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宝宝闹脾气要冷静对待

发布时间:2021-08-10

平等对待学生。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你知道幼师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宝宝闹脾气要冷静对待》,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孩子到了蹒跚学步的年龄,通常就不像婴儿时期那么容易被“摆布”了,他会突然大发脾气,甚至做出一些让人恼火的举动。面对这些,美国梅奥诊所的专家给父母们指出了对策。

1.了解孩子的极限。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不能理解,或者无法做到家长的要求,如若强求,自然会引起反感。

2.细心发现孩子发脾气的特定诱因。比如,孩子一到超市就闹脾气,那下次就不要带他去了。

3.请孩子做事,而不是命令。可以对他多说“请”、“谢谢”,比如“我给你穿外套的时候请你站直”。

4.面对孩子的拒绝,只要平静地重复你的要求就可以了,这样能较少引起孩子的反弹。

5.不做交易。否则只会让他在得不到回报时,变得不听话。

6.给孩子选择权,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

7.换个地方。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可以把他抱开,让他单独呆一会,他就能冷静下来。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要积极对待哭泣宝宝


导读:宝宝最擅长的就是哭,举个例子,一进诊室,宝宝对这种环境、对带着口罩的医生就有一种恐惧。于是就“嗯、嗯、嗯”,准备发起一场哭闹,如果爸妈没有注意,一个劲只顾讲着孩子的病情,一场哭闹就理所当然地发生了。

哭就让他哭呗!累了就安静下了。千万不要!神经科医师指出,不会说的孩子,哭泣是唯一传达信息的方式,你要做的是,

从哭中判断:哪不舒服?没吃饱……

宝宝最擅长的就是哭,举个例子,一进诊室,宝宝对这种环境、对带着口罩的医生就有一种恐惧。于是就“嗯、嗯、嗯”,准备发起一场哭闹,如果爸妈没有注意,一个劲只顾讲着孩子的病情,一场哭闹就理所当然地发生了。

“其实,只要在孩子刚要哭时,父母先停下讲述病情来安定一下宝宝情绪。”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区儿童神经专科主任罗向阳说。在刚开始想哭时,得到他人的回应是最容易避免或终止无谓的哭闹的。

新生儿哭声可以读出许多内容,哭声、动作、表情都是父母判断的标准。罗向阳建议父母们根据不同的哭声,做针对性的回应:

“我很不舒服”

哭声:比较低沉

常常伴有呻呤声,较短促;有时,小手会去揉搓不舒服部位。

应该:孩子可能有不舒服的地方,需带去看专科医生,作针对性治疗。

不该:病宝宝好可怜,哭得一家人心软手软。家人应该是内心软,外表硬,不能表露出同情。

“我尿尿了”

哭声:不会很大声,节奏较缓慢

伴有躯体转动不安;哭过几声后如无人应答会慢慢停止哭闹。

应该:及时给换尿片。不要指责,反而要褒扬。“宝宝真聪明,会告诉妈咪尿尿了”。无端的指责会让孩子感到莫名其妙;老是不及时换尿片会使孩子产生冷漠的心理。

“我要吃我要吃”

哭声: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声音响亮

伴有撅嘴歪头向周围探索的动作;安静一会如无人喂食会不停哭下去。

应该:马上抱起宝宝,第一时间用语言安慰宝宝,“宝宝饿了,妈妈马上就来”。

眼睛不时望着宝宝,投去赞许的眼神,不时轻抚宝宝的脸颊,这样让宝宝吃得安稳,也有助于消化。

不该:不要宝宝一个劲哭,你就一个劲将奶头往他嘴里塞,这样不利于孩子呼吸,容易发生窒息。

“我害怕”

哭声:受到明显刺激,在突然震动、大声刺激等情况下发生。

后短促的哭叫,声音较尖,较急迫;常伴有躯体的团缩。

应该:环抱紧搂宝宝,不时用面颊贴着宝宝小脸。同时要用语言安慰宝宝、鼓励宝宝大胆。受到较严重惊吓,宝宝可能会有几天的哭闹,大多发生在每天的同一个时候,细心的父母可以在这一时候之前安慰和保护宝宝,避免反复的哭闹。

不该:避免用慌张、急促、重复的语言来安慰宝宝,要避免大力晃动、摇摆、不停走动来抚慰宝宝,这样让宝宝觉得是天大的事,日后更难受惊吓。

“我就是要!”

