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利用绘本进行幼儿创意戏剧表演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23

绘本教育笔记。

不容置疑的是当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一篇教育笔记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利用绘本进行幼儿创意戏剧表演的探索”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

利用绘本进行幼儿创意戏剧表演的探索

[摘 要] 绘本不仅可用于阅读,还能运用到幼儿创意戏剧表演中,具有其他纯文字故事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绘本能激发幼儿创意表演的兴趣;能为创意戏剧提供丰富的表演素材;能让创意戏剧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精选绘本,为幼儿戏剧表演提供素材基础;教师要注重引导,为幼儿戏剧表演搭建展示平台。

[关键词] 绘本;戏剧表演;创意戏剧

创意戏剧表演是一门综合运用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艺术,它独特的“综合性”“表演性”“游戏性”能较好地满足幼儿自我肯定、自我表现的欲望,因此深受幼儿喜欢。创意戏剧应以幼儿的参与为根本,以幼儿各方面发展为诉求。绘本是幼儿的最佳读物,其内容充满趣味性,图画具有叙事性,并能在文图的完美配合中将幼儿成长所需的道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1]这些特点使得绘本在创意戏剧中不但可以作为主题和内容的来源,还可以在表演实践中促进幼儿创意戏剧的最终生成。

一、绘本在幼儿创意戏剧表演中的价值

(一)绘本能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绘本饱含童真、童趣,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情节发展曲折有趣,简练的文字搭配精美的图画,很容易吸引充满好奇心的幼儿。好的绘本如同一件新玩具,能让幼儿不自觉地翻阅起来,一探究竟。里面环环相扣又常常出人意料的情节变化,更是容易让幼儿着迷,在绘本的故事情节中开始跟随作者提供的线索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再加上可爱生动的故事角色,幼儿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幼儿阅读完精彩的绘本故事后,也很容易记住书名,一看到绘本封面或者里面的某一页,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书名,这让成人惊讶,却客观反映了孩子们对图画书的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由于绘本在语言、情节和角色设置上充分满足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因此极容易打动幼儿,让幼儿不自觉地沉浸其中,实现幼儿与故事的身心交融,而在将身心投入到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其认知、社会情感等心理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但由于此时尚处于兴而未发的阶段,即兴趣已起,所感未尽,所以成人常常可以看到幼儿在读完绘本之后歌之蹈之,这实质就是幼儿戏剧表演的开端。

(二)绘本能为幼儿创意戏剧提供丰富的表演素材

创意戏剧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身体动作去尽情表达对剧本的理解和感受,一个完整的戏剧表演包含角色对话、旁白、律动舞蹈等,幼儿通过表演在语言、动作、情感表达等多方面均有所发展。[2]将优秀的绘本运用于创意戏据,不仅能让幼儿在表演中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意义,而且可以在语言、情节、角色形象等方面给幼儿的创意戏剧带来其他纯文字故事所不具备的素材资源。首先,绘本中的文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而且十分简练,对话语言重复性高,切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翻阅数次后,便可掌握;其次,被选为戏剧表演的绘本通常故事发展脉络清晰,富有戏剧冲突,非常适合表演对戏剧效果的要求。幼儿通过前期阅读体验之后,对故事内容较为熟悉,也容易产生亲近感。在表演时,幼儿很容易将自己与故事中的主人公联系起来,模仿绘本故事情节的发展,呈现出衔接自然的情境片段或完整表演,绘本由此无疑成了一个潜在的“脚本”,深深印在了幼儿脑海中,使得表演更加顺畅、容易;第三,绘本中的角色往往个性夸张,特征明显,动作表现性较强,尤其是主人公的体态和表情。这种直观鲜明画面带来的冲击是强烈的,也是其他文字故事所无法比拟的,能帮助幼儿准确把握好所要扮演的角色形象,从而演绎起来更加生动鲜活。

(三)绘本让创意戏剧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

绘本蕴含着三种不同类型的故事:一个是文字叙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描画的故事,一个是文图合奏的故事。这说明绘本包含着丰富的意蕴,值得细细品读。每一个幼儿都是读图的天才,每个孩子都能在绘本中读出自己的理解,反映出自身的种种生活经验。同时绘本丰富的画面语言和经常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更是鼓励幼儿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猜测故事的下一步情节,创编属于自己的故事内容。日常生活中经常阅读绘本的幼儿,通过长期的体验和积累,能够自如展开想象,变通思维也有所发展。这些对于创意戏剧的开展都是弥足珍贵的前期准备经验,能够为幼儿提供充实的创造基础。

创编剧本是幼儿真正参与创意戏剧的开始,因为剧本是后续表演编排的前提。选择绘本,可以让剧本的创编事半功倍,且内容是出于幼儿意愿的自主表达。如前面所述,幼儿猜测绘本故事情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对绘本的想象与讨论中,幼儿不断发展出新的故事“脚本”,教师适时介人引导,可以组织幼儿集体表决戏剧的情节结构,再对绘本中原有的角色形象进行增删,对原有对话进行“改造”,创造出属于幼儿自己的“台词”,如此幼儿自主参与剧本创作的过程就基本完成了。可以说,在创意戏剧生成中巧妙运用绘本,能有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从而发展幼儿个性思维,生动诠释创意戏剧表演的价值与意义。

