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富教育还是穷教育

发布时间:2021-09-16

怎样教育孩子。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孩子富教育还是穷教育”,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们身上沉重的担子,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项必须完成做好的任务,家长怎样才能保障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利的呢,让我们来通过下面的内容了解一下对孩子的教育是穷教育,还是富孩子。

很多外国孩子到了18岁就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了,而18岁对于中国孩子们来说,是大学刚刚开始的年纪,大多数孩子还在心安理得地花着父母的钱在大学里读书。“事实上中国孩子自立的年龄现在不是提前了而是推迟了。”

社会学者认为,其实“啃老”不仅仅意味着成年后还把生活的来源依赖在父母身上,另一种“啃老”表现在靠父母托关系找工作、即便结婚了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拿爸妈家当“食堂”等等,而最严重的“啃老”事实上是在精神上无法独立,不知道除了听从父母的指挥外,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外国人着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中国的父母则看上去更“有责任感”,不但要给孩子付学费、找工作,还要负责孩子的结婚、买房……作为家长,究竟为孩子付出多少是最合适的呢?

现代派:18岁就把儿子赶出家门——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具有了“尽早让孩子独立”的观念。在媒体工作的梁先生就打算让儿子从18岁就开始靠自己生活。梁先生觉得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锻炼,因为毕竟父母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尤其对于男孩子来说,越早自立越好。以后的路就让他自己去走,我不会再给他留什么钱。”

从事早教工作的郑小姐则表示:“孩子的成长最好靠他们自己,我认为最珍贵的是从小培养子女有一个健全的人格,端正的言行,这才是给他们最大的财富。”

“我自己从大学毕业后就不再问父母要一分钱了。”已经有了8个月身孕、海珠区的王女士如是说。“虽然现在房价高,消费贵,但大家的条件都一样就没啥可抱怨的。既然我是靠自己的努力贷款买的房,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跟他的同代人一起去竞争,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才能培养他作为一个独立社会个体的意识。而不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

中间派:“要留,但不要留太多”——

谈起“给孩子留多少遗产”的话题,在中学教书的清姐觉得“还是要给孩子留一些的,但是不需要太多。”“如果我是比尔·盖茨,相信我的家人早已衣食无忧,财富只是一个数字概念,这个概念证明了我的能力和成就,与我下一代的成就无关。他们的路要自己去走。如果让孩子们躺在财富上面睡大觉,反而是害了孩子。不过这是人家富豪的理想状态啊!对于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还是要给孩子留一些本钱才行的。”

徐先生则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与国情不同,中国现在仍处于发展中,社会保障体制还没完善到可以让我们不用给后代留家产的地步,而且中国的文化是很重视亲情,所以我还是会考虑适当留些财产给子女。不过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子女明白,留家产不是做父母的义务,我也不会为了子女而在钱财上对自己或其他人过于苛刻,子女的未来应由他们自己去创造而不能让他们将父母的东西视为己有,留得多不代表就一定会让后代幸福。”

保守派:“能给孩子的都给孩子”——

“把那么多辛苦赚来的钱都给别人?这种做法真不可思议。如此高尚的行为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接受采访的大部分中国的家长都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下岗老王今年52岁,唯一的儿子亮亮刚大学毕业,很辛苦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勉强开始养活自己。“我们老两口奋斗到现在,自己才刚刚有个小房,今后如果能攒些钱,肯定都要留给孩子的。”

老王的看法在经济不宽裕的家长中颇有代表性,而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很多时尚白领的新爸妈和准爸妈也这样看。小玲在珠江新城的一家外企,每月拿着一笔可观的工资。谈起这个问题,小玲不假思索地说:“当然要把能给的全给孩子。我从小家里条件还算优越,现在的房子也是老妈给买的。在家长的支持下才能出国完成学业,并且周游世界。我也要为我的孩子创造这些条件才行啊。”小玲的老公阿华也这样看:“不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孩子会怪我们不负责任的呀!”

专家意见

支持孩子,但不要包办一切

家长究竟应该为孩子付出多少呢?天英亲子中心专家刘智刚认为,家长应该支持孩子的成长,但不要企图为孩子包办一切,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究竟给孩子留什么?

