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调节孩子的餐前情绪”,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良好的餐前情绪,是儿童增加食欲的重要措施。这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更为重要。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厌食、挑食、偏食、拒食儿童,有近半是因为餐前情绪不良引起的。

日本的研究人员在《食的科学》中强调,孩子从幼儿期到学龄期,智力发生了一个飞跃。在这一时期,儿童的空腹感与食欲的关系,不再是必然,而是显得十分复杂。因为,在这两个生理环节之间,已掺杂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可能是空腹时不一定想吃,或是在吃得很饱后对所喜食物继续吃。他们的吃,不再是生理性食欲,而是经验性、能动性食欲。所以,孩子的食欲,除其生理本能之外,还需作后天培养。因此,调节其餐前情绪是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家庭中影响孩子餐前情绪的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两种——

单独进餐:忙于事业和情感的年轻父母,不时或经常让孩子单独进餐。独生子女在单元房中独玩,已是冷冷清清,又要单独进餐,更觉少了和谐与热闹,怎不面对电饭煲中的丰盛菜肴而发呆呢?因为,孩子把进餐看得很重要。单独进餐会促使其产生父母对自己生活并不关心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甚至出现负性性格,影响两代人感情。另一方面,孩子单独进餐,没有家长的管教和指点,一般都会胡挑乱选,自己认为好吃的吃一点,其它的菜肴营养再丰富也不会问津;或者吃一点、玩一阵,有的干脆把饭菜倒掉一些而谎称自己吃了;当然,饭前洗手细嚼慢咽之类的卫生训诫,对这些孩子更如耳边风,少有遵循者。WWw.yJS21.cOm

情寄他事: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正在看书、游戏、生气之类,其精神尚处在紧张状态,情寄他事而一时无法摆脱,根本不想吃饭。这并非其有意克制食欲,而是精神作用从根本上切断了空腹与食欲的生理联系。这时的家长,应该在察颜观色中去了解其真正的心态,用适当的言行把其注意力转向吃饭的事情上。譬如,餐前叫孩子帮着抹桌、端羹、拌佐料,或者介绍即将上桌的菜是其最喜爱者送的,营养和味道如何之类。当然,孩子思想幼稚,光靠这种方法可能难达目的。必要时可带他去走一走,使之精神愉悦,再行进餐,则会食欲大增。千万不可在餐前大声呵斥、责骂。因此举对其情绪有极大的破坏性,哪怕刚有一点因腹内空空而生的生理性食欲,也会因此而荡然无存。孩子自然会在极坏情绪中拒食了。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考试不好如何调节情绪


导读: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心理防卫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儿童考试紧张,使自己不能发挥自己原有的正常的水平,这种情况称为考试焦虑。这种焦虑情绪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儿童的考试:

①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使得儿童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即使强制性坐下来考试,患儿的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考试上。

②干扰回忆过程:使患儿脑子里有一片空白的感觉,对过去所学的知识难以识记。

③使思维过程受到影响,分析问题困难。

④使神经过度紧张,导致大脑疲劳,肢体衰弱,发抖等。

⑤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

⑥影响消化功能。长期可以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其原因主要是焦虑紧张,大脑需氧量增加而减少了胃肠的血液供应,加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严重者可致胃溃疡急性发作。

⑦影响呼吸系统,使呼吸急促,胸闷。

⑧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如血糖不稳,口干口渴等。导致考试紧张焦虑的原因主要是对考试成绩过分但忧。这与家庭,学校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盲目追求分数有关,也受孩子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

对于有考试焦虑的儿童,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儿童:

①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心理防卫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不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而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

③加强儿童平时知识的积累,及时复习,考试时做到心中有数。

帮孩子轻松应对考前情绪


一、自我诊断:您的孩子是否具有以下的症状?

