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各阶段幼儿心理发育特征

发布时间:2022-01-28

幼儿故事的特征。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各阶段幼儿心理发育特征》,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1、13~15个月幼儿心理发育

(1)注意力注意力更加持久和有目的性,能逐渐集中注意力看书、图片、电视、听儿歌及故事等。

(2)记忆力能记住自己的东西,以及几个好伙伴的名字,对曾经识记过的事物保持记忆的时间增加,能再认几天到十几天前的事物。

(3)思维开始出现抽象思维能力,但仍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概括能力很低。

(4)情绪和情感出现同情心,当多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如果一个孩子哭了,其他孩子也会一起哭,以表示同情。这个时期的孩子与亲人相互依恋的情感最强,也是分离焦虑情绪最强的时期。

(5)意志出现最初的意志状态,但控制能力仍很差。

2、16~18个月幼儿心理发育

(1)注意力能根据大人的要求,服从一定的活动需要,注意某些事物。

(2)记忆力对曾经记过的事物,保持记忆的时间进一步增加。

(3)思维仍以直觉行动性思维为主,具体的形象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

(4)情绪和情感主要特征为同情心、分离焦虑和怕生人或陌生环境。

(5)意志力能按大人的吩咐完成一定的动作,如拿东西等,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3、19~21个月幼儿心理发育

(1)注意力能集中注意某一事物达5~8分钟。

(2)记忆力能记住大人一些简单要求,以及记住一些短小歌曲或诗歌。出现回忆的能力。

(3)思维能分析简单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4)情绪和感情情绪分化更为明显,如愉快的情绪分化为高兴与喜悦两种情绪;否定的、不愉快的情绪中,又分化为厌恶、恐惧和愤怒等不同的情绪。

(5)意志力在行动中能克服一定的困难,如桌子上的东西太高,拿不着时,孩子会搬凳子,爬上去拿。

4、2岁幼儿心理发育

(1)注意力能集中注意10~15分钟,能精确、更主动地听故事。

(2)记忆力能记住简单的儿歌,出现再现的回忆。

(3)情绪和感情对亲人发出微笑,对陌生人、物或环境有恐惧感。能爬或走向特定的人,并尾随其后表示欢迎或再见等喜悦情绪。

(4)意志力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如自己穿衣服、吃饭等。

5、3岁幼儿心理发育

(1)注意力能集中5分钟看小朋友做操,喜欢看幼儿画册。

(2)记忆力能再认识几个月前遇到过的事物,能再现几周前遇过的事物。

(3)情绪和情感能真正地发脾气。感情逐渐稳定,如父母经常给孩子以关怀、爱抚,孩子则产生喜悦的情感,反之,则产生恐惧、憎恨、不愉快的情感。出现“逆反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只是一时性的,在通常情况下仍然信赖和依赖父母。孩子的违拗行为超过一定限度,如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哭大闹不止,或与父母对立情绪很重,表明孩子可能有心理障碍。

(4)意志力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有所发展,如睡午觉时能做到不说话。持久性有所发展,做某事的持久性有所延长,在游戏中的持久性比一般枯燥的活动更长。

(5)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有所发展,但仍是轻信别人的评价或是依据外部行为的和笼统的评价。如只是简单重复评价大人,只是根据不骂人、听话等外部行为评价,或只是以好、不好,对、不对等笼统地评价自己。

(6)性格和气质孩子到3岁时,性格特征基本表现出来,这也符合我国俗语的“3岁看大”的说法,出时孩子的气质特征也基本表现出来。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媒介对幼儿心理发育的作用


一些实验和追踪调查表明,在拥有电视机的现代家庭中,绝大多数婴儿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最初是无意识地扫一两眼,稍大些会注意电视画面。1岁左右的婴儿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随着音乐手舞足蹈。1岁半左右的婴儿已能自己开电视。2岁婴儿对电视有了连续注意。到两三岁时,他们可以辨认他们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由此形成了最初步的选择能力。这时的儿童常常要求父母讲他们熟悉的故事,对某些电视画面如婴儿、儿童、动物、飞机、火车、轮船等表现了较稳定的兴趣。

在这个时期,儿童接触的主要媒介是电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儿童对电视的注意和理解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电视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扩大儿童语汇。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获得期,儿童的语言学习包括对一系列声音的识别、再认和重现,以及对语法规则的理解等。电视以其标准的发音,悦耳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声音的识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经过模仿和理解,儿童获得了语言。美国学者艾万斯(1955)曾考察了60所幼儿园电视教育的效果后宣布,电视对婴幼儿的一个最显著的效果是迅速增加了他们的词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也说明,在相同智力水平的儿童中,看电视多的儿童的语言和词汇使用水平显著高于看电视少的儿童。

