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他的多情触动我
发布时间:2021-06-17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你的淘气让我认识男孩的“厉害”,你的倔强让我感受脾气的“威力”;
你的勇敢让我发现男孩的“魅力”,你的行动让我体验情感的“伟大”。
你让我欢喜让我忧,让我心痛让我感动!
家庭氛围给予了你充足的疼爱,但是你的内心很孤独,你渴望并且希望所有你喜欢的人都像家人一样关注你、宠爱你、忍让你!所以才会有你“打”人、“拍”人行为举动,我深知,你在表达爱意!对吗?
你的名字经常受到小朋友的“喜爱”与“青睐”,它常常被“送”到我这儿,当我环视教室搜寻你时,你的身影恨不得当时蒸发在教室。“宝贝,没关系,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你认识错误,改正就好了”“你不也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吗?”看到你良好的态度和不停的点头。我深信你一定可以和伙伴们开心的友好相处,因为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对吗?我仍然向你张开双臂欢迎你我再一次的真诚谈心!
宝贝,胡老师一直都坚信你的纯真与善良,老师深信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更是爱护你,疼爱你。我们会一直都为你加油的!因为我们爱护你,又渴望你更健康、茁壮成长!
当有小朋友告状:“xx欺负了,铅笔又被xxx抢走了,xxx打扰她学习了!”不用说,你肯定会义不容辞好打不平!
宝贝,谁说你不懂得疼人关心人,只是在我们采取行动前,需要了解别人是否需别人的!
小子,你也有柔情的一面:当我看到你为我离开流下眼泪我感动、激动。
我蹲下身,为你擦拭泪珠时,懊恼、惭愧、我震撼!我应该多多关注你,总以为自己很了解你,其实发现自己太不了解,应该多倾听认识你;总以为自己很熟悉你,其实发现自己认识;我应该多多感谢你,让我心灵的感情更为丰富,我真心的希望可以走进你,靠近你,剥去家庭及外界环境给予你的一些……让我用心感受,用爱疼护你这个聪明但偶而爱要“小聪明”的家伙!
宝贝!爸爸,妈妈给予了你伟大而又神圣的爱要学会感受。爷爷奶奶给予了你坚强而又全部的爱要学会接受;你将会在这么温馨快乐的环境下快速成长但切记一定要科学的严格管理!
胡老师永远希望和你是朋友,“伙伴”!不因时间与地点而改变!
好树应从小培养,高楼因在底用功!
聪明的你学什么都快!(好的快,不正确的也快!)
养成阶段孩子是无意的,分辨及拒绝某些行为及事物的能力有限,让我们帮助快乐宝贝!好吗?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内心感触
教育随笔:内心感触
天气越来越冷了,因为个别孩子生病来园的孩子们也相应减少了。不知是不是因为孩子减少的原因,我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宁静了,尤其是面对孩子的时候,即使在孩子们满教室乱跑时,我也能心平气和地请他们遵守规则,安静下来。慢慢地我发现,我内心的宁静也给孩子带来了宁静,你轻轻地对他们说,心平气和地和他们交谈,他们也能静静地坐下来,安静地听你说话、讲课。
如果哪天我心里因为什么事情而烦躁,很明显,我能感觉到孩子们也浮躁了起来。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孩子们是如此地有灵性,他们能感受到你的内心。因此,每天上班之前我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平静下来,保持一颗童心、爱心。
在这个月里,我最快乐、最幸福的的事情就是看着孩子们一点点地在进步,一天天地在转变。嘉贝是一个内向的小女孩,刚来园里的时候很扭捏,很害羞,总喜欢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了让她尽快地融入环境,我每天都亲亲她,然后带着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并鼓励她主动和别的孩子玩耍。渐渐地,她不再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玩了,而是喜欢和大家一起玩,人也变得开朗多了,从不会表达到主动亲我,她的转变让我很开心。同样,令人欣喜的变化也发生在了梓涵小朋友的身上。梓涵小朋友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比较爱哭,不愿意与人交流,没有安全感。她每天都哭着来幼儿园,希望妈妈能陪着她,在园里也只跟着一个老师,后来她也逐渐放松了下来,会主动拉小朋友的手,自己也会在教室里唱歌。现在不会再哭着来学校了,而是会很开心地和爸爸妈妈说再见。
还有很多的孩子每天都在转变,看着他们的变化,我打心眼里高兴。我相信,通过我们三位老师的努力,中一班的孩子们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爱每一个孩子,我们愿意为他们付出所有的爱!
