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全语言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8-26

大班语言教案。

不容置疑的是当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时,我们需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一篇教育笔记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全语言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启示”,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

摘 要:在人的多种素质中,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是基本的能力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也就难以生存。幼儿语言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交流、沟通,表达意愿、学习知识都离不开语言。全语言教育思想认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内容、评价等应该是完整的、全面的,幼儿语言教育过程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关键词:全语言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语言能力

全语言教育或称整体语言教育,是近年来语言教育界较为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它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教育哲学,提出了涵盖学习、语言、课程、教师和教学的系统见解,曾引发了美国等英语系国家教育观念的转变。全语言最初用于美国中小学校教授本民族的语言艺术及其阅读教学,后来又逐渐运用到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语言教育的思想逐步传入我国。

21世纪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将高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它不仅要求能说会道,出口成章,而且要求能读会写,既能快速获取文字符号资料中的信息,又能准确、快速传递自己的思维成果,写出漂亮的文章;不仅有高超的母语驾驭能力,而且能对一门以上的外语驾轻就熟。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所以必须抓紧“黄金时段”打好语言才能基础。这就需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全面的语言活动,即全语言活动。

一、全语言教育思想的概念及其主要观点

全语言教育的理念是当代西方关于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思潮,研究成果被许多教师运用到幼儿园语言教学和课程改革中,促进了广大教师语言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全语言教育概念

全语言教育之父古德曼最早给的定义是:“全语言教育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诸多幼儿教育研究者在推广全语言教育时均认可了这一点。全语言教育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语言教育观念。简单地说,全语言教育提倡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儿童合作学习的过程。全语言教育不是一种教学法,更不是一种语言教学法。它是基于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归纳出来一系列的课程原则和教学态度,是一种教育哲学观。

(二)全语言教育主要观点

全语言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和运用中逐渐发展和完善,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和语言学习是一个整体,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去学习整体的语言。美国全语言教育思想的研究者Rigg曾指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把语言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另一位美国全语言教育思想的研究者Genesee也持同样观点。他强调语言教学应从整体着手,听、说、读、写应同时教。语言中的音、部首、字、词、片语、子句和句子都是语言的片段,而片段的综合永远不等于整体。

2.语言应当回归真实世界。古德曼认为:整体语言希望学校的语言回归真实世界,将传统的教科书、作业本束之高阁,让儿童通过读写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学习阅读和书写。当语言是完整的、真实的、相关的;当语言具有意义,且有实用功能;当语言融合在使用的情景中,语言是很容易学习的。全语言教育认为,幼儿的语言主要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使用而获得发展的,成人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作用居于第二位。

3.全语言教育认为:语言是幼儿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来建构的。全语言认为应将教师的中心舞台还给幼儿,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角,拥有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老师则只扮演引导启发的角色,也就是中介者。

4.语言的学习与儿童其它方面的学习应该有机结合。儿童的语言学习是整合的学习。全语言教育的新观念告诉人们,人的学习是符号的学习。从早期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看,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

二、全语言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启示

全语言教育的完整性、真实性等理念符合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发展的趋势,全语言教育方法侧重幼儿期语文能力的训练,通过聆听、阅读故事、唱歌、扮演角色游戏及其他沟通活动,认字、书写,学习完整、规范的语言,并用语言及文字表达思维和内心情感。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论10年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发展


-->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10年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有关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整合的要求等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不过目前幼儿园语言教育依然存在计划性过强、过于强调语言形式的学习、语言学习活动与其他活动整合不足等问题,改进的措施主要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在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纲要》的相关内容等。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0周年;落实情况

自从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以来,我国幼儿园教育经历了一场研究和改革的浪潮。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语言教育也不例外。本文拟对10年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在《纲要》指导下走过的发展历程作一简要回顾,并分析目前语言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纲要》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新阐释

《纲要》不仅阐释了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和具体的指导要点,而且在其他相关领域的规定中提出了语言学习方面的要求。与1981年教育部颁布试行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以下简称《教育纲要》)相比,《纲要》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阐释体现出如下新的特点。

