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延长宝宝注意力时间?

发布时间:2021-11-12 宝宝入园 幼儿园说课稿力 力的教案幼儿园

导读:帮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的最好方式是与他一对一地相处,这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该怎么做才能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听力的进步有助于阅读理解力的进步。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3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1)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2)父母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3)父母把文字以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

这些字传到耳朵之后,会形成一种听得懂的词,像蓄水一般储存在记忆里。所传输的字多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蓄水池”就会开始溢出“水”来,也就是将听得懂的词转换成可以说出来、写出来及阅读中的词,这些都是从听得懂的词而来的。

帮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的最好方式是与他一对一地相处,这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JeromeKagan)研究如何改善有学习困难的孩子的语言问题时发现,一对一教学对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特别有效。他指出,读故事给孩子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时的反应,可以带来许多好处。所以他强调,如果可能的话,父母最好给每个孩子单独读故事书听。

我知道这个方法对于父母都上班,且有一个以上孩子的家庭而言并不容易,但一周7天里,总应该能找出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让他发现你的特点。即使一周只有一到两次的机会。

亲子间一对一的相处时间可以用来读故事书、聊天或玩游戏,这是用来教育孩子有关书、玩具、花或水等生活事物概念的重要时刻。孩子一旦对这些事物有了概念,也就具备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孩子的注意力也就可以集中了。如果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不了解,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发生,那么孩子就根本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

以下是3岁大的孩子可以学会的概念:Yjs21.COM

电话机可以用来打电话,也可以用来接听电话。

如果我认真听、认真看故事书,那么它可以让我感到愉悦。

小学校长艾莉???弗南兹是我的朋友和邻居。大约20年前,她在相隔10年没教书后,决定重拾教鞭。她之前是中学老师,而这次要教幼儿园,这是她未曾接触过的领域。我还清楚地记得艾莉告诉我,她第一天教小朋友有关电话和书本的概念的情形:这些小朋友因为对电话有概念,所以能学着用电话,而且玩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们玩打电话时注意力非常集中。

我们再比较一下这些小朋友在故事课上的情形。“故事开始后30秒,有两个小朋友从围着的圆圈里站起来走出去,他们显然感到无聊。很快,许多小朋友也加入他们,在短短2分钟内,有一半的小朋友放弃,不愿继续听故事。”(艾莉后来才知道那两个将故事从头到尾都听完的小朋友之中,有一位是从一出生就开始听故事的)

孩子对以上两种活动的注意力集中情形的差异,是由活动本身带给孩子的概念的差异造成的。当一个孩子没有任何看书的经验时,他不可能对书有任何概念,也不会了解书本可以带来的趣味;也就是说,毫无经验或概念的东西,无法吸引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对3岁大的孩子而言,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暂是很平常的事,但如果进了小学还是如此,那就必须提高警惕了。马萨诸塞州的一位语言临床医生在信中说:

我的语言发展课程着重于给学生朗读。我之所以开这门课程,是因为我发现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越来越多,急速增加的工作量令我惊慌。渐渐了解了他们的家庭状况时,我才明白造成这种现象的几个原因。这些孩子之中,有许多人都是从婴儿时期就被送到托儿所;有些人直到现在,放学后仍必须先去托儿所。许多父母承认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读故事给孩子听,也没有耐心去回答(或一同去找出)一个3~4岁的好奇的孩子永无止境的问题。电视通常变成安抚孩子的保姆。

然而,对于孩子,仅仅依赖团体的学习,有时候学习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宝宝的注意力各有差异


导读:新生宝宝一睁开眼睛就会盯着眼前的东西看或东张西望,一些特别的或新奇的外界刺激会引起新生儿的生理反应改变,如心率、脑电的改变,并表现出外在的躯体活动。

分心宝宝与专心宝宝,细心宝宝与粗心宝宝,各有短长。

5个月的安安在妈妈怀里吃奶,妈妈一边喂他一边在跟他讲话,安安的眼睛盯着妈妈,虽然听不懂,但好像很感兴趣。吃饱了,妈妈拿来了一个漂亮的小摇铃。安安转过头,伸手抓住小摇铃。一摇,摇铃发出好听的声音。安安全神贯注地盯着摇铃,用双手摆弄着,似乎要研究摇铃怎么会发出这么好听的丁当声,此时他不再看妈妈了。安安吃奶时盯着妈妈和全神贯注地盯着摇铃,这就是注意,使自己专注在某件东西、人或事情上。