症状一:一想到考试就紧张激动,呼吸加快,心跳加剧,肌肉紧张,甚至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抖动。

[处方]找一两件高兴的事去做,也可以讲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愉快故事,与家长在饭桌旁讲一些高品位的幽默小品。这样,整个家庭气氛就会变得轻松活跃。或者有意识地做些家务,如整理自己的卧室、扫扫地、擦擦桌子等。陪父母聊聊天,出去散散步。也可以适当地去找同学轻松轻松,因为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同龄人在一起可以互相鼓励,找到慰藉。

症状二:失去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定考不好。

[处方]自信心不足,重要原因是对学习的知识不能扎实地掌握,还存在知识空白点。这时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夯实基础知识。另外也要注意回忆自己的优点和考试的成功经验。早晨起床时马上暗示自己心情愉快、有信心,适当与同学进行交流以放松情绪。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多进行本书中所列举的提高自信心的心理训练,克服自卑情绪。或以伟人、杰出人物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人物,遇险不惊、沉着机智是他们的优点,这正是在高考临场中要树立的典范,在心中树立他们的形象,也能帮助自己以良好的心态参加高考。

症状三:越是临近考试,越是觉得知识生疏;越是拼命复习,越是觉得掌握不扎实。

[处方]这是心绪紧张的具体表现,属于正常现象。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疲劳战术的恶果,必须缓和绷得太紧的神经。具体方法为: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但不能过于剧烈;一旦感觉到学习得特别疲劳了,立即放下书本,休息锻炼。即使在这时,头脑里仍然要注意对知识系统的完整梳理和把握。

症状四: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对很小的事情也容易发火。

[处方]在疲惫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有时也很容易发火。内向的考生这个时候可出去散步,看看风景,平复心情;外向的考生在不伤害他人和自身的情况下发泄一下,如大笑、大哭、打枕头等,但要有度,否则引起情绪失控,只会适得其反。

症状五:怀疑自己得了“健忘症”,不仅对所学知识常常遗忘,日常生活也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

[处方]这时需要暂时放下所有功课,做一些放松训练,以减轻直至消除这些不良反应。具体做法是:全身放松地坐在一张软椅上,脚撑着地,两臂自然下垂,双眼微合,深呼吸10次。吸气时收小腹,绷紧身体。呼气时要慢慢放松下来,心中默念:我的左手变得很沉重,我的右手变得很沉重……就这样把左右手、臂,眼、脚都缓慢地默念2―3遍,同时专心体验各部位的沉重和松弛感。然后默念:我现在开始全身放松,我感到非常轻松、非常的舒服,我的心情很愉快……为配合训练,也可选一些轻松舒缓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症状六:身体状况出现问题,如呕吐、拉肚子、过敏等。

[处方]身体出现不适,就要注意合理饮食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用刻意地吃得特别好,如果肠胃不适应的话,反而会收到负效果。考试前既不可空腹,也不可过饱。要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每天定时睡觉、起床,调整好“生物钟”也是保证最佳身体状况的方法。很多身体不适的原因也有心理紧张的因素,可以参照消除紧张感的方法使自己放松,心理上轻松了,身体上的压力也能减轻不少。

症状七:出现失眠,晚上难以入睡,越是逼着自己睡,越是睡不着,结果白天没有精神。

【处方]不要硬逼自己入睡,可以用一些小方法诱导自己睡觉。如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做一次舒畅的深吸气,然后徐缓地往外呼气。在第二次吸气时,默默地对自己说:“放松,放松,……”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反复地用一些不致引起自己情绪激动的词语和景象来占据自己的思想。用这个方法来催眠。不可急躁,不应急于求成。

症状八:临考怯场,一进考场就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恐惧感,不能放松下来。

[处方]考试前做好精神、物质上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放松紧张心情。精神准备除了要凋整好情绪外,也可以适当做些“幻想式的应考法”测试,暗示自己能够沉着、成功地通过考试。还应熟悉到考点的行车线路,考场所在的学校、楼层、教室,考场位置和自己的座次、编号甚至厕所的位置。看考场后,心里不断暗示自己:我的座位真好,我一定能正常发挥。这些准备工作都能缓解怯场心理。

