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可怕的家庭“软暴力”

发布时间:2021-07-29

家庭安全教育。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育笔记是老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平常你收集了优秀的教育笔记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可怕的家庭“软暴力””,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和孩子每日朝夕相处时间最长的亲人,更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说法。尤其对于情商培养,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高情商的孩子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氛围,甚至于社会大环境。但是,面对独生子女这样一个国情,我们从孩子身上感受到的来自家庭的“暴力”问题越来越严重。

什么是“软暴力”

“软暴力”包裹着“爱”的外衣,从里到外由爱而生。家长们以爱的名义温柔并残忍地剥夺了孩子们很多正常的权益,甚至孩子们的“独立人格”。这种“软暴力”让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痛苦着,家长们却在冥思苦想救拔孩子脱离“苦海”的解决之道,殊不知那只扼住孩子脖颈的手正是自己爱的双手。

案例分析:

1.小朋性格内向,甚至有些懦弱。一个男孩子柔弱的像个小姑娘。每天早上到教室门口时必要抱着妈妈痛哭一番。老师建议妈妈:与其让孩子一次一次的痛苦,还不如和孩子讲清楚“上学是件好事,标志着你长大了,妈妈替你高兴”之类的话,对孩子进行鼓励,并用妈妈高兴的表情感染孩子。作为老师的妈妈也很明白这一点,但就是见不得儿子的眼泪——孩子一落泪,妈妈比孩子还要心痛,一次一次的“说好了。。。”一次一次无原则的妥协,换来的是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眼泪和妈妈随之而来的担心和焦虑。妈妈的焦虑又被孩子看到眼里,反作用到了孩子身上。

更揪心的是,小朋的眼泪应用领域还很广泛:比如小朋只愿意和同一幼儿园来的一个小女孩坐在一起,只要老师换座位,小朋就会拿起他擅长的武器——“哭”来讲条件。“老师,我不要和他坐一起。我要和小美坐一起。呜呜~~~~”。遇到其他不随愿的事,小朋也会选择默默流泪的方式进行表达。

2.小友的妈妈因为怕孩子不适应,干脆开学前几天就没让孩子上学。果然,传来了小朋入学的种种描述,小友妈妈笃信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反正大学也没开学,跟孩子在家腻两天。

这一天,好容易妈妈做好了思想工作(儿子的,也许更多的是自己的),把儿子送到了新的班级里。一上午没有离开学校,在学校的一楼徘徊复徘徊。问及原因时,妈妈说:“跟孩子说好了,前3天中午接走。”让孩子慢慢一点一点过渡适应。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一天中午,孩子顺利的被妈妈接走了。

第二天中午,妈妈又来接孩子。孩子看到妈妈诧异地说:“妈妈你怎么来了?我今天中午不想跟你回去!我喜欢这里,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吃饭、睡觉。”

不是答应儿子三天中午都要接回家吗?怎么能食言呢?古有“曾子杀猪教子”呀!正好告诉孩子什么是言出必行嘛。妈妈好说歹说还是把儿子接走了。

指点迷径:

教育理论谁都不缺,只是事情赶到自己孩子头上,作为父母的怜爱就溢于言表,我很能理解,但却真的无奈和痛心。殊不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或者主观认为孩子不行,而过于主动周全的保护孩子,像超人一样第一时间满足孩子们大大小小的所有要求,无异于滥用抗生素——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被改变、孩子对社会正常的免疫力被破坏、孩子人生探索中最宝贵的实践财富被剥夺、孩子与生俱来的自信和坚强被消磨殆尽……!到最后,家长们却还抱怨自己的孩子独生、不独立——在学习上懒、依赖思想严重;生活上低能,无法放心!

殊不知,这个结果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家庭“软暴力”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自认为不幸福的孩子和一个又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放开手,给孩子一片自由成长的空间!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老师不可怕


教育随笔:老师不可怕

一天下午跳绳的时候,发现嘉禾的线衣破掉了,我赶紧走过问他怎么回事,他低着支支吾吾头半天也说不出来,旁边的小朋友告诉我是他上午玩游戏的时候破掉的,问他也说不清楚,于是问了搭班老师,才知道是他衣服上有漏出来的线头,他用手拽,然后就破掉了,放学的时候是奶奶来接的,就把孩子衣服破掉这件事情告诉了奶奶,回到家妈妈就给我发信息问他是不是在幼儿园调皮了,于是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她,妈妈说回到家看到他衣服破了,奶奶也没怎么说清楚。妈妈讲他有什么事情不愿意和老师说,说是怕老师,有什么事情不敢和老师讲。

