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孩子有宽大的胸襟
发布时间:2022-01-25 对有好奇心的孩子如何培养 有创意的幼师述职报告 小班老师的寄语有哪些1.母亲应以大方的心情抚育幼儿。
通常,母亲如果以大方的心情抚育幼儿,幼儿自然也会变得个性大方。现代妈妈的育儿观念,大多依赖于育儿书籍,育儿书籍虽然提供了几个月会开始爬,几个月会说话这些发育上的平均值资料,但是,母亲却往往忘了所谓的大致标准,而受制于此资料。例如若幼儿体重比平均值少一公斤时,就找到底哪里有问题。
母亲这种不安的情绪很快就会感染给幼儿,幼儿一旦有了不安,就不易成为开朗大方的小孩。其实,只要孩子健康活泼,即使与平均值略有差异,也不见得就有问题。
2.如果觉得幼儿有神经质,就要想想自己是否也如此。
一些奶水不足的母亲,却对以奶粉哺育孩子觉得有罪恶感,总是对幼儿说:“没有母奶很对不起你。”之类的话。不仅是哺喂,也有很多人因为孩子哭个不停、带出去散步时仍不高兴……等,而对自己育儿不称职感内疚。
幼儿是以母亲为模型而形成了自己的人格,母亲假使觉得幼儿有神经质,本身就先应反省自己在育儿态度上是否也有点神经质。与其紧张地要求幼儿没有缺点,倒不如稍微放轻松些,以舒畅的心情养育幼儿,反能造就幼儿大方的性格。
3.母亲不要只关在家里,要重视“育儿上的朋友”。
对第一次育儿的母亲而言,几乎每天都会产生堆积如山的问题,如:“孩子一直哭个不停,到底是哪儿不舒服?”“这些奶水就足够了吗?”“穿太多了吗?”“排便次数是否太多?”等。尤其是不跟亲友同住的年轻母亲,由于四周缺乏可以讨论请教的对象,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过于神经质,或导致神经衰弱。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母亲应该有“育儿上的朋友”。例如天气好时,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去的话,会发现很多母亲也带着1、2岁的幼儿来,当大家坐在一起时,不妨互相交换育儿心得。
母亲们之间应该会有许多有关幼儿的共同话题,藉着聊天,可以将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即使不能成为贴心的朋友,也足以作为平日排遣寂寞的对象。而且,如果得到了育儿前辈的教导,也会有心安的感觉。母亲若因此而心情舒畅,自然能将幼儿培养成胸襟大方的小孩。
4.母亲要以舒畅的心情来育儿。
第一次有小孩时,做母亲的都会担心是否能够顺利养育幼儿,并因此非常烦心,一旦幼儿晚上哭个不停或突然发烧时,就一面觉得心疼、一面责备自己:“我如果不……就不会……”,“我的做法错了吗?”等等。(zw5000.CoM 作文5000网)
其实,幼儿最需要的是母亲以舒畅的心情来抚育。因此,最重要的前提是夫妻彼此依赖,家庭美满。虽然母亲比父亲更懂得育儿,可是如果大小事情都自己包办的话,只会使自己更加疲惫。
育儿决不是母亲专有的责任,最好是无论什么烦心的事都与家人商量,也可以发泄不安或焦虑。父母的精神生活先要安定,才是培育幼儿胸襟宽大的捷径。
5,当幼儿哭个不停时,最好到镜前检查自己的表情。
首次养育幼儿的年轻母亲常会异口同声地抱怨:“没有想到育儿是如此花费心血的事!”尤其是最初的1、2个月,费心的程度绝难想象。一方面,晚上要起来喂好几次奶,而且幼儿排便次数多,必须频换尿布;另一方面还要打扫、洗刷,准备餐点等家事,无意中难免会连自己表情也僵硬了。
纵使如此,如果母亲经常紧张、愤怒或急躁的话,幼儿也会感受到而变得不安。当幼儿哭个不停而母亲哄不了时,只要不是肚子饿或尿布湿了,就是这种不安感所引起的。因此,当幼儿一直啼哭而令人束手无策时,母亲最好站在镜前检视一下自己的表情。
看看自己是否一副想哭的样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难怪孩子会哭个不停了。所以,要想培育胸襟宽大的孩子,母亲首先必须保持大方的心境,随时注意自己的表情。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教您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做父母的,既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胸怀广阔的人,同样也可以将孩子培养成心胸狭窄的人。但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我们应当教孩子学会宽容。培养孩子宽容的美德,等于为孩子未来的成功拓展道路:培养孩子宽容的美德,等于为孩子明天的幸福奠定基础。
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必修课程中,有一部分专门研究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成功的影响。在这些非智力因素中,他们极为突出宽容的价值,强调宽容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贝尔奈说过:“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因此,为了孩子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成功地走下去,一定要培养他们多一点宽容之心。
第二次世界火战期间,有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经过一场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村庄。
为了能尽快与部队取得联系,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可是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找到自己的部队。一天,他们捕获了—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地维持了几天,也许是因为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其中一位叫安德森的年轻战士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再次和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脱离危险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安德森肩膀上中了一枪!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撕下自己的衬衣替战友包扎伤口。
??那天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两眼直勾勾地,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非常饥饿,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没想到,第二天部队发现并救出了他们。