症状九:精神难以集中,总是走神,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吸引。

[处方]当注意力集中得不是很好时,最好先放松一下而不是拼命地去看书,适当放松一下再回到桌前看书时,会发现你的注意力比没放松前强很多。有些考生复习得很累了,在有厌倦心理的情况下,注意力就难以集中。这时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些比较容易做的题目,不要做非常难或怪的题目,然后从易到难,精神状态会更好一些。

症状十:一紧张就想上厕所,在考场上也总想上厕所。

[处方]这种现象是紧张造成的。考前几天若能每天闲侃、散步或娱乐一阵,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预防应考尿频现象的发生。同时控制饮水量,这对降低排尿频率大有帮助。在考试当天,早、午餐少喝或不喝饮品,少喝一点菜汤。考完后则可适量饮矿泉水,以供新陈代谢所需。另外,在饮食中适当降低含盐量,以免因口渴而饮水过多。

儿童心理专家教您如何调节孩子情绪


人们发现我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时,他们开玩笑似地问我是否可以告诉他们养育的秘诀。我知道他们多半是在开玩笑,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好奇我是否真的有一些特别的知识。

我可以现在就告诉你,我没有什么秘诀,也没有什么家长终极手册(如果有,那就太好了!)但,作为家长,这么多年来研究儿童发展,确实有些东西,我会牢牢抓住不放手的。

这些东西决定了我作为家长的聚焦点,同时也让我平静下来,给了我一种“一切都会好的”的感觉。

而每个家长都会用到一些,对吧?

1. 孩子有很多机会可以赶上

与流行观念不同,儿童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时间表,或者发生在具体阶段。在某一年龄段看上去是真理的东西可能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例如,女孩的脑发育要比男孩早,因而俗语说女孩要比男孩成熟得更快。但是男孩终究会赶上来。再比如,早产的婴儿经常会发育滞后,但是很多孩子会在青少年时期赶上他们的同龄人。而且,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知道这为什么会发生,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发育阶段,大脑接受变化、基于经验进行自我调整的次数是很多的。例如,甚至有研究发现敏感和温暖的教养会改变孩子基因的表现性状。一些孩子对他们的环境会极端敏感,包括家长的关心。

“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不断变化。温情、爱、敏感度都会深刻积极地影响孩子的发展。”

2. 凡事不可绝对

想象一下:你正在为一门考试而学习,你非常紧张。你太紧张了,导致你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又或者,马上会有一个重大考验,你一点也不在乎。你一点也不紧张,所以也根本不去学。

通常,我们会觉得压力不是好事。但是,在这个场景中,一点点压力是好事。它可以激发你去学习,但是压力不能太多,太多了你难以集中注意力,压力也不能太小,太小了你不会努力。一些挑战,一点压力,一点点沮丧,甚至一丝丝恼怒——这些最终都是好事。

20秒原则

研究孩子的情绪时,我们大多数研究者会遵从所谓“20秒原则”。如果孩子在哭泣,我们总是会在停止任务前等待20秒(而母亲们,却被告知在任何时间停止任务)。如果我们没有那项准则,我们就会让孩子失去控制情绪的机会,而这正是我们希望孩子能学习到的能力。

对家长来说,也同样如此。如果我们总是冲锋在前,就会让孩子联系情绪调控的机会。20秒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一个想让孩子趴在她的肚皮上的母亲来说,简直就是永恒!在肚皮时间开始时,我真的会数到20秒(我也不会每次都数到20)!但是我的儿子因此感受到的一点小小的沮丧激发他稳住自己,而这,正是肚皮时间的目的所在!