看到嘉禾妈妈的消息,就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太严厉了,还是没有根据小朋友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了。嘉禾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生,平时安安静静的,不怎么讲话集体活动的时候也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我有时刻意的去请他回答,他也不怎么愿意讲,偶尔回答问题也是低着头,眼睛盯着地板,声音很低。他平时跟着奶奶的时间多,不怎么与别的大人交流。

反思之后发现孩子就是这样,他们很简单,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他们心目中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所以我们要多和他们交流,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第二天我在谈话时间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你们觉得老师怎么样”,争取打开和小朋友们沟通的大门,讨论发现其实大多数幼儿对于老师的印象还是很“温柔”的。于是,我觉得除了自我反思,还应该加强与班级幼儿的沟通交流,增加对嘉禾的关注。

在接下来的日子,我加大了对他的关注,平时请他当值日生,鼓励他到全班小朋友面前讲故事,他有进步就及时的鼓励他。同时奶奶来接他的时候,我会将嘉禾在幼儿园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奶奶,并且和嘉禾妈妈沟通,请他们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多带孩子出去玩,多和别人交流,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快乐,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正面引导他,让他获得自信心,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己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嘉禾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在平时多对他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你真棒,回答的真好。”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

过了一段时间,再次和嘉禾聊天,问他:“你觉得孙老师怎么样”“孙老师很好,”“哪里好?”“给我们讲故事,带我们玩游戏”“那你怕不不怕孙老师了?”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他来园时会主动向老师问好,在活动时积极地回答问题,整个人变得有点活泼开朗些。看到孩子的变化我真感到欣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要多为这些天使创造表现的机会。

“手足口病”不可怕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手足口病”不可怕”!

幼儿园工作中,教育孩子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幼儿保健工作也不能忽视。

只有一个干净的环境,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我班教师在注意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更注意了保育工作的落实,严格按照安全、卫生制度,每天坚持教室的通风及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定时消毒。

前段时间医院里发现了“手足口病”,个别家长有点担心。

其实只要做好卫生和预防工作,加强自身的锻炼,“手足口病”并不是那么可怕的。

于是我们非常注重做好幼儿保健工作。

首先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工作、消毒工作。

于是班级每天教室用紫外线定期对幼儿的睡具、玩具、用具进行暴晒、清洗、消毒等。

其次开展幼儿卫生保健教育活动。

通过读报纸、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懂得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是要讲卫生、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等,而且每天都要监督幼儿户外活动后、饭前、便后洗手情况,初步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再次增强幼儿体质,鼓励幼儿早入园进行早练活动。

总之,今后我将不断努力,继续发扬团结合作精神、齐心协力为幼儿园的工作做得更好,不断进取学习理论与实践探索,转变教育观念,争取在更上新台阶!

关于““手足口病”不可怕”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的原因


一、原因

(一)不良家庭环境及不当教育方式的影响

1、镜头:文文追着小汽车在家跑来跑去,边跑还边学着小汽车“嘟嘟”地大叫,正在写方案的爸爸,一再要求文文“安静一点”,但都被文文当耳边风,爸爸生气地一把抓住文文,狠狠地在他的小屁股上拍了两下说:“叫你不听话。”

2、解读:父亲平时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教导,孩子听话时就百般惯宠,一旦孩子犯错误了就拳打脚踢,在这种“溺爱加暴力”的家庭影响下,孩子耳濡目染,在处理和同伴的关系时,也是一不如意就拳打脚踢或大喊大嚷。这不是孩子天生爱“暴力”,而是在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时,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经验是负向的。“绝对权威,高压统治”和“过渡溺爱保护”类型的家庭都容易导致儿童“暴力”行为的产生。

3、怎样做: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不要对孩子采用恐吓、打骂的方式,这很容易让孩子“耳濡目染”,模仿家长不正确的行为。有的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往往先大声训诉,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这不但难以让孩子心服口服,更容易把孩子引向不正确的道路。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当然,是“坏榜样”还是“好榜样”,就取决于父母的一言一行了。