哭声:哭声大、音调高、拖音长

让人感觉孩子有耗不完的体力,是磨人的“难带儿”。

应该:这类孩子的哭声目的性很强,找出哭的原因最重要。比如,刚睡醒,“哇”的一声哭了,是看不到爸妈,没亲人保护,完全应该得到满足。这时候妈妈应该马上出现在宝宝眼前,用笑脸、或玩具、或即将要穿的衣服等良性刺激,让宝宝快快收起哭声。

提倡:合理的可以达到的目的要充分予以支持,支持要表明态度,是对他合理要求的应答,不是对他哭闹的“奖励”;不合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要明确予以拒绝,拒绝要说明理由,要有智慧让他接受你的拒绝,最终是开心地停止哭泣。

如何对待乱要东西的宝宝?


导读:家长可以通过创造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来防止“给我综合症”的发生。即使是4岁的孩,可以让他帮助清洗碗碟、收拾床褥、给花浇水等;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扫地、洗衣服。

如果孩子经常性地乱要东西,那么很有可能患上了“给我综合症”。“给我综合症”是指一种以不断地、坚持不懈地要求越来越多的东西为特征的行为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孩子喜欢乱要东西。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学博士利考纳说:电视和广告越来越激发孩子对物质的欲望,因为购买商品可以给他们带来欢乐。

有没有办法让孩子避免染上“给我综合症”,怎么克服这一“顽症”呢?利考纳博士的观点是:你必须教育孩子学会怎样娱乐,这样他们就不必依赖电视、电脑和玩具了。

家长可以通过创造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来防止“给我综合症”的发生。即使是4岁的孩,可以让他帮助清洗碗碟、收拾床褥、给花浇水等;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扫地、洗衣服。这种锻炼并不一定要在进行。利考纳博士认识的一个母亲曾对她的小女儿说起街区里的一位老妇人:“我觉得她真的很孤独,我们为什么不去拜访一下呢?”于是,这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去看望老妇人。她的小女儿学会了关心他人,也从中得到了快乐。家长应避免为孩子提供过多的娱乐手段。如果你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他们的情况会更好。最终他们将发现些更有意思的事情要去做,而不是要求家长买更多的东西。

另一个对付“给我综合症”的办法是,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明白,他们所得到的东西是需要经过慎重考虑才买的。对于刚开始抚养孩子的父母来说,还存在着家庭是否能够负担得起的问题。但是,如果你能够负担,就不要以“我们太穷了”为借口。因为如果孩子发现你能够满足自己的爱好需求,他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你也能够满足他的要求。你必须向孩子强调,拥有很多的物品并不是拥有快乐的关键所在。另外,你必须让孩子明白,有些东西是毫无价值的,根本不值得购买。让孩子理解这两点,将使他们在日后最终成为理智的消费者和自律节俭的人。

除了商品本身的诱惑外,另一种诱发“给我综合症”的原因是负疚感。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因为工作而无法更多地陪伴孩子,所以应该用满足孩子的要求来弥补,由此养成了孩子胡乱要东西的坏习惯。

如果说“不”,一定要向孩子说清楚最简单的理由。有一位父亲这样向他4岁的儿子解释不应该买薯片:“薯片不好,因为没有营养,而且含有对健康不利的脂肪和盐。”在一家商店里,一位母亲则这样向女儿解释她不应该买一整板女孩用的女夹:“买这么多发夹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这样说明理由,成年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孩子来说,未免显得含糊,这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因此,可以坚定地说:“不行”,然后告诉孩子你所能想到的最简单的理由??“不,我现在没时间”,或者是“不,这些东西对你不好”,“不,我不喜欢”等等。简单、坚定的拒绝可以让孩子明白,哭闹是无济于事的。

总而言之,家长不能对孩子的要求置若罔闻,但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每求必应。

解决宝宝小脾气问题


尖叫、打滚、扔东西、撞脑袋……随着宝贝一天天长大,刚刚几个月就开始耍小脾气了。面对耍小脾气的宝贝,有什么妙招让他的小脾气悄然消隐呢?

