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家

发布时间:2019-12-17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 幼儿园语言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孩子带来一本名为《家》的图画书,质朴的图画配着简短的文字:“小虫子,小虫子,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绿绿的草丛里。小鲤鱼,小鲤鱼,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清清的池塘里。小黄莺,小黄莺,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密密的树林里。小白云,小白云,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高高的蓝天里。小宝宝,小宝宝,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妈妈暖暖的肚子里。”这是一本十分精致的图书,第一,形象十分可爱,贴近幼儿生活;第二,语言干净简洁,便于幼儿朗诵和表现;第三,情节循环往复,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这是很好的阅读材料。于是,我决定以这本书为载体,设计一次语言教学活动。我对图书进行了重新编排,将文字去掉,采用绘画的方式自制了只有图画的无字图书,让幼儿在观察画面的过程中,大胆表达,主动创编儿歌。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了解动物都有不同的“家”。 2.喜欢和同伴共同阅读,乐于表达,并自主创编一问一答式的儿歌。 3.感受问答歌的特点,有感情地与同伴合作朗诵。 活动准备 1.无字图画书《家》,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2.角色小图标,“家”的图片,房子大背景图片。 3.幼儿已经学过另一首诗歌《家》。 活动过程 一、教师示范讲述导人活动,引起幼儿表达的兴趣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老师的家在美丽的××小区,小朋友,你们的家在哪里? 2.鼓励幼儿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自己所在的小区,还可以寻找住在相同小区的伙伴。 3.小结: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的家,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二、幼儿合作阅读图书,到书中寻找“家”的话题 1.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有关家的书,书中会有谁,他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的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幼儿合作阅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从无字图书中寻找话题。 3.阅读后交流,以图标的形式呈现阅读内容。 (1)师:你在书中看到了谁?他的家在哪里?让我们来问一问。(教师与幼儿练习问句“×××,你的家在哪里”,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角色和他“家”的小图标,并列放在房子大背景图中) (2)师:你觉得小虫子会怎么回答。谁能用一个好听的词说一说。小虫子在回答的时候可能还会做什么动作?让我们把这一句连起来说一说。(如老师问:小虫子,小虫子,你的家在哪里?幼儿答:我的家在绿绿的草丛里。教师可引导幼儿做小虫子扭来扭去的动作进行对话) (3)师:书中还有谁?他们又是怎么说的?你能用一个重叠词说一说吗? (4)依此方法,引出小鲤鱼、小黄莺、小白云、小宝宝等,帮助幼儿理解密密的、暖暖的等重叠词。 三、引导幼儿归纳阅读内容,体验创编儿歌的快乐 1.教师手指图标:这是一本关于家的书。不知不觉中,我们还发现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2.师:你在儿歌中发现了什么?(一问一答.引出“问答歌”) 3.师:念问答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的时候注意语气、表情:答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那个角色,用角色的语气、动作来回答) 4.师:和你身边的好朋友商量一下,用刚刚学到的问答方法,再来读一读这本书。 5.师: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为什么? 四、对比问答歌和以前学过的儿歌,巩固新经验 1.师: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家》的儿歌,你们还记得吗?这首儿歌和我们今天学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 2.师:既然大家喜欢问答歌,那能不能将原来的儿歌也变成问答歌呢? 五、发挥幼儿想象,拓展关于“家”的话题 1.师:你觉得还有谁也有家,他们的家是什么样的? 2.师:小朋友有很多关于“家”的想法,我们回去后也做一本关于家的图书,记得带给老师欣赏哦!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鸭找家


一、活动目标:

1、学会倾听,能理解故事内容。

2、能说出自己和妈妈的名字。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故事磁带、动物头饰、警察服装。

2、课前让幼儿知道自己妈妈的名字。

三、活动过程:

1、听看结合,欣赏故事:

1)、邀请教师带上动物头饰给小朋友表演故事《小鸭找家》。再请小朋友说一说:--"故事中的小鸭怎么了?"--"谁来帮助它?最后小鸭子找到妈妈了吗?"教师小结:小鸭迷路找不到家了,小兔子、小猪、小鸟来帮助它,最后小鸭子找到妈妈了。

