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小秘密——大转变
发布时间:2021-08-07 幼儿园秘密教案 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了一些反思。
倔强、要强是目前许多幼儿的一大特点。永翰小朋友便是其中的一员。在家的永翰犯了错误,任凭家长怎样批评,他也不会改嘴、道歉。在园的他则行为自由、不听指挥,犯了错误任凭你怎样招呼“永翰,你过来。”他都像没听见似的,根本不理睬。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表现,确实让我们很着急。多次与家长交谈,家长也是频频摇头,连声感叹“哎呀!没办法!”。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了一些反思。
那天起床后,我正努力地帮孩子们穿衣服。只听见远处传来“哇”的一声,我问声望去:一双锋利的小虎爪正在业超面前晃来晃去。我大叫一声“永翰,你过来!”他转头缩了缩手,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似乎没有想过来的意思。“永翰,你快过来!我要数数了1、2、3……”他还是一动不动。(此时,我正在帮助幼儿穿衣服)见到此状,我火冒三丈的走过去看了看业超的脸。见问题不大便转身严厉批评到“永翰,我叫你听见没有?你挠业超干什么?这样做对吗?向他道歉……”他还是没有反应。我心想:这可怎么办呢?难道这么小的孩子就什么话也听不进去?谁也管不了?要不硬的不行来点软的?于是,我一转话锋趴到永翰的耳边小声地说:“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你刚才挠人是不对的,应该向别人道歉,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老师才喜欢。”他似乎飘了我一眼,表情还是有点不自然。过了一会儿,永翰果然转过头来说了一句“对不起”,虽然声音很小,但我觉得这是他的一次大转变,同时也是我教育思想的一次大转变。激动的我,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
事后,我认真想了想自己在面对幼儿犯错时的一些教育方法的确有问题。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教师在幼儿犯错时,不能一味的质问“这样做对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而应该转变观念,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让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是非对错的主观判断,这样有利于幼儿主动改正错误。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比较差,作为教师应该多告诉他们一些为人处事的正确方法而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其次,教师在批评教育幼儿的时候,要尽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也给孩子留点面子,不要当着全班幼儿的面儿,大声指责、批评,可以适当地采用“告诉你一个小秘密”的方式来解决,可能孩子更容易接受,效果也会更好![小学作文网 ZWB5.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秘密花园
教育随笔:秘密花园
幼儿生活在充满艺术的世界中,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充分主动自由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不断积累美的体验。因此,绘画是激发幼儿追求美的愿望、感受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我班的幼儿非常喜欢美术活动。在美术活动中,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在活动中把握住幼儿的情绪情感,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挖掘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并一直采用正面评价的方式来鼓励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商量或建议的语气提出修改的意见,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一次,在美术活动《秘密花园》中,我带孩子们欣赏了大量的美丽的花卉图片,孩子们可喜欢了,纷纷用语言讲述出自己发现的美。在轻柔的音乐中孩子们开始创作了,令我非常欣喜的是:很多平时构图、涂色都不是太强的孩子,也画出了他们心中的花卉。我把孩子们的画拍下来,放到电视上,孩子们共同欣喜同伴的画,看到了同伴的进步,大家都开心极了!
多鼓励,少批评,逐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幼儿需要鼓励与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老师适时说一句赞赏的话,可以成为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可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兴趣,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每一次活动结束时,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幼儿创作的肯定;而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随时观察幼儿情绪,倾听其绘画时的语言,及时发现其思维闪光点,给予鼓励,并激励所有幼儿积极想象。让孩子们更好的在美术彩绘活动中感受活动时的快乐!
美术活动随笔:不是秘密的秘密
今天上午是美术活动,我拿了一叠绘画纸,在钢琴边写孩子们的学号。随着一声响亮的叫声:“老师早!”,见真宇一蹦一跳地从门口进来,他没有去挂小红花,而是径直走向了我。“朱老师,是不是今天又要上画画课了?”我转向他,只见他笑眯眯地看着我,眼睛弯得好似一钩新月,小嘴巴咧开着,让人看着心情就快乐、明朗起来。“是的,你喜欢吗?”“喜欢的,可是今天画什么呢?”他仰起脸,看着我,等待着我的回答。看着他可爱的小脸上挂满着的期待,我的心里忽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逗逗他。于是,我也笑眯眯地对他说:“不告诉你。”他歪了一下头,眼睛更弯了,看得出,此时,他的小脑瓜里正飞快地思索着:怎么样才能让老师告诉我呢?几秒钟之后,只见他踮起脚尖,凑到我的耳边,还用一只小手挡在嘴边,悄悄地对我说:“朱老师,是不是这是一个秘密啊?”我狡黠地朝他一笑,也装作神秘的样子,轻轻地在他耳边说:“是的。”“哦!那你告诉我,我不会告诉其他小朋友的。”呵呵!多精灵的家伙!“哦!今天我们要画气球呢!”“知道了,朱老师,我肯定不会告诉其他小朋友的。”说完,他还把一个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一个闭嘴的动作,然后一溜烟跑开了。
美好的一天就在这样一次有趣的对话中开始了,心底里似乎有一股清澈的小溪流过,清清的,亮亮的,犹如孩子们纯洁、无暇的心灵,带给我的是别样的感受。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具有自由选择的条件。并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这不,本学期我们班长组进行的优质课展评还是区域活动。听到这个信息后,心里还是挺担忧的,因为是托班孩子,又是一个新班,他们的交往、合作能力还达不到,进行区域活动会不会玩不起来,或者会不会乱玩一通,各种担心涌上了心头。后来,经过对孩子们的指导和积极的准备,心里还是有了些许的自信。
本次区域活动,我给孩子们开放了四个区域:分别是建构区、甜蜜妙妙屋、创意坊、益智区。活动开始,我去游乐场玩导入,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很积极地开着小火车跟我一起去游乐场,在给孩子介绍完了活动的材料、目标和注意事项后,就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区域开始活动了。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扮演者各种角色,都玩的很开心,一会让我看他们搭建的宽宽的马路、一会让我们看他们做的好吃的彩虹糖......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快乐地玩着,我也很开心,因为孩子们在不断地探索实现活动的目标。因为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发挥,尽情地释放、尽情地构思他们的奇思妙想。在此过程中,我们能从多方面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从而因材施教,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孩子。整个活动下来,唯一的一点就是最后总结的环节比较弱,由于孩子们玩的太高兴了,就有点收不住了,我就草草的总结了一下就结束活动了。
通过这次区域活动的深刻感受,其实,放开了,孩子还是玩的很开心的,同时也要相信孩子的实力,他们还是能够做的很好的。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会结合主题活动,投放更多的材料,让幼儿探索,尽情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育随笔:"小淘气"的转变
"小淘气"的转变
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我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向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老师谢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个性喜欢和我在一齐,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迹!
