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对幼儿进行开放性语言教育

发布时间:2021-08-27

大班语言教案。

不容置疑的是当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时,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每阶段教学效果变化记录下来,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教育笔记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如何对幼儿进行开放性语言教育”,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

一、创设开放的可沟通的交往环境

(一)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而良好的师幼关系、亲密的同伴关系则是沟通交流的前提。教师如果用真诚的眼光同孩子交流,仔细听孩子的每一句话,给孩子不断的鼓励、支持,孩子在民主、友爱的氛围中无压力、无拘束,自然有话就敢说、喜欢说。

(二)注意有效沟通

创设语言交往的氛围时,应注意沟通、交流内容的有效性。一次笔者发现我园一位年轻教师组织区域活动时,幼儿在活动中交流的声音很大,为了不影响其他幼儿,这位老师想提醒这些幼儿要轻声交流,却问谁在讲话,几个张口讲话的孩子立刻紧张地闭上了小嘴。这位老师的做法就是没有注意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反而阻碍了幼儿之间的交流。如果教师在一些场合中没有考虑孩子的思维特点,用反语或幼儿难以理解的语言批评指责幼儿,幼儿往往不能及时领会,这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三)让每个幼儿都有交流的机会

在日常语言交往中,观察同龄幼儿讲述同一件事,我们不难发现幼儿们在理解能力、用词及表达方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为了提高幼儿的交流兴趣、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差异表现,在幼儿园力争为每个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同时根据每个幼儿语言交流的能力,要求家长在家里给予配合,多给幼儿创造交流的机会。

二、组织开放的可探索的语言活动

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能使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从而增长其见识,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在一次外出春游时,中班陈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春天的变化,突然一位孩子掀起衣服,要让自己的肚脐眼儿也看看春天,所有的孩子好奇地跟着学,老师随即让幼儿闭上小眼睛,用肚脐眼看看春天是什么样子,小朋友都说看不见。老师便请孩子们把肚脐眼藏起来,用小眼睛看看春天是什么样子,这时孩子们都兴奋地说:看见了绿绿的草,看见了美丽的花……每个幼儿都争着讲自己的发现。陈老师在对孩子们的发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外,并没有忽视幼儿对肚脐眼儿的兴趣,她从肚脐眼儿有何用处引发了幼儿探索人体奥秘的主题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提问特别积极,生成了许多新的主题。在幼儿生成的主题中,孩子们常常会提出许多为什么,教师可趁机启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又回答了许多个为什么,这一过程不但丰富了幼儿的语言经验,还提高了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促进幼儿语言全方位发展

(一)力求语言教育内容多样化

我园改变了过去在学期初把一学期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做一个总体安排便依计划执行不变的做法,而是同时结合幼儿生成的主题来确定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我们将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穿插进行,做到既突出主题又能使各种形式的讲述、朗诵、文学活动等间隔进行,从而丰富了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幼儿园语言教材的灵活性,要求教师要更快地提高自身素质,既紧跟时代的步伐又根据幼儿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创编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根据幼儿的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发挥或改变,都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追求语言教育形式多样化

一是可将正规的语言教学活动与语言区域游戏活动紧密结合。如以诗歌“春天的秘密”为主题的综合教育活动,有找春天、画春天、说春天、学习春天作品等系列活动,幼儿在这些活动中既可以获得有关春天的知识,也可以学会欣赏有关春天的文学作品和表现春天的艺术手段。在正规的语言活动中以幼儿的亲身活动来建构语言教育内容,可以运用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形象的课件让幼儿观察,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将看到的内容按一定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达;或将具体的行为与说联系起来,在做中诱发幼儿说的愿望,在说中进行语言表达的练习,使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幼儿在可做的范围内进行语言表达。也可以议议说说。活动中除了让幼儿对某问题进行讨论外,还可让幼儿就各自的表达方式进行评议,在这样一种平等的关系中,幼儿有话敢说,在互学中也找到了乐趣。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开放性活动对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影响