“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根”就是一个人的心性和品质;“翅膀”则代表了他适应世界的生存能力。孩子首先应该拥有积极向上的人格,这样才成其为健康的人的根本;而勤劳、勇敢和耐挫性则可以帮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调查表明,高独立性、高自律性是成功人士的显著特征,这时候金钱和安逸可能成为孩子前行的阻力,而有时跌跌撞撞地前进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人。

家长们一定要认清教育孩子的目的及重点,才不会让家长在这过程中失去重心,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家长不要滋生孩子的惰性和啃老族的习惯,让孩子变得更独立更有责任性。成就孩子的一番事业。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穷养富养和教养


穷养富养和教养

山东无棣水湾刘李小学孙桂芝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两种养孩子的论调,不是穷养,就是富养。双方各执一词,不相上下。其实无论是穷养还是抚养,我们做父母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

现如今,我发现富养的孩子比较多。家境好的自然不必说,家境一般的父母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量给予孩子最好的。如此富养的孩子,早已将父母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如果不满足,便撒泼耍闹,更有甚者弑父杀母,这样的新闻早已见诸报端,我们看不到孩子一丁点的感恩之心。

春节期间免不了与亲朋好友团聚。朋友带孩子来,这个熊孩子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玩具,书籍纸张到处都是,还将书中的插图撕下来,,临走时还要带走心爱的玩具。碍于情面,我没有作声,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当作送给孩子了。嘴里虽然不说啥,心里却膈应,朋友怎么教育孩子呢?熊孩子有熊行为,做父母的采取漠视态度,也许心里还挺高兴,认为自家孩子聪明。难道熊孩子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吗?

天下的父母借着爱的名义不知毁了多少孩子的美好人生。

亲戚家的大男孩拘谨实在,家境一般。但是家人独宠他可不一般。仅仅是买学习用品,一个学期将近花了两万元,什么步步高,点读机,读书郎,凡是市面上有的,父母不惜重金都会买来。手机电脑也一应俱全。就是这样宠着孩子,也没见孩子多么出息,有一天,因在学校打群架,被学校开除了。孩子的父母从来都不认为孩子有错,认为孩子讲义气。孩子的爷爷则一个劲的责怪学校的教育制度。这样的一家人的教育态度真让人无语了。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每天在家里上网玩游戏。孩子的奶奶瘫痪在床,这个孩子熟视无睹,从来不曾管过奶奶。已经成年了,衣服却还要爷爷洗,他的世界里只有网络和游戏。这样过了两年,再见其家人,不见了当初的理直气壮,也知道为孩子的未来担心了,早知这样,何必当初呢,真是可怜又可恨啊!

中国式爹妈,倾其所有培养了大批的白眼狼。这些穷人家的富二代们,生生地被自己的家人毁了。

富养葬送孩子,穷养就好吗?不见得,穷养的孩子,形成固定的思维,认为“花钱是罪恶,省钱才安全”,,不省钱的就是败家。没有生活情趣,没有兴趣爱好,纵有文凭工作,省了钱也不会花啊,谁会愿意和这样“抠”的人打交道啊? 穷养的孩子,获得的信息渠道少,经历少,见得世面少,,毫无安全感,极度自卑,总在担心自己,跟人打交道永远妄自菲薄。你的穷养没有调动起孩子的奋斗动力,却硬生生把孩子变成了孤家寡人了。得不偿失的后果啊!

劝告为人父母者,别一味的的穷养或富养,把孩子培养成有教养的人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教会孩子有礼貌,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孩子不会因为一块巧克力跟人逃跑,更不会面对父母的忧愁二无动于衷,无论他在天涯海角都会让父母放心的,培养有教养的孩子才是最正确的教养方法。

劝告为人父母者,别一味的的穷养或富养,把孩子培养成有教养的人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教会孩子有礼貌,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孩子不会因为一块巧克力跟人逃跑,更不会面对父母的忧愁二无动于衷,无论他在天涯海角都会让父母放心的,培养有教养的孩子才是最正确的教养方法。

育儿心得:穷养儿子富养女


育儿心得:穷养儿子富养女

我觉得写好育儿经验最基本的要求是了解孩子,通过对孩子的衣食住行用以及他的学习过程进行一种记录,并且在记录体现一种父母的教育孩子的经验。

孩子就是孩子,所以他可以撒娇、调皮、贪玩、偷懒、好吃、急躁、拖踏、漫不经心,也可以嫉妒、蛮横、无理取闹,当然,他更应该拥有很多缺点、经常犯错误。如果你的孩子像这样,恭喜你,你的孩子正在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一定拥有幸福的童年。孩子有了缺点、错误,不要急着去纠正,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着这些缺点的转变。你的童年也不一样拥有这些缺点错误,现在一样生活得幸福快乐吗?

