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孩子看似“搅局”的问题,其实可以这样回答她

发布时间:2020-01-09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 幼儿教师活动方案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

今天,孩子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熬制山楂酱活动。大家围在桌旁,静静看着炊事员叔叔的操作。

炊事员往已经加热好的锅里放了一点水,思雨立刻说:“什么味道啊,好难闻!”有的孩子也跟着捂鼻子,或者咯咯笑,活动似乎被这一句话搅乱了。

我没有批评思雨,而是请孩子们仔细闻闻,认真观察,猜猜到底是什么味道?

思雨自己首先找到答案,是水倒到加热后的锅里后产生的味道,非常轻微,而随之而来的糖加到水里熬制后的味道有一点点刺鼻。这说明物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虽然化学原理孩子们不懂,但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孩子们找到了自己能理解的比较正确的答案。

当孩子们明白后,我又趁机向孩子们提出“熬制一会后,再问问,味道还会有什么变化?除了味道,山楂还会有其他变化吗?”等问题让幼儿思考,帮助孩子从偶发事件中梳理提升经验。活动在不断的观察、提问、猜想、验证总结过程中逐步进行。  

通过这次偶发事件,我充分意识到,教师要在活动前充分备课,不光是备教材,要掌握提问的技巧,还要备孩子,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提问,适时引导支持孩子探究,把握活动节奏,完成活动目标。  

真正做到“深入”教材,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要理解教材,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YJs21.com

基础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

拓展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

要把教材中的要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并且要备孩子,充分掌握本班幼儿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及需要。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往往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或做法,当教师发现幼儿的观察行为超乎预料时,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武断地阻止,而要通过询问等方式与幼儿沟通,以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和需要,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在孩子们提出质疑的时候,教师要善待幼儿的“小插曲”,巧妙地引导,以恰当的方式支持幼儿的观察。在偶发事件发生时,不急躁,不断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孩子的心理和学习状态,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回答问题要举手


教育随笔:回答问题要举手

开学到现在已经整整四个月了,孩子们也都互相熟悉,在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发言也变得积极了许多,不像刚开始说话都不完整,一句话没有中心意思。但是,在孩子渐渐成长的这个过程中,随着语言能力地不断发展,孩子们爱说、会说,但是这也造成了活动中最大的难题——插嘴。

特别是在语言活动中,孩子们虽然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一个问题教师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来回答,这让许多很想说的小朋友来说有点不够,于是他们便忍不住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都说出来了。这个时候,不管是教师还是孩子,不仅都听不到真正回答问题的孩子所说的话,也使得活动显得有些乱,许多孩子乘机开始“讨论”。为了让孩子改正这个坏毛病,我们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园”,让孩子在模仿老师上课的过程中体会他人插嘴的感觉,而且在活动中,我还会有意地问“小老师”:“你觉得你的小朋友这么吵,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除此之外,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会把声音放低一点,这样孩子们发现听不到故事了,他们就会慢慢地不讲话,认真地听故事了。只有孩子们能够养成耐心听讲的好习惯,这比任何精美的课件都要有用!

自从进行了那一次活动之后,在后来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都慢慢改掉了喜欢乱插嘴的坏习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经常提醒小朋友:“老师最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了!”在每次看到孩子们举手时,我也都会进行鼓励表扬,渐渐地孩子们都养成了耐心听讲的好习惯。

教育随笔:中班幼儿回答问题意识


教育随笔:中班幼儿回答问题意识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已经进去中班的第一个学期我发现谢东烨小朋友上课打不起精神,在课堂上提问问题回答不上来还经常走神。但是一到下课,他特别喜欢疯闹。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面对他,我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和他谈心,他告诉我他的妈妈在布匹市场做生意每天工作到很晚,总是让他一个人玩也没人管,妈妈忙妈妈的,他和市场里的孩子们一起玩。有一天我尝试了,让他到第一排坐。他还是不学习。第二天,我就让他回答问题,他还是不会回答。第三天,我就特别对他运用了丰富的面部表情,他偷偷笑了,他以为我不知道。我看他有兴趣了,马上让他回答问题。他还真回答对了。于是后来的学习中,我就总是对孩子们时而皱皱眉毛,时而开怀大笑,果然孩子课堂上的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通过和孩子谈心,让孩子感觉老师离我很近,让孩子能接受我。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愉快的情绪,感受知识的乐趣。其实说白了,就是教师要用激情去点燃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去表达,用爱去照亮孩子的心灵。让所有孩子快乐才是我们的服务宗旨,给所有孩子知识的乐趣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我们的辛勤培育下快乐、健康成长!