-->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开放性活动对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影响》,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选题的背景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教师和学生运用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交往,叫语言交往,它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需要。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会不断提高,这可以促使幼儿更多地运用语言去与同伴、成人交往,更好地理解人们语言所表达的内涵,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现代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儿童通过运用语言来培养交流能力。我国在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2000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要培养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基本能力,这表明我国已开始重视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 培养,但关于这方面的实践研究还不多。另一方面,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较差,(特别是运用普通话进行交往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有些孩子不敢在集体面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孩子甚至不会表达,常常要借助情境性语言等。

开放性活动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它是相对于静态死板的封闭式课程而言的。开放性活动强调“活动”、“游戏”、鼓励发现学习,照顾儿童兴趣,动机和能力,注意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学习的过程,师生角色平等和角色互动脉。开放性活动包括开放的教育内容,开放的教育过程,开放的教育空间、时间;开放的教师等。联系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我觉得研究开放性活动对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本课题的选题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开放性活动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研究表明,在开放性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但它对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有何影响呢?本课题试图从这方面作一尝试,希望能给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提供一点启示,与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探讨这一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落实规程和纲要中提出的任务。

现代儿童语言教育将儿童看作语言的使用者,认为儿童是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以促进他们交流能力的发 展。可见,现代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已从强调研究语言体系本身转向强调要让儿童通过运用语言来培养交流能力。在开放性的活动中,给幼儿创造了许多的交流机会和空间,这正符合了儿童语言获得的特点。研究本课题,不但能引起大家对目标转变的关注与思考,更好地完成目标提出的要求,还能帮助幼儿解决交往能力差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

长期以来,心理语言学家都对语言获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设,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强调后天学习因素的外因论。该理论派别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认为语言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行为习惯,是学习的结果。

2.强调先天因素的“内在论”,该理论在1957年“乔姆斯基革命”以后占领了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阵地,他们认为,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获得机制。

3.认知相互作用的理论,该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他们认为儿童语言是在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主要是从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理论假设的。

4.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它认为儿童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意图和目的,积极主动的语言加工者,而不是语言训练的被动受益者,儿童语言的获得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也需要一定的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更需要在交往中发挥语言的实际交际职能。

小结:现代儿童语言获得理论越来直强调语言的获得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儿童是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的。

(二)关于幼儿交往语言的建构

要发展语言交往能力 ,学习交往语言也非常重要,近年来,广大幼教工作者曾总结过适宜幼儿学习的交往语言。包括:商量用语、应答用语、安慰劝告用语、拒绝用语、生气不满愤怒用语、分享自己的见解的用语,礼貌用语等。并认为帮助幼儿掌握交往语言的教育途径有情境表演、看图讲述、交换角色练习等。

(三)关于开放性活动的研究

在现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幼教工作者们对开放性活动的特点和开放的表现也作了论述,认为:

开放性活动的特点有:

1.活动内容丰富,有层次性,幼儿有选择机会。

2.活动空间扩大, 实现全国资源共享并充分利用社会乃至社会资源。

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我们班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以“只有一个地球”的环保主题系列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且得到了一些启示,在此,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一、因地制宜,用社区的自然环境和设施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在主题活动的初期,我们带领幼儿来到颐和绿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草地上游戏、玩耍,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享受青青绿草带来的清新空气。同时,老师也带领幼儿参观小区的垃圾场,让幼儿谈谈哪里的环境美,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二、动员家长,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行动起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句话指出了家长这一资源不可忽视的力量。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设计了多个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如:与孩子一起制作环保标志;到小区统计树木种类;指导孩子为未来小区画像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家长与老师、孩子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更重要的是,通过爸爸妈妈们的身体力行,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保行为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人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点力量。三、把握良机,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活动要帮助幼儿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环境做起。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幼儿平时乱摘花、乱丢纸屑、随地吐痰或下课后高声喧哗等现象,教师就及时地晓之以理,让幼儿既克服了自身的不良行为又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另外,老师还利用班级组织升旗仪式的机会,在园内举行了一次别开声面的升旗仪式。在这次升旗仪式上,孩子们以“环保小卫士”的身份进行了庄严的宣誓并把各种环保宣传资料分发给其他小朋友。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体会到了向别人进行环保教育的成就感和喜悦,对环保行为有了更强烈的兴趣和自觉意识。四、融会贯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把环保知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手工制作(如《大树逃跑了》、《小树叶》、《水变干净了》)等活动,使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本学期开展的一系列环保主题活动,发现环保教育重在幼儿自身习惯和内在意识的形成,但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对幼儿而言,这些影响主要来自身边的人,特别是老师、家长和同伴。因此,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在他们面前树立良好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总之,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通过经常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观念,提高环保觉悟,增强环保责任感,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教育随笔:如何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教育随笔:如何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以春节为例教师给幼儿讲述春节的传说来历活动形式等,幼儿可以通过对这些节日的了解,对传统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促进其对节日认知的发展,通过提问交流等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幼儿园能力的发展,而且传统节日有周期性的特点,实际的固定性和周期性便于幼儿认识和掌握四季。清明节是在春天介于春耕和夏耕之间气候比较温和;端午节是在夏天可以玩耍嬉戏水赛龙舟;国庆节是在秋天一个举国同庆喜悦丰收的季节;春节和元宵节是在冬天是处在农闲的假期时段,人们时间较为充裕,活动也很丰富。

