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水果叠藏乐
发布时间:2019-12-25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说课稿教材简介
《水果叠藏乐》是结合小班主题活动《果儿香》自主创新设计的一节数学活动。活动内容是以幼儿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联系已有经验分析寻找两次难易不同的叠藏水果为贯穿,有机融合对大小、数量、颜色的认识。
设计意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前提。本节活动我们将数学思维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活动《果儿香》有机融合,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易转移、缺乏观察方法的特点,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课件、轻松有趣的游戏、丰富简便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观察思维的方法以及数学方面的经验。
教学目标
1.幼儿能运用整体观察、局部至整体的细致观察方法,结合已有经验的分析从叠藏在一起的水果图像中寻找水果。
2.感知物体的大小、颜色和数量。
3.巩固对水果特征的认识。
4.培养幼儿独立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具:
A:课件1:整体水果叠藏在一起的课件2个。WwW.YjS21.Com
B:课件2:局部水果叠藏在一起的课件1个。
2.学具:
A:幼儿人手一份整体水果叠藏在一起的大操作卡(下有插入袋)和相应的水果卡片。
B:幼儿人手一份局部水果叠藏在一起的大操作卡(下有插入袋)和相应的水果卡片。
3.幼儿已积累了有关水果的经验。
4.学过的歌表演《水果宝宝》音乐。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你喜欢吃水果吗?
幼:喜欢!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
幼1:我喜欢吃西瓜……
幼2:我喜欢吃桔子……
幼3:我喜欢吃哈密瓜……
(在幼儿表述时,教师可适当地问一问个别幼儿喜欢这种水果的理由。)
师小结:哦!看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水果有营养又好吃,所以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吃。
评析:直接从小朋友讲述喜欢吃的水果导入,符合幼儿的认知需要和已有经验,能调动孩子们讲述的愿望和积极性,使活动自然导入到下一环。
找一找整体叠藏的水果
(1)共同找出叠藏中的水果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例门看!(出示叠藏在一起的水果课件。)
老师喜欢吃的水果都叠藏在一起呢!(师做叠藏的手势和身体示范,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叠藏”的含义。)仔细看一看,是什么水果呢?(幼儿观察。)
幼1:是香蕉。
师:香蕉在哪里?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用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幼儿指出后,师一点课件香蕉,香蕉就跑到下面的袋子里。)用这种方法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还有什么水果藏在里面?
幼2:还有西瓜!
师:你们同意吗?
幼:同意……(师一点课件西瓜,西瓜就跑到下面的袋子里。)
幼3:还有菠萝……(师一点课件菠萝,菠萝就跑到下面的袋子里。)
师:小朋友!你们的小眼睛很亮!将老师叠藏在一起的、喜欢吃的水果都找出来了!最大的水果是什么?
幼儿:西瓜。
师:哦!那我把大标记送给它。(师一点课件,大标记就跑到西瓜的旁边。)这里的水果有什么颜色?
幼儿:绿的、黄的……
(2)独立寻找叠藏中的水果
A:幼儿独立操作
师:小朋友!我们班的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呢!就藏在小朋友面前的卡片上,请你把它翻开来。(幼儿翻开)哎呀!这些水果也叠藏在一起,请你们仔细观察哦!看出来后从小碟子里将水果拿出来,插在下面的透明袋子里。看谁能发现王老师喜欢的水果?
(幼儿观察、寻找叠藏中的水果,并把它们分别插入透明袋中。)
B:组织幼儿交流(运用课件)
师:你们找出王老师喜欢吃的水果了吗?是什么?
幼:有苹果、葡萄、桔子、樱桃。(幼儿说时,老师运用课件,在得到孩子们的一致同意下点出相应的水果放到袋子里。)
师:看一看你都找对了吗?(引导幼儿检查并指导不太准确的幼儿。)
师:王老师喜欢吃的水果有几种?(4种。引导幼儿从左到右点数验证。)
师:葡萄是什么颜色的?(紫色)樱桃是什么颜色?(红色)哪种水果最小?