二、利用绘本进行创意戏剧表演的策略

(一)精选绘本,为幼儿戏剧表演提供素材基础

尽管在普遍意义上,绘本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也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进行戏剧表演,更不是所有的绘本都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因此利用绘本引导幼儿进行戏剧表演的前提就是精心选择绘本。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的增加,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很多以市场为导向的幼儿教育产品并不以教育价值为终极价值追求,而只是打着教育的幌子谋求经济利益,参差不齐的绘本质量对幼儿的需要和幼儿园教育构成了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在面对琳琅满目的绘本时,保持足够的清醒。一般而言,优秀的、适合幼儿戏剧表演的绘本首先应该具有教育性,这样的绘本首先应该呈现的是人类社会各种美好和卓越的事物和情感,有良好的价值导向,而不是将纯真的儿童引向社会的庸俗和不良的情感体验;其次,绘本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单纯的逻辑叙事超出了幼儿的理解范围,并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因此在绘本主题、叙事方式、图画颜色等方面都要有所选择,应在幼儿的理解范围之内;第三,绘本要适合表演。绘本的语言风格、角色设置、情节发展和角色行为都是表演的基础,因此要选择能引起幼儿兴趣、具有较显著行为特征的绘本

(二)注重引导,为幼儿戏剧表演搭建展示平台

绘本只是提供了戏剧表演的基础,要完成完整的戏剧表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研究认为,创意戏剧有对话式、哑剧式、舞蹈式、组合式。[3]实践探索表明,幼儿的创意戏剧表演需要音乐、舞蹈等元素的参与,才能更好地渲染气氛,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表演的前期准备。教师应该在戏剧表演前找出多种风格区别较为明显的音乐,引导孩子通过倾听、比较、讨论等方式来为不同的故事情节、角色行为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其次,对绘本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只有在充分理解绘本的基础上,幼儿的创意戏剧表演才有现实可能性,因此教师要带领孩子们读绘本,只有在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主题,深化对故事角色和情节的认识,进而将绘本中的情感迁移到自己的表演行为之中;第三,应对绘本进行改编。教师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场地设施、舞台条件等对绘本的故事情节与角色行为进行改编,创造出属于幼儿自己的“台词”与情节,由此幼儿自主参与剧本创作与表演的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总之,幼儿园利用绘本开展创意戏剧表演,首先要能让幼儿感兴趣,有强烈的表演欲望,然后在熟悉故事内容和情节的基础上,通过改编以切合幼儿能力和需求的方式呈现完整的表演。但绘本不是剧本,儿童不是演员,创意戏剧不是为了戏剧而表演,而是为了儿童的成长。[4]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把握好绘本的教学,同时又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引导幼儿根据绘本的情节和角色设计进行改编活动,从而在创意戏剧的表演过程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利用文学作品促进幼儿口语表达


-->

利用文学作品促进幼儿口语表达

幼儿的语言学习是与身边的环境和事物紧密相连的。幼儿利用自身的各种感官感知周围一切事物,继而发展自己的语言。

在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利用能够被幼儿接受和理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一过程要坚持多看、多说、多练的原则,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和能说的良好环境。

家长首先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画面色彩鲜艳、故事活泼有趣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不仅文字要易于被幼儿模仿和复述,而且故事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进行想象和讨论。

阅读的第一阶段,可以让幼儿模仿和复述作品中的语句。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就是一个易被幼儿模仿的故事。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爷爷一定有办法”,“翻过来,又翻过去”,“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等词句,让幼儿从最初的乐于模仿,渐渐发展为掌握这些词句并运用。再如儿童诗《春雨》,“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幼儿在阅读之后都能够模仿复述。有些优秀的短文可以让幼儿背诵,借以熟悉规范的词语和语句结构。在幼儿语言的早期学习阶段,背诵和模仿句子造句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阅读的第二阶段,根据幼儿阅读的接受情况和阅读经验,可以引导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和再创造。在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后,可以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继续进行诸如“爷爷每天会和约瑟做什么”、“爷爷要带约瑟去哪里”、“种子发芽之后会怎样”、“梨树开花之后会怎样”的讨论。让幼儿有话可说,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思维发展。有的幼儿常常会一本书一读再读,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逐渐加入对词语和情节的理解,继而增加对故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让幼儿从模仿故事词汇的发音慢慢向复述故事、讨论故事人物特点、情节发展等过渡。例如在阅读《我爸爸》时,可以先让幼儿熟悉画面和人物,复述每一页的文字,然后让其联系自己对爸爸的了解,与书中爸爸的表现做比较,说出自己爸爸的特点。

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对幼儿的提问方式。提问一定要让幼儿有话可说、愿意多说。例如阅读《彩虹色的花》时,不要问“彩虹色的花有几朵花瓣”这样的问题,避免幼儿用数字进行简单地回答,而应当问“彩虹色的花有什么颜色的花瓣”,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熟悉色彩的名称,还可以尽可能多地进行对话。《爷爷一定有办法》也同样如此,阅读时尽量少问“这幅画上有几个人”之类的问题,可以问“这幅画上有爷爷,还有谁和谁”,接着问:“爷爷知道约瑟的纽扣不见了,是怎么表现的?妈妈呢?奶奶呢?”这样的问话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语句连贯起来,而学会连贯的口语表达方式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所谓创造教育,简而言之是指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

具体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方法,发展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素质、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对幼儿而言,创造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通过创造性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素质,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

