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好吃的面川条》

发布时间:2021-06-29 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征及面粉变面团的过程。

2.初步学会和面,了解水量的多少和面团干、稀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面粉、水、盘子、勺子、水杯、塑料小刀、电磁炉、锅。

2.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利用各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征

1.今天我们要一起制作好吃的面川条,那么面川条要如何制作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原来面川条是由面粉做成的。)

2.出示面粉,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

师:这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吹一吹,观察面粉的变化

4.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知,并共同小结:面粉是白白的,粉状的,很轻,摸上去滑滑的,细细的等。

(二)感知面团的特征

1.提问:想一想,怎样使面粉变成面川条?”

2.出示三份和好的面团(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感受面团的特征。

提问:你觉得哪一种面团适合做面川条?

小结:太干或者太稀的面团不适合,只有软硬合适又不粘手的面团才适合进行面川条的制作。

3.出示记录表并鼓励幼儿猜测:100克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三)尝试和面,探索合适的水量

1.提出操作要求:

(1)两名幼儿一起合作,一人用小勺加水,一人和面

(2)负责加水的幼儿要数清楚加了几勺水,并记录下来

(3)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

(4)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幼儿交流

展示幼儿的面团,并介绍用的水量

4.通过比较幼儿的面团和记录表,进行小结:加的水越多,揉成的面团越稀

5.提问:如果面团太干或者太稀了怎么办?

6.共同称量干稀合适的面团所用的水量,发现面粉和水的比例是在2:1左右,揉成的面团干稀较为合适。

(四)大胆用面团制作面川条

1.提问:想一想,怎样将面团变成面川条?

2.观察流程图并交流

3.提出操作要求:

(1)将太干或者太稀的面团进行调整,加入水或者粉,揉成面团。

(2)两名幼儿一同合作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形,然后压扁,用塑料小刀切成面川条。

(3)在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

4.将制作好的面川条入锅烹煮。

(五)一起享用美味的面川条。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好吃的面川条》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好吃的面川条》”,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征及面粉变面团的过程。

2.初步学会和面,了解水量的多少和面团干、稀的关系。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面粉、水、盘子、勺子、水杯、塑料小刀、电磁炉、锅。

2.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利用各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征

1.今天我们要一起制作好吃的面川条,那么面川条要如何制作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原来面川条是由面粉做成的。)

2.出示面粉,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

师:这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吹一吹,观察面粉的变化

4.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知,并共同小结:面粉是白白的,粉状的,很轻,摸上去滑滑的,细细的等。

(二)感知面团的特征

1.提问:想一想,怎样使面粉变成面川条?”

2.出示三份和好的面团(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感受面团的特征。

提问:你觉得哪一种面团适合做面川条?

小结:太干或者太稀的面团不适合,只有软硬合适又不粘手的面团才适合进行面川条的制作。

3.出示记录表并鼓励幼儿猜测:100克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三)尝试和面,探索合适的水量

1.提出操作要求:

(1)两名幼儿一起合作,一人用小勺加水,一人和面

(2)负责加水的幼儿要数清楚加了几勺水,并记录下来

(3)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

(4)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幼儿交流

展示幼儿的面团,并介绍用的水量

4.通过比较幼儿的面团和记录表,进行小结:加的水越多,揉成的面团越稀

5.提问:如果面团太干或者太稀了怎么办?

6.共同称量干稀合适的面团所用的水量,发现面粉和水的比例是在2:1左右,揉成的面团干稀较为合适。

(四)大胆用面团制作面川条

1.提问:想一想,怎样将面团变成面川条?

2.观察流程图并交流

3.提出操作要求:

(1)将太干或者太稀的面团进行调整,加入水或者粉,揉成面团。

(2)两名幼儿一同合作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形,然后压扁,用塑料小刀切成面川条。

(3)在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

4.将制作好的面川条入锅烹煮。

(五)一起享用美味的面川条。

幼儿百科: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约两千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

不知道本文“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好吃的面川条》”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大班科学好吃的面食


这是大班科学好吃的面食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意图:

一天,雯雯把早饭带到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围观在她身边,谢毅说:"这个包子我吃过的,我们东北人最喜欢吃面食了",欧阳藤瑞说:"我还吃过面包呢",佳佳说:"我奶奶包子是用面粉做的","那面包呢?油条呢?"其他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地问着。看来孩子们对面食不是很熟悉,于是我设计了此活动,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面食。

活动目标:

1.了解蒸、煮、炸、煎、烤等烹饪方法,感受面食的多样性。

2.探索、感知面糊、面团的形成,体验自制面食的乐趣。

3.了解面食的营养,喜欢吃面食。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感知过面粉的特性。

2.面粉、和好的面团。

3.各种面食若干。

4.毛巾、水、抹布、盘子、碗、录音机、磁带、录像机、录像带等。

5.幼儿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回忆面粉的特性。

(二)感知、探索面粉加水后的变化。

1.猜一猜:在面粉里加水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操作感知面糊、面团的形成。

(三)了解面食的烹饪方法及其营养。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烹饪方法

2.观看录像了解煎、炸、蒸、煮、烤等烹饪方法。

3.师幼共同总结归纳几种烹饪方法。

4.品尝各种面食。

5.教师简单介绍面食营养。

(四)制作好吃的面食。

1.介绍辅助材料:果汁、樱桃等。

2.讨论:你想做什么面食?(引导幼儿从造型、口味、颜色等方面考虑。)

3.师幼共同制作面食。

4.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面食的烹饪方法,分类后送食堂加工。

活动延伸:

1.午睡起床后和幼儿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面食。

2.让幼儿和家人一起去品尝各种各样的面食。

活动建议:

活动前建议先让幼儿感知面粉的特性。

★活动点评:

此活动通过操作感知了面粉的特性;通过观看录像了解了面粉的许多烹饪方法;通过制作满足了孩子的创造欲望。整个活动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孩子们积极、主动,乐学、好学。整个环节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活动反思:

每逢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吃到各种各样的坚果,但有的孩子只知道坚果很好吃,但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营养,为此我们教师开展了一节有关坚果的教学活动,孩子们通过活动摸摸、尝尝等活动,不仅知道了其名称,还知道了各种坚果的营养,瞧,他们吃的过开心啊!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报纸大力士》:大班科学活动报纸大力士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尝试折叠报纸,感知物体的形变会产生弹力。在“制造”弹力中感受成功的喜悦。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报纸大力士教案吧。

《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蔬菜》: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蔬菜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认识常见的几种蔬菜,知道其名称和外形特征。丰富幼儿相应知识,引导幼儿学会按植物食用部分的不同名称分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蔬菜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镜子游戏》:大班科学活动镜子游戏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概要,准备活动,活动内容,注意事项,扩展活动,教师活动相关信息等内容,了解镜子的特征和用途。知道用镜子可以改变光的折射方向。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镜子游戏教案吧。

幼儿园科学活动好吃的糖


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糖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大胆想象与表达,并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寻找替代物,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好吃的糖教案吧。活动背景:

在开展主题活动“糖果饼干真好吃”时,教师将孩子们非常熟悉又很喜欢的糖果作为活动素材,在孩子们吃吃玩玩的过程中渗透教育内容。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与表达,并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寻找替代物。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外形可爱、色彩鲜艳的弹性糖,一次性纸盘等。

活动过程:

一、讲讲吃糖

1.出示一盘各种形状、颜色的糖,请孩子们说说自己想吃的糖像什么、什么颜色的。

2.让孩子们挑选喜欢的糖尝一尝,并说说味道。

二、点点数数依次出示五盘糖,分别放有:1颗大熊糖,2颗大圈圈糖,3颗蛋糕糖,4颗小圈圈糖,5颗小熊糖。提问:这些糖像什么?什么颜色?有几颗?再次品尝喜欢的糖。

三、拼拼搭搭

出示大纸盘,请孩子们尝试用合适的糖替代人的五官,拼成脸谱。

四、说明与思考

这个活动可以分组进行。教师提供的外形可爱、色彩鲜艳的糖果很容易激发孩子的想象和食欲。于是,在“讲讲吃吃”环节中,教师设计了有关外形、颜色、大小特征的问题。如:“你想吃哪颗糖?这颗糖像什么?什么颜色?”“有两颗圆圆的糖,你想吃的是哪颗?大的还是小的?”等等。

在“点点数数”环节中,教师出示了五盘糖,除了外形明显不同以外,每盘糖的数量依次递增。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和教师一起点数糖的数量,大月份的孩子还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将五盘糖按多少排序。 当几个孩子把圈圈糖想象成了“嘴巴”“鼻孔”“眼睛”时,教师灵活地引导孩子“用糖果替代五官”。教师先出示空圆盘:“这个圆圆的盘子就像老师的脸,老师的脸上有些什么呢?”孩子每说出一个五官,教师便启发他找出可以替代这一五官的糖,并摆在圆盘的相应位置。如孩子说到“老师脸上有眼睛”,教师即请他找一种糖来替代眼睛,摆放在圆盘的相应位置上。就这样教师和孩子一边轻松地吃着糖,一边在大圆盘上摆出各种脸谱。教师还满足孩子进一步拼摆的需要,让孩子在延伸活动中大胆表现。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具有生活性和游戏性的内容。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好吃的面食


