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心用心的老师
发布时间:2021-09-14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 幼儿老师的教育笔记 幼儿园的老师游戏春雨过后,空气也好了许多。春天已经在我们身边,万物都在复苏,尤其是我们幼儿园的草坪在经过春雨的洗礼后,渐渐有了绿意!
看到小草们经过雨水后的变化,让我想起我们班的喝水问题!于是有就引导孩子去观察教室前的草坪!
“老师快看呢,我们的草坪里有些小草发芽了”,艳玲兴奋的喊到,其他小朋友也都围过来看。我说:“对啊,因为发芽的小草都喝饱了水,身体有了力量,所以它们就发芽变成绿油油的小草,多么健康的小草啊!平时老师也会提醒大家要多喝水身体才会健康,可是总有些小朋友每次喝水时只喝一小口,或者是只接一点点水,这样子我们身体就会缺水,就像这干枯的小草一样,不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含瑜喊到:“老师,我以后喝水都会喝一大杯水让身体变得健康。对,我也是,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说到。
有时老师的随机教育比平时苦口婆心的硬行教育效果更好。用心抓住生活中每一个小细节,做一个有心,用心的幼儿园老师!(优美句子网 WWW.111642.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做个有故事的老师
我是个很喜欢讲故事的人,班里的孩子们正好也非常喜欢听故事。不管是他们给我面子还是真的喜欢听,反正从小班下学期开始每天午睡之前我班的固定节目就是“故事会”,很象小时候每天中午收音机里的“哒嘀哒,哒嘀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简直是雷打不动。
我小时候很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童话。在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中,总能收获很多——善良、勇敢、友爱、智慧、关爱……。相信童话、喜欢童话,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一直以为,相信童话、喜欢童话人,一定比较单纯、善良,也比较容易得到快乐和满足。所以,我急着要带孩子们认识美人鱼、丑小鸭,与他们一起倾听柳林风声,让他们与爱丽丝同游仙境……因为我怕与他们相处的时间太短
,给他们的太少。
经典童话,无论是情节还是文字,总给人带来美的熏陶,那种美是由内而外的。有时候为了配合节日,也给幼儿讲一些民间故事,如“嫦娥奔月”、“清明节的由来”、“屈原投江”,让孩子们对祖国的文化有更深层的理解。在安全月,重点讲一些有关自我保护的生活故事,让幼儿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自救的能力。而杨红缨的“袋鼠妈妈讲故事”“骆驼爸爸讲故事”系列知识童话,我个人认为里面的内容非常适合大班的孩子们,在一则故事中了解一两个自然科学知识,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有时根据班内幼儿最近的表现,我会有针对性地讲一些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的故事,通过故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孩子们也乐于接受。
每天的“故事会”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也许不知道,讲故事的老师,正被这一个个故事深深感动着,被这一个个喜欢听故事的孩子感动着……
离别时刻快来临了,抓紧时间再为孩子们讲几个好故事!
幼教随笔:老师要做有心人
幼儿时期正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好的时候,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帮助孩子寻找知识的钥匙,开启他们智慧的阀门,让他们在对万物的探索中,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中体验到求知后的乐趣。
今天的区角活动中,我把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活动,有的折纸船,有的做手工,还有的玩起了磁铁游戏。孩子们玩的正带劲,忽然,张雨晴小朋友很兴奋地跑到我跟前,拿出一块磁铁,一个纸折的小船说:“老师,你看那,船里放上钉子,能跟着吸铁石(磁铁)走。”“是吗?”我装出吃惊的样子。“不信你看。”她像课堂上的小老师演示了一遍。“放上钉子后纸船为什么会跟着走?放上别的东西会走吗?”她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哪!孩子们都围拢过来,好奇的盯着我。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磁铁的性质,我借题发挥,拿出了芯片、吕丝、铁块、木头等材料,让他们进行了实验。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很高。然后我让他们讨论:你的磁铁都吸什么?不吸什么?为什么?孩子们争着回答自己的发现,但究竟为什么,说不出所以然。于是我把铁制品得好多材料都一一去试,又点明这些材料都是铁制做的,聪明的赵佃昊脱口说:“我知道了,磁铁专门吸铁。”“对了,磁铁有吸铁的性质,所以铁做的东西,用磁铁都能吸住。磁铁有时隔着物品也能吸住铁或铁制品,如刚才的纸船能跟着走......”孩子们全神贯注的听着我的讲述,不住的点着头。这样即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在玩中学到了。
幼儿时期正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好的时候,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帮助孩子寻找知识的钥匙,开启他们智慧的阀门,让他们在对万物的探索中,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中体验到求知后的乐趣。
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多和孩子交流沟通
从“兔妈妈……”开始
今天的日常文学活,我安排了开始评选“文学宝贝”。说:“今天,我们又要来比赛讲故事了,评出12月份的文学宝贝,准备好的请举手。”只见朱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当请她来讲的时候,他说:“我来讲个故事,是我妈妈教我的,名字叫《雪孩子》
“好呀,那你来讲给小朋友们听,好吗?”
