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旋转的乒乓球花——记一个有趣的科学区角活动

发布时间:2019-12-16

乒乓球的游戏幼儿园。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幼师格外重视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游戏有益于提高对外界新鲜事物的认知兴趣。教师应多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对于幼儿园游戏,你有什么看法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旋转的乒乓球花——记一个有趣的科学区角活动”,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几只乒乓球破了,我和孩子们一起把它剪成了乒乓球花,放在自然角里供观赏。一天,有个孩子给一个盆栽浇水时,一个乒乓球花掉到了一旁沾上水的垫板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乒乓球花飞快地旋转起来了!孩子们纷纷围了过来,这个有趣的“意外”一下子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乒乓球花为什么会旋转的呀?见此,我马上又用几个乒乓球剪成乒乓球花,把它和垫板一起放到科学区角,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

孩子们很快发现让乒乓球花旋转起来的秘密是水。那么,水是怎样让乒乓球花旋转起来的呢?我问了孩子们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垫板上没有水,乒乓球花会转起来吗?

2.女口果有水的垫板平放,乒乓球花会转起来吗?

3.如果有水的垫板倾斜着放,乒乓球花会转起来吗?

4.垫板上水的多少与乒乓球花转动的速度快慢有关系吗?

5.可用什么办法让乒乓球花转得更快?

不几天,孩子们玩乒乓球花的技巧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的孩子甚至可以让两三个乒乓球花同时旋转起来。此时,新的问题产生了:乒乓球花在有水的木垫板上能旋转,在其他材质的平面上能旋转吗?为此,我找来了木板、铁板、吹塑板、玻璃板、布板等不同光滑程度的板,让孩子们分别探索验证。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我又投放了相应的材料,以引导孩子们的进一步探索。一是投放彩笔、彩色即时贴等材料,以引导孩子们用不同的色彩组合方式装饰乒乓球花,观察用两种或多种颜色以不同组合方式装饰的乒乓球花旋转时会呈现出怎样不同的视觉效果;二是投放了芭蕾小人、小风车等供幼儿装饰,让孩子们探索改变乒乓球花的重量和重心后,其转动效果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个活动不仅让幼儿初步感受了重力、惯性、摩擦力及水的表面张力等与乒乓球花转动的关系,同时让幼儿初步感受了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视觉效果以及乒乓球花重心改变与转速的关系,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中观察复杂的科学现象,并得到美的熏陶。

通过这一活动,我深深感到,幼儿园区角的创设,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以多方满足幼儿的需要为目的。所提供的材料并不在于要花多少钱,有多复杂的结构和多高的技术含量,而在于孩子们是否真心喜欢它,在于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能否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在于教师是否追随孩子的兴趣不断丰富玩法,从而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需要。

儿童自己选择和生成的活动,正是他们兴趣和需要之所在,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主动学习所需的材料和适宜的帮助。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游戏阅读

数学区角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数学区角活动具有教学属性,但相较集体教学活动而言,它独立、分散,更加自由、自主,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时既要尊重幼儿,又不能放任自流。数学区角活动通常会将数学目标物化于有层次、多样化的材料之中,将数学核心经验渗透于操作活动之中。在数学区角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个别操作;教师则要注重观察,在了解幼儿的数学经验、操作水平和其他情况的基础上,以间接指导为主,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串项链”是常见的一个数学区角活动,通常,教师会有意识地提供形状各异、大小不同、颜色丰富的木珠,引导幼儿用绳子将木珠串成“项链”,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归类,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体验集合概念,形成“类”意识,并初步感知模式及其空间排列关系。现以小班数学区角活动“串项链”为例,阐述数学区角中教师指导的重点,以便更有效地推进幼儿的数学学习。

1.观察陪伴,支持幼儿自由探索

区角活动因为由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操作,因此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为此,教师不能急于要求幼儿统一达到某一活动目标,或过多过早地干预、参与幼儿的活动,但也不能袖手旁观,任凭幼儿随意活动。教师要陪伴在旁,注意观察。教师的陪伴能给幼儿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教师陪伴时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判断幼儿的发展现状与数学认知水平,以及时调整策略,给予幼儿更适宜、个性化的指导。

在“串项链”活动中,小班幼儿尤其希望有教师的陪伴。一是因为小班初期幼儿发展水平有限,尚未形成“类”概念,不知道如何进行归类,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实物作为归类标记,给予幼儿提示,从而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相同特征”的意识,进而形成初步的“类”意识。二是因为有教师陪伴,小班幼儿会玩得相对持久些,并乐意将串好的项链向教师展示,体验成功与分享的喜悦。三是因为小班幼儿串项链的兴趣浓厚,但目的性、计划性不强,他们往往只满足于“串”的动作,偶尔会根据喜好选择某种颜色或形状的木珠,但过程中可能会随时更换、不断改变。

2.材料暗示,鼓励幼儿自主操作

材料是数学区角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教师可将某种标记或操作要求融合或嵌入到区角材料中,使材料具有暗示作用,隐含教育价值,如,能提示游戏的玩法、操作规则和要求,借此既增强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动机,也增强幼儿因充分挖掘材料的价值而产生的成就感。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困难,分析幼儿的已有经验,提供材料时要注意难度差别,小步递进,留给幼儿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教师可将“教”隐于材料,期待能转化为幼儿自主的“学”,以促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寻找方法、运用策略,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在串项链时,教师不能强求幼儿按照统一的要求去操作,也不宜苛求幼儿必须串出不同的项链,而应给予一定的暗示,适当提供范例,重在鼓励幼儿自由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操作,不断尝试多种串珠方法。比如,教师可在每根绳子的尾端串上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的木珠作为标记,暗示幼儿可按照这个颜色或形状归类串珠。又如,考虑到材料所具有的层次性,教师可提供绳子,鼓励幼儿自定标准归类串珠。渐渐地,幼儿能根据木珠颜色或形状标记将同色的木珠不分大小、形状串在一起,或将同种形状但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木珠串在一起。有的幼儿也许能排除干扰,根据颜色或形状标记进行同色同形的归类,但个别幼儿也许仍然只能随意地将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珠子串在一起。教师此时可挑出串有颜色或形状标记的绳子暗示幼儿;如果幼儿的操作还是比较随意,教师可进一步提供半范例底板供其参照;如果幼儿借助半范例底板操作仍有困难,教师则可提供全范例底板,供其模仿学习。

在“串项链”活动中,为了鼓励幼儿积极运用模式规律串珠,教师特意在绳子尾端系上两种颜色或两种形状的木珠作为标记,以引导幼儿尝试间隔串珠,同时教师还准备了串好的项链半范例和全范例供幼儿参考。一般而言,幼儿对颜色比较敏感,他们最先掌握的往往是“按颜色归类”,接着能够“按形状归类”,但通常还不能完全排除大小的干扰。实践表明,幼儿一般会从按照两种颜色间隔串珠逐渐过渡到按照两种形状间隔串珠,直至按照同等颜色和同等形状间隔串珠。

3.问题启发,促进幼儿有效反思

问题启发是教师常用的指导策略,也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常用方式。教师仅仅依靠幼儿的操作结果,并不能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而幼儿的操作行为也不能完全体现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通过向幼儿提简要明确的问题适当介入,以促进幼儿反思,这样既能帮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数学内容,也能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想法。

虽然不同幼儿可能会产生相同的操作结果,但其中反映出来的思维发展水平可能是不同的。比如,两位幼儿都串好了项链,教师询问道:“你是怎么串的?”甲幼儿说“把一样颜色的串在一起”,乙幼儿则说“一个接着一个串”。这里表明的是,甲幼儿已意识到了操作的核心经验,所以表述出了“按颜色归类”的操作要求;乙幼儿则只是从动作层面来表述的,并没有意识到活动中蕴含“类”的核心经验。为此,教师继续问他俩:“你俩串的项链一样吗?”以引导幼儿发现这其中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长短不同”,进而形成“类”的意识。提问引导有促使幼儿反思操作、相互学习,并有意识地按某种特征归类串珠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分析幼儿是否真正理解了相应的数学概念。

4.语言强化,巩固幼儿的自我经验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师幼互动的重要媒介。在数学区角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给予幼儿语言表达的机会,以提升他们的相关经验。例如,让幼儿表述活动过程,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整理思路,增强幼儿对相关数学概念的认知。教师也可通过幼儿的语言表述来了解幼儿操作中的思路及其思维发展水平,以便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比如,串项链前,教师可让幼儿先想一想、说一说“准备串一串什么样的项链”,以促使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串项链时,可让幼儿边操作边说说串珠的方法“一个红接一个红……”或“一个红、一个绿……”,在诵念中强化类别意识,表达出木珠串的类别特征或排列规律。“项链”完成时,可请幼儿介绍并指读“红蓝、红蓝……”“方圆、方圆……”,让幼儿在反复诵念中自我检查,养成操作后用语言表述的良好习惯,进而巩固对模式规律的认识。

