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叙事:我们班的种豆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17 我们的幼儿园活动方案 拖班的教育笔记 我们的城市幼儿园说课稿

教育叙事:我们班的种豆活动

最近我们班进行了有趣的科学活动“不一样的豆宝宝”,在给孩子们讲解绿豆发芽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非常大,小脑瓜里不时地就蹦出一些有关豆类成长的问题,纷纷向我发问。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兴趣需要,也为锻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我要求每个孩子种植一种豆类的种子,带到班上,大家一起观察种子的成长过程。

在中班孩子们就有过种大蒜的经历,这次大家也相当的积极。收假后孩子们带来了种好的小花盆以及记录单,通过和孩子们交流,我了解到孩子们种的豆子有绿豆、黄豆以及芸豆等。真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为了方便孩子们的观察和比较,我和孩子们一起将小花盆按照种植豆子的种类分类摆放在教室的小窗台上,于是班里的小窗台几乎成了班里最受欢迎的地方。孩子们每天早上来到班里都要先去窗台看上一眼,用小手去摸一摸泥土,嘴里叽里咕噜的说上几句话,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期待豆子赶紧发芽生长!除了早晨,有些孩子每天还会好几次光顾那里,他们是多么用心啊。过了几天,果然有种子发芽了,孩子们非常高兴。我也拿出了相机,把种子成长的每一个过程及时的拍摄下来。并提醒他们及时的记录下发芽的日期。在和孩子们分享快乐的同时,我开始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哪种豆子先发芽,孩子们都发现是窗台最右边的绿豆先发的芽。那到底为什么绿豆先发芽呢?第二天,阳阳高兴的告诉我,妈妈说:“绿豆先发芽,因为绿豆小,皮薄吸收的水分少,容易发芽,黄豆、芸豆,大而且皮厚不容易发芽。”听了他的话,孩子们都觉得很有道理,接下来日子,在引导孩子们在积极等待黄豆和芸豆发芽的同时,也不时地提醒他们观察绿豆的芽苗有什么变化,是不是需要浇水,要不要放在阳光下,孩子们能很用心的观察记录并积极的和小伙伴们讨论。

后来的几天天气阴,雨天多,有的花盆里的种子迟迟不发芽,后来和孩子们一起把土拨开才发现花盆中的豆子都发霉了,于是我们展开了讨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到底需要多少水,讨论后孩子们都懂得植物生长需要水,但不能太多,还有的孩子说:“干什么都要有耐心,不要太着急,由于是第一次种豆,我们都焦急的等待黄豆和芸豆尽快长出来,所以可能浇水太多了”

又经过了两周,有一颗芸豆终于破土而出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下一个环节是引导孩子们观察叶子的形状,为了更深一步引导孩子们观察,又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有的芸豆发芽,有的芸豆没发芽?提出这个问题后,家长们也参与孩子们的讨论,萱萱的说:“爸爸和她使用沙子种的黄豆,黄豆都已经坏掉了,种子不能种的深,土壤要松才容易发芽。”

通过小小的种豆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都相当高,也很乐于每天参与到观察的活动中,主要是因为观察豆子的成长过程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也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孩子们能坚持不懈的观察下去。在观察豆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老师,要及时引导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能不断地提出问题,以更好的维持孩子们的观察兴趣。另外,也要和孩子一起分享植物的每成长一步带来的喜悦,并不断增加了孩子们探索欲望,最终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激发孩子们对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主动观察的欲望,这才是我们观察的最终目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叙事:生活中的镜子


教育叙事:生活中的镜子

今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时,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儿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帮一些动作慢的小朋友,就从小朋友的身边跨了过去。没想到,身体没把握好平衡,摔了一跤。就听文文说了一句:“孙老师,你小心呀,要看好,别摔跤!”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子,不禁心头一动。在和幼儿这一年多的相处我们之间已经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和他们的关系不像是老师,更像是他们的朋友,有很多幼儿都愿意和我说悄悄话。在他们的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我们,就像我们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吗?