4、父母不纵容:父母的溺爱与纵容也会培养或间接鼓励孩子的暴力行为,有的父母在孩子被人欺负了时说:“不要怕,你也狠狠地揍他。”此时的父母,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传授攻击性行为,是在教孩子错误的处理方法。

不帮孩子推卸责任:在生活中有一种家长,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做家长的赶紧把他扶起来,生怕孩子哭,就踩踩地板说:“臭地板,坏地板,让宝宝摔倒了。”要是孩子碰到了桌子,家长就打打桌子说:“桌子不好,碰到宝宝了。”总之,什么都是其他人的错,孩子自身是没有责任的,什么事都怪别人,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就产生了一种不良影响,什么都是人家不好,没有自己不对的,碰到一点事就怪别人,攻击别人。

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和谐正向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宽松适宜的心理、物理环境,可以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反之,则会通过强化加剧孩子的攻击行为表现。

父母的温情:父母对孩子的温情、适度的要求以及彼此一致的反应等能够促进孩子行为的健康发展。如父母婚姻关系好、家庭氛围融洽,对孩子采用较为一致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敏感度高、积极教养行为较多,孩子的行为也会比较健康。反之,则孩子表现出来的“暴力”行为就较多。

(二)电视等传媒的负面影响

1、镜头:晓黎和悦悦在楼下玩游戏,两个人一个人当灰太狼一个人当懒羊羊,你追我赶的玩得可开心了。玩着玩着,只见晓黎大叫一声:“懒羊羊,我可抓到你了。”然后使劲把悦悦推倒在地上,叫道:“哈哈,有羊肉吃了。”被推倒在地的悦悦,痛的大哭起来。

2、解读: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孩子与这些传媒的接触越来越多。有些家长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不加任何指导和选择。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给幼儿提供了样板,尤其是一些电游中的暴力动作游戏,更具有负面影响。孩子的特点是好模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后学会了“暴力”行为。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同伴的一些不良行为,也会不加分辨地模仿。

3、怎样做:做好过滤器:看起来似乎天真无邪的动画片和其他所谓的儿童节目里其实经常充斥着叫喊、威胁、推搡和打人的情景。所以,你要尽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监督孩子所看的节目内容。如果电视节目里出现了你认为不好的内容,要和孩子谈一谈:“你看见那个孩子了吗?他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把朋友推开,那样是不对的,是不是?”及时给孩子指出不对的地方。对孩子所看的电视节目和影像作品,要进行严格的把关过滤,让孩子远离不好的内容。

4、活动多样化:孩子本来就不宜多看电视,因此,家长可准备多样的活动,让孩子自愿离开电视。如带着孩子进行一些有趣又轻松的亲子游戏,或者自己动手做一些小手工,甚至在做家务时让孩子当个“小帮手”……用一些有趣的事情,将孩子从电视机前吸引过来。

尽量少带孩子看电视:有些家长自己爱看电视,也喜欢带着宝宝一起看,觉得在自己娱乐的同时也照顾了孩子。实际上,大部分的节目都是不适合孩子观看的,里面会有许多攻击性以及暴力甚至血腥的镜头,会让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认为,成人世界就是这样的,这些行为是正确的。

二、五种方法巧应对

美国心理学家杰拉德?帕特森观察了一些由于家长的不正确教育方式培养了攻击性儿童的家庭内部相互作用特征,据此提出了一套家庭教育原则。这套原则的要点是:

1、不要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让步;

2、孩子反抗时,不要让自己的高压方式升级;

3、用一种冷处理的方式来对付孩子的暴力行为——孩子关在他们的房间里,让他们自己平静下来;

4、监控孩子表现不好的行为,建立一套分数体系:孩子做得好,便可得到好分数、奖励或某些特许;表现不好,就得不到这些奖励。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行为规则,让孩子参与规则的讨论;

5、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孩子表现出的亲善行为予以鼓励。积极鼓励的态度会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使孩子表现出积极、关心的情感。

帕特森进行了几年的追踪,他发现,当家长采用了这一原则之后,儿童的偏常行为大大减少。

教育随笔:爱争吵的孩子不可怕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天地,他们在这里生活、探索、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孩子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有着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法,可能会哭、会笑、会发脾气、会勇敢的面对……于锦昊小朋友在集体和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是:爱发脾气、打扰别人、用不礼貌的行为对待小朋友、抢同伴的玩具……