一点小小的沮丧不是坏事,它能点燃孩子的动机和才艺。

“不要让你的孩子免受负面情绪。而要,帮助你的孩子解决挑战和压力。这是一种将陪伴孩子终生的技能。”

3. 自律是早期儿童应该学会的最重要技能

一个善于自律的孩子学校表现更好,更能专注,更善于与他人相处,也更有同情心。作为家长,这也是我们每天和我们的孩子需要面对的东西。愤怒,情绪肆虐,冲动——所有这些表现都是因为孩子不成熟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童年早期最主要的事情是一,不论是行为还是大脑。自律3岁时才能系统化,直到5岁后才能完全成熟。接下来,整个系统会重新系统化,更进一步发展,直至青少年时期。一些研究则认为这一系统的真正成熟到四十岁时才能完成!但是,成熟的基础成型于儿童早期。

“帮助你的孩子调节压力、沮丧或者其他情绪,是为人父母的最重要任务之一。这对你和你的孩子来说是个重大的工作。”

把情绪当作原初的能量,而孩子正在学习如何驾驭那些能量。在正确的层级上,甚至一些负面的情绪也有积极的效果——比如点燃动机。

了解儿童发展和研究可以给予家长实用的帮助。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道路——我同样也非常相信直觉和自我反思。

正确引导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


孩子跟大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从三岁左右开始就已经能够体验到讨厌、伤心、抱歉、担忧、害怕、妒忌等丰富的情绪感受,但他们对情绪的察觉和应对还处于萌芽阶段,当他们遭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应对。他们一般采用哭闹、攻击、畏缩等最原始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负面情绪。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被处在情绪中的孩子们种种行为所困扰的时候,我们需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指面对外界事物经历的体验,是外界事物与我们自己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我们自身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是自然流动的,如同认知一样,开始也没有好坏之分,孩子也不会给它一个是非评判。孩子刚刚认识情绪的世界,“害怕”、“恐惧”、“生气”、“伤心”、“高兴”……对于种种情绪,他并不会做出任何评判,没有所谓的正面和负面,他也不会赋予它意义。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在不断触摸的过程中去了解。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然后使自己的情绪逐渐丰富。

孩子处在情绪之中时是很纯粹的,这一秒大哭不止,这并不意味着下一刻她还会那样。孩子的情绪非常的流动,这一刻非常开心、下一刻不爽就哭了、或者愤怒了,如果我们大人不干预的话,这种情绪将继续流动着,但是如果我们大人认为某种情绪是错的、是不好的,要去人为地制止,那么孩子就慢慢地也会压抑一些情绪,慢慢得开始僵化、锁结、变得不那么自然了。

情绪压抑的不良影响

当情绪被压抑、阻隔的时候,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各种自我调节情绪的策略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一个情绪调节模式。有的模式是积极的,可以让孩子比较轻松地应付各种压力,而有些则可能是消极的不健康的应对方式,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痛苦。

孩子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父母往往是察觉不到的,尤其是对孩子的情绪比较忽略的家长,和本身就不太懂如何处理情绪的家长,他们在抚育孩子过程中,就可能会使孩子逐渐形成了不良的情绪调节模式从而产生很多的冲突。例如:

压抑:为了迎合过于强势和控制的家长,而不得将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诉求。这种压抑情绪的方式会使孩子对不同情绪的感受变得麻木。当压力过大无法承受时,就会以可怕的方式迸发出来。

失控:长期以来,强烈的情绪表达已经成为习惯,而且遇到一点事情或者不满,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愤怒,或者争吵,事后自己会后悔。

逃避:由于害怕某些场合里会出丑,或者害怕面对某些人出现紧张恐惧的情绪,而用各种理由去逃避。但是逃避之后,自己内心里又会产生非常矛盾和纠结。

过度补偿:由于不被父母认可而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于是就通过过于努力地学习而期望获得认可。这种情绪调节模式的孩子往往对自己不满意,经常自责,容易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不让情绪成为一种痛苦的存在,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绪调节模式尤为重要。

如何引导孩子积极的调节情绪

一、处理孩子情绪之前先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有某个情绪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先要让自己保持警觉,去看一下自己有没有被带到情绪的阴沟里面去。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开始焦虑了,可以尝试先处理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引导孩子,如果自己这个当下确定是没有情绪的,那么带着爱去看到孩子、与孩子联结、只是陪伴她、不需要急于带着目的去想让她快点好出来,因为这份期待和目的会让你有所偏离,过于聚焦于结果,没有活在当下。