1.只要没有危险,不要理睬乱发脾气的宝贝

当宝贝有因为发脾气而憋住气或者猛烈撞墙这种行为发生时,建议先带宝贝去医院看医生,排除疾病的可能。如果没有疾病,最好不要管他。要注意观察,尽可能找出诱发的原因。

2.多和宝贝交谈,告诉他对待生气的方法

不管宝贝多大,父母都要养成跟他讲道理的习惯。

这个过程中,不管宝贝如何闹腾,父母首先一定不要发脾气,也不要让步,更不要利用贿赂、打耳光或威胁等手段来对待宝贝的发脾气行为。

3.计时隔离,让宝贝自己冷静下来

当宝贝发脾气无法控制时,可以把他放在一个安全的房间里,告诉宝贝:“我爱你。我知道你很生气,你可以在这里生完气再跟我一起玩。”如果在公共场所,要根据情况决定是留在原地,还是以尽快的速度把他带离现场。

4.提供“生气玩具”发泄不良情绪

给宝贝买一面小鼓,一个充气怪物等作为“生气玩具”,当他生气的时候,他可以击打这些玩具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如果没有合适的“生气玩具”可以给他一个枕头,让他击打这个枕头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5.一起尖叫,再诱导他恢复正常情绪

当宝贝尖叫哭闹时,父母可以在一旁以跟宝贝不同的方式尖叫:“我很生气!我很生气!”这时,他的注意力会被吸引过来,甚至开始模仿你。然后你尖叫几声以后再慢慢地降低音量,但是以更快速的方式说:“我很生气!我很生气!”慢慢的,宝贝就会明白,表达生气的情绪不一定要用很高的音量。

6.适当让步,采取迂回政策改变宝贝

当宝贝发脾气时,父母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情绪,适当作出让步,切记要把握让步的幅度,让步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于频繁,否则,他很可能会养成用发脾气与你讨价还价的习惯。

7.转换心情,化解宝贝无法控制的小脾气

当宝贝大发脾气的时候,最好不要跟他硬碰硬,可以考虑让他做些别的事情,让宝贝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8.控制宝贝情绪,防止他受伤或者伤到别人

宝贝发脾气时,可能会在身体和情绪上完全失去控制,此时你一定要冷静,尽量抱住他,让他平静下来,以防他伤害自己或他人。

9.避免专制,做个受宝贝欢迎的民主父母

父母要尽量学会从宝贝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多给宝贝一些自由,或者指导他去决定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这样,他的自信心得到提高,也会更好地成长发脾气的机会也会得到相应的减少。

宝宝发脾气忍还是打?


导读:当孩子为不合理需求而发脾气时,家长不妨先试试“消退法”——不关注他。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得不到他人的关注,就会逐渐停止。等到孩子情绪平静以后,要明确告诉他发脾气的行为不对,同时,向他讲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发脾气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我儿子2岁2个月大,多数时候还挺乖,但有时会突然发脾气。

比如,看到我们开水龙头,他必须自己去开关,让他玩一会儿,再想把他抱走都不行,否则,就大声哭闹。有时他看见了一样喜欢的东西,你不给他就生气地摔东西。”最近,阳阳(化名)脾气见长,动不动生气、摔东西,每当如此,刘女士都恨不得把他扔出去。但她真凶了,阳阳就一副眼泪汪汪的可怜样,她又不忍心了。

“其实,小孩一出生就有了情绪反应,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发脾气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许慧说,小孩出生不久,一旦挨饿、生病,他会满脸涨红地大哭,他们最初的这种情绪反应多和生理需要有关。但随着年龄增长,情绪也进一步发展。尤其两三岁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增强,不满足的情况时常发生。然而,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限,一旦不遂己愿,他们很难通过语言与大人沟通,表达不满情绪,往往只能“大动肝火”。

“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有积极和消极情绪,小孩也不例外。”许慧说,偶尔发发脾气,是极其自然的情绪表达方式,家长要允许孩子发脾气。