锦昊经常由于不能与小朋友友好合作而发生争吵,甚至动手打人。之后还先发制人,向老师告别人的状。对老师说话也不懂长幼之分,随心所欲,没有礼貌。当老师询问理由时,他总会不耐烦地说:“我在家就是这样的,都没有人说我……”在一个多月的观察中,我发现他做事专注力不持久,上课经常游离,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和他玩。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受家庭、社会和幼儿园三方面共同影响的,只有三者合力而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锦昊小朋友在家是一家人的小霸王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凡事由着他的性子来,在家总是说一不二,无所不为。父母教导的很少,一味地娇宠,也不能用自己的言行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当他在活动中不停地打扰别人时,我总是将他带走,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你不能这样做,因为你违反了规则,到老师身边来,陪老师说话,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慢慢地他意识到了“不遵守纪律”就会被老师带走,老师是关注自己的,发脾气动手打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后来,我发现他有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了。有一次他又去要李沐樊的玩具,并紧追不放,沐樊“哇”地一声哭了,他意识到自己错了,立刻说“我不要了,你玩吧。”放在以前他是不会这么做的,可见他已经学会与自己的旧观念作斗争,规则的建立已经在他身上发挥作用了。

由此可见,孩子们的争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强行阻止时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评。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从事的做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争吵的分析判断能力,细心地分析孩子的心理,了解发生争吵和纠纷的原因,给予适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尽可能地掌握与伙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而做为家长,首先要理解幼儿的行为,放松情绪,分析形成幼儿不良习惯的成因。并主动与老师沟通,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在家多关注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经常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适时地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时间与宽容。幼儿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家园配合很重要,孩子会在经验、挫折中逐步成长。我相信,久而久之,爱争吵的孩子也会学会与人友好交往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应对幼儿入园哭闹 家长心要硬手要软


幼儿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应对方法:心要硬手要软。(只针对刚入园的宝宝,如果是上过很长时间突然哭闹拒绝去幼儿园的,要仔细查找原因)

宝宝入园第一个月,基本是哭着上学去,哭着放学来,还隔三差五的生场小病。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吧,家长们既不放心又心疼;请两天假吧,又怕助长了宝宝的厌学情绪。幼教专家表示,在宝宝入园的哭闹期家长要软硬兼施,既要狠下心来坚持接送,帮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又要悉心照顾好孩子的饮食健康,防止孩子因情绪低落而生病。

“入园第一个月,基本所有的孩子都有哭闹现象。”对孩子来说,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小朋友和玩具都是陌生的,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不在跟前,自己不再是被关注、呵护的焦点。不安、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让宝宝手足无措,哭闹成为唯一的发泄出口。

“孩子哭着入园,放学的时候还是眼泪汪汪的,会不会在幼儿园哭了一整天?”面对家长们的疑问,老师表示,其实孩子的哭闹是间歇性的。一般,宝宝在刚入园时哭一会儿;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吃饭、上厕所时,他会因为能力不足或想妈妈而委屈地哭,放学时见到妈妈再哭一下表达自己的不满。孙萌表示,大部分孩子的哭闹现象会持续一个月,有的孩子一开始哭得凶,随着时间推延会逐渐适应;有的孩子一入园很适应,过两天新鲜感过去了,就开始哭闹。哭闹持续时间最长的,往往是那些不能坚持每天入园的孩子,“越是不能坚持入园,孩子就适应得越慢,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就越大,这样的孩子哭闹期甚至超过1年。”孙萌说。

如何帮孩子度过哭闹期呢?虽然每个孩子都会哭闹,但具体的原因还是因人而异的,家长最好能对症下药。

恐惧幼儿园

平常家长言谈中,父母给孩子传递了幼儿园的负面信息,如“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让老师管你”,孩子自然恐惧上幼儿园。家长要多从积极方面表述幼儿园生活,如在幼儿园可以学本领,交朋友等。

分离焦虑

全职妈妈或祖辈带大的孩子依赖性强,一旦入园分离焦虑也表现得比较严重。父母要加强孩子的自理、自立训练,同时要遵守和孩子之间的约定,答应了孩子4点半去接他,就一定要做到。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言而无信,从而加重焦虑情绪。

试探家长的底线

幼儿园没有家里舒服,得到的关注与照顾没有家里多。有的孩子就用哭闹、甚至谎称肚子痛等理由来试探家长的底线,以达到不去幼儿园的目的。对这类型宝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坚持送他去幼儿园,否则他不去幼儿园的借口会越来越多、次数也会越来越频繁。