幼:樱桃。
师:樱桃最小,我们把什么标记送给它?(小标记。师一点课件,小标记就跑到樱桃的旁边。)
解析:了解老师的爱好可是孩子们很高兴的事,于是我让幼儿寻找王老师喜欢吃的水果,不仅激发了幼儿内在的求知欲望,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观察的专注力,巩固了观察方法的运用。
2. 找一找局器叠藏的水果
A:幼儿独立操作。
师:水果宝宝还有一件更难的事想考考小朋友呢!它们说:我们把自己分成了一半,然后叠藏在一起,你们还能找出我们来吗?(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这些叠藏在一起的水果宝宝和刚才可不一样,都是分开来的一半,然后叠藏在一起的。你们能找出来吗?
幼儿:能。
师:那让我们来试一试吧!请小朋友翻到第二页操作卡,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然后把水果也插入到下面的透明袋子中好吗?
(幼儿独立操作。)
B:组织幼儿交流(运用课件)
师:你们找出来了吗?
幼1:是苹果。
幼2:是桃子。
幼3:还有草莓、梨子。(幼儿说时,老师运用课件,在得到孩子们的一致同意下点出相应的水果放到袋子里。)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看一看你全找对了吗?(引导幼儿检查并指导找得不太准确的幼儿。)
师:刚才藏起来的水果宝宝有几个?
幼:4个……(引导幼儿点数验证。)
解析:观察寻找局部叠放的水果对幼儿来说,又有了更大的难度,既要观察局部,又要观察叠放部位。为了激发幼儿的挑战精神,教师运用了拟人化语言——“水果宝宝考考小朋友”引发幼儿操作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独立操作时做到静心观察和思考,并充分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已有的观察方法。
师:今天水果宝宝很高兴,它想和小朋友跳舞呢!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宝宝和它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吧!
幼儿在音乐中表演《水果宝宝》舞。
活动评析
1.本活动设计遵循两个特点:
第一,内容切入点小。刚进入小班的幼儿还不会观察,而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于是,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以水果叠藏为贯穿,有机渗透数学知识,使幼儿在自主寻找叠藏的水果活动中获得主动发展。
第二,过程设计梯度化。本节活动主要有两次操作:寻找整体叠藏的水果和局部叠藏的水果,操作内容由易到难递进,从而使幼儿的能力在操作中不断得以提升。
2.本活动设计体现了三个理念:
第一,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中教师充分让幼儿自己观察思考,通过有效的幼幼互动、师幼互动,使幼儿在自主操作中获得主动发展。
第二,体现教学的游戏性。活动中教师创设了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充分引发了幼儿的探索、操作欲望,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三,体现教学的趣味性。活动中教师依据刚入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充满变化的观看中保持探索的积极性。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叠叠高
活动目标:
1.通过叠高活动感知纸盒、木片、积木、插塑从低到高的变化。
2.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初步体会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类大纸盒、木片、积木、插塑、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纸盒,请小朋友来做建筑师把他一个一个叠起来。请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他们能叠多高。
2.纸盒拼拼乐。
幼儿自由探索叠高,教师指导孩子叠高的技能。
讨论:宝宝叠了几个纸盒呀?后来为什么就倒下了呢?怎样才能不倒下呢?(要一个一个对齐了叠)3.物品叠叠乐。
教师说我们除了拼纸盒,还可以怎么玩呢?(木片、积木、插塑)教师出示记录单,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探索结果。
幼儿再次尝试用各种物品叠高,体验活动成功的快乐。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的实践和记录。
4.幼儿说说自己叠高的记录结果和感受,表扬活动中认真探索和认真记录的的幼儿。
5.幼儿整理活动区域,回教室休息。
附:操作活动记录单: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快乐的水果旅行》
教学期望(目标):
1、在编排汽车座位号活动中,巩固5以内的相邻数,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通过创设情景为水果设计花衣服,发展幼儿对应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水果宝宝,一辆平面小汽车,贴花纸,音乐等。
教学设计即目标达成过程:
一、 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旅行吧!
