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用什么来代替对孩子的指责

发布时间:2021-09-14

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什么来代替对孩子的指责”,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情景A

一年级小学生贝贝有个丢三落四的毛病,这不,一张试卷又不见了,妈妈帮着在她的书包里和书桌上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不由得恼火:“你把试卷放哪儿了?”“就放在书桌上!”贝贝没察觉妈妈已经生气了,居然还没心没肝地拿起一本童话书看起来。

“你的头怎么没丢掉啊?试卷弄丢了还有心思看童话书?现在,我告诉你,你怎样弄丢的怎样找回来,我可没功夫帮你找……”贝贝妈一边说一边抢走了贝贝手中的童话书。“我放书桌上的,可是作业做好了就不见了……”贝贝委屈地哭了。就在贝贝低头抹眼泪的时候,发现床角有张纸被风吹得轻轻颤动。拉出来一看,正是她失踪的试卷。

分析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一味责怪孩子有点不公平。贝贝妈更不该责问贝贝“头怎么没丢掉”,因为这样责骂除了令孩子更不知所措外,对于找试卷一点用处也没有。

建议

正确的做法是先教孩子利用排除法(发现试卷丢之前是在家里的哪个地方),将搜索空间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然后一步步搜索:桌子、椅子、书柜上没有,就要看看地面,门缝和床上也要检查一遍,防止被风吹到某个角落。

让孩子知道丢三落四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及时提醒孩子,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避免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比如:

①写备忘录:将自己要用的东西写下来,这样才不会忘记。

②学会整理收拾:将自己要用的东西归类收拢好,用好的东西应归还原位。

③睡前自查:在临睡觉之前,将自己的书包检查一遍,有没有遗漏的东西;红领巾可以扎在书包的背带上。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和记忆力也会提高。

如果东西确实找不到了,就让他承担这个后果。品尝到丢三落四的“苦果”,孩子才会长记性。

情景B

乐乐妈妈带着乐乐去参加朋友聚会。妈妈们坐在一起聊天,孩子们凑在一起玩,不一会儿,调皮的乐乐钻到了餐桌下,“当心撞到头!”乐乐妈妈的话音刚落,就听到“砰”的一声,乐乐哭着从桌子底下爬出来。“叫你注意,你却不听,活该撞到头!”妈妈真生气。

聚会快结束了,还没等招呼,乐乐已抢先跑了出去,把小脸贴在玻璃门上,对着大家做鬼脸。突然,乐乐大哭了起来,原来,有个人推门,把他的手压在两扇门中间了。看着那双破了皮、肿得很厚的小手,乐乐妈既心疼又恼火,冲着乐乐吼:“别哭了,死不了!你说,谁让你先跑出去的?谁让你把手放在门缝里的?”结果,乐乐哭得更厉害了……

分析乐乐在皮肉受苦、饱受惊吓之时,不仅没有得到妈妈及时的安抚,反遭受指责,对他的身心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乐乐妈虽然是因为着急而“口不择言”,但却没办法让乐乐接受她的“良苦用心”,因此,教育孩子“良药”也不能太“苦口”。

建议

孩子受到惊吓或伤害时,父母首先要安抚好孩子。安抚孩子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倾听孩子的诉说,握住孩子的手传递力量,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或关切的眼神。

等到孩子情绪平息后再讲道理,让他记住这些教训。

生活中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饭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等。平时应该注意对孩子进行这些生活细节的训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以引导来代替控制


育儿心得-以引导来代替控制

说真的,虽然自己身为冬冬的父亲,在面对自己的工作时我有很多的办法,可以很完美的完成各种工作,但对待自己的孩子,我却常会束手无策。因为我工作的性质,孩子的教育主要靠的是他母亲,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深感愧对孩子和老婆,我也很需要别人来指点迷津,更希望能有更多的同龄家长朋友一起探讨。我家冬冬在家一向是自由发展,没有特别对他严格的要求,但是我每天都在反思如何教育儿子。我相信孩子在自由、平等、宽松的氛围中会对父母说谢谢,并以一颗感恩的心快乐的成长。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少不了必要的规则。身为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温暖的港湾,也要为孩子设定清楚的家规,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这些规则定得很明确,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父母也应该解释清楚如此要求的原因所在,让孩子了解遵守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好处。但是规矩的拿捏,并非易事。过于刻板,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长大后走向逆反;过于放任,又少了引导,让孩子走向任性。