教育随笔:小淘气的转变
教育随笔:小淘气的转变
振振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直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振振,你真懂事,老师谢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迹!
教育随笔:小小排队中隐藏的秘密
小小排队中隐藏的秘密
每天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
只要我一发出“请小朋友们传小椅子到走廊上排队”的信号后,就像是点燃了混乱的导火索,我班幼儿就一窝蜂地往教室外面跑,有的孩子连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拥到我身边。经常听到小朋友在喊“老师。他挤我!”“老师,他推我”。特别是黄振豪小朋友,每次排队总会挤在前面,吵着要排第一个”。
有一次,我就忍不住问他:“站第一个和站在后面有什么不同吗?”他笑着对我说:“站第一个可以拉着老师的手,可以先玩,而且老师可以看见我。”
想不到,在这个小小的排队里面还隐藏着孩子们这样的小心思,看来孩子的小脑袋中还真的藏着不少秘密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所以老师也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第一”,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他们主动放弃这样诱人的位置而懂得互相谦让的排队呢?
于是,我尝试着编了一首儿歌“脚站线上,不推不挤,前面后面,我都喜欢”。我引导孩子排队时沿着走廊上地砖上的线进行站队,这样孩子就能整齐的排好队了,并且告诉他们如果发生推挤会发生什么可怕的后果,最后告诉他们,不管你们站在前面还是后面,老师都会喜欢他们的。所以,每次排队时都引导孩子们念一遍儿歌,让孩子们巩固排队的纪律。
其次,对主动谦让的孩子我会进行及时表扬,奖励他一个大拇指,并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懂得谦让。
最后,如果发现故意抢“第一”的孩子,我会对他进行引导,告诉他先站到后面去,在后面老师也能看见他,老师更喜欢懂得谦让、会排队的小朋友。
经过一周的练习,我发现孩子们的排队纪律明显好了很多,也希望我的宝贝们能够继续坚持。同时,孩子们的小脑袋中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掘呢!
小班教育随笔:紫瑜的转变
这个学期我们小二班来了位新朋友,叫紫瑜,比别的小朋友都更小了半岁,紫瑜幼儿刚入园的时候,不哭不闹也和我们老师说话,我们老师也非常担心这个年龄小的孩子,他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吗?别的小朋友学了一学期,她能追上其他小朋友吗?
于是,我们采取了措施:
首先,从生活上多关心帮助她,与她多亲近,逐渐消除她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惧感。每天入园时,我都会热情的与紫瑜打招呼,亲切的同紫瑜谈话,使她觉得我像家人一样在乎她。
其次,在许多事情上,对紫瑜一视同仁,比如在孩子穿衣服的时候,会悄悄的观察她的动手能力,让她自己穿脱衣服,碰到紫瑜脱不了的衣服再帮她的忙,并和紫瑜说上几句悄悄话,慢慢的紫瑜和我们更亲近了,现在每天早上来园也可以自己喊老师早了。看着她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我非常感动。
第三,要加强与家园之间的联系、沟通。紫瑜一直是爸妈接送的,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经常会与我们沟通交流,紫瑜有哪些地方不足的,家长们就会针对这些问题加强教育引导。
小班教育随笔:涛涛的转变
涛涛的转变
我园小班有一个小朋友叫涛涛,不论是户外活动、吃饭,甚至是洗手的时候,总喜欢把脱下的衣服抱在怀里,不舍的放下。哪个老师让他把衣服放到衣架上,他就哭个不停。经过多次教育,他的毛病还是不见效。
有一天,我想了一个办法:让涛涛来当“衣服小管家”,其它小朋友脱下的衣服都由他来管理。他高兴地答应下来,这样他自己脱下来的衣服就舍得放在一起了。经过一周的锻炼,涛涛终于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而且还养成了帮助别人的好习惯。
通过这件小事,让我认识到:要改掉幼儿的缺点,不要通过训斥和强行制止的方法,而要正确引导幼儿慢慢地自己步入正轨,效果会事半功倍的!
收土豆
我们幼儿园后面是一片菜地,其中有一块土豆地。这天,园长与菜农商量好,让我们大班的小朋友一起来帮忙收土豆。
这天下午,我带领大班二十多个孩子到菜地里帮菜农一块挖土豆。菜农伯伯一边讲述土豆的生长过程,一边教孩子们从挖出的泥土里拣土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一边议论一边拣,开心极了!当孩子们看到长得又大又圆的土豆时,高兴地手舞足蹈。在他们的心理农民伯伯不仅辛苦也很伟大,他们懂得了事物的来之不易,从小知道了要爱惜食物,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