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极限训练必须掌握好度

发布时间:2022-01-31

幼儿好故事。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孩子极限训练必须掌握好度”,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及教育孩子,前有“狼爸”、“虎妈”,今又有个“鹰爸”。近日,一段4岁“裸跑弟”的视频被放到网上,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视频里,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一名来自南京的4岁幼童,在“鹰爸”的要求下裸跑。

▲“鹰爸”训练4岁儿子雪地裸跑的新闻出街后,引发各方热议。

“鹰爸”训练4岁儿子雪地裸跑引争议

谈及教育孩子,前有“狼爸”、“虎妈”,今又有个“鹰爸”。近日,一段4岁“裸跑弟”的视频被放到网上,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视频里,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一名来自南京的4岁幼童,在“鹰爸”的要求下裸跑。“裸跑弟”一边跑,一边带着哭腔,不想再跑了。教师出身的“鹰爸”表示,孩子早产,曾被判可能痴呆,但经过自己三年的极限训练,孩子智商潜力已高达218。对于这种极限教育方式,微博网友褒贬不一。有医生指出,极端训练方法对智力发展没有作用。

“鹰爸”回应

残酷的锻炼是最好的磨练

“鹰爸”何烈胜昨日下午在新浪微博上用“@忙爸育儿”账号连发6条微博自辩,对于有网友质疑他虐儿,“鹰爸”表示:“现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觉得我在虐待自己的亲生儿子。可是有谁知道我是全心全意的爱着这个孩子的呢?谁知道他的特别呢?”。也有网友认为他发视频此举是为了炒作一本育儿类书籍,“鹰爸”则回应道:“育儿心经这本书,是我好早好早就发的一条微博。而此微博的开通,当时也是为了能够和大家聊聊我对我孩子的教育经历,和大家共同来探讨孩子的教育。”

“鹰爸”说,他四十岁才得了这个儿子,是7个月的早产儿,并伴有四大心脑病症,被医生基本判定脑瘫。他表示,让孩子在雪地里裸跑引来了诸多争议,但对孩子的教育会继续坚持。

他认为这种看似残酷的锻炼是对孩子最好的磨练:“教育和管理都是严肃的爱!父爱如山,我只是希望他能如正常孩子一样,未来可以独立于世。如果没有锻炼的残酷,也许他到今天还什么都不会。”

最后“鹰爸”说道:“很多人也会说是不是会给孩子留下非常阴暗的心理阴影?成人的我们有谁记得自己四岁以前是幸福还是不幸福?记得哪些事情?记得自己是否吃饱穿暖?盲目的训练才可怕。锻炼保证两点:一不伤害孩子心理;二不伤害孩子健康!这是我的原则!”

医生观点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唐书生:训练幼儿应循序渐进

小孩本身的潜力很大,保持适度的训练就可以正常地发展,在智力和体力锻炼方面持之以恒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锻炼强度大大超过常规,这对孩子可能就会造成伤害,如“鹰爸”把孩子放到-13℃的环境中裸奔,就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冻伤,会产生很多的副作用。如果家长真的有心锻炼孩子,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慢慢一步步地加大训练强度,有可能小孩到达某一个程度时就可以承受一般人不能的强度,不过这些极端训练方法对智力发展没有作用。

广医二院新生儿科主任刘海燕:极端训练没有可能提高智力

(极端训练)没有可能提高智力,在一项上幼儿园前的幼儿行为发育测试中,有近50%的孩子被查出患有轻度强迫症,这是由于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孩子为了强迫自己在某方面满足父母的意愿,因此患有此症。“鹰爸”提到说孩子的智商潜力高达218,其实测量智商是需要用到规范的量化表,就以目前国内该年龄段孩子使用的、接近WHO(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韦氏量化表来说,最高分是150分,大部分正常发育的孩子智商可以达到110分,根本就不存在200多分的情况。

如果说是在国外做的,有些国家的测试甚至会更加严谨,孩子的情商、智商和动作都有量化表格,父母填一份,医生面对孩子判断其各种行为能力填一份表,保育人员也要填一份表,经统计评分后才能得出量化结果。

网友围观

有赞有弹

媒体人@赵世龙1967部分赞同“鹰爸”的做法,他说:“男孩就该糙养,长大了才不会娘娘腔,中国的独一代,将来会有很大问题。否则自80年代起呼唤的寻找中国男子汉,找到现在,找不到几个。”而一家IT公司营销副总裁@紫血狼也表达的同样的观点:“对孩子严格的教育方式我可以接收,但是不赞同这种自拍自虐的炒作方式。”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家庭教育中需注意"三应三忌" 父母应掌握好度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教育孩子就是对的;而有的家长对孩子却是百般迁就、溺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都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应该掌握好其中的度才最好,那么这其中的尺度应该如何权衡才是对合适的呢?