第一,进一步明确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要求。有研究者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敏感性三个方面。也有研究者将儿童语言学习的内容区分为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三类。在三种语言能力发展或三种语言学习内容掌握的过程中,语言运用的流畅性或语言运用学习内容的掌握,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根本。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敏感性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逐渐提高的,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也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逐渐掌握的。这些研究成果均反映在《纲要》的有关表述中。《纲要》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仅没有沿用《教育纲要》中“发音清楚、正确”“丰富幼儿词汇”等提法,而且降低了语音、词汇等语言形式方面的学习要求,在“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等方面明确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同时,《纲要》要求通过引导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讲话礼貌”“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回归文学作品学习的本意。文学作品学习的价值在于培养幼儿初步感知和欣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教育纲要》只是规定“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对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了“喜欢倾听”“理解作品内容”“记忆主要情节”“朗诵儿歌”和“复述故事”等要求,而《纲要》则将“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作为主要教育目标,更加强调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回归了文学作品学习的本来价值。

第三,大力强调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虽然《教育纲要》提到要让幼儿“喜欢看图书”“讲述图书”等教育目标,但没有说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纲要》则不仅提出了“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等目标,而且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第四,重视真实语言交往环境的创设。儿童语言的学习主要是以习得的方式获得的。语言习得是一个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使用并掌握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功能而不是语言的形式上,他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学习语言,而只是在自然而又迅速、流利、灵活地运用有关语言规则与人交往。《纲要》倡导“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和“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等理念,与语言习得观吻合。《纲要》提出,幼儿园语言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语言交往不仅包括教师与幼儿之间的集体和个别交往,也包括“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

第五,重视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整合。完整儿童发展的观念强调教育应当促进儿童的身体、认知、社会性等领域的全面发展以及相互间的和谐发展。课程内容之间相互整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并要求在交往中扩展幼儿的非言语经验,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这一要求在语言领域中提到了,在其他领域的相关要求中也有所体现,如在科学领域提出要引导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

二、10年来幼儿园语言教育取得的成绩

《纲要》颁布实施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纷纷组织教师学习和领会《纲要》的精神,部分省(区、市)还根据当地实际先后制定了《纲要》的实施细则。梳理发现,10年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第一,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是10年来幼教界关注较多的一个问题。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对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探讨真实而又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的创设方法等方面。实践领域所做的努力则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重视利用一日活动中的不同环节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流。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入园、区角游戏后的小结、活动间的过渡环节等都是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真实情境。教师开始主动与幼儿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也有意识地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经验,分享自己的快乐。

(2)语言真实交流的气氛已经初步形成。教师的提问经常是为了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为了检查幼儿掌握知识的情况;很多幼儿不再只是凭借回忆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是常常凭借想象、简单推理等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幼儿不再是千篇一律地学习按照统一的方式记忆图片内容,而是借助图片进行合理的想象,创编自己的故事;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告诉幼儿画面上的内容,而且鼓励幼儿预测随后的故事情节,或者比较分析画面内容与个人已有经验之间的关系等。

(3)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现在,教师时常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与以往经常见

到的单纯要求幼儿练习、记忆词汇、句型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例如,教师经常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用和别人不一样的语言描述一件事情,仿编或续编故事情节等。

第二,早期阅读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幼教界一直受到“早期阅读等于识字”和“幼儿不适合识字”等观点的影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少量研究涉及到早期阅读,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例如,黄人颂、卢乐珍研究发现,幼儿早期识字与小学一年级结束时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周兢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行为的教育活动,并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特点、目标、内容和设计等问题。㈣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对当时的早期阅读教育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拨乱反正的作用。

《纲要》颁布实施以后,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探索者,都对早期阅读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理论研究方面,早期阅读的内涵已经被基本厘清,对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发展规律的研究也有了较大进展,早期阅读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入学后的学业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借助图片或文字与他人交流的过程等观点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在实践探索方面,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开展了形式不同的早期阅读活动,如定期读图画书给幼儿听、开展前阅读或前识字活动等。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多数教师开始注意引导幼儿与图片或文字互动,如引导幼儿借助画面内容预测故事情节,鼓励幼儿整体认读图画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字,支持和引导幼儿围绕某些感兴趣的话题制作图画书等。

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

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在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我市开展了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与实施竞赛。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的体现了以幼儿为本。但同时也看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在活动目标方面