2)、出示故事背景挂图,听故事磁带。幼儿学说小动物的对话。听完故事请小朋友回答问题:--"小兔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是怎么回答的?"--"小猪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是怎么回答的?"--"小鸟对小鸭子说什么了?帮小鸭子找到妈妈了吗?"教师小结:小鸭子迷路了,因为它不知道自己和妈妈的名字,所以小兔和小猪没办法帮他,小鸟边飞边喊"谁家丢了宝宝?"鸭妈妈听见后说"我家丢了鸭宝宝!"这才找到了小鸭子!

2、情景问答《找家》:--"有一天你和爸爸妈妈去逛街,你迷路了,急得呜呜哭,这时警察叔叔过来问你: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你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你会怎样回答警察叔叔?"教师扮警察,幼儿扮迷路的小朋友,练习清楚地说出自己和妈妈叫什么名字。小结:小朋友如果迷路了,要找警察叔叔帮忙,不能和陌生人走!

3、教师带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表演《母鸭带小鸭》,模仿小鸭子走路,结束课程。

四、活动延伸:

1、在区域活动投放幼儿用书和头饰,让幼儿看看、说说,尝试表演故事。

2、情境问答的内容可以不断丰富,逐步加入爸爸、爷爷、奶奶等家人的名字,以及请幼儿说出自己家的地址或电话。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

2.尝试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大胆表现,并以此展开想象,创作对话。

活动准备:故事《逃家小兔》PPT(故事内容附后)。

活动过程

一、看PPT,熟悉故事名称

1.出示PPT(故事绘本的封面)。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看一个故事。快看图片上有谁?噢,图片上有兔妈妈和兔宝宝。猜猜故事名字叫什么?

2.出示故事名字:逃家小兔。

师:逃家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关于小兔子离家出走的故事。

二、听故事,理解故事中的关联关系,学说对话

(一)讲述第一组图(逃跑)

1.播放课件: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逃走啦!”

2.提问:家里有吃的,有玩的,小兔子为什么想逃走呢?听到这样的话,妈妈的心情会是怎样?听听妈妈怎么说的!

3.播放妈妈说的话:“如果你逃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4.提问:妈妈是怎么说的?

(二)第二组图(小兔子变成小鱼)

1.师:可调皮的小兔又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2.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兔妈妈变成什么了?

3.观察画面细节。

(1)师:看看兔妈妈用什么“鱼饵”去“钓”小兔的?妈妈为什么用胡萝卜去“钓”小兔呢?

(2)小结:兔妈妈知道她的宝宝最喜欢吃胡萝卜了,这样做既可以让小兔心甘情愿地跟兔妈妈回家,又不会伤害小兔子。原来兔妈妈这么爱小兔子啊!

4.分角色朗诵,学习句型:“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

师:现在,我演兔妈妈,你们一起演我的兔宝宝,我们来说说小兔子和妈妈的话。

(三)第三组图(小兔子变成石头)

1.师:可是,小兔子不想被妈妈抓住,于是他又变了,他说:“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2.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兔妈妈变成什么了?

3.小结:兔妈妈背着行囊,年纪也大了,爬这么高的山累不累?很辛苦,但兔妈妈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把小兔找回家。

(四)第四组图(小兔子变小花)

1.师:可小兔还是想逃走,他又对他妈妈说:“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到花园里。”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2.提问:兔妈妈变成了什么?小兔子又变成了什么?

3.猜猜兔妈妈篮子里装的是什么?兔妈妈篮子里为什么要放着小草呢?

小结:兔妈妈知道她的宝宝也喜欢吃小草,这样做可以让小兔跟兔妈妈回家,这些小草也藏着妈妈浓浓的爱哦!

(五)第五组图(小白兔变小鸟)

1.提问:(1)可是小兔子还是不想被妈妈抓住,你们看他又变成什么了?谁能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把话说完整?(2)妈妈这时又变成什么了呢?