宝贝平常很少生病,为啥一入园就隔三差五的小病不断呢?很多家长甚至因此怀疑幼儿园的卫生和饮食安全。“生活环境和幼儿情绪的波动是新生生病的主要原因。”孙萌老师解释说,孩子入院前,生活起居都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病原体比较少,进入幼儿园后,孩子接触的小朋友多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一个孩子生病,很容易就传染给其他小朋友。此外,孩子饮食起居习惯的改变,对他生理是一种挑战,而情绪的波动和低落,也会引发生理的失调,如头痛、肚子痛、尿频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体质下降,从而引发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

孩子一旦生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最好在家静养。同时,家长要每天和孩子一块儿回顾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和有趣的事,保持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和好感。孩子痊愈后及时送孩子回幼儿园,否则入园不规律,会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和疾病易感期。因此,入园初期,家长要悉心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帮孩子度过这段疾病易感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多喝水

秋季干燥,人体本身缺水,宝贝在适应期又常哭泣,很容易消耗太多水分。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宝贝补水,多吃水果蔬菜。

适当增加营养

如果孩子入园后食欲不振,家长可做些蛋白质丰富好吸收的食物。在刚入园那段时间,不要强求孩子吃得跟以前一样多,也别随便给孩子加餐,否则积住食,反而容易生病。

帮宝贝放松心情

家长多给孩子爱抚和肌肤之亲,这样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重建。睡觉时,播放轻柔的音乐,或让他听着故事入睡。

回家先消毒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之后,最好把外衣外裤都换掉,勤洗手洗脸,减少感染几率。如果得知周围有孩子生病,可以给孩子喝点板蓝根或是吃点大蒜加以预防。

增加户外运动

平常多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晒太阳,到户外多呼吸新鲜空气,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可减少生病的几率。

大班教学随笔:虚伪比无知更可怕


小静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别看她年纪不大,唱歌跳舞样样精通,认字更不在话下,大班幼儿用书上的故事不用大人讲自己就能讲下来,每次我们给孩子们上课都要精心准备,把故事多看几遍,记熟记牢,要不然就被小静指出错误。

在一次我教孩子们学习诗歌《风》中,我把“你听树叶沙沙沙,那是风儿在和树在谈话”中的“谈”话念成了“说”话,孩子们跟我说了两遍以后,我就把教书无意中放到了小静的位置前,小静发现后,对我说:“老师,是风儿在和树谈话,不是风儿和树在说话。”我赶紧拿起教书看了看,果然是风儿和树在谈话,我的脸一子红了,伪心的说是“说”话

,不是“谈”话,小静见我这么说,不高兴地低下了头。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不敢看小静的眼睛,我为了自己的颜面欺骗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有时我想告诉孩子们是老师念错了,可是我没有勇气,一星期就这样过去了。

在闲暇我看了一篇《老师,你把我的名字叫错了》,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学生的名字叫张海昶,每一位新班主任点名时总要把张海昶的名字落下,然后就故意问谁的名字没点到,其实他们都不认识张海昶的“昶”,渐渐地被学生发现了这个秘密,在新的一位班主任到来时,孩子们安排一处故意让老师出丑的戏,老师知道后大为恼火,不再关注张海昶,直到张海昶高考落榜,也认为罪有应得,几年以后,在师生聚会上老师在真正了解事情的经过,当年是其他同学为了给他出丑,故意让张海昶把“昶”说成“永”,并得知张海昶在建筑工的干活时被砖头砸中,临死时身上还揣着一本自学考试的书就差一门,就可以拿到大专文凭了,老师后悔晚矣。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老师的虚伪毁了孩子的一生。想到前几天我犯的错误,心里害怕极了,不能为了自己的颜面而欺骗孩子幼小的心灵,我决定向小静和全班孩子承认错误,做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幼儿园宝宝“暴力”怎么办?