“有一天,兔妈妈和小兔……”
朱朱一本正经地讲故事,两只眼睛不停地转动着,结巴着把故事讲完了,转过来看着我,仿佛在说,老师我讲得好不好,可以成为文学宝贝吗?
“朱朱,妈妈教你讲故事的时候,表情是怎么样?声音是怎么样的?请你学着,把故事讲得好听点,好吗?”
“好!今天回家去我再学一学,明天讲得好听点!”
朱朱是我们班喜欢听故事喜欢表达的孩子之一,而且喜欢在情景游戏中进行表达,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更能自如地表达自己想法,并且表达出自己对角色的体会,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提醒她用自然的表情来讲故事,大大激发了她讲述和表演文学作品的兴趣,相信她明天会有更好的表现的!
什么是快乐?
在一次游戏过后,我问朱朱,你觉得玩游戏快乐吗?朱朱说快乐啊。我又问,为什么你觉得快乐呢?朱朱歪着脑袋说:“因为有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啊
但是,佳佳小朋友却不是这样认为,她举着小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经常有人跟它讲笑话,所以觉得很快乐!”这出乎我意料的奇特想法,使我很惊讶,我马上反问他:“那你什么时候觉得很快乐?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有人跟我讲笑话时,我觉得很快乐!
这一问一答,使我悟出了她平时为什么喜欢傻笑的原因,也使我回想起前不久的一件事:那次离放学还有一段时间,我就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好朋友一起玩,这时,佳佳就指着邱宇对我说:“老师,我想和邱宇一起玩!”当时,我不介意地反问了一句:“为什么?”她笑着对我说:“他老喜欢说笑话,我跟它一起玩觉得很快乐!所以我想跟他玩!看来,我平时对他的傻笑批评是偏面的、不切实际的。
俗语说的好:千人千模样,万人万脾气。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个性。老师的同一句话,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走进每个孩子的情感世界,悉知他们的所思所想,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
教师要做有心人
今天的区角活动中,我把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活动,有的折纸船,有的做手工,还有的玩起了磁铁游戏。孩子们玩的正带劲,忽然,张雨晴小朋友很兴奋地跑到我跟前,拿出一块磁铁,一个纸折的小船说:“老师,你看那,船里放上钉子,能跟着吸铁石(磁铁)走。”“是吗?”我装出吃惊的样子。“不信你看。”她像课堂上的小老师演示了一遍。“放上钉子后纸船为什么会跟着走?放上别的东西会走吗?”她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哪!孩子们都围拢过来,好奇的盯着我。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磁铁的性质,我借题发挥,拿出了芯片、吕丝、铁块、木头等材料,让他们进行了实验。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很高。然后我让他们讨论:你的磁铁都吸什么?不吸什么?为什么?孩子们争着回答自己的发现,但究竟为什么,说不出所以然。于是我把铁制品得好多材料都一一去试,又点明这些材料都是铁制做的,聪明的赵佃昊脱口说:“我知道了,磁铁专门吸铁。”“对了,磁铁有吸铁的性质,所以铁做的东西,用磁铁都能吸住。磁铁有时隔着物品也能吸住铁或铁制品,如刚才的纸船能跟着走......”孩子们全神贯注的听着我的讲述,不住的点着头。这样即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在玩中学到了。
幼儿时期正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好的时候,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帮助孩子寻找知识的钥匙,开启他们智慧的阀门,让他们在对万物的探索中,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中体验到求知后的乐趣。
做个细心的幼儿教师
我们园是就餐幼儿园,孩子全天都在幼儿园,孩子的吃喝诸多就需要老师去照顾。这天中午起床后,我忽然发现我们班长头发的小女孩们个个披头散发,乱得像一窝草。我随手拿起梳子说:“长头发的小女孩都过来,我给你们梳梳头。”刚说完,孩子们一起涌了过来,唧唧喳喳一个劲往前挤,看着他们那摸样,我忍不住笑了。随着一句句“行了”。“谢谢老师”。不长时间就完成了。小男孩们见我给她们全都梳了辫子,都在偷偷地笑,而我也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开始接园了,家长们陆续来接孩子,董佳琪的妈妈看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哎哟,今天的头发怎么这么整齐,谁给你梳的这么好?”佳琪一边歪着头一边朝我笑着说:“是刘老师。”这是家长的目光都转向了我,向我微笑着。
听了家长的话,看着孩子天真地笑容,我心里一阵高兴也有点难过,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以前工作的失误。如果我是家长,接孩子时看到孩子的蓬头垢面与干净整洁,会产生什么样不同的反应呢?