我先来从衣食住行这四方面简单说说我带小孩的经验吧:孩子出生钱自己从网络及书籍上也了解了不少关于小孩的知识。不管是肚子里的还是出生后的照单全收,就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出生后在穿上面不是穿很多,也觉得他在肚子紧紧的,出来也用个包被把他裹裹会让他有安全感,不至于咋咋呼呼的嗷呀,呵呵!小得时候只有外出才会给他穿适当的衣服,在家一般就一件衣服,我就是是本着我的感觉走的,如果我在家穿一件衣服舒服,这样我觉得起码他自己也会觉得舒服,同时衣服穿的少身上束缚也相对低点,这样对他肢体发育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起码我一直记住一点:要像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热出来的病比冻出来的还要难好,而且孩子好动起码比大人还要消耗体力,热量高,衣服穿的多不仅热还束缚孩子,一般我判断孩子冷热,摸手和后背,手冷再试后背冷热添减衣服,或者像现在很多家长一样在小孩活动的时候后背带个吸汗巾,这样也可以防止受凉。平时再根据天气增减衣服问题就不大啦。

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受到负面的呵护,父母的溺爱也造成了孩子很多不好的习惯。吃饭当中扔下饭碗跑出去玩、挑食、零食替代主食等等,这些都是现在的小孩子容易养成的坏习惯。在吃这块老大比较挑食,老二什么都吃,不知道是不是跟喝牛奶多少有没关系。在我们家有个规矩,就是过了饭点不允许吃饭,其他时候只能吃点小点心。由于孩子从小被父母呵护惯了,很多小孩子脾气也比较大,因而要帮助孩子养成吃饭的好习惯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具体来说,我总结有几点可以让孩子吃好饭。

1、家长不要挑食:如今的小孩子家庭生活条件过于优越,什么好吃的孩子都能吃到,所以引不起吃饭的兴趣。有的家长对孩子活动处处加以限制,运动量太少,能量也消耗得少,缺乏饥饿感造成食欲减退。还有一些家长不恰当地使用一些“营养品”“保健品”或者“祛火药”,其中可能含有激素,厚腻滋补药、苦寒药物也会使孩子的胃肠受到伤害,增加肝、肾的负担,影响孩子的食欲。要知道,家长不正确的喂养行为也带来副作用:哄骗威逼或在吃饭时训斥孩子,造成孩子情绪不佳,对吃饭产生了强烈的对抗情绪,因此厌恶吃饭。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议论自家孩子吃饭存在的问题,反复强化了孩子不爱吃饭的意识。有的家长自身存在着偏食、挑食的问题,孩子耳濡目染来效仿。往往家长不爱吃的食物,孩子也不喜欢吃。

2、零食不断,缺少饥饿感 孩子不爱吃饭,有时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宝宝在1周岁后开始出现自我意识,1岁半以后开始进入第一反抗期。拒绝吃饭和挑食拣饭是孩子向大人强调自己的存在,不希望大人干预他自由的一种表现。 而偏食、挑食会造成某种营养素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如“铁”缺乏时易患缺铁性贫血、消化道黏膜萎缩,消化功能减弱,造成食欲不振。“锌”缺乏会影响味觉素的形成,降低味蕾功能,出现味觉下降,影响发育。

3、鼓励孩子参与餐前准备如果孩子食欲较差,家长们首先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且合理用药,孩子的食欲才会逐渐恢复。注意提供固定的、具有保护性、舒适的、安静的喂哺或进餐场所,以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家长们要根据孩子凡事都愿意参与的特点,鼓励孩子帮助大人作餐前的准备工作。进餐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语言赞美孩子不愿意吃的食物,并带头品尝,故意做出津津有味的样子,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喜欢吃各种食品,但一些苦味和特殊怪味的食品不必强求孩子去吃。如果和孩子一起准备晚餐的话,孩子当然会很有兴趣尝尝自己的劳动果实,甚至会把自己做的全部都吃掉。如果家长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那么孩子会喜欢上吃饭这个活动,他们会觉得吃饭是一种享受,会开始珍惜自己做的饭,慢慢的也会珍惜你为他们辛辛苦苦做的晚餐。其实家长不一定要哄孩子,只要让孩子亲身经历他们就会明白了。

孩子吃饭的不良习惯往往都是父母的疏忽造成的,要改变孩子吃饭的坏习惯,家长可以参考以上三方面的做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同时在吃饭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有一天我问我儿子你喜不喜欢这个家?儿子看这着我说:喜欢。我问为什么呀,儿子说因为这里有妈妈爸爸还有老太太还有小弟弟。这让我很感动。在住方面,不管住的环境好与坏,我不刻意也不强调。从来没有在他们面前评价过居住环境,每天打扫的干干净净就很舒服了,也会叫之家。

不管走,骑自行车,还是电瓶车再或者是开车都会让孩子体验个遍,每天吃完晚饭会叫上孩子沿小区遛一圈,主要为了给他消食,其次让他走走跑跑,接触接触大自然。不会特意一直一种交通工具出行,偶尔也会特意的坐坐公交车,打的,让孩子更多的了解交通工具,普及一些交通知识。偶尔会坐坐火车带他们出去旅行即使太小我也会带着他们,我只要一下班我去哪我都会带着他们,就一个想法:我看到的世界想让他们也看到。