清明节来临之际,带领幼儿去给逝去的英雄扫墓祭祀给他们讲述逝者的英雄事迹,增加对民族英雄的忍痛敬仰,缅怀之情,形成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春节期间给长辈拜年家人团聚,一方面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至重庆增加对家庭宗族的认同,另一方面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团聚的机会。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会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感、和亲人的团聚、对已故祖先的缅怀的情感中也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家庭的团结民族的兴旺。

如何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主要来源于三方力量:家庭、幼儿园、社区,家庭方面成员积极参与配合为开展节日教育奠定基础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家长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实践方面家长通过亲子活动参与到幼儿的传统节日中利用自身资源及力量来熏陶感染幼儿,家长的参与,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快乐。幼儿园方面教师为主力,组织节日活动尽量让幼儿参与进来体验节日活动,不仅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激发幼儿对节日的兴趣产生节日情感共鸣。社区方面资源整合,幼儿走进社区参加活动,重阳节为社区老人亲手制作礼物及鲜花,感受亲情及体验尊老敬老所带来的快乐。

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传统节日的习俗、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亲身感受节日带来的教育意义。

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所谓创造教育,简而言之是指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

具体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方法,发展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素质、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对幼儿而言,创造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通过创造性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素质,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

近年来,幼儿创造力的理论探索、培养开发成了研究热点。

虽然幼儿创造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有所拓宽,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急功近利,过分炒作,认为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间,人人是创造之人。

”这一观点使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幼儿创造教育的“基础性”,认识到幼儿生活中的处处创造,不仅研究语言、思维领域的创造性,而且还研究艺术、社交活动、环境对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但是幼儿创造教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表面的描述阶段。

在许多教育者看来,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培训”出来的。

所以,人人都谈幼儿创造教育,个个都谈如何培养、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口号化,形式化的推广某种方法。

实际上,这样会使幼儿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强制达到,致使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空间。

误区之二:把创造力的培养等同于创造技能的培养。

面对新世纪创造教育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均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作为不可缺少的目标,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的片面理解以及受到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影响,往往不顾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只一味地强调创造教育就是在原来教育的基础上搞点小发明、小制作。

强迫孩子动手“加工”已做好的成品或者搞一些动手能力的评比,借以展现幼儿的“创造力”。

如果孩子的动手能力强,便会称孩子为创造天才,而那些动手能力稍差和不会“加工”的孩子,会被老师批评:“看你笨的,不会创造,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做,你还能干什么!”这样断然地将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划等号,只会颠倒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创造想象、创造精神在培养幼儿创造力中的地位。

误区三:把创造思维等同于求异思维。

在幼儿创造教育中,老师为了培养幼儿“标新立异”的创造力却常常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地追求求异思维。

笔者曾经去一所幼儿园见习,当时在上美术课,老师正教幼儿画小兔子,黑板上挂了一幅范画,所有的孩子都开始画了起来,老师在巡回指导时有些刻意地要求孩子画出与范画不一样的画:“红红,你怎么和老师画的一样,你不会自己想一个别的样子!”“亮亮,你怎么和丽丽画的一样,快改了!”。

老师对与和别人不一样的画,在评价时,会大大鼓励,表扬幼儿,而对于相似的画,则反应平平,甚至有些埋怨,这难道是我们的创造教育吗?未免有些太刻意了,这样只会将“求异”变为一种目的,一味强调求异思维也会导致教育的偏要。