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对我们工作的信任正是从一点一滴的小时开始的,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细心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这样我们的工作自然也就赢得了家长的认可。
做个心细的幼儿教师
隆冬时节,我迎着凛凛寒风驱车直奔幼儿园。
孩子们童稚的问候带给我阵阵暖意,刚刚的寒冷一扫而光。
区角活动之后,我和孩子们共享一首儿歌。
这首儿歌韵律很美,我和孩子们便跟着录音机一起朗诵起来,我边朗诵边观察孩子们的表现,他们大都仰着小脸陶醉其中,只有孙鑫一反常态,心不在焉。
我加重了一下语气,希望能够引起他的注意,可他斜眼瞟了我一下,反而把腿翘了起来。
我轻轻走过去,碰了碰他的腿,示意他认真听。
他把腿放下来却又伸的老长,好象故意弄出点声色来。
我心里有些纳闷:平时孙鑫经常被树为“小榜样”,今天这是怎么了?为不影响其他孩子们的兴致,我悄悄蹲下来附耳问到:“怎么了?”他瞥了我一眼,沮丧的拍拍腿。
我立刻明白了:“噢,你穿上新裤子了,真漂亮!”他立时兴奋起来:“上面还有黑猫警长呢!”接下来的活动孙鑫都积极主动,又如往常一样的聪明能干了。
孩子们在家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儿,他的一颦一笑足以让父母兴奋,他的每一个变化足以让父母赞不绝口。
来到幼儿园,他们也希望老师像爸爸妈妈那样关注他。
孙鑫就为我没在意他的新裤子,情绪才如此低落,以致于用对抗行为来引起我的注意。
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善于体察孩子们的一招一式,敏锐捕捉他们的细微变化。
教育随笔:做个有趣的老师
教育随笔:做个有趣的老师
上课时,我就跟孩子们说今天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的小手最能干,这时我一边敲小铃铛一边说谁的小手最能干,大家都说我的小手最能干,这样一说效果还真不错都拍起了小手,注意力也集中了,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有的说我的小手能穿衣服,有的说我会做飞机,有的说我还会跳舞等等,都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加重了语气,你们知道吗老师的手也很能干,“看,我变了什么”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是他们生活中经常会回答的问题,所以孩子的热情很好,都很积极的回应老师。如何把孩子的思路拉回来到老师这里时,老师就加重语气,使得孩子要关注接下来老师要问的问题中了。老师告诉孩子,她的手会变魔术的时候,孩子的兴趣给吸引了。学念儿歌这一环节,并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小朋友内容,而是老师做动作,请小朋友自己根据理解把儿歌的内容编出来了。学会儿歌以后,孩子对手影游戏还是很感兴趣,教师马上满足孩子这一愿望,请小朋友自己学做魔术师,边玩边说。教师就在旁边适当的引导,把孩子说的话整理一下,仿编成完整的儿歌。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有话愿意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比如让小孩子围成一个圈子,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给幼儿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让他们自由畅想、表演,老师改变以往的身份以魔术师出现在孩子面前。时而用神秘的声音,时而用重重的声音吸引着孩子。给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边做边说,不怕说错,只要把自己喜欢的说出来就可以了。
教育随笔:做个有心的园长
教育随笔:做个有心的园长
作为一所民办幼儿园,现有9个班20名教师。教师年龄在20-40岁之间。目前,有8名教师的孩子在本园就读;3名教师的孩子在附近小学就读,中午来幼儿园用餐休息;还有两位教师的孩子明年也将入园。最近发生在她们身上的一些现象引发了我这个园长的思考。
现象一
某个周一下午5∶00点,教师们正准备集中开例会。李老师的女儿小雪放学回来,径直来到园长办公室,放下书包就在一旁写作业。我正在门口送最后一批离园幼儿,突然办公室传来“哇”的一声哭。我跑过去一看,原来她妈妈来办公室看到她写的作业就“啪”的一下把作业本给撕了,说她字写得不好。