在小孩子学习教育方面优先是一个环境:父母双方彼此相爱的家庭才是健康的家庭,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愿意设法帮助孩子,使他了解父母。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以理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使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这样创造出来的环境适应孩子学习,愿意静下心来接受知识。但想要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仅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还是不够的,还要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孩子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间的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决定与选择事情;要学会和孩子商量某些事情,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我就退居二线爸爸冲锋陷阵,我负责照顾起居,爸爸负责教育引导玩耍,基本晚上一回家,两孩子轮着找爸爸打闹去了,只听到轮到我了轮到我了。

“穷养儿子富养女”是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句古训。穷养男孩,就是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样的男孩

“穷养儿,富养女”,你赞成吗?


“穷养儿,富养女”是一句育儿古训,流传至今,是否还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的家长对此又是怎样看待?记者采访几位家长及相关育儿专家,为你一一答疑解惑。

调查:

六成家长赞同古训

“穷养儿,富养女”是传统的育儿方式,可是,时代变了,流传恒久的古训是否也要变通?怎样“变脸”才能更适应现在的孩子?日前,某门户网站针对这些问题做过一项调查,近千家长参与其中,热烈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家长认为有必要按照性别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此外,有17%的家长认为,现代社会,男女承担的社会责任一样,所以在教育方面也应该采取相同的方式。

另外,有64%的家长认同“穷养儿,富养女”的古训,但也有将近10%的家长觉得,“无所谓,现在条件好了,做不到‘穷养’。”网友沙沙妈说道:“就这么一个掌中宝,确实舍不得让他太吃苦,家里有好吃、好玩的,大人肯定先让给他。”

家长观点对对碰

观点一:

古训有理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总是有一定的道理,我很赞同“穷养儿,富养女”这句话,因为我自身就有很深刻的体会。我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比她弟弟大五岁。在他们小时候,家里条件比较差,所以我总是教育他们要勤俭节约,也基本上没有什么零花钱给孩子。

可是,在生活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总会偏向小儿子一些,物质方面的满足比他姐姐要好些。等他们长大后,一些弊病就出现了,女儿虽然很听话,可也有些自私,很少将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儿子渐渐有些贪图享受,遇事自己不愿解决,总想依靠别人,看来真是“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

如今生活条件虽然宽裕多了,但男人作为社会和家庭的主要支柱并没有改变。作为父母更要注重培养他坚强意志及生存能力,如果太娇惯就会变得文弱,失去男儿本色。女孩要富养,长大了才不至于在荣华富贵面前栽跟头,当然也要注意引导,不要养成一味贪图享受的寄生虫。

——刘阿姨50岁医生

观点二: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

我觉得这个观念太绝对,过去提倡“穷养儿,富养女”,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男孩自出生以来就被赋予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因此需要不断磨炼,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来才有所作为;而女孩最终是要嫁人的,“富养”的女孩才可以有更多的见识,有更优雅的气质,为钓“金龟婿”做好一切准备,而且也不至于被别人一点点好处及花言巧语所俘获。可现代社会,男女地位一致,女人照样要在社会上打拼,养家糊口,所以教育方式也不应该区别对待。

其次,该“富养”还是“穷养”,并不完全由父母意愿决定,这还受每个家庭经济实力、个人素质等具体境况所限制,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去做就行了。

——吴女士32岁职员

观点三:

“穷养”物质“富养”精神

在符合政策规定的情况下,我生育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从物质方面来说,我觉得都应该“穷养”。

儿子8岁了,我几乎很少给他买零食,对于他喜欢的玩具,也并不是全部满足他的要求。女儿5岁,从小时候起我就注意培养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比如,吃东西不能浪费,外出不乱买东西等。我觉得在“穷养”孩子的基础上,更应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长大后创造财富的能力。

虽然物质上要“穷养”,但精神上应该“富养”,比如偶尔到高档饭店吃吃饭,或者是去听听音乐会,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有空的时候,带他们出去旅游,让孩子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山水,尊重各地的风土人情。

我们希望“富养”出孩子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大气的为人、得体的举止及文明高雅的生活习惯;“穷养”出孩子的坚强不息、独立自主、克制物欲、奋发图强等优良品质。

——卢先生38岁公司老板

专家观点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有家长说,现在生活条件好,想“穷养”孩子都不容易,果真是这样吗?

