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让活动区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发布时间:2019-12-16

大班幼儿阅读区活动方案。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本质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幼儿园游戏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幼儿教师应该加强游戏教学的多样性和游戏环境的改善。如果你是一名幼师,你会开展什么幼儿园游戏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让活动区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幼儿园里,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表现为“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游戏能够反映、巩固并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孩子变得更聪明。而区域活动正好满足了幼儿的这一需求。区域活动的设置是开放的、自由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游戏,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们的游戏积极性越来越高。很多家长反映,性格内向的孩子,通过区域活动变得活泼了,愿意和小伙伴交往了。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以自我为中心,说一不二,缺乏合作精神,而区域活动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比如在娃娃家里,好几个孩子都想当妈妈,而游戏只需要一个妈妈,孩子们就得商量,或到别的区域玩或选择其他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等待、沟通、协商、合作。

近年来,我园一直坚持开展区域活动。各班设置了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探索区、美工区、自然角、角色表演区等多个区角,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但是,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区域设置与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在区域创设上过分追求数量,以为区域多总比区域少好;材料的投放缺乏层次性,高结构化材料较多,限制了幼儿的发展;活动中教师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不到位,难以针对活动的开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评价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指南》为依据,分析研讨,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

首先,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区域,创设区域环境。各区域对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自然角要放在阳光充足、近水源的位置,阅读区需要光线好但不刺眼。相对安静的益智区和美工区要和热闹的建构区与表演区间隔开,寝室可以是一个表演的舞台,走廊、楼梯下又成了放置户外器械的好地方。每个区域都有个好听的名字:挂着粉红窗帘、贴满全家福、小锅小灶都齐全的“我爱我家”,材料丰富、吸引孩子们去创作的“巧手坊”,金光闪闪、悦耳动听的“星光大道”……活动室的每个角落都成了孩子们游戏的乐园。

其次,家园配合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不断更新区域内容。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幼儿为主体,随着幼儿兴趣需要、能力和幼儿园教育目标、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开辟新的活动区,不断投放新的游戏材料。这就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不断地收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长久积累。布头、毛线、包装盒、富有乡土特色的鹅卵石、沙子、各种贝壳等等,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在我们的手里都成了宝贝。比如:各种包装盒放到建构区,搭建起来的建筑物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各类食品袋,经过加工成为超市的游戏材料;不同的布料做成了娃娃的衣服;破丝袜、纱布能加工成水饺、汤圆、包子;彩色海绵做成糕点;旧挂图改造成智力拼图;泥工用的盒子又可以成为娃娃家的餐具;饮料瓶可制成飞碟、拉力器……由于我们的不断努力,活动区材料可谓取之不尽,甩之不竭,品种繁多,物尽其用。

幼儿喜欢新奇,愿意探索,一成不变的材料很快就会玩腻,教师要及时更新游戏内容,丰富游戏材料,增加游戏的难度,让幼儿“跳一跳摘到果子”,获得均衡发展。如大班游戏“10以内加减”,采用出牌抢答的游戏规则,先是两人同时出牌,谁先算出规定的得数谁赢,然后增加到三人、四人同时出牌,最后四人轮流出牌,这就要求孩子必须集中注意力,手眼脑高度协调。由于有难度,挑战性大,很多男孩子非常喜欢,乐此不疲。再如小班幼儿可以玩分成3~10块的智力拼图,中班时便可分割成24份、30份,让幼儿拼接,到了大班,就可以把它平分成40份或更多。同时,不同难度的拼图,也分别适合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建构区由一人搭建进而与部分幼儿一起搭建,还可有意识地将几个小朋友的建筑连成一片,让他们商量共同搭建内容,从易到难,逐步升级。

第三,制定游戏规则。让活动有序开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一定的规则,区域活动当然也不例外。刚开展区域游戏时,幼儿兴趣极高,争先恐后,你争我抢,活动室里乱成一团,最后往往在一片混乱中草草收场。幼儿期情绪控制较差,行为控制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他们好奇、兴奋,当第一次接触这么“自主”“开放”“自由”的活动时,自然控制不住。活动结束后我们便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并协商制订了相应的活动规则,如设置区域人数,凭卡入内;学会整理,物归原处等等。

区域活动中,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认真观察和分析孩子,选择适宜的时机有效介入游戏,得到孩子的积极响应.还要能帮助孩子获得新的经验,更好地推进幼儿的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形成,才能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让活动区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小编推荐

那些孩子们百玩不厌的玩具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买一些市面上比较流行的玩具,如扭扭车、遥控车、早教机等,可这些真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玩具么?事实上这些高端洋气的玩具总是被孩子宠幸几天之后就被打入冷宫。这难道是孩子对玩具喜新厌旧吗?有没有孩子百玩不厌的玩具呢?

英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那些所谓的“高科技益智玩具”,对于培养幼儿基本的语言能力、思考能力、数学能力所起的作用,并不比传统的教育方法大,而且还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多玩一些单纯的,更易发挥孩子创造力的百玩不厌的玩具。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款这样的玩具:

1、水

水是孩子百玩不厌的玩具之一这点毋庸置疑,水的玩法有很多,除了正规的游泳和海边戏水,还有洗澡时可以顺便玩水,可以在下雨之后穿着雨靴踩水,或者是用水瓶给花儿浇水……孩子们都超爱。

2、沙子和石头

沙子和石头可谓是每个孩子都百玩不厌的玩具。搭城堡,挖沟壑各种玩法不亦乐乎。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给孩子找一堆沙子或一个沙滩让孩子尽情发挥他的想象力。

3、.木头、树枝和树叶

木头、树枝和树叶这些天然“玩具”,不花一分钱就可以让孩子玩的爱不释手。可以玩普通的木头,但为了安全起见,抛光磨圆了的积木会更好,孩子们大多喜欢利用木头来搭建自己喜欢的东西。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你会发现他们光是捡树枝和树叶都会当成百玩不厌的玩具。