教育随笔:点名也可以这样玩


如果说幼儿园的点名只是为了核对人数,或打发时间,那真是放弃了一个大好的教育机会。点名的学问深不可测。点名有助于培养幼儿常规。点名前必须让幼儿明确,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小朋友必须安静,该是谁就是谁,像那种老师只管叫着名字,不管孩子乱喊一气的点名不要也罢。点名有助于促进孩子间的友爱情感。点名时不妨跳过请假幼儿的名字(谁来谁没来,不需要依靠点名来确定,老师应该时刻做到心中有数),点完后,问幼儿:“谁没来?”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注情感,同时还可通过点名鼓励坚持入园的幼儿。

点名可以渗透数的概念。小班幼儿可以要求他们点数自己组多少人,练习5以内点数。中班可要求多数几个,大班则可要求全数,还可练习默数,自己报数,进行偶数,奇数,相邻数等概念的渗透,并且也可以适当的渗透乘法概念。

点名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时间概念。年月日,星期,以及昨天,今天,明天等。每次点名前告诉幼儿日期,有没有特殊性,借以进行人文教育。点名可以促进师生感情。采用丰富多彩的点名方式,如被点到名的小朋友模仿小动物叫,或是用特别的方式与小朋友老师打招呼等。

教育随笔:我教幼儿这样看书


看图书,是开发幼儿智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去年,我们幼儿园为了达标晋级,在园内经费特紧张的情况下,园领导还是咬紧牙为孩子们购买了各种图书。开始我想:有了图书,幼儿的智力就会很好地得到发展。于是,我手捧一大摞图书,逐个给孩子发完便了事,谁知再回过头来看看孩子,有的三两下翻完了、有的从后往前翻、有的竟将书倒着看。看到孩子们这样看书,我一气之下将图书收放了起来,好久都没有发给他们看。

现在,孩子们已经升入了大班。各方面的认知能力都大有提高,很多孩子还识得了不少汉字,我想,那些丰富的图书再不给孩子们看,真是枉费园领导的一片苦心,太可惜了。于是、我经过仔细分析,想了几种不同的发书方法诼一实践,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我发书时,将书的正面朝上,按幼儿的视看方向递过去,递时并告诉幼儿书的名称。

2、我发书时,诼一向幼儿报书名,想看该书的幼儿举手上来领取,如果有几个幼儿想看同一本书,可帮他们排好看书的顺序,让他们轮流看。

3、我将所有的图书摆在桌子上,老师和几名幼儿做图书员,让幼儿自己上来借书看。

经过以上三种不同的发书方法,我发现很多幼儿对自己手中的图书都很感兴趣,下课时都不想交出图书、有的能将自己所看图书的内容讲给对方听,真正的起到了以图书开发幼儿智力的作用。

教育随笔:这样的男孩


一天早上我一边和孩子们在外进行晨间锻炼活动,一边迎接着每位来园的孩子。忽然听到哭声,一看原来是辰辰正哭着,爸爸束手无策的牵着他,我赶快上前安慰,并询问怎么了?爸爸告诉我是因为照片还没拍的缘故,于是我耐心告诉他“没事的,今天回去再拍好了”并一边暗示他爸爸可以离去了。可辰辰不肯,死命地攥着他爸爸的手,好不容易他爸爸才脱开了身,快速的走了,这回倒好,他跟我干上了,拳打脚踢,孩子们纷纷说:“不可以打老师的”,边上有家长也这样的说着,他收住了打人的举动,可还是闹得厉害,我一个人不行了,直喊何老师来帮忙,最后合我们二人的力量才把这家伙搞定。