广州市某幼儿园赖园长指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很多家长在无形中确实“富养”了孩子,总是倾其所有给孩子最好的,如果再去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穷养”,就有些言过其实,现在的“穷养”其实更要讲究方法。“穷养”是要从小培养他自立和受挫的能力。等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可以尝试适当地给些零花钱,但要教给他理财的方法,比如记账,知道哪些东西应该买,哪些是浪费。

其次,要让他意识到,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得来,没有理所当然的索取。现在独生子女普遍比较自我、霸道,家长在生活细节上还要学会对孩子有所保留。孩子要“十分”,家长给个“六、七分”就好,必要的时候跟他讲讲条件。

另外,要培养孩子有正确的心态,接受一些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这些财富。

再者,做一个“懒妈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喜欢参与家务的,而大多数妈妈太勤快,剥夺了他们劳动的机会,才使孩子变得好吃懒做。此外,“穷养”也要注重挫折教育,让他在不断碰壁中变得更成熟。

一般来说,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比如对待男孩,可以多一点自强不息的教育,不服输,愿意吃苦,要对未来有大志向;对待女孩子,有条件的话学学琴棋书画,陶冶情操,在家里,有意创造环境,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相关链接: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蜗居》里有这样的情节,海萍妈妈知道自己的小女儿海藻竟然做了“小三儿”后,对大女儿海萍说了以下一番感慨。

海萍妈叹口气,摘下眼镜说:“海萍啊,俗话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不是没道理的。现在想来,我这一辈子吃亏就吃亏在没钱,没为你们姐妹俩提供好点的生活。但凡你们小时候经历过富裕,都不会为眼前这些小恩小惠所迷惑,感激到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

“穷养儿富养女”的真正内涵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在物质上苛刻一点,而对女孩则要满足其物质需求。但专家认为,事实上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穷养儿子,重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责任感;富养女儿,则要塑造其良好的气质,开阔视野,增加阅历和见识。

古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想让儿子从男孩变成“真男人”,就要“劳其筋骨,磨其意志,顶其自信,炼其体力”。概括起来,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过点“苦日子”

优越的物质生活是葬送男孩的第一杀手,会滋生享乐主义、好逸恶劳、攀比之心等。家长要控制好男孩的开销,必要的成长、学习开支不能少,但孩子提出要买新鞋新衣服家长就无条件满足、过个生日非要去大酒店、同学买了新手机自己也想要……这样的要求家长一定要慎重应允,更不能用拿多少名、考多少分来交换。

体验挫折感

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侵袭。遇到挫折,家长原则上要让男孩自己去处理,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心疼,更不可包办。但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孩子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学会独立生活

有的大学生每个月寄一包脏衣服回家,这样的新闻让人匪夷所思,却真实存在。男人长大后要接受各种社会挑战,小时候就要学会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不妨适当“偷个懒”,从小就有意识地让男孩自己穿衣、收拾书包等。

适当受点委屈

社会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男孩从小适当地受点委屈,就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男孩做错事,即使有误会,家长也不妨“苛刻”一点,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何况凡事必有因,比如被别人欺负,家长要问清楚,是不是孩子先去招惹别人了。要让男孩从小懂得承担起自己那份责任。

做事有始有终

孩子做事往往“三分钟热度”,事情做一半就开始抱怨,想要停下来。但男孩做事要有始有终,此时家长千万不要同意其停下来,必须适当打气,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如果有一次默许孩子半途而废,那么下次,再下次,就会养成拖拉、不认真、有困难就放弃的性格。

富养”的女孩因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长大后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但“富养”不代表家长要往女孩身上“砸钱”,穷人家女孩也可以“富养”。具体做起来,可以注意下面几点。

多鼓励

女孩更需要得到肯定和认可,因为这是她们自信、独立、坚强、追求卓越的动力之源。所以,家长对女孩多说一句鼓励的话、多给一个鼓励的拥抱,就能让女孩多一些自信。

多疼爱

父母的疼爱是女孩心灵的“避风港”,让她们的心灵变得光明、温暖、乐观。但家长要注意,过了头的“疼爱”就是溺爱,很可能培养出娇气、蛮横无理的“小公主”。

家长要给女孩提供丰富的条件和环境,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构安全感。女孩只有掌握的知识增长了,判断能力增强了,她才不会轻易被外界所诱惑。增长见识的方法有很多,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经常旅行、学习一些才艺等。在旅途中遇到不认识的路时,家长可以让女儿来帮忙问路,这样孩子在旅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技巧。条件差一点的家庭可以让女孩多读书,即使办一张借书卡都是不错的做法。

是在养育孩子还是教育孩子?