有一次,班级幼儿比较吵,我在上面说这个星期我们班的桌面游戏玩什么玩具的时候,幼儿的声音非常的大,有的幼儿根本听不到我的声音。当时自己的心情非常的气氛,就直跺脚。但是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可是在区域活动时我听到很多幼儿都发出跺脚的声音。

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学习我们的举止言行。在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面镜子在照着,所以教师在孩子面前所做出的行为动作、言行举止都要三思而后行。

教育叙事:“短板”教育


教育叙事:“短板”教育

他是一个非常调皮并且不学习的孩子,他的“个性”展现在我的眼前,每天穿的有点脏兮兮的,脸似洗非洗,最为关键的是同学们基本每天都要汇报他几次,不是他打了谁,就是他上课又说话,天天位置上像个垃圾中转站似的,纸屑满地飞,作业要么不交,要么像鬼画符似的,压根看不懂,总之唯一的爱好就是不爱学习,调皮捣蛋。有那么几天,收作业时,耳边总是响起班长响亮的汇报声:“老师,他又没有交作业”,我那个暴脾气就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叫他过来,当着他的面给他爸妈打电话。在他那无辜的眼神中,我开始有点可怜他了。电话接通了,是他爸,当我介绍我是他班主任时,他爸直接一句话“我不在家,现在比较忙,有什么事情你找他妈”就把我打发啦。好,接着打电话,刚开始不接,后来在我锲而不舍的轰炸下终于接了,但结果顿时让我火冒三丈,因为还是那一句话“我不在家,有啥事你就找他爸吧”,好像两个人商量好的,于是我开始我的教育,抱怨他爸妈不管孩子对孩子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等等,结果没说几句他妈就挂我电话了。回头看看孩子,一脸的泪,我的心碎了一地,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交作业了,因为他确实没人管。于是我把他留在身边,让他补作业,遇到不会的单独给他讲。往后的日子里,你会发现当所有同学放学回家了,他会自觉地独自留在班级里写作业,而我时不时的进班看一圈,直到写完为止。久而久之,同学们汇报他的次数少了,他的性格也开朗多了,愿意跟小伙伴一起玩耍,行为习惯养成也越来越好,他真的越来越棒了,我打心里喜欢他了。其实,在我们所教的班级里,总会有那么几个学习不好,思想落后的孩子,造成他们有这样或那样不合群的行为,除了与他们的家庭、生活的环境和自身等因素有关外,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态度和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一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一桶水的承载量同样也取决于那块最短板的长度。一个班级要想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好那块“最短板”的教育工作,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我们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弯下腰去和他们耐心交流,多花时间和他们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做好每一位“最短板”的教育,那么教学工作就会变成一件很美妙的事情,而我们也将享受教育生活的美好!

教育叙事:文明礼仪伴我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中班的小朋友们都长大了,不管在礼仪上,还是在一日常规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进步。看着孩子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老师心里是非常开心的。

记得孩子们刚入园,有的孩子胆子很大,追着老师问这问那,对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很稀奇摸摸、这看看那,也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满脸充满了期望。但是有些孩子很胆怯不适应这一个陌生的环境,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不说话也不和其他的小朋友玩,甚至有些孩子吵着闹着要回家,开学的第一周是老师和孩子互相适应的一个阶段,老师要做好安抚幼儿情绪以及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的训练和基本的礼仪教育。

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日常活动,对于基本的礼貌用语“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都不会使用。孩子在玩玩具时也是强取硬夺,不小心把别人踩了也是无所事事,老师调解让他们互相道歉,部分孩子的性格很倔强哑口无声。我想这可能也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的良好行为需要慢慢的去培养和塑造,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老师找方法耐心的去引导。对于这些情况我就在想礼仪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如何把这些教育贯穿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那?

随着孩子一天天适应,在一日常规教育中,我们注意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让孩子养成懂礼貌的习惯。比如,早上来园后,可以要求孩子在看到老师后,说“老师,早上好!”;当不小心碰到别人或者惹哭了某个小朋友时,应要求孩子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对不起。”;如果别人送好吃的东西给他,要教育孩子向对方说“谢谢!”等等。经过一阶段的辛苦教育与训练,我发现只有少部分孩子能够遵守并在一日常规中运用。还有一部分孩子属于顽固型“金口难开。”早晨入园时,老师亲切的向他打招呼,他不啃声,也不看老师。只是拉着妈妈的衣角藏起来,孩子们自由活动时他却玩的很开心,和别的小朋友又说又笑,见到老师了就无语了。有时也可以提出其它的要求,比如,走路时不要跑;搬椅子时一定要贴紧身体不要碰到别人;吃饭时不要讲话,专心吃饭,等等。