培养儿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许多人认为婴幼儿看电视只是图像进入儿童视野,但1987年日本“电视与婴幼儿”研究小组脑电波实验说明,婴幼儿看电视的过程也是认识事物的过程。

认识社会角色和学习相应的行为规范。如果没有电视,儿童认识的社会角色是有限的。阅读可以提供儿童未接触到的社会角色,但儿童对角色的认识是以想象为基础的。阅读可以提供儿童未接触到的社会角色,但儿童对角色的认识是以想象为基础的。电视使他们看到了“真正”的而不是想象的、从来接触过社会角色:教授、侦探、警察、律师、医生、美国人、法国人、古代人等,并且初步了解了每一类人的行为规范的特点。儿童通过模仿社会角色来体验各种行为规范。在游戏中,他们是侦探、警察、教授等。作为中介,电视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

媒介对幼儿心理发育的重大影响


一些实验和追踪调查表明,在拥有电视机的现代家庭中,绝大多数婴儿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最初是无意识地扫一两眼,稍大些会注意电视画面。1岁左右的婴儿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随着音乐手舞足蹈。1岁半左右的婴儿已能自己开电视。2岁婴儿对电视有了连续注意。到两三岁时,他们可以辨认他们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由此形成了最初步的选择能力。这时的儿童常常要求父母讲他们熟悉的故事,对某些电视画面如婴儿、儿童、动物、飞机、火车、轮船等表现了较稳定的兴趣。

在这个时期,儿童接触的主要媒介是电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儿童对电视的注意和理解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的一项心理实验说明,5岁儿童可以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玩玩具,但并不影响他们对电视片的理解。这种有效地分配注意的能力也表现在儿童听故事的活动中。在父母读故事的过程中,儿童可能注意其他事物,如玩玩具等。父母往往以为儿童不在听了,但当父母停止说话的时候,儿童会马上问:“小熊后来怎样了呢?”美国的一些实验说明,由于儿童电视经验的积累,儿童3~5岁时,已能较好地理解“蒙太奇”。

在这样的基础上,电视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扩大儿童语汇。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获得期,儿童的语言学习包括对一系列声音的识别、再认和重现,以及对语法规则的理解等。电视以其标准的发音,悦耳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声音的识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经过模仿和理解,儿童获得了语言。美国学者艾万斯(1955)曾考察了60所幼儿园电视教育的效果后宣布,电视对婴幼儿的一个最显著的效果是迅速增加了他们的词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也说明,在相同智力水平的儿童中,看电视多的儿童的语言和词汇使用水平显著高于看电视少的儿童。

2.培养儿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许多人认为婴幼儿看电视只是图像进入儿童视野,但1987年日本“电视与婴幼儿”研究小组脑电波实验说明,婴幼儿看电视的过程也是认识事物的过程。

3.认识社会角色和学习相应的行为规范。

如果没有电视,儿童认识的社会角色是有限的。阅读可以提供儿童未接触到的社会角色,但儿童对角色的认识是以想象为基础的。阅读可以提供儿童未接触到的社会角色,但儿童对角色的认识是以想象为基础的。电视使他们看到了“真正”的而不是想象的、从来接触过社会角色:教授、侦探、警察、律师、医生、美国人、法国人、古代人等,并且初步了解了每一类人的行为规范的特点。儿童通过模仿社会角色来体验各种行为规范。在游戏中,他们是侦探、警察、教授等。作为中介,电视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

3岁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


3岁孩子的主动幻觉生活会帮助他探索并理解关爱和对独立的渴望、抗议以及恐惧等许多复杂的情感。他不仅赋予自己不同的身份,而且经常也给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特性和情感。你也会注意到,孩子整天在幻想与真实之间自由地跳动。有时孩子会深深沉浸于他虚构的影像中,而不能区别什么时候虚幻结束和真实开始回归。这是正常情感发育的必经时期,因此不应该受到打击。尤其是绝不要开“假如不吃饭,就要锁起你。”或“假如不快点,就不要你了。”之类的玩笑,因为他会信以为真,并在一天的剩余时间或更长时间内感到恐惧。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一个最好方法是在对他生活的所有方面进行相当坚定的控制的同时,给予他一定程度的自由。让他知道你仍然要负责任,不希望他做出重大的决定。当一位伙伴鼓励他爬树,而他感到害怕时,这时你对他说不,会使他感到安慰,使他不必承认自己的恐惧。在他正在征服许多早期焦虑并对自己做的决定更负责任时,很自然你会给他更多的控制。同时,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有保证非常重要。