2.师:那我们来听听小兔子和兔妈妈怎么说的。

(看课件)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

3.两位幼儿表演动作,其他幼儿说句子。

(六)第六组图(小白兔变帆船)

1.提问:(1)小兔子越聊越开心,快看他又变成什么了?(2)这回兔妈妈变成什么了?引导幼儿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把话说完整。

2.师:那我们来听听小兔子和兔妈妈怎么说的。

(看课件)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树,我就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帆船,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七)第七组图(小白兔变空中飞人)

1.师:小兔还是不甘心,他又变了!(看课件)他说:“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我就要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空中飞人,我就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2.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兔妈妈变成了什么?孩子们,看看兔妈妈走在细细的钢丝上,你觉得危险吗?

小结:但是兔妈妈特别爱小兔子,为了把小兔子找回家,她不怕危险。

三、引导幼儿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来创编小兔和妈妈的对话

提问:1.如果你是一只逃家小兔,你会变成什么?谁愿意当小兔子变一变?

2.妈妈会变成什么来找到小兔子?谁愿意当兔妈妈也变一变?

四、教师讲述最后一段

1.师:这时,小兔有点纳闷了,他想:为什么无论我变成什么,妈妈总能找到我呢?原来妈妈是那么爱我呀!于是,他决定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看课件)小兔说:“如果你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在半空中,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小兔说:“天哪!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他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2.提问:最后小兔子跑到哪儿去了?

小结:这只逃家小兔最后还是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3.师:给小朋友留个小任务,回家和妈妈也玩一下这个爱的“捉迷藏”游戏,如果你是一只逃家小兔,你会变成什么,看你妈妈能不能找到你。

五、游戏结束

师:我们一起来玩《逃家小兔》的游戏吧!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一个石头,两个石头,找不到小白兔。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一片布,两片布,我是章鱼,我不是小白兔。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一个剪刀,两个剪刀,我是你们的大白兔。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一个石头,一个剪刀变成小白兔。

附故事:逃家小兔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逃走啦!”“如果你逃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如果你变成小花,”妈妈说,“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

“如果你变成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如果你变成小帆船,”妈妈说,“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如果你变成空中飞人,”妈妈说,“我就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如果你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在半空中,”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他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我家是个动物园


活动来源

本次活动是我园开展“到处都有好朋友”主题活动中,作为“快乐的家人朋友”单元的一次语言活动,选择日本大岛妙子的《我家是个动物园》这个绘本作为教学素材,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基于绘本。绘本从内容的角度充满了幽默的情趣,作者把家比作动物园,把家里的每个人比作一种动物,并以特别的口吻介绍自己的家人;从图画的角度,绘本作为一种美术语言传达的拟人及家人形象值得挖掘,在带领幼儿欣赏的同时传达人与动物间的相似之处;从语言的角度,绘本中的“其实呢……”反复出现,而“其实呢……”是承上文的一种转折,希望借绘本的语言魅力丰富孩子们的生动表达。

其次基于幼儿的经验。孩子们在“十二生肖闹翻天”、“到处都有好朋友”的主题中探索并掌握了一些关于常见动物的特点,以及对生活中最熟悉的家人的外貌特征和个性有了表层的了解,能够引起经验共鸣;希望在本次活动中,将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调动和组合,通过幽默语言将孩子们的认知和语言结构进行重组,使活动增加难度和挑战性。

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便于孩子们更好地欣赏,我对绘本的文字和图片做了一定的取舍。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画故事《我家是个动物园》中动物与人物的对应关系,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2.愿意了解父母及家人的喜好和生活习惯。

活动重点

能够理解动物和人物的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动物与人物的对应关系进行运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已了解过常见动物的特点(外表、习性等)。

2.物质准备:与活动内容有关的PPT,动物图片,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的全家福图册。

活动过程

1.教师放映故事的封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图书的内容。

指导语:你看到了谁?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书的名字是《我家是个动物园》,你觉得这本书会讲些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对书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充分调动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支持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故事,讲完故事后提问:他们家住的到底是谁?请幼儿讨论。

幼:他们家住的是动物。(这个回答非常出乎教师的预料。)

师:他们家住的都是动物,那祥太也是动物喽?