辰辰是小班时就已入园的孩子,一年多时间的接触,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听说他和中二班的洋洋是亲戚关系,可洋洋的爸爸却说还没听过他叫过一声“舅舅”。佳毅和洋洋两人平常总在一起玩,互相亲热的称对方为“辰辰、洋洋”。两家的大人也常走动。但两个孩子的个性却截然不一,洋洋性格开朗活泼,属于非常抢眼的孩子,不管到哪儿他总是很让人瞩目,而辰辰却一点也没感染到,个性格内向,话又不多,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孩子。因为选做小老师时,他高举小手,而真正请他做小老师时为班内的同伴分发餐点,他无动于衷,我反复的叫他的名字,他就像不认识你一样没反应,同伴催他,他也不理人,你说气人不?他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而不像其他的孩子做小老师时那积极的样儿。又如:教授新儿歌时,他和晞晞整堂课都没好好听,提醒他俩多次后,我请他们上前面来学念,晞晞知道我生气了,念得还是很认真的,一会儿就学会了。可辰辰嘴巴还是没有动起来,别说我生气,孩子们看到此情景,也生气了,他们说:“他不念,今天中午别让他吃饭了;一直叫他学,直到他学会念;”等等,别说孩子们的话起了作用,慢慢的他的嘴巴在跟着念了,后来在我和集体幼儿带着他反复诵念下,辰辰终于学会了念这首诗歌了,你说累人不?

正因为上一天我对他爸爸说了,请他拍摄一张辰辰在家为家人服务劳动的照片,他也听见了,可他爸爸那天没拍摄,由于这个缘故,因此一早上演了这一幕。辰辰长大了,知道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了,想成为好孩子了,喜欢被表扬了,我相信辰辰会成长为一个越来越棒的男孩的。

教育随笔:从孩子的内心看问题


今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疏杰突然大声说:“老师,钰涵吐了。”我急忙走过去,询问钰涵哪里不舒服。钰涵胆怯的望着我,小声的说:“肚子疼。”当时我以为她是肠胃不舒服,心里想着尽快与她家里联系。我一边找电话,一边寻思着:不对呀,一般肠胃型疾病呕吐脸色是苍白或蜡黄,为什么钰涵现在的脸色是粉红的呢?想想她那胆怯的眼神、微小的声音,让我心中犯疑。

我正思索着,一阵微风吹来,夹杂着萝卜炖鸡的味道。我心中一动,难道是钰涵不喜欢吃萝卜?我又来到钰涵身边,温和的对她说:“钰涵,你是不喜欢吃萝卜还是真肚子疼?”这一次,钰涵爽快的回答:“老师,萝卜的味道太难闻了,我从小就不喜欢吃,但是,在幼儿园里我不敢说,因为你常说不许挑食,样样蔬菜都要吃,所以我吃下去就想吐……”

听着孩子真诚而无奈的话语,看着孩子纯真而委屈得面容,想想自己都不喜欢吃萝卜,我的感受是何等的爱怜和揪心呢?此时我真在为自己在某些教育情景中的霸权和专横行为感到羞愧、自责。尽管许多教育行为是善意的,但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却没有落到实处。

我重新给钰涵盛了一晚饭,看着她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我很满足,这种满足发自心底。让我们都站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看问题,让他们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不一样的答案


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辨别乐音与噪音。当我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这是好听的音乐;而当播放噪音时,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我问:“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大部分孩子说不好听,只有乐乐大声地说:“这个声音好听!”我非常不高兴,瞪着乐乐说:“这么吵闹的声音你觉得好听吗?”我正想批评他,可看他一脸的委屈,我忍住火气问:“为什么你会觉得这声音好听呢?”乐乐轻声地说:“你不是说过聪明的孩子和别人想的答案不一样吗?”我一时无言以对。许久,我才说:“乐乐,你真的觉得这个声音好听吗?”乐乐摇了摇头。

