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幼儿心智的花样玩呼啦圈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05 幼儿园圈的游戏教案 幼儿园玩的游戏 幼儿园家长玩的游戏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许多的呼啦圈,让孩子自己玩并鼓励他们说:“老师想看一看,你们是怎样玩呼啦圈的,有什么新发现。要跟别人玩得不一样,看谁的玩法多。”等他们尽情地玩了一会儿后,我让他们说说对玩呼啦圈有什么“新”发现,孩子们边说边做给我看:可以在腰上转着玩,可以在腿上转着玩;可以钻山洞;可以开火车,可以学小青蛙跳荷叶;可以当跳绳跳着玩,可以在脖子上转着玩…这时鹏鹏一边转呼啦圈一边高兴地说:“用呼啦圈可以做操,”“做操?”接下来,我便让大家把自己没玩过的方法再试着玩一玩。这时孩子们兴趣大发,玩得更热闹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幼儿尝试创编呼啦圈操。孩子们再一次进行尝试,三三两两一组,各显神通。
最后经过大家地商讨、创编,选出各小组编排最好的一个八拍,根据动作特点把它们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节奏感强,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花样呼啦圈操。孩子们做着自己编排的呼啦圈操,可认真了。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启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开发。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一句“花儿渴了”开启了孩子的心扉
生机盎然的春季,自然角又多了许多植物:一年四季常绿的吊兰、含苞待放的小花、一簇簇富有生机的盆景……这些都是孩子们精心选中又通过劳动精心种植的“好朋友”。自然地,孩子们的心也被这些“好朋友”的变化牵动着:
“快来看,小花开放了。”
“老师,这棵花怎么弯了下去,是不是要死了?”
“这盆花怎么有花苞,那盆却没有?”
……
孩子们的话让人忍俊不禁,他们细致的观察力和善良的童心更让我叹服。我与孩子们一起关心爱护着这一自然角。
这天早上,晨间区域活动时,一个孩子喊起来:“快来看啊,小花儿怎么要倒了?”忽的一下,自然角挤满了人。我一看,果然花盆里的水快溢出来了,原本不很粗壮的茎有些倾斜,我以为又是谁淘气造成的,立刻扫视了以便孩子们,严厉地问:“这是谁干的?”嘈杂声立刻停了下来,神情有些紧张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我立马感到我的态度有些过分,于是马上缓解了口气:“我是想知道这个浇花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把水浇得这么多,没其他意思,你们都去玩吧。”
大家都散去继续玩区域活动了,只有园园在磨蹭着。当我的目光接触到他时,他马上低下了头,两只小手不停地拽着他的衣角,嘴里似乎想说什么。我立刻走过去,蹲下来问他:“你怎么啦?”他望着我,不说话,只是一只脚轻轻地擦着地。我问他:“你为什么要给小花浇那么多水?”他轻声说:“我看见小花的土都裂开了,觉得小花太渴了,想多给他喝些水。”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没关系,下次别给小花浇太多的水,要不然会淹死的。”园园看着弯下腰的小花,有些后悔的低下了头。我赶紧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救它。”他马上抬起头,疑惑的看着我。于是我给小花倒出了多余的水,又添上些泥土,小花的药又直了起来,灿烂的笑容又回到了园园的脸上。
孩子的心是善良的,但又是幼稚的,这幼稚往往会“事与愿违”,造成行为上的偏差。孩子们的善良和幼稚需要我们成人的理解和保护。对于孩子们所做的“事与愿违”的事,绝不能一味的指责,而要及时的加以引导。一句“花儿渴了”,拉近了我与孩子间的距离,开启了孩子的心扉,让我逐渐读懂儿童这本神奇的书。
"臭样儿“的启示
自由活动,孩子们有的跳绳、有的拍皮球、有的滑滑梯……。
一会儿,小萍突然跑过来:“老师,瑶瑶骂人。
”我一听,连忙找来瑶瑶问她为什么骂人。
瑶瑶若无其事地说:“我没骂她,我是和她闹着玩的。
”我又问:“你是怎么说的?”“我说她臭样儿。
”我又耐心地对瑶瑶说:“那就是骂人,那样说人家不礼貌。
”“那不是骂人,昨天老师闹着玩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老师才不骂人呢。
”我听后心里一怔:昨天下班后在马路上和同事闹着玩正好让瑶瑶听见了,真是这样说过。
我对瑶瑶说:“那是老师错了,老师保证以后再也不说脏话了,你能保证吗?”“能!”当时瑶瑶还和我拉了勾。
真的,教师的品行影响着全体孩子。
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应该感觉到,教师一言一行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
我们幼儿教师更是如此,是幼儿心中最有威望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的榜样。
孩子的求新求奇以及好模仿的心理更决定了我们的表率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做到谨小慎微,敬重自己的职业。