婴儿喜欢看什么

6个月以前,婴儿的注意多体现在视觉方面,注意看人脸的时间最长,其次是看形状有些复杂、边界清楚的图形,容易被温暖而明亮的颜色所吸引,如红色。

婴儿床头会旋转的音乐挂件令很多宝宝着迷,一看见伴随着音乐慢慢旋转起来的卡通或好玩的图形就很专注或手舞足蹈。但少数宝宝却对旋转起来的挂件并不感兴趣,扭头甚至烦躁,这是因为这些宝宝的内耳前庭功能过于敏感所导致,此时就不必强迫宝宝专注地看了。

宝宝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注意

刚出生的新生儿,一睁开眼睛就会盯着眼前的东西看或东张西望,一些特别的或新奇的外界刺激会引起新生儿的生理反应改变,如心率、脑电的改变,并表现出外在的躯体活动。如,在吃奶的时候耳旁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他会减慢吸吮速度甚至停下来,但1个月内的新生儿对物体的注意时间为十几秒。4个月前的婴儿由于眼球肌肉的调节能力较差,东西放在眼前18~20厘米左右才看得最清楚,而看其他距离的东西则模糊不清,像未调对好焦距的镜头。

宝宝的注意能有多长

随着宝宝每天清醒时间的延长,注意能力也迅速得到发展,持续注意一件事情的时间更长。注意能力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和具体的对象、活动、兴趣、情绪等因素有关。

·1岁婴儿的注意时间可以达5~10分钟。

·3~6岁的注意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最多能集中注意20分钟。

·7~10岁大约20分钟。

·10~12岁25分钟左右。

当然,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集中注意的时间更长。

3岁前,幼儿控制注意的能力较弱,注意是被动的,只有新奇的、令其感兴趣的东西或事情出现在眼前才会被吸引并多看些时间。

分心宝宝与专心宝宝的注意力

当周围有声响、动静、光线变化、有人活动时,宝宝是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还是停下来去看

注意分散的程度也是与生俱来的气质特点,每个儿童不一样,我们将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宝宝称为分心宝宝,能长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而不轻易被外界分心的是专心宝宝。

专心宝宝与分心宝宝各有长短。专心宝宝做事情专注,不太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在画画、搭积木时显得专心致志,甚至呼之不应,他们做事效率高,但缺点是显得难哄,而且如果过于专注一件事也容易忽视其他的事情,甚至是重要情况。比如如果在户外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就可能忽视了安全。

因此,对专心宝宝有必要多提醒他们,家长还要理解因做事情太专注而不理会妈妈的叫声。

分心宝宝在婴幼儿期显得容易抚慰、好哄,能较快注意到周围的事情,但有时显得三心二意,影响做事情的效率和学习成果。这些事情可以让宝宝更专心,如:给宝宝下指示时保持目光接触;做指令时的言语、手势要清晰明确;避免同时给宝宝好几件玩具;多玩穿珠子、小猫钓鱼等需要专心的游戏。

细心宝宝与粗心宝宝的注意力

妈妈的发型发生变化或穿了件新衣服,家具的位置变动了,春天的花开了……能不能很快被宝宝察觉

细心宝宝善于观察,能注意到微小变化、分辨细节,仔细地摆放玩具,小心地搭积木。两件看上去似乎差不多的图形,3岁左右的细心宝宝能就看出其中的小差异,例如:春天图画中的叶子是绿的,秋天图画中的叶子是黄色的。细心宝宝的玩具如果被谁悄悄动过,一定逃不过他的眼睛,会问:“咦,宝宝的玩具被谁动过了?”