那么如果大人内在有情绪,怎么办呢? 如果当我们发现小孩的情绪已经把我们自己的情绪带出来了,这个当下要非常警觉、觉察到自己已经掉阴沟里去了,这个当下告诉自己带着情绪的时候你不可能给到孩子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对自己的那个被带走的情绪说“停”,然后通过慢慢地一呼一吸,让自己慢慢地平静下来,回到自己的中心、打开自己、让自己更加觉察,让自己的气往下沉、有一种根扎大地的感觉,在那个当下和自己联结,和孩子联结,慢慢地从问题中跳出来,用更大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孩子,看这件事。

也许只需要几秒钟的停顿,你就可以把自己从固有的互动模式中解脱出来。当你可以把自己已经带出来的情绪又归于平静时,这时候你也就更有底气地给孩子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因为情绪处理不是靠讲理论学习的,一定是靠自己去体验、去经验后慢慢得打开另一扇通往内在平静之门。

二、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tips:

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成长的心理需求,允许孩子有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

家长需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和他自己的情绪相处,让孩子学会自己调整情绪。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自我意识,学会情绪管理。

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完善自我情绪的控制。成熟的情绪状态会让家长内心宁静而平衡。父母是孩子的最佳榜样,孩子会学习家长的行为,获得一个良好的情绪成长环境。

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请让他宣泄出来,不要让孩子压抑自己,当我们发现孩子所采取的某些方式不对时,我们需要去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

用文字和符号宣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说出来,如果孩子有情绪,让他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即使我们不能认同,我们也一定要接纳和理解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被理解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孩子告诉我们他经历的事情之后,让他把感受说出来,孩子就感觉到了极大的理解和尊重。

鼓励孩子把情绪画出来,我们可以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示范给孩子。一位妈妈在单位挨了批评,回到家,拿笔在纸上边画边说:“今天早晨碰上堵车,迟到了,被领导批评,我们生气……”孩子就会在妈妈的引导下,学会用画画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用运动的方式宣泄,通过身体活动释放情绪。负面情绪具有很大的能量。如果不通过合理的渠道宣泄出去,它就会通过“破坏”的方式呈现很粗来。我们经常见一些孩子搞破坏,踢垃圾桶、摔凳子、打架等。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运动把能量疏导出来,我们可以带他们去爬山、跑步、踢球、跳舞,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宣泄了情绪。

用艺术性的方式宣泄,比如唱歌、听音乐。有一些孩子会说脏话、骂人,这是他们通过大声骂人释放内心的情绪。同样用声音,我们可以教孩子大声唱歌,通过唱歌不仅可以宣泄孩子的不良情绪,还能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

建立不良情绪宣泄室,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和道具、枕头或者软垫,允许孩子哭泣,不打扰孩子跟情绪相处的时刻,给孩子充足的情绪空间。

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借助《生气的亚瑟》、《我想一个人呆着》、《生气汤》、《菲菲生气了》等等情绪绘本,帮助孩子有趣地跟自己的情绪相处,想象自己的情绪的颜色、形状,将无形的情绪化作有形的物体,对情绪更有控制感。

情绪发展伴随我们的一生,成人总会自然地延续自己孩提时期处理情绪的方法。不想让孩子一生都被情绪所困,就让我们从此刻起,好好呵护孩子们的情绪,引导孩子情绪健康发展。

4个策略调节孩子情绪变化


两周来,不断有家长在不操心后台询问:“我儿子三岁,发脾气爱摔东西,是不是被惯坏了?”“孩子上幼儿园,一生气喜欢尖吼狂叫怎么办?”“孩子生气时,爱打人!怎么办?”