幼儿天生就具有创造性,他们的行为和做事情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当学龄前儿童进行发散思维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应该得到鼓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具体帮助幼儿表现和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

●创造心理安全的环境,帮助幼儿适应变化。

使幼儿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会受到打击和嘲笑,验证自己想法时不遭到孤立,能够在与周围环境不断交互作用中,显示出创造性的潜能。

●帮助幼儿认识到有些问题不是很容易能回答得出来的。

这可以避免焦虑情绪的出现,从而激发创造力的发展。

●鼓励幼儿去寻求多种答案。

使他们能对自己提出的答案进行比较,找出最适合这种情景的回答。

●奖励表现出创造性的幼儿。

让幼儿认识到他们创造性的观点以及大胆、出奇的想象是受大人重视的。

●帮助幼儿体会创造带来的快乐。

要让幼儿发现,在做某些事情时,自己能找到答案是件有趣的事情。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积极地参与活动,使其创造的智慧和结晶在环境的刺激下激活起来。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当孩子由原来喜欢质疑到“没有问题”,由入学时的“问号”到毕业时的“句号”,无不说明幼儿创造能力是能够开发也是最容易受压抑和挫伤的。

让我们珍惜这种创造的存在,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迈好这关键的一步,使孩子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不知道本文“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为了提高儿童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对儿童的进行挫折教育做起。

一、学校是儿童挫折教育的主要力量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我们把挫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儿童进行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儿童应对挫折的能力。

1、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

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有系统的、全面的和有针对性的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认知方面,教儿童正确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两面性,经过努力挫折是可以克服的;在情感方面,让儿童充分有体验挫折的机会,消除其害怕心理;在行为方面,教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形成正确的挫折观。通过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全面培养和教育,达到知、情、行的统一。

2、利用榜样进行挫折教育

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生动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儿童。首先,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要冷静、客观、积极地对待生活中各种事情。其次,以中外著名人物战胜挫折和的典型范例为榜样进行挫折教育。让儿童明白凡是在学业和事业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都是战胜挫折、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的人。最后,用身边的榜样进行挫折教育。老师要善于找寻学校、班级的闪光点“英雄”,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榜样教育学习。

3、教会儿童一些战胜挫折的技巧与方法。

教师可运用教育学、结合心理学等知识,教给儿童对待应付挫折、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首先,如(1)宣泄法。教会儿童善于将心中挫折经历中的悲伤,烦恼等消极情绪向同学、朋友、老师或、父母倾诉。其次,(2)补偿法。当儿童在某方面的目标受挫后,尝试使用另一方面的成功来补偿代替,使儿童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最后,(3)转移法。当儿童遭遇挫折时,教会其转移注意力改变消极情绪,如散步、唱歌、听音乐、运动等,使消极的挫折心理逐渐消除或缓解。

二、家庭是儿童挫折教育的后备力量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塑造儿童情感、意志、性格、品德和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儿童的挫折承受力,总能或多或少地找到家庭的烙印。

1、创设挫折情境,加强受挫体验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的需要,有计划地设计适度”和“适量的挫折情境,提出某种难题,设置一些困难,或教给让孩子完成一些有难度的任务,要求孩子们动手动脑来解决矛盾问题、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进行加强意志、魄力和挫折排解力的训练,最终使自己他们能经受住任何残酷的打击,从而使儿童得到锻炼提升心理素质。人为挫折情境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

2、在尝试挫折游戏活动中,加强儿童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②。与同伴交往结合起来开展挫折游戏应与同伴交往结合起来,让儿童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利于儿童更快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同伴交流也能够帮助他们儿童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如通过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时,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家长可以指导儿童分析不同心理感受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儿童的毅力与耐心的得到考验与锻炼,提高挫折承受力。

三、社会是儿童的挫折教育的强化力量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社会舆论和社区文化等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它们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儿童的各种生活方式与思维观念。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政府要从宏观上建设良好的教育大环境。应该可以多多宣传战胜挫折的故事,形成良好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舆论。另外,社区也会对儿童挫折承受力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社区的应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社区的成员,从而促使人们的行为相互协调一致为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社区文化和氛围。社区的人际交往对于儿童的思想个性、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有独特的影响。

