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被抓伤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1-07-03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被抓伤的反思
我们新招收小班孩子已经一个月了,这天又来了一名新的小朋友,象以前一样我给他做好了登记,明白了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李军。他妈妈领他走进活动室,可李军不肯让妈妈走,必须要让他妈妈在幼儿园陪他,我让他妈妈陪他玩玩具,趁他玩得入了迷,我朝他妈妈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赶快走。
李军玩了一会儿,发现妈妈不在了,起身就往外跑,我怕他跑丢,连忙把他抱起来,抱着他往活动室里走,可他怎样也不想进入活动室,使劲想摆脱我的怀抱,这时,李军突然用力在我的脸上狠狠的抓了一把,我疼的眼里流出了泪,,他松开了手。只见我的脸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指甲印,每个指甲印里都往外渗血,钻心的疼,可他还……我们都感觉这孩子家庭教育也许有点不妥,决定与家长沟通一下。
放学时,我与李军的妈妈交谈,他妈妈告诉我,原先他一向在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事事顺着他,养成了孩子自私、好攻击的心理。我开始反省自己,李军第一天到园,我就应事先和家长沟通一下,了解孩子的特点,然后因势利导,要让孩子先熟悉老师和新的环境,让孩子了解老师是爱他的,而不应用强制的态度把他留下,也许就不会发生被抓事件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抓脸
抓脸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什么事情都随自己的心愿,一不随心,伸手去抓。以往他们在家中已经习惯各种图书、玩具都是自己的,没有人与他们争抢。而今到了幼儿园则不同,所有的玩具、图书都要一齐玩,一齐看。因此产生了争执,容易发生抓脸行为。为了避免或减少同样的事情发生。
我采取了一些教育方法,首先让孩子懂得玩具是大家的,能够轮着玩或换着玩,让孩子懂得谦让的含义。
其次,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小小手"让孩子们说说手的用处,根据幼儿的回答,我从正面去引导他们:"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它是一个小小魔术师,能够变各种小动物,我们的小手还会做许多事比如帮老师摆椅子,收玩具。"老师虽然这么说,但是远远还是由于晓彤和他抢玩具,把晓彤的脸给抓伤了,留下一道血痕。
事后,我对远远说:"你看,晓彤的脸好看吗?""不好看""让别人给你把脸抓破,你愿意吗?""不愿意。""以后还抓别人的脸吗?""不抓了。"透过这次对远远乃至全班的教育,这几天抓脸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期望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检查孩子的指甲及时修剪。
教育随笔:小被子
一天早上,我刚跨入教室的门,就听到航航悲惨的哭泣声,原来是因为他妈妈今天忘记给他带小被子了(这个小被子是航航出世以来,每天睡觉时必须要抱着的),无论我们怎么安慰他都不管用。之后这几天,航航的妈妈总是早上把被子带来,晚上又把被子带回家。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很头痛,也和航航的妈妈交流过,其妈妈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为此,我也上网查看了一些相关资料,和航航的妈妈进行了交流:
恋物情结利弊权衡
当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和愉快时,那些父母的替代品便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孩子的需要,也同样帮助孩子稳定了情绪,得到了安全和快乐,从而弥补父母的不足。这种依恋的替代作用,在幼儿时期同样能使孩子产生自信、自控能力,从而拥有更好的情绪适应能力。
因此,孩子若表现出对某物的依赖时,父母不必过分干涉他,周围的人一旦严厉斥责他,或是说不好看,反而会引起幼儿的拘泥,会拼命抓着毛巾不放、吸吮着奶嘴、抱着小熊,或是不肯更换被单,有的孩子还会好不容易改掉一个坏习惯,又产生一个新的坏习惯。所以,只要是不妨碍他的身体健康,就任凭自然,不必强迫他放弃。等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会放弃对物品的依恋,其恋物情结也会渐渐消失。