在数学区角活动中,以上四种策略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又共同实现指导、推进幼儿数学学习的目的。在活动中,教师既是幼儿兴趣的激发者、幼儿关系的协调者、幼儿喜悦的分享者,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也是幼儿发展的引领者。只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记一次有趣的拼图活动


一、最近一段时间的早饭后自由活动,孩子们玩得最热闹的就是拼图。每天早上起床吃完早饭,全班孩子就都自发地组成小组,围在一起全神贯注地选择图片、组拼图形。他们对于这项活动如此迷恋,以至于平日里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建筑区和手工区等活动区,现在已是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了。一时间拼图倒成了大三班这个小社会的流行时尚①。看到这种现象,我当时就想,既然现在孩子们的兴趣全都集中在拼图上,而且已经积累了不少有关拼图的日常经验,何不来个趁热打铁,进行一次以拼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呢②?在设计活动时,我尝试着按照主体性发展对于课程设计的一些基本的要求,不去为活动预先制定具体的目标和一步一步、层层递进的行动步骤,而是尽力引导孩子们的活动,激发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探索、主动思考和彼此之间的启发学习;并且初步对于活动中可能需要的材料和大致的步骤,在脑海中画了一幅草图。由于当时孩子们拼的都是买来的拼图,我的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要让孩子们自己制作拼图,玩自己做的拼图③。问题一经提出,迅即得到孩子们的响应。于是我们围绕着拼图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二、在一次饭后活动的时间里,我随机组织了第一次活动。我先是和孩子一起玩买来的拼图,边玩边讨论自制拼图的图块形状和所需要的材料④。经过讨论,大家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拼图要剪成一块一块的,剪成直的也可以,剪成弯的也行;拼图是用硬纸板做的。在大家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我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些废旧的硬纸板带到幼儿园来,准备第一次制作。起先设计这次活动的过程时,我想第一步只是在纸板上画出幼儿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我再给他们讲讲怎么个剪法⑤。可是画完图形之后,孩子们都很兴奋,急于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所以根本等不到我开口,他们就纷纷自己剪了起来,而且还剪得基本上接近买来的拼图的形状。他们剪完之后都很高兴,跑过来告诉我:“我剪好了。”还拉着我一个一个地看。我看过一遍后心里就有了底:他们剪得太复杂,根本就拼不上。但我还是很高兴、很认真地看了他们剪下来的图块,而且逐个表扬了他们(———这是本次活动教师第一次没有坚持自己的设想,而顺应幼儿的活动)。孩子们急不可耐地问我:“可以拼了吗?”我说:“当然可以。”⑥在剪图片、拼图时,我一直是和周宇、梁丹宁小朋友一起。我们剪得块大,而且基本上沿着直线剪成方形,一共剪了20块左右,所以拼起来有点意思,也比较容易。其他小朋友拼了老半天,还是没拼好。这时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围过来,看我和周宇、梁丹宁一起拼。我问他们:“怎么了?你们怎么都不拼了呢?”孩子们很失望地告诉我:“没拼上!”我故作惊讶地问:“为什么呢?你们画得挺好的,剪得也不错,怎么会拼不上呢?”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的说剪的图块太小,有的说剪的块太多,还有的说画的图形太难、太小。这时刘子尧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他的图拼成功了。我请他介绍他的拼图。刘子尧说:“我剪得块大,是直线剪的;我的图画得也大。”我露出赞许的神色,孩子们也羡慕地鼓起掌来(这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同伴学习的典型事例)。第一次制作就这样结束了。

三、第二次制作还是在饭后,还是我和孩子们一起玩买来的拼图。我提醒他们边玩边观察每一块图片的形状,认真察看它们都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然后我又让他们拿出自己做的拼图,比较一下这二者之间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我们自己做的拼图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讨论之后,孩子们提出要再做一次⑦。这一次,孩子们提出要涂底色,使拼图更加漂亮。我借机向他们介绍了他们平时不怎么使用的另一种绘画工具———油画棒。刚开始做的时候,钱王小朋友就自以为聪明地用狡狯的神情对我说他只剪两块。我对此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简单地说:“那好吧。”这次制作,孩子们由于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剪好了、拼好了。我请他们总结这一次成功的经验。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剪的块大量少,所以好拼。这时霍然小朋友提议要大家互相换着拼,我觉得这正是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探讨的大好时机,立刻就同意了,孩子们也都十分赞成。孩子们在互换拼图的过程中,无论是情绪还是活动本身都达到了本次主题活动的高潮。他们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图片。我想如果此时凭着教师的权威命令孩子停止游戏,遵从常规,他们虽然会照做不误,可是心里一定是一万个不情愿,而且必定会影响他们进餐时的情绪。所以我就和孩子们商量该怎么办,如果要将整个的活动过程继续玩下去,饭就凉了,还要影响厨房阿姨的工作。如果马上停止,大家又实在是都没有做完。张又驰小朋友说:“我们先吃饭,不散步了,吃完饭再接着拼。”钱王立刻针锋相对:“不行!一吃饭拼图就得收,我们刚拼一半怎么办?”张九思说:“能不能让我们拼完手中的拼图再吃饭?”我问大家意下如何,小朋友们都赞成张九思的意见。我也觉得这样的折中方案比较尊重孩子的愿望,又不至于耽误太长的时间进餐。一次课堂小冲突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⑧散步谈话的时间,我本来是计划要做总结的,可孩子们的话题还在交换拼图上。我顺应了他们的兴趣,将谈话的内容改为大家交流交换拼图的感受(———这是教师的第二次顺应)。霍然小朋友第一个发言,他说他拼了好几个小朋友的拼图,周宇的块太多,不好拼,但他还是拼上了;钱王的块少而且大,好拼,但是没多大思。这时钱王走到我跟前,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的拼图都挺好玩,要费半天劲才能拼好。”我说:“你的拼图也不错呀,多好拼!”他摇摇头对我说:“块太少,没劲儿。”⑨最后,孩子们提出要把拼图带回去给爸爸妈妈拼。这正是我要说而还没有来得及说的意思,当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四、以后,我们又做了几次拼图活动,孩子们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对于孩子们制作的各种各样的拼图,我基本上都予以正面的肯定,因为我知道,孩子的发展水平并不一样,自然也就不可以强求一律。这次活动,一方面满足了全体幼儿对于游戏的需要,让他们在没有特定的制作成品要求的、游戏式的环境中,通过各自的努力,获得成功感。另一方面,与前者相呼应,幼儿是这次探索与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在制作、拼接的过程中自己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从块小、多、不好拼,到块大、少、好拼,但没意思,直到最后自己满意,同伴也认可。这个过程对于孩子们来讲,是一个不断探索、思考、总结和改进的过程。孩子们在交换中做到互相学习,在讨论思考,在制作中学习布局和合理的剪裁。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成功与失败始终是互相交织,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不断推动活动主题和情节深入发展,直至最后皆大欢喜。我们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并且通过幼儿将这种快乐带回家与父母分享。

评注:

①由此可见孩子们的兴趣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同时这种互相感染或者说同伴学习需要一定的前提,就是宽松的课堂环境、相对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及活动中的自发性。

②主体性的教育以儿童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主张儿童对于知识经验的理解和建构,并且通过这种理解和建构而建立自己在活动与生活中的主体性。而建构的前提就是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和原有认知结构,以及对于学习活动的积极的心向(奥苏贝尔)。

③通常教师的课程都是从大纲来,是预先制定,到时候照章执行的。而这次以拼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其内容直接来源于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从幼儿的自发游戏中自然生成;同时这不是在日常生活活动的平面上横向积累知识经验,而是以生活为基础,提升生活,使拼图这一物质客体从游戏和玩乐的工具材料转化成工作和学习的对象,同时又保留有游戏的特质。

④这是为制作拼图所做的经验的预备。同时,我们注意到材料的意义在这里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对于自发游戏而言,材料就是拼图;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制作而言,材料却是硬纸板,而拼图是制作的产品;对于最后的拼图而言,拼图是需要加以思考和研究的对象。

⑤教师进行一定的讲解是可行的,但不是必须的。教师一般都不愿意看到混乱的场面,所以一般在活动之前都要提出一定的规则要求,在幼儿自由表达之前要让他们学会一定的技能技巧。这种做法对于特定结果或成品的产生是很有利的,但是省略了过程就是遗漏了大部分的教育机会。传统的教育将儿童的错误视为亟待纠正的东西,而主体性的教育则视教育的过程为儿童发展的空间,让儿童将他们的错误表露出来,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我纠正。这也是一种建构,是主体对自己的错误或不良的认知结构的建构,所以教育反而应当为儿童的尝试错误提供机会。教师在这里的灵活机动的处理,也体现出她本人在观念和行为中还处于从传统教育向主体性教育过渡的阶段。

⑥欲擒故纵,不急于得到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性结果,给孩子们更多自己探索、发现的机会;也不是简单批评指正,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