4、矿泉水瓶、空纸盒等

在孩子的眼中,所有的你认为没有的东西都可以是玩具,如果你发现孩子对一个矿泉水瓶很感兴趣,别阻止他,你会发现他会认真地拧瓶盖,然后往里面装东西,如果你能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孩子会更加开心。

可以看出来孩子们并不需要太多高端大气、鲜艳亮丽、设计精细的玩具,多让孩子玩一些原始的玩具,更可以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在这样的百玩不厌的玩具面前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会玩得专注又开心。

民间游戏,孩子们的宝中宝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民间游戏,孩子们的宝中宝》,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研究幼儿游戏是幼教工作者一项首要和必不可少的任务。在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小游戏 ,这些游戏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广泛的地区性和独特的民族性。不少人认为认为,玩民间游戏太土气、太落后,这是对民间游戏的曲解。民间游戏是民族传统,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正如文艺界通俗歌曲、迪斯科代替不了“民族风”一样,我们幼教界也应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挖掘民间游戏的精华为培养幼儿所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大有用武之地。

君不见,当今社会家长们不惜重金为子女购买各种高档玩具:声控、电控、电子等技术玩具,在这种电子游戏的世界里,幼儿虽然获得了广泛的信息,但更多的是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效应:1.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受到限制。2.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3.缺少了在多维的人际关系中成长的环境。4、缺乏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而如今的孩子恰恰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因为他们长大后面临的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学习、精神压力都很重,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怎么来融入社会、参与竞争呢?

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时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民间游戏增强幼儿体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间游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鲜空气中有充足的氧和负离子,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们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压力、温度和湿度对幼儿产生刺激,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阳光的照射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还能促使维生素D的正常吸收,促使骨和软骨的骨化和正常生长,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

由于幼 儿受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不同的限制,其喜欢的游戏也各不相同。于是,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我们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例如:我们北方流传的“打宝”、“弹珠”、“夹弹子”等游戏,受到男孩子们的喜欢。特别是“打宝”的游戏,几张硬纸壳剪成圆片片,印上图案,也有的用烟盒折成三角玩,三五成群一玩就是个把小时,百玩不厌。调查中发现,孩子们有的是喜欢好看的图案,有的是喜欢扇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更多的是喜欢好胜,符合学前儿童的竞争心理。 女孩子们则喜欢“跳皮筋”、“跳格”、“打沙包”等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可以边说儿歌边跳,玩法上从易到难,提高了玩的兴趣。边说边跳则可以锻炼跳的动作和节奏感,玩得快乐。此外,玩沙、玩水、玩胶泥,更是男孩、女孩都喜欢的。

为了让幼儿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天除了在固定的主题活动、户外活动时间进行各种民间游戏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零散间隙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课间时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 、“找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由于孩子们的兴趣不同。

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进行锻炼,我园还积极做好家长工作,得到家长的热烈响应。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户外、来到田园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玩各种家长们小时候也曾经玩过的民间游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仅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促进了孩子们机体健康成长,而且家长们也找回了童年的乐趣,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其次,民间游戏种类繁多,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是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民间游戏多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皮筋”、“跳格”、“打电球”、“荷花荷花几时开”等游戏都可以发展跑、跳、投、躲闪等动作,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例如:奔跑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幼儿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挑棍”、“抓籽”、“夹籽”、“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 等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协调,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抽七打八”、“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 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等游戏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

二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民间

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头。”又如游戏“拍大麦”中,“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三是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例如:游戏“城门几丈高”,它的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城门”下钻过。但是,顽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老师请幼儿讲讲游戏的规则。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 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再次,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消耗幼儿体能,增强幼儿的食欲。

民间游戏的开展,消耗了幼儿的体能,增加了幼儿的食欲,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前,常常遇到家长们诉苦,孩子食欲不好,一口饭含在嘴里咽不下去,每餐要大人费很大的力气哄着孩子吃,很令老师和家长烦恼。自从家园开展民间游戏后,孩子们的运动量加强了。因为民间游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练习跑、跳等基本动作的游戏,再加上孩子们从室内来到室外, 活动范围宽阔了,自然增加了运动量,消耗了幼儿的体能,使机体产生饥饿感,孩子们吃起饭来也就有滋有味,不用老师家长催促,吃得干干净净。也正是由于孩子们玩民间游戏后产生的旺盛食欲,使食物被充分的消化吸收,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自此,孩子们吃得下,睡得着,身体越长越棒。

在民间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它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愿我们的一点实践经验带给您一点启发,愿我们的民间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让幼儿成为角色游戏的主人


导读:角色游戏的材料来于幼儿生活,应高于幼儿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还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就连那些不愿多讲话的小朋友也急切地要把自己看到和听到的说给好朋友听,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也是幼儿进行自我教育的好方式,同时又为我发现、提炼材料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所以,我们应该对游戏的材料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然后把它修改成角色游戏材料,并且明确每则角色游戏的教育目的。

游戏永远是孩子的最爱,游戏中有角色、动作、语言和游戏材料等,活动非常具体,幼儿必须根据不同角色的行为相应地调节自己在游戏中的言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我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做了一些尝试,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一、选择提升材料,注重游戏环境,创设自主发展氛围。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我给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注意用心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多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指导幼儿进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让幼儿自主活动。角色游戏的材料来源很丰富,它可以来于幼儿节假日及其他时间里,可以是随父母、长辈、亲朋好友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看到的、经验到的实际事例。例如:节假日期间,幼儿都去了商场、超市,看到了一些商家的促销活动。角色游戏时,孩子们都挤进“超市”玩,于是,我就把孩子们不愿玩的区角撤掉,腾出空间,建立一个大型超市,在超市里,每个幼儿都能依据自己的意愿玩,大大满足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快乐。