幼:不是,他是人!

师:那他为什么要说自己是猴子呢?

幼:他和猴子像!他和猴子作了比较。

师:哪里像呢?

幼:他和猴子都爱吃香蕉,而且很淘气。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追问,孩子们理解了把人比作动物的要点。

(2)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线索进行讨论。

指导语:你最喜欢他们家的哪个人?为什么要把他说成是……呢?

重点:支持幼儿在理解线素的基础上熟悉故事中诙谐幽默的语言结构。

幼A:我最喜欢妹妹,她像小白兔。

师:咱们班有没有小朋友觉得自己像小白兔?

(幼儿纷纷举手,教师邀请幼儿B上场。)

师:谁来介绍一下她哪里像小白兔。

幼C:她受到批评的时候耳朵竖起来像小白兔。

幼D:她的样子像小白兔。

(教师意识到伙伴的评价和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师:你觉得自己哪里像小白兔?

幼B:我一笑起来很可爱,和小白兔比较像。

师:谁来介绍一下她为什么像小白兔,用上她自己说的,然后可以给她补充。

幼E:她是我们班的×××,其实呢,她是一只小白兔。平时她喜欢笑,一笑起来特别可爱,而且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干净。

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对伙伴的了解,同时使人和动物对应的关系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孩子们眼中的同伴是多样的,在孩子们说的过程中教师针对现场及时调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自己哪里和动物像,再请同伴根据对伙伴的了解进行补充,完整表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一本家庭亲子册,探索故事中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1)教师出示全家福,介绍自己的家人,请幼儿选择适合的小动物与之对应。

(2)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一本亲子册,了解亲子册的制作过程。

教师适时点出了书的一些要素,如封面、书名、作者、页码、封底等。(书的构造不是这次活动探讨的重点,但应让孩子们在一次次阅读中自然习得和获得。)同时教师向幼儿展示做好的亲子册时,强调使用了绘本中的语言结构,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到编讲过程中。

第一、第二页:“这就是我,邓老师。其实呢……我是一只北极熊,因为我长得又白又胖,而且我非常爱吃肉。”

第三、第四页:“这是我的女儿,小桃子。其实呢……她是一条鲨鱼,因为她很喜欢游泳,而且特别爱吃肉。”

4.教师支持幼儿制作亲子册《我家是个动物园》,并进行分享。

(1)幼儿自选材料制作关于自己家的亲子册。

教师将不同版本的自制《我家是个动物园》绘本放在语言角,供幼儿参考。

(2)鼓励幼儿与小朋友分享自制的亲子册。

指导语:谁能用祥太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活动延伸

制作《我班是个动物园》班级绘本。

附绘本内容

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其实呢……我是只小猴子,最爱吃香蕉,爬树很拿手,也很会模仿别人。

这是我爸爸,龙太先生。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最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早上他脾气不太好,头发乱蓬蓬的,叫起来像狮子吼。

这是我妈妈,明美女士。其实呢……她是只大浣熊,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收去洗。有一次,妈妈差点连我也一起洗了。

这是我爷爷,一郎先生。其实呢……他是只长颈鹿,个子高高的,散步的时候,我骑在爷爷肩膀上,看街上的风景在不停地变幻。

这是我妹妹,茜茜。其实呢……她是只小白兔,总是竖起耳朵听别人说话。她很天真,很可爱,但吵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她的踢人功。

最后,介绍我的曾祖母,阿花老太太。其实呢……她是只猫头鹰,总是打着盹,半睡半醒。虽然她平常只会说“啊”、“嗯”,只要和她在一起,大家都觉得很温暖、很祥和。她没有牙齿的嘴巴,笑起来呵、呵、呵的。

我的家是热闹的动物园。有空请来玩,不收你的门票哦!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找家


一:活动名称: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找家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家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知道小动物的家在哪,能说出故事里的对话。

重点:幼儿学会理解,故事。

难点:培养幼儿对家的热爱。对集体的热爱。

三:活动准备:准备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

出示图片 小蜜蜂,大狮子,海豚 提问幼儿他们的家都在哪?