近年来,幼儿创造力的理论探索、培养开发成了研究热点。

虽然幼儿创造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有所拓宽,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急功近利,过分炒作,认为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间,人人是创造之人。

”这一观点使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幼儿创造教育的“基础性”,认识到幼儿生活中的处处创造,不仅研究语言、思维领域的创造性,而且还研究艺术、社交活动、环境对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但是幼儿创造教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表面的描述阶段。

在许多教育者看来,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培训”出来的。

所以,人人都谈幼儿创造教育,个个都谈如何培养、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口号化,形式化的推广某种方法。

实际上,这样会使幼儿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强制达到,致使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空间。

误区之二:把创造力的培养等同于创造技能的培养。

面对新世纪创造教育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均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作为不可缺少的目标,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的片面理解以及受到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影响,往往不顾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只一味地强调创造教育就是在原来教育的基础上搞点小发明、小制作。

强迫孩子动手“加工”已做好的成品或者搞一些动手能力的评比,借以展现幼儿的“创造力”。

如果孩子的动手能力强,便会称孩子为创造天才,而那些动手能力稍差和不会“加工”的孩子,会被老师批评:“看你笨的,不会创造,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做,你还能干什么!”这样断然地将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划等号,只会颠倒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创造想象、创造精神在培养幼儿创造力中的地位。

误区三:把创造思维等同于求异思维。

在幼儿创造教育中,老师为了培养幼儿“标新立异”的创造力却常常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地追求求异思维。

笔者曾经去一所幼儿园见习,当时在上美术课,老师正教幼儿画小兔子,黑板上挂了一幅范画,所有的孩子都开始画了起来,老师在巡回指导时有些刻意地要求孩子画出与范画不一样的画:“红红,你怎么和老师画的一样,你不会自己想一个别的样子!”“亮亮,你怎么和丽丽画的一样,快改了!”。

老师对与和别人不一样的画,在评价时,会大大鼓励,表扬幼儿,而对于相似的画,则反应平平,甚至有些埋怨,这难道是我们的创造教育吗?未免有些太刻意了,这样只会将“求异”变为一种目的,一味强调求异思维也会导致教育的偏要。

幼儿天生就具有创造性,他们的行为和做事情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当学龄前儿童进行发散思维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应该得到鼓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具体帮助幼儿表现和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

●创造心理安全的环境,帮助幼儿适应变化。

使幼儿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会受到打击和嘲笑,验证自己想法时不遭到孤立,能够在与周围环境不断交互作用中,显示出创造性的潜能。

●帮助幼儿认识到有些问题不是很容易能回答得出来的。

这可以避免焦虑情绪的出现,从而激发创造力的发展。

●鼓励幼儿去寻求多种答案。

使他们能对自己提出的答案进行比较,找出最适合这种情景的回答。

●奖励表现出创造性的幼儿。

让幼儿认识到他们创造性的观点以及大胆、出奇的想象是受大人重视的。

●帮助幼儿体会创造带来的快乐。

要让幼儿发现,在做某些事情时,自己能找到答案是件有趣的事情。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积极地参与活动,使其创造的智慧和结晶在环境的刺激下激活起来。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当孩子由原来喜欢质疑到“没有问题”,由入学时的“问号”到毕业时的“句号”,无不说明幼儿创造能力是能够开发也是最容易受压抑和挫伤的。

让我们珍惜这种创造的存在,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迈好这关键的一步,使孩子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不知道本文“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在创造性故事表演游戏中促进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

在创造性故事表演游戏中促进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以听、说、读、写为主要途径的语言教育模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革。如何支持幼儿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广泛习得语言,并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已成为学前教育语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热点。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附属实验园在多年语言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新观念指导幼儿园故事表演活动的开展,挖掘故事表演游戏中蕴含的语言教育资源,从表演故事的选材、表演游戏的指导、幼儿创造性表演活动的支持等方面人手展开研究,探索出一套支持幼儿丰富文学语言、发展交往语言、建构个性化语言的语言教育指导体系。

一、选择适宜的表演游戏素材,丰富幼儿的文学语言经验

好的作品是儿童开展故事表演游戏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吸收文学语言,课题组从中外儿童文学库里选择了四十余个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故事,并对他们的语言结构、文学特质、角色特点、情节类型等进行深入分析,在表演故事的选材和欣赏方面实现了两个转变。

(一)转变选材视角——从单一到多元,为幼儿营造真实丰富的文学欣赏环境

什么是适宜表演的儿童故事呢?研究之初,按照传统视角,老师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些经典儿童故事让孩子欣赏,这些作品通常具有角色个性鲜明、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等特点,如《小兔乖乖》《拔萝卜》《小熊请客》《三只蝴蝶》《小马过河》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老师们为了给幼儿创造更加丰富的文学环境,不断转变视角,拓宽题材类型,并挖掘出不同类型题材对幼儿语言经验的不同作用。