有一次,全家吃完饭就9点了,本来让儿子在床上酝酿睡意,答应得好好的他,不知怎地,发现我在看电视,电脑没关,他立刻睡意全无地定坐在电脑前,自己打开游戏玩上了。我马上走到他跟前,先晓之以理:“只有放假才能玩电脑呀!你忘记和妈妈的约定了吗?”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央求地说:“就玩一次好不好?就一次!”我再动之以情:“不行哦,再不睡觉,明天就不愿意起床的哦!”他屁股都没动一下,嘴巴就说:“爸爸,就一下,我玩半个小时就不玩了。”“好吧,你就再玩一会吧”我说,“不行,你答应过妈妈的,我们一定要守约定啊。现在就要关掉电脑去睡觉。”妈妈数数了,“1、2……”儿子虽说不愿意,孩子很听话,就关了电脑,但是很不高兴。这时,我灵机一动,马上对孩子说:“冬冬,爸爸知道你很想玩,但是你跟妈妈约好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放假的时候才能玩。如果你现在玩,放假就不能玩了。而且今天已经很晚了,如果你选择今天玩,只能玩一会。如果你选择周末玩,可以玩半个小时。你是选择现在睡觉呢还是玩电脑呢?”他听了后,想了想,就问:“爸爸,放假真的可以玩半个小时?”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立刻高兴的去睡觉了。作为父母,我认为应该灵活而又有原则地执行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我们是要以引导来代替控制。因为所有规则的遵守,要让孩子发乎内心才是真正有约束力的。

孩子从小就有虚荣心,喜欢争第一。开始玩五子棋时,他看到自已不能得第一就赖皮,说我没让他,有时还哭闹。这时我就教育他:第一是要靠自已努力争取才能获得的,而不是靠别人让给你白得的。在幼儿园也是一样,学习要认真,讲求方法,反之就失败,别人得第一也为人家而高兴,我们也不要气馁!

还有就是不要用暴力“征服”孩子,要学会耐心教育孩子。老婆常因儿子做事太拖太慢,把她说的话装作没听见,而对他大发脾气。例如做作业,放学回家还未完成作业就玩,晚上读书没兴趣,有时不太愿意去读,甚至教了好几次还不会读,有时要求他做的课外作业还讨价还价等等。这时候老婆就会更加严厉的教育儿子,虽然很快就让儿子听话,作业完成了,但每次都让他很不高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我一直劝老婆不要对孩子那么大声说话,要心平气和的,不要一味去强求,命令孩子,对于顽皮的儿子,从他身上我学会了要耐心的教导。

其实,我并没有要他有多聪明,多能干,顺其自然,希望告诉他生活的常识,做人的道理,这就够了。幼儿园是孩子最快乐的地方,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让他有节制的玩耍,认知,让他知道尊老爱幼,亲切待人,友爱同学,关心别人,做个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学习,身心健康就够了。我知道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会努力不会放弃的!

总之,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非常感谢幼儿园,特别是老师们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教会了他许多我所欠缺的知识,从而使我的儿子成为一个健康,可爱,阳光,善良的孩子!

对付磨蹭的孩子,用什么方法


闹钟的妙用

闹钟可帮助孩子了解“时间的概念”以建立规律的作息,及安排活动。它有助于孩子起床、上床、捡拾地上物品、喂鱼、摆好餐桌、泡完澡离开浴缸,穿衣等。

用在哪种情况?

当家长想要孩子做某事时,与其说:“有空时,把东西整理一下!”不如说:“花五分钟,把东西全部捡起来!”或者“闹钟响时,爬出浴缸!”就算孩子会发牢骚,闹钟也不为所动。

为什么闹钟这么好用?

小朋友本能地会想要打败发出“滴答”声的机器。当小莉的妈妈说:“我现在把闹钟设定十分钟,我打睹你一定不会在闹钟响之前,把衣服穿好。”平常没什干劲的小莉,一听到这句话,马上往房间跑去。“弟弟,你有两首诗要背,我把闹钟设定15分,看看你能不能在闹钟响之前背出来!”“好!跟你赌我办得到!”