粗心宝宝则正好相反,粗心大意,观察能力不足。他们较少注意到周围的熟悉的人、环境、物品发生过变化。东西随意乱放,自己经常玩的小玩具车少了一辆可能都没有发现。较难指出两件东西的差别,即使差别很大也可能没及时发现。搭积木时经常不小心就碰塌了。

如何让粗心宝宝更心细些?可以用游戏的方式从小培养,诸如:经常与宝宝做找不同或找相同的东西或图形的游戏。不论外出还是在家,都可以利用自然或现实的物品、图片引导宝宝进行仔细观察;鼓励宝宝小心地搭积木、拼图、剪纸等;按步骤整理、摆放玩具;找线索。

性情宝宝

婴幼儿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任何新奇的刺激都会引起他们的兴奋,分散他们的注意。随着年龄增长,宝宝更能控制自己的注意,但有的宝宝很性情化,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可能只有5分钟的注意,而对喜欢的事情能专注半小时或更长。

保持孩子良好的情绪和兴趣很重要。

“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宝宝

细心的抚养者要经常捕捉宝宝的目光,如果发现宝宝虽睁着一双大眼睛,却从不或很少看着你,对眼前的人和东西似乎没有察觉或视而不见,或很少注意周围的事情,目光游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些异常现象提示着宝宝可能存在视觉异常或某种发育障碍,应找专业医生检查。

在安静、无干扰的场合,在宝宝耳边摇响清脆的铃铛,宝宝应有将头转向声源的动作,如果缺乏对寻找声音的现象,就要检查是否有听力问题。有的宝宝听力没有问题,但却显得“听而不闻”,通常是因为专心于自己的事情而对家长显得“呼之不应”。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引起家长关注。

“好样的!”“你拼得真好!”“这些积木摆得真整齐!”

培养宝宝良好的注意品质,让宝宝专心地完成事情,还要经常监督,并且不断鼓励哦。

注意减少宝宝的暴力行为


导读:孩子的行为是受“获益”驱使的。当她发现自己“打”自己的时候是获益的,也就是你们会满足她的要求,她就会一直保持这种行为。

我的孩子目前是1岁8个月。最近一段时期,他经常产生暴力倾向,例如打人、掐人,我不知道是这个时期的男孩都具备这样的特点,还是平日的教育不够恰当?我该怎么办?

目前,幼儿时期孩子出现打人的现象成上升趋势,很多父母也非常担心。从普遍的情况看,基本分为三种类型。

1.孩子因为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而采用打人的方法。

2.当使用打人的方法可以满足他的需要的时候,他就会一直持续不断地使用下去。

3.还有一种就是模仿所看到的行为。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打人的不同原因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如果发现孩子每次都是在受到冷落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抢了自己风头的时候发生打人的行为,就需要一方面注意避免拿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作比较,另一方面慢慢让孩子明白他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同时要教会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比如“唱歌”也是可以引起别人注意的方法。

如果发现孩子每次打人都是要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家长一定要明确表示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会比较难做,可能孩子会哭,但家长一定要坚持。如果孩子每次都能通过“打人”来达到自己的愿望,他就永远不可能停止“打人”。

如果发现孩子是在模仿电视里的人物动作,就需要注意了。因为孩子在6岁以前都是通过其他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的。在他们大脑里的信息处理是不充分的,所以家长要有选择地给孩子挑选适合孩子年龄的电视节目。

让孩子常年处在别人家会对她有不良影响吗?

女儿从3岁起就一直不在我身边,现在5岁了。她一直住在大姑家.因为我在乡下,她大姑在城里,我觉得她在那儿上幼儿园、上学要比乡下条件好.但我总担心女儿长年住别人家里,不在父母身边会对她的成长造成影响。我是否应该把她接回来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教育者。孩子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长大,和父母一定是最亲的。从父母角度来说,当然把孩子送到一个更好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是给了孩子更好的机会,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并不知道也没有意识到这些是机会,在他的心中会翻译成一种语言,就是“爸爸妈妈离我很远,他们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往往是不一样的,他更加希望的是和父母在一起,直接感受到父母的爱。

就目前情况来说,孩子在亲戚家,所以家长应该尽一切可能和孩子保持沟通,并且通过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把对孩子的爱传递过去。同时,也需要及时和亲戚保持联络,关注孩子成长过程。在放假期间,一定要和孩子相处一段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肯定会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对于农村环境有一些自己的评价,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些反应,需要注意但不要过于敏感。孩子的评价是他们自身的感受,所以家长需要进行引导而不是由于敏感引发的强迫孩子认同的行为。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永远是最重要的人,所以不论身在何种环境,我相信孩子都会爱你敬你。

我该如何纠正孩子的行为?