选择诙谐幽默的童话故事——感受叙事方式的多样性。儿童天生具有对荒诞故事情节和有趣语言材料的幽默感,许多外国童话故事往往突破传统的“一个故事讲一个道理”的束缚,更为幼儿所喜爱。我们为中班幼儿选取的《大嘴蛙》,讲述了一只爱说大话的青蛙最后撞上了鳄鱼的诙谐故事,结局的出乎意料让幼儿忍俊不禁。我们为大班幼儿选取《长名字,短名字》的有趣英文故事,讲述一对中国兄弟,哥哥名字短,叫Sam,弟弟名字非常长,叫Nekkinekkitermbono SO rembooo ma mu—echi gamma gammagu—tchi,长名字给弟弟的生活带来了大麻烦,最后故事幽默地调侃道:“从此以后,中国人就不再取长名字了。”孩子们对这种文化比较非常敏感,常常听到他们在生活环节不停地复述故事对白,甚至把自己的名字嫁接到长名字中间,从中体会到了语言游戏的快乐。

选择画面丰满的绘本故事——体会文字想象的乐趣。传统的文学故事欣赏往往以听为主,丰富多样的绘本故事能给孩子们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绘本故事有很多内涵都融入画面之中,幼儿要去观察、猜测、想象和增添对白,有更多语言想象的乐趣。以绘本故事《大灰狼娶亲》为例。故事以大灰狼猜想盖头下的新娘是谁为主要线索,一页一页的画面中,新娘逐渐露出了手、尾巴、牙齿——原来也是一只大灰狼,这样的情节让读者的心被牵动、被吸引,而大灰狼和新娘的对话却没有在文字中体现出来,给孩子们留下了想象和表达的空间。

选择情节凝练的寓言故事——丰富口语表达的空间。寓言故事由于语言简单,情节凝练,孩子们在欣赏和表演时空间更大,作为大班创造性表演的素材具有独特的优势。以经典寓言《盲人摸象》为例。孩子们从起初模仿盲人的动作,到自主增添表演角色(大象、养象的人),自己增添对话(用已有的语言经验描绘大象各部分的外形,如象牙像胡萝卜、香蕉;后背像山、床;脚趾甲像小石子;耳朵像书、簸箕等),充分体会到了语言创编的快乐。

(二)转变欣赏方式——从教师到幼儿,支持儿童个性化地吸收文学语言经验

文学故事的欣赏方式往往是教师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引领幼儿进行欣赏或复述。我园在引导故事欣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生活中理解、体验作品;结合个体的兴趣爱好迁移作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和改编。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故事——帮助幼儿丰富语言。文学故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每一个作品的含义,教师充分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和感受。如改编的英语《老鼠嫁女》的故事中,为了帮助幼儿探讨人物的性格,丰富词汇,让单一对白更丰富,老师带领幼儿讨论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诠释鼠爸爸、女儿、大风、墙、太阳等角色的重复台词,幼儿在讨论中说出了“帅气,绅士,糊涂(鼠爸爸);可爱,美丽,温柔(鼠女儿);温暖,霸气(太阳);骄傲,狡猾(猫)”等不同的形容词。

搭建开放的欣赏平台——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后,通常会采用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故事的独特想法。这些讨论包括变换方式复述台词、改编自己喜欢的台词、评价自己喜欢的角色等等。如在传统故事《小熊请客》中,幼儿就大胆提出:“小狐狸为什么就不能到小熊家去做客,她如果已经改正自己好吃懒做的缺点了呢?”带着这样的质疑,《小熊请客》中演狐狸的小朋友为了能去小熊家,创造出狐狸“怀孕了”“腿受伤”“胳膊骨折”等不同情节,来博取小动物的同情。

支持语言经验的迁移——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文学故事中,除了已经成型的剧本之外,故事要改编成可以表演的剧本,都要增添很多的对白或旁白,这就给孩子进一步灵活运用语言提供了机会。在大班故事《小壁虎找尾巴》的表演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将故事改编成剧本,于是就有了小壁虎出场的台词:“我是一只小壁虎,今天运气真不好,出门遇到一条蛇,一口咬断我尾巴,没有尾巴可不行,我要去借尾巴!”“幸亏我遛得快,没把我一口吞进肚”等等。

二、开展自由自主的表演游戏,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在故事表演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围绕故事中角色的分配、表演规则的制定、情节与材料的选取、动作与对白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对话。此时,他们的语言运用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的,具有明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进一步给予幼儿自主交往的空间,老师们解放思想,采用多种策略支持幼儿。我们将这些策略的类型和效果总结如下。

(一)游戏过程的指导——提高幼儿的协商意识和交谈水平

1.把解决问题的空间还给孩子,促进协商意识的提高

在表演游戏中,孩子们每天都会遇到新问题,随着他们对故事中台词、情节的熟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希望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如何把主动权真正交到孩子手中,支持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就成为了我们的研究重点。

在指导游戏过程中,教师们先后总结出一些策略:通过DV回放、区角讲评等帮助孩子们了解伙伴间如何达成共识;借助角色胸卡帮助幼儿自主读图,学会快速分配角色;支持孩子们设计新的服装道具,从而吸引更多幼儿愿意扮演反面角色;采用抽牌分组的形式给幼儿创造与不熟悉伙伴一起做搭档的机会;为孩子们提供纱巾、盒子等低结构的材料,使他们有空间自己解决装扮问题等。现在,孩子们在故事表演游戏中快乐自主,意见不合时不再找老师,而是运用商量、猜拳、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轮流扮演、共同使用道具、为同伴做动作示范、主动给忘词的小朋友提词等方法解决常见的表演问题了。

