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有熊孩子 不妨“以强制强”

发布时间:2021-09-01

怎样教育孩子。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家有熊孩子 不妨“以强制强””,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养育宝宝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教育呢?家有“熊孩子”,到处捣蛋。如何才能克制熊孩子,让孩子变得乖乖呢?小编建议父母不妨“以强制强”喔。

1、跟他扳手腕

熊孩子大多是自我中心,他们缺乏共情、怜悯之心,他只知道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他们往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他人的感受。特别是男孩子就更是调皮,充满破坏欲。爸爸想要Hold住熊宝宝,不妨用男人的方式,用力量征服他。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你可以提出让他先和你扳手腕,能扳过就给他。熊孩子基本上对你的逻辑和道理不感兴趣,所以你的说教对他毫无用处。但是用这种比赛的方法,满足他挑战“权威”的心理之外,还能让他感到自己正以大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即使是输了他也是心服口服的,甚至会对爸爸更崇拜,因而乖乖听从爸爸的话。

2、出问题考考他

熊孩子同时也是一个“问题宝宝”,他们一看到新鲜有趣的事情,便不顾场合地向你提问,比如熊孩子会跑到正在亲吻的情侣身边大声地问你“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这些童言无忌着实让你很难堪。

如果你想要堵住他的嘴,你可以主动出击,问他一些有点难度的题目,他对于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东西肯定会表现出很强的战胜欲。你会得到片刻的安宁,但是不久后他便会嚷嚷着说不懂,要你跟他讲。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趁机跟他讲知识,将他的破坏欲都转化为求知欲,激发他去发现、探索身边的事物而不是将精力都放在调皮撒野上。

如果熊孩子不是一个多问题,喜欢思考的人,那么你的这种“问题攻势”能够让他觉得你是个讨厌的人。你经常缠着他向他问问题,长篇大论地讲知识,总有一天是他对你感到“怕怕”,而不是你担心他又在你房间里捣乱了。

3、让他帮你的忙

熊孩子有旺盛的精力,他们总是窜上窜下,“上山入海”。好动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如果我们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他们的精力活力转移到有用的事情上,这样对双方都更有好处。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若能巧用激将法效果将更好,比如你在他人面前大声称赞他“上次宝宝在家里给客人倒茶,又香又好喝,客人都说他懂事”然后你再顺势叫他去帮忙,他肯定是非常乐意去做。将本来要搞破坏的精力,都转去积极表现自己的“懂事”上,这样宝宝既不会“熊”到他人,也能够很好地学做事。

当他有良好的表现,千万不要忘了称赞他。你的关注和赞赏能让他做事更有动力,他从你的言语态度中也渐渐懂得自己的什么行为是得到赞赏的,什么行为是不讨人喜欢的。这样对熊孩子的胡作非为也有一点抑制作用哦。

4、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熊孩子总是惹你头疼,其实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得到你的注意,想要通过和你交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他们可能用错了方式。如果你想要熊孩子有所转变,你要先学会考虑孩子调皮背后的原因,多与孩子交往并进行适时引导,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如果你能让他从心底里去信服你,那么他也会很愿意听你的话。

比如,宝宝在一旁搭积木,不一会儿,还没有搭出个什么,就想要跑去捣乱别人。这时家长可以主动走过去,和他讨论一些搭积木的想法,然后和他一起玩。结果,这次他用了很长时间搭了好几个很好看的模型,他感到很自豪,还不停向同伴炫耀。

如果你能引导激起他对游戏的兴趣,让他愿意花时间精力去专注一个事情上,这样孩子的情绪也就会慢慢好转,减少捣乱他人的想法。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教育孩子不妨试试另类方法


当然,如果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养宠物,可以让孩子参与和邻居一起遛狗,或者在放假时让孩子给学校养的小豚鼠做个窝。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同时明白,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

比如孩子参加比赛输了,此时最好的做法是,赶快让孩子离开现场,带他到一个只有你们两个人的地方,这样可以不让他在众多小伙伴面前失态而尴尬。然后,不妨让孩子发泄一会儿,并用温和而同情的目光安慰他的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同情可以使孩子感到被人理解,等他冷静下来,你就可以和他深入交谈了。这时千万不要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或者“你不应该为此灰心”之类的话,此时的他不需要大道理,也不需要模糊的建议。不妨对他说:“下次再输的话,你可以朝着天空大喊一声。”此类实际的建议,远比那些空洞的说教对孩子的身心更有帮助。