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之间在交流时,如果有孩子走路时跑了,有的孩子就会像老师那样,说:“走路不能跑。”如果让某个小朋友来做小班长,他就会像模像样的当起小老师,要求小朋友如何坐好,提出的要求和老师提出的要求完全一样。针对孩子这种善于模仿的特点,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文明规范的言行举止,去引导、影响天真可爱的孩子,让孩子学会正确的礼节礼貌。

把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来,每天从幼儿入园开始教育幼儿与家长、老师、小朋友之间进行礼貌问好,接着晨检,让幼儿从老师的晨检过程中学习讲卫生的礼仪。刚入园的孩子正处于萌芽阶段,他们以玩乐为主,如果我们不求方法对孩子进行硬性的贯通,孩子只会迷茫,讨厌上幼儿园,我们只有从中找方法,找乐趣,把要学的内容贯穿到幼儿的游戏中,儿歌中,给孩子营造一种学中玩,玩中学的轻松氛围,这样的话孩子即学到了知识,又喜欢上幼儿园而且还爱老师。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而孩子的礼仪教育刻不容缓,为了让每一名幼儿都有良好的情操,培养他们对礼仪的认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更需要的是对孩子们的真心与挚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孩子们那样强烈的、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未知的目光中,我开始在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坚持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这是我的使命,更是我的责任。

教育叙事:午休


中午,又到了午休的时候了,对大人而言,睡觉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对有些孩子,尤其是调皮的孩子来说,能安静的入睡是很难办到的。最近,王敬泽调皮爱动的毛病又犯了,以几天没有睡着了,自己睡不着也影响了同睡一床的魏浩宇。我几次提醒他,他也不听,依然我行我素。这天午睡,他又在乱动,我走进他的床,轻轻地在他的鼻子上刮了几下,然后说:"一定要好好睡着哦!”敬泽先是一愣,随即脖子一缩,无声的笑了起来,点点了头,含笑慢慢睡着了。

一个星期下来,王敬泽的午睡质量明显提高了。不仅如此,我班另几个调皮的孩子,也在被刮鼻子后安静地睡着了。真想不到,一个简简单单的刮鼻子动作,竟对平时难以入睡的调皮宝宝有如此大的魔力。也许在孩子的心目中,被刮鼻子表示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关注,这是老师和他们之间的特殊交流方式。当他希望被老师关心、注意的心理得到满足时,安安静静的入睡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刮鼻子”在我和孩子的心中搭起了一座相互交流的桥,我觉得与孩子们更加亲近了。

教育叙事:谈中班幼儿的交往


教育叙事:谈中班幼儿的交往

早晨,妍妍的奶奶带着孩子一起来到教室,一见我就笑着对孩子说:“叫老师啊。”“孙老师早!”“早上好!”我微笑着与她打招呼。她奶奶随即向我询问:“老师,昨天回家孩子说硕硕打她了”我俯下身子轻轻摸摸孩子的头,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啊?”她没有言语,只是用很锐利的眼神盯着那个孩子。家长也期待着我给她一个交代,我只能请硕硕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硕硕也闷不作声,我也不想勉强孩子,因为毕竟我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没有亲眼看到事情发生的过程,只好冲着孩子的奶奶笑笑,对她说:“孩子嘛,打打闹闹很正常的,平时我看见她们两个可要好了呢!”。奶奶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与人交往,这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生存的需要。从孩子来看,孩子有交往的需要。从出生开始,孩子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就有了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最初的是与父母或主要抚养者的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的不断完善,孩子渴望更广阔的天空,他开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出现小冲突,我认为是正常的,也是可喜的。冲突只有在交往中才会发生。但孩子的交往经验远远不够,虽然小女孩喜欢跟人交往了,有交往的兴趣,但是她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经验,毕竟孩子年龄小。在与人交往时,她无法正确地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能正确地观察与了解自己,更无法准确地把握别人的心情和意图。于是才出现了当其他小朋友与她发生冲突时,就向一贯能依赖、保护自己的奶奶告状。从家长来看,这位家长已经有了初步的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意识。每次来园时,她带着孩子来都要求孩子主动与老师打招呼问好,从教师来看,孩子间发生矛盾,而教师不了解情况,因而没有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妄下论断斥责孩子,这是尊重孩子的体现。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获得交往的技巧。这个“引导”可以是成人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进行,如坚持正面教育。也可以是在某个具体的事例后,给孩子一定的方法。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用合适的方式与孩子一同商量怎么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使每一次交往都成为孩子成长的经验。