(一)语言活动目标定位不准确。一是不能突出领域目标。有的活动过于追求情感目标,如在故事教学中,忽略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的培养,很多语言课上成了社会课,凸显情感教育目标,忽略语言教育目标。领域内容不突出,大拼盘现象时有发生。在语言活动中教师注重了整合各领域的教学内容,但内容分配过于平均,领域内容不突出。二是目标表述不够准确。以长效目标代替具体目标,注重知识技能,淡化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强,笼统空泛,贪多、求全。不论是看图讲述还是故事课,教师都在一节活动中完成。导致一节语言活动容量过大。

(二)忽略文学作品中美的体验和感受。幼儿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理论表明,幼儿文学作品是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和审美理想,通过艺术语言塑造形象,描绘意境,表达情绪来反映现实,集中表现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教师应重视引导幼儿体验和感受文学作品中优美深邃的意境,节奏分明、如吟如唱的韵律,获得美的熏染和享受。但有的幼儿园引进大量的文学作品,却将作品中的字词句单独提炼出来,过分强调幼儿识字、认字及句型训练,忽视审美教育,或被僵化地“注入”教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问题二:重“形式”忽略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追求形式花样的翻新,超过活动目标的落实。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新、奇、特,活动形式设计过于花哨。如教师让孩子一会儿随音乐跳、一会儿‘表演,却忽略了活动目标的落实。有的课程导入环节过长,有些过渡环节和课题关系不大,还有些中间环节对目标的落实并没有起到有意义的作用。

(二)重“教师讲授”轻“幼儿表达”。老师在活动中为了顺利的完成教学,始终把孩子框架在自己预设的思路中,不敢让孩子大胆的尝试表达,教学过程的展开仍然是教师的高投入,高消耗,一言堂。

(三)重表面内容,忽略深层内涵研究。很多活动中,教师没有更好地发现和挖掘教材。只注重到教材表层所描述的事件,忽略较深层的内涵和事件之间内在关系。

问题三:忽略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幼儿园语言活动包括:儿歌、故事、讲述、阅读、谈话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注重故事、儿歌、看图讲述教学,忽略谈话活动和阅读活动以及排图讲述、续编故事等,不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其实,不同的语言活动发展幼儿不同的语言能力,谈话活动重点是培养幼儿愿意倾听的态度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及跟随话题谈话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运用语言的经验。

问题四:绘本教学流于形式

(一)对绘本教学认识不足。绘本教学究竟要发展幼儿哪些方面的能力?绘本教学的价值是什么?一些教师根本不清楚,只是盲目跟风。导致绘本活动“四不像”,既不是故事教学,也不是看图讲述,更不是阅读教学。

(二)绘本教学所占比例过大。我们深入各县(市、区)总计听了50多节课,绘本教学占了60%。有的园把绘本教学作为特色课程,有的甚至以此为切入点,代替幼儿园课程。

(三)绘本教学不能与亲子阅读、区域活动有机整合。很多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仅仅满足于一节课、一个活动,没有和区域活动、亲子阅读很好整合。导致绘本教学流于形式,不能实现绘本教学的目标。 学习贯彻《指南》和《纲要》,就是要把握领域教学的核心价值,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方面的修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全语言教学理论探索


-->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全语言教学理论探索》,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在户外游戏时段增加读写材料。全语言教育家指出幼儿功能性书写的需求,尤其是做表格及书写指示的需求,会延伸到户外游戏中。

全语言已成为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的代表性理论,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成为幼儿及小学课程的一股潮流”。“whole”的原意是“所有的、完整的、完全的”,是针对语言及语言学习而言的,这个词很好地体现了该理论的核心精神——语言是完整的、整体的,不可分割成孤立的语音、字、词和句子片断;语言的学习也是完整的,应包含对学习者个人有意义的语言而不可被划分成内容或技巧的部分;语言的学习应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完整的语言观的统领下通过整合的语言学习逐渐建构起来。研究全语言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幼儿语言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可以借鉴的实践模式,并发现其对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启示。

一、全语言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全语言理论受主张自然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哲学观、主张整体化的课程观、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及生成读写的影响,尤其是后两者对全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影响较大。