原来乐乐的另类回答只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夸奖,并非是他的真正想法。平时,我们总是要求孩子想出不一样的答案,对有不一样答案的孩子大加赞扬,如“某某的玩法与别人的不一样,真能干”“某某的玩法真好”,等等,以为这样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其实对孩子来说,要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答案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要求每个孩子说出不一样的答案,而是要帮助孩子理解“不一样答案”的意义,并提供一定的线索,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想象、创造,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发展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今天我在户外运动器具区观察孩子们活动,发现明明玩了多种玩具,唯独不去玩攀岩。他玩完滑梯经过攀岩时,站在下面朝上望了望,用手拉了拉岩角,用脚踩了踩,转身又去玩别的玩具了。

看来,他不是对攀岩没兴趣,而是不敢尝试。他担心什么呢?我来到明明身边故意问他:“都玩过了?”他点点头,说:“是的。”我又问他:“攀岩呢?”明明看着我,过了一会儿说道:“我不会爬!”我微笑着说:“没试过当然不会,你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爬的,然后照样子试一试,你一定能行的。”他摇摇头说出了实话:“我不敢爬,我害怕。”“那我帮你!”我请大淳作示范,同时给明明讲解动作要领。只见明明照着同伴的样子双手攀住岩角,双脚同时踩了上去。我高兴地鼓励道:“好!成功了!”话音刚落,明明便大叫:“啊!我不行了,陈老师——”话没说完滑了下来。没等我开口,明明便难过地说道:“我不爬了!摔下来别人要笑话我的!”原来除了胆小,他更怕丢面子。于是,我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爬上去了吗?再试一次,屁股不要翘起来,手脚用力。你放心,我不会让你摔下来的。我会托住你的。”听了我的话,明明开始作第二次尝试。我用手托住他,让他把重心向上移,在我的帮助下明明又向上攀了一个岩角。眼看他一步步接近终点,我赶紧请大淳上去接应。一看上下都有人帮助,明明的胆子大了一些,继续用力往上爬。这时有不少小朋友过来鼓励明明:“加油,明明!”大淳也叫道:“你用力踩,我拉你,眼睛别看下面!”只见明明脚一踩,腿一跪.上去了。“耶!成功!”四周响起了欢呼声!

在指导孩子玩运动器械时,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的活动情况,揣摩孩子的心理,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如用充满期待的语言(你行的、我帮你、勇敢些等)让幼儿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并借助同伴的力量调动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去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享受运动的快乐。

教育随笔:以后,我会和孩子们这样“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聆听到了虞永平教授的“追求生活化的幼儿教育”专题讲座,不但被他做为幼儿教育专家所具有的沉稳的外表敏捷的思维所打动,更被他具有内涵的讲座内容所吸引。一看到这个讲座主题我就欣喜若狂,一个很实用的话题。想赶快静下心来聆听专家的解读,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来滋润我干涸的心田。

虞教授指出“生活的教育、生活的原则、生活的理念是学前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名话足以说明了“生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以前我很少接触到这种理念,这次让我对这些词汇铭记在心,看完视频后我通过网上查询深入地研究学习了这些词汇所蕴藏的生活道理,以后,我会和孩子们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成长进步。

虞教授指出“教育不只是教孩子们教材上的内容,老师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关注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寻找幼儿教育的方法,才能让教育变得生动、有趣。”听完这段话,我让视频暂停了片刻,久久来回味这名话的内涵。平时我们在这块做的相当不够好,对生活中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在我们身边到处有现成的资源可以利用,我们却视而不见,抛开现成的朴实资源去追求时尚地前沿地东西,老师天天从网上找一些孩子们连见都没见过的一些实例来教学、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们买一些高科技产品当玩具……这难道不是我们老师家长范的教育错误吗?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现成的资源来教育。秋天到了,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种植园里上一节关于树叶的课,让孩子们在观察真正的树木中去探索树木的变化以及生长规律。科学课上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空气无处不在,我们可以让幼儿到走廊里拿着方便袋捉空气、回家后让孩子们和妈妈在公路上捉空气、在家里的厨房里捉空气、在家里的客厅里捉空气,第二天回幼儿园让孩子们再来说一说空气无处不在的事实,效果肯定的不错的……材料来自生活当中,我们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去发现生活中的资源。