我女儿只有1岁7个月,但是她有个在我看来不能理解的行为。就是有时候有什么事情不顺她的意,她就会自己打自己。譬如说有一天,我爸爸吃槟榔,她看到就拿了一个,我爸爸就对她说不能吃。她不哭也不闹,就把槟榔给了我爸爸,但是她马上就掐自己的脸,而且掐得很重,好像不知道疼一样。这时候我该怎么做呢?

孩子的行为是受“获益”驱使的。当她发现自己“打”自己的时候是获益的,也就是你们会满足她的要求,她就会一直保持这种行为。

你的女儿只有1岁7个月,所以她会直接从满足自己的需求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当她第一次惩罚自己的时候得到了满足,她就会继续下去。

建议平时以故事的方式告诉她当我们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应该如何表达,并且可以和她进行现场模拟,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游戏,慢慢地她就会在生活中使用这个方法。另外,如果再出现上面提到的情况,可以先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是不能满足她的愿望。我们可以要求她用故事中提到的方法来说服家长满足她的想法。

孩子会在比较两种做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哪种方法最有效,就会逐渐改掉这个习惯了。

宝宝识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1.为幼儿创设识字读书的环境,让孩子获得识字敏感。

2.早期识字要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成篇阅读比单独认字更有趣味,通过阅读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带给他的乐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对读书的内在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的兴趣。

3.每天都学一会儿,从1分钟开始,慢慢过渡到2、3分钟、3、5分钟,最后到累计学习30分钟。大人有空就让孩子一学,没空就把孩子的学习扔在一边,这样即便一次学很长时间,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4.最重要的是坚持!幼儿学习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让孩子逐渐养成学习的习惯,让他觉得学习就像爸爸妈妈上班、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到了这个时候,孩子能学多少,学多快,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5.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也不管是准备学习哪个学科,开始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送其所要”。先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兴趣、产生信任感,再进行学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决不是听之任之,而要做有意的引导。

6.幼儿识字与小学生识字不同之处就是,幼儿识字是以阅读为最直接目的,所以只要能够认、读就行了;小学生学习识字是要求“听、说、读、写”四会同步进行的,这是小学生识字速度慢的一个主要原因。

7.识字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幼儿都不应该有什么难度。幼儿识字不是简单的字就好识记,比较复杂的生字就难以识记。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8.教育界有句话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用在家庭教育中也是一样的。只要家长善于动脑,善于引导,孩子对任何学科都能够产生兴趣。

9.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10.要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学习过程中充满趣味性,孩子才可能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11.识字需要不断巩固,否则必会前功尽弃。学与用要结合,识字与阅读要结合。

如何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导读:对于儿童来说,自由地玩耍,从来都是一项具有社会交往意义的活动。即便孩子独自玩耍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从社交经验中提取角色和象征符号,来进行活动。玩耍的内容和主题永远和孩子的社交与文化背景紧密关联,孩子们在玩耍当中,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自发建立规则,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一年的春节,我们全家回新西兰奶奶家度假。北半球的隆冬,恰值南半球的盛夏,孩子们每天在户外奔跑游玩。一天下午,我们来到一处儿童游乐场,我的两个孩子和他们的朋友都去玩一种叫作“飞狐”的器械。那里已经聚集了五六个孩子,从两三岁到四五岁都有。那天好像是其中一个孩子的生日,他们的妈妈们带着蛋糕小吃饮料,举行一个小小的野餐会。这群孩子自发地组织起来,排队轮流登上“飞狐”飞驰下去,再荡回来。每个孩子都自觉地耐心等待,轮到自己再上去玩儿,玩儿过一次之后把“飞狐”拉回起始点,交给下一个孩子。

“飞狐”实在是太好玩了,一名年纪小一些的孩子忍不住玩过一次之后,把住“飞狐”不交出去,还要趁机再玩一次。这时他的朋友们一拥而上,有的抓住“飞狐”手把,有的抱住他,大家纷纷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我们需要轮流,否则对大家不公平,请你下来,呆一会儿就又轮到你了。”在朋友的请求、说理和簇拥之下,那个“犯规”的小朋友乖乖地松了手,排到队伍最后边。