角色游戏的材料来于幼儿生活,应高于幼儿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还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就连那些不愿多讲话的小朋友也急切地要把自己看到和听到的说给好朋友听,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也是幼儿进行自我教育的好方式,同时又为我发现、提炼材料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所以,我们应该对游戏的材料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然后把它修改成角色游戏材料,并且明确每则角色游戏的教育目的。

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除了在物质环境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我们更应该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同伴接纳、喜欢的快乐,建立自信心。在角色游戏中,我经常和幼儿交流,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角色关系,为他们提供宽松和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可见,增强幼儿的自主性,一个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

二、激发游戏兴趣,给予积极指导,提高角色游戏质量。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角色游戏中,我注意对每个幼儿进行轮流观察,了解全体幼儿游戏开展中有哪些主题,每个幼儿选了什么主题,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对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大胆、自主地表现自己的创意。对于特别胆小的幼儿,我建议他担任勇敢者的角色,如小警察角色。幼儿有良好的愿望,极强的表现欲,但他们毕竟年幼,组织、表演能力不强。所以,在调动幼儿积极性的同时,我有意识地根据游戏中角色的不同,组织各个角色游戏小组,分别由幼儿选出小组长,让幼儿根据游戏内容、情节进行排练,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改进。另外,我还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表演比赛,让每个角色游戏小组在班上表演,再让孩子们相互提意见,谈看法,让他们学会分辨是非、好坏,在原有水平上有所领悟和提高。

著名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儿童来说,游戏常常是最实际的学习。”因此,我还经常组织幼儿进行介绍、讨论,如:游戏中,某个区角人太多怎么办?点心店开张可以搞些什么宣传?超市秩序紊乱怎么办?幼儿在排练中,我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进行角色扮演,再现生活,提高全体幼儿角色游戏的质量。

三、培养良好品行,给予积极评价,保证幼儿游戏自主权。

幼儿来自各个家庭,他们的基础、层次、个性、品德习惯等都不同,因此,我们可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例如,有的幼儿总喜欢支配别人做事,对人说话没礼貌,,在角色游戏中当“超市管理员”时,大家都不听他的“管理。”;有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每次玩好角色游戏都不会把游戏区角里的材料归放、整理好;还有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角色游戏中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孩子们都不愿和他玩。于是,我运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和他们进行聊天、谈心、讲道理,或以角色身份加入孩子们的游戏,间接指导孩子。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或是给孩子多一些鼓励、肯定,有意识的让他们担任一些重要角色,面对他们的进步,我总是以微笑、点头等方式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慢慢的,孩子们变了,他们对人说话有礼貌了,做事也很积极,能主动将玩具、物品归放得整整齐齐,在游戏中也能管住自己、控制好自己了。另外,我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我都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主人。我采取民主的态度,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幼儿一起玩,一起笑,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探索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提高自主创造性。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反复地模仿和体验,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幼儿愉快、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促进他们良好的行为品质、意志性格等的形成。角色游戏与幼儿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幼儿成为角色游戏的主人,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基础。

让幼儿参与区角活动的记录和评价


区角活动中,教师往往希望全面了解所有幼儿的活动情况,又希望每次能对1~2个区角的活动情况进行深入观察,但面对大班额常感到分身乏术。为此我们想:能否让幼儿通过记录等方式作出自我评价?如可以,哪些内容适合幼儿通过记录作出自我评价?实践中,我们尝试设计了一些简便而生动的记录方法,以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区角活动情况,而且能促使幼儿更有意识地关注自己个别化学习目标的达成。

一、对活动的参与度和完成情况加以记录

幼儿兴趣易转移,在活动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有鉴于此,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贴纸和记录表等工具或媒介,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例如,用贴纸在记录表相关格子里记录自己参与区角活动的情况:有没有参与某一区角的活动?参与了几次?是否成功?有进步吗?这类记录材料一般投放在重点区角或新设区角,以引导和鼓励幼儿关注并参与这些区角的活动,获得关键经验。这种方式的记录和评价,既引发了幼儿对自己游戏行为的关注,又激励幼儿向新的目标努力,推动了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贴纸

在中班拼图游戏区,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几种不同图案的拼图材料。幼儿在完成某种图案的拼图任务后,就可以在墙上的记录表中用星星贴纸作标记,以示自己已完成该图案的拼图任务,全班幼儿的参与情况可一目了然。

●头像夹子

在大班“汽车组装”游戏区,幼儿完成组装任务后便可以在“成功相架”上夹上贴有自己头像的小夹子,操作十分简便。

●大头照

在中班的工具探索区,教师投放了各种已拆开的笔的零件,供幼儿组装。亮亮已经是第三次来参与这个活动了,只见他熟练地对各种不同的笔帽和笔杆进行比对,并将其一一匹配组装起来,一支、两支……当他装好第七支笔时,他高兴地大叫起来:“终于装好七支了,我是装笔大王了!”他得意洋洋地将自己的大头照贴到记录表最顶端写着“7”的那一栏里,还朝着一旁正在努力尝试的夏夏说:“加油!”