四、个人是儿童挫折教育的主体力量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因素对挫折承受力的形成虽然起重要作用,但它们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1、培养儿童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

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认知的自我监控,同样,儿童在应对挫折过程中也存在挫折的自我监控。自我监控就是个体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儿童在遭遇挫折时,要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以及对挫折的不适当的反应,最终要学会对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解释和评价进行自我监控。通过自我监控,学生可以主动利用各种渠道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挫折应对知识、技能和策略。

2、确立合理的个人期望。

个人期望高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要求较高,其学习比较努力;个人期望低的儿童对自己的要求较低,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但个人期望并非越高越好。如果个人期望过高,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就会使儿童产生失败感,挫败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会儿童在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认知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设定目标、并及时调整目标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

为了让我们下一代能锻炼出更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幸福品质,以便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环境中游刃有余发展和生存,尚须家长和教师,以及社会、教育、文化等各界齐心协力,为了我们民族强盛、国家发展,共同创设一个利于人生存发展提高、强盛和谐环境。

浅谈教师如何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


-->

市二幼凝霞园区 何显西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他们,而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幼儿交谈。交谈是父母、老师与孩子之间重要的交往方式,孩子需要老师与家长共同的教诲,更渴望能和父母、老师进行平等而深入的交谈。交谈能使孩子学到很多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是语言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人生学习语言效益最高的年龄阶段。幼儿在这个时期不仅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且还接受积极合适的语言训练,其语言发展的潜力将会得到充分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幼儿时期的语言及口语表达的培养却被旧的传统观念束缚着,较多地局限在每天的教学活动之中,因此,幼儿的语言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慢,培养的效果差。我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根据3~6岁幼儿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把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融于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活动中,融于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中,融于老师教育与家庭中。通过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及托儿所和家庭中全方位地开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孩子在掌握词音、词汇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孩子肯动脑筋、会提问、活泼大方、开朗、爱说、要说,逐步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用语言来调节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基本上能运用语言一人交往。语言成了这一阶段孩子社会交往和思维的工具,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父母、教师与孩子良好的语言交流,对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及的发展,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一、创设说的环境,尽量引导幼儿多看、多听、多说。

(一)多看

3~6岁的幼儿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老师为孩子创设的环境就必须是直接观察到,直接能接触到的外界物体,从而积累经验、不断丰富词汇。如:在开学时把教室布置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我的家”等情景。由老师根据情节制成图书、贴绒、剪贴等,让孩子观看,从而萌芽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以及高高兴兴上幼儿的愿望;在盥洗室贴上一些简单的标签,从中让孩子看后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总之,在幼儿园的四周墙上,布置各种图片让孩子利用过渡活动、自由活动时间等看看、说说;在散步时,边走边问:“这是什么?马路上还有什么车辆?”要求能力强的孩子用连惯地语句进行回答,对那些口语表达发展较慢的孩子,则要求他们讲出车辆的名称即可;在教孩子排队洗手、走路、搬小椅子等活动中,先让孩子观察事物,老师一边操作一边用角色的语气、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为孩子示范表演,然后请孩子学着做学着说;另外,看电视、录像也是孩子获得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通过以上途径孩子才会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

(二)多听

培养孩子注意地听,是发展孩子口语的先决条件。孩子学习口语首先要学会听,能够听得准确,听得懂,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我们让孩子听成人讲故事(选择的故事内容要简单,形象要生动鲜明)、邀请同伴互相倾听,还让孩子听各种声音,如:乐器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动物的叫声、生活中的声音(打桩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鸣笛声……),听后让孩子模仿想象,效果特好。

(三)多说

给孩子创设说的环境(来园、晨间、自由活动、游戏、上课、离园等)。老师为孩子提供的说的环境都是轻松的、自由的,这样孩子说才会无拘无束。如:当孩子每天来园时,教师除了热情接待外,还应引导孩子用比较响亮的声音说“×××老师早,×××小朋友早,爸爸、妈妈再见”;在进餐前洗手,通过念儿歌,不仅能学习洗手的方法,而且能规范地说做的动作;当个别孩子对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只能用点头、摇头来表示时,老师应耐心地引导她们说,如大小便、喜怒哀乐等;又如:区域游戏活动,不论是智力角、语言角,还是美工角,孩子通过活动,寓教于乐,乐意接受,做到开心开口、开窍,尤其是在语言角中孩子敢想、敢说,教师将“小猫、小兔、小猴”等玩具安置在桌面上,衬托些背景就成语言主题“动物园”,孩子在参观动物园中自然学会了许多词汇和句子。