2.教师以多种身份介入游戏,丰富幼儿的口语对话模式

幼儿在故事表演游戏过程中大多数处于自由交往和自主表演的状态,教师不轻易干扰幼儿的游戏。但孩子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游戏不下去时,老师的适时介入就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为此,老师们研究出了一些不干扰游戏进程的介入方法,通过担当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旁白、缺失的角色、观众等),为幼儿示范丰富的对白模式和综合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肢体、口语、表情)。

如一位中班教师在观察幼儿表演故事《三只小猪》时,发现没有幼儿演大灰狼,就主动戴上了狼头饰,被幼儿发现后,经幼儿邀请参与了活动,并通过自身创造的大灰狼形象(动作夸张、表情凶狠、语调粗声粗气),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在表演活动快结束时,老师往往会扮作观众,或者支持其他观看表演的小朋友通过献花、发表观后感等方式与演员互动,甚至小演员也会拿着话筒走到观众席去征求意见。在这个过程中,表演的小朋友获得了积极的情感支持,而小观众则学会了怎样表达欣赏和悦纳的态度、怎样委婉地提出修改意见。

(二)小组评价环节的指导——丰富幼儿的谈话策略,提高交谈技能

游戏结束后的小组讨论和分享是提高幼儿游戏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这个环节,教师采用了录像回放引发话题、经验推广促进表达、轮流发言养成习惯、示范交谈扩展谈话策略(讨论、陈述、质疑、肯定、否定)等方法,帮助幼儿丰富谈话体验。有如下策略。

通过录像回放等方式帮助幼儿回忆表演经验,产生集体话题。谈话的基础是共同的话题,而幼儿在讨论时往往时过境迁,忘掉了游戏里的事情。教师采用录像回放的方法,就能帮孩子们更好地回忆游戏经验,主动参与到集体讨论中来。

鼓励幼儿讨论时围绕话题轮流发言、安静倾听,养成良好的谈话习惯。面对熟悉的游戏话题,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致使谈话进行不下去时,老师适时的组织和引导往往能够达到集体谈话活动的目的——帮助幼儿养成围绕话题轮流发言、认真倾听他人观点等基础的交谈习惯。

愿意自主的去操作进行游戏


科学区投放了很多的材料,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但是新鲜劲过了科学区又变得冷清了。张天赢跟尹文熙两个人在科学区徘徊了很久,玩玩这个又玩玩那个,尝试了好多样的材料。张天赢拉着尹文熙说:“我们玩这个吧,你帮我去打点水来,好吗?”尹文熙二话不说转身就去帮张天赢打水。

尹文熙把水递给张天赢,张天赢说:“你看着哦,我来倒水。”尹文熙弯下腰,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水流演示器”。

“动了!动了!那个,那个动了,下面的球也动了。”尹文熙兴奋的说着自己看到的事情。张天赢被他说的心痒痒的也想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次换你来倒水吧,我来看看。”张天赢说。

尹文熙这次也爽快的答应了,他接过水慢慢的从进口处开始倒。“哇塞~这水好厉害啊,都转起来了,太厉害了。”“对吧,我刚才就说了会动的,很厉害。”尹文熙附和道:“我们在来一次吧。”两个人又兴冲冲的开始了。

在这个故事里,你可能在学习什么?

张天赢属于比较有自己想法的一个孩子,她会知道要做什么而且去分配任务给其他小朋友。而尹文熙是一个勤勤恳恳、热心的孩子,他乐意去帮助别人。所以他们一起的这次活动开展的比较的顺利。

下阶段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对于不熟悉的操作材料幼儿的兴趣的持久性不高,要让幼儿正真的了解到了这个操作材料的玩法后,幼儿会更加愿意自主的去操作进行游戏。当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与奥妙的时候会乐此不疲的进行。所以新玩具材料的投放游戏前的讲解、游戏后的总结和作品的展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绘本,连接阅读和幼儿主动表


从之前设计的各个艺术活动来反思绘本集体教学活动,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的绘本能够用作艺术欣赏活动素材,绘本,它区别于故事,绘本的精美图画应该也是可以作为教学重点来挖掘艺术价值的。

从幼儿自主表演的角度来看,虽然小班孩子的动作还比较稚嫩,但积累了一个半学期的动作技能之后,我们的艺术活动目标还应着力于鼓励幼儿表演表达出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引导他们自主表演,而不仅总是模仿老师的表演范例动作,并尝试让孩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选素材——

《好饿的毛毛虫》是美国童书作家艾瑞克·卡尔的作品,我选这本书的理由为:

◆本书的绘画风格完全是儿童涂鸦期的手法

孩子们一看就像自己的涂鸦一样,第一眼就因亲切感而拉近了距离,儿童对自己的涂鸦总是很珍惜,看涂鸦一样的画感觉像进入了自己的世界。用“像不像”作为审美标准的成人也许有点排斥这本书,但这是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单纯的构图

幼儿在观赏一幅画时,首先吸引他们目光的是画面中心位置的内容,当下一幅画面同样在中心位置来表达,这种重复正符合孩子单纯到极致的视觉感受。儿童的这种视觉特点也表现在儿童的绘画中,孩子们常常将最希望表达的内容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由此可见,卡尔的这种构图就是专门为孩子的视觉感受设计的。

◆色彩的视觉与味觉

卡尔知道儿童对色彩的感受能力是极为惊人的,丰满亮丽的画面,迎合了儿童的视觉感受。最为好玩的是,这本书通篇都在说“吃”,每一种水果的颜色都如它的味道一样浓郁,这条毛毛虫真像小朋友一样,看到什么都想吃!