当然,游戏的目的是要孩子尽一切努力达成目标,因此设定的时间要充足,但又不过分宽松。

家里有超过一个以上小孩的家长,通常会让孩子彼此竞争:“最先做完的人,可以先挑优格的口味!”“第一个先上床的人,可以选要听的故事!”当你只有一个小孩时,他会与闹钟竞赛的道理与此相同,不是他赢,就是闹钟赢。

除了孩子喜欢和闹钟竞赛外,用它来管理孩子,还有其它优点,一是闹钟不会上孩子的当。二是,孩子无法操纵它的情绪。孩子不会测试闹钟的“底线”。无法把它逼到极限。管教的问题从家长和子女身上,变成了子女和闹钟。如果孩子抗议或争辩,闹钟唯一的答复只有:“滴答”。

闹钟管教法的优点不少

包括:

让孩子有挑战。

它不会生气。

孩子也不会气它。没得吵,也没得商量。

设定的时间不会延长,五分钟就是五分钟。

结果清楚:做完或没做完。

如果完成,太棒了!若没完成或孩子不吃这一套,就换另一种方法!

指针

时钟的指针与闹钟一样,有很多优点,比方孩子不会与指针发脾气,孩子更不会跟指针商量,想要多看几分钟电视。

用在哪种情况?

指针的目的不在于跟孩子挑战,而是定订规则。例如,“八点了!该上床啰!”或“看看时钟,指针已经快指向八点啰!差不多要去刷牙了!”“你可以在客厅待到短针指向八,长针指向十二,然后就要上床!你看,现在已经八点了,去睡吧!”

管教孩子,不用吼的用什么?


大声吼孩子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差劲,看到这个话题,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大人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孩子,河东狮吼的情景,不禁莞尔。这是最常见的中国式的管教法,但是很遗憾,这种方法完全没效,而且越大声效果越差。

常常骂、大声骂、越骂越听不见

人的大脑有个特性,对习惯性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当父母第一次大声责骂时,孩子“如你所愿”能被吓哭,但是次数多后,他就习惯了,每次被骂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游离的,他根本没有在听,所谓“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

因此管教孩子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威胁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效了。

吼骂孩子是白费口舌

骂孩子的坏处是,他一紧张,大脑会自动转入逃生机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过一劫,父母就白费唇舌了。此外,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大声吼他,他将来在外面也大声吼别人,这会使他没有人缘,交不到好朋友,以后人生的路会很孤寂,而且你吼他,他以后也会继续去吼你的孙子。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听不清楚的,越会注意去听。因此,要孩子注意听你说话,不必大声吼,只要引起他的动机,你越不要他听见,他越会注意听。其实最好的沟通方式是身教,因为太小的孩子还不能说理,当大人做给他看时,他便自然会学进去。

管教孩子,不用吼的用什么?

1.耐心倾听

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但是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把原因除去。此时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2.放下身段,同孩子做协商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是这样做往往会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这时,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总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3.让孩子去体验后果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你再怎么吼叫也是无用的。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4.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5.给孩子另一个选择当孩子犯了错误,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说教大道理,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选择。也就是说,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来给他走。大脑好像一个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条从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这条路,你要先牵他的手走另一条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旧路许久不走,又被长出来的草盖住,便看不见了。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我们经常能听见这样的声音:“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你要不要多考虑考虑,万一他/她对于感情的理解受到父母的影响了呢?”“他/她的父母离婚了,谁知道他/她会不会“遗传”父母的婚姻模式呢?”离异家庭这四个字,几乎成了一顶莫名其妙的帽子被强制性的扣到了很多人的头上。这些朋友因为生于这样相对特殊的家庭中,便莫名的承受了许多本不该他们所承受的压力。

究竟,离异家庭对孩子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些影响,是否真的会映射到下一代的婚姻中呢?

? 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

首先,出于孩子的某种奇怪的逻辑,他们会认为父母的离婚是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我想这是由于他们已经习惯于为各种事情而受到责备,以至于在被证明无辜之前,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犯了错。

其次,他们会认为离开的父母永远消失了,并且再也不是自己的父母了。而且,如果离开的父母确实没有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孩子就会深信自己不值得爱了,而这种想法会妨碍孩子一生。这就是为什么离开家的父母必须要承诺经常回来探望孩子,并且要把这个承诺作为庄严的义务来履行。如果他住在很远的地方,也可以通过信件、电话、生日礼物和圣诞礼物甚至情人节礼物来与孩子保持联系。

第三,小孩子会有这样的恐惧:如果父母中有一方离他而去——在他的心中这是遗弃——另一方接下来也会这样做,从而使他成为孤儿。

最后,如果父母一方使孩子相信另一方是一个无用的人,孩子就会确信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无用的人,因为他是父母共同所生的。

?父母离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专家在多个案例中发现,多起因家庭父母离异,子女在情绪、情感上发生大的变化。他们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以及离异后表现出:胆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极端、不相信人等状况,这些行为和性格表现直接影响到他们与周围的同学、师长、朋友的交往。