不少父母会认为,夫妻间在家的亲昵行为应该避开孩子,否则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专家们却认为,父母间的相爱,反而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有益。

如果你们晚上想在家的客厅里跳一会儿舞,完全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因为,让孩子看到你们的轻歌曼舞,拥抱甚至亲吻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孩子经常接触到一些不太恰当的性信息和表达爱意的方式,父母有义务让他们看到健康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对于孩子而言,习惯于父母的亲密举动会使他们与周围朋友间的关系更融洽,尤其是对他们将来与所爱的人生活会更有指导意义。

不妨顺其自然 让孩子换条“跑道”


如果搞一个评选,评出当下最焦虑的群体,那么中小学生的家长一定会高票当选。不用看新闻,只要打量下我们周围,尤其是每年六七月的升学季,愁眉苦脸一定是学生家长的标志性脸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爸爸妈妈大有人在。有个段子比较夸张地写道,“如果一个女性朋友不再联系你,有这样几种可能:一是她死了,二是她当妈了,三是她孩子到了学龄了。如果她孩子到学龄且又开学了,你就当她死了吧”。

家长的焦虑,对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或高考的孩子并没有好处。家长的焦虑还会传染给孩子。也许另辟蹊径,让孩子换一条“跑道”,心态才能放松下来。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写过一篇以女儿为蓝本的散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大意是:她的女儿在班上是中等生,她也陷入了焦虑,为提高女儿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学习资料等,轰轰烈烈地揠苗助长,但一说考试,女儿就厌食失眠冒虚汗,学习名次反而退后了10名。不过,一次测试中,全班同学竟然都把她的女儿当做“最欣赏的人”。她女儿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刘继荣对此感叹道,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好的未来呢?

刘继荣的女儿更愿意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与世无争、顺其自然,未必将来就过得不幸福。让孩子“坐在路边鼓掌”,避开激烈竞争的赛道,反而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一直在学业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孩子,在漫漫人生道路里未必能笑到最后。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的压力,孩子身上的压力又反弹给家长,这样的恶性互动,双方都不堪重负。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在竞争和焦虑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和心理失衡。家长们不妨放下焦虑,用淡定平和的心态、以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对孩子的教育和规划孩子的未来。

育儿知识:教育孩子不妨多些“土办法”


“一门四清华(北大),五子皆才俊”——近日,延安“耕读家庭”吴治保家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30万元奖金,引发舆论强势围观。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独门秘诀?这大概是许多人看新闻后的第一反应。其实,这是一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吴治保夫妇二人文化程度较低,一个没上过一天学,一个初中都没毕业。但他们有着所有中国父母的共性:自己省吃俭用,对孩子竭尽所能。如果非要说教育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许是他们用了一些“土办法”——“如果不好好学习,就(把孩子)领回家让跟着一起下地干活,让他们体会父母没有文化要受的苦头。”真切的生活体验,让5个孩子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期望靠知识改变命运,因而更加勤奋、努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全心全力抚育孩子成才,几乎是每一位家长的心头大事。但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则是众说纷纭、五花八门,各种“10万+”文章比比皆是。有人报培训班、请私人家教,有人热衷海外游学、冬夏令营,有人心心念念学区房、择优生……为了孩子,大家可谓不惜血本,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结果如何?不少孩子看似忙忙碌碌,“学英语”“啃奥数”“练钢琴”分身乏术,但很多对学习却怎么也爱不起来,甚者反生出诸多抱怨和“叛逆”。有人无奈感慨:投入了许多的财力、精力,却依然教不好一个熊孩子。

“土办法”激励出四个学霸,可能只是个案,却给社会提供了另一种样本。我们当然不是倡导把孩子扔回“上个世纪”,刻意去过些苦日子,或者让他们都去放牛、打水、割麦。但有时候,体验生活的辛酸苦辣,或许更能促人明白奋斗与上进的意义。今天的孩子,成长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年代,很多家长又习惯性提供一切、包办一切,孩子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好好学习。如此一来,许多孩子以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反而没有了自驱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下地干活”“挑粪体验”等吃苦教育,正是要让他们深入生活,直观感受社会的运行法则。这是一堂比名师教学更生动的课程:生活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居于其中的人必须不断努力,而学习正是个体生存的技能基础。

移栽温室幼苗前,有经验的农民会将温室逐渐降温,让小苗接受“耐寒锻炼”,以提高移栽后的存活率。适当地给孩子吃一点“苦头”,让孩子多一些生活历练,未尝不是父母的大爱与负责。

孩子为何逆反心强、胆子小?