二、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引导幼儿多练说。

(一)鼓励幼儿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练说

3~6岁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自言自语,同伴相互间语言模仿。如午睡起床以后叽叽喳喳讲个不停,有的互相模仿,有呼唤同伴,有小声念儿歌,有的求老师帮助,也有的向同伴或老师讲述某个问题,表现出在集体活动和自由获得中积极说话的态度。要知道这种自发生成的谈话活动和同伴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提供相互间语言交往和学习的机会。

(二)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语言随时练说

日常生活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在自然情境中丰富词汇,发展幼儿口语简便易行,极富实效。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多是常用的反复出现的,但不是每个孩子听一听、讲一讲就能掌握的。只有在多次运用后才能真正理解词意,做到正确使用,此时老师就要善于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培养。如:在穿衣时,教孩子正确说出衣服的名称;在盥洗时,教孩子说出盥洗用具、五官或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在散步时,主动向孩子介绍所见到的能理解的事物,同时丰富有关词汇,如这辆摩托车开得真快!孩子也会跟着说“摩托车,开得快”等;这样既是向孩子介绍了摩托车的名称,又是在教孩子说完整句;当发现孩子说话发音不准、用词不当、口吃或有语病时,老师要通过示范及时予以正强化;当孩子的句子过于简短时,老师可以引导其扩充句子。

(三)引导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轻松地练说

游戏活动是孩子喜爱的活动,它的活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符合孩子的兴趣,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他们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游戏练习词语的运用,目的和要求都在“玩”的过程完成,孩子非常感兴趣。如:游戏《猜猜看》,把玩具放进一个大口袋或大箱子里让孩子猜猜是什么物品,并大声地说出来,无论猜出、猜不出,成人都要正确地告诉孩子物品的名称。游戏《打电话》,能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电话现在已经相当普及,当成人在家打电话时,可以让孩子在一边听你是怎样接电话,怎样与人谈话,怎样与人告别等。有了以上生活经验之后,老师便可以利用玩具电话与孩子练习打电话。老师要话语简单明了,结合孩子熟悉的事情来说,要耐心地听孩子说话,鼓励他多说。

(四)采用多种形式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孩子更多的机会练说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集体教育活动,设计这类活动的出发点是提高本班孩子语言发展的一般水平,欲达到语言发展目标是大多数孩子力所能及。语言教育活动类型有倾听、表达欣赏文学作品、听说游戏、智力游戏、早期阅读等,通过师生互动,扮演角色来完成。如《小动物找吃》老师以饱满的情绪、投入的神态、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以情绪感染孩子。此时,孩子会对故事的内容感到特别亲切,不仅能专心地听,喜欢听、听得懂,而且还能用语言自然地对老师说:“小兔不吃桃子,爱吃萝卜,小猫不吃青菜,爱吃小鱼……“较快地学会了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五)通过家长在家庭活动中的引导,进行家园同步练说

与孩子说话,应不放过任何机会,随时进行。孩子起床,可问他梦见什么;放学回家,可问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晚饭后休息,可聊聊白天的见闻。洗衣服做饭时,可边做边聊;看电视、阅读时,也可以就节目或书本的内容简单地谈谈,还可以提些问题让孩子思考。节假日与孩子逛商店、游公园,可见事论事……总之,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要尽量和孩子多说话,即使是婴儿,经常与其逗话,婴儿也会变得异常活泼。孩子需要家长的关心。

我们通过家访和向家长调查孩子在家庭中的详细情况,许多家长认为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在家中对幼儿进行语言、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其主要方式有:

1、指导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作客时,首先要求孩子能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在适当的时候,念念熟悉的儿歌,唱喜欢唱的歌曲给大家听;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商店、公园、动物园,通过与成人交往和对自然景物的认识,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