用爱心开启新生幼儿心灵的窗户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老实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育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听着这样的话内心暖暖的,带着这样的话工作劲头大大的。小班幼儿带着恐惧带着情绪入学了,我每天都得打足了精神来面对他们。无论是条件好的还是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是我心头珍贵的宝贝。陈洋个头小,胆小,总是默默流泪,我每次经过她身旁的时候总是投以赞赏肯定的目光,让她知道老师对她的肯定,三天以来,她的眼神中慢慢有了自信和快乐的光芒;孙雨泽,一个像孙悟空一样有着“七十二变”的功力,爬柜子跳桌子躺地上,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就是一次在他在奔跑过程中撞到了门,被我及时抱着没有受伤而因祸得福的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因此他的小耳朵里慢慢听进了我得关心和问候;毛笑謦,一个让我无限怜爱的孩子,父母都是聋哑人,一个从来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的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他表现的比一般的孩子更加彷徨和不安,一次次他的小小的身体蜷缩在了我得怀里,第一次,我告诉了他:孩子,老师像妈妈,以后我就是你幼儿园里的妈妈。。。。。。
那么的汗水的付出不会白费,孩子们逐渐习惯了老师的存在,也慢慢对老师有了依赖和关心。中午在给小朋友放水的时候不小心烫了手,李宇欣赶紧跑了过来,关心的说:“老师,对不起,都是我不好。”其他孩子听到了纷纷都说了对不起,那一刻,我感动的谢了孩子们,不忘在李宇欣红扑扑的小脸上亲了一口,那还有什么疼痛啊,心里满满的甜蜜啊!
这些天虽然十分辛苦,但是看着小朋友点点滴滴的适应真的还开心。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得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的流泪而流泪,随着他们的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因爱而耿生动有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投入到了解幼儿的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因为只有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引领和塑造!
用爱心开启新生幼儿的窗户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老实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育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听着这样的话内心暖暖的,带着这样的话工作劲头大大的。小班幼儿带着恐惧带着情绪入学了,我每天都得打足了精神来面对他们。无论是条件好的还是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是我心头珍贵的宝贝。陈洋个头小,胆小,总是默默流泪,我每次经过她身旁的时候总是投以赞赏肯定的目光,让她知道老师对她的肯定,三天以来,她的眼神中慢慢有了自信和快乐的光芒;孙雨泽,一个像孙悟空一样有着“七十二变”的功力,爬柜子跳桌子躺地上,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就是一次在他在奔跑过程中撞到了门,被我及时抱着没有受伤而因祸得福的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因此他的小耳朵里慢慢听进了我得关心和问候;毛笑謦,一个让我无限怜爱的孩子,父母都是聋哑人,一个从来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的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他表现的比一般的孩子更加彷徨和不安,一次次他的小小的身体蜷缩在了我得怀里,第一次,我告诉了他:孩子,老师像妈妈,以后我就是你幼儿园里的妈妈。。。。。。
那么的汗水的付出不会白费,孩子们逐渐习惯了老师的存在,也慢慢对老师有了依赖和关心。中午在给小朋友放水的时候不小心烫了手,李宇欣赶紧跑了过来,关心的说:“老师,对不起,都是我不好。”其他孩子听到了纷纷都说了对不起,那一刻,我感动的谢了孩子们,不忘在李宇欣红扑扑的小脸上亲了一口,那还有什么疼痛啊,心里满满的甜蜜啊!
这些天虽然十分辛苦,但是看着小朋友点点滴滴的适应真的还开心。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得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的流泪而流泪,随着他们的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因爱而耿生动有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投入到了解幼儿的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因为只有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引领和塑造!