不操心在线专家认为,6岁以前的孩子的此类表现,与其情绪调节能力相关。情绪调节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情绪调节能力,更利于孩子拥有较好的抗挫能力、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幼儿的情绪发展规律

规律1、三岁前的儿童发脾气往往是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造成的

3岁前的儿童受大脑发育的制约,无法有效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

规律2、3—6岁是培养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时期

从2—3岁开始,大脑的杏仁核与前额叶开始发育,一直持续到6岁达到高峰,这为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6岁的儿童的口语不断发展,能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当孩子情绪不佳时,他们可以借助语言向他人寻求支持,以此来缓解消极情绪引发的心理紧张。

3—4岁以后,儿童逐渐发展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但仍不明显。

5—6岁的儿童,大多具有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同时需要父母的引导,才能逐步学会情绪调节的策略。

规律3、与父母建立起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其情绪调节能力发展水平较高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较容易得到妈妈及亲人的同情和帮助,面对负面情绪时,无须采用回避和拒绝的策略,能够逐渐承受挫折和失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缺乏父母的及时帮助,容易产生恐惧等消极情绪,导致回避行为,因此会倾向于采用消极的、不良的调节策略,压抑情绪。

发展幼儿情绪调节的策略

策略1、父母应以身作则,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应在家里大动干戈,如:摔盘子、砸凳子、或相互指责、怒骂、攻击对方;应正确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又不迁怒于他人。

如:工作遇到挫折了,可以在家人面前诉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明白,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并宣泄情绪。

策略2、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变化要足够敏感、并积极回应

在亲子互动中,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反应方式是积极的,对孩子的情绪敏感捕捉、热情关注,会培养孩子对自身情绪的意识和注意。

如果父母面无表情,孩子会感到困惑,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反应少,消极、冷漠的情绪反应多。

如果父母对孩子情绪表达的控制过于严格,会导致孩子隐藏消极情绪,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较低的情绪调节能力。

策略3、帮助孩子进行“认知重建”,让孩子更为积极地看待事情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分析处境,能有效帮助孩子学会调适情绪;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

如:孩子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妈妈阻止后,孩子很生气。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很喜欢这个玩具呀?那如果有小朋友要抢你喜欢的玩具,你会不会伤心?那你抢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他会不会也很伤心呢?”这样,孩子会换个角度,理解别人的感受,自己也不再生气。

策略4、帮助孩子学会转移注意力

引导孩子进行替代活动,把注意力引发从负面情绪的情境和刺激中转移,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从而达到间接分心、调节情绪的目的。

如:孩子想吃糖,但爸爸不让孩子吃,因为已经吃得太多了,这容易引发孩子的消极情绪。此时,爸爸可以带孩子一起玩过家家、唱唱歌,或引导孩子想其他的事情,转移孩子的关注点。

帮助孩子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在孩子出生前,绝大多数家长都计划或憧憬过如何教养孩子:学才艺,培养气质和素养,快乐的亲子旅行等等,但等孩子出生后,现实大都不按照我们玫瑰色的计划进行,很多时候我们忙着救火:孩子打架了,在超市哭着要一个玩具不肯走了,不肯吃早餐发脾气了,东西扔了一地不肯收拾了。我们多么希望孩子的情绪是平和的,愿意讲道理的,好让我们有时间多做培育的工作,而不是在精疲力尽的救火。

一位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Gregory Moore博士给我们做了一个讲座,讲解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给出了非常可操作的具体建议,在这里和爸爸妈妈们分享一下:

1. 自控力是儿童重要的情商功能,会非常影响孩子的学习表现和人际关系。斯坦福大学在六百多名幼儿进行了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立刻得到一样奖励(如棉花糖),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只有30%的孩子坚持了15分钟,在后面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在长大后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学业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和朋友关系。

2. 孩子情绪激动时是听不进任何建议的。给孩子冷静的时间然后再教育或建议他。

3. 表扬孩子时要很热情,批评孩子时不要带情绪,平静的指出事实。

4. 多表扬孩子的内在,少表扬孩子的外貌。

5. 孩子通常在“transition”(转折点)容易发脾气,比如从看iPad到不能看,要结束游戏时间了,要到一个陌生人家做客,家长可以提早给孩子提醒,让他对将发生的改变做好心理准备。