(一)主张自然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哲学观全语言主张自然的、以儿童为本位的观点可追溯到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卢梭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本位,顺应自然。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应让儿童获得直接的经验,使其各项能力得到自然均衡的发展。福禄倍尔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引导幼儿天赋能力的发展,发展其内在的本性与潜能。杜威主张教育的本质就是生长,儿童的生长应以儿童为中心,依照其兴趣与能力来培养,并注重做中学。

(二)主张整体化的课程观对全语言课程的整合观有很大影响的是杜威的课程观点。杜威认为学校应重视课程整体化教学,应把数学、历史等科目联系起来,并按照这些科目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联系的方式来组织。

(三)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儿童语言获得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是建构的过程,这为全语言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既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生理成熟与认知的发展,更需要在交往中进行;儿童是积极主动的语言建构者,语言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习得来的,而是在儿童的当前认知机能与当前语言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的;语言获得和通过语言学习是统一的。

(四)生成读写(EmergentLiteracy)新西兰学者玛丽·克雷(MarieClay)1996年在其博士论文《生成的阅读行为》(EmergentReadingBehavior)中第一次使用了“生成读写”一词。持生成读写观的研究者认为“Emergent”即“生成性”这个词很好地体现了生成读写的核心精神:成为能读会写的人是一个连续的生长过程。古德曼(YettaGood—man,1986)曾将这个过程形象地比喻为“不断成长的大树”。

生成读写的主要观点如下:

1.儿童学习读写和学习口语一样是在生活中进行;2.读写发展是一个社会历程,人际互动关系是幼儿早期读写发展的社会基础:

3.幼儿是读写学习的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4.阅读和书写相互关联发展。

二、全语言教学理论的特点(一)完整性完整性是全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指的是语言本身的完整性和语言学习历程的完整性。、1.语言本身的完整性全语言理论认为学习语言首先要保留语言本身的完整性,传统语言教育的由下而上的学习观(学会了每一个部分,就学会了整体),强调学习语言的细节,忽视意义的沟通??这都是与孩子们先前由口头语言经验所发展出来,有关如何写具有功能性的完整文章的概念前后矛盾的。因此,全语言幼儿园提供给幼儿完整的语言材料,例如,完整的句子、文章、语言事件的对话等,强调通过完整的文学作品来陶冶幼儿的情操,使幼儿获得信息及完整文章的概念。其次,全语言理论认为,每一种语言形式对使用者而言都是一组可贵的语言资源;说话方式不同的4月1.人,语言能力并非有高下之分。

因此,要保留语言的完整性,不能因为说鼯者缺乏社会地位,就不认同某些语言、方言和特定的语言形式。

2.语言学习历程的完整性全语言教育家认为听说读写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是统整的。例如,古德曼曾指出所谓必须先学会阅读,然后才能学习其它事物,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幼儿借着语言学习各项事物的时候,同时也学会了听说读写,以及语言本身的形式结构。这三件事同时发生,而且发生在真实的语言事件中。因此,全语言幼儿园让孩子因为需要而从事听说读写的活动,进行整体教学。

(二)真实性真实性是全语言的本质.包括语言本身的真实性和语言学习的真实性。

1.语言本身的真实性全语言认为传统的语言教育提供给幼儿的是属于他人经验的语言,与幼儿的实际生活不相干,不具任何社会功能;应提供给幼儿属于自身经验的,与其自身相关的、具有社会性功能的语言。

2.语言学习的真实性在全语言幼儿园里,全语言教师采用的是来自于生活的各式各样真实的材料,并让幼儿在参与阅读及写作的真实情境里,自然地学到阅读及书写的概念。在全语言课程中这种真实性主要表现在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游戏中自然地获得语言。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


-->

【摘要】: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展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是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扩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期,发展孩子口头语言是培养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语言教学、能力、培养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由此可见,语言环境对孩子是何等的重要。优秀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适时训练的结果。在幼儿园中,如何创设适宜的环境氛围,着力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促使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分析教材要透,注重提问的设计。