三十多年以后,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那一枪是我的战友开的。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我很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因为我知道他想一个人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就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同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容了他。”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的宽容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孩子学会宽容,就能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有了宽容之心,就会形成善良的品格,能主动减少仇恨,暴力和偏执,同时还能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别人。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宽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为人亲近,因而很难融入社会大家庭之中同人们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对孩子宽容心的培养。
下面就如何培养孩子宽容心提出几条建议:
1.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了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好善,乐于与人相处。
2.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就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办法就是“心理换位”。
3.教孩子学会理解他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学相交,和朋友相处,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只要同学和朋友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我们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事事都摆个公平合理。多原谅一次别人,多给别人一次宽容和理解,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会使自己觉得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4.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而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优点,庆贺同伴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等。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也获得进步。
??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向好同伴学习,帮助“差”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
5.鼓励孩子”纳新”和处变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事物,承受事物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于知变和应变。如让孩子了解各种奇观,奇迹,观察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
总之,宽容,是健全人格的必备素质,只有学会宽容的孩子,才会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才会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成为一个识大体,顾大局,受人欢迎的人。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是必须向孩子讲清楚的。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
育儿观念:让孩子学会宽容
育儿观念:让孩子学会宽容
现在的80后90后渐渐开始有自己00后宝宝,身为双独生子以及四位隔代长辈守护的独苗,00后们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高浓度的“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甚至经常为了谁有机会来带宝宝展开大战,抢到的人如获至宝,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大人们更不会让宝宝受一点委屈。曾看见有个家长带孩子去公园玩,孩子摔倒了,家长说:“都怪地不平,都怪地不好,打它!”家长狠狠地跺了地几脚,孩子也学着家长的样子用力跺了几脚地,正准备要哭的孩子就转悲为喜了。不得不承认,这似乎是一个哄孩子好办法,但是却会直接导致这样的结果:那个家长带孩子去坐滑梯的地方,一个小朋友在孩子的后面滑下来,用脚碰了孩子一下,孩子大怒,追着那位小朋友就要打......
其实家长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对孩子好,都希望孩子快乐,然而,快乐也有很多方式,这种复仇带来快乐却是万万要不得的。
让孩子学会宽容,似乎是每个家庭都容易忽略的教育,然而宽容却是一个让孩子成长为优秀的人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美德。什么叫宽容呢?宽容很简单,在生活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是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便会获得包涵谅解,这就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为一件小事、一句不经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信任,但不苛求他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是一种爱心的体现。拥有它,会使自己和他人都感到愉快。
有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一位母亲带孩子去外国旅游,结果由于随团的孩子较多,导游小姐一时疏忽将孩子落在了网球场,等找到孩子时,孩子因为一个人在空旷的场地受到惊吓,哭得非常伤心。不久孩子的妈妈来了,看到自己哭得惨兮兮的孩子,这位妈妈蹲下来安慰自己的女儿,并且很理性地告诉她:“已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也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应该亲亲那个姐姐的脸,安慰她一下。”只见那个小女孩踮起脚尖,轻轻地亲吻蹲在地上的导游,并柔声告诉她:“别担心了,已经没事了。”