●学号卡

最近,魔方游戏在大班风靡,许多幼儿都迷上了玩魔方。为此,教师在益智区投放了几种难度不一的魔方,要求幼儿在参与游戏后以自己的学号为标记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玩的魔方。“我喜欢2号,因为这是我最拿手的。”“我喜欢3号,因为这是最特别的数字魔方。”“我喜欢4号,因为它是最难的魔方,但我是班里第一个完成的。”投票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和能力水平。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些供幼儿填写的记录表。如,在大班棋牌区,幼儿在参与了某种棋牌活动后可以在记录表相应的格子里打勾。在“小工厂”游戏区,幼儿参与之后可以用数字记录自己拆了几个螺丝,钉了几个钉子;幼儿尝试使用过各种不同功能的剪刀后,可在记录表上留下记录,等等。

二、对活动中的发现和困惑进行记录

我们引导幼儿将自己游戏过程中的种种发现用简明的符号记录下来,以引导幼儿据此展开经验交流和分享,并借此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记录和评价的方式比较适用于开放度高、具有科学探究性质的活动内容。

●捆一捆

“捆一捆”的游戏是要求幼儿将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品加以整理和捆扎,目的是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方方的盒子、圆圆的罐子、长长的雨伞、细细的木棍,究竟哪种材料最难捆扎呢?为什么?幼儿在操作中分析比较、寻找原因。“我发现长长的雨伞最容易捆扎。”“我发现圆圆的罐子容易打滑,很难捆。”“我发现捆扎与物品怎么摆也有关系。”“我发现软的绳子比硬的绳子容易扎。”……“问题树”上贴满了幼儿用各种符号表征的思考,生动地反映了他们在游戏中建构起的经验。

●电池的秘密

大班幼儿对电池作了一番探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他们在这个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困惑。“为什么我的灯泡总是忽闪忽闪的?”“瞧,我能用三组电池连接了。”“为什么电池正反调一调,灯泡就能亮了?”……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许多问题和发现,这些记录事实上为他们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

●植物生长记录

在自然角,幼儿在观察后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下了自己的发现:植物长芽了,开花了,结果了……由此,许多幼儿从原来的随意观察转变为有意观察,表现出一定的专注度和坚持性。

幼儿的自我记录和评价为教师全面解读幼儿的行为打开了一扇窗。教师据此间接地了解了幼儿参与活动的频率、进度和结果等情况,有效解决了对幼儿区角活动的观察无法顾及全面的问题,并为师幼间交流话题的选择和后续活动中材料投放的调整提供了依据,总之,为教师正确解读幼儿的行为提供了可靠信息。

让角色游戏成为幼儿的快乐之源


让角色游戏成为幼儿的快乐之源

幼儿天生喜欢游戏,喜欢在游戏中模仿各种角色,想象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游戏也是孩子们的一种学习,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对游戏失去兴趣或者游戏经验不足的时候,游戏进程就会受到阻碍,幼儿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游戏就会中断。因此,要让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除了游戏时间、游戏场地之外,还必须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创设自主的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师的游戏指导。

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为每个孩子提供参与游戏的机会

每个孩子的性格、能力、兴趣、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等都有不同的特点,在游戏中的行为也有差异。我们应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并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宜的游戏机会。如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想参加游戏却又不敢大胆表现自己,我们就采用性格搭配的方式,让外向型的孩子与其结成游戏伙伴共同游戏。再如能力弱的孩子在游戏中往往非常被动,甚至会被能力强的孩子排斥在游戏之外,我们就为他们设计相应的游戏岗位,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大胆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师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对孩子的游戏情绪和游戏氛围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而角色介人的游戏指导方式,能够让幼儿直接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激励幼儿主动游戏

丰富的游戏材料、宽松的游戏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激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几乎所有的游戏行为都与材料相联系。例如,娃娃家是我班创设的第一个游戏活动区,孩子们在玩娃娃家的时候,发现娃娃家里缺了很多东西,宝宝吃的奶粉、家里要用的日用品等等。于是,我们又增设了超市游戏,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娃娃家游戏所需要的材料。果然,孩子们的游戏情节一下子丰富起来,他们会买菜做饭、买礼品给娃娃过生日、买饮料请客……随后,小银行、理发店、麦当劳等区域也应运而生。可以说,丰富的游戏环境是幼儿自主游戏的基础,而材料的提供必须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宜多提供形象逼真、功能性强的游戏材料,中大班则可以更多地提供半成品材料,鼓励孩子们使用替代品进行游戏。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推动游戏情节发展

游戏情节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游戏水平的逐渐提升。如“小医院”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游戏内容,但是孩子们往往只停留在摆弄药瓶、模拟打针的游戏动作上,原因就是幼儿对吃药、打针比较熟悉,对其他的小常识则不甚了解。于是,我们请来了医生家长,为孩子们讲解在医院看病的常识,并与小朋友面对面地模拟挂号、就诊、急救、注射、配药、挂水等操作,让孩子们对医院各部门的职能以及医生、护士等人员的职责有了清晰的了解。小朋友们还纷纷向医生提问:“如果遇到中毒的情况怎么办?”“小朋友吃手指头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为什么有的人生病了要透视呢?”……孩子们从自己的日常经验中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兴致勃勃地和医生家长一起玩医院游戏。这些相关经验的积累,很好地促进了医院游戏的发展。

重视教师的游戏指导,提升幼儿游戏能力

角色游戒足幼儿模拟社会角色、学习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教师与幼儿的游戏互动以及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是提升幼儿游戏能力的关键所在。一是借助角色介入的方式,引导幼儿模仿教师或同伴的游戏行为,并由此推动游戏发展;二是借助语言讲评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经验,并激起相互之间的同伴学习;三是借助材料暗示的方式,鼓励幼儿创新游戏内容,生发新的游戏行为。其中,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学习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遵守轮流、互换、谦让、妥协、以理服人等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如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共同讨论寻找协调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幼儿游戏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其核心就是幼儿游戏意愿的实现、游戏情节的更新与游戏行为的快乐体验。要让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快乐之源,我们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为他们创设宽松自主的游戏环境,充分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让幼儿尽情享受游戏的快乐。

让幼儿做区角的主人


区角活动与集中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体现幼儿的自主学习、自主构建,在低结构玩具玩耍中体验游戏的快乐、习得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在区角游戏中对于幼儿区角牌的选择、区角规则、区角材料的应用等,都应尊重幼儿的意愿。