怎样启蒙幼儿的科学兴趣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策略地引导孩子的兴趣
1、引导观察自然、激发幼儿兴趣
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它的神奇美妙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科学教育素材。为此,我尽量创造条件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并因势利导,适时开发。秋天来了,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树上的叶子变黄了,秋风一吹,树叶象蝴蝶一样飞落下来,人们穿上了毛衣。泥土是蚯蚓、小甲虫、小花、小草等动植物的家,当幼儿自己发现时,兴奋不已,探索兴趣更加强烈。我带学生到野外观察蚂蚁的住处,生活习性,以及怎样搬运粮食。观察金鱼怎样游泳;鸟儿在空中怎样飞等。
2、用实验激发科学兴趣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试”。用实验的方法,使幼儿在直接体验中学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如认识盐和糖,给每个幼儿准备二个杯子,一盒盐和一盒糖。盐和糖都是白色的晶体,让学生观察颗粒,用舌头尝一尝味道。孩子们联系以往的生活常识很轻松地认识两种物质的特征。再如:认识磁铁的性质时,我给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小盒,里面装有纸、木头、铁钉、塑料等。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磁铁吸铁的特征,然后就用磁铁玩起了“钓鱼比赛”、“龟兔赛跑”等游戏,从而巩固了关于磁铁特性的认识。
3、每周说说新发现
每周六,我都让大家来说一说新发现,如“起重机的力气为什么那么大?”、“火箭为什么上天时冒烟?”、“金鱼睡觉时为什么不闭眼睛”。渐渐地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在交流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增强了探索兴趣。
4、娃娃情趣记录本
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将生活中的发现,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并进行表述,这就是“娃娃情趣日记”。有的幼儿在记录本中画下了大雨点和小雨点落在水中的情形,他说:“我发现雨点落在水中,大雨点是大圈小雨点是小圈。为什么呢?”、“下过雨,为什么会有彩虹?”、“我想发明一辆吸尘车吸完空气中所有的灰尘,让大家都能吸新鲜空气。”就这样,我领学生观察——探索——再观察——再探索,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二、创设适当的科学教育氛围
为激发幼儿爱科学的兴趣,我还在生活中寻找有利的环境。如,带幼儿到室外看一下树什么时候有影子,上午、中午、下午的影子一样吗?在自然角,我以“吃这些蔬菜的什么?”“这是什么制品?”等为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在墙上贴上各种小动物,让小朋友想一想,这小动物喜欢吃什么?贴上小朋友坐宇宙飞船去航行的画,让幼儿想想长大干什么?在每次探索中,我都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幼儿大胆探索、表达创造,因此,幼儿的情趣始终围绕操作的中心,学得积极主动。总之,要为幼儿提供大量能引起兴趣并便于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和条件,供他们随时去观察、去发现,从中启发诱导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启迪幼儿智慧 我会拼图了
当我指导了大半块拼图后,我请他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的几块拼图,他认真的拿了一块拼图把四个方向都尝试了一遍再通过颜色比较确定是不是拼在这里……终于过了许久,他完成了拼图“猫和老鼠”,开心地喊着:“老师,老师!我拼好了。
”我又继续问道:“你看到现在完成的猫和老鼠他们是在做什么呢?刚才你猜的对不对?”之后,我又把拼图打乱了告诉他:“上次老师帮助了你,这次老师想看一下宝宝自己能不能把拼图完成。
”他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游戏开始后,陆鹏然来到了建构区,只听见建构区的小朋友大声说道:“已经五个人了!”我马上建议他去其他的区域活动,可是他却撅着小嘴巴,还一脸生气的“哼!”了一声。
他环视了一下四周似乎没有他想要去玩的地方,我便建议道:“去玩拼图吧?”他马上回答:“不高兴!”我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我马上安抚道:“不会没关系,老师帮助你,我们一起来拼好不好?”他犹豫了,我便顺其自然地把他带到了操作区,拿出最少块的拼图——“猫和老鼠”,起先他拿了一块拼图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拼在哪里,我便从颜色着手引导他,我问道:“然然,你看看这块拼图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的。
”“对!”你再找一找哪里也有黄色的,他找到了拼图模版边上的黄颜色,我请他尝试着把他拼到模版上,他试了一下,我问道:“是不是拼在这里?”他点点头,我又问道:“你猜猜这是什么?”他说:“老鼠!”看到他有一点感兴趣了,我又继续引导他自己开动脑筋,问道:“你找一下老鼠的脚在哪里?”他不知所措起来,我问道:“你看一下有没有黄色的拼图了?”他仔细地找了又找,又找到了一块,我让宝宝仔细观察每块拼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里凸,哪里凹,凸的大的地方和凹的小的地方能不能拼在一起?拼在一起的图案对不对?通过先观察——后尝试——最后检验的办法,让孩子逐渐明白怎样来玩拼图。
当我指导了大半块拼图后,我请他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的几块拼图,他认真的拿了一块拼图把四个方向都尝试了一遍再通过颜色比较确定是不是拼在这里……终于过了许久,他完成了拼图“猫和老鼠”,开心地喊着:“老师,老师!我拼好了。
”我又继续问道:“你看到现在完成的猫和老鼠他们是在做什么呢?刚才你猜的对不对?”之后,我又把拼图打乱了告诉他:“上次老师帮助了你,这次老师想看一下宝宝自己能不能把拼图完成。
”他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分析:
然然是我们班的小年龄,从托班时在各方面发展就比较缓慢,所以我们总是对他加以更多的关心,并在各方面给予辅助,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渐渐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虽然他不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但是却知道自己不如别人,从而总是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偶尔还会发脾气,这需要我们通过更多的耐心,通过适当的途径,用适合该幼儿的学习方式来帮助他获得成功,让孩子知道怎样学习,愿意学习,并喜欢学习。
幼师耐心指导:启迪幼儿智慧 我会拼图了
导读:当我指导了大半块拼图后,我请他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的几块拼图,他认真的拿了一块拼图把四个方向都尝试了一遍再通过颜色比较确定是不是拼在这里……终于过了许久,他完成了拼图“猫和老鼠”,开心地喊着:“老师,老师!我拼好了。”我又继续问道:“你看到现在完成的猫和老鼠他们是在做什么呢?刚才你猜的对不对?”之后,我又把拼图打乱了告诉他:“上次老师帮助了你,这次老师想看一下宝宝自己能不能把拼图完成。”他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游戏开始后,陆鹏然来到了建构区,只听见建构区的小朋友大声说道:“已经五个人了!”我马上建议他去其他的区域活动,可是他却撅着小嘴巴,还一脸生气的“哼!”了一声。他环视了一下四周似乎没有他想要去玩的地方,我便建议道:“去玩拼图吧?”他马上回答:“不高兴!”我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我马上安抚道:“不会没关系,老师帮助你,我们一起来拼好不好?”他犹豫了,我便顺其自然地把他带到了操作区,拿出最少块的拼图——“猫和老鼠”,起先他拿了一块拼图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拼在哪里,我便从颜色着手引导他,我问道:“然然,你看看这块拼图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的。”“对!”你再找一找哪里也有黄色的,他找到了拼图模版边上的黄颜色,我请他尝试着把他拼到模版上,他试了一下,我问道:“是不是拼在这里?”他点点头,我又问道:“你猜猜这是什么?”他说:“老鼠!”看到他有一点感兴趣了,我又继续引导他自己开动脑筋,问道:“你找一下老鼠的脚在哪里?”他不知所措起来,我问道:“你看一下有没有黄色的拼图了?”他仔细地找了又找,又找到了一块,我让宝宝仔细观察每块拼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里凸,哪里凹,凸的大的地方和凹的小的地方能不能拼在一起?拼在一起的图案对不对?通过先观察——后尝试——最后检验的办法,让孩子逐渐明白怎样来玩拼图。当我指导了大半块拼图后,我请他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的几块拼图,他认真的拿了一块拼图把四个方向都尝试了一遍再通过颜色比较确定是不是拼在这里……终于过了许久,他完成了拼图“猫和老鼠”,开心地喊着:“老师,老师!我拼好了。”我又继续问道:“你看到现在完成的猫和老鼠他们是在做什么呢?刚才你猜的对不对?”之后,我又把拼图打乱了告诉他:“上次老师帮助了你,这次老师想看一下宝宝自己能不能把拼图完成。”他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分析:
然然是我们班的小年龄,从托班时在各方面发展就比较缓慢,所以我们总是对他加以更多的关心,并在各方面给予辅助,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渐渐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虽然他不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但是却知道自己不如别人,从而总是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偶尔还会发脾气,这需要我们通过更多的耐心,通过适当的途径,用适合该幼儿的学习方式来帮助他获得成功,让孩子知道怎样学习,愿意学习,并喜欢学习。
教育随笔:香蕉开花啦
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很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一天上午水果餐时间,班级的保育老师给孩子们分发了香蕉,很多孩子跑来说:“这怎么吃呀?”一旁的小老师很是诧异:“赵老师,他们都不会剥香蕉皮啊?”她一边说一边就要帮助孩子们剥,我轻轻地制止了她。我拿起一根香蕉对孩子们说:“看,我的香蕉会开花哦!”说着我把香蕉剥开了,很像一朵好看的小花,孩子们都高兴极啦“我的香蕉要开花!”我笑着说:“好啊,我来教你们哦!”我一边剥一边交代:“先从头慢慢撕开一条,不要撕断哦,一条一条,慢慢剥,看哦,香蕉开花啦。”能力强一些的孩子,跟着我一起剥好,都开心极了。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我们就鼓励他们,他们的香蕉也能“开花”啦,孩子们吃着自己动手剥的香蕉,无比香甜。
孩子的年龄较小,刚刚离开父母,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做,小班就是要逐渐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以往多年带小班的经验,很多事情在老师有趣的引导下,他们是非常愿意尝试的。早晨天气凉一些了,孩子们开始穿长袖了,洗手就不大方便啦,我就教他们:“长袖要变短袖啦!”这样有趣的引导,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还互相说:“我的长袖变短袖了。”小朋友们在洗手的时候,都没有弄湿袖子,非常棒哦!
类似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在小五班,孩子们排队要出去玩,我们会引导“来接火车啦。”孩子们就会很整齐地来排队;我们教育孩子离开小椅子,要学会把小椅子“藏”起来,孩子们的好习惯就这样慢慢养成了。
很多老师都感概带小班孩子很辛苦,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其实,老师要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能听懂,而且很乐意听,很愿意做,慢慢地,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就培养的非常好了。
孩子们就让一颗颗小苗苗,需要我们耐心地养育,只要我们足够用心,孩子们也会开出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