要明确教材仅仅起一个桥梁作用,主要是决定于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为教材的内容服务,要注重对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听懂作品,并善于把握整体信息。提问不能过于模式化,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体现在提问上,你给孩子多大的展示空间,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在提问的设计上能大则大,能变则变。同时还要鼓励孩子有问题可以提,这样不但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还能使教师的教育针对性更强。作为教师要有找到孩子原有“点”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提问要注重个体差异,要符合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注重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幼儿具有积极参加语言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幼儿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创设情境,构筑语言学习的新舞台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运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创设让幼儿“有话可说”的教学情境,就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掌握幼儿特点,给幼儿提供听的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对幼儿训练听的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听的习惯,对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内容同样对待。教室的摆设、教具等

都可作为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素材,让孩子在训练中提高动手能力,对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维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语言情境,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有了说话的机会和说话的内容,而且,这种形式,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我带的是小班,针对小班年龄特点,我经常给予主动与老师交谈的孩子以表扬和拥抱。这样做以后,他们都非常亲近老师,都主动地将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不高兴都与老师讲。孩子们与人交往的意识有了,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效果非常好。

三、沟通心灵,撩开语言学习的灿烂天空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是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的事业。是的,心与心的交流,是教学天国里最美的景致。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循循善诱,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如果只顾“齐步走”、搞“一刀切”,那么就会伤害到许多幼小的心灵:进步快的“吃不饱”,进步慢的则跟不上。尤其对一些“后进”的幼儿来说,由于教师的一时疏忽,教学策略上的“粗枝大叶”,说不定,从此就会了断了孩子语言学习的兴趣与愿望。举一个例子:当我每次组织孩子听录音故事的时候,我经常这样边做动作边说:“插上电源,再按键,好听的故事就出来。教师的多次重复,孩子们就自然而然会说这句话了,不会再对我说:“老师,这个,这个。”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此外,我还注意用文艺作品来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不能只限于短句练习,学好短句的目的是为今后连贯性的语言打好基础。还应该用一些文艺作品,如语言形象、艺术性强的儿歌、诗歌和故事等,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将难发的音编成儿歌教给幼儿,并在开放日时进行表演,与家长配合练习。

四、走向生活,寻找语言学习的活水源头

语言,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很显然,语言教学的瞄准点应该是教学实践。语言是人们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工具。人们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积累各种精神财富都主要利用语言来完成。为了引领孩子走向生活,在天广地阔的生活空间里,寻找学习的活水源头,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孩子的个性化语言的发展,撩开语言学习的新天空,让每位孩子头顶灿烂,心境爽朗地、饶有兴趣地去学习语言,热爱语言。如每周可举行一次活动,活动形式应丰富多样,有:新闻角、口述稿、绘画日记等,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这是孩子们“亮相”的大舞台,也是语言训练的极好机会,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把自己在一周的所“得”,全心全意地捧到同伴和老师的面前,这样,每一次活动,就显得特别生动有趣,因为,这

一天是孩子捕捉“语言”的好日子。通过交流,既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潜意识地培养了幼儿关心周围事物变化的习惯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孩子们已不把学习看作负担,而处于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的境地。因为,这样的学习,使他们轻松愉悦,乐趣无穷。

幼儿语言教育略谈


-->

幼儿期是人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词汇量日益增加,通过发展,孩子可以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现代理论告诉我们: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因此,幼儿语言的培养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现就语言教育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选择内容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从伊呀学语到规范用语的过渡期,这一时期,语言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从儿童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广而浅”地选择教育内容。如:小班可选择“我的家”、“扮演爸爸、妈妈”、“玩具展览”;中班可选择“能干的手”、“有趣的书”。大班可选择“生活中的数字现象”、“钱币”等。这些来自于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都是孩子相当熟悉的,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能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处理有关信息,加以整理组织成较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又引导儿童对自身及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

当然教师也可选择幼儿可以理解的社会信息为教育内容。如:“天气预报”、“交通规则”等能让幼儿感到新奇的内容,由于新奇,孩子们极愿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也常常为之引发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这类语言活动不仅使儿童的语言得到发展也使其社会性情感得到完善。

二、以读引趣

勿庸讳言,源于生活的内容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幼儿语言的培养有直接的帮助作用,但那是低级的。如果上升到理性的、文字经验的交流,则是高级的,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和更高形式。所以,引导孩子兴趣盎然而广泛地阅读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必然。在具体的教育中,可以有以下做法:

1、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图书架,提供大量适应5、6岁幼儿阅读的材料。来园、自由活动、点心后、离园前,积极鼓励幼儿自己翻翻图书。

2、为幼儿订阅大量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彩图幼儿故事100集》、《幼儿识字》、《好儿童》、《娃娃画报》、《小青蛙故事报》等等。如此之多的花花绿绿的图书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对他们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事实表明,有效的阅读必然带来读后迫切的语言交流,虽然有时表达不畅,但那种愉快的表情所显示出的深刻体验无疑极大帮助了语言的发展。

三、活动发展

活动,能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可组织观看录像、投影,开展语言游戏等。

如组织观看录像,我都在活动以后,让幼儿讲讲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情节或某一片段。如观看了录像《淘气的金丝猴》后,我就问幼儿:“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段?”“我最喜欢金丝猴用石头狠狠地砸豺狗这一段……”孩子们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同时我还组织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幼儿有表情地学说角色间的对话。在说、演中,孩子的语言能力无疑得到了提高。

语言游戏,是教师为幼儿准备一定的语言材料,模拟和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使幼儿能在游戏中触景生情,边玩边说,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如开展的“说广告”游戏中,孩子们常喜欢用积木搭成电视机,然后身临其境地边编边演,解说产品的性能,有时他们还学着电视广告中大人的样子,两人或三人合作编说广告词。语言游戏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才能。

四、多方训练

多字口头造句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语言的自觉性和完整性,还能够培养幼儿语言的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长期坚持训练的幼儿,词汇量丰富,表达清楚,口头语言能力很强。?

训练幼儿多字口头造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的三个方面:第一,指导幼儿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造句。尽管我们给出的几个字词可能是毫无关联的,但是要让幼儿围绕着一个中心来造句,决不能每个字造一个单独的句子。只有幼儿真正达到了把所给出的几个字词造出了围绕一个中心的彼此有关联的多个句子,才能认为这个阶段的训练有了成效。第二,指导幼儿造出内容完整的句子。实践中发现,不少幼儿造句时常常只注意把所给的几个字词都用到,却忽视了整个内容的完整性,常有头无尾或无头无尾,这样的造句也是失败的。第三,指导幼儿造句的内容要丰富、广泛,不要限于一、两个熟悉的情节。例如,有些幼儿对于所给的不同的字词,都用同一个内容,这样造句是容易些,但对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利,会使幼儿变得懒惰、呆板、缺乏灵活性,很难培养出丰富中的语言词汇和出色的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语言的训练是幼教工作者面临的第一课题。只有多方重视,训练到位,幼儿的表达才会丰富起来,语言才会变得灵活、生动、准确而充满智慧。

如何对幼儿进行开放性语言教育


-->

一、创设开放的可沟通的交往环境

(一)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而良好的师幼关系、亲密的同伴关系则是沟通交流的前提。教师如果用真诚的眼光同孩子交流,仔细听孩子的每一句话,给孩子不断的鼓励、支持,孩子在民主、友爱的氛围中无压力、无拘束,自然有话就敢说、喜欢说。

(二)注意有效沟通

创设语言交往的氛围时,应注意沟通、交流内容的有效性。一次笔者发现我园一位年轻教师组织区域活动时,幼儿在活动中交流的声音很大,为了不影响其他幼儿,这位老师想提醒这些幼儿要轻声交流,却问谁在讲话,几个张口讲话的孩子立刻紧张地闭上了小嘴。这位老师的做法就是没有注意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反而阻碍了幼儿之间的交流。如果教师在一些场合中没有考虑孩子的思维特点,用反语或幼儿难以理解的语言批评指责幼儿,幼儿往往不能及时领会,这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三)让每个幼儿都有交流的机会

在日常语言交往中,观察同龄幼儿讲述同一件事,我们不难发现幼儿们在理解能力、用词及表达方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为了提高幼儿的交流兴趣、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差异表现,在幼儿园力争为每个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同时根据每个幼儿语言交流的能力,要求家长在家里给予配合,多给幼儿创造交流的机会。