教育叙事:我和月亮有个约会


教育叙事:我和月亮有个约会

在最近的科学活动“月相变化”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有关月亮的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望着月亮吃大饼、猴子捞月亮等等。在故事后的谈话活动中,孩子们能够说出许多关于月亮的比喻,如:月亮弯弯像小船、月亮圆圆像圆盘、月亮细细像眉毛等等。之后又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正是因为月球与地球的位置的不同变化,使月亮产生圆缺变化,从而呈现出月亮不同的形状。最后通过对卡片进行不同形式的摆放,更加清晰直观地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一个月中月亮的不同变化。可是图片毕竟是静止不动的,对于好奇的孩子们来说,不能满足他们进一步探索月相变化的欲望。

在活动后的几天中,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在互相讨论前一天晚上看月亮的事情。一天早上,浩浩问我:“老师,这两天晚上我怎么没有看到月亮呢?”这时,我没有立刻告诉他答案,而是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一个小讨论。有的孩子说:“是因为地球转得太快了看不到月亮了”,有的孩子说:“只有到晚上很晚很安静的时候才会看到月亮”,还有的孩子说:“云层太厚了挡住了月亮”等等。讨论进行地很热烈,孩子们纷纷发言兴趣很高。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观察的愿望,我提出和孩子们一起对月亮进行一个月的追踪观察,并让他们的父母辅助他们制作观察单,记录观察结果,活动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的积极响应。从那天起,每天放学后孩子都会提醒爸爸妈妈赶快回家,盼望着月亮快快的出现。

在这一个月中,孩子们每天都会在一起讨论前一天看到的月亮的情况。在中秋那天晚上,我接到好几个孩子兴奋的打给我的电话,“老师,今天晚上的月亮真圆,我们全家像故事中的小熊一样吃着圆圆的月饼,真开心。”“老师,今天晚上的月亮好亮呀,妈妈说这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等等。一个月很快的过去了,孩子们纷纷带来了和家长共同制作的记录表,让我感到非常欣喜。

通过一个多月的追踪反复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变被动观察为主动观察,除了每天细心地观察月亮之外,还无意中观察除了月亮以外很多自然现象。例如:阴天、下雨天看不到月亮;太阳早升晚落;树叶在秋天会变黄并飘落等很多细小的变化。孩子们观察的细致性不断增强,如:有的孩子能主动思考一些平时没有注意过的或没有通过表象看到内在的知识;有的孩子提出,秋天阴天、雨天比较多,可不可以在夏天晴朗的晚上观察月亮;孩子们观察的主动性也有一定的提高,知道生活中许多事物每天都在千变万化,能主动去发现并注意观察,在观察中的过程中注意力持久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记录等多种方式,亲身经历,发现和获得有关月相变化的相关经验,极大的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养成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教育叙事:好玩的拼图


故事再现:

图一:中午吃完午饭后,小朋友们漱完口,入厕以后,准备脱衣服上床睡觉。航航小朋友脱完衣服,站在桌子面前,他看看别的小朋友都在叠衣服,然后他把衣服放在桌子上铺平。他折了几下,没有折好,有些气馁,拿着衣服站在桌子旁边。

图二:涵涵小朋友也在一旁认真的叠衣服。她叠的可快了,一边叠,一边说:小手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衣服叠好了。说完,她高兴的拍拍小手。涵涵看见一旁的航航有些不开心,便问他怎么了。航航告诉涵涵,他叠不好衣服。涵涵说没关系,我来帮你!于是,涵涵帮航航叠衣服,边叠便说儿歌。叠好后,涵涵说:“你自己试试看,好简单。”

图三:于是,航航按照方法尝试叠衣服,叠的很慢,时间有点久,他有点想放弃了。涵涵安慰他说:“没关系,你再试试看。”有了涵涵的鼓励,航航没有放弃,。过了一会,航航把衣服叠好了。叠好后,他很开心的指指衣服,涵涵也很开心的笑了。

什么样的学习在这里发生了?