孩子容易缺失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子女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家庭的破裂,致使部分孩子丧失生活和学习上的信心,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逆常表现。

心灵上受到的创伤有很长时间的持续性,部分不易平息恢复。不少离异家庭的子女,父母是在他们读小学阶段就离异的,但当问及他们的父母亲时,他们一般都是闪烁其词,不愿多谈父母和他(她)的家庭。

和所有事情一样,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两面性。婚姻亦然,虽然夫妻离异对于大部分孩子有着这样那样的影响,但离异这件事情,也真的是因人而异,关于父母离婚,我们来听听不同的声音。

父母离异的孩子未必不能健康成长

以平常心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

如今离婚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我们的身边或多或少都有几位有过婚姻,但又重新开始新生活的朋友。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阳光向上。绝不应以点概面,并不是每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心理都不健康。至于那一部分有些问题的孩子,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绝不只是源于父母离婚这么简单。一对夫妻以离婚收场,其间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性格不和、第三者插足等。如果这些本就不幸福的夫妻不选择离婚,而选择为孩子凑合着过,这个家庭能说是一个气氛正常的家庭么?在一个气氛不正常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心理状况,往往会有更加严重的问题。

以平常心对待单亲家庭子女

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是无容置疑的。但是当婚姻关系实在无法维持时,不离婚孩子仍然会受到伤害。有些夫妻,离婚前大打出手,但离异后,却能常常心平气和地一起讨论孩子的问题。有些家庭的父母离异,反倒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安宁的环境。所以绝不应一味反对父母离异。部分父母离异的孩子仍然能够健康成长,而且 他们比其他孩子更自立,更懂事,更能吃苦,更体贴父母,学习成绩也很好,性格看上去也开朗大方。这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虽然离异了,但对孩子的爱没有改变,并 且离异的父母双方能够理性相处,允许对方关心孩子。所以,父母离异是否会伤害孩子,还要看是怎样的父母,以及离异过程中及此后怎样和孩子相处、交流,是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还是消极的心理暗示

最近,“今夜私语时”开展了“私·交”活动,在众多的报名表中,小编我也发现,有很多的朋友在择偶栏中特意标注了,“最好非单亲家庭”的字样。抱着好奇的态度,小编在网络上进行了大量的搜索,发现单亲家庭的子女在婚恋上遭遇歧视的现象并不鲜见。

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且不全面的,现在单亲家庭非常非常多,很多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子女,反而比那些成长在完整的家庭的孩子更成熟。所以,不论是单亲家庭或者是健全的家庭,选择伴侣方面还是要看这个人怎么样。

用身体接触表达对孩子无尽的爱


身体接触的交流方式,对于孩子与家长之间感情的培养相当重要,但是许多家长认为这种方式未免过于简单。其实,我们在日复一日地重复这种方式,但是仔细追究起来,我们很少通过身体接触来让孩子体会到家长对孩子的爱。最近报纸上登载的一则消息便可以证明这一点。这则报道讲的是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覆灭的事件。记者让其中一名少年讲述了自己被引诱入伙的经过。

犯罪团伙头子所使用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如下:在激情洋溢和充满哥们儿义气的氛围里,团伙头子询问这位少年的童年时代是否有过痛苦的时刻。少年记起了自己五岁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天,他从幼儿园回到家里。不知什么原因,他感到有些孤独和沮丧,他希望从妈妈的怀里得到一些温暖。但妈妈正忙于其它事情,根本没有时间照顾他。这个孩子感到自己被抛弃了。当他讲到这里时,犯罪团伙的几位成员马上走过来,一边拥抱他(身体接触),一边激动地表示他们的爱。

这是否有些夸大其辞呢?事实上,许多青少年犯罪团伙正是采用这种手段把一些涉世不深的少年拉下水的。这些方法之所以富有吸引力,是因为家长未满足这些孩子的最基本的感情要求。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加入犯罪团伙的少年是由于从家里得不到温暖和无条件的爱。

事实上,大部分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这种爱往往是有条件的。我认为无条件之爱应该列在教育、引导、示范和管教之首。无条件之爱必须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最基本关系。否则,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有可能变得捉摸不定。

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悲观。我们有条件树立自信心。首先,我们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次,我们知道如何克服它们。由于绝大部分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他们会很乐意学习一些方法,而最困难的是如何向家长讲明白,让他们透彻地理解这一切。真正的答案应该是他们的实际行动。

