自然就更有困难了。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区域活动中渗透相关内容,帮助孩子丰富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发展孩子的思维,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一次让孩子尝试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相信到时候会有很大改观。

幼儿百科:信纸是一种切割成一定大小,适于书信规格的书写纸张。信纸是以优质的木桨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可以用于学生写作文及从业人士写报告总结等时所需的用品,适用于各年龄段人士使用。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整点、半点》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的运转规律。 3、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
    2020-11-2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会跳舞的小米粒》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喇叭通电后的振动现象。 2、尝试操作的方法,提高仔细观察、探索发现的能力。 3、能够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5、养成敢想...
    2020-10-10 阅读全文
  • 小班教案《点点爱上幼儿园》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点点爱上幼儿园》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听懂故事内容,逐步了解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学习在集体中安静地听故事,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
    2020-10-30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点点和多咪的信》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点点和多咪的信》”。让幼儿了解信的基本格式,知道写信需要(时间、地点、事情)三要素,并尝试读信,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根据信的内容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
    2020-06-13 阅读全文
  • 大班美术教案《点线之舞》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大班美术教案《点线之舞》及教学反思”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活动目的: 1.知道粗线与细线,感受线条的流动与多变。 2.会大胆画出不同的线条,感受线与点的对比效果。 3....
    2020-06-2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的运转规律。 3、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

2020-11-2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喇叭通电后的振动现象。 2、尝试操作的方法,提高仔细观察、探索发现的能力。 3、能够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5、养成敢想...

2020-10-10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点点爱上幼儿园》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听懂故事内容,逐步了解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学习在集体中安静地听故事,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

2020-10-30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点点和多咪的信》”。让幼儿了解信的基本格式,知道写信需要(时间、地点、事情)三要素,并尝试读信,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根据信的内容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

2020-06-13 阅读全文

下面是“大班美术教案《点线之舞》及教学反思”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活动目的: 1.知道粗线与细线,感受线条的流动与多变。 2.会大胆画出不同的线条,感受线与点的对比效果。 3....

2020-06-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