思考:人们总认为,做教师的懂得儿童教育学、心理学,自然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幼儿园的教师心理压力很大,整天除了惦记着班上孩子的安全外,还要接受这种检查,那种验收等很多工作。对小朋友要耐心教育,对家长要笑脸相迎,一天的工作已经很累,所以难免对自己的孩子失去耐心而急躁相对。
措施: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与李老师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地谈话。她说:“上上周我们班艇艇小朋友做操时不小心摔伤了手,家长有意见。我心里堵得慌,整天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看到女儿连作业都做不好,我忍不住就拿女儿撒气了。”
当我知道了问题的症结之后,组织了一次全园性的关于确保幼儿户外活动安全的园本教研活动。我向教师提出了两个问题:如果是你,如何处理和对待这起意外伤害事故?我们怎样做才能尽量避免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们都踊跃发言。通过这次研讨,帮助教师们找寻出避免事故发生的更多办法。在让孩子得到锻炼的同时,又能让孩子不受伤害;还端正了教师们的心态。让教师们感到既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又不能成为安全的奴隶;让教师明白,幼儿园会正确对待幼儿在园发生的伤害事故。只要教师尽心尽责了,园长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责备和处罚。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经常关注李老师的情绪状态,关心她孩子在校的表现,经常问一问孩子最近的情况……因此李老师身心轻松了,工作更加积极肯干了。
现象二
早上,孩子们陆续入园,我到班上巡视。看到四名教师的孩子都和妈妈在一起。有的要妈妈喂早餐;有的在妈妈班上玩桌面玩具;还有的在妈妈陪伴下上厕所……
思考:爱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在家应扮好妈妈的角色,一旦到了幼儿园,就应该进入工作状态,扮演好自己的教师角色,用《教师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让家长们看到一个成熟的、将爱心洒向每个孩子的幼儿教师形象。
措施:在例会上,我问这些妈妈教师:“你们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困惑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畅所欲言,最后达成共识:到了幼儿园,我们既是一位母亲,更是一名教师。每天来园后,首先应送自己的孩子去他所在的班级,然后迅速投入工作;中午孩子应在所在班级吃饭午睡,晚上让孩子独自回到妈妈所在的班级;妈妈开会时,由大孩子带小孩子在室内活动。这是教师们自己领悟到的,而不是领导强加于她们的,因此大家都能自觉做好。
现象三
一天傍晚,各班都在进行环境布置。王老师接到家里有急事的电话。她没有立即离开还说:别的班上都是两个人,我要走了,工作就要拖延,我不可以这样做。最后,在我的“命令”下她才迟迟离开。
思考:教师有了孩子以后,就自然成了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坚力量了。除了在园里有诸多工作外,她们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作为领导,应该更多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有时哪怕是一句理解的话语,也能让她们倍感温暖,从而产生巨大的工作动力。
措施:利用节假日,慰问教师家属。在教师或家属生病时,我会第一时间批假,中间还会打电话询问病情,让老师们安心陪伴或养病,同时感谢他们的家人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园长的诚意令家属们感动不已。只要是下午教师集中学习或开会,大部分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都会和其他家长一样,一放学就将孩子接回去,让老师们安心地在园里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