有没有从本质上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是不是总要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的需求、感觉和喜好?

——————————————————

“我很想要那个玩具,可是妈妈不喜欢。”──不做支配欲旺盛的父母

今天是菲菲的生日,妈妈和菲菲都希望度过愉快的一天。母女俩兴冲冲地来到菲菲最喜欢的一家玩具店。

妈妈:菲菲,你喜欢哪件玩具?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给你买你最喜欢的。

菲菲:哇,太棒了!妈妈,我喜欢这辆小汽车。

妈妈:不行,不行,这是男孩子玩的。咱们换别的吧。

菲菲:那,这个组合模型挺好玩的,我要这个。

妈妈:这对你来说太难了。挑一些女孩子玩的玩具嘛。

菲菲:那就这只小山羊吧,多可爱呀。

妈妈:你不是已经有很多毛绒玩具了吗?

菲菲:可是我没有小山羊啊。

妈妈:你有小狗、小熊、小白兔了。菲菲,你看那边的娃娃怎么样?它们都挺可爱的。

菲菲:嗯,那我就买那个娃娃好了,穿白衣服的那个。

妈妈:不要白色的,还是买粉红色的吧。

菲菲:不,我喜欢白色的。

妈妈:白色的一下子就弄脏了,粉红色的多好呀。

菲菲:不要,不要。我就要白色的。

妈妈:你怎么这么任性?粉红色的多可爱呀。老板,给我那个粉红色的娃娃。

菲菲:不要,我要这个白色的。

妈妈: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再这样就什么都不买了。我们走!

结果,菲菲什么也没有得到,还挨了妈妈的骂。

这样的妈妈我们是否觉得很眼熟呢?任性不讲理的,其实恰恰是这位母亲。明明承诺要给孩子买“她最喜欢的”,可当菲菲真的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妈妈却又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挑剔这个不好、那个不行,最后变成“不是妈妈选的都不能买”,并且反过来责怪孩子不懂事。

起初,菲菲勉强忍受了母亲的干涉,但最终忍无可忍进行了反抗。这是必然的结果——支配欲旺盛的父母常常会这样引起自己与孩子的冲突’

中国的传统文化宣扬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却很少提倡双方的尊重。甚至到了现代,许多父母仍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染上了过于旺盛的支配欲,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个性,有意无意地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愿望和设计去发展。

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

1、成人后缺少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逆来顺受,被人视作懦弱的“胆小鬼”。

2、非常强烈的逆反心理,对任何权威都怀有敌意,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处处碰壁,最终变成性格乖戾的“孤家寡人”。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有必要省视自身:你是支配欲旺盛的父母吗?

从本质上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总要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的需求、感觉和喜好。

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喜欢假装自己很开明。

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容易责怪孩子太任性。

固然,成人的选择会更有理性,菲菲的母亲每次否定孩子选择的理由也都貌似很合理。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母亲是否应该指导孩子的选择,而在于成人是否具有一种能力和习惯:去理解孩子的感觉、尊重孩子的权利。

作为成人,请设想一下,如果上司许诺给你一些权利,放手让你做出自己的判断,去独立完成一件任务,但在事情进展的过程中又处处阻挠你的选择,“引导”你朝着他确定的方向前进,你会做何反应呢?你一定会觉得这样的上司令人无所适从,甚至生厌。他既不遵守自己的诺言,也不信任你的能力,更不尊重你的感觉。

那么,怎么样在尊重孩子和教导孩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父母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一、预先坦诚说明自己的立场

预先的坦诚声明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对成人如此,对孩子亦然。说明自己的立场,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另一方面,也传递出尊重对方的信号:我看重你对我建议的看法,并希望你能合作。