(听着音乐,幼儿和教师开着小汽车在活动室里看风景。)2、瞧,停车场到了,让我们一起停下车休息一会儿。
? 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我们的汽车上有几个座位呀,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指着自己的汽车数一数)二、为编排汽车座位号,添加五以内的相邻数1、座位的上面有什么?数字在这里代表什么意思呢?
(数字宝宝,座位号)2、刚才我们开着小汽车来的时候,工人叔叔告诉我他们在排座位号的时侯不小心排漏了几个?怎么办?
(幼儿自主探索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3、小结评价幼儿自主探索的结果。
(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小结:小朋友真爱动脑筋,都学会用找邻居的方法来贴座位号。
三、为水果设计衣服,发展幼儿对应能力。
1、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成熟了,水果宝宝也想穿上花衣服坐上我们的汽车去旅行。瞧,这是----,数一数水果身上有几朵花,她应该坐到哪个座位号下去?
(出示带花朵的水果)2、幼儿自主探索,给穿花衣服的水果宝宝找到正确的座位。)(教师提示幼儿;水果宝宝身上花的朵数要和座位号是一样。)3、看一看汽车上还有没有空座位?我们还可以再邀请一些水果宝宝来坐满座位。这是几号座位?应该请穿几朵花的水果宝宝来座。
(幼儿自主探索,为水果宝宝设计花衣服并且找到正确的座位。)4、小结评价幼儿自主探索的结果。
(先幼儿相互交流,再部分幼儿上前发表自己操作结果,集体验证。)四、游戏《带着水果宝宝去旅行》。
1、我们检查一下,水果宝宝都找到正确的座位了吗?
(幼儿相互交流)2、听着音乐,开汽车去旅行。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活动案例:买水果――分水果
第一次承担幼儿园之外而且还是全市的公开课,心里既紧张又忐忑,但也是一次挑战,所以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完成好这次任务。
本单元的游戏是符号聚敛类游戏,主要发展幼儿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的能力。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抽象思维刚刚萌芽的特点,从实物到图片,层层递进,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在探索中逐步获得等分的含义。《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教育过程中,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由于我班孩子的年龄是5岁多,根据他们爱发现,爱思考,逐步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较弱的年龄特点,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卡片,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等分水果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2、理解等分的含义,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3、仔细观察水果的种类和数量,并能按要求取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⑴教具:购物单2―5,水果卡片32张,实物4个梨、4个苹果、2个香蕉,2个大盘子,3个小盘子
⑵幼儿材料:购物单2―6,水果卡片54张
2、经验准备:理解种类和数量这两个词的含义,在数学活动中,已了解等分的基本含义。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完成几个任务――分水果,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二、通过实物等分,初步感知等分的含义。
1、出示4个梨,进行实物等分,初步了解等分。
问:这里有几个梨呢?请把它们分在两个盘子里,两个盘子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把4个梨分成了几个和几个? 两个和两个是不是一样多呢?
小结:像这样把4分成2和2,就是两等分。我们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第二盘水果该怎么分呢?
2、出示4个苹果和2个香蕉,按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问:这里有几种水果呢?这两种水果各有多少呢?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小结:我们把4个苹果和2个香蕉分成了一样的两份,也就是把他们按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等分。我们顺利的完成了第二个任务,小朋友们非常的聪明。
3、水果的种类和数量不变,盘子的数量变了,左边一个,右边两个,按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
问:请小朋友观察,两边的盘子怎么样了?左边几个?右边几个?同样是这些水果,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小结:虽然两边装水果的盘子数量不一样,但是我们分的水果种类和数量是一样的。
刚才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完成的任务,现在把任务交给你们自己来完成,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探索购物单2、3,通过操作进行水果数量和种类的等分,理解等分的含义。
1、认识购物单。
2、幼儿探索操作购物单2、3。
问:你们的桌上有许多水果购物单,请你拿出购物单2、3,请你把这两种水果分在两边的盘子里,每边都要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要一样多,该怎么分呢?