父母在孩子的生命里,首先扮演的角色是物质的供养者,孩子作为一个有机体,需要吃、喝、呼吸、保暖等等物质条件的供应才能活下来,并逐渐发育成一个成年人。就像有机体需要物质供应一样,孩子的精神人格同样需要适当的养分才能发育成长。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出生的状态,不是完整意义的人,经过二十几年的人化过程,才使他变成了人。”这句话提醒我们,把孩子变成人需要教化,需要按人的方式对其进行初始化。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说:“人作为一个精神的存在,要借由肉体把自己表达出来。”而印度狼孩的发现,更使我们明确了,人在出生的状态下,作为“精神的人”还是一粒种子,如果给它“人”的养分,它就可能发育成人,而给其“狼”的习性的熏陶,就可能使它发育成狼。

常识和经验都告诉我们,任何人其实都是两个人:即“肉体的人”和“精神的人”。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是“精神的人”。一个孩子好学上进、学习自觉、体谅大人、帮助同学、协助老师等良好行为表现取决于他的“精神的人”状况,而与他的“肉体的人”几乎没有关系。同样一个孩子好吃懒做、无心学习、桀骜不驯、与人冲突、自私自利等行为表现,也是他的“精神的人”的状况决定的。一个人是好是坏,是高尚还是卑下,是伟大杰出还是平庸无为,是才华横溢还是愚笨迟钝,主要取决于他的“精神的人”的发育状况而与他的“肉体的人”基本无关。因此作为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成长为杰出的人,我们教育孩子的重点就是按正确的方式培育“精神的人”。

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就必须给他的“精神的人”提供丰富的养分,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发育。为了区别物质供养,我们把精神的养分供应写成“精神供氧”,意思指给“精神的人”提供氧气。要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发育成长,在孩子生命之初,至少得有一个精神供氧者。

这个精神供氧者(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妈妈,少数情况下是爸爸,极特殊情况下是其他人),在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站在他的背后,持续地给他精神供氧,他的“精神的人”才能发芽、发育并健康成长。也就是在一个孩子的最初生命里,至少有一个成年人,无条件地接纳他,无条件地爱他,用欣赏的目光关注他,不断地鼓励他,经常地表扬他,及时地确认他的优点,花大量的时间陪伴他等等。这样做的结果,相当于给孩子输入精神的养分。由于有人陪伴,因而消除了孩子与生俱来的恐惧。他感到自己是安全的,由于被爱和接纳,使他找到了“自我价值”,他的生命才打破原来的封闭状态开始向外扩张,就像小鸡冲破了蛋壳,种子冲破坚硬的外壳一样,他开始探究周遭的世界——学习与了解物质世界的知识;由于被鼓励和表扬,他不再害怕“人”——他开始产生与人交往的欲望。如果在孩子的生命初期,没有精神供氧者或供氧不足或供给有害成分(打骂或恐吓),那孩子的“精神的人”的发育成长就一定受到影响,致使孩子的外在行为出现偏差。

美国心理学家们在孤儿院中,发现那些没有父母爱的孩子,尽管物质生活一点也不差,甚至要好于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的有父母的孩子,可是他们明显存在行为的偏差: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正常与人互动,无法学习知识,情绪低落,与人冲突,不守规则等等。当心理学家招募女大学生志愿者,每周定期到孤儿院去给这些没有人爱的孩子洗脸、梳头、拥抱和亲吻等爱抚了一段时间后,这些孩子的行为偏差得到明显的纠正。

孩子在学校表现出多动的倾向,他不停地动,频繁地转换注意力在不同的事情上,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不停地和同学讲话和做各种各样的小动作;正规场合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唯唯诺诺不敢讲话,而私下里他却胡作非为,表现出调皮捣蛋;对自己和别人缺乏尊重,没有自律精神以适应学校有组织的生活等行为表现。并不是他的神经系统出了什么毛病,这实际上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这些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他没有被接纳、没有被关爱、没有被关注、没有被承认、没有被欣赏、没有被赞美、没有被鼓励以及没有被表扬。他的内心世界里由于缺乏接纳、爱、关注、承认、欣赏、赞美、鼓励和表扬等“精神营养”而导致他的“精神的人”营养不良。这种精神营养不良的直接后果是孩子的“自我价值”严重缺乏,导致孩子外表虽然长的与人一样,但是他的精神世界里的人,没有发育或发育畸形,他没有按“人”的方式来行为,他是一种“类人生物”——类似于人的生物。

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杰出的人,我们认为家长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的精神供氧者。在与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通过接纳、爱、关注、欣赏、赞美、鼓励和表扬等方式给孩子输入精神的养分,才能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成长。

教育孩子话题:尽心,还是遗传


在谈到我教育女儿时,既是同学,又是同事,还是朋友的海英总是说:“你教育孩子比我尽心。”

在和很多人谈到教育孩子的话题时,他们也会冠以尽心这个词套在我身上。我真的没有感觉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尽心这方面的优越感,在外见得家长多了后,我才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似乎真的尽心的因素,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遗传的因素更多些。女儿如今的小有成就,有我尽心的功劳,个人感觉还是遗传的功劳更多些。