第一招:开展“区域活动早知道”的早间计划活动

“区域活动早知道”有两个好处,一是激励幼儿按时入园,二是真正体现幼儿选择的自主而不受旁人的左右。来园早的幼儿就有优先选择区角的权利,开心特别想去美食城玩耍就可以早点上幼儿园,做好计划、选择区角牌,优先选择区角。

第二招:灵活设置活动区人数

比如班级有30人,设置的活动区可容纳36人,这样做便于教师观察分析哪些区域幼儿门庭若市,哪些区角幼儿寥寥无几的原因。幼儿有兴趣的,就保留。幼儿不喜欢的,分析原因,是材料的问题还是此区域不受欢迎?适时调整策略,采取投放新的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延伸玩法、改变玩法、为区域更名等方法吸引幼儿参加。当开心同时喜欢2个及以上的区域活动时,他就不会为了到美食城做面条而烦恼了,他有可能到科学区去探究小灯泡是怎样发亮的,或者到表演区去扮演他最喜欢的角色……

区角活动时间:如何让幼儿学会做计划


上一期的区角常规专题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高宽课程的计划——工作(游戏)——回顾(分享)流程中的计划时间,主要包括计划能力的重要性,什么是计划时间以及如何为开始计划时间做准备。本期我们将重点分享教师如何在计划时间支持幼儿。

新学期开始,罗斯老师在领着9个幼儿做计划,他们一起坐在家庭区的桌子边。罗斯老师拿着一个硬卡纸纸轴,放到一只眼睛前,假装那是单筒望远镜,然后望向教室里的各个区角。

罗斯:我看到了积木。我看到了画架和颜料。我看到了好多能玩的材料啊! (然后她看向小组的幼儿们)我有足够多的望远镜,你们每个人都能拿一根,这样你们就能够看到今天在区角时间想要玩的材料了。 (当老师把纸轴递给孩子后,有的孩子为了看得更清楚就站起来,有的则马上会说出来他看到了什么。)

克里斯:方向盘。

罗斯:你看到了方向盘。

克里斯:我要用这个。

罗斯:你要用它做什么呢?

克里斯:消防车! (他走向了方向盘,然后开始忙活起来。)

凯瑟琳: (看着美术区)罗斯,我要做两个东西。用剪刀和纸做鸟巢,然后做一个蜂巢。(还没等罗斯老师回复,她已经走到美术区了。)

柯林:(用纸轴指着美术区)我要做一个蜂巢——给蜂宝宝。

罗斯:你昨天做了蛇宝宝。

柯林:是的,但是蜂宝宝用纸来做。 (说完,他走到美术区和凯瑟琳一起玩。)

罗斯:威尔,你看到什么了?

威尔:积木!

罗斯:你想用积木做什么?

威尔:搭船(走过去开始了区角活动。)

就像上面的例子中所展示的一样,计划时间并不长,在这个时间里教师和每个幼儿都分别进行有趣的互动和对话。教师要像罗斯老师一样来引导计划时间,鼓励幼儿并让每个幼儿都融人到计划过程中,尽可能做详细的计划。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支持幼儿做计划。

五种方式支持幼儿做计划

1 正确树立幼儿能够进行计划的信念

2 在亲密的氛围中和幼儿做计划

3 提供丰富的材料和不同的学习经验激发幼儿做计划的兴趣

4 同每一个幼儿沟通他们的计划

5 要能够预期到幼儿的计划会发生改变教师要树立幼儿能够进行计划的正确信念

如果想要有效地支持幼儿做计划,教师就要审视自己对于幼儿进行计划的看法。很多老师在计划时间都充满激情,因为他们知道幼儿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领下他们能最有效地学习。老师会享受发现幼儿意图和想法的这个过程,并把幼儿的计划过程融入到一日流程中。

当然,也有一些老师会怀疑计划的作用,因此他们不太愿意改变自己既有的常规流程,害怕对教室的一切失去掌控:“如果教室一片混乱怎么办?如果幼儿说去玩积木结果去做其他事了怎么办?如果所有的幼儿都计划去积木区怎么办?如果幼儿从来不计划去美工区怎么办?如果他们的计划里没有我认为他们应该获得的活动经验怎么办?如果幼儿做的选择不正确怎么办?”不得不告诉各位老师,大家担心的这些情况真的很少在现实中发生。你会发现当幼儿们有了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并真正开始做计划之后,他们会向你证明他们是有能力的。

除了要意识到自己对于计划时间的看法,作为老师,我们也需要审视自己同幼儿互动的方式。有些老师可能会撒手不管,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孩子们的事儿,我不能插手。”有些老师则可能会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把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强加给幼儿。比如,他们可能会问幼儿喜欢做什么,当幼儿答复后,他们可能会这样说:

你昨天不是做这个了吗,娟娟,今天做点别的事情吧。

家庭区人已经满了,你还想去哪里玩儿?

我觉得你今天应该去美工区玩儿,艾利克斯,因为你很久都没去过那个区角了。

你为什么不尝试给船上色呢,在等它干的时候,你还可以做几个人偶。

虽然老师说这些话的目的都是好的,但是我们却破坏了想要幼儿自己做决定的初衷。一旦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互动方式,就可以逐渐进行调整了。适宜的方式包含下面这些关键策略:真诚、关注、对话、倾听、问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以及支持幼儿的探索精神。我们不妨把与幼儿一起做计划的时间当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冒险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支持幼儿不断地发现自我,为自己做决定。

2 教师要在亲密的氛围中和幼儿做计划

其实,教师可以和幼儿在很多地方做计划,比如美术区的桌子旁,积木区的地毯上,教室中间的空地上,所有这些能够进行亲密对话的地方都可以帮助幼儿做计划。

在能够发生亲密对话的舒服的地方做计划

计划是以对话开始的,幼儿可能会通过谈论或某些其他方式表明自己的计划和意图,而教师需要通过进一步对话才能了解到幼儿将如何实现自己的意图。因此,小组内的幼儿越少,教师和幼儿之间亲密的对话就会越多,也不会显得很匆忙。研究表明,小组的幼儿越少,幼儿做详细计划的比例就越大。