对待“暴脾气孩儿”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

既然小孩子发脾气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莫非家长就可以不管不问?也不是。许慧说,3岁左右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如果家长不及时引导,让他一味用“发脾气”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不仅有损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以后的人际交往、家庭和社会关系。

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发脾气?很简单,找出原因,采取不同对策。

为不合理需求发脾气时,试试“消退法”

场景一在商场的玩具专柜前,灵灵拿着喜欢的玩具不松手,但是看见妈妈仍不愿意买,他就撒泼、哭闹,甚至摔东西。

孩子之所以发脾气,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家长好面子,赶快买东西走人,还有的家长,当场就大打出手。“这两种做法都不对。”许慧说。喜欢的东西得不到,大人也会心情失落,这时孩子发脾气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因此而满足他的不合理要求。否则,会强化他用发脾气来表达情绪,甚至让他感觉只要自己发脾气就会什么事都如愿以偿。

但是,家长当场大打出手或训斥孩子也不行。小孩模仿能力特别强,遇事家长怎么处置,他也会从家长身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3岁左右也是自尊心最初建立之时,家长当别人面对他进行批评,会损伤他的自尊。

许慧建议,当孩子为不合理需求而发脾气时,家长不妨先试试“消退法”——不关注他。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得不到他人的关注,就会逐渐停止。等到孩子情绪平静以后,要明确告诉他发脾气的行为不对,同时,向他讲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不过,如果孩子需求合理,尤其家长曾答应过孩子,就必须满足孩子的要求。”许慧提醒。

平时不要给孩子提出过多规定和要求

场景二早上起床,明明正准备穿衣服,刘女士过来不问缘由,匆匆帮他穿好,他坚持要解开,重新自己来穿。可刘女士怕耽误时间而不肯,明明竟发起了脾气。

“两三岁的孩子有了独立的愿望,特别是在行为上要求独立,他们喜欢自己动手做事,也常用”不“来表示自己的独立性。”许慧说,如果被家长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碍,他们不仅会产生愤怒情绪而发脾气,还会挫伤刚刚萌发的积极性。

为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一方面,家长不要过多限制孩子的行为,不要给孩子提出过多规定、要求,以维护孩子逐渐发展着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因为能力所限、做不好事而发脾气了,家长要多鼓励、引导,必要时为其做示范,然后让他独自再做一次,并及时予以肯定和奖励。

培养移情能力消除自我中心

场景三最近,2岁半的游游特别容易发脾气,和小朋友玩的时候,玩人家的东西,别人不给,她就抢夺,而自己的却不肯借给别的小朋友玩,别人强行拿走的话,她又会大吵大叫,表现得很霸道。

“婴幼儿时期心理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存在显着的”自我中心“现象。”许慧说,孩子在认识外界事物或理解游戏规则等很多过程中存在倾向性,还不能做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怎样才能帮孩子消除“自我中心”呢?许慧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也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

家长不妨尝试这些方法:1。向孩子倾诉情感。明确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我很高兴,你那样做,我会很生气等,并讲清楚为何会产生这种情绪。这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欢乐或痛苦,还能学到表达情感的词汇和表达情感的方法。2。教孩子换位思考。比如遇到一个孩子摔倒时,让他回忆自己摔倒时痛苦的感受,从而换位体会他人的情绪。

拥抱、倾听帮孩子释放不良情绪

即便家长再细心,孩子仍然难免出现委屈、生气甚至愤怒等情绪,但由于他们控制、调节能力不足,这时就需要家长的帮助。许慧说,当孩子出现委屈、害怕等不良情绪时,家长可以先用拥抱、抚摸、亲吻等方式安慰他;然后,耐心地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满等感受,如果孩子自己无法表达内心情绪,家长可以用语言帮孩子说出他的感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他释放不良情绪。

但是,如果孩子依然情绪激动,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宣泄方式,比如让孩子捶打枕头、撕纸、大吼等;或者放点音乐,进行户外运动,既是一种释放,也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宝宝发脾气家长多关爱


导读:爸爸妈妈面对1岁左右、正在学习诸多新东西的宝宝时,也应该表现出相同的耐心和容忍度,并随时准备好在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之前及时控制局面。

大多数宝宝在他1周岁左右,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这可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标志着宝宝进入幼儿期了。

爸爸妈妈发现,这段时期,恼怒和不顺心常常伴随宝宝,宝宝的脾气变坏了,家里时不时要“火山爆发”。这是为什么?