在女儿还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什么样的营养、生活和环境利于她成长。

三个月内孩子主要是长脑的时候,多吃鱼,因为鱼含蛋白,人脑多数都是蛋白组成的啊。我在怀孕初

,就开始吃鱼,而且是严格按照营养的搭配,每周一次,一直到生下她,都没有间断过。如今很多人夸女儿聪明,是否与当初我吃的鱼多有关呢?她的记忆力好还是有遗传我和她爸爸的因素的。尤其读过一遍的故事,就可以复述,是遗传他爸爸。

都说孩子在五个月后具备听力了,可以听些胎教的音乐,我在怀孕后,为了愉悦自己,就开始听音乐了。在她我肚子里能动后,我一给她听音乐,她就会我动,而且动的很厉害。我当时并不以为她是听了音乐后的反应。女儿在生下来第三天,我妈妈和老公在她左右两边叫她的名字,她就知道分别去找。空闲的时候,我经常把胎教的音乐重新拿给她听,她也会有所反应,但是因为当时她太小,我并没觉得有何异常。我发现她对音乐感兴趣是在六个月大的时候,那时第一次看音乐视频,她竟然坚持了半个小时没有半点注意力转移的迹象。在以后我就经常给她看那份音乐视频,她也特别喜欢,一直到她上幼儿园。在中班的六一文艺汇演的时候,她主动请缨,要求上台表演独唱《小人书》,从此便在我们镇的舞台上开始,逐渐走向了全国的舞台。

五个后就开始补钙,因为孩子长身体需要大量的钙质,所以我虽然很讨厌喝牛奶,还是坚持喝。那个时候,我们农村根本没有卖牛奶的,我只能去县城的时候,在超市买点,又不能多买,家里没有冰箱。现在女儿依然喜欢喝,我当初怀孕喝的牛奶,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喝酸奶,不知道是遗传,还是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呢?

六个月后多吃水果,因为孩子长头发。用妈妈的话说,那个时候我几乎吃了一车的西瓜。这话不夸张,因为我每天早晨睡醒就吃西瓜,中午吃,晚上睡觉前还吃。女儿如今在所有水果最爱吃西瓜,还有草莓,这些都是我我怀孕的时候爱吃的水果。也是我现在爱的。这点女儿也算是遗传了我的吧?

七个月的时候,正是我准备自学考试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听着音乐看书。据说,怀孕期间什么样的性格,孩子生下来就是什么性格。女儿至今喜欢看书,只要有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忘我的看很长时间,不被外界任何情况所干扰。

怀孕前,我很胆小,睡觉经常半夜吓醒了。女儿生下来的时候,也是很怕大的声音,听见后就吓的哆嗦着哭,我抱着她边拍打边说:“妈妈在这里,宝贝不怕。”她就不再哭了,恢复了平静。

很多时候,我更坚信,女儿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遗传的功劳,我只不过,尽了一分做母亲的力,好好照顾她。真的谈不上尽心,更谈美其名曰的伟大,我是占了女儿遗传我们的优点多点光。

教育孩子要褒还是要贬,表扬还是批评?


褒贬各有说法,到底是表扬效果还一些还是批评的作用更大?

鉴于小时候备受父母言语打击的惨痛经历,作为母亲,我特别赞同赏识教育。儿子自小就在我们的赞扬声中长大,快乐而自信。可进入五年级后,我发现了不好的苗头——这孩子有些超级自信了,直接表现就是盲目自大,自以为是。对于儿子,褒还是贬,表扬还是批评,这确实是个问题。

一学期,老师找了我五次,每次都是那几个缺点:听不得批评,受不了挫折,取得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等。同学也纷纷告状,说儿子瞧不起人,不合群。这些缺点以前他就有,但我过于重视扶优,淡化了对其缺点的修剪。五六年级的孩子已开始进入青春期,原先潜在的问题逐渐被放大凸显,特别是“听不得批评,受不了挫折”这条,明显就是听惯了我们种种表扬的后遗症,看来我们赏识过头了。

我和孩子爸赶紧亡羊补牢,开始加强批评力度,减少表扬次数。但效果很不好,因为听惯了好话的儿子常有抵触情绪,我的耐心渐渐消失殆尽,指责、不满、批评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什么破字?蜘蛛爬吗?看看人家某某同学多出息,就你只长年纪不长能耐,你怎么这么不上进……”那段时间,家里阴云密布,全家人都唉声叹气。我天天责怪儿子:“看,这些不痛快都是你闹腾的。”儿子的小脸儿没了昔日的神采,低头耷脑的,间或掠过几缕愤恨。孩子身上的缺点没改掉,融洽的亲子关系倒跑到爪哇国去了。