适当措施改变恋物情结:如增强他的安全感、鼓励他成为勇敢的人、养成睡前良好的睡觉习惯,(有的家长为了解脱自己,总是对孩子说:“自己抱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被子去睡觉。”这便为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提供了最佳理由。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睡觉时不要抱娃娃、吸奶嘴等,让他什么都不要做,好好睡觉。)、陪他一段时间(在妈妈不能陪在一旁睡觉的情况之下,幼儿只好吸吮或是抱着能够替代妈妈的东西以便让自己安安稳稳地入睡。为了让幼儿在睡觉之时不会感到孤独,那么妈妈若是能够在一旁陪幼儿一些时间,直到他入睡为止,那么一定会令他非常安心、高兴。)告诉他已经长大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有助于改善孩子对物品的依赖性。但切记勿因此而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或是勉强他立即改掉这些习惯。太多的压力或过于强迫孩子,有可能会使孩子更执着地依恋这些物品。)借助外在力量(幼儿园的老师,疼他的爷爷或奶奶的鼓励,可以转移孩子对物品的依赖)等等。
希望能在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下,能早日改掉航航抱被子睡觉的这种习惯。
教育随笔:教育从小事抓起
教育随笔:教育从小事抓起
教育孩子,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不能有所放松,最好从每一件小事,都给孩子做一个榜样,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今天我班幼儿去了他们向往已久的公园,幼儿的情绪非常高涨,活动前,我先与幼儿明确了此次去公园的目标,并与幼儿讨论了一下在途中及在公园内以及返途中该注意的事项,幼儿说的十分好。幼儿在一路上表现的也确实很棒。
一直到我们一群人到了公园,看着公园里的风景,我们所有的人都非常的开心。我带领幼儿一边慢走欣赏风景,一边为幼儿讲解或提问,幼儿观察的极为仔细,也积极响应。这边的桃花开着,那边的落了一地的花瓣,还有的只有花骨朵,柳树发芽了,小草钻出地面了,幼儿的眼中透着惊奇与好奇。这时,队伍中的脚步有点乱,有幼儿边跑过来边大声的喊:“老师,小萌乱扔垃圾。”并指着一张地上的餐巾纸,我走过去请他捡起来扔到旁边的垃圾桶,“这才不是我扔的呢。”萌萌瞟了我一眼说,他不愿捡,一旁的幼儿开始激动了,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地炸开了锅“老师,我看到他扔的。”“我也看到的”“小萌他骗人”“乱扔垃圾不对的”……在一片讨伐声中,小萌开始犹豫了,我问道:“是你扔的吗?”他点点头,但仍倔强地站着,不愿动手去捡,其他幼儿安静地盯着我和他,当时我有点尴尬,我去捡起垃圾扔吧,其他幼儿一定不服气,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他们也会乱扔垃圾,让我来捡,对幼儿不负责的行为一定要及时教育,可让他捡吧,他又不愿动,这时突然想到他爱听好话,何不改改我和他说话的方式呢,于是我走到他身旁在他耳边说“小萌也是个爱卫生的小朋友,对吗?”他腼腆的点点头,我拉着他的手让他捡了起来,他很快的把垃圾扔了跑回了队伍,笑着对我说:“小萌也是个好孩子,对不对?”我笑着对他点点头继续带领幼儿们欣赏观察,他们也都兴致勃勃。
教育幼儿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虽幼儿年龄小,他们天真可爱,不懂也无法理解什么是责任感,但幼儿却是善恶分明的,因此先让幼儿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来公园时讨论到不能乱扔垃圾,幼儿们铭记于心: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当幼儿听到小萌不承认错误时,从当时来看小萌也不愿去承担自己的错误;那些看到小萌乱扔垃圾的幼儿可不买账了,情绪激动,小萌不承认,那不就是那几个幼儿在撒谎了,在此,我看到了集体的力量可真大,小萌开始还无所谓,想耍赖,结果在一片讨伐声中只能承认。我了解小萌平时比较随意,都按自己的喜好行事,但同时他的自尊心极强。这件事虽小,但却可以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成为他体验责任的一种经历,形成责任感的萌芽,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幼儿的责任意识,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教育契机。