⑦从第一次制作到第二次制作,过渡衔接十分自然、流畅。由此可见教师教学的巧妙:本来做第二次的活动是教师的教育意图,但是她将自己的意图转化成一种孩子们的愿望,转化为幼儿的学习动力。所谓“活动中的指导”,在这里正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把自己预先设计的目标和灵活机动的指导,通过建议、提问和间接的示范等方式,融入儿童的活动进程当中;她不是活动的主宰,活动始终是幼儿自己的活动;相反她是推动和便利儿童活动的专家、同伴和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于一身的资源仓库。在实际的活动中我们看到,由于教师的参与,孩子们反而能够自己做出更多的决策,发挥更大的自主性。这是幼儿主体性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⑧主体性教育将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里,我们看到尊重孩子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同时也看到,尊重不仅仅是和颜悦色,不打不骂,不讽刺挖苦,还包括对于孩子的构想和意见的尊重,对他们正在进行中的活动的尊重,对他们的活动成果的尊重,对他们的需要和愿望的尊重,对儿童的群体文化和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尊重。

⑨又一次欲擒故纵。教师并不直接评价幼儿的作品,而是以幼儿自己的谈话为契机,将话题转移到幼儿作品上来,以一种不着痕迹的反讽的手法,让幼儿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自己讲出教师要表达的意思。由此可见,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实在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的。由于教师事先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由于家长们没有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作品没有表示应有的尊重,有的甚至斥之为“什么破烂玩意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孩子们的反馈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严重失误,准备在下一次家长会上进行宣传教育,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对数学区角活动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


“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是幼儿重要的数学学习途径,我们需要对在数学区角活动中的幼儿的表现及发展水平作出评价,以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一、数学区角活动评价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教师分析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从而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指导。数学区角活动虽说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为及时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下观察幼儿,正确解析并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寻找合适的介入指导时机以及指导策略。

其次,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个体特点,从而为幼儿提供个别化支持。数学区角活动为发展水平、思维特点不同的幼儿创造了适合各自发展特点的充分的活动空间,可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不同幼儿的学习特点,从而准确判断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更深入地思考如何为幼儿提供个别化、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有助于提高数学区角活动的组织效率与活动质量。数学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内容选择与调整等都会影响活动质量.进而影响幼儿发展。数学区角活动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及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路径去优化各种组织因素。

二、数学区角活动评价的要点

数学区角活动评价的要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结合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路径,数学区角活动评价应同时重视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能力的提高。

1.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

幼儿数学知识经验的积累与获得情况是数学区角活动评价的重要内容,包括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对空间几何概念的认知等。幼儿在数学区角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发展水平必然是有差异的,如中班初期幼儿在比较数量的多少时,有的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有的运用计数的方式比较,有的不仅能得出正确结论,还能清楚地说出多在哪里、少在哪里……教师评价时要正视幼儿的差异,分析幼儿所处的发展水平,帮助他们以自身的速率和方式向更高的发展水平迈进。

2.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

数学区角活动不仅能让幼儿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还能让幼儿在操作中发展数学能力,如表征、交流、问题解决能力等。幼儿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需要这些能力,也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这些能力。幼儿能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否发现数学规律,例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教师在评价数学区角活动时要特别加以关注的。如,在大班数学区角活动“一把抓住几个”中,有幼儿在抓体积较大的物体(如核桃)时会估算出较小的数,而在抓体积较小的物体(如开心果)时则会报出十几、二十几等较大的数,这里反映的是他们已会运用空间感知的经验来解决数量估计的问题。

(二)其他相关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

数学区角活动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数学领域,还体现在其他相关领域。教师要多角度观察,以全面评价幼儿在数学区角活动中的学习和发展。

如,在回答时钟“起点在哪儿”的问题时,有幼儿说“夜里12点以后就是明天了,所以从12点开始”;在小班“蝴蝶找花”的活动中,有幼儿边说“红蝴蝶找红花,黄蝴蝶找黄花……”边完成颜色对应任务。可见,这类活动既加深了幼儿对数学内容的理解,也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能否用清晰的说明性语言解释自己的操作,能否有序地说明活动流程并调控自己的操作活动,也应是幼儿数学区角活动评价的重要内容。

又如,幼儿在数学区角活动中需要合作,需要共享活动材料,教师可以观察幼儿是如何与同伴协商,决定轮流活动的次序的;是怎样邀请同伴参与活动,相互检查的……从中可以评价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数学区角活动离不开规则,幼儿能否自觉遵守规则,建立相应的规则意识,也应是评价的要点之一。

(三)学习品质的发展情况

我们既要评价幼儿在数学区角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显性的数学知识与能力,还要重视伴随显性学习而生的隐性的学习品质的发展情况。

首先,要看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教师可以通过幼儿自主选择数学区角活动的次数、时长以及活动时的投入程度,直观地判断出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

其次,要看幼儿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习惯是否良好。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拿取、操作、整理、收纳材料的方式,了解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学习习惯。

第三,要看幼儿操作中体现出的学习方式方法等是否合理,幼儿操作时的专注力、坚持性、创造力、独立性、反思调整能力、自我挑战精神等的发展情况,都值得教师观察和分析:如,在中班“补墙洞”的区角活动中,幼儿需要用几何图形组合成指定形状。当拿着最后几块几何图形怎么拼也拼不全图形轮廓时,有的幼儿会直接放弃,有的幼儿会向教师求助,有的幼儿则反复尝试,直至成功,甚全会向教师请求“再玩一次”。教师可从中分析幼儿遇到困难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坚持性,以作出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数学区角活动评价的步骤

在数学区角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自由度都较大,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年龄差异、个性差异也非常大,教师可以按照何种程序、采取哪些手段来有效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呢?我们通常按以下三个基本步骤来评价。

(一)观察:幼儿是怎么做的

评价的起点是观察,教师可通过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动作、神态等的细致观察,了解幼儿显性的不同表现。在不同的观察任务中,教师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是参与者。作为旁观者时,教师只是忠实地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不作任何提示,幼儿自己的操作是教师进一步评价的依据。作为参与者时,教师可在观察的基础上适当参与操作,如通过提醒、提示等方式与幼儿开展一定的互动,在与幼儿一起玩的过程中更近距离地观察、了解幼儿。

(二)追问:幼儿是怎么想的

教师观察所得的结果往往是幼儿外显的活动表现,教师切记,不能单凭“所见”猜测、判断,还需要追问幼儿。有时,幼儿的操作行为看起来是错误的,但教师通过追问可能会发现他们在数概念的掌握上并没有问题,比如,让小班幼儿给“小动物”分发食物,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感知“多”“少”“一样多”。当食物少、小动物多而无法一一对应时,有的幼儿就会把食物放在两个小动物的中间。从操作结果上来看,这个幼儿没有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但追问后却发现这个幼儿是能够判断数量的多少的,只是从情感上不能接受小动物食物分配不均的结果。有时,操作结果虽然相同,但有的幼儿操作思路明确,有的幼儿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幼儿只是模仿同伴的操作,可见,“追问”在数学区角活动评价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

(三)解析: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

综台观察、互动、追问获取的各种信息,教师可以据此解析幼儿的发展水平。下面通过案例“投骰子串串珠/插插钉”来试析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

“投骰子串串珠/插插钉”是一个中班数学游戏,由幼儿通过两两合作,轮流投骰子,先比较数字大小,再由投出数字较大的骰子一方按数值串串珠或插插钉,材料先用尽者获胜,活动结束。该游戏的目的是帮助幼儿理解基数的意义,比较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并学习合作。幼儿甲、乙的活动过程如下:

甲、乙迅速平分好材料后,甲先掷骰子,点数为8,他马上动手在插钉板上插插钉。乙看到骰子已空出,抓过来也投了一下,点数为7,他也开始埋头插插钉。(两个幼儿忙于操作,完全忽视了玩法和规则)

教师见此情况,提示他们注意游戏规则,并询问:“这次投出的骰子数谁大谁小?应该由谁插插钉?”经过提醒,乙赶紧把自己插好的插钉拿掉,并观察甲的操作。(乙在教师提示下意识到了游戏规则)

第二轮开始,甲投了7,乙投了9,乙高兴地插起插钉来,甲顾自玩起了骰子。(甲知道自己的点数比乙的小,不能插插钉,但对同伴的操作活动不太关心)

教师及时提示甲:“看看,他插得对吗?”甲这才关注起乙的操作来,甲发现乙在反复数已经插在插板上的6个插钉,于是抓起3个插钉送到乙的面前。(甲在教师提示下关注起同伴来,但他主动去协助同伴操作了,说明他对合作游戏的要求还不明确)

第三轮开始,甲投了9,很高兴,没想到乙投了10。乙兴奋地大笑着,并拿起插钉接着上一轮插好的9个插钉继续插起来。插了5个以后,怎么也数不清自己还应该往插板上插几个插钉。这时的甲则好像正在琢磨下一次怎么才能投出大数字来。(甲又不关注同伴了)