面对各种挑战

一旦开始走路,宝宝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能力顿时发生了变化,好奇心也随着视野的扩大而不断增强。走——这种全新的活动能力,对于宝宝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让宝宝独立地探索周围环境,而且开始了“自主学习”的历程。

请爸爸妈妈牢记:在1~3岁这个年龄段,宝宝学习到的东西要比一生任何一个时段都多得多。

现在,宝宝将要学习的主要技能和应对的挑战:

1.通过学习说话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原先是通过哭泣和叫嚷);

2.学会更加独立:走路,穿衣服,脱衣服(原先所有的日常护理都是大人照料的);

3.学会选择该吃什么和自己吃饭(原先你准备什么、喂什么,他就张嘴接受什么);

4.学会自己大小便(原先用尿布或者靠大人“把”);

5.开始学习和同龄人相处,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原先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地玩,或是大人陪他玩);

6.学会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原先吃喝拉撒睡和玩都离不开大人的照料和帮助)。

心有余而力不足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常常沉浸在走路的兴奋之中而废寝忘食,他一心想尝试自己的能力,喜欢做平日做不了的事情,试验自己“掌控一切”的能力,甚至想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按照爸爸妈妈的说法,“宝宝总是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跟自己顶牛”。你瞧:

*门框明明很窄,宝宝偏要把娃娃车推过去,还笨手笨脚,车卡住了,就嗷嗷叫,大人帮忙,他反而嚷得更响;

*刚刚从椅子上摔下来,立马哭着爬起来,再爬一次,挂着眼泪鼻涕,又哭又笑。

频频受挫,频频发火,频频哭闹。

不少爸爸妈妈一时间还没有跟上宝宝的变化,往往以老习惯来处理宝宝的事情,依然把他当作一个时时处处需要大人照看、保护的婴儿,“不行,不能爬”、“不行,别碰那个”。有太多的不理解发生在宝宝和父母之间,于是,双方的冲突此起彼伏。

爸爸妈妈该做什么

提供安全而自由的环境

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环境,是最重要的。如果宝宝老是听到大人对他说“不行”,或是总是被提醒“要当心”、“不能碰”,他会变得烦躁起来。父母和宝宝之间的很多冲突、眼泪和愤怒都是可以避免的,条件是给宝宝营造一个他需要的环境——十分自由、十分安全、可以尽情玩耍的地方。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你的家改造成一个微型的迪士尼乐园,但是,时髦漂亮的家不一定适合宝宝的成长——

*所有危险的、不该让宝宝碰到的东西,譬如:茶几、矮柜、易碎易倒的物品以及所有细小的、尖锐的、易缠绕的、烫的东西统统移到宝宝看不见的地方。

*至少给宝宝留一个角落或者一间房间,在那里,他能够快乐而自由地玩耍,周围没有任何可能使他受到伤害的危险。

好奇心不应该受到限制

如果担心宝宝砸碎你心爱的花瓶,就把它收藏起来,不要让宝宝看见,而不是唠唠叨叨地嘱咐宝宝,“小心花瓶”,“别碰妈妈的东西”,那等于打击他的好奇心。

适度掌控宝宝

这个年纪的宝宝,有一个显著的年龄特点:主意大,能力差。他们在探索环境的时候,什么都想尝试,可结果却发现,有很多事情自己难以应付,于是,气恼的宝宝只能大发脾气,又哭又闹。

此时,爸爸妈妈要有心理准备,明确限度,知道该怎样应对宝宝受挫折时的种种发泄行为。

这就像成年人学开车。一个好的驾驶教练会制定规则,明确范围,同时,他还具备一定的耐心和容忍度。新手们或抖抖缩缩,或胆大妄为地开车上路了,他们需要自己摸索,不断训练,以获得正确的、安全的开车技术和心理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练不能因为新手的一个错误而嘲笑他,或是惩罚他。然而,当新手犯下一个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错误时,教练必须及时踩刹车,控制住车子。