一、案例

午饭时间,小朋友都坐在桌子边上等着用餐,乐乐突然用力搂过身边小米的脖子,紧紧地把他的头靠在自己胸前。不知所措的小米吓得大声哭起来,乐乐有点困惑了,于是又用力把小米从胸前推开,小米被他这么一折腾,哭得更厉害了。乐乐看着小米,眼神茫然又不知所措。

二、原因

2~3岁的宝宝对自己的身体动作力度的觉察力和控制力还比较差,因此人们常说:宝宝打人,没轻没重。乐乐对同伴的“暴力行为”似乎毫无来由,其实他只是想向小米表示一种喜爱的心情,可是他过于激烈的动作,让小米产生了误解和害怕。

三、怎么办

1、父母注意正确示范

宝宝对自己动作的认知是通过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因此父母要注意:要时时对宝宝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回馈,当宝宝用力过猛打疼你时,你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宝宝把妈妈打疼了,妈妈觉得好痛。”同时给他示范恰当的表示好感的方法:“宝宝,如果你喜欢妈妈、喜欢小朋友就轻轻地摸一摸。”久而久之,宝宝就会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小朋友交往了。

2、坚持一贯原则

你要尽可能每次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暴力行为”。你用同样的方法,能建立一套被孩子认识和接受的规则。最终他会明白,只要自己做错了事,就得付出代价——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行为的第一步。即使孩子是在公共场合做了让你尴尬的事情,你也要坚持这些规则。大多数家长都会理解你的处境,毕竟大家都经历过这种情况。但如果有人对你侧目而视,或者说“你怎么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之类的话,不要过多理会,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去处理。

3、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此种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否定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告诉孩子这样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孩子意识到这样是不受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向榜样学习的决心,从而减少孩子的“暴力”行为。

4、代币法

这种方法对孩子也很有吸引力。如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好,不骂人就发一个三角形,不打人就发一个圆形,几个三角形或几个圆形可以换一个五角星,累积到一定的五角星,就能换一个小奖品,如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一次出游的机会……让孩子慢慢改掉打人等不恰当的行为。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暴力男孩”交友记,而我差点伤害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幼师应有仁爱之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撒温情和力量。

中班上学期,班上来了一位让人头疼的小男生,叫小军。个子不高,却常常眉头紧锁,握紧拳头,稍不如意,便拿拳头说话。班上的小朋友们有些怕他,家长们也纷纷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交朋友。惯用的批评,对他简直没用,面对老师他表现出非常地敌对。“老师,小军他打我.....”“老师,小军抢我玩具......”“老师,小军把我的书撕破了......”每天,告状声不绝于耳。

这可不行,每天班上都若干次炸毛,孩子们和我都太难受了。对于小军而言,也是痛苦的吧。经过观察我发现,小军其实是渴望伙伴的,只是实在缺乏交往技能,不能够正确理解别人的行为,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至于伤害了同伴。这一切源于父母的离异,爸爸的粗暴,爷爷的宠溺,玩伴的缺乏,和成人对他交往技能的干预。看到小军敌对的眼神,我意识到他已经“遇强则强”了,批评只能让他更加讨厌班集体,讨厌老师。

强忍住对小军的“怒火”,我时常找他聊天,关心他的所见所闻,适时地表扬他,鼓励他交朋友,告诉他交往的方法,让他感受到老师“喜欢你”。小朋友告状时,我都会说:“好,我知道了......”然后,背着孩子们跟小军讨论刚才发生的不愉快。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小军渐渐地能低着头听进去老师的话了。

这一天,小军与小朋友起了争执,动手打了人。我真的很生气,平时都白说了!

我请小军站起来,对班上小朋友们说:“是小军的好朋友请站起来!”

听到我这么说,小军的眉头皱起来了,拳头也握起来了。

我生气地想,同伴的排斥总能刺激到你吧。

可是,天不遂人愿,竟然有四个孩子站了起来。我感到很意外,平时的“小霸王”会有朋友吗?可是,看到那四个孩子满面的笑容,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比我要宽容。

于是,我心情有点复杂地对小军说:“你转身看看,有四位小朋友说是你的好朋友!”小军转头看看,一脸惊讶。我意识到,教育应该是正能量的,小军需要正能量。

于是我接着问:“那请站起来的小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小军做你的好朋友?”

四个小朋友开始表扬小军,

“虽然他有时打我,但他吃饭很快……”

“虽然他有时很凶,但他今天和我分享了……”

小军低下了头,紧握的拳头松开了……

我才意识到,原来小军的闪光点有这么多。于是我继续说:“其他小朋友觉得,小军怎样做,你就愿意和他做好朋友?”