教师又一次提示甲:“他插好了吗?”甲观察了一会儿,伸手拔掉乙第二次插好的插钉,将第二次的9个插钉全部插到了第二排。乙在甲的直接操作下算是插好了插钉。(甲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乙解决了活动中的问题,乙全盘接受了甲的帮助)

教师问:“为什么要分成两行插?”甲回答:“这样不是可以数得更清楚吗?”(甲能够用语言说明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他们又进行了第四轮的较量……

根据上述案例中幼儿的操作表现,我们对两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作如下分析:

1.数学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

两名幼儿均能迅速、准确地判断10以内数字的大小,理解基数的意义,但在数量感知能力上有差异:甲能迅速准确地判断插钉的多少,已能基本靠目测的方式感知数量,所以当乙插到6个插钉时,甲能迅速运用已掌握的数组成的知识经验帮助乙补充3个插钉。乙则需要通过反复点数才能准确感知数量。两名幼儿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也存在差异:甲能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当乙的操作方式影响其感知数量时,甲想出了换行插,这实际上是使用分类策略区分了两次任务,降低了数量感知的难度。而乙还在用反复数的方式试图数清数量,解决问题的策略较少。

2.其他相关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

该游戏过程反映了两名幼儿合作水平的发展情况。初期,两名幼儿都只管自己操作,不关注同伴的活动,忽视了轮流、依次等的合作要求。后经教师提醒与自己的多次操作,两名幼儿开始关注起同伴的活动来,合作游戏的意识有所增强。

3.学习品质的发展情况

中班幼儿操作欲望强、获胜心切,两名幼儿都是在教师的一再提醒下逐步理解游戏规则的。在对待输赢结果上,乙比较淡定随意,赢了很高兴、输了也不气馁。而甲好胜心强,在意结果,始终在琢磨怎样投出大数字的骰子。

科学区的创设与活动指导


科学区活动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因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科学学习不是听科学、记科学,而是实实在在地"做"科学,是像科学家一样亲历探究的过程,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那么,怎样创设科学区才能引导幼儿真正地"做"科学,实现科学区的价值呢?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实践。

一、环境创设

科学区在氛围营造、空间布局、场地设置、物品陈列等方面要能较好地适应科学区活动的特点,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1.营造安静的氛围,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幼儿的科学探究需要心理氛围的支持。为此,科学区可与数学区等相对安静的区域相邻,远离活动室门口或窗口,尽量避免和音乐区等比较嗜杂的区域相邻。可利用多层的材料柜、材料架形成一定的隔挡,围合成半封闭、半开放的区域格局,形成相对独立且安静的空间。科学区内既可设一些固定的操作台,满足幼儿持续探究的需要,也可利用集体教学用的大方桌满足多人同时参与或合作的需要。操作台可考虑靠墙摆放,以减少干扰,有助于幼儿专心操作和探究。有些比较吵闹或者需要较大空间进行操作的活动,如筛豆子、钓鱼(利用磁铁)等,也可视情况灵活安排到活动室其他适宜的空间进行,不必限制在一个严格框定的空间内,以此满足科学区不同活动的具体需要。

2.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

不同年龄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和自主学习能力等都具有差异,我们需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

小班幼儿身体动作还不够协调,有目的选择活动的意识不强,容易被眼前的事物所吸引,更喜欢场景化的操作环境。为此,小班科学区宜使用通透性强的材料架来储存材料,且架子不宜太高,摆放的材料不宜过多过满,以相同类型的平行材料为宜,以满足多入同时操作的需求。材料架宜与操作台相邻,方便幼儿一目了然地看到材料,就近拿取操作。随着活动的推进,可把新投放的材料放在显眼的高处,将旧的活动材料暂且移至架子底层,并逐步替换更新,以此不断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还可充分利用墙面等空间布置活动材料,如,悬挂于墙面的"感官瓶"(闻气味、听声音)和"漏漏瓶"(感知沙漏现象),贴于墙面的"猴子爬树"(牵拉绳索使"猴子"爬上"树")和"打电话"(探究传声筒)等活动材料,让幼儿一进区就看到这些材料,被它们吸引,然后自发地摆弄,感受和发现其中有趣的现象。这种材料呈现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是,省去了材料收放的环节,增加了操作时间,满足了幼儿充分探索的需要。

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及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因此科学区的布局要适当调整。可增加材料柜以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收纳空间,让幼儿可自主选择、拿取材料。桌椅摆放也可更为灵活,允许幼儿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活动场地。如,"垒高楼""多米诺"的活动需要较大空间和平稳的操作台,幼儿可选择宽大平整的桌面或是自主将两张桌子拼合,从而尽情地探索和尝试;"陀螺转转转"的活动要有足够的空间让陀螺旋转,幼儿可到科学区外找空地操作;"哪辆小车开得快"的活动可在墙角的地面进行,小车下了斜坡后有墙面作为阻挡,不至于失控跑得太远。墙面空间要根据实际活动的需要加以充分利用。除了一部分直接用作呈现操作材料外,也要留出空间给幼儿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思考和发现等。如,刚开始玩"多米诺"时,幼儿经验还不足,我们就在墙面上张贴多样的多米诺造型参考图和参考底板,激励幼儿积极尝试。随着活动的持续,幼儿的经验不断丰富,幼儿自己排列的多米诺造型图和记录图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参考资料。又如,在围绕"陀螺转转转"活动而设计的墙面展示区,我们悬挂了幼儿自制的各种造型的陀螺,还展示了幼儿在观察陀螺旋转时记录下的各自的发现。这些内容对于幼儿的自主学习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二、材料与内容

材料是幼儿科学学习的载体,是他们建构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在科学区,我们将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材料物化,给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感知和理解其中蕴藏的科学概念,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1.考虑学科特点

关注科学的学科特点,较为全面地了解核心科学概念,为我们恰当地选取科学区活动内容和操作材料提供了依据,避免活动跑偏或关键内容缺失,使不同年龄的幼儿可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方式获得相关的科学经验。

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主要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核心科学概念。教师可围绕这三大块内容设计活动。如,通过饲养兔子、种植萝卜、培育风信子等活动,对动植物的生长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建立对生物的特征、生长需求、生长周期等方面内容的认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又如,物质科学蕴含着力学、声光电磁热等基本科学原理。关于物质科学的探究,并不是要让幼儿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而是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积累关于物质科学的丰富经验。我们引导幼儿利用纸杯做传声筒,感知声音的传播特点;用各种材料制作弹簧玩具,感知物体的弹性;学习装电池,让手电筒亮起来,使电动玩具动起来,认识到连接好的电路会让灯泡发光、喇叭发声等,感知简单的电学现象……再如,地球与空间科学涉及地质学、气象学、天文学等多门学科,但对于幼儿来说,关于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探究不是为了知道各种深奥的学科知识,而是为了结合日常生活,积累关于地球和空间科学的经验。为此,可选择适合的内容,采取适合的方式,选取适宜的材料,帮助幼儿感知沙、土、水、空气等地球物质的特性,观察太阳、月亮的活动,认识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转换,让他们对地球空间充满好奇。对于幼儿来说,这三个方面的核心科学概念是同等重要的,教师不能因为某方面核心概念涉及的内容少,或以为幼儿不能理解而忽略。

2.关注年龄特点

对幼儿而言,科学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而是身边有趣的现象。科学区的材料和内容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使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

我们为小班提供了一些操作方法简单、能较快速地显现现象和结果的活动和材料。如,幼儿只需吹口气就能看到纸简开"花"、小车前进,只需一个简单的拨或转的动作,就能看到"飞机"飞起来,"章鱼"旋转起来,这些有趣的现象给幼儿带来了惊喜,激发了幼儿反复操作的兴趣,幼儿在此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因果联系。又如"感官瓶(箱)"的活动,幼儿通过摇晃瓶子用听觉辨别米、豆子、纸屑等发出的声音,用嗅觉辨别醋、酒、麻油等的气味,用触觉感知软硬、大小、形状不同的水果、玩具等,从而意识到可以用不同的感官感知身边常见物体的特征。再如,幼儿在来回倾倒"漏漏瓶"的过程中,观察到瓶中的豆子等有的漏得快,有的漏得慢,听到落下时不同的声音,在反复摆弄的过程中享受着探究的乐趣。

中班幼儿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因此,可以提供一些可反复尝试且较易获得成功的探究活动,增强其独立探究的兴趣和信心。如"垒高楼"活动,我们收集了纸杯、瓶盖、果冻壳等材料,让幼儿在反复叠高的过程中体验控制平衡所带来的挑战和成功感。又如,我们提供了开锁、装电池等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探究活动,给予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再如,我们设计了"滑滑梯""哪辆小车开得快"的活动,提供坡道、小球、小车等材料,引导幼儿对小球和小车从不同材质、高度的坡道上滑落时的不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引发好奇心,进而探究其中的奥秘。