一、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忌大加谴责、恐吓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自动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

也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的滋味。在有的家庭中,当孩子在准备做新的尝试时,家长或是说当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既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的机会,又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

二、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

父母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对于事物的发展总有他的两面性,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记得有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说得非常精彩,对每一幅画都是持表扬肯定得态度,当老师拿出一幅画得乱七八糟画,老师看了看,满怀惊叹地说:“大家看啊,这幅画,他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我觉得所有的父母们都要向这位老师学习,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充分肯定孩子。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样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就会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

三、培养习惯,应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制订一些“规则”,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晚上8:30前睡觉、上床后听半个小时故事等等。对于这些规则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比如:

星期天的晚上,妈妈正在赶第二天要急用的材料,6岁的儿子一个人觉得没事可做,一会儿一会儿跑来问妈妈:“你陪我出去玩,好不好?”“妈妈,你什么时候好啊?”“妈妈,我的雷达车找不到了,你来帮我找找好不好?”……不到3分钟,儿子就来了4趟。妈妈觉得真的是很心烦,实在无法安心写材料了。这时,妈妈想到了儿子平时最爱看《奥特曼》了,而且一看就是很长时间,非常专注(平时,妈妈是绝对不让儿子看的)。于是,妈妈帮儿子开好了影碟机。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儿子再也没有来打扰妈妈,妈妈终于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工作。

从表面上看,这个妈妈似乎处理的很好,儿子终于不来打扰妈妈了,她也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我们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在此过程中妈妈在使用负强化手段,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打下了伏笔,使他的行为也得到了巩固,当他下次想看“奥特曼”时,第一反映就是围着妈妈、烦妈妈。

在家中所作的一些决定或叫规则,所有的家庭成员也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也会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儿子在幼儿园能自己进餐,在家中却不能,每次都要奶奶喂。妈妈很着急,觉得这样下去总是不好的。于是,决定从今天开始,让儿子自己吃饭。到了晚餐时,妈妈说:“宝宝长大,能自己吃饭了,是吗?”宝宝点点头。由于习惯了有人喂,所以宝宝吃得很慢,奶奶几次想要喂,都被妈妈阻止了。等大家都吃好了,宝宝还没吃好,而且弄得满桌都是,奶奶再也看不下去了:“还小吗,才6岁,喂喂也没什么…”这次,妈妈再也没说什么。这样,孩子的习惯不但没有养成,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试想:如果下次妈妈要再让孩子自己吃的话,孩子肯定采取的是相同的措施:反正有人喂的嘛,不急。

总之,教育是需要严格的,但更需要宽容。在家庭教育中能注意以上三应三忌,将会使您的孩子更加深刻的感到父母的疼爱、信赖和期待,及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这将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开端。

家长心得:爱孩子请把握好度


家长心得:爱孩子请把握好度

儿子作为我们家三代单传的男孙,一出生就注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正应了那句: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我不得不说一句,在溺爱里长大的孩子,可以说是“问题”孩子。我家儿子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爱孩子,应该把握好尺度,给孩子适宜的爱,而不应该过度宠爱、溺爱!

作为妈妈的我,是上班一族,在休完产假之后,不得不舍弃孩子,重返工作岗位。于是,孩子只能由奶奶带。对于初为人母的我,没有任何育儿经验,也不知道孩子跟老人家带,会有诸多的弊害。所以,当后来,在儿子身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之后,我才开始反思和补救。幸好,为时未晚!

记得儿子两岁的时候,走路还是摇摇晃晃的,因为奶奶每天不是抱着就是背着,总是心疼孩子摔倒受伤,过于保护,而导致儿子不敢学走路。即使四岁之后,也不敢单脚上下每一级楼梯,而是走一级,双脚停一下,再走下一级。儿子每走一步,奶奶都会说:小心,会摔跤!儿子听到这句话,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心里产生害怕,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正因为这样,儿子从小就养成了胆小的习惯,不敢自己一个人呆着,不敢自己上厕所,不敢学溜冰,不敢学游泳,几乎什么都不敢。当我尝试和儿子的奶奶进行交流的时候,奶奶总是说:怕什么?长大之后,自然就什么都会了。我很无奈,我不能班门弄斧地跟儿子奶奶说太多理论知识,只能在心里暗暗寻求解决办法。