分好的小朋友请举手。刚才我发现小朋友们很快完成了购物单1,而且完成得非常好,购物单2该怎么分呢?
3、验证购物单2,并纠错。
问:①这里有些什么水果?有几种?②有几个苹果?有几个梨?要把他们分成一样的两份,你是怎么分的?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结果。
问:①这边有几种水果?另一边有几种水果?②这边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另一边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
两边分得的水果是一样的。你们非常棒!
问:如果一个筐只能放一张卡片,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在卡片中找一找,有没有既有苹果又有梨的卡片?
4、验证购物单3,并纠错
我们成功的完成了购物单2的任务,请你把水果卡片整齐的放回到你的正前方。
四、操作购物单4、5,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同伴间互相检查等分结果。
师:今天每个小朋友都认真的动脑筋,成功完成了任务,非常了不起,你们愿意,请拿出购物单3、5,将购物单上的水果也分成一样的两份,分好以后,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相互检查。
五、活动结束。
你们真了不起,有了你们的帮忙,水果超市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的。鼓励自己。
我的教学感悟:
一、备课
我将整个单元的目标、重点及过程完整的仔细阅读后,初步写了《分水果》的活动计划。重庆市研究中心的老师们非常热心的为我指导,进行修改,由于这是一个数学活动,要求语言表达精练、准确、严密,老师们从活动目标、准备到活动过程,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非常细致的斟酌。由于活动中共有12张购物单需要操作,因此让孩子怎样科学、合理的完成购物单,完成几张购物单,都成为我们讨论时的重点,经过几番激烈的讨论,制定了一份完整的活动计划:通过实物操作过渡到购物单,先由老师讲解购物单,然后请幼儿操作并进行点评,再次练习操作购物单。对此,我对自己更加充满了信心,并将在一个月后进行试讲。
二、第一次试讲
这次活动不仅仅代表我一个人,还代表着整个新桥医院幼儿园。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们非常重视,也担负起了活动的责任,在专家们来之前,先让我在幼儿园老师们面前进行第一次试讲。我原认为经过周密的设计和专家老师们的共同备课,一定会很成功的,可是没想到试讲之后,效果很不理想,除了两个小朋友好象明白以外,其余的孩子似乎完全没进入状态,自己对整个活动的环节也不熟悉,经过反思和老师们的意见,有四点需要改进:1、幼儿操作的卡片太多;2、从实物到卡片过渡太快,幼儿没有理解水果种类和数量上的等分;3、幼儿对购物单上两边装水果的筐数量不相等的情况没有理解;4、在教具操作中比较混乱。针对试讲出现的问题,我对计划进行了修改:1、在实物操作中,小结时更明确,细致。2、在操作购物单时,更细化,分为两步,先将购物单两边的筐设计成左右数量相等的两个,再转换到左边一个,右边两个,使幼儿真正理解虽然组合方式不同,但两边分得的水果种类和数量是一样多的。
三、第二次试讲
在紧张的准备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中心的老师将要来看我的试讲,由于自己不急不徐的性格和我似乎觉得这不过就是一次试讲的随意态度,在老师们都已坐好了,我还在慌慌张张的准备教具,准备场地,在活动中由于之前的慌张,语言表达含混不清,中心老师对我的试讲很不满意,我的第二次试讲也失败了。记得有一个孩子说:“天啦,好难啦!”孩子们也并没有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经过专家老师们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我再一次将计划进行了修改:1、目标也由体验成功的喜悦改为有探索等分水果活动的兴趣;2、为了孩子们更好的掌握在不同组合方式下对水果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在实物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改变盘子的数量来感知组合方式不同,但两边分得的水果的种类和数量是一样多的;3、在购物单操作中,采用幼儿先探索,老师再讲解的模式。
四、修改再修改
经过前两次失败,我有些灰心,对自己是否能完成好这次任务有些动摇,甚至不敢再讲了,但是想到有专家们的指导,老师们的共同帮助,我还是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出色的完成任务,因为我的信念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经过反复的思考、理解,自己不断琢磨怎样表达才更简单又易懂,在周末时,一次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专家,我一次又一次的把计划修改,这次绝不能让中心的老师们失望。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次试讲成功了,为了精益求精,我在引入部分要求更简洁直接,激发幼儿的挑战兴趣,对幼儿怎样有序的操作购物单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之后,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再老师们面前再一次试讲,征求意见,老师们对个别词汇进行了纠正,最后一次试讲中,我得到了肯定,它给了我信心和力量。