一、活动背景面食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主食之一,但是幼儿了解并不是很丰富,很多人认为面食就是面条,也有很多人认为面食是用米做成的,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为了拓展孩子们在这一块的知识面,我开展了这次的活动。本次活动,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诱人图片冲击幼儿视觉,语言叙述丰富知识内容,使幼儿多渠道获取面食信息,从而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

二、活动目标1.对面食感兴趣,感知面食的多样性,知道吃面食有益身体健康。

2.了解面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几种常见的面食烹饪制作的方法。

活动重点 感知面食的多样性,知道几种常见的面食烹饪制作的方法活动难点 了解面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吃面食有益身体健康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白色小猫、ppt、和好的面粉、面粉的来历视频2.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几样简单的面食制作四、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师:有一只小黑猫,非常顽皮,整天在家跳上跳下。这不,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盆里。哎呀,小黑猫怎么啦?怎么会变成白猫的呢?(引出白白的面粉)(二)说说面粉的来历师:你们知道这白白的面粉是用什么磨出来,麦子又是谁种出来的?(出示视频)小结: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麦子磨出来。黄黄的麦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三)了解多样的面食1.认识多种面食师:白白的面粉有什么用?可以加工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面食,我们一起去看看、说说,它们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出示ppt第一页)师:你看见什么?它是怎样的?

师:在这么多面食里,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出示烹饪方法,以问答的方式小结面食的烹饪方法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好吃的面食,看一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出示ppt第2~5页)儿歌小结:好吃的面食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油条、麻花怎么来?油条、麻花炸出来。

馄饨、饺子怎么来?馄饨、饺子煮出来。

面包、蛋糕怎么来?面包、蛋糕烤出来。

馒头、包子怎么来?馒头、包子蒸出来。

各种面食做得好,小朋友吃了身体好。

(四)多渠道获取面食的信息1.师:除了这些面食,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面食呢?

2.利用多种渠道了解面食信息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到面食城去看一看,有哪些好吃的面食吧!

(1)图片(花式面食)(2)录音(面食自述)3.小结:面食不仅种类多,而且还是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之一呢。面食容易消化,而且热量高,可以用来填饱肚子。像烹饪方式为蒸煮的面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本领:保护、调养我们的胃。有些人吃饭不规律,使得胃受伤了,经常胃疼胃胀,这个时候你就要多吃点面食来调理调理你的胃。像烹饪方式为炸的面食,我们应该少吃,炸后的面食会破坏其原有的营养成分,变成垃圾食品。

(五)洗手自制面食1.师:如果你是面食师傅,你想做出什么好吃的面食呢?

2.幼儿洗手制作面食。

五、活动反思本次的活动,我开展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在导入部分,我用黑猫变白猫的一个情景,把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了。其次,我通过诱人的图片,让幼儿了解面食的种类和烹饪方式丰富多样。接着,运用听、看的方式深入理解面食因烹饪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营养的变化。层层深入中了解面食与人们的关系,从而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好吃的面川条》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好吃的面川条》”,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大胆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征及面粉变面团的过程。 2.初步学会和面,了解水量的多少和面团干...
    2020-07-17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好吃的面食 这是大班科学好吃的面食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意图: 一天,雯雯把早饭带到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围观在她身边,谢毅说:"这个包子我吃过的,我们东北人最喜欢吃面食了...
    2021-07-1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好吃的糖 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糖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大胆想象与表达,并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寻找替代物,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
    2021-05-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好吃的面食 一、活动背景面食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主食之一,但是幼儿了解并不是很丰富,很多人认为面食就是面条,也有很多人认为面食是用米做成的,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为了拓展孩子们在这一块的知识面,我开展了这次的活动...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西瓜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感知、探索西瓜的基本特征。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活动准备: 1.西瓜。 2.每人一份餐巾、点心盘、刀、抹布;课前洗...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好吃的面川条》”,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大胆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征及面粉变面团的过程。 2.初步学会和面,了解水量的多少和面团干...

2020-07-17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好吃的面食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意图: 一天,雯雯把早饭带到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围观在她身边,谢毅说:"这个包子我吃过的,我们东北人最喜欢吃面食了...

2021-07-19 阅读全文

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糖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大胆想象与表达,并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寻找替代物,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

2021-05-12 阅读全文

一、活动背景面食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主食之一,但是幼儿了解并不是很丰富,很多人认为面食就是面条,也有很多人认为面食是用米做成的,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为了拓展孩子们在这一块的知识面,我开展了这次的活动...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感知、探索西瓜的基本特征。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活动准备: 1.西瓜。 2.每人一份餐巾、点心盘、刀、抹布;课前洗...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