儿子的爷爷也不例外,对孙子溺爱更甚。儿子从小体质不好,每个月都会发烧一次。可每次发烧不到38度,爷爷就特别紧张,总是不断地催促我两夫妻带儿子去看医生。我想让儿子物理降温,不是高烧的话,我都不主张带去看医生。可每到这种情况,都会换来儿子爷爷的一顿责骂,说我不紧张自己的儿子,不会做妈妈。稍微有拖延,爷爷就自己带孙子去看医生,还打点滴。因为打点滴都几乎能马上退烧,所以爷爷很安心。却不知道,反而害了孙子,点滴打多了,一点抵抗力都没有了。对于老人家的话,我有理说不清,也不能正面违抗,毕竟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爱孙子。我很清楚,想要改变老人家这种隔代亲的溺爱,是很难的。不管怎样,我们两代人都是无私地爱孩子的,只是方法不一致而已。

在生活上如此,在对儿子的教育方面,我也是非常头疼。儿子被爷爷奶奶宠爱得就像一个小霸王,不会和别人分享,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是自己霸占着。不管儿子对爷爷奶奶提出任何要求,爷爷奶奶都能第一时间满足儿子,使得儿子变得任性而自私!每次我对爷爷奶奶说:三岁定八十,从小养成的坏习惯,到老都改不掉的。而爷爷奶奶总是回我这一句:长大了就自然懂得了,自然什么都会了。一气之下,我找儿子的爸爸投诉,希望儿子爸爸出面主持公道,没想到儿子爸爸却是保持中立的,他不会叛逆他父母,只能私底下精神上支持我。于是,我只能孤身奋战,在儿子面前做“坏人”。不管家里人如何宠爱儿子,我还是对儿子开始了严厉的拯救计划!第一步,我狠心把一岁十个月的儿子送进了幼儿园小小班,希望通过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的熏陶,儿子能有些转变。第二步,我给儿子订购了巧虎的幼儿书籍、学习光盘,每天陪着儿子学习,给他讲故事,教会他一些做人的道理。刚开始,儿子不能接受我的严厉,相比爷爷奶奶和爸爸对他的百依百顺,我就是一个“怪兽”!儿子晚上甚至不肯跟我睡,不让我给他洗澡,不亲近我。面对这样的儿子,我伤心之余,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不能放弃,我必须坚持下去,不然儿子的一生就要毁了!

后来,在我的努力下,儿子终于有了改变,虽然不能百分百改掉所有坏习惯,但总算比以前有进步了,长此以往,相信儿子会慢慢变好的。其实,虽然儿子在奶奶的影响下,胆子特别小,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外出的时候,不敢自己一个人乱跑,总会紧紧地跟在大人身边,牵着大人的手。而且,儿子很爱干净、讲卫生。因为奶奶不让他满地爬,不让他到处乱摸,所以,儿子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只要儿子的小手脏了,就会马上要求清洗。有人说过: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给他涂上什么颜色,他就会变成什么颜色。这话不假!我给儿子一连订购了四年的巧虎书籍,儿子每天都会很开心地观看光盘、翻看书本。四年下来,儿子积累了大量的丰富汉字和词汇,还没有读小学一年级,已经认识不少的字词了。带他外出,路边的广告语,他基本都会读。儿子也慢慢学会了分享,有好吃的、好玩的,都能分给大人和小伙伴。在买玩具方面,也不会任性地哭闹着要求非买不可了,慢慢能讲道理,说好不能买,都能听话不买。有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不管坏习惯还是好习惯,时间越长,习惯就越牢固。如果大人不及时纠正和教育那些坏习惯,那些坏习惯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看着儿子点点滴滴的进步,我开心之余,又非常庆幸,庆幸自己没有在隔代亲的关系中,耽误孩子的成长!

在儿子的漫漫教育道路上,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去,我不敢说能把儿子教育成最好的孩子,我也不要求儿子有多么出众,只希望他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足够了、、、、、、在此,我想告诫所有为人父母、孩子家长,可以自己带孩子,就一定要自己带。逼不得已给老人家带的话,也一定要和老人家好好沟通,不能过度溺爱孩子。无条件、无原则地溺爱孩子,只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伤害!孩子是要爱,但只能给孩子适宜的爱,把握好爱孩子的度,才是真正的爱孩子!真正的爱孩子,是应该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不同方式的爱!我们当家长的一定要克服溺爱、偏爱、护短幼儿的心理,根据孩子的自身发展需求,理性地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克服过度保护、一手包办的教育方式。

掌握教育孩子好的方法,和孩子共同进步


尊敬的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对孩子的辛勤付出。上次家长会,听完您的讲课,真是让我们当家长的学到了很多。谢谢您!