五、收获和体会
经过一个半月的精心准备,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面对如此多的“观众”,我心里有些紧张,但我相信自己能行。我满怀激情的上完这次活动,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认可,并得到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1、在实物操作的第三个环节中,可以引导幼儿寻找多种组合方式;
2、在小结购物单时,不仅要验证两边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要一样,还要验证两边每种水果的数量合起来是不是跟购物单中的数量一样多。
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了真正上好一堂公开活动是多么的不容易,要上好一堂公开课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和思想上的准备;其次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让其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再次就是离不开专家和老师们的引领、指导和帮助;最后要反复实践――修改――实践――修改,并不断给自己树立自信心。
尽管付出许多努力,花了许多时间,投入了许多精力,也十分辛苦,但回想起来都是值得的,因为它让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送水果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5.并理解5以内各数的实际意义。
2、能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3、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活动准备:
1、《数数是多少》游戏卡中的数字卡1-5。
2、《送水果》游戏卡。
3、幼儿水果游戏卡。
4、《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一)、(二)。
活动过程:
☆排序
1、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1-4,请幼儿为数字1-4排序。
教师:这是数字几?我们可以怎样给它们排队?为什么?
(幼儿可从大到小排,或从小到大排)
教师:数字4后边应该是几?
2、出示数字卡片5,引导幼儿认读并辨认5的特征。
教师: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为什么要排在数字4的后面。
☆游戏:送礼物
创设小熊过生日的情境,为小熊送礼物。
教师:小熊今天过5岁生日,你们想送他什么礼物?小熊希望是用数字5来代表这个礼物的数量。
☆操作:送水果
1、出示《送水果》游戏卡,练习按数取物,引导幼儿寻找、点数水果。
教师:小熊最喜欢吃水果,这有很多水果,请小朋友每人取出一种水果,数量为5个。
2、出示数字卡片,幼儿练习按物取数,引导幼儿互相验证"礼物"的数量。
教师:请小朋友互相数一数,水果的数量对不对,并找出相应的数学卡片,放在旁边。
3、完成操作单《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一)、(二)。
教师带幼儿阅读操作单,在幼儿完成操作单过程中及时鼓励引导,并以大拇指粘贴作为奖励贴在幼儿的操作单上。
☆延伸
将操作单放入活动区,请小朋友在活动区中继续进行相互验证操作单的正确与否。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幼儿探索、自主的学习,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数学活动中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幼儿想象5像什么的环节上,给予了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满足幼儿想象的需求,对幼儿的发散思维的发展十分有利,使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本活动的容量较大,特别是后面的画圆点环节,由于借班上课,忽略了对本班幼儿这方面能力的了解,使得时间过长,可将此环节作为延伸活动,放入活动区进行。将此环节运用前面的水果卡片再设计一个小游戏来替代。
他评:
林晓静老师:教师的语言有欠规范。
张晓梅老师:
1、教师的鼓励及时、到位。
2、活动内容的安排有些丰满,使得教学容量过大,可将操作单环节放入活动区进行,改为为小熊再次选水果,加深难度选两种水果,数量合起来为5个。
3、教师的语速过快,提问的语言不规范,提问后要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4、注意活动能够中的动静交替,教师能采取好的策略将幼儿的注意力收回来,但要注意细节,特别是幼儿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策略给予时间上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