2、家长重视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其主要方法有: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并作适当的指导,要求家长不要用“糖糖、饭饭、囡囡、嘘嘘”等婴儿用语与孩子交流,抓住孩子掌握语言、口语的最佳期。家长与孩子语言交往,要如同托儿所老师与小朋友交往一样,要语言规范“一次到位”,如“饭饭—吃饭、囡囡—宝宝、嘘嘘—小便”等。同时指导家长让孩子多开口讲,来提高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的发展。

3、家长与幼儿交谈的重视程度较好的,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与语言发展水平皆优于重视程度不够的家长。说明善于沟通的家长中,家长的言语,家长的循循善诱给了幼儿学习语言的范本,家长的言语指导对开启儿童智力也有极大的益处。因为幼儿通常会碰到具体问题而向父母请教,父母的及时启发,会引导幼儿想得更深、做得更好。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幼儿,不打断孩子的话

当孩子说话时,不可轻易地打断孩子的话,要耐心地、尽可能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如孩子说:“妈妈,我想看……”母亲知道孩子想看动画节目,便打断孩子的话“想看动画片吗?不要动,让妈妈来开电视机。”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说半截话的习惯,孩子想说的多是自己的要求或感受,尤其是他感到好玩的或害怕的事,但老师和父母往往忽视这类问题,不注意听完孩子所说的话。经常这样,会挫伤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四、多多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孩子申辩

良好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为此,老师、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说话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更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可找一些孩子喜爱的玩具,同孩子一道玩,边玩边与孩子交谈;交谈时,应多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如可以问孩子:“小花猫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到哪里去弄吃的呢?”孩子会说:“小花猫饿了会去捉老鼠吃。”“到哪里去捉?怎么捉呢?”或引导孩子多看、多想,让他有话可说;还可以找几幅图片给孩子看,看后让孩子讲给家长听,引发孩子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平时要引导孩子多观察,这样,孩子的话才能逐步多起来。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家长喜欢那种俯首贴耳“听话”的孩子,家长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扯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与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同孩子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快乐。与孩子进行良好的语言交流,不但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思维的敏捷性以及与同伴之间的语言交往能力,也会使二十一世纪的孩子更聪明。

二00三年十一月

全语言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启示


-->

摘 要:在人的多种素质中,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是基本的能力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也就难以生存。幼儿语言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交流、沟通,表达意愿、学习知识都离不开语言。全语言教育思想认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内容、评价等应该是完整的、全面的,幼儿语言教育过程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关键词:全语言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语言能力

全语言教育或称整体语言教育,是近年来语言教育界较为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它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教育哲学,提出了涵盖学习、语言、课程、教师和教学的系统见解,曾引发了美国等英语系国家教育观念的转变。全语言最初用于美国中小学校教授本民族的语言艺术及其阅读教学,后来又逐渐运用到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语言教育的思想逐步传入我国。

21世纪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将高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它不仅要求能说会道,出口成章,而且要求能读会写,既能快速获取文字符号资料中的信息,又能准确、快速传递自己的思维成果,写出漂亮的文章;不仅有高超的母语驾驭能力,而且能对一门以上的外语驾轻就熟。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所以必须抓紧“黄金时段”打好语言才能基础。这就需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全面的语言活动,即全语言活动。

一、全语言教育思想的概念及其主要观点

全语言教育的理念是当代西方关于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思潮,研究成果被许多教师运用到幼儿园语言教学和课程改革中,促进了广大教师语言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全语言教育概念

全语言教育之父古德曼最早给的定义是:“全语言教育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诸多幼儿教育研究者在推广全语言教育时均认可了这一点。全语言教育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语言教育观念。简单地说,全语言教育提倡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儿童合作学习的过程。全语言教育不是一种教学法,更不是一种语言教学法。它是基于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归纳出来一系列的课程原则和教学态度,是一种教育哲学观。

(二)全语言教育主要观点

全语言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和运用中逐渐发展和完善,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和语言学习是一个整体,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去学习整体的语言。美国全语言教育思想的研究者Rigg曾指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把语言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另一位美国全语言教育思想的研究者Genesee也持同样观点。他强调语言教学应从整体着手,听、说、读、写应同时教。语言中的音、部首、字、词、片语、子句和句子都是语言的片段,而片段的综合永远不等于整体。