对于大班幼儿,我们提供了更具挑战性的活动内容。如,"叉子玩杂技"的活动,玻璃杯、纽扣和叉子都取自日常生活。幼儿需将两把叉子对插在纽扣的两端,通过调整叉子的角度,将纽扣平稳地置于玻璃杯沿。这一现象看似简单,却需要幼儿细心、耐心、专注地操作。最终收获的成功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胜心理,更让幼儿看到了有趣的平衡现象,促使幼儿不断尝试和探究。又如,"气球火箭"的活动对幼儿的合作能力是一种挑战。幼儿发现靠一己之力无法完成,就有意识地寻求同伴的配合,一人打气一人拉绳,并交流"怎样让气球跑得更快",不断尝试,从而体验气球冲向高处带来的胜利感。

此外,到了中大班阶段,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多提供一些低结构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一物多玩"。材料可分类摆放在区域柜中,让幼儿自由拿取。如多米诺骨牌,幼儿除了用来感受力的传递、连锁效应,还将其用作垒高材料,体验控制平衡、不断向上递增架高带来的美感和挑战性。又如,"陀螺转转转"的活动中,幼儿可用拼插积木、光盘、木棍、笔芯等多种材料自制陀螺,并探索让陀螺保持长时间快速旋转的方法。在科学区中,我们也常会看到幼儿自发地使用材料创造性地进行各种类型的探究活动。如,用光盘和管状玩具玩平衡游戏;将纸条折叠或卷合,制作弹簧玩具;用巴克球搭建各种物件,或利用其磁力进行有趣的探索实验。

3.结合多媒体资源

幼儿的发展需要多方面不同性质经验的支撑。与幼儿直接对材料进行操作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不同,多媒体资源带给幼儿的多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的获得和间接经验的获得如能形成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幼儿经验的建构。尤其是科学领域,对于有些内容,幼儿没办法通过直接操作获得经验,间接经验也可作为一种良好的补充。为此,我们在中大班尝试借助iPad等设备,将实物操作活动和电子游戏相结合,引导幼儿从多方面去积累不同的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大班"接水管"游戏,幼儿通过游戏APP"水管工"初步认识直管和弯管、长管和短管的不同特性,直观地看到在管道接通后"水流"顺利通过,从而获得成功感。幼儿在利用管子玩具进行实物操作活动时,会迁移电子游戏中获得的经验,体验不同水管连接的不同方式,其间遇到的位置高低、距离远近等真实、随机而多样的情境,也使幼儿对立体空间方位的感知和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值得注意的是,iPad上众多的游戏APP未必都适合幼儿,教师要进行筛选,内容要切合现阶段幼儿的科学经验,符合该年龄段幼儿学习特点,难度要适当,要有层次性和挑战性,和实物操作活动之间要有关联,这样方能使幼儿的科学经验不断得到补充和提升。

除了游戏APP外,我们也积极拓展其他类型的多媒体资源。如,在中班围绕"虫虫"主题活动,我们收集图片和视频制作了电子书《螳螂》,帮助幼儿了解螳螂长什么样、吃什么、生活习性如何、怎么繁衍后代等,丰富和拓展了幼儿有关螳螂的经验,体现了多媒体资源的独特价值。

三、教师指导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科学区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间接的指导: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探索、不断接受挑战的愿望;通过提供适宜的材料,引导幼儿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及时组织活动过程中及活动后的交流分享,促进幼儿相互学习。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索积极性

我们把一些科学现象巧妙地融合于游戏化的情境中,使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感知科学现象。如,小班"猴子爬树"的活动,幼儿在双手来回牵拉绳索的过程中,看到"猴子"慢慢地爬到了树上,从而产生好奇,尝试寻找"猴子"能爬上去的原因,探究让"猴子"爬得快的方法。又如,中班"愤怒的小鸟"和"解救小动物"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不断尝试调整拉弹弓的力度和方向以射中目标,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体验到了皮筋的弹性。再如,小班探究磁铁磁力的活动"开汽车"(隔着底板用磁铁吸引磁力小车,引导其开动),中班探究重力、摩擦力的活动"滑滑梯""哪辆小车开得快",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有趣的科学原理。

2.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幼儿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时一定会引发好奇心,产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为此,教师可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的经验水平,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引导幼儿深入探究。如,中班的"磁铁小车"活动,我们创设了"用魔法棒(条形磁铁)控制小车"的情境,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索怎样才能"不触碰小车就让小车动起来"。又如,我们通过图片呈现了乒乓球在水中的三种不同的沉浮状态,引发了大班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怎样"让乒乓球沉入水中"。再如,我们在大班科学区投放了"平衡小丑"的材料,幼儿看到"小丑"倒立在支架上,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进而积极探索"使小丑保持平衡"的方法,并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平衡与重心之间的关系。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一句恰到好处的提问,也会促使幼儿有意识地去关注一些可能被忽略的现象,引发幼儿的思考,从而推进幼儿不断地深入探究。如,当教师发现一名幼儿在"哪辆小车开得快"的活动中仅仅满足于让小车在"坡道"上反复地开,而忽略了对其中现象的观察、比较和思考时,教师便有意询问:"哪辆车开得快?"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观察。之后,教师又追问:"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促使幼儿关注到坡道的材质(摩擦力)对小车滑动速度的影响。又如,一名幼儿在玩"陀螺转转转"时,起初只满足于让陀螺旋转起来,教师便状似不经意地问:"旋转时你看到了什么?""陀螺都是圆形的吗?"促使幼儿仔细观察陀螺上的图案在旋转时的变化,从而产生用不同的图案装饰陀螺、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的愿望。教师以问题进行引导,使幼儿的活动层层递进、不断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视幼儿需要、视活动实际情况而定,要建立在不干扰幼儿活动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机和幼儿互动。教师的问题不要过多指向"为什么",而是"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从关注现象开始,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和认识。

3.鼓励分享交流,引导幼儿多方式表达发现

科学活动中的交流既是幼儿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也是幼儿通过与同伴分享经验、倾听同伴意见或进行讨论,从而梳理经验、形成认识的过程。可以说,它也是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因此,教师要提供机会,创设条件,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想法、交流意见。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尚欠缺,语词相对贫乏。因此,每当幼儿有了想法且愿意说给大家听时,教师一定要耐心倾听,可适当用他们能理解的简洁的语言帮助他们梳理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既是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表达,又能巩固他们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中班阶段,幼儿语言能力逐渐提升,也能够用图画和符号进行简单的记录了。教师可引导幼儿用绘画、拍照等方法记录他们探究的过程与发现,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鼓励他们和同伴进行分享交流。到了大班,随着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增强,可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用语言表述制作的方法、看到的现象等,用数字记录测量的数据,用图表呈现植物生长的过程,用图画或符号表征事物的变化。这样的表达和记录能引导幼儿变无意识摆弄为有目的探究,而教师也可据此了解幼儿的探究过程,以便更好地调整或推进活动。要注意的是,记录要力求简单、便捷,不要成为幼儿的负担。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活动事先设计好记录表,也可以提供白纸让幼儿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重要的是,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对记录的表述,可协助幼儿记下姓名、日期,对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加以文字说明。这对幼儿来说不仅是一种激励,也是向他们传递了科学探索活动中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师也可在区域活动结束后围绕当天的活动组织即时的集体交流。如:"你发现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新的想法?"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回顾活动的经历,将自己和同伴的发现进行汇总,将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介绍给大家。这种倾听和交流的过程能有效地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幼儿反思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集体交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以免幼儿过于关注结果。开放式问题更能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关注探究的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游戏和教学之间:记一次有趣的拼图活动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在游戏和教学之间:记一次有趣的拼图活动》,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最近一段时间的早饭后自由活动,孩子们玩得最热闹的就是拼图。每天早上起床吃完早饭,全班孩子就都自发地组成小组,围在一起全神贯注地选择图片、组拼图形。他们对于这项活动如此迷恋,以至于平日里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建筑区和手工区等活动区,现在已是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了。一时间拼图倒成了大三班这个小社会的流行时尚①。看到这种现象,我当时就想,既然现在孩子们的兴趣全都集中在拼图上,而且已经积累了不少有关拼图的日常经验,何不来个趁热打铁,进行一次以拼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呢②?在设计活动时,我尝试着按照主体性发展对于课程设计的一些基本的要求,不去为活动预先制定具体的目标和一步一步、层层递进的行动步骤,而是尽力引导孩子们的活动,激发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探索、主动思考和彼此之间的启发学习;并且初步对于活动中可能需要的材料和大致的步骤,在脑海中画了一幅草图。由于当时孩子们拼的都是买来的拼图,我的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要让孩子们自己制作拼图,玩自己做的拼图③。问题一经提出,迅即得到孩子们的响应。于是我们围绕着拼图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二、在一次饭后活动的时间里,我随机组织了第一次活动。我先是和孩子一起玩买来的拼图,边玩边讨论自制拼图的图块形状和所需要的材料④。经过讨论,大家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拼图要剪成一块一块的,剪成直的也可以,剪成弯的也行;拼图是用硬纸板做的。在大家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我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些废旧的硬纸板带到幼儿园来,准备第一次制作。起先设计这次活动的过程时,我想第一步只是在纸板上画出幼儿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我再给他们讲讲怎么个剪法⑤。可是画完图形之后,孩子们都很兴奋,急于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所以根本等不到我开口,他们就纷纷自己剪了起来,而且还剪得基本上接近买来的拼图的形状。他们剪完之后都很高兴,跑过来告诉我:“我剪好了。”还拉着我一个一个地看。我看过一遍后心里就有了底:他们剪得太复杂,根本就拼不上。但我还是很高兴、很认真地看了他们剪下来的图块,而且逐个表扬了他们(———这是本次活动教师第一次没有坚持自己的设想,而顺应幼儿的活动)。孩子们急不可耐地问我:“可以拼了吗?”我说:“当然可以。”⑥在剪图片、拼图时,我一直是和周宇、梁丹宁小朋友一起。我们剪得块大,而且基本上沿着直线剪成方形,一共剪了20块左右,所以拼起来有点意思,也比较容易。其他小朋友拼了老半天,还是没拼好。这时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围过来,看我和周宇、梁丹宁一起拼。我问他们:“怎么了?你们怎么都不拼了呢?”孩子们很失望地告诉我:“没拼上!”我故作惊讶地问:“为什么呢?你们画得挺好的,剪得也不错,怎么会拼不上呢?”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的说剪的图块太小,有的说剪的块太多,还有的说画的图形太难、太小。这时刘子尧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他的图拼成功了。我请他介绍他的拼图。刘子尧说:“我剪得块大,是直线剪的;我的图画得也大。”我露出赞许的神色,孩子们也羡慕地鼓起掌来(这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同伴学习的典型事例)。第一次制作就这样结束了。