虞教授的讲座中让我记忆最深的一名话就是“老师教育孩子就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生活,老师在参与孩子们生活的过程中去指导孩子们需要进步的东西。”我想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心态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过程也不会觉得有压力不会觉得累不会觉得枯燥,因为当我们在和孩子们生活的过程中肯定能发现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东西:孩子们语言上的进步、情感的丰富、动作的熟练、心情的愉快……这样的教育该是多么的幸福!

难道这不就是一线老师们所追求的幼作教育吗?这不就是一线老师们平时所缺少的教育吗?这不就是一线老师平时应该提高的教育点所在吗?于是我边听边记边反思反总结。将这些实用的“法宝”逐字逐句的内化为自己知识,做为以后工作的指南。

孩子们,我会和你们一起“生活”!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回答问题要举手 教育随笔:回答问题要举手 开学到现在已经整整四个月了,孩子们也都互相熟悉,在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发言也变得积极了许多,不像刚开始说话都不完整,一句话没有中心意思。但是,在孩子渐渐成长的这个过程中,随着语...
    2021-06-1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中班幼儿回答问题意识 教育随笔:中班幼儿回答问题意识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已经进去中班的第一个学期我发现谢东烨小朋友上课打不起精神,在课堂上提问问题回答不上来还经常走神。但是一到下课,他特别喜欢疯闹。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活泼的孩...
    2021-06-1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点名也可以这样玩 如果说幼儿园的点名只是为了核对人数,或打发时间,那真是放弃了一个大好的教育机会。点名的学问深不可测。点名有助于培养幼儿常规。点名前必须让幼儿明确,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小朋友必须安静,该是谁就是谁,像...
    2021-05-1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我教幼儿这样看书 看图书,是开发幼儿智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去年,我们幼儿园为了达标晋级,在园内经费特紧张的情况下,园领导还是咬紧牙为孩子们购买了各种图书。开始我想:有了图书,幼儿的智力就会很好地得到发展。于是,我手捧一大...
    2021-05-04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这样的男孩 一天早上我一边和孩子们在外进行晨间锻炼活动,一边迎接着每位来园的孩子。忽然听到哭声,一看原来是辰辰正哭着,爸爸束手无策的牵着他,我赶快上前安慰,并询问怎么了?爸爸告诉我是因为照片还没拍的缘故,于是我耐...
    2021-04-30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回答问题要举手 开学到现在已经整整四个月了,孩子们也都互相熟悉,在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发言也变得积极了许多,不像刚开始说话都不完整,一句话没有中心意思。但是,在孩子渐渐成长的这个过程中,随着语...

2021-06-1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中班幼儿回答问题意识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已经进去中班的第一个学期我发现谢东烨小朋友上课打不起精神,在课堂上提问问题回答不上来还经常走神。但是一到下课,他特别喜欢疯闹。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活泼的孩...

2021-06-16 阅读全文

如果说幼儿园的点名只是为了核对人数,或打发时间,那真是放弃了一个大好的教育机会。点名的学问深不可测。点名有助于培养幼儿常规。点名前必须让幼儿明确,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小朋友必须安静,该是谁就是谁,像...

2021-05-17 阅读全文

看图书,是开发幼儿智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去年,我们幼儿园为了达标晋级,在园内经费特紧张的情况下,园领导还是咬紧牙为孩子们购买了各种图书。开始我想:有了图书,幼儿的智力就会很好地得到发展。于是,我手捧一大...

2021-05-04 阅读全文

一天早上我一边和孩子们在外进行晨间锻炼活动,一边迎接着每位来园的孩子。忽然听到哭声,一看原来是辰辰正哭着,爸爸束手无策的牵着他,我赶快上前安慰,并询问怎么了?爸爸告诉我是因为照片还没拍的缘故,于是我耐...

2021-04-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