您推荐的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也叫孩子的奶奶看了这本书。受益匪浅。孩子小的时候觉得还很好管,但慢慢长大的,当家长的却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子的,尤其在学习问题上,尺度始终把握不好。而且孩子的很多变化,我们当家长的却不知道怎们应对。王教授书中说的很好,教育孩子既充满紧迫感,又满怀信心。以前太多的看中孩子考试的分数,把精力过多的投入到一次次的考试上,却很少看到孩子的努力。经常会因为一次考试分数不好,责怪孩子。现在知道了,应该把眼光看的远一点,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在长大,家长也要不断学习进步,掌握好的教育方法,学会懂得孩子心理,做到少批评,多自省。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不在厌烦枯燥的学习。变成喜欢学习,是我们家长应该多动脑子的地方。尤其现在手机电视的普及,对孩子的学习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希望这方面刘老师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教教我们。或者班里的其他家长有好的经验,可以一起分享。

看了王教授写的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为人父母后,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不断的学习,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更多的融入孩子的世界,教育好孩子。学习,成长都是一件很长远的事情。不能只把眼光看到一次次的考试上,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阅读兴趣。全面发展。家长也也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教育孩子好的方法,和孩子共同进步。

刘老师回复:谢谢你的读后感!关于手机的问题,我觉得家长首先做好表率,如果家长不停地刷屏,听着抖音乐呵,孩子也会受吸引;第二,和孩子商定好玩手机的时间,例如,周五一小时,周六一小时,制定好规则,平常不能玩,绝不妥协。第三,平常查阅资料,可以用手机,但是家长要多监督检查,不要让孩子趁机玩了起来。第四,经常和孩子聊天,让孩子知道面对手机电脑,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控,学会计划安排时间。充分的信任加上及时的督促,孩子一定会远离手机、自律自尊、不断进步!

掌握好惩罚的火候,孩子才能认识到错误!


批评和惩罚是惩戒教育的两个阶段。批评是第一阶段,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指出错误错在哪里,以后注意改正。这是一种轻微的惩戒。实际上,惩罚是比较严重的处罚。多数情况下,到批评这个阶段就足够了,孩子的多数错误都是轻微的,没有严重后果的。惩罚,是因为孩子的错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时特别需要让孩子接受惩罚。目的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方法则是唤醒心中沉睡的巨人。

一个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才是不正常的。犯了错误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不过,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孩子出现的错误行为进行归因分类,比如在求知过程中出现昀错误包括学习态度方面和认知能力方面的。在品德方面的错误,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有不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有应当为之而无力为之的,等等。有些错误造成的结果对犯错误的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惩罚,让其自食其果已经足矣。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人,都会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以求得心理平衡。因此,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进行适当的惩罚不符合科学原则。所谓惩罚教育实际是通过批评、责罚、处分等手段使犯错误的人产生相应的紧张、焦虑、畏惧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自律内驱力的一种手段。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人内驱力的一个源泉,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动力。

捷克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认为:惩罚是必须的,学校没有惩罚犹如磨盘没有水。孩子如果在犯错误的时候,教育者或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或隔靴搔痒等,就会打乱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其侥幸心理得逞,放纵自己的错误行为,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其发展成长是有害的。应该说对犯错误的孩子,有分寸地惩罚一下孩子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当然,我们在惩罚孩子时一定要根据事实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其动机、行为及其结果的性质,并给以相应的适当的惩罚。否则,孩子的怨气就可能增长,逆反心理就可能产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我们的教育建议如下:

惩罚孩子的前提是肯定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值得父母赞扬的优点,当父母要惩罚孩子的时候,内心里首先要相信孩子还是好孩子。同时,父母也要在惩罚时把内心感受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知道他在父母眼里并非一无是处。

犯错后立即惩罚。一些父母常常说:“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你等着,等你爸回来了有你好看了!”这些话对孩子来说可能会起到两种作用:要么诚惶诚恐,只想赶快逃离家庭;要么不当一回事,把父母的话早忘了。这样无法起到惩罚作用。所以,当孩子做错了事,要赶快执行惩罚措施。

平日要把对孩子的要求讲清楚。有些父母平时很少和孩子谈要求,即使谈了也未必清楚明了,总觉得自己明白的孩子就一定明白。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理解力和成年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所以,父母钔要把自己的希望、要求、规则都对孩子讲明白,并且与孩子达成共识甚至约定。这样,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才可以惩罚他。