再回到菲菲的例子。我们说孩子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有时候难免不够成熟。妈妈完全有理由担心菲菲在购买玩具时可能因为忽视一些因素,做出欠考虑的决定。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妈妈可以预先给菲菲提出一些建议,做些解释和规定,允许菲菲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权和支配权。

例如,在买玩具前,妈妈可以规定:玩具的价格应该在多少钱以内;不买危险、易损坏或容易弄脏的玩具;不买标有不适合菲菲这个年龄段的玩具等。然后,再带菲菲去挑选玩具。要知道,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完成一件事情,即使是在一个具体、狭小的授权范围内做出的自我决定,都会令人产生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这样,菲菲和母亲就能很好地合作,最大限度地避免上述令人不快的冲突发生。

二、在父母掌握的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我朋友的孩子2岁多起,开始早上要自己挑衣服了。这个不要,那个不穿,还有一阵子每天一定要穿绿色的衣服,有时候甚至非要穿昨天穿过的脏衣服。朋友跟我诉苦,说每天早上因为这个,浪费了很多时间和口舌。

其实这是孩子自主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父母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最直接的解决的办法是买衣服的时候带上他,把妈妈看中的衣服放在他面前,让他自己挑。这样,在妈妈掌握的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决定权。

有些家长说了,孩子的想法一会儿一变,他决定买来的衣服有时候又不喜欢了,他的决定不靠谱。那么,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办法:早上起床,给孩子两套或者三套衣服,让他在这个小范围之内决定今天穿什么。这样,父母可以掌握大局,但是孩子也可以有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权。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尊重孩子就应该从小开始,并贯穿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来,过来,你该喝牛奶了。”

“来喝牛奶,你想要哪种颜色的吸管?自己挑一个。”

“你必须吃药。”

“看得出来你不想吃药。你是想把药放在酸奶里还是冰激凌里?”

“赶快上床睡觉。”

“现在是你的睡觉时间。你是想现在就睡呢?还是先在床上玩一会儿,要睡的时候叫妈妈过去?”

两种处理方法的区别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对孩子来说,每个小小的选择都会让他感觉有机会控制自己的生活。

又有家长说了:我给了孩子选择啦,可是都被她拒绝了。女儿不愿意吃药,我让她选择用苹果汁还是桔子汁服药,她说,我两个都不要!然后嘴巴紧闭。

如果孩子对某件事情极度反感,就不会接受任何选择。这里的重点是,作为家长,首先要理解她的负面感受。比如这个吃药的例子,家长应该先表示理解:“孩子,你的鼻子都皱起来了,一想到吃药就不愿意。”这样的表达能让她放松,觉得妈妈是站在她这边的,这样她在情感上就能听进去妈妈的话。这时妈妈可以站在她的立场帮她想办法:“宝贝,我们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让你不那么难过呢?用苹果汁还是桔子汁?还是你有别的什么办法?”办法会有很多:

你要快点咽下去,还是慢慢咽?

睁着眼睛吃还是闭上眼睛?

用吸管还是用勺子?

用大勺还是小勺?

关键是,如果有人理解她的感受、她的困难,她也有一点主动权,那么她就能去面对自己的困境。

三、如果孩子不同意家长提供的选择,那么,让他自己想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不要小看了孩子思考和寻求答案的能力,关键是父母要有接纳孩子想法的心胸。

有一天,爸爸妈妈带3岁的托尼散步。在过马路时,托尼不愿意爸爸妈妈拉着他的手,老想挣脱,于是爸爸说:“托尼,你要么拉住妈妈的手,要么拉住爸爸的手。如果你不愿意,那么你自己想一个保证安全的办法。”托尼想了一会儿,说:“我抓住推车”。这个办法被爸爸妈妈接受了。

在一个家庭里,最怕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剑拔弩张的气氛。这个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一定自主权的办法,可以减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重要的是这个方法背后的理念是:家长要尊重孩子,体会孩子的感受。在尊重气氛下成长的孩子,会懂得尊重家长。只有在双方尊重的环境里,家长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孩子,而孩子也更容易心服口服。并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这对他们成人后的生活质量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预先坦诚说明自己的立场。

在父母掌握的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如果孩子不同意家长提供的选择,那么,让他自己想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后记:今天咱们聊聊有关于习惯的问题

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关键点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母亲是否应该指导孩子的选择,而在于成人是否具有一种能力和习惯:去理解孩子的感觉、尊重孩子的权利。’

为什么有些家长也了解过一些育儿知识,明白一些育儿道理,可到自己带孩子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忘记了,或是忍不住就对孩子开始管控甚至发脾气呢?