本阶段末期的情感发育水平

将许多不熟悉的图像当做“怪物”

可以将自己看做包括身体、思维和情感在内的完整人

通常不能分辨现实与幻觉。

2-3岁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


2~3岁的孩子天真、幼稚、纯洁、活泼;身心在迅速发展,在各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实在是最惹人喜爱的了。

2岁的孩子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他那带着奶气的语言虽然极为简单,却标志着极为重要的掌握人类交际工具的新里程。到了4岁,他能自如地运用言语表示请求、愿望、意见等。

2~3岁的孩子最容易接受成人的教育,告诉他什么事情该怎样做,他便会顺从地接受并记住。他可以遵守简单的规则和要求。例如,他会根据成人的要求不坐地、不玩土等。到了4岁,他能“习惯于许多生活规则、集体规则,并且能说出简单的道理。例如,进睡眠室说话就会吵别的小朋友睡觉。”

2~3岁的孩子有独立的要求,喜欢自己脱穿衣服、叠被子,尽管他还不会或不太会,但这种要求很强烈。到了4岁,已完全能独立地穿、脱衣服,叠小被子,还可以自己洗手绢、洗袜子等。他不但这样做,而且以“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引为骄傲。

2~3岁的孩子乐于助人、喜欢劳动。妈妈刚扫地,他就去拿簸箕;爷爷拿起报纸,他会送来眼镜……到了4岁,他能有意识地帮助成人和同伴。例如,同伴哭了他会帮助他擦眼泪;妈妈摆餐桌时他懂得帮助摆筷子等。而且他懂得帮助人是好事。

2~3岁的孩子有很好的记忆力,他能很快地背会一首儿歌、古诗;跟随成人到过某个亲友家,再路过时他能说出这是谁家。到了4岁,他不仅能记住这些,而且能有意识地记住许多事情,他的理解记忆在迅速提高。

家长呵护过头,孩子心理发育慢


家长对孩子的呵护过了头,这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应及时调整教养方式。无微不至的关照,孩子的心理就很难迅速地成长起来,甚至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如果我们将孩子“心理发育慢”,看成一种自身成长的原因,这等于是找一种“客观理由”,那么就会大大影响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从自然成长的角度而言,孩子生理与心理发育有或早或晚的情况。但这些情况,将孩子看成“心理发育慢”是不妥的。

1.小孩子气——孩子如果上学的年龄较其他孩子早些,一直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照应,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但是,更重要的是,孩子所表现出的“小孩子气”正是因为我们从没有把他看成“大孩子”。在各个年龄段,我们要强化孩子“长大了!”的概念。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在生活、学习管理上,也应这样。如果我们的教养方式仍然停留在孩子五、六岁时的方式上,孩子在心理上就不会顺利“进级”。

2.学习上一点也不着急——当有人帮助我们做事情、督促我们做事情时,我们自然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孩子也是如此,您一直盯着孩子的学习,我可以想象,甚至完成作业大体您都是陪着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怎么会知道着急呢!必须放手,让孩子学着自己管理自己。不要怕孩子慢,不要怕孩子一时不知所措,像跟大人一样,讲清道理(如果遇到孩子生日时来讲,就更好),你长大了,该自己管自己了。

3.学习管就好些,不管就差些——同上条分析的原因,孩子对您的依赖心太重了!这样下去,您会有操不完的心的。

4.参加奥数培训,促于应付状态,抱怨作业多——把孩子应对学习而吃些苦,看成正常的。如果我们这样看待,并且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上,孩子就不会抱怨。然而,激烈竞争的现实,一方面,我们给孩子加一些法码,而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又抱怨现在的竞争,我们的矛盾心理在言行上表现出现,孩子自然也会跟我们一起抱怨,而不能把心思和进步基于在自己的主观努力和本领进步上。

5.不怯场,有礼貌。情绪不好时不管不顾——我说出来,您可能觉得有些冤枉孩子——孩子不怯场,是因为他要表现自己,有礼貌也是这样,这样他可以满足自己的“被重视”心理需求。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一定要及时引导,引导孩子将被重视、被夸奖放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学习上,体验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进步和成功,进而得到大家的赞扬和重视的这种感觉,而非停留在简单的外在表现上。

6.老跟同学起磨擦——不怯场和与同学起磨擦,关键在于没有适应集体生活,心理期望着自己跟在家一样,说一不二,大家都得哄着顺着。这是孩子在家中的“地位”在集体生活的延伸所造成的结果。在家庭生活中,不能事事都依着孩子、不能事事都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大人非常疲惫,孩子会被惯得“心理发育慢”的。