怎么组织活动——

从第一课时把目标定位在科学领域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自然过程和故事内容,到第二课时把目标定位在美术欣赏和表达,这需要教师进行有重点地引导。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挖掘来为本次目标定位,我运用了以下策略:

◆欣赏节奏

一个星期之后毛毛虫越吃越多,星期六高潮迭起——一次出现了那么多食物!到虫茧的那一页,就像音乐戛然而止,安静了两页。突然从低八度跨越到高八度,似乎所有的乐器轰然奏起,一只绚丽的蝴蝶突现整个画面,为孩子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至此,故事结束了,在整个故事中,像感受到一场“图画的演奏”。因此,引导幼儿欣赏的时候也应该有起有伏,有节奏感。在有转折意义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从孩子的作品来看,孩子更愿意选择有转折的画面进行表达绘画。

◆结合文图相配合的游戏

乍一看,这本书似乎很简单,从头至尾是一只毛毛虫吃了不同的东西,有些话重复了又重复!结合点数的种种色彩抢眼的水果食物给了孩子强烈的视觉冲击,点数的时候孩子的手指就自然变身为了毛毛虫!书中的小洞就是孩子最爱这本书的原因。而吃一口食物便出现了一个洞,这也是孩子在表达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的元素。

◆引导联想

因为绘本里有好多环节都需要联想,所以开展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创作的时候也十分快乐。在想一想、猜一猜之后再来画一画或用动作表现出来,孩子们在快乐地创作和表演。

体验表达引导策略运用——

因为这节课的目标比较开放,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进行自主表达的一个活动,因此我尤其注重引导幼儿体验、表达策略的运用

◆多元信息输入

绘本这样的欣赏素材本身就是多元信息输入的典型。通过一个个画面的欣赏和观察,孩子积累了一系列有相同主题的视觉表象经验。教师有重点的指导观察,帮助幼儿将视觉经验转换为体验经验,如问题“如果你是那只毛毛虫,你会有怎样的表演来引发幼儿讨论并总结。

◆深入挖掘课例中蕴含的可以让幼儿主动体验、表现和感受的画面。

这个活动的自主表达空间就在于教师在为幼儿的充分感知、体验、想象创设条件之后,孩子表达的内容能够让幼儿自主选择。但同时幼儿的自主表达的限制也在于当他选择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之后,他的动作表达会比较多地依赖书中的某一个画面,会转“临摹老师的动作”到“临摹书中的动作画面。当然这样的模仿是有价值的,在于这样的模仿是主动学习的表现。

◆以充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体验、想象为导向的导入与示范

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故事和图画,来熟悉要用肢体动作表达的内容,为自主创编动作做铺垫;通过玩一玩、摸一摸书页,进一步熟悉画面造型,思考线条和色彩的表达;最后通过说一说再表演来细化细节,丰富体验表达的内容。

◆支持幼儿主动表演的指导评价策略

为了支持幼儿的主动表演和表现的热情,我运用了房子等道具来吸引幼儿参与表演活动,分组让孩子们上来轮流表演、体验。并鼓励他们在区域活动中的表演区继续进行创编毛毛虫变蝴蝶过程的表演。在评价环节,让幼儿说说别人的表演的出彩地方,将艺术表达再回归到阅读想象中去。并模仿同伴的表演动作,丰富表演内容。

从孩子的表演可以看出,他们有兴趣也有能力进行自主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只要我们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

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综合性探索


-->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语言,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新社会的一代应当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交流的能力,要理解和热爱本国的传统和文化,同时也需理解和热爱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因此,让儿童从小学好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肩负的时代使命。在这知识爆炸、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园踊跃地参与了综合英语教学研究工作。

综合英语教学是指幼儿在学习母语的基础上,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英语既是一门学习的课程,又是直接的教学用语。也就是说我们老师要用英语去直接讲授英语,用英语去讲授其他的学科知识,用英语进行课程组织,用英语进行班级管理,用英语处理孩子们的问题,用英语与孩子们交流相处等。总之,我们只能用英语面对孩子,即英语是唯一被使用的教学语言。我园英语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幼儿学习英语,运用英语,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和使用英语的初步能力;另一方面,在于教育幼儿,使其学会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思维,使由英汉两种语言所表现出的深厚而又相异的文化特质,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持久功夫,最终成为他们文化素养的部分,为培养21世纪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有用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教学课程的综合性。

以综合英语教学实验理论为依据,结合幼儿教育教学特点,为了使幼儿能广泛地接触和运用英语,我们选取了广泛的、启蒙的、按幼儿学习活动范畴相对划分的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又特地选取习得语言最重要的幼儿生活内容,建构了涵盖文学与语言、科学与社会、健康与生活、艺术表现、游戏与娱乐、环境创设等具有粗浅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课程内容。在我园用英语授课的学科有英语、美术(绘画、手工制作)、体育、常识。通过这些活动来演绎英语的基本含义,让幼儿在行和动、做和演中学习。

在一堂课里,我们也进行学科的融合。如:在语言课“DeliciousSandwich”“好味的三文治”里,我们通过音乐、律动让幼儿活跃起来,通过在商场里的自由买卖,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商场里的物品,及提高幼儿自由交往的能力。通过游戏、律动来帮助幼儿巩固复习制造三文治所需的物品名称。创设环境让幼儿参与制作三文治来强化所学内容。

