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不同类型的笔

发布时间:2021-07-05 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说课稿

活动目标1.知道各种笔的名称,认识它们的外形特征,探索其不同特性。2.尝试各种笔的使用方法。3.了解使用笔的安全常识。活动准备1.铅笔、粉笔、签字笔、毛笔、水彩笔、油画棒、圆珠笔等各种各样的笔,以及配合使用的各种材料,如墨汁、水、调色板等。2.用各种笔绘制的绘画作品。3.白纸若干。活动过程一、带领幼儿参观画展,让幼儿发现每幅画的不同之处,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师:1.这些画哪里不同?(引导幼儿从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观察。)2.这些画用什么笔画的?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猜想。二、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比较,分辨出每一幅画的绘画工具1.师:这些画是用什么笔画出来的?和小朋友一起试一试找一找。2.幼儿分组探索尝试。3.分享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小组探索的结果,并能讲清楚理由。三、交流讨论,加深对各种笔的认识1.引导幼儿从外观、名称、书写特点等方面介绍自己认识的笔。2.鼓励幼儿尝试按照每一特征进行分类,如铅笔、粉笔、签字笔、毛笔、粉笔、油画棒是越用越短的笔;签字笔、圆珠笔的笔杆都是塑料做的,等等。3.说说各种笔的不同使用方法及用途。如铅笔须削过之后才能使用,写错了可以用橡皮擦掉,小学生经常会用到;毛笔需要沾着水、墨汁或颜料使用,画水墨画或水彩笔时会用到。四、小组合作作画,进一步探索各种笔的特性1.幼儿小组合作,用各种笔画一幅意愿画,画好后仔细看一看每种笔画的画风格有什么不同。2.教师小结:笔是我们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朋友,大家在使用时注意安全。如铅笔有毒,不能用牙咬笔头;有的笔尖太尖,不要伤了自己和别人。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类型题》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类型题。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2=62+4=66-4=2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7+3=103+7=1010-7=3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7+3=10

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

同理:3+7=104+2=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10-3=7

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64=26-2=4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45+()=7()+2=5()+6=10

7-()=3()-2=85-()=1()-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幼儿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笔》


活动目的:

1.通过想想、看看、说说、写写、画画,辨认各种笔,了解它的不同特性。

2.感受笔的发明在人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探索、发现生活中笔的多样性及特征。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常用的铅笔、毛笔、粉笔、水笔等各种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一幅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的彩笔画,提示幼儿:这幅美丽的画是用什么笔画成的?回答:彩笔,引出本课主题,《各种各样的笔》。

二、基本部分。

观察比较,激发幼儿对笔的兴趣第一次尝试:请幼儿介绍自己见过的笔(引导幼儿从外观,作用,书写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第二次尝试:说说铅笔、油笔、粉笔各有什么不同。

1.铅笔能削,笔迹可以用橡皮擦掉,幼儿常用它画图画、写字。

2.油笔不用削,笔迹不容易擦掉。

3.粉笔,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或教学用,易擦掉。

提问:除了这些笔,你还知道哪些笔,他们是用来做什么的?

第三次尝试:引导幼儿思考:假如你是小发明家,你想发明一支什么样的笔?(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画出来)。

第四次尝试:教师简单为幼儿讲神话故事《神笔马良》让幼儿加深对笔的印象。

第五次尝试:学习儿歌《小铅笔》

小小铅笔细又长,身穿彩衣黑心肠,嘴巴尖尖会写字,只见短来不见长。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笔是我们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朋友,大家在使用时注意安全,铅笔的铅有毒,不应用舌头舔。另外笔尖太尖,不要伤了自己和别人。

活动延伸:

全体幼儿合作,用各种笔画一副意愿画,画好后仔细看一看每种笔画的画,风格有什么不同。

幼儿百科:其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书写,后引申指书写、书画作品、汉字的笔画、文件数量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分类》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分类》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活动产生兴趣。

6、知道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制作一张家里垃圾记录表,认真填写。

2、搜集并了解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个、幼儿分类用的生活垃圾、幼儿分类用的小垃圾箱。

4、分类垃圾箱大挂图、垃圾分类图片。

【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

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请大家记录这几天家里产生的垃圾,你们完成了吗?(完成了)快把记录结果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1)小组交流。(拿着记录表,互相说说)

(2)个幼介绍。(谁想把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

每天我们的家里会产生许多垃圾,主要有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厨余类、有毒有害类垃圾。这么多垃圾你们平时是怎么处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类放进垃圾箱"师说:你在哪儿看到分类垃圾箱的?)