7.帮别人也能闹出不愉快——帮别人的内在心理,一方面是帮助他人,出于关爱。另一方面,则是展示自己。如果是后者较强,就会使被帮助的人产生不快。孩子帮助别人也能闹出不愉快,可能会出于这种原因。因为,心理内在的意愿,决定着帮助别人的态度,如果帮助别人时,没有给人以足够的尊重,别人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帮助的。

8.家长口气重,孩子立马就红眼圈、掉泪——这是孩子对“不长大”、仍然得到家长在他小时给予的那般关照的一种表达方式,当然,也是无法承受家长要求的表现。这仍是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所造成的。

综上所述,家长对孩子的呵护过了头,这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应及时调整教养方式。爱孩子,更要给孩子成长的心理环境,而非事务上的无微不至的关照。从家庭生活、学习作业、自我管理、游戏、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等等各个方面,来点点滴滴地强化孩子的性格与心理“长大”的理念。而这些方法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把孩子交给他自己,如果我们总是把孩子当成“娃娃”来照料,孩子的心理就很难迅速地成长起来,甚至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婴儿期的心理发育过程分析


2个月婴儿心理发育

这个时期的孩子与外界接触很少,是以自我为中心地生活着,只关心自己的满足。当他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时,就非常平静,而当饥饿、消化不良或疲劳刺激时,就会不停地啼哭。妻子的注意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发亮或彩色鲜艳的物体出现在视野内时,他会发出愉快的声音。孩子有了短时记忆,当孩子注意的事物从视野中消失时,能用眼睛去寻找。这时如果吃饱、睡好,孩子的情绪良好,他会不时微笑,大人逗他时,会全身活跃起来或笑出声音来。

3个月婴儿心理发育

能短暂地集中注意一个新鲜事物,如看到彩色的图象,能安静下来注视片刻,短暂的记忆保持时间很短。当孩子被抱起时,会高兴地发出响亮的尖叫声。

4-6个月婴儿心理发育

4个月时孩子记忆力较短暂,能对熟人再认识,只能保持几天,高兴时会笑出声,全身乱动。5个月时孩子的注意力有了提高,能稳定地注意某一事物,仍对色彩鲜亮的玩具特别感兴趣,每当学会一种玩法,就会表现出高兴的样子。6个月时开始有了注意事物的选择性,出现了注意的萌芽,这时也开始出现分离后焦虑的情绪。

7-9月婴儿心理发育

这个时期的孩子能有意识地较长时间注意感兴趣的事物,具有短时记忆,能再认识几十天之前的事物,并能再现几周前的事物,孩子仍有分离焦虑的情绪。

10-12个月婴儿心理发育

(1)自我意识孩子在1岁前还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他会咬自己的手,并因为咬痛而大哭。孩子在1岁时,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主观和客观世物区分开来。如开始知道自己摇动了挂着的铃铛玩具,玩具就会发出声音,并从中认识到自己与事物的联系。有的父母还常常发现孩子把床上的各种玩具抓起来扔到床外,孩子一边扔,还一边咿咿呀呀地笑个不停,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在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婴儿期的心理发育过程分析

(2)记忆力10-12个月的孩子有了明显的记忆力,能认识自己的玩具、衣物。还能指出自己身上的器官,如头、眼、鼻、口等。当大人问他某件物品在哪里时,他能用手指出来。12个月的孩子已开始有记忆能力,如孩子非常喜爱玩捉迷藏游戏,就是利用记忆力。妻子保持记忆力只有几天,其记忆力与后天培养和孩子是否有很大的兴趣有关。

(3)个性10个月的孩子已有个体的特征性,有的孩子表现得活泼、有的沉静、有的灵活、有的呆板。如有的孩子不让别人抢走他手中的玩具或吃的东西;而有的孩子见别人有什么玩具都想要什么;有的孩子则显得很大方,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与别人一起分享;有的孩子整天不声不响;有的则一碰就哭;这些都说明孩子在这个阶段有了显著的个性倾向,但这种个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4)思维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发育程度较低,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叫做前语言思维,表现为有目的地用东西来解决问题,如可找到藏在某地方的物体。