小朋友们纷纷提出要求,并站起来表达了要做好朋友的愿望。

我笑着对小军说:“你听到了吗?看到了吗?能做到吗?”小军不好意思地低着头笑,“嗯!”

在大家的鼓励声中,我看到了小军眼睛里的光亮,更看到了班上所有孩子阳光般的胸怀,此刻,我都有些感动了。

平常的一天很快结束,回想着今天的过往,我为自己那一时的怒火和冲动感到羞愧,试想:如果没有孩子站起来呢?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吗?小军会不会有阴影?孩子们会不会在我的暗示下,更加排斥他?显然,我的教育行为是不妥的。所以,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的宽容和友爱,化解了这次教育冲突。同时,我又感到特别自豪,这可是我班上的孩子们,他们的宽容与爱一定与我有关啊。我平时是怎样面对小军的,他们一定都看见了,感受到了。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以友爱、交往为目的的互动,小军渐渐有了改变,变得活泼、阳光、有礼貌、能交往,有了许多好朋友,成为了集体中平凡的、有“爱”的一员。

老师的接纳,集体的接纳,对于有着坚硬外壳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教育,将带着温情和力量,卸下孩子那硬硬的壳,陪伴他慢慢地成长……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可怕的家庭“软暴力”》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安全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可怕的教育误区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大的地方,我们叫它家;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小的地方,我们也叫它家。家是我们生命的摇篮,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生的第一个舞台。 想到家,我们就想到夜晚明亮的灯光。有灯的家就有温暖,...
    2021-11-16 阅读全文
  • 可怕的“幸灾乐祸” 分组说故事活动开始了,有的孩子在兴致勃勃的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有的认真的听同伴的讲述,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讲述故事时你推我打,我悄悄的走到他们身边制止了他俩,待讲述活动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这一行为进行教育...
    2020-08-20 阅读全文
  • 杜绝校园暴力严惩校园暴力的句子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现在的校园暴力都是出于他们胆小怕事,别人跟着做什么你就喜欢跟着做什么,这种跟风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正是因为这种潮流成为了我们的伤疤……伤疤是会结痂,但是碰了还是会疼~~估计你此时正在整理相类似的句子吧?下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收集了杜绝校园暴力严惩校园暴力的句子”,供您阅读,希望...
    2022-06-17 阅读全文
  • 别让“软伤害”伤了孩子的心 社会话题 买女士9岁的儿子在南京一所小学上三年级。5日晚上,儿子一回家就委屈地告诉她,上级领导来学校视察,体育老师嫌他胖、跑不快,不让他去操场上课;见他单独留在教室,语文老师又认为“影响不好”,便把他...
    2021-02-24 阅读全文
  • 专家分析儿童暴力与家庭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 专家分析:暴力行为多数与家庭环境影响有关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接受了不良的教养方式所导致的。溺爱和暴力专制的教养方式,都会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如果幼儿在家中一直都是被溺爱的,家...
    2021-03-10 阅读全文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大的地方,我们叫它家;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小的地方,我们也叫它家。家是我们生命的摇篮,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生的第一个舞台。 想到家,我们就想到夜晚明亮的灯光。有灯的家就有温暖,...

2021-11-16 阅读全文

分组说故事活动开始了,有的孩子在兴致勃勃的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有的认真的听同伴的讲述,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讲述故事时你推我打,我悄悄的走到他们身边制止了他俩,待讲述活动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这一行为进行教育...

2020-08-20 阅读全文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现在的校园暴力都是出于他们胆小怕事,别人跟着做什么你就喜欢跟着做什么,这种跟风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正是因为这种潮流成为了我们的伤疤……伤疤是会结痂,但是碰了还是会疼~~估计你此时正在整理相类似的句子吧?下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收集了杜绝校园暴力严惩校园暴力的句子”,供您阅读,希望...

2022-06-17 阅读全文

社会话题 买女士9岁的儿子在南京一所小学上三年级。5日晚上,儿子一回家就委屈地告诉她,上级领导来学校视察,体育老师嫌他胖、跑不快,不让他去操场上课;见他单独留在教室,语文老师又认为“影响不好”,便把他...

2021-02-24 阅读全文

专家分析:暴力行为多数与家庭环境影响有关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接受了不良的教养方式所导致的。溺爱和暴力专制的教养方式,都会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如果幼儿在家中一直都是被溺爱的,家...

2021-03-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