引出本次活动 小乌龟找不到家了,你们知道在哪吗?

(二)基本 引导幼儿学习故事

1:看课件讲故事

提问:故事名称,都有谁?他们帮助小乌龟找到家了吗?

2:听第二遍故事

提问:小乌龟找家时问过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回答的?

小乌龟找到家了吗?哪个地方是它的家?它怎样做才能进到家里?

小乌龟在家里感到怎么样?

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回答

3:组织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扮演小乌龟,小鱼,小蚯蚓,小鸟

教师表示旁白与小蜗牛

(三)结束 培养对家的热爱

小乌龟既然喜欢家他的家,那小朋友的家在哪里?你喜欢你的家吗?为什么?除了自己的家,你还有哪个家呢?

总结:我们都要爱自己的家,家会带给人幸福温暖的感觉,不仅要爱家,还要热爱幼儿园,爱我们的班级 让我们一起进步,一起开心的成长。

沙滩上一只小乌龟出现了,它东瞧瞧西看看,外面的世界真大,可我的家在哪儿呢?

小乌龟爬呀爬,爬到小河边,看见许多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就问:"小鱼,小鱼,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们不知道,我的家是小河我们在河里真快乐.

小乌龟又往前爬去,看见一只小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就问:"小蚯蚓,小蚯蚓,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不知道,我的家是大地,我在泥土里真快乐."

小乌龟继续往前爬,看见几只小鸟在树上玩耍,就问:“小鸟,小鸟,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不知道,我们的家是大树,在树上休息、唱歌真快乐!”

小乌龟继续走着,看见一只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也在爬行,就问:"小蜗牛,小蜗牛,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小蜗牛说:"小乌龟,你瞧瞧我,再瞧瞧你自己的背上."小乌龟转过头来瞧桥自己的背,笑了:"谢谢你,我找到自己的家了."

小乌龟把自己的头四条腿和尾巴全部都缩进了自己的壳里:"呀!我也有家了,我的家又舒服又暖和,我在家里真快乐!"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诗歌家》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尝试改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制作PPT有蓝天、草地、大树、河水、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鸭找家 一、活动目标: 1、学会倾听,能理解故事内容。 2、能说出自己和妈妈的名字。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故事磁带、动物头饰、警察服装。 2、课前让幼儿知道自己妈妈的名字。 ...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 2.尝试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大胆表现,并以此展开想象,创作对话。 活动准备:故事《逃家小兔》PPT(故事内容附后)。 活动过程...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我家是个动物园 活动来源 本次活动是我园开展“到处都有好朋友”主题活动中,作为“快乐的家人朋友”单元的一次语言活动,选择日本大岛妙子的《我家是个动物园》这个绘本作为教学素材,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基于绘本。绘本从内...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家》1500字8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见幼师资料吗?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家》1500字8篇,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活动目标:1、...
    2022-12-2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尝试改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制作PPT有蓝天、草地、大树、河水、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

2019-12-17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 1、学会倾听,能理解故事内容。 2、能说出自己和妈妈的名字。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故事磁带、动物头饰、警察服装。 2、课前让幼儿知道自己妈妈的名字。 ...

2019-12-1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 2.尝试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大胆表现,并以此展开想象,创作对话。 活动准备:故事《逃家小兔》PPT(故事内容附后)。 活动过程...

2019-12-17 阅读全文

活动来源 本次活动是我园开展“到处都有好朋友”主题活动中,作为“快乐的家人朋友”单元的一次语言活动,选择日本大岛妙子的《我家是个动物园》这个绘本作为教学素材,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基于绘本。绘本从内...

2019-12-17 阅读全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见幼师资料吗?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家》1500字8篇,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活动目标:1、...

2022-12-2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