别让孩子在催促指责中长大


别让孩子在催促指责中长大送了我家宝宝上了幼儿园的车之后我就来到食堂吃早餐。时间还早,食堂没有什么人,只有几个学生,那身旁有位家长的男孩子。

“还不快点吃!”妈妈一边自己吃一边带着怒气催促,“快点,等会要迟到了,你看**吃得多快。”**是坐在一桌对面的孩子,看样子差不多大,应该是一个班的,**旁坐着个大女孩,我认识的,是姐弟俩。

这时,被妈妈训斥了的男孩开始饮泣。左手撑着头,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你还哭,一说你就哭,快吃!我还要上班!”我要的早餐出来了,我端着做到了他们母子的对面,看着那男孩说:“妈妈,他会吃完的。我们来比赛吧,看谁十分钟内能吃完。”说着,给他擦掉眼泪。

妈妈看出我是老师,带着解释的语气说:“每次吃饭都是这样慢,喊都喊不动,中午吃饭也是这样……”

“今天你一定会好好吃完的,对不对?吃好了早餐才有精神学习玩耍的。”我打断了妈妈的话。孩子的习惯不好,家长有责任的,如果一开始就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又哪会有坏习惯呢?如果从孩子开始会吃饭时就允许了一边吃一边看电视,或是一边玩,那又怎么可能让他突然学会安静地在餐桌上吃饭呢。

当着孩子的面,我不能跟这个妈妈多说什么,只是在看着孩子已经在一口一口好好吃的时候说:“真不错,十分钟内你一定能吃完,你是哪个班的呀?”“**班!”没等他回答,旁边的孩子已经替他答了,他已经快吃完了。我对他说“你吃得很棒,你叫什么名字?”他很快告诉了我。

“那你叫什么名字?”我对着刚才委屈的男孩问,他轻轻的说了句,见我没听清,又大声说了一遍。我重复了俩人的名字说“你们都很棒,我会告诉*老师,说你们吃早餐吃得可好了。”“我每天都吃得快!”那个由姐姐陪着男孩自豪的说。“你以后也会吃得快的,对不对?”我对着对面的男孩说,他没说话,但是大口地吃起来,哈,用行动来告诉我呢。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家庭教育属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

1

父亲的教育是树立人生的主心骨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爸爸是教学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在孩子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孩子对父亲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把父亲当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孩子会下意识的去模仿父亲的行为方式。在心智成熟之后,会努力去抵达或者超越父亲的高度。

父亲往往给孩子指明一个方向,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达。孩子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也可以锻炼自立的能力。所以,父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无巨细的体贴照顾,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随着如今教育成本的增加,父亲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往往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工作,往往很少有时间陪伴家庭,这就造成了孩子教育上的巨大缺失。

幼年缺乏父爱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都说父爱如山,孩子身边没有一个坚实的依靠的时候,就会变自卑、焦虑。长大之后,哪怕成为一个健壮的大人,孩子也无法摆脱这种不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在事业上很容易墨守成规,恐惧失败,不敢突破创新,不敢做出新的尝试。

这往往会使得他的事业受到局限,不能突破固有的局面,打开新的天地,这严重制约了个人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所以无论再忙,身为父亲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父亲的关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一个足够坚强的后盾,产生安全感,做事就会自信很多,而不是畏手畏脚。

浙江瑞安市蔡笑晚是父教倡导者,他的六个小孩中学之前都是乡村生活,可是都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

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

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博士学位

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就读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

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

六女蔡天西,18岁麻省理工学院博士,28岁为哈佛最年轻副教授

他的育儿秘诀就是:把父亲当做事业来经营,他觉得父亲是一个终身事业,在所有日常事务中永远排第一。他说: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2

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品德

奥地利个关爱女孩协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提问: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双儿女,但只有一笔教育经费,你投给谁?他们的答案是:投给女孩。

因为教育了一个男孩,你只教育了一个个体,而教育了一个女孩你就教育了一个家庭,教育了一个民族,教育了一个国家。

这并不是虚言,一个人从出生到入小学前所承受的教学和日子阅历,是一生的根底。这一期间的孩子首要日子在家里,承受家庭教学。孩子在家里和妈妈共处的时刻多,妈妈与孩子互动的每一个细节,从妈妈给孩子哺乳、到穿衣、吃饭、做人、做事都构成了一个文化全体,而这个全体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无量的。

一个人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格品质有:自爱、自重、自信、信念、坚持。母亲的大爱是成就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事业平台的关键。