三、第二次制作还是在饭后,还是我和孩子们一起玩买来的拼图。我提醒他们边玩边观察每一块图片的形状,认真察看它们都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然后我又让他们拿出自己做的拼图,比较一下这二者之间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我们自己做的拼图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讨论之后,孩子们提出要再做一次⑦。这一次,孩子们提出要涂底色,使拼图更加漂亮。我借机向他们介绍了他们平时不怎么使用的另一种绘画工具———油画棒。刚开始做的时候,钱王小朋友就自以为聪明地用狡狯的神情对我说他只剪两块。我对此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简单地说:“那好吧。”这次制作,孩子们由于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剪好了、拼好了。我请他们总结这一次成功的经验。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剪的块大量少,所以好拼。这时霍然小朋友提议要大家互相换着拼,我觉得这正是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探讨的大好时机,立刻就同意了,孩子们也都十分赞成。孩子们在互换拼图的过程中,无论是情绪还是活动本身都达到了本次主题活动的高潮。他们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图片。我想如果此时凭着教师的权威命令孩子停止游戏,遵从常规,他们虽然会照做不误,可是心里一定是一万个不情愿,而且必定会影响他们进餐时的情绪。所以我就和孩子们商量该怎么办,如果要将整个的活动过程继续玩下去,饭就凉了,还要影响厨房阿姨的工作。如果马上停止,大家又实在是都没有做完。张又驰小朋友说:“我们先吃饭,不散步了,吃完饭再接着拼。”钱王立刻针锋相对:“不行!一吃饭拼图就得收,我们刚拼一半怎么办?”张九思说:“能不能让我们拼完手中的拼图再吃饭?”我问大家意下如何,小朋友们都赞成张九思的意见。我也觉得这样的折中方案比较尊重孩子的愿望,又不至于耽误太长的时间进餐。一次课堂小冲突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⑧散步谈话的时间,我本来是计划要做总结的,可孩子们的话题还在交换拼图上。我顺应了他们的兴趣,将谈话的内容改为大家交流交换拼图的感受(———这是教师的第二次顺应)。霍然小朋友第一个发言,他说他拼了好几个小朋友的拼图,周宇的块太多,不好拼,但他还是拼上了;钱王的块少而且大,好拼,但是没多大思。这时钱王走到我跟前,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的拼图都挺好玩,要费半天劲才能拼好。”我说:“你的拼图也不错呀,多好拼!”他摇摇头对我说:“块太少,没劲儿。”⑨最后,孩子们提出要把拼图带回去给爸爸妈妈拼。这正是我要说而还没有来得及说的意思,当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四、以后,我们又做了几次拼图活动,孩子们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对于孩子们制作的各种各样的拼图,我基本上都予以正面的肯定,因为我知道,孩子的发展水平并不一样,自然也就不可以强求一律。这次活动,一方面满足了全体幼儿对于游戏的需要,让他们在没有特定的制作成品要求的、游戏式的环境中,通过各自的努力,获得成功感。另一方面,与前者相呼应,幼儿是这次探索与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在制作、拼接的过程中自己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从块小、多、不好拼,到块大、少、好拼,但没意思,直到最后自己满意,同伴也认可。这个过程对于孩子们来讲,是一个不断探索、思考、总结和改进的过程。孩子们在交换中做到互相学习,在讨论思考,在制作中学习布局和合理的剪裁。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成功与失败始终是互相交织,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不断推动活动主题和情节深入发展,直至最后皆大欢喜。我们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并且通过幼儿将这种快乐带回家与父母分享 。

评注:

①由此可见孩子们的兴趣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同时这种互相感染或者说同伴学习需要一定的前提,就是宽松的课堂环境、相对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及活动中的自发性。

②主体性的教育以儿童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主张儿童对于知识经验的理解和建构,并且通过这种理解和建构而建立自己在活动与生活中的主体性。而建构的前提就是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和原有认知结构,以及对于学习活动的积极的心向(奥苏贝尔)。

③通常教师的课程都是从大纲来,是预先制定,到时候照章执行的。而这次以拼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其内容直接来源于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从幼儿的自发游戏中自然生成;同时这不是在日常生活活动的平面上横向积累知识经验,而是以生活为基础,提升生活,使拼图这一物质客体从游戏和玩乐的工具材料转化成工作和学习的对象,同时又保留有游戏的特质。

④这是为制作拼图所做的经验的预备。同时,我们注意到材料的意义在这里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对于自发游戏而言,材料就是拼图;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制作而言,材料却是硬纸板,而拼图是制作的产品;对于最后的拼图而言,拼图是需要加以思考和研究的对象。

⑤教师进行一定的讲解是可行的,但不是必须的。教师一般都不愿意看到混乱的场面,所以一般在活动之前都要提出一定的规则要求,在幼儿自由表达之前要让他们学会一定的技能技巧。这种做法对于特定结果或成品的产生是很有利的,但是省略了过程就是遗漏了大部分的教育机会。传统的教育将儿童的错误视为亟待纠正的东西,而主体性的教育则视教育的过程为儿童发展的空间,让儿童将他们的错误表露出来,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我纠正。这也是一种建构,是主体对自己的错误或不良的认知结构的建构,所以教育反而应当为儿童的尝试错误提供机会。教师在这里的灵活机动的处理,也体现出她本人在观念和行为中还处于从传统教育向主体性教育过渡的阶段。

⑥欲擒故纵,不急于得到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性结果,给孩子们更多自己探索、发现的机会;也不是简单批评指正,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

⑦从第一次制作到第二次制作,过渡衔接十分自然、流畅。由此可见教师教学的巧妙:本来做第二次的活动是教师的教育意图,但是她将自己的意图转化成一种孩子们的愿望,转化为幼儿的学习动力。所谓“活动中的指导”,在这里正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把自己预先设计的目标和灵活机动的指导,通过建议、提问和间接的示范等方式,融入儿童的活动进程当中;她不是活动的主宰,活动始终是幼儿自己的活动;相反她是推动和便利儿童活动的专家、同伴和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于一身的资源仓库。在实际的活动中我们看到,由于教师的参与,孩子们反而能够自己做出更多的决策,发挥更大的自主性。这是幼儿主体性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⑧主体性教育将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里,我们看到尊重孩子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同时也看到,尊重不仅仅是和颜悦色,不打不骂,不讽刺挖苦,还包括对于孩子的构想和意见的尊重,对他们正在进行中的活动的尊重,对他们的活动成果的尊重,对他们的需要和愿望的尊重,对儿童的群体文化和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尊重。

⑨又一次欲擒故纵。教师并不直接评价幼儿的作品,而是以幼儿自己的谈话为契机,将话题转移到幼儿作品上来,以一种不着痕迹的反讽的手法,让幼儿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自己讲出教师要表达的意思。由此可见,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实在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的。 由于教师事先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由于家长们没有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作品没有表示应有的尊重,有的甚至斥之为“什么破烂玩意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孩子们的反馈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严重失误,准备在下一次家长会上进行宣传教育,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科学区