二、组织开放的可探索的语言活动

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能使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从而增长其见识,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在一次外出春游时,中班陈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春天的变化,突然一位孩子掀起衣服,要让自己的肚脐眼儿也看看春天,所有的孩子好奇地跟着学,老师随即让幼儿闭上小眼睛,用肚脐眼看看春天是什么样子,小朋友都说看不见。老师便请孩子们把肚脐眼藏起来,用小眼睛看看春天是什么样子,这时孩子们都兴奋地说:看见了绿绿的草,看见了美丽的花……每个幼儿都争着讲自己的发现。陈老师在对孩子们的发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外,并没有忽视幼儿对肚脐眼儿的兴趣,她从肚脐眼儿有何用处引发了幼儿探索人体奥秘的主题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提问特别积极,生成了许多新的主题。在幼儿生成的主题中,孩子们常常会提出许多为什么,教师可趁机启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又回答了许多个为什么,这一过程不但丰富了幼儿的语言经验,还提高了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促进幼儿语言全方位发展

(一)力求语言教育内容多样化

我园改变了过去在学期初把一学期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做一个总体安排便依计划执行不变的做法,而是同时结合幼儿生成的主题来确定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我们将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穿插进行,做到既突出主题又能使各种形式的讲述、朗诵、文学活动等间隔进行,从而丰富了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幼儿园语言教材的灵活性,要求教师要更快地提高自身素质,既紧跟时代的步伐又根据幼儿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创编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根据幼儿的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发挥或改变,都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追求语言教育形式多样化

一是可将正规的语言教学活动与语言区域游戏活动紧密结合。如以诗歌“春天的秘密”为主题的综合教育活动,有找春天、画春天、说春天、学习春天作品等系列活动,幼儿在这些活动中既可以获得有关春天的知识,也可以学会欣赏有关春天的文学作品和表现春天的艺术手段。在正规的语言活动中以幼儿的亲身活动来建构语言教育内容,可以运用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形象的课件让幼儿观察,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将看到的内容按一定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达;或将具体的行为与说联系起来,在做中诱发幼儿说的愿望,在说中进行语言表达的练习,使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幼儿在可做的范围内进行语言表达。也可以议议说说。活动中除了让幼儿对某问题进行讨论外,还可让幼儿就各自的表达方式进行评议,在这样一种平等的关系中,幼儿有话敢说,在互学中也找到了乐趣。

浅谈幼儿早期的语言教育


-->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是我国幼教界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

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

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通过半年的实践,我认为"帮我早读书"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这套教材图文并茂、语音规范、语义浅显、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

二、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幼儿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三、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的组成,不只是一个地点、一本书。人,才是引导幼儿学习“与书对话”的关键,整个阅读行为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交往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与幼儿建立了“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读些书给幼儿听听,引导他们选书、看书、读书;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阅读延伸活动。并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交流。通过这些努力,发展了幼儿的阅读技能,使幼儿产生了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

我们还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亲子课堂”的形式,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了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在有空闲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常常会给自己的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能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儿读物。有的家长还很善于引导自己的孩子,在讲完故事后一起交流感觉;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动动脑筋;或者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等。我们的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亲密、和谐。

通过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幼儿互动”的阅读关系,幼儿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他们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心和自主精神,阅读真正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里,处处都有幼儿阅读的机会和内容。把握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发展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独立性、好奇心和创造性个性,促进他们个性的和谐发展。认常见的文字标识等。由这些要求可以看出,儿童的语言教育在学前教育时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会了说话,幼儿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自由交谈,才能更好的认知、感知、接受和再创造。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得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1.学前儿童期是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心理学研究发现,4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语音进步最明显。

回归本源的幼儿语言教育


-->

回归本源的幼儿语言教育

针对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活动类型单一化”“教学活动中缺乏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等问题,为更好地实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2015年7月9~12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了第七届全国幼儿语言教育研讨会。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近500名幼儿语言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专家讲座带来了国际视角

本次研讨会邀请4位国际知名教授作主题报告。在题为“在谈话中学会谈话”的报告中,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Catherine Snow教授从不同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家庭中幼儿词汇量发展的巨大差距出发,讨论了成人在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其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在题为“汉语儿童语法和叙事能力发展的研究与评估”的报告中,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的金立贤教授报告了对马来西亚学前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教育实践介绍了汉语学前儿童语法和叙事能力评估的工具。美国密歇根大学的Twila Tardif教授在题为“早期儿童双语学习的研究进展”的报告中,比较了浸入式和翻译法两种学习方式在幼儿早期双语习得中效果的差异,分析了早期双语学习的基本方式,强调了成人积极言语在幼儿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周志颖教授通过现场展示,直观形象地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在早期儿童阅读教育中的运用。