2.语言应当回归真实世界。古德曼认为:整体语言希望学校的语言回归真实世界,将传统的教科书、作业本束之高阁,让儿童通过读写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学习阅读和书写。当语言是完整的、真实的、相关的;当语言具有意义,且有实用功能;当语言融合在使用的情景中,语言是很容易学习的。全语言教育认为,幼儿的语言主要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使用而获得发展的,成人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作用居于第二位。

3.全语言教育认为:语言是幼儿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来建构的。全语言认为应将教师的中心舞台还给幼儿,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角,拥有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老师则只扮演引导启发的角色,也就是中介者。

4.语言的学习与儿童其它方面的学习应该有机结合。儿童的语言学习是整合的学习。全语言教育的新观念告诉人们,人的学习是符号的学习。从早期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看,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

二、全语言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启示

全语言教育的完整性、真实性等理念符合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发展的趋势,全语言教育方法侧重幼儿期语文能力的训练,通过聆听、阅读故事、唱歌、扮演角色游戏及其他沟通活动,认字、书写,学习完整、规范的语言,并用语言及文字表达思维和内心情感。

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①上街安全教育。教育小儿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和大人一起上街父母要带好孩子,指点孩子什么是安全地方,什么是不安全地方。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

②防止异物入体。教育孩子不随便把东西如小石头、花生粒、瓜籽、小纸团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发生意外。

③教育大一点的孩子,使它们懂得登高的危险。教育孩子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教育孩子不拿力所不及的东西。

④要告诫孩子,不要把铅笔、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锐的东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处跑,因为这样容易扎伤孩子。

⑤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当做面具往头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长也尽量避免将塑料袋乱放。

⑥在野外旅行散步时,教育孩子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放入口内,预防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

⑦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如何对幼儿进行开放性语言教育》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语言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开放性活动对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影响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开放性活动对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影响》,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选题的背景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教师和学生运用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交往,叫...
    2021-08-30 阅读全文
  • 舞蹈教学中的开放性原则 导读:要让幼儿自己考虑,自己进行,自己选择,从面向21世纪这一大视野出发,要培养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 开放性教学即由老师和幼儿一起设计活动、进行活动的模式。这一模式是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为基础...
    2021-05-06 阅读全文
  • 案例:开放性活动材料的应用 又上数学活动了,人手一份的教具让我准备起来苦不堪言。这次,我灵机一动:我也懒一回,让孩子们自己在班内随便找一些材料吧,省的还得做。于是,我便要求孩子随便找4件你最喜欢的材料进行4的分解组成的理解、练习...
    2021-06-09 阅读全文
  • 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我们班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以“只有一个地球”的环保主题系列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且得到了一些启示,在此,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2020-08-14 阅读全文
  • 开放性区域游戏探究四步曲 在以往的区域游戏指导中,教师总是习惯在学期初帮助幼儿创设好区域环境,准备好游戏材料,设计好游戏主题或内容,规定好游戏规则,幼儿只需进去玩就可以了。在指导中,教师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心中预设的目标或期待去...
    2019-12-16 阅读全文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开放性活动对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影响》,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选题的背景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教师和学生运用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交往,叫...

2021-08-30 阅读全文

导读:要让幼儿自己考虑,自己进行,自己选择,从面向21世纪这一大视野出发,要培养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 开放性教学即由老师和幼儿一起设计活动、进行活动的模式。这一模式是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为基础...

2021-05-06 阅读全文

又上数学活动了,人手一份的教具让我准备起来苦不堪言。这次,我灵机一动:我也懒一回,让孩子们自己在班内随便找一些材料吧,省的还得做。于是,我便要求孩子随便找4件你最喜欢的材料进行4的分解组成的理解、练习...

2021-06-09 阅读全文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我们班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以“只有一个地球”的环保主题系列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且得到了一些启示,在此,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2020-08-14 阅读全文

在以往的区域游戏指导中,教师总是习惯在学期初帮助幼儿创设好区域环境,准备好游戏材料,设计好游戏主题或内容,规定好游戏规则,幼儿只需进去玩就可以了。在指导中,教师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心中预设的目标或期待去...

2019-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