一、活动名称:卷线车二、适宜对象:中班幼儿(4--5)岁三、价值指向:1、探究物体转动的方法。2、掌握物体转动的技巧,探究如何使物体转动的时间更长,速度更快。3、幼儿大胆操作,自主探索,锻炼小肌肉群。四、材料设计:(一)按纸卷的芯的粗细和长度剪下彩色图画纸,并卷贴到芯的表面(也可以用颜料涂抹)。并在上面缠绕上塑料带。(二)从包装箱的纸板上剪2个圆片,并在两侧涂上颜色。然后在中心各打一个穿过橡皮筋的孔。(三)把橡皮筋3根一股连接起来。(四)准备一条比纸卷的芯还长的金属丝,一头套上橡皮筋后拧紧,然后从左到右把橡皮筋引过轮子和纸芯。(五)用一截牙签把橡皮筋的右端固定,以防缩入,并用胶水把轮子和纸卷芯固定住。(六)在左侧橡皮筋的一头套上一段切成环的蜡烛,然后穿上一根筷子固定。(七)最后,在轮子上贴上漂亮喜欢的贴纸后完成。五、玩法提示:(一)让幼儿使车转动起来。(二)调节橡皮筋的长度,让幼儿转紧橡皮筋,使车转得又快时间又长。六、指导要点: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去操作尝试探究,也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不断增加难度,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提示1、小朋友,请你把车转动起来。提示2、小朋友,怎样使车转动的更快些。在孩子们操作活动时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孩子们就会更投入地进行活动,使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卷线车的玩法。

安排一个可以自由玩耍的环境


游戏重点:当婴儿学会爬行后,妈妈的视线就不能离开他了,而且不断地警告他“不可以的”、“危险”。可是请你想想,婴儿原来只会坐在那里看,当他能靠自己的力量移动时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与其禁止他,不如帮他安排一个可以自由玩耍的空间。如此一来,婴儿跟妈妈都很悠闲自在。

一个一个跑出来了很多妈妈都碰到过婴儿将面纸盒里的面纸全部抽出来玩的经验。与其禁止他,不如给他类似的玩具。把绑有铃铛的手帕或纱布放在空箱内让他玩,他会玩得很高兴。

设置一个游戏空间这一时期的婴儿看到什么都想摸,不妨准备一些安全且有利灵活手指的玩具,让他自由自在地玩。除了玩具外,也准备一些锅盖、饭勺、抽屉等,他一定会玩得很开心。注意,不要给他易破或容易吞进口中的东西。

让他在纸箱里面玩纸箱对婴儿来说是相当有魅力的玩具。在纸箱上绑条线,上面吊一些会发出声音的小玩具,或在纸箱两侧开个大洞做隧道,婴儿一定会玩得很开心。用纸或布贴在纸箱上,以免婴儿被铁丝之类的东西刮伤,虽然比较麻烦,还是准备一个好,因为在婴儿大一点的时候也会用到。

多玩一些相互接触的游戏

游戏重点:除了和妈妈玩接触游戏外,也应该让婴儿多和各种人接触,如父亲、同年龄的孩子、比他大一点的哥哥、姐姐等一起游戏。这一时期正是怕生的时候,婴儿对经常接触的人不觉得陌生,之所以会怕生是因为对别人发生兴趣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安全感。只要让他多跟不同人接触,不安全感自然就消失了。

让他跟小朋友一起玩这一时期的婴儿虽然还不知道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但对同龄的婴儿以及他们所做的事、他们所玩的玩具都有极大的兴趣。这个时候让他玩在一起玩,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成为玩伴。帮他找个玩伴,让他们一起游戏吧。

从爸爸的手中飞到妈妈的手中当婴儿会区别身边的人和陌生人后,对父母亲会更依恋。

因为他已经知道他们是最亲近的人。能够的话,最好安排出一家三口一起游戏的时间。这是三个人共同合作的愉快游戏。爸爸和妈妈一边摇着婴儿的身体一边递给对方,递的时候要记住说:“飞啊飞”。

抱着婴儿滚来滚去让婴儿趴在躺着的爸爸身上,一边唱“滚过来、滚过去”,一边抱着婴儿左右滚动。婴儿配合着父亲的滚动节奏,体验出滚动感。

要给孩子一个游戏童年


要给孩子一个游戏童年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从十月怀胎开始就拟定了种种严格的教育计划,在孩子很小时就进行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昨天,由省科协举办的科普月月讲在湖北路开讲,主讲专家、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心理学家陈益教授却建言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游戏的童年,千万不能拔苗助长,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潜能开发不能挖过头

陈益教授说,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搞早期教育、潜能开发,甚至为此一掷千金也在所不惜。但实际上对于这种潜能开发和早教,在教育界是有争议的。有专家提出来,4个月会爬的孩子和6个月会爬的孩子,长大后走路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让孩子专攻画画或者音乐之类的某项专长,其他方面是否也能均衡发展呢?所以教育一定要用力适当,潜能开发过了头就会伤到孩子,甚至遏制他其他方面的发展。对孩子来说,潜能开发、心理健康、个性培养等都要统筹考虑,将早期教育与毕生能力开发相结合,身心和谐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创造力具有先天性

“孩子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是与生俱来的,根本不需要去刻意培养。”陈益教授认为,孩子常常在游戏中会有超水平的发挥,根本不需要大人去故意引导。比如一个电视机的纸箱子,孩子们在游戏中会把它想象成厨房、游泳池的跳台、七个小矮人的木屋、孙悟空的水帘洞等等各种东西,而且玩得有模有样;还有个孩子在吃豆芽时,竟然说“一个气球飘进了嘴巴”;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注意力非常难以集中,但陈益做了个试验,让孩子玩他很感兴趣的藏香,结果孩子足足盯了37分钟,看香如何燃尽,注意力都没有丝毫转移。由此可见,孩子本身是具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志和非常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的,游戏则是让孩子专注一件事物的最好办法。

游戏是一种基本需要

陈益介绍说,游戏是一种深度放松而又高度专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是一个整体的人。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曾说过,游戏为儿童提供一条满足愿望和应付挫折的途径,游戏能使儿童缓解在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和拘束,是孩子们发泄情感的途径。举例说,二次世界大战时,伦敦遭到轰炸,很多大人会再三回忆当时的恐怖情景,而孩子们则一遍遍重复着炸弹炸房子的游戏:用积木搭房子,然后被炸毁,很多人被送到医院,救护车到处开……这实际上是孩子舒缓心中恐惧和压力的一种方式。也有科学家拿猴子做过试验:将一些小猴子从小就关到其他地方,阻止它们与同伴游戏逗弄的机会,结果这些猴子长大后变得非常木讷,有的甚至失去了求偶和生小孩的本能。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随意游戏的童年,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材料的结构与层次――聚焦科学区


徐老师:您好。

您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这也正是目前许多老师感到困惑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科学区(发现区和自然角)中的材料(包括工具)而言,对幼儿的探究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材料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教师引发、支持幼儿探究,实现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您的问题基本集中在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上,主要涉及同种材料的层次性、不同材料间的联系与层次性、不同幼儿感兴趣的不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问题。要理清这些“关系”问题,需要对材料的结构与投放方式、幼儿的兴趣需求与关键经验之间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

关于材料的结构和逻辑联系

“结构”一词指的是相互关联的方式,科学教育中的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在被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如,磁铁、铁块、镍块和铜块这几种材料集合起来,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关系,即磁铁和某些金属(铁、镍)能发生作用,和另一些金属(铜)则不能,这便是磁铁的特性。此外,材料之间还有外在的或“赋予”的关系,假如我们面前摆放着树叶、口红、硬币、锥子、瓶盖、饼干、皮带等材料,它们之间不能发生什么相互作用去揭示任何自然现象,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我们可以给它们强加上一个关系,如按天然的、人造的,或按动物、植物、矿物,或考虑它们都是固体等把它们加以分类。一旦为一组物体建立起一个分类标准,这组物体之间也就有了一种关系。可见,结构可以指一种内在的关系的形式(属于全体),也可以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强加给一组物体)。

为了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我们强调为幼儿提供有适宜结构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各种物体和材料发现各种关系,获得有关经验。一般来说,幼儿通过探究和操作常见的各种材料,会发现三种最主要的关系:材料的特性。如颜色、形状、大小、重量、质地、弹性等,幼儿只有在了解材料的基本特性之后,才能进一步了解到各种材料之间的差异;材料的变化,有些材料制成的物体可以通过压扁、弯曲、拧、伸长等过程变形,有些材料在加热或冷却时会发生变化等;重要的相互关系.如沉浮、生锈、摩擦力、磁力等物体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特点。依据这种基本关系的线索,我们要研究并清楚地知道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所具有的结构及其所蕴涵的具体关系,以及幼儿在探究和操作这些材料时发现这些关系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着幼儿认识水平的发展进程。从上述关系可以看出。有些关系会体现出层次性和渐进性,有些关系则不会;有些关系在不同的年龄段会呈现出层次性,在同一年龄段则可能大致相同。所以,我认为所有的材料都要有结构,结构也可以说是某种逻辑联系,但不一定都呈现出层次,因此也没有必要所有的材料都追求层次性,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