我静下急躁的心,上网跑图书馆看育儿书,积极向有经验的朋友同事请教,渐渐梳理出症结所在:不是赏识教育不好,是我没有运用好,我太简单化的生搬硬套了。

那日,儿子放学回来,没腔没调地哼了两句歌词,我只听清句“我们都是好孩子”,就随口说了句:“你也是好孩子。”儿子忽然抬起头惊异地望着我,灰暗的小脸儿瞬间布满光泽,他怯怯地惊喜地问:“是吗?妈妈,我是好孩子?”那一刻,我无比深刻地感知到他幼小心灵对来自父母的肯定有着怎样强烈的渴盼!我不经意的褒贬在他心中又有着怎样的分量!我郑重点头:“我儿子是好孩子。”仿佛一瞬间他就长大了,端正地坐到桌前开始写作业。没想到一句“你是好孩子”能给儿子这样大的触动。回忆回忆,天啊,我竟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像小时候那样表扬他了。这次之后,我开始隔三差五地摸摸他的头,亲切地说:“你是好孩子。”孩子倔强的愤世的表情和语言渐渐减少,有时候还会自言一句:“嗯,我是好孩子,我要把这件事做好。”渐渐地,老师不再找我,同学也不再告状,而我也再次明白了,对待孩子来讲,褒胜于贬。

现今,当我重新拾起赏识教育这根魔法棍时已不再盲目,经过这段弯路让我懂得:教育专家的观点都很好,但怎么运用却是大学问,对于孩子,褒还是贬,什么阶段褒什么阶段贬,褒与贬又该把握怎样的度确实要父母认真地琢磨,再琢磨。

喜欢《孩子富教育还是穷教育》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教育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穷养富养和教养 穷养富养和教养 山东无棣水湾刘李小学孙桂芝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两种养孩子的论调,不是穷养,就是富养。双方各执一词,不相上下。其实无论是穷养还是抚养,我们做父母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
    2020-07-22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穷养儿子富养女 育儿心得:穷养儿子富养女 我觉得写好育儿经验最基本的要求是了解孩子,通过对孩子的衣食住行用以及他的学习过程进行一种记录,并且在记录体现一种父母的教育孩子的经验。 孩子就是孩子,所以他可以撒娇、调皮、贪...
    2020-08-06 阅读全文
  • “穷养儿,富养女”,你赞成吗? “穷养儿,富养女”是一句育儿古训,流传至今,是否还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的家长对此又是怎样看待?记者采访几位家长及相关育儿专家,为你一一答疑解惑。 调查: 六成家长赞同古训 “穷养儿,富养女”是传统的育儿...
    2021-09-22 阅读全文
  • “穷养儿富养女”的真正内涵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在物质上苛刻一点,而对女孩则要满足其物质需求。但专家认为,事实上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穷养儿子,重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责任感;富养女儿,则要塑...
    2021-02-24 阅读全文
  • 是在养育孩子还是教育孩子? 父母在孩子的生命里,首先扮演的角色是物质的供养者,孩子作为一个有机体,需要吃、喝、呼吸、保暖等等物质条件的供应才能活下来,并逐渐发育成一个成年人。就像有机体需要物质供应一样,孩子的精神人格同样需要适当...
    2021-02-01 阅读全文

穷养富养和教养 山东无棣水湾刘李小学孙桂芝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两种养孩子的论调,不是穷养,就是富养。双方各执一词,不相上下。其实无论是穷养还是抚养,我们做父母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

2020-07-22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穷养儿子富养女 我觉得写好育儿经验最基本的要求是了解孩子,通过对孩子的衣食住行用以及他的学习过程进行一种记录,并且在记录体现一种父母的教育孩子的经验。 孩子就是孩子,所以他可以撒娇、调皮、贪...

2020-08-06 阅读全文

“穷养儿,富养女”是一句育儿古训,流传至今,是否还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的家长对此又是怎样看待?记者采访几位家长及相关育儿专家,为你一一答疑解惑。 调查: 六成家长赞同古训 “穷养儿,富养女”是传统的育儿...

2021-09-22 阅读全文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在物质上苛刻一点,而对女孩则要满足其物质需求。但专家认为,事实上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穷养儿子,重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责任感;富养女儿,则要塑...

2021-02-24 阅读全文

父母在孩子的生命里,首先扮演的角色是物质的供养者,孩子作为一个有机体,需要吃、喝、呼吸、保暖等等物质条件的供应才能活下来,并逐渐发育成一个成年人。就像有机体需要物质供应一样,孩子的精神人格同样需要适当...

2021-02-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