6. 每次孩子发脾气或对情绪失去控制都是帮他了解情绪提高情商的机会。在孩子大发脾气后,家长可以做这些:

a. 问他发生了什么

b. 问他的感受是怎么样

c. 问他除了发脾气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d, 找到办法后,制定一个下次如何做的计划,一起把计划写下来。

e. 实践这个计划,然后评价是否要提高和改变计划。

7. 孩子沮丧难过时,通常家长的安慰很难起作用,比如 “其实你个子不矮啊”, “你明年就长高了。” 家长可以尽量引导孩子接受这个难以改变的现实,把这个现实变得中性化,不好也不坏,“每个人的个子都不一样,一个人的好坏或魅力和他的个子没有关系,比如甘地如何如何......."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如何调节孩子的餐前情绪》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考试不好如何调节情绪 导读: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心理防卫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儿童考试紧张,使自己不能发挥自己原有的正常的水平,这种情况称为考试焦虑。这种焦虑情绪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儿童的考试:...
    2021-10-13 阅读全文
  • 帮孩子轻松应对考前情绪 一、自我诊断:您的孩子是否具有以下的症状? 症状一:一想到考试就紧张激动,呼吸加快,心跳加剧,肌肉紧张,甚至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抖动。 [处方]找一两件高兴的事去做,也可以讲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愉快故事,与...
    2021-12-07 阅读全文
  • 儿童心理专家教您如何调节孩子情绪 人们发现我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时,他们开玩笑似地问我是否可以告诉他们养育的秘诀。我知道他们多半是在开玩笑,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好奇我是否真的有一些特别的知识。 我可以现在就告诉你,我没有什么秘诀,也没有什...
    2021-10-13 阅读全文
  • 正确引导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 孩子跟大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从三岁左右开始就已经能够体验到讨厌、伤心、抱歉、担忧、害怕、妒忌等丰富的情绪感受,但他们对情绪的察觉和应对还处于萌芽阶段,当他们遭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常常不知道...
    2021-10-15 阅读全文
  • 4个策略调节孩子情绪变化 两周来,不断有家长在不操心后台询问:“我儿子三岁,发脾气爱摔东西,是不是被惯坏了?”“孩子上幼儿园,一生气喜欢尖吼狂叫怎么办?”“孩子生气时,爱打人!怎么办?” 不操心在线专家认为,6岁以前的孩子的此...
    2021-10-26 阅读全文

导读: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心理防卫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儿童考试紧张,使自己不能发挥自己原有的正常的水平,这种情况称为考试焦虑。这种焦虑情绪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儿童的考试:...

2021-10-13 阅读全文

一、自我诊断:您的孩子是否具有以下的症状? 症状一:一想到考试就紧张激动,呼吸加快,心跳加剧,肌肉紧张,甚至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抖动。 [处方]找一两件高兴的事去做,也可以讲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愉快故事,与...

2021-12-07 阅读全文

人们发现我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时,他们开玩笑似地问我是否可以告诉他们养育的秘诀。我知道他们多半是在开玩笑,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好奇我是否真的有一些特别的知识。 我可以现在就告诉你,我没有什么秘诀,也没有什...

2021-10-13 阅读全文

孩子跟大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从三岁左右开始就已经能够体验到讨厌、伤心、抱歉、担忧、害怕、妒忌等丰富的情绪感受,但他们对情绪的察觉和应对还处于萌芽阶段,当他们遭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常常不知道...

2021-10-15 阅读全文

两周来,不断有家长在不操心后台询问:“我儿子三岁,发脾气爱摔东西,是不是被惯坏了?”“孩子上幼儿园,一生气喜欢尖吼狂叫怎么办?”“孩子生气时,爱打人!怎么办?” 不操心在线专家认为,6岁以前的孩子的此...

2021-10-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