同样的,爸爸妈妈面对1岁左右、正在学习诸多新东西的宝宝时,也应该表现出相同的耐心和容忍度,并随时准备好在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之前及时控制局面。

减少“火山爆发”频率的窍门

爸爸妈妈不要害怕宝宝发脾气,也不能在“风口浪尖”上和宝宝对着干。宝宝发脾气的时候,父母给予的关注过多,或者反应强烈,只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面对嚎哭发怒、咬牙切齿的宝宝,你尽量保持冷静和平常心,这是避免“火山爆发”频繁的有效办法。

幼师资料《宝宝闹脾气要冷静对待》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平等对待学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怎样冷静对待倔强的孩子 一般家长都喜欢乖、很听话的小孩,但有一种小孩却恰恰相反,任凭父母好说歹说,就是不理不睬,总是以白眼看人,你愈大声吼他,他就愈不听话。 有些母亲看小孩倔强,就跟着发火,好像和小孩斗气似的。小孩倔强也许还...
    2021-12-14 阅读全文
  • 要积极对待哭泣宝宝 导读:宝宝最擅长的就是哭,举个例子,一进诊室,宝宝对这种环境、对带着口罩的医生就有一种恐惧。于是就“嗯、嗯、嗯”,准备发起一场哭闹,如果爸妈没有注意,一个劲只顾讲着孩子的病情,一场哭闹就理所当然地发生...
    2021-08-17 阅读全文
  • 如何冷静对待倔强的孩子 一般家长都喜欢乖、很听话的小孩,但有一种小孩却恰恰相反,任凭父母好说歹说,就是不理不睬,总是以白眼看人,你愈大声吼他,他就愈不听话。 有些母亲看小孩倔强,就跟着发火,好像和小孩斗气似的。小孩倔强也许还...
    2022-01-24 阅读全文
  • 如何对待乱要东西的宝宝? 导读:家长可以通过创造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来防止“给我综合症”的发生。即使是4岁的孩,可以让他帮助清洗碗碟、收拾床褥、给花浇水等;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扫地、洗衣服。 如果孩子经常性地乱要东西,...
    2021-11-19 阅读全文
  • 家长要如何对待宝宝认生期? 认生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在宝宝看到陌生人时,他意识到家人和陌生人是不同的个体,宝宝害怕这个陌生个体给他带来伤害,因此,就以敏感闪躲,甚至大声哭闹的激烈方式来向家人传递自己害怕的情绪,以此得到家人...
    2021-02-24 阅读全文

一般家长都喜欢乖、很听话的小孩,但有一种小孩却恰恰相反,任凭父母好说歹说,就是不理不睬,总是以白眼看人,你愈大声吼他,他就愈不听话。 有些母亲看小孩倔强,就跟着发火,好像和小孩斗气似的。小孩倔强也许还...

2021-12-14 阅读全文

导读:宝宝最擅长的就是哭,举个例子,一进诊室,宝宝对这种环境、对带着口罩的医生就有一种恐惧。于是就“嗯、嗯、嗯”,准备发起一场哭闹,如果爸妈没有注意,一个劲只顾讲着孩子的病情,一场哭闹就理所当然地发生...

2021-08-17 阅读全文

一般家长都喜欢乖、很听话的小孩,但有一种小孩却恰恰相反,任凭父母好说歹说,就是不理不睬,总是以白眼看人,你愈大声吼他,他就愈不听话。 有些母亲看小孩倔强,就跟着发火,好像和小孩斗气似的。小孩倔强也许还...

2022-01-24 阅读全文

导读:家长可以通过创造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来防止“给我综合症”的发生。即使是4岁的孩,可以让他帮助清洗碗碟、收拾床褥、给花浇水等;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扫地、洗衣服。 如果孩子经常性地乱要东西,...

2021-11-19 阅读全文

认生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在宝宝看到陌生人时,他意识到家人和陌生人是不同的个体,宝宝害怕这个陌生个体给他带来伤害,因此,就以敏感闪躲,甚至大声哭闹的激烈方式来向家人传递自己害怕的情绪,以此得到家人...

2021-02-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