小萌在听了同伴的那些话后,自尊心受伤,因此他虽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却不愿行动起来,只是站着,这时旁人给他一个台阶下,他自然就欣然接受。现在的孩子平时在家作威作福惯了,受不得半点委屈,受挫能力弱,听不得逆耳的话,所以讲话时要注意一下方式方法,用鼓励性激励的语言让他欣然接受。我运用恰当的语言让他在感受不到批评的情况下纠正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化说教教育于行动教育。幼儿感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弱,说教的效果比不上行动,因此不如拉他的小手去做来得更直接明了。
教育是一个过程,而责任教育也不是孤立进行的,是与其他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这件事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点,作为一名教师,通过一日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抓住教育的契机,以点完成线,以线完成面来完成这一教育过程。
教育随笔:抓住学习的机遇
抓住学习的机遇
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他们的天性,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欲望,作为教师立为幼儿创设探索的机会,满足其欲望。
今天上午,刚入园不久,有个孩子过来报告,说是在沙地里有个刺猬,我便跟幼儿来到沙池边,沙池边有好几个孩子,有的很害怕,有的却谈论着,我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幼儿去观察,便鼓励害怕的小朋友,说:“刺猬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以老鼠为主食.”孩子们兴趣来了,提出:“刺猬是动物中的哪一类?”孩子们议论纷纷:“爬行的、哺乳的、软体的(有刺,跟海参差不多)……”最后我告诉幼儿:“刺猬是哺乳动物……”
接着我问“刺猬身上刺有什么作用?”孩子们各抒己见:“保护自己”“用刺被果果”……
我给孩子们讲了《刺猬战蛇》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孩子们的探索欲望是广阔的、无边的,教师要发现孩子的欲望,给孩子们创设一定的、可行的机会,去引导他们探索,发现自然界的奥秘。
教育随笔:被吃掉的糖果
教育随笔:被吃掉的糖果
今天,我打算通过做游戏来教小朋友们认识1、2、3,所以,在上课前我就已经将材料准备好了。活动开始了,我为每组幼儿分发了操作材料:糖果若干、糖袋3只(上面有1-3的圆点),目的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通过夹糖、装糖、品糖等游戏感知3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及匹配的能力。
我先让孩子进行夹糖游戏,孩子们把小手变成夹子伸到篮子里去夹糖果,之后,我又请幼儿进行匹配:“请小朋友数数袋子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袋子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突然,李思琦跑过来说:“老师,楠楠把糖果都吃了!”我过去一看,原来,楠楠没有按照圆点的数量装糖,多余的糖都被楠楠吃完了。
糖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更爱吃糖果。楠楠小朋友平时很喜欢吃糖果,肯定是被糖果诱惑分了心,没有听清楚我的要求,应该不是故意贪吃糖果的。楠楠小朋友胆子比较小,如果直接批评效果可能不好,或许应该换一种方式试一试。我对她说:“宝贝,你看这里有几个糖袋?糖袋上有什么?”“有圆点”楠楠说道。我请她数一数每个糖袋上的圆点是不是一样多。“不一样,这里有一个点点,那里有三个”糖袋上有几个圆点就装几个糖果。在这以后,楠楠按照活动要求顺利地分配好了糖果。小朋友们装好糖果以后,我们进行了分享糖果环节,孩子们快乐的品尝糖果带来的美味,最后,整个活动顺利地结束了。
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表述非常重要,在幼儿操作活动中,过于琐碎的言语容易干扰幼儿对要求的提炼,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简练而清晰,如果幼儿没能听清楚,教师要耐心的把材料的设计要求重新告诉幼儿,必要时进行一些示范。
教育随笔:会说话的被子
教育随笔:会说话的被子