2.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综合英语教育要选择最适宜幼儿学习的教育材料,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要贴近幼儿生活,要形象、生动、口语化,多涉及歌曲、故事、儿歌、谜语、日常用语等。我们在具体教材还应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点,色彩鲜艳、画面清晰、图文并茂,在能引起幼儿兴趣的同时,能在幼儿园复习阅读时看懂会读,同时便于家长辅导。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参照的幼儿英语教育材料有《Hello!Melody》、《Doughnut》、《大拇指英语》、《TPR儿童英语》、《快乐英语》、《幼儿英语》、《迪士尼英语》等。我们以主题的活动性教学为主要形式,将它们综合起来,在教育中灵活地运用。如以季节、动物、植物、人体器官、交通工具、环保、交际等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再通过全学科来融合教学内容,即用英语综合所指定的相关学科,并使之融合一体,上下互动,既保留相关学科特征,又形成连贯的英语教学。

在我园用英语授课的学科有英语、美术(绘画、手工制作)、体育、常识。通过这些活动来演绎英语的基本含义,让幼儿在行和动、做和演中学习。

我们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又拓展幼儿的视野。根据幼儿学习综合整体性的特点,我们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大主题,小单元的结构把各领域的教育内容编织成有机联系的活动网,使幼儿的学习经验成为一个整体。如以“凉爽的秋天”为主题活动,我们设计了常识活动:认识秋天的蔬菜、秋天的水果以及在秋天的一些节目(如中秋节、国庆节)。美术活动:绘画“秋天”,手工制作,捏水果或蔬菜,制作蔬菜娃娃。体育游戏:拾落叶,切苹果,摘蔬菜(水果)。音乐游戏:国庆节快乐,采果子,我爱秋天。这种相关内容相对集中的课程结构,既可以使幼儿保持兴趣,又可以使学习内容在多领域活动中不断复习巩固。

3.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美国著名的儿科专家贝里·布雷泽尔顿在谈到幼儿园的孩子能否学习外语时说:“这要看学习方法怎样,如果是教学式方法,那就太早。但如果是孩子们是在玩耍中学,在娱乐中学,那为什么不可以呢?”幼儿园综合英语教学是一种启蒙,一种熏陶,是一种素质培养,因此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语言表达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上,在教育方法上,千万不能采用“填鸭式”灌输的方法,而是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的方法,将英语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寓教于乐。根据综合英语教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结合幼儿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根据综合英语教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结合幼儿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教幼儿认识农场里的动物时,老师布置场境“农场”等直观形象手段,采用形象化的体态动作、表情、手势来模仿各动物的叫声及其动作,幼儿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动作及儿童化语言来学习各动物名称。在教学的过程中还伴随出现各动物名称的单词,让幼儿先听说单词,再认读单词。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老师在课堂上提供各动物的头饰,让幼儿参与角色表演,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欲望。在课堂上我们始终贯彻高速度、高浓度原则,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最积极的方式进行英语表达,不浪费一分一秒,并且做到词语多换、句型多变。例如:问有关动物名称时,就采用了很多种问法:What‘sthis?Whatisthat?Whatisit?Isthisa…?It’sa…,isn‘tit?It’snota…,isit?Isita…ora…?It

looklikea…,isn‘tit?此外,还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如老师模仿各动物的叫声、动作,让幼儿猜其名称。与幼儿一起玩律动“我爱小动物”,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4.教学环境的综合性

在园里,我们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充分感受英语。比如在走廊、楼梯、课室四壁等幼儿所看到或接触到的地方贴上色彩艳丽、标志明显的各类英语图片。在走廊上空吊上手工精细,幼儿感兴趣的吊饰,并附有英语卡片,使幼儿在学习中基本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触及,不断强化所学知识。在班上还创设英语角,老师随时提醒幼儿运用自己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子来描述事物或表达自已的思想。此外,我们还给幼儿提供大量的听说英语的环境。如:早上用英语与幼儿进行问候交流,用英语授课,课间用英语组织幼儿,餐前用英语解释食谱等。我园形成人人都能开口讲英语,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的风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综合英语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求幼儿用已有知识与同伴、老师进行交谈,建议家长在家也提供幼儿听、说英语的环境,如晚上让幼儿听听英语录音、看看英语图书,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等。

5.综合英语教学实验的初步成效

经过一段短时间的综合英语教学实验,已经收到了一些明显的效果,得到了课题组专家的充分肯定,在园内外造成一定的影响。

(1)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的个性得到张扬,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的综合,幼儿在教学中被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所吸引,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主动获得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主动,自信心逐步增强,个性也得到张扬。

(2)幼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了听、说英语的能力。

幼儿在园有一半的时间与英语接触,促进了其对英语的习得。现在幼儿基本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会话,能主动用英语向其他教师和外教交谈,以养成一定的语音、语感。

在开展综合英语教学活动中,体会颇深,有耕耘,有收获,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但体会更深的是对实验获得成功的信心成倍增长,因为从孩子的进步中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主要参考文献

曾乔主编《建构人本特色学校模式》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利用音乐来培养孩子的行为意识


大班的孩子话语真多,小脑袋里有想不完的“事情”,小嘴巴有说不完的“交流”作为老师的我能理解他们这一年龄特点的表现,尽量的在这方面我会稍稍的对他们“放纵”一些,只希望他们能有自制力,能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可是,我错了,不错在我对孩子的管理而错在我太相信孩子们的自制力。自制力强的孩子能不让我费心,可是自制力不强的孩子会因为我的管理适得其反,习惯了,他们便约束不了、“驾驭”不了自己。