在一段时间内老师和小组成员要相对稳定

在幼儿觉得安全亲密的环境中,计划的过程会进行得更顺利。在一段时间内(最短为一个月),小组成员和教师的稳定性让幼儿觉得安全,而且觉得自己对于环境有控制权。一旦发生变化,如果和幼儿交待清楚,他们也能够很好地应对。例如你可能会对幼儿说:“明天我要和鲍勃老师做对换,他将和大家一起做计划,我去他那组,这样我和鲍勃老师就有机会和每个小朋友做计划了。”

因为教师在区角活动时间里要和全班的幼儿互动,而不是单单同自己计划小组内的幼儿互动,所以教师要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必要的轮换,这样老师们能够了解全班幼儿的计划水平,便于教师在区角活动时间给幼儿提供支持。

在能够看到其他幼儿和材料的地方做计划

幼儿越小,越需要他们能够看到区角和材料。当所有的材料都容易被看到的时候,幼儿就能够更好地记起他们可以如何使用这些材料,便于形成计划。例如,如果做计划的时候,幼儿能够看到家庭区,也许他会想到可以玩角色扮演游戏。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教室的现有条件不能保证幼儿能够看到所有区角,那么教师可以定期变换做计划的地点,或者在计划开始前领着幼儿把各个区角转一圈。

3 为了让幼儿对计划时间感兴趣,教师要提供材料和多种学习经验

在做计划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每一个小组的幼儿都参与其中,这样我们能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我们知道当幼儿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可以用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很介意等待了。所以当幼儿与材料互动时,教师也不用觉得压力很大,好像打仗一样要快速和每一个幼儿都做完沟通。

提供游戏和活动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有非常多的方式让幼儿融入计划活动中。包括可见性活动、小组游戏、道具、与同伴一起计划以及表征性活动。这些活动充满趣味和新奇性,不论幼儿还是老师都不会觉得计划时间无趣,而且通过这些方式幼儿的计划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他们能够表达的内容也变得更多了。

让幼儿主导

当幼儿熟悉计划流程后,可以让幼儿逐渐获得更多的控制权,除了自己做计划,幼儿也可以承担教师的角色,和同伴做计划或者和小组成员一起做计划。比如,幼儿拿着“电话”同另一个幼儿进行计划交流。

4 同每一个幼儿沟通他们的计划

引入有趣的活动后,教师就可以同幼儿进行一对一的有关计划的对话了。在亲密的对话过程中,不论幼儿是否能够用语言表达意图,教师都能够敏感地发现他们的意图,并与他们沟通。教师要鼓励经常一起玩的幼儿一起做计划,认可幼儿计划的价值,让幼儿注意到计划和行动之间的联系。

•教师通过问“什么”的问题引发幼儿做计划

教师首先要让自己蹲下来和幼儿一样高,然后简单地询问:“你今天想要做什么?”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这样幼儿就不用先明白“计划”这个词的含义。你还可以这样问:

你在区角时间想要做什么?

你接下来要去做什么?

比尔,跟我说说,你今天要做什么?

我看到你拿了一些磁铁,雪莉,你想用它们做什么?

当幼儿逐渐熟悉了计划流程,明白了计划和区角活动的关系,可以这样问:

“奥利,今天你的计划是什么?”

“茜茜,跟我说说你今天的计划吧!”

“乔伊,你今天计划做什么?”

如果你想要支持幼儿计划能力的发展,你也可以尝试着问下面的问题:

“你要去积木区搭飞机场,我很好奇你会用到什么材料?”

“哦,你需要那种长条的大积木,那你第一步会做什么呢?”

“你能和我展示一下,你会怎么做吗?”

通过这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幼儿做计划,并促进他们大脑的发展。

5 教师要能够预期到幼儿的计划会发生改变

随着幼儿和老师之间越来越相互了解,幼儿越来越熟悉教室环境和材料,他们对自己做计划的能力也更加自信。你会发现计划时间从最初没什么太大动静,逐渐变成让幼儿兴奋的时间,他们会自信地大声谈论他们的想法。同时幼儿计划的类型和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从最开始的手势,到短语,到能够说出一个完整的计划,以及描述自己想到的过程,最后到他能够和同伴一起合作制定比较复杂的计划。

在下期栏目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如何从头开始实施计划时间的案例,大家会发现当你和幼儿开始做计划的时候,你们就踏上了让区角活动时间充满乐趣的神奇旅程!

让材料成为游戏发展的驱动力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材料的科学投放、游戏空间的合理设置有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是推动幼儿游戏深入进行的驱动力。尤其是材料投放,只有投放丰富的、可操作的、满足不同水平幼儿需要的材料,才能让幼儿自发地通过游戏获得发展。

一、 投放丰富的材料,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

幼儿是易受环境影响的,丰富的游戏材料会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满足不同幼儿的多种游戏需求。如,在理发店游戏中,如果教师仅仅提供吹风机、推子、剪子等理发工具,那么相应地,幼儿的游戏就只能停留在理发、吹风等情节上;如果教师还提供了洗发池、洗涤用品等材料,就有可能引发洗发、揉搓、按摩等游戏情节;如果教师再能提供卷发棒、蝴蝶结、发夹等美发材料,就可能引发幼儿加入有关梳妆打扮的游戏情节。可以说,游戏材料的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戏行为的多样性。

当然。一下子呈现过多的材料容易让幼儿注意力分散,不利于游戏的深入,因此,教师需在游戏中关注幼儿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丰富、调整材料。