2、问题思考,商讨垃圾处理方法。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师:老师这儿就有两个垃圾箱,我们快来看看!

①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颜色、标志)(找两三个孩子说)这是什么标志?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这是可回收标志,这是不可回收标志。回收以后经过特殊处理能再为我们服务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该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应该扔进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讨论垃圾分类方法。

师:咱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①幼儿小组讨论。(引导孩子说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说划圈的,再说不划圈的)

②提问:谁愿意把讨论结果介绍一下?

③个幼回答。

小结:

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

师:咱们刚才分的特别好,老师特别佩服你们!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处理?

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雨前雨后大不同


活动目标: 1、了解下雨前和下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自然地兴趣, 2、学习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察图片。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前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要上科学课,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图片吧!你们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引导引导幼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看图) 老师:云朵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会发生什么事呢? 老师:水面上的蜻蜓怎样了?为什么它会飞得低低的呢? 老师:青蛙在做什么呢?我们来学一学。 老师:这是谁?它们在做什么? 老师:为什么小蚂蚁要赶紧搬家呢? (请幼儿结合自身观察过的情况再进行讲述) 老师:原来呀,下大雨之前呀,云朵会变的黑黑的,水面上的蜻蜓会飞的很低,青蛙也会蹲在荷叶上“呱呱呱”的叫着,小蚂蚁也会把家搬到安全一点的地方, 二、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后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老师:刚刚我们知道了一些下雨之前会发生的情况,那下完了雨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幼儿回答) 老师:那我们继续来看图吧! 1、引导幼儿独立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看图,然后再相互说说。 2、集体交流。 老师:请小朋友们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说说下雨后有什么样的景象。 (幼儿回答) 三、比较雨前和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 老师:刚刚我们看了下雨之前下雨之后的图片,那么下雨前和下雨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儿回答) 3、请幼儿用动作表现下雨后的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 老师:那小朋友们,你们会用动作来表现下雨之前和下雨之后的现象吗?谁来示范一下呢? (老师弹奏《大雨小雨》,幼儿跟着音乐表现。) 四、活动结束。 老师:好啦,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有机会的话也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下雨前和下雨后的变化哦。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教案《类型题》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类型题。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发...
    2020-11-3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笔》 活动目的: 1.通过想想、看看、说说、写写、画画,辨认各种笔,了解它的不同特性。 2.感受笔的发明在人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探索、发现生活中笔的多样性及特征。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2020-10-0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分类》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分类》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活动产生兴趣。 ...
    2020-09-2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雨前雨后大不同 活动目标:1、了解下雨前和下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自然地兴趣,2、学习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察图片。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前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2019-12-25 阅读全文
  • 男孩女孩玩具类型大不同 “我有些好消息,也有些坏消息。”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告诉她的朋友说,“我们的女儿丽莎很喜欢我们送给她的那个生日礼物——一个手工台,可是,她却把它当炉子用了!” 孩子是通过模仿他们眼中父母的行为来获得性别...
    2022-02-19 阅读全文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类型题。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发...

2020-11-30 阅读全文

活动目的: 1.通过想想、看看、说说、写写、画画,辨认各种笔,了解它的不同特性。 2.感受笔的发明在人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探索、发现生活中笔的多样性及特征。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2020-10-06 阅读全文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分类》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活动产生兴趣。 ...

2020-09-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1、了解下雨前和下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自然地兴趣,2、学习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察图片。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前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2019-12-25 阅读全文

“我有些好消息,也有些坏消息。”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告诉她的朋友说,“我们的女儿丽莎很喜欢我们送给她的那个生日礼物——一个手工台,可是,她却把它当炉子用了!” 孩子是通过模仿他们眼中父母的行为来获得性别...

2022-02-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