今天我想利用音乐来培养孩子的行为意识。早操过后回到班里,我像往常一样搬椅子坐下来准备进行接下来的晨间谈话,在我坐下的时间段我可以明显的发现,有规则意识的孩子会很快的坐下,并等待我的“下文”,可还有些孩子不知道,还在习以为常的谈论着话题。清晨我并不想对他们进行言语教育。于是想了很多天的方法终于落实在今天的晨谈上,(晨间谈话开始:—小朋友,以后老师会播放音乐,听到音乐了,你们便可以讲话,我的音乐停了,也就意味着?幼:不可以说话了。)于是我顺手拿起身边的扩音器播放出了轻音乐,孩子听出了音乐的高低,我也发现了,那为何不更完善呢?这样子,小朋友音乐有高低,那以后老师播放的音乐高一些,你们的声音也就可以高一些,但是声音再高也不能高出我的音乐,听到我的音乐停了,你们也就该停下来。这个办法好不好?能不能通过?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小朋友举手表示通过。班里的孩子都一致举手。只有果果表示:“老师,那上美术课你播放音乐我们是不是能说话?”果果提的问题确实让我忽略了,“孩子,美术课上的音乐是想让你们沉浸在音乐里把画画得更好,不是让你们说话的明白吗?

孩子明白了,这个办法开始实行,期待它的效果。

教育随笔:利用游戏规则巧对幼儿的任性行为


桌上两个小朋友正在玩跳棋,周围一圈小朋友在观看,不时发出一两声议论。其中一个小朋友跳的明显要快很多,胜券在握。另一个小朋友有些着急了,在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连续跳了好几个格,在场的小朋友把这个问题指了出来,这个小朋友理直气壮的回答:“在家妈妈就让这么做”,其他小朋友也毫不示弱,立即指出妈妈这么做也是不对的。该小朋友生气地把棋盘掀翻在地,并且说再也不玩跳棋了,引起小朋友们的一片混乱。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该幼儿能这么做除了本身缺乏规则意识之外,还与家长长期的娇生惯养给孩子带来的任性行为是分不开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最初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家长在与幼儿的接触过程中过分宠爱,百般迁就,会导致幼儿的骄横无礼,遇事任性而为。同样若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时,缺乏统一性,全凭自己一时的意念,而不考虑后果,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幼儿缺乏一种做事的标准,从而缺乏规则意识。

通过对幼儿任性行为的分析,结合学前期幼儿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规则来巧对幼儿的任性行为。实践证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更易于接受自己制定的规则。因此在游戏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来讨论什么样的规则是合理的,我们该怎样遵守?以前面的案例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小朋友这么做,对吗?我们玩跳棋时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玩跳棋的规则都有哪些?这样,幼儿要想和别人玩游戏,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规则,这对幼儿的任性行为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在引导孩子们制定了自己能接受的规则之后,还应对这些规则进行积极强化。幼儿的任性行为,会促使他们对外界的规则特别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规则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往往老师越是强调,违反的次数越多。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表扬能够积极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不仅能对其他幼儿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还有利于所有幼儿对规则的认同和遵守。

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游戏规则对幼儿的任性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促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相信《利用绘本进行幼儿创意戏剧表演的探索》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绘本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亲子绘本阅读形式的新探索 -->亲子绘本阅读形式的新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学会阅读,就会养成边读、边思、边领会的技能。”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科学、合理地进行幼...
    2021-08-23 阅读全文
  • 表演游戏——意大利面店 表演游戏——意大利面店 孩子们总是喜欢任何形式的扮演和表演游戏,相信孩子们也会对美食或者厨房里的表演游戏感兴趣。 对于这个表演我准备了这样一些材料: 小盘子 迷你夹 小平底锅 过滤器 围裙 普通煮面条...
    2020-02-21 阅读全文
  • 幼儿游戏表演的实践与探讨 导读: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是根据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也就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表演技能(对话、动作、表情、语调等手段)创造性地表...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幼儿园在此基础上...
    2019-12-19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探索中前进 育儿心得:探索中前进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一点点积累经验。孩子在上幼儿园后,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她的每个进步都让我深感自豪。在此十分感谢老师对我孩子的辛勤付出。对于她我并没有要求她有多...
    2020-09-11 阅读全文

-->亲子绘本阅读形式的新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学会阅读,就会养成边读、边思、边领会的技能。”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科学、合理地进行幼...

2021-08-23 阅读全文

表演游戏——意大利面店 孩子们总是喜欢任何形式的扮演和表演游戏,相信孩子们也会对美食或者厨房里的表演游戏感兴趣。 对于这个表演我准备了这样一些材料: 小盘子 迷你夹 小平底锅 过滤器 围裙 普通煮面条...

2020-02-21 阅读全文

导读: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是根据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也就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表演技能(对话、动作、表情、语调等手段)创造性地表...

2019-12-19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幼儿园在此基础上...

2019-12-19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探索中前进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一点点积累经验。孩子在上幼儿园后,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她的每个进步都让我深感自豪。在此十分感谢老师对我孩子的辛勤付出。对于她我并没有要求她有多...

2020-09-1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