二、 提供可操作的材料,为游戏加入更多挑战

精美的成品玩具往往是高结构的,有的只有一种玩法,有的甚至只能看不能玩。而一些可以变形、组合的低结构材料,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增加了游戏的挑战性,让幼儿兴趣更为持久。所以,材料的可操作性对幼儿游戏的影响是很大的,高结构材料和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需要灵活地组合运用。如,同样是新开设的点心店游戏,A班教师投放的都是他们精心制作的点心模型,幼儿在满足了最初对招待客人、买卖点心等游戏内容的兴趣后,渐渐地就失去了兴致。而B班教师除了提供少量现成的点心模型外,还提供了各色油泥、小豆子、彩色纸、小木棒等材料,这样,幼儿便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制作各式点心。他们在油泥上点缀小豆子做成漂亮的糕点,用油泥搓成小丸子串在小木棒上做成各种烤肉串,将彩色纸夹在两片海绵之中做成三明治……大家玩得兴趣盎然。可操作的材料避免了游戏内容的单一、重复,也给幼儿创造了更多主动探究的机会。

二分阶段投放材料,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随着游戏的深入进行,有的幼儿不再满足于现有的材料,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作出调整,以推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以理发店游戏为例,在游戏初始阶段,投放的材料往往是用以引发幼儿基本游戏行为的材料,如梳子、剪刀、推子等理发用具,毛巾、洗发膏等洗涤用具,理发师用的小围裙、顾客用的小围兜等角色服饰,目的在于引导幼儿了解初步的游戏方法、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在幼儿熟悉了游戏的基本流程后,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了解他们生活中对理发的更多经验,从而进一步细化游戏规则。如,和幼儿一起制作发型书供顾客选择,制作顾客意见本等。这些材料的提供激发了幼儿深入互动的愿望,使游戏有了新的生长点,也促使幼儿的游戏行为向纵深发展。再接下来,还可以引导理发师们从思考如何改进服务工作、装饰店内环境、招揽更多顾客入手来拓展游戏内容。如,提供纸、笔等,支持幼儿为理发店设计海报;为幼儿提供材料箱,引导幼儿自己选择需要的游戏材料来布置店内环境;甚至可以提供带轮子的矮柜、推车,把理发工具放置在里面,幼儿可以比较自由地改变游戏地点,增强与不同游戏区域之间的交互。

点心店游戏也是一样。小班时主要提供厨师衣帽、点心模型、厨具、餐具、餐桌椅等,吸引幼儿再现生活中的情景,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到了中大班,就需要从引发更多游戏情节,给予幼儿更多挑战的角度去考虑。如。可以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设计点心牌、价目表,收集或自制一些点心制作流程图贴在厨房,建议幼儿为顾客提供菜单,制作服务员工作手册,以激发幼儿产生更为复杂的游戏行为。

可见,在幼儿不同的发展时期,教师提供材料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游戏初期是让幼儿熟悉游戏材料,引发游戏行为;中期是鼓励幼儿交往,为幼儿游戏行为的深入发展提供思路;后期则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鼓励幼儿主动建构,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努力实现上。幼儿在充分感受游戏快乐的同时,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协同发展。

三、 设置自选材料区,实现多元教育价值

随着游戏情节的逐步发展,幼儿常常会产生新的想法,并力图寻找合适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设想。如果教师能提供一个材料箱或材料区供幼儿随时取用材料,就可以很好地给予支持。

如,一天丁丁当上了点心店的厨师,这次他不想用大锅煮点心了,而是想用蒸笼来蒸点心。他很快从材料箱中找来了两个圆盒子,把两个盒子叠起来,一个蒸馒头、一个蒸饺子,十分逼真。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材料箱的设置使幼儿在游戏中逐渐养成了习惯,他们能主动寻找替代物,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在设置材料箱时,教师可以从材料取用和归置的方便出发,将材料按照活动性质或材质进行分类。如,可以根据活动性质收集可能用到的各种材料,投放在相应游戏区角附近,也可以利用长廊、过道放置多个材料盒,按材质进行分类,诸如木材箱、纸品箱、布料箱、塑料制品箱、金属制品箱、工具箱等。明确的分类既有助于幼儿准确、快速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也能引发他们创造性地综合利用各种材料的行为。还可以实行幼儿自行管理材料箱的做法,如,某班教师就将大号食用油桶的上半部分去除,做成一个材料桶,每个幼儿一个,贴上幼儿自己的照片和姓名,按小组分别放置。这样既整齐方便,又有利于幼儿学习有序管理自己的物品,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在各种不同的主题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适时、适宜地提供游戏材料,推动游戏的发展,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这是教育者的智慧之举,也是环境创设的价值所在。

浅谈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让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摘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提升游戏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将游戏作为一门主课,将玩具当作教科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社会、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增进才能、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在幼儿园中会进行很多种游戏,如区角游戏、户外游戏等,对于游戏对幼儿的作用,我们可能就会说:让幼儿得到了快乐。这只是片面、表面的理解,我们忽视了它更有价值的作用。

(一)游戏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幼儿期是一个人生命起步的萌芽期,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游戏时让一个发展充满生机和可能的活动。

在户外游戏时,儿童奔跑追逐,攀爬跳跃,使大肌肉得到锻炼,肌体的协调性、平衡性、灵活性都得到增强。比如“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孩子们前后左右移动奔跑;“炒黄豆”的游戏中,孩子们甩动胳膊念儿歌,最后两人举起一侧手臂共同翻转身体180度;又如建构区的积木、积塑,美工区的涂涂画画、切切剪剪,益智区的拼图等,使幼儿小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精确性得到锻炼,发展了精细动作。

(二)游戏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人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学前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游戏促进幼儿感官发展

感知觉是幼儿认知活动的开端,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通道。各类游戏,有其是操作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感官练习的机会。比如在“找不同”的游戏中,幼儿通过发现两幅图中得不同之处,从而很好地促进了幼儿视觉观察力的发展;再比如一些音乐游戏,像大家很熟悉的“抢椅子”“击鼓传花”等,促进了幼儿听觉的发展。