这些孩子的妈妈们,远远地坐在公园安置的木头桌子和长凳上,边喝咖啡边聊天,并不关注孩子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我当时想,如果换到中国来,家长们恐怕会虎视眈眈地盯着孩子,亦步亦趋地跟着孩子,一旦出现任何矛盾和冲突,家长们一个箭步冲上前,评判、裁夺、批评、指正,“让着他!别打架!你怎么这么霸道!”诸如此类让孩子糊涂的指令脱口而出。

对于儿童来说,自由地玩耍,从来都是一项具有社会交往意义的活动。即便孩子独自玩耍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从社交经验中提取角色和象征符号,来进行活动。玩耍的内容和主题永远和孩子的社交与文化背景紧密关联,孩子们在玩耍当中,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自发建立规则,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相信孩子的智慧,放手让孩子自由地玩耍,让他们在玩耍中认知并建立规则,开发社会交往的能力,在矛盾和冲突当中,学会协调伙伴之间的关系,形成团体合作意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的确,当我们放手让孩子跟小伙伴自由交往时,他们获得了宝贵的机会,来觉察他人的感知与理解力,并且体验到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跟自己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在这种时刻,如果他们希望玩耍继续进行,就必须学会商议、妥协和变通。

一天下午,我去幼儿园接女儿。她正在院子里和要好的朋友林林荡秋千,林林去卫生间,托付我女儿帮助她看管秋千。这时另外一个小朋友过来要玩儿,我女儿对她说,“这是林林先拿到的秋千,她去卫生间了。”林林过来的时候,我女儿问她,“毛毛要玩儿秋千,你同意吗?”林林摇摇头,我女儿转脸对毛毛说,“她不同意,请你等待,好吧?”

看到这一幕,我感慨万千:即便成年人,恐怕也很难做到如此思路清晰、有理有礼有力吧?

相关推荐

  • 如何让1岁宝宝集中注意力 首先父母需要真正了解1岁婴儿的心理特别和发展需要。例如,这一阶段孩子的注意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表现在视觉方面,而是以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婴儿的动作技能开始多元化发展,可以逐步坐立、爬行、...
    2021-12-18 阅读全文
  • 如何让一岁宝宝集中注意力 首先父母需要真正了解一岁婴儿的心理特别和发展需要。例如,这一阶段孩子的注意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表现在视觉方面,而是以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婴儿的动作技能开始多元化发展,可以逐步坐立、爬行、...
    2022-02-28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家长如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妈妈的烦恼:孩子做什么都“三分钟热度”该怎么办? 逗逗妈最近很是烦恼,因为逗逗玩什么都是玩的时间很短,“三分钟热度”,搭个积木,才玩上5分钟,就不想玩了,然后拿起玩具车又是才...
    2022-01-15 阅读全文
  • 怎样延长BB集中注意力时间 我该怎么做才能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听力的进步有助于阅读理解力的进步。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3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1)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2)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
    2022-01-05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 如何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 孩子任何的好习惯或坏习惯都是从生活中受家庭父母、学校和社会的环境潜移默化形成的。哪个环境的作用最大看哪个环境占主导。 我们接着上篇《如何从小培养婴幼儿的数概念》往下说,运用同样...
    2020-09-22 阅读全文

首先父母需要真正了解1岁婴儿的心理特别和发展需要。例如,这一阶段孩子的注意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表现在视觉方面,而是以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婴儿的动作技能开始多元化发展,可以逐步坐立、爬行、...

2021-12-18 阅读全文

首先父母需要真正了解一岁婴儿的心理特别和发展需要。例如,这一阶段孩子的注意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表现在视觉方面,而是以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婴儿的动作技能开始多元化发展,可以逐步坐立、爬行、...

2022-02-28 阅读全文

家长如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妈妈的烦恼:孩子做什么都“三分钟热度”该怎么办? 逗逗妈最近很是烦恼,因为逗逗玩什么都是玩的时间很短,“三分钟热度”,搭个积木,才玩上5分钟,就不想玩了,然后拿起玩具车又是才...

2022-01-15 阅读全文

我该怎么做才能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听力的进步有助于阅读理解力的进步。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3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1)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2)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

2022-01-05 阅读全文

如何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 孩子任何的好习惯或坏习惯都是从生活中受家庭父母、学校和社会的环境潜移默化形成的。哪个环境的作用最大看哪个环境占主导。 我们接着上篇《如何从小培养婴幼儿的数概念》往下说,运用同样...

2020-09-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