航航,一开始,你有点急躁,但是慢慢的你静下心来做事,从而解决了问题。你通过不断尝试,按照叠衣服的儿歌,一步一步的将衣服叠好了。

下一步该怎么办?

1、请两位小朋友向全班幼儿分享和推广他们的经验。 

2、航航今天叠的衣服是套头的上衣,后面可以让航航学习尝试叠带纽扣和拉链的衣服。

3、在生活馆中投放幼儿的小衣服,供幼儿练习叠衣服。 

教育叙事:挑衣服


今天接到庆庆小朋友爸爸打来的电话,我原以为是问我们孩子在园的表现什么的,接过电话后,我才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据庆庆的爸爸讲,早晨起床的时候,妈妈给他穿衣服,可他一看衣服是去年穿过的那件橙色短袖,就不依了,硬说衣服自己不喜欢,穿起来不帅,还一本正经的说,其他小朋友也说衣服不漂亮的。为此,一大早闹得全家不愉快,最后,拧不过孩子,还是穿的他自己挑的衣服上幼儿园了。爸爸很担心,怕孩子喜新厌旧,再不穿旧衣服,所以打电话给我,希望老师能开导开导他,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

我没有直接的告诫他,而是轻轻的把他叫到我的面前,用发亮的眼神问他:“庆庆,你前天穿的那件橙色的短袖今天怎么没有穿啊,老师觉得你那件衣服好漂亮哦,穿起来看着特别的精神,特别的帅噢!”当我说完这番话后,明显的感觉到他很意外,然后突然就笑起来,高兴的说:“老师,我明天就穿那件橙色的衣服给你看。”我也很爽快的答应了他,还告诉他,凡是妈妈给他买的衣服,穿起来都是最舒服的,也都是最好看的。他听了我的赞扬,满意的笑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四岁的孩子懂得欣赏美是一件好事情,但孩子的评价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养成不良习惯,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地感知美,欣赏美,帮助孩子打消攀比的心理。

相关推荐

  • 家庭教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家庭教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家庭生活氛...
    2020-09-29 阅读全文
  •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作者:天门市江汉学校高中分校——黄从新) 一 我家孩子黄子轩,小学三年级。 上周的某日下午放学回家,平常话多的他有点不自然,我想应该是有什么事,我好几次忍住了主动问他的想法。吃饭的时候也心...
    2021-05-15 阅读全文
  • 教育叙事:生活中的镜子 教育叙事:生活中的镜子 今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时,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儿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帮一些动作慢的小朋友,就从小朋友的身边跨了过去。没想到,身体没把握好平衡,摔了一跤。就听...
    2021-05-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们去耕种 目标: 1、发展走、跑、跳、爬、平衡等综合素质。 2、创造性的布置小组循环的春种场景,注意材料与动作形式的合理搭配。 3、体验春耕劳动的忙碌,萌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准备: 1、知道春天耕种的小常识...
    2019-12-12 阅读全文
  • 种花叙事作文 通过撰写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风貌,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字词句的凝聚能力。这篇经过精心挑选的“种花叙事作文”相信能够满足您的口味。感谢您的浏览,欢迎享受这份实用信息!...
    2023-11-30 阅读全文

家庭教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家庭生活氛...

2020-09-29 阅读全文

教育叙事 (作者:天门市江汉学校高中分校——黄从新) 一 我家孩子黄子轩,小学三年级。 上周的某日下午放学回家,平常话多的他有点不自然,我想应该是有什么事,我好几次忍住了主动问他的想法。吃饭的时候也心...

2021-05-15 阅读全文

教育叙事:生活中的镜子 今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时,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儿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帮一些动作慢的小朋友,就从小朋友的身边跨了过去。没想到,身体没把握好平衡,摔了一跤。就听...

2021-05-17 阅读全文

目标: 1、发展走、跑、跳、爬、平衡等综合素质。 2、创造性的布置小组循环的春种场景,注意材料与动作形式的合理搭配。 3、体验春耕劳动的忙碌,萌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准备: 1、知道春天耕种的小常识...

2019-12-12 阅读全文

通过撰写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风貌,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字词句的凝聚能力。这篇经过精心挑选的“种花叙事作文”相信能够满足您的口味。感谢您的浏览,欢迎享受这份实用信息!...

2023-11-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