这就涉及到习惯问题,只有当行为形成习惯,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可如何让它变成我们的习惯呢?奶爸有两点建议

1、每天看育儿知识,不用多,只要能真正的看进去的有1~2篇文章就足够了,关键是每天坚持,形成习惯,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什么呢?

为了更好的明白孩子的想法、行为、能读懂孩子,只有自己真正明白了,才能做到由心而发的尊重、理解孩子,而不是刻意勉强、压抑自己做自己都想不通的事情。勉强、压抑就会有爆发的时候,所以疏通自己的内心是第一步

2、好的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根据行为心理学所说啊,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那么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培养自己的习惯,先把21天分解成三周,以一周7天为一个目标,当坚持过三周后,会形成一个初步的习惯了,然后再重复到三个月

好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培养孩子,而且还能成就自己,何乐而不为呢?育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育己……

喜欢《家有熊孩子 不妨“以强制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教育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不妨放开孩子 “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词,幼儿不易理解。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的,我努力组织课堂教学,让孩子尽可能把精力转移到我的教学讲述中。 但是,在孩子们指方位时,仍然是稀里糊涂,胡猜一通,实在想不出什么高招,索性...
    2020-11-12 阅读全文
  • 批评孩子不妨加点“糖” 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言逆耳利于行。为了治好病,又不苦口,药剂师发明了糖衣片。那么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能否找到一些“糖衣片”,让孩子吃了,乐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呢? 一个周末,张先生的孩子找同学玩,很久没回家,夫...
    2020-12-14 阅读全文
  • 教育孩子不妨试试另类方法 当然,如果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养宠物,可以让孩子参与和邻居一起遛狗,或者在放假时让孩子给学校养的小豚鼠做个窝。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同时明白,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 比如孩子参加...
    2022-02-20 阅读全文
  • 案例:不妨让孩子当“小老师” 刘老师能够在幼儿的兴趣点上,融入多种教育,真正使幼儿成为语言的运用者、建构者。这是值得提倡的。 有一天,在早餐后的自由活动中,平时不太爱讲话、做事有点拖拉的王子木小朋友对我说,他会用纸做立体的小天鹅...
    2021-06-08 阅读全文
  • 不妨多为孩子准备些小奖品 由于下雨,课间活动时,我没有带孩子到室外活动,而是和他们一起玩起了游戏“我是一个小问号”。游戏过程就是让孩子敢于提出问题,问题提得越多者获胜。这是我班孩子非常喜欢玩的一个游戏。为了使孩子们玩过后更有成...
    2020-10-22 阅读全文

“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词,幼儿不易理解。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的,我努力组织课堂教学,让孩子尽可能把精力转移到我的教学讲述中。 但是,在孩子们指方位时,仍然是稀里糊涂,胡猜一通,实在想不出什么高招,索性...

2020-11-12 阅读全文

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言逆耳利于行。为了治好病,又不苦口,药剂师发明了糖衣片。那么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能否找到一些“糖衣片”,让孩子吃了,乐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呢? 一个周末,张先生的孩子找同学玩,很久没回家,夫...

2020-12-14 阅读全文

当然,如果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养宠物,可以让孩子参与和邻居一起遛狗,或者在放假时让孩子给学校养的小豚鼠做个窝。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同时明白,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 比如孩子参加...

2022-02-20 阅读全文

刘老师能够在幼儿的兴趣点上,融入多种教育,真正使幼儿成为语言的运用者、建构者。这是值得提倡的。 有一天,在早餐后的自由活动中,平时不太爱讲话、做事有点拖拉的王子木小朋友对我说,他会用纸做立体的小天鹅...

2021-06-08 阅读全文

由于下雨,课间活动时,我没有带孩子到室外活动,而是和他们一起玩起了游戏“我是一个小问号”。游戏过程就是让孩子敢于提出问题,问题提得越多者获胜。这是我班孩子非常喜欢玩的一个游戏。为了使孩子们玩过后更有成...

2020-10-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