惩罚之前可以先对孩子进行警告。小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不如成年人,因此,父母务必慎用惩罚,在惩罚之前告诉孩子,如果再不改错就要受惩罚。这样就可以给孩子一个自我纠正错误的机会。要向孩子说明惩罚的原因。在对孩子进行批评之前先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为什么惩罚他,这样有利于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在迷迷糊糊中被惩罚,他会感到很委屈。

惩罚前后要一致,要说到做到。如果告诉孩子,因为他犯了错而惩罚他,不允许他去看最喜欢的电影了,您就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不要一时心软又改变主意,那样将使您所说的许多话都失去效力。

惩罚不要“翻箱倒柜”。有些父母爱唠叨,孩子一旦犯了错,就忍不住把孩子过去做错的事情都拿出来唠叨一番,在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声中,孩子往往已不记得自己的哪一个错误才是需要惩罚的了。

惩罚要适度。父母给孩子的惩罚,要因人因事而定。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对这样的孩子,也许瞪他一眼,或者冷落他一会儿他就受不了了。而有些孩子则比较皮实,即使父母打他的屁股他也不觉得怎样。因此,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以免惩罚过轻、过度或无效。另外,父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惩罚孩子,如果在公共场合,或者孩子所犯错误不那么严重,就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法对待孩子。

要对事不对人。父母之所以要慎重使用惩罚方法,就是因为不当的惩罚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建议父母们在惩罚时要让孩子明白,惩罚的只是他的错误行为,而不是否定他这个人。

同时,我们建议父母可以尝试一下自然惩罚法。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感受因此产生的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心理惩罚,这就是自然惩罚法。

自然惩罚法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就是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错误时,父母不给孩子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承扭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卢梭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这也许就是自然惩罚的要旨。

自然惩罚法并不是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能适用。一般来说,只有当过失后果不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时候,父母才可以让孩子尝尝这种后果带来的惩罚,如孩子挑食,父母可以让孩子尝尝挨饿的滋味;孩子不好好穿衣服,父母可以让孩子尝尝受冻的滋味;孩子固执,父母可以不管他,让孩子体会固执带来的麻烦。如果过失造成的后果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严重折磨,父母最好不要用,因为孩子的自尊、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喜欢《孩子极限训练必须掌握好度》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好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家庭教育中需注意"三应三忌" 父母应掌握好度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教育孩子就是对的;而有的家长对孩子却是百般迁就、溺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都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应该掌握好其中的度才最好,那么这其...
    2021-09-03 阅读全文
  • 家长心得:爱孩子请把握好度 家长心得:爱孩子请把握好度 儿子作为我们家三代单传的男孙,一出生就注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正应了那句: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我不得不说一句,在溺爱里长大的孩子,可以说是“问题”孩子。我家...
    2020-08-20 阅读全文
  • 掌握教育孩子好的方法,和孩子共同进步 尊敬的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对孩子的辛勤付出。上次家长会,听完您的讲课,真是让我们当家长的学到了很多。谢谢您! 您推荐的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也叫孩子的奶奶看了这本书。受益匪浅。孩子小的时候觉得还很好...
    2020-08-18 阅读全文
  • 掌握好惩罚的火候,孩子才能认识到错误! 批评和惩罚是惩戒教育的两个阶段。批评是第一阶段,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指出错误错在哪里,以后注意改正。这是一种轻微的惩戒。实际上,惩罚是比较严重的处罚。多数情况下,到批评这个阶段就足够了,孩子的多数错误都...
    2020-12-16 阅读全文
  • 当好金牌家长必须掌握的八大教育智慧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家长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无从谈起。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所以,作为一名金牌家长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 ...
    2021-09-03 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教育孩子就是对的;而有的家长对孩子却是百般迁就、溺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都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应该掌握好其中的度才最好,那么这其...

2021-09-03 阅读全文

家长心得:爱孩子请把握好度 儿子作为我们家三代单传的男孙,一出生就注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正应了那句: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我不得不说一句,在溺爱里长大的孩子,可以说是“问题”孩子。我家...

2020-08-20 阅读全文

尊敬的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对孩子的辛勤付出。上次家长会,听完您的讲课,真是让我们当家长的学到了很多。谢谢您! 您推荐的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也叫孩子的奶奶看了这本书。受益匪浅。孩子小的时候觉得还很好...

2020-08-18 阅读全文

批评和惩罚是惩戒教育的两个阶段。批评是第一阶段,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指出错误错在哪里,以后注意改正。这是一种轻微的惩戒。实际上,惩罚是比较严重的处罚。多数情况下,到批评这个阶段就足够了,孩子的多数错误都...

2020-12-16 阅读全文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家长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无从谈起。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所以,作为一名金牌家长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 ...

2021-09-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