2、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彼此之间需要交往,从而引发了积极使用语言的动机。比如说大家一起玩什么游戏,谁和谁一组,谁违反了游戏规则,是否要换个新玩法,等等,对这些话题的商讨促使幼儿之间出现了较为频繁的交流。

还有些游戏,本身就与语言密切相关,属于语言类游戏。如“城门城门几丈高”这个游戏中,两名幼儿商量好做两种水果,并手拉手并抬起当“城门”,其他幼儿边从城门底下钻过边说儿歌,当儿歌结束时,“城门”就要套住从城门底下走过的幼儿,并问他吃××还是××,然后站到相应队后面,游戏继续,最后哪个“城门”后面人多就获胜。幼儿在玩这些游戏的过程中很好地发展了语言能力。

3、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是自由自在,充满想象力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另一个物体,极大地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游戏不但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还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结构游戏中,孩子用积木、塑料、沙子等材料,构造出一幅幅富有创造力的图景,在孩子的手里,坦克可以开到海里,海可以飞到天上, “我搭的这个房子可以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这样小朋友就可以住在我家里了”。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三)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的发展也称幼儿的社会化,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幼儿从自然人到逐渐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1、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

在幼儿阶段,幼儿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问题。在游戏中,特别是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逐渐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克服“自我中心”。比如一个总是攻击别的小朋友的孩子,在游戏中扮演受害者的一方或者受欺负的小朋友,在游戏扮演中,他体会到被人欺负后的伤心和难过,学会了从被欺负者的角度看问题,有助于减少其攻击行为。

2、游戏有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合作、同情、分享、帮助、安慰等。他们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来游戏,在游戏中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在与同伴交往中逐渐懂得了分享、学会了合作,在照顾“幼小娃娃”及“病人”的过程中,学会了安慰和帮助,当同伴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

比如在户外游戏“老鹰捉小鸡”中,如果你扮演小鸡,怎样才能不被老鹰捉到呢?小朋友必须拉得紧紧的,一个也不能落下,才能不被老鹰抓到,不能只顾自己跑,不顾其他小鸡,这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如果你扮演鸡妈妈,你就要有责任感,照顾好你的孩子,保护好他们。

(四)游戏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期是情绪情感活动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交往方式,有利于各种情感类型的产生。

1、游戏可以使幼儿产生更多积极的情绪情感

游戏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玩伴、玩具、进入到自己假想的世界里,在游戏中,幼儿充分放松自己,因此游戏能够使幼儿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情感。

2、游戏能够帮助幼儿转移与宣泄消极情绪

在生活中,幼儿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而游戏是幼儿放松紧张情绪、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比如,小班幼儿刚到幼儿园时会哭闹,教师通常会带着孩子们做游戏,像“小火车过山洞”:一个教师和一个幼儿双手撑起做成一个“山洞”,另一个教师带着孩子们一个拉着一个钻“山洞”,很多幼儿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转移了注意力,暂时摆脱掉了消极情绪。

我们了解了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怎样让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呢?有些人肯定会说“让幼儿的所有活动都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为幼儿准备一些材料让幼儿玩就行”等等,这些都不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我想在除了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自发性游戏是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完全符合游戏的特点,最贴近游戏的本质,也是幼儿最愿意玩的游戏。幼儿在毫无外在压力,毫无顾忌的情况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愉快的体验而且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了解了知识。

(二)充分利用游戏组合幼儿园的各类教育活动。为了达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教师除了让幼儿进行各种游戏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组织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教育活动。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三)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求。幼儿对游戏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游戏之间并无好坏、高低之分,任何一种游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需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游戏的教育价值,而且要认真观察幼儿的各种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游戏中教师发挥了同样的作用,那就让我们用细心、耐心去探究孩子的内心发展需要,充分让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让活动区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幼儿阅读区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建构区的孩子们 积木、插塑等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今天的建构区张毅欣和齐少涵等五个人进入开始搭建了,过了一会儿,我走过去一看,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2021-06-09 阅读全文
  • 孩子们不要让拖延成为习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最近我经常会发现周围有的孩子或多或少的有拖延的习惯。 比如:今天该做的事情,总会拖到明天再做。 现在该收拾玩具,总说要拖到过一会再收拾……“拖延”不仅仅存在于孩子中间,对于我们...
    2020-10-28 阅读全文
  • 让孩子们体验快乐 我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经常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间,时常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那些幸福和快乐是孩子们给予的.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不快乐的人,一个缺少面对人生没有乐观态度的人也...
    2021-12-06 阅读全文
  • 让孩子们自信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有害的:期望过高,学生老是达不到,自然有损其信心的树立与巩固;期望过低,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即能达到,自然谈不到树立信心。 只有期望适中,才有助于自信心的树立与巩...
    2020-10-30 阅读全文
  • 让幼儿真正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 区角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
    2019-12-16 阅读全文

积木、插塑等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今天的建构区张毅欣和齐少涵等五个人进入开始搭建了,过了一会儿,我走过去一看,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2021-06-09 阅读全文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最近我经常会发现周围有的孩子或多或少的有拖延的习惯。 比如:今天该做的事情,总会拖到明天再做。 现在该收拾玩具,总说要拖到过一会再收拾……“拖延”不仅仅存在于孩子中间,对于我们...

2020-10-28 阅读全文

我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经常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间,时常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那些幸福和快乐是孩子们给予的.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不快乐的人,一个缺少面对人生没有乐观态度的人也...

2021-12-06 阅读全文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有害的:期望过高,学生老是达不到,自然有损其信心的树立与巩固;期望过低,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即能达到,自然谈不到树立信心。 只有期望适中,才有助于自信心的树立与巩...

2020-10-30 阅读全文

区角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

2019-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