婴儿时期,人的意识极为单纯,行为习惯也不固定,在心理上对母亲有一种独有的依恋。母亲的行为举止、思想品德,容易在子女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逐步形成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的最初概念,这个基础将决定他们成为怎样一个人。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所说:“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决定于有什么样的母亲。”

我们常说严父慈母,母亲对待孩子往往更温柔、更宽厚,父亲往往更为严厉,女性的特质决定了母亲在教育中往往更能包容理解,也更有耐心。

所以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如果是由父亲带大的女孩一般比较像男孩子,脾气往往比较直接。被母亲带大的男孩则一般比较温柔宽厚,包容性更强,不喜欢咄咄逼人。

老子讲,柔能克刚,懂得包容往往比一味刚强更有力量。母亲特有的温柔和宽容,能够让孩子养成宽厚待人的处事方式,这样的孩子不尖锐,在踏入社会之后,往往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受母亲影响的孩子,成人之后心理健康程度也比平均水平要高很多,事业发展、人际关系都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激烈的变动。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说正确的家庭教育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如今孩子的教育中,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父亲和母亲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而在家庭教育中,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不可或缺,少了哪一方都可能造成孩子发展的失衡。

所以,每一位父亲和母亲,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擅长的地方,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既可以飞得高,也能飞得远,拥有一个成功而又幸福的人生。

家园共育《用什么来代替对孩子的指责》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托班教养笔记:用多种方式来代替走路 爱跑是孩子的天性,次孩子独去小、洗手时孩子们都会跑着去,尽管我们老师不停地在提醒,在老师可以看到的时,孩子们强忍着慢慢地走,但已离开老师的视线,孩子们又开始跑起来了,有时跑得太快会自己摔一跤,有时会两...
    2020-02-20 阅读全文
  • 用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你往上画什么就是什么。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幼儿的性格和习惯都各异。那么好的习惯需要老师来鼓励发扬,那么坏的习惯怎么来改正呢?老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是“它”改正...
    2020-09-15 阅读全文
  • 孩子不懂礼貌,妈妈用2个问题代替批评 华华家里来了一个保姆,是个老实的中年妇女,她家里经历了许多天灾人祸,三个儿子中有两个有先天性疾病,不得不背井离乡来打工,身上就带着一张家里的照片,想家的时候就看看。 爸爸妈妈对保姆很好,让她同吃住,然...
    2020-12-23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以引导来代替控制 育儿心得-以引导来代替控制 说真的,虽然自己身为冬冬的父亲,在面对自己的工作时我有很多的办法,可以很完美的完成各种工作,但对待自己的孩子,我却常会束手无策。因为我工作的性质,孩子的教育主要靠的是他母亲...
    2020-11-17 阅读全文
  • 用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来教育 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结构的原因,在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个个都娇生惯养的,自理能力是越来越差,小班的孩子更不用说了。在相处的日子中,我发现班内的孩子虽然在老师、阿姨的帮助下大部分都学会穿鞋子了,但左右...
    2021-02-22 阅读全文

爱跑是孩子的天性,次孩子独去小、洗手时孩子们都会跑着去,尽管我们老师不停地在提醒,在老师可以看到的时,孩子们强忍着慢慢地走,但已离开老师的视线,孩子们又开始跑起来了,有时跑得太快会自己摔一跤,有时会两...

2020-02-20 阅读全文

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你往上画什么就是什么。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幼儿的性格和习惯都各异。那么好的习惯需要老师来鼓励发扬,那么坏的习惯怎么来改正呢?老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是“它”改正...

2020-09-15 阅读全文

华华家里来了一个保姆,是个老实的中年妇女,她家里经历了许多天灾人祸,三个儿子中有两个有先天性疾病,不得不背井离乡来打工,身上就带着一张家里的照片,想家的时候就看看。 爸爸妈妈对保姆很好,让她同吃住,然...

2020-12-23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以引导来代替控制 说真的,虽然自己身为冬冬的父亲,在面对自己的工作时我有很多的办法,可以很完美的完成各种工作,但对待自己的孩子,我却常会束手无策。因为我工作的性质,孩子的教育主要靠的是他母亲...

2020-11-17 阅读全文

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结构的原因,在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个个都娇生惯养的,自理能力是越来越差,小班的孩子更不用说了。在相处的日子中,我发现班内的孩子虽然在老师、阿姨的帮助下大部分都学会穿鞋子了,但左右...

2021-02-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