(5)好奇心这个时期孩子的好奇心逐渐增强,喜欢到处触摸,到处看。孩子常常把家里的抽屉打开,把每件东西都拿出来看看、玩玩,如果有箱子,他就会钻进去,还会把塑料袋套在自己头上,常常因拿不下来而发急。如果忘记把墨水收起来,孩子会把墨水泼在一塌糊涂。由于有这些好奇心,对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探索周围世界有很大帮助。然而这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的一面。在这个时期父母应照管好孩子,将房间的布置重新调整,以便孩子更好地活动,把危险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6)情绪孩子仍有分离焦虑情绪,,应逐渐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因母子分离带来的焦虑。尽量让孩子独立玩耍,不要像以前那样与父母形影不离,父母在一旁观察,使孩子在突然想起父母时能随时看到大人。

强行止哭不利儿童心理发育


人有喜怒哀乐,哭也是一种情绪的表现。出生婴儿在饥饿、疼痛、尿布潮湿或有其他不适时,会张嘴啼哭。对于这种啼哭,父母比较容易理解,常常会采取安慰的态度。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啼哭往往掺杂了更为复杂的因素。例如,当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或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孩子就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对于这种情绪上的宣泄,一些父母往往不神理解,尤其是一些缺少耐心的父母,常常恐吓、威胁孩子,企图一强行止哭的方式来阻止,这是不可取的.实际上,当家长用强硬的方法时,有时候孩子哭得反而更厉害,这意味着父母的训斥使小儿感到害怕和不安全,啼哭的性质发生改变,有不愉快变为害怕。

偶尔在父母“高压政策”下,孩子会停止哭,父母还以为此方法奏效。殊不知,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将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孩子语言发育尚未成熟,不会使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而将不满、忧郁积压在心中,并以异常的心理或行为表现出来,甚至出现打人、骂人等攻击性行为;与小伙伴难相处,不合群等。

家园共育《各阶段幼儿心理发育特征》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的特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谨慎关注宝宝的“心理发育” 导读:1、小孩子气。2、学习上一点也不着急。3、学习管就好些,不管就差些。4、参加奥数培训,促于应付状态,抱怨作业多5、不怯场,有礼貌。情绪不好时不管不顾。6、老跟同学起磨擦。7、帮别人也能闹出不愉快...
    2021-11-04 阅读全文
  • 婴儿的心理发育你了解吗? 导读: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种气味,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4-5个月便能分辨出亲人和生人。从第4个月起开始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并开...
    2021-08-24 阅读全文
  • 断奶会影响小儿的心理发育吗 孩子断奶并不像大人所想象的那麽容易,吃惯母乳的孩子不仅仅把母乳作为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对母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在心理上依赖母乳,母乳会给他们一种信任。安全感。如果突然断奶,不仅会给孩子身体带来影响...
    2021-12-21 阅读全文
  • 媒介对幼儿心理发育的作用 一些实验和追踪调查表明,在拥有电视机的现代家庭中,绝大多数婴儿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最初是无意识地扫一两眼,稍大些会注意电视画面。1岁左右的婴儿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随着音乐手舞足蹈。1岁半左右...
    2022-02-26 阅读全文
  • 媒介对幼儿心理发育的重大影响 一些实验和追踪调查表明,在拥有电视机的现代家庭中,绝大多数婴儿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最初是无意识地扫一两眼,稍大些会注意电视画面。1岁左右的婴儿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随着音乐手舞足蹈。1岁半左右...
    2022-01-03 阅读全文

导读:1、小孩子气。2、学习上一点也不着急。3、学习管就好些,不管就差些。4、参加奥数培训,促于应付状态,抱怨作业多5、不怯场,有礼貌。情绪不好时不管不顾。6、老跟同学起磨擦。7、帮别人也能闹出不愉快...

2021-11-04 阅读全文

导读: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种气味,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4-5个月便能分辨出亲人和生人。从第4个月起开始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并开...

2021-08-24 阅读全文

孩子断奶并不像大人所想象的那麽容易,吃惯母乳的孩子不仅仅把母乳作为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对母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在心理上依赖母乳,母乳会给他们一种信任。安全感。如果突然断奶,不仅会给孩子身体带来影响...

2021-12-21 阅读全文

一些实验和追踪调查表明,在拥有电视机的现代家庭中,绝大多数婴儿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最初是无意识地扫一两眼,稍大些会注意电视画面。1岁左右的婴儿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随着音乐手舞足蹈。1岁半左右...

2022-02-26 阅读全文

一些实验和追踪调查表明,在拥有电视机的现代家庭中,绝大多数婴儿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最初是无意识地扫一两眼,稍大些会注意电视画面。1岁左右的婴儿看到有趣的画面会笑,或者随着音乐手舞足蹈。1岁半左右...

2022-01-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