班上个别孩子午睡时特别爱踢被子,有的喜欢聚在被子里玩,弄得被子动来动去,好久无法安静入睡,我不管怎样提醒,有的孩子仍然不听。
今天午睡时,我看着动来动去的被子,心里很是生气,本来想很很地点名批评他们,但:心里想:以往怎么说、怎么批评都无济于事,倒不如骗个童话故事引导他们,于是,我很神秘地说:“我听见你们的被子说话了,”一听这话,本来乱哄哄的睡房顿时安静下来,孩子们一个个吃惊地看着我,我接着以游戏的口吻编了下面的故事:“被子生气地对李老师,你看这张床上的小朋友没睡好,他们把我踢来踢去,好难受,!我不想跟他们做朋友了,我喜欢睡在这张床上的小朋友,他闭上眼睛就睡着了,真舒服”孩子们一听赶紧没动了,这时,我走到铭铭的床边,摸摸他的被子说:“铭铭的被子说,铭铭睡觉的姿势好美我喜欢他,停了一会儿,我又说:“咦,成成最听话,他睡得可好了,和他做个好朋友”。
听了这一席话,孩子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这几天,孩子们睡觉踢被子的现象减少了,孩子能安时安静入睡,真没想到,“会说话的被子”能督促孩子们培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孩子们是天真可爱的,我们就应以孩子的口吻教育孩子,把孩子的事编在有趣的故事里,让他自已去发现错误,通过被子会说话,使孩子产生移情,理解自已乱动对被子的“伤害”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要读懂理解童心。
教育随笔:《抓住时机教育孩子》
教育随笔:《抓住时机教育孩子》
昨日,我带领孩子们去操场练呼啦圈时,瑶瑶不留意碰着了佳佳,在瑶瑶还不明白的状况下,佳佳就大声斥呵瑶瑶说:“你干什么要碰我!”瑶瑶这时才明白碰着了佳佳并很有礼貌的对任玉佳说:“对不起,我不留意的。”但是,佳佳还是不依不饶的说:“对不起也不行。”把李旭瑶吼的很尴尬,不知所措。这时,我也不得不参与调解啦,我对佳佳说:“佳佳,李旭瑶是不留意碰到了你,而且她已经向你道歉了,你怎样就不能原谅她呢小朋友之间要团结,互相谅解,那样才是好孩子的。”这时的佳佳虽然不再吼瑶瑶了,那是迫于的我面子,但,我能看出她是不服气的。这一场单方的战争暂时平息了。接下来我们继续练呼啦圈,准备休息,收圈时,佳佳想用使劲扔圈来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时,结果,把圈狠狠的扔在了我的脸上,我疼得捂住了脸,佳佳的脸刷的一下变红了,看得出心里害怕啦,这时,旁边的靖老师把佳佳叫过来说:“快向你王老师说对不起”佳佳乖乖的走到我面前怯怯的说:“王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急忙对她说:“没关系的,我不怪你的。”
我必须不能放过这个教育契机的,我对佳佳说:“佳佳,我这么疼也原谅了你,你也要向老师那样,学会原谅别人的,如果我这天不原谅你的话,你心里必须很难受的是吗”佳佳点了点头。“所以,你也要原谅李旭瑶好吗”佳佳使劲的点点头。这时,我能从佳佳的脸上看到她心里的简单。
教育随笔:被踩死的小蚂蚁
教育随笔:被踩死的小蚂蚁
一些碎面包屑旁有一群小蚂蚁正在搬粮食,孩子们兴奋的把小蚂蚁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观察、讨论起来。叶柠指着小蚂蚁说:“你们看小蚂蚁都来吃面包了!”阮佳怡说:“真是呀!他们还背着面包呢!”“小蚂蚁排队喽!”李贤盛兴奋的大叫着。孩子们好奇地谈论着。正在这时,一只小手伸过来挤倒了叶柠。一看,原来是吴博涛。“你干嘛推我!”“我想看一看!”“你别遮着我们一起看!”“不行!我要一个人看仔细点!你们不是已经看过了吗!”于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吵起来。突然,吴博涛站起来,一脚踩在了蚂蚁们的身上了,“我也不让你们看!”叶柠、阮佳怡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伤心的望着地上被踩碎的小蜗牛,不知所措,李贤盛匆匆忙忙地来向我汇报情况。
幼儿天生就对于小动物十分感兴趣,他们喜欢观察小动物,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好朋友,这是幼儿善良品质的自然体现。然而当大家都对小蚂蚁感兴趣时,吴博涛的“自私”行为引发了矛盾冲突,这与他的家庭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妈妈和爸爸离异了,平时有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爸爸一天到晚出去,对他管教甚微,而老人对他又过分溺爱致使他表现霸道、自私)。当矛盾激化时,吴博涛表现出的极端反应使叶柠和阮佳怡措不及防,望着被踩死的小蚂蚁,她们很伤心,这体现了两个小女孩对小动物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