所谓“层次”,是指“事物的次序,排列先后的顺序”。您在案例中提到在探究磁铁时投放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实际上,有关磁铁的探究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层次。幼儿通过探究会发现磁铁的属性:能吸引金属制成的物品,但不是所有的金属;具有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力能够穿透各种材料;磁力是可变的。我们可以组织不同的探究活动让幼儿获得相关经验,不同的活动需要具有不同结构的材料,但这些活动并没有绝对固定的先后顺序。幼儿对颜色的探究则会呈现出层次性和先后顺序,当我们为幼儿提供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的液体,让幼儿自由操作和发现时,他们会先后发现以下几种主要的关系:两种颜色混合生成新的颜色,发现固定的搭配关系,发现深浅与量的关系。幼儿面对三种基本颜色的液体,他们最想做、最先做的事就是混合,把各种颜色放在一起搅拌、添加、覆盖等,这个过程持续很长时间,从中他们感知到了颜色混合可变成另一种颜色的特性。此后,他们才可能注意到固定的搭配,再后来,才可能去探究颜色深浅与量的关系。

在自然角中,我们也可以把动植物及种植、养护所需要的物品都看作材料,这就是广义的材料。我们给幼儿呈现的动植物也应有一定的结构,但并没有明显的层次性,因为这些材料展现给幼儿的是一种植物或动物生长的过程、需要的条件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的多样性。

关于材料的呈现方式

材料的呈现方式直接关系到能否引发幼儿的探究活动,能否引导幼儿逐渐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关系。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材料呈现方式:

开放性呈现。科学发现区(及科学发现室)和自然角的各种材料一般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呈现。在这种呈现方式下.幼儿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主操作的可能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各种材料。面对同样的材料,幼儿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操作、发现和感受到事物不同的特点和关系。这种呈现方式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并提供进一步的引导。值得注意的是。以开放的方式投放的材料也应该是经过教师仔细研究、斟酌和选择的,是结构好了的,而不是随意投放的。教师对幼儿操作各种材料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可能发现的事物间的关系等都应有充分、明确、清楚的预想,以便在幼儿需要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设想,有更多的发现。

按明确的主题或任务投放材料。教师也常常会采用一种有“主题”和“任务”的投放材料的做法。如为了引发幼儿的技术制作活动,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幼儿做娃娃或做汽车,在固定的科学发现区或手工区按主体材料、辅助材料和主要工具三大类为幼儿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幼儿在这些材料范围内选择。教师也可以给幼儿提出某个具体问题或任务,让幼儿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材料,尝试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分为两部分:构成问题或任务的材料,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能为幼儿解决问题提供暗示和线索。

材料的投放构成问题情境。

使材料具有适宜的结构,并使其构成一个问题情境呈现在幼儿面前,这将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究。如,“种在石头、沙子、锯末和土里的四盆种子.谁先发芽?谁长得壮?”“我们借助于磁铁,从玻璃缸外面能把哪些东西取出来?”等等。

分层呈现材料。我们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地探究和发现,努力让他们体验人类的科学探究与发现,重演科学的历史,关键是要给幼儿一种处于科学家地位的感觉,给幼儿一种发现和能胜任的感觉。而这种重演是让他们简约式地重演,让他们在半小时或稍长的时间里做到第一个发现者用了许多星期甚至许多年才做到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分层投放材料就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教师通过不断地增加和改变材料的投放,提示和引导幼儿的发现由很不精确到接近精确、从很少到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知识经验。

通过材料在幼儿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之间建立联系

在科学区,努力使材料具有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但结构不仅限于层次,它还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同种材料的

结构可能会表现出由浅入深的顺序性、渐进性,而不同材料之间的结构可能揭示某种关系,也可能呈现某种现象。因此,不必刻意追求一种实验与另一种实验、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材料与另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材料之间的联系。

您在文中提到了“感知声音和感知光的实验间无法建立逻辑性联系”的困惑,事实上,声音和光是有联系的,它们同属于“物质和物理科学”的范畴,都是一种能量存在的形式,都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但又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无法建立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在为幼儿提供探究材料时,没有必要刻意追求这种逻辑联系。

同时.我们既要尊重幼儿对材料的选择.又要关注幼儿获得必要的关键经验。您在文中提到,“有的幼儿对水土沙石等自然材料感兴趣,有的幼儿却对动植物的生长感兴趣。在这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材料之间很难建立逻辑性和层次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幼儿对水土沙石等自然材料的探究积累的是关于地球物质特性的关键经验。对动植物生长的探究积累的是关于生命特征的关键经验,这两方面的关键经验对幼儿来说都是应该获得的。因此,教师首先耍支持幼儿在其各自的兴趣点上j围绕着关键经验进行充分的探究,在探究告一段落后。再采用主题或任务式、或问题情境式等生动有趣的材料呈现方式,激发幼儿对其他内容的关注。当两组幼儿都对自然材料和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可以建立两者的联系。如.请幼儿探究“植物在土里、沙子里、石头里,哪里会长得更好?”“植物生长一定需要水吗?”等等。从而将水土沙石等自然材料作为植物生长的条件,与植物的生长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总之。科学区的材料是复杂的,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在幼儿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了解和把握幼儿应该获得的关键经验并物化在适宜的材料及其结构之中,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育技能。同时,要能够判断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所蕴涵和能够实现的关键经验,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教育策略,支持和引导幼儿的主动挥究和发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占兰

区域中如何体现不同性质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我想就实践中碰到的几点困惑请教于您。

在区域创设中,为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我们班尝试了分层次投放材料的方法。在针对同一性质材料进行层次性投放时.效果不错。如探究磁铁时,我们投放攀。“试一试磁铁能做什么”、“记下来磁铁能吸哪些金属”、“好玩的磁铁游戏”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促进了幼儿对磁铁属性的认识.并在不同层次上促进了幼儿新经验的形成。但幼儿的兴趣是多样的,况且仅通过同一种性质材料的投放对幼儿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开始尝试不同.陛质材料之间逻辑性和层次性的投放,期望在不同胜质材料之闻也建立一种联系,以利于幼儿对新经验的整合。

在尝试不同陡质材料的层次性投放时,我们首先考虑到每个区域的核心教育价值,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在各材料间建立一种层次性联系。如在数学医,我们在材料投放中考虑到数量对应和排序练习,数量对应重点在4、5的练习.也相应地进行了数量的排序,如4朵红花、5朵绿花的数量的排序.这样就在数量对应和排序之间以数量为连接点.在两种不丽性质材料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但我们也遇到了以下困惑。

在数学区中数学概念的逻辑性最强以比较容易按难易程度在材料间建立一种联系,但在其他的区域如科学区,许多科学现象的教育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并不强,如声音的感知、实验,和光的感知、实验间就无法建立一种逻辑性联系。遇到这样的情况,是可以不考虑材料的层次性呢.还是应该努力建立一种层次性的关系?

区域材料的投放往往要照顾到小组幼儿兴趣的需要,而幼儿的兴趣是多方面、个性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投放的材料更难以在材料间建立一种联系。如同样在科学区,有的幼儿对水土沙石等自然材料感兴趣,有的幼儿则对动植物的生长感兴趣.在这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材料之闯很难建立一种逻辑性和层次性遇到这种闷题,是尊重幼儿个性化的需求呢,还是应该努力建立一种材料的内在联系?

我个人认为,富有层次性、逻辑性的区域材料的投放有利于幼儿在各种经验中建立一种内在联系这样能加速幼儿对经验的整合和提升,使之变成自己能力结构中的一部分.但在不同性质材料的层次性投放方面有没有科学的准则呢?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徐兴芳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旋转的乒乓球花——记一个有趣的科学区角活动》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乒乓球的游戏幼儿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乒乓球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乒乓球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知道瘪的乒乓球受热恢复原状的办法,适...
    2021-04-27 阅读全文
  • 中班科学活动乒乓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乒乓球站稳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
    2021-05-02 阅读全文
  • 中班科学活动巧取乒乓球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巧取乒乓球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让孩子了解磁铁的特征,明白物体的沉浮,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的经验,巧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
    2021-04-27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活动巧取乒乓球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巧取乒乓球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方...
    2021-08-02 阅读全文
  • 学习掂乒乓球 乒乓球真好玩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学习掂乒乓球乒乓球真好玩》!教案分类:幼儿园的游戏教案(托班、小班) 表现内容:学习如何掂乒乓球,发现乒乓球的更多玩法,感受游戏的快乐。 学习掂乒...
    2021-07-16 阅读全文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乒乓球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知道瘪的乒乓球受热恢复原状的办法,适...

2021-04-27 阅读全文

中班科学活动乒乓球站稳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

2021-05-02 阅读全文

中班科学活动巧取乒乓球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让孩子了解磁铁的特征,明白物体的沉浮,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的经验,巧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

2021-04-27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巧取乒乓球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方...

2021-08-02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学习掂乒乓球乒乓球真好玩》!教案分类:幼儿园的游戏教案(托班、小班) 表现内容:学习如何掂乒乓球,发现乒乓球的更多玩法,感受游戏的快乐。 学习掂乒...

2021-07-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