这位伟大母亲的宽容确实让人感动,相信她的孩子也会成长一个宽容的人。著名的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教育自己儿子时这样说:“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也许和平与安静很珍贵,不过拥有宽容,你就可以奢侈地消费它们。宽容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万不得已才动用恨的武器;宽容会使你随和,把一些很重要的东西看得很轻;宽容还会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灵过夜。于是,每个清晨,你都会在希望中醒来。一旦你拥有宽容的美德,你将一生收获笑容。”
学会宽容,学会大度,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整天被不满、怨恨心理所控制的人是最痛苦的人。让孩子学会宽容,也是学会了爱自己。
育儿观念:教孩子学会宽容
育儿观念:教孩子学会宽容
有人说:懂得宽容的人是最可交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是指容纳异己和一些与自己想法不符的事情,也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可当我偶然间遇上这一幕时,让我对宽容由来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上周末,我带着儿子去儿童公园,临近中午,孩子想去肯德基。周末的肯德基里分外热闹,有许多如同我一样带着孩子的身影。在大厅的一角,那个专门供孩子玩耍的区域里,聚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孩子在玩滑梯。玩得正热烈,突然传来一个孩子大哭的声音,原来是个大概5、6岁的男孩,它在玩的过程中,也许是因为争抢或者其他原因,被人把脸上抓伤了一道痕。哭声聚焦了许多家长和孩子关注的眼光,而犯错的是一个大约3、4岁的男孩,妈妈正在批评他不该抓哥哥,让他向哥哥道歉,小男孩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使劲儿的朝妈妈身后躲。
如果事情是这样正常发展,也许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可偏偏事与愿违。受伤孩子还奶奶带着的,奶奶对道歉毫不理会,一边顾着心疼自己的孙子,一边骂着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用,比你小这么多,你都搞不过,还让自己受伤了。你今天自己去还回来,不然就不用回去了。”临了还不忘说一句:“没用的东西。”
大孩子不知所措了,真的尝试去找那个抓他的孩子报复。这边的妈妈也不乐意委屈了,结果可想而知。一件小事引发了两边大人间的恶言相向,唇舌对骂。而两个孩子就在大人的吵闹中各自吓得大哭。
先不说这种行为对孩子幼小心灵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大人是否知道有“言传身教”这个词语?是否理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榜样的道理?为什么不能多为孩子想一想,教会孩子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呢?
试问这样的父母:在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有着诸多光荣传统的大集体里,如果时常对孩子灌输的观念是“不能吃一点亏”,“谁欺负你一定要还回去”,遇到事情互不相让,大动肝火,互相指责,教孩子的都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观点,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宽容大度受欢迎的人吗?是有胸怀、有气魄,可以成就一番大事的人吗?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爱孩子就要为孩子从长远打算。孩子终归会长大而离开大人的庇护,要独立面对生活。而当今与未来的社会,是为生存激烈竞争的社会。想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就绝不应教他在一时一事上与人寸利必争。否则,只会因小失大。相反,应努力培养孩子宽阔的胸襟和能容的度量,必求宽容谦让,力戒心偏性狭,贪图小利。古人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至大至刚,何所不克?”这话多么深刻而又富含人生指导意义。
作为目光远大的父母,只有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至大”、“至刚”的人,才能使其成为真正的强者,才能最终使其在激烈的生存竞争风浪中站稳脚跟!
育儿观念:教我们的孩子学会宽容
育儿观念:教我们的孩子学会宽容
宽容,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多些理解,少些摩擦。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当他们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宽容可以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被同伴接受、喜欢,没有人喜欢一个小霸王。一一属于爱笑的孩子,可是一天到家发现她嘟着小嘴,一问,原来小区门口碰到隔壁的女孩,抢了她最心爱的自行车并围着花园兜了一圈。我笑笑并没有过多的追问,依然和平时一样让她洗手吃饭。过了会,门铃响了,原来是隔壁的女孩来找她玩,一一正好吃完了,两个女孩开始玩过家家的游戏了。又到了每日临睡聊天时间,一一趴在我耳朵边说:“妈妈,今天我们玩芭比娃娃旅游的游戏,太开心了!”“她不是抢你自行车吗,为什么还和她一起玩呢?”我故意说。一一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她其实是想我去追她玩呢!你不是总是教育我,想想自己座位,再想想别人的座吗?”哈哈哈,听得我肚子都快笑疼了,其实她讲的意思是“换位思考”,孩子在不经意间长大了,而且懂得为别人着想了。
还有一次,奶奶在洗澡的时候发现一一的脚上乌青了一块,问一一怎么会这样。一一淡淡地说:“今天在操场活动时,同学不小心推到我了,我摔倒了。”当我们问他是哪个同学,有没有告诉老师时,这小妮子竟然不说是谁,还口口声声说:“他是不小心的,不是故意的。”当时,当妈的心里除了有些心疼女儿脚上的乌青外,更多的是感动于女儿的懂事,我想,这就是宽容的一种体现。
当我们的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宽容他人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了解事情的真相,于自己,于他人,都是一种成长。也让我们的孩子,站在宽容他人的立场出发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胸怀就会变得宽广,而不是拘泥于小事出不来,教会我们的孩子学会宽容,让他们有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