主题报告给与会者带来了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路。

会场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

本次研讨会组委会专家对征集的论文进行了多轮认真、负责的评选,共选出32篇教育论文和78篇活动设计在研讨会上安排了口头语言交流和海报交流,分别围绕“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八个主题。本次研讨会首次采用“海报交流”形式,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教师们制作的海报简洁、清晰、明了,与会者对于这种新的交流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活动展示提供了实践指南

本次研讨会精选31个语言教学活动,在10所幼儿园进行了现场展示。这些教学活动涵盖了幼儿语言发展的多个领域,在活动内容上,充分聚焦了汉语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在教学策略上,注重幼儿主动学习这一学习品质的形成,注意引导幼儿获得语言学习的乐趣;在师幼互动上,通过教师积极、鼓励的态度,通过有趣的活动环节,做到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从事幼儿语言教育研究的专家们结合《指南》对展示活动作了精彩点评。

大会还邀请三位特级教师进行了集中教学展示。来自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吴邵萍老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在家好还是在幼儿园好”的辩论话题,聚焦幼儿辩论核心经验的提升。浙江绍兴柯桥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的陈宴老师在文学作品《亲爱的小鱼》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有感情的朗诵、多向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对作品中文学语汇和深层含义的理解。山东淄博市实验幼儿园的王艳君老师在故事学习的基础上,在模拟的“动物法庭”中提升幼儿辩论能力和评判性思维的发展。

专家答疑澄清了教育困惑

此次研讨会通过问题卡片的方式从参会代表中收集了85个问题,涉及“幼儿语言教育的本源”“幼儿早期识字与书写的适宜性”“幼儿语言环境的创设”“幼儿语言学习中核心经验的整合”“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策略”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在《指南》背景下,教师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和遇到的困难。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的周兢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的余珍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郑荔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幼儿园的高晓妹园长、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刘宝根副教授在会议的不同场合解答了与会代表的问题。

周兢教授在闭幕式上还就“幼儿语言教育的本源”作了进一步解析。周兢教授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教学轻学习、重知识轻经验等现象,回归“幼儿语言教育的本源”就是希望在《指南》的指引下,幼儿语言教育能重新关注幼儿多种语言学习的机会,能在“领域教学知识”(PCK)的视野下关注幼儿语言的主动学习,聚焦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从而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和教学策略真正提升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全语言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启示》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语言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论10年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发展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10年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有关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整合的要求等得到了较好...
    2021-08-25 阅读全文
  • 中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2020大全 语言能促进孩子交往的发展。重视对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能促进他主动与成人、同龄人交往,能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孩子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亲...
    2020-01-08 阅读全文
  • 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在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我市开展了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与实施竞赛。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多...
    2021-08-18 阅读全文
  • 全语言教学理论探索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全语言教学理论探索》,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在户外游戏时段增加读写材料。全语言教育家指出幼儿功能性书写的需求,尤其是做表格及书写指示的需求,会延伸到户...
    2021-08-28 阅读全文
  • 幼儿语言教育略谈 -->幼儿期是人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词汇量日益增加,通过发展,孩子可以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现代理论告诉我们: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因此,幼儿语言的培养...
    2021-09-14 阅读全文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10年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有关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整合的要求等得到了较好...

2021-08-25 阅读全文

语言能促进孩子交往的发展。重视对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能促进他主动与成人、同龄人交往,能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孩子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亲...

2020-01-08 阅读全文

-->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在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我市开展了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与实施竞赛。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多...

2021-08-18 阅读全文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全语言教学理论探索》,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在户外游戏时段增加读写材料。全语言教育家指出幼儿功能性书写的需求,尤其是做表格及书写指示的需求,会延伸到户...

2021-08-28 阅读全文

-->幼儿期是人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词汇量日益增加,通过发展,孩子可以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现代理论告诉我们: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因此,幼儿语言的培养...

2021-09-1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