教育随笔:我的问题很多
教育随笔:我的问题很多
在最近的一次区域活动中,教师添设了材料“交通规则我知道”,为一简单棋类游戏。而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能够明白棋类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并懂得合作和谦让。
教师请两名幼儿进区选择材料,两个孩子商量过后选择了新投放材料并开始了游戏。
首先他们经过掷色子后,一个幼儿A手执棋子出发了,“3”遇到了一个“障碍物”,标志着禁玩一次,该幼儿有点不满但没说什么。第二个幼儿B顺利躲过了所有障碍物并超过了他,两次过后已经拉开有一段距离了。再次轮到A,很不巧的是她又遇到了“障碍物”,意味着她要倒退两格。该幼儿的不满已经写在了脸上,他来回看了看棋盘,突然灵机一动说,我的是“2”应该从这里出发。他指着起点的下一格,想要避开这个“障碍物”。B没有理解A的意图,同意了他的建议。A侥幸躲过了这次的障碍物。
在一次轮到了B遇到障碍物了,B也想起了A的做法,他想要用同样的办法躲过,可是A不同意了。两个人起了争执,
教师在一旁观看并没有说话。两个孩子商量了半天没有结果,他们决定从头再出发一次,这一次他们规定了规则并严格执行,游戏的结果是B先到达了终点。
在游戏的规则设定上,教师可以给一些严格的原则,其他细小的环节可以请孩子们自己商榷决定,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育随笔:“我的问题很多”
研究幼儿问题意识已有半年时间了,本班幼儿有部分变化。
在最近的一次区域活动中,教师添设了材料“交通规则我知道”,为一简单棋类游戏。而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能够明白棋类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并懂得合作和谦让。
教师请两名幼儿进区选择材料,两个孩子商量过后选择了新投放材料并开始了游戏。
首先他们经过掷色子后,一个幼儿A手执棋子出发了,“3”遇到了一个“障碍物”,标志着禁玩一次,该幼儿有点不满但没说什么。第二个幼儿B顺利躲过了所有障碍物并超过了他,两次过后已经拉开有一段距离了。再次轮到A,很不巧的是她又遇到了“障碍物”,意味着她要倒退两格。该幼儿的不满已经写在了脸上,他来回看了看棋盘,突然灵机一动说,我的是“2”应该从这里出发。他指着起点的下一格,想要避开这个“障碍物”。B没有理解A的意图,同意了他的建议。A侥幸躲过了这次的障碍物。
在一次轮到了B遇到障碍物了,B也想起了A的做法,他想要用同样的办法躲过,可是A不同意了。两个人起了争执,
教师在一旁观看并没有说话。两个孩子商量了半天没有结果,他们决定从头再出发一次,这一次他们规定了规则并严格执行,游戏的结果是B先到达了终点。
在游戏的规则设定上,教师可以给一些严格的原则,其他细小的环节可以请孩子们自己商榷决定,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大自然在照着他们的规律演绎循环,而人们也同样地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唱歌、画画、讲故事……在操场上做游戏、跳舞、做操时一边听音乐,大公鸡喔喔叫,外面的世界多美妙……然而,我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那就是领着孩子们走到大自然中去。
春天来到,大地复苏、柳树发芽、花儿开放、小鸟在歌唱、蝴蝶在飞舞,天空是那么蓝,河水是那么清,到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大自然单纯的聆听与欣赏,就是一种美。可以带孩子到野外,让孩子闭上眼睛,专心听听风声、雨声或是虫鸣,鼓励他寻找声音的来源。这时,领着孩子们到附近或野外春游,过田野、爬山坡,躺在一片松软的草地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或采野花、翻跟斗或观察蚂蚁找食,昆虫角逐,让他们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去认识了解春天,春天有什么,为什么春天是美丽的。
夏天,天气逐渐变热,在上午或午睡后,可以带孩子们到绿荫中或公园中避暑,因为那里环境幽静,是天然的清凉世界,在那里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会觉得清新、凉爽,讲故事、做游戏,捉个蝉,挖条蚯蚓,让孩子们观察,带着他用双眼观察自然,看看云的变化,给他们讲讲哪是害虫,哪是益虫,哪个生活在树上,哪个生活在地里,这样直观讲解,对孩子来说比书本、图片上更确切、更生动、更易记。
秋天,天气逐渐变冷,孩子们都穿上毛衣、外套,可以领着他们到大自然中观察果园和农作物,品尝收获的农副产品,让他们分享秋收的喜悦,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也可以在公园里进行体育锻炼,开个小小运动会,还可以捡落叶带回活动室粘贴图画,搜集树上的虫茧,去观察了解虫子是如何做好冬眠准备的,看看花开花谢,听听孩子说说他看到的自然。
冬天到了,大地一片白雪皑皑,远山、近屋、树木都披上了银装,显得格外壮观、美丽。天气虽然寒冷,但冬季加强对孩子们的锻炼必不可少,可以在室外或附近堆雪人、玩皮球、跳绳一一孩子们一定会你追我赶,玩得热火朝天,带他上山体验第一次看雪的经验,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疲劳和寒冷,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和意志。
总的说来,让孩子们多去接触一下大自然是很有好处的,在大自然里增加知识,健康成长,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美妙,在接近自然之中,也可以利用几种方式循序渐进,激发孩子的自然观察智能。注意做好孩子们的安全保护工作,还要考虑不宜路途遥远。
教育随笔:我要不要阻止他
又到了小朋友分享零食的时间了。我一边给孩子们分零食,一边对身边的一位小朋友说:“请你把垃圾桶拿过来,让大家仍垃圾。”刚说完,这位小朋友便接受老师的建议去搬垃圾桶了。可是比他跑得更快的是烁烁小朋友,他以飞快的速度跑到了那里,并且拿到了垃圾桶。刚才被我“派”去的那位小朋友看到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哪里肯罢休。于是两个人争了起来。最后还是要老师判决后才完成这件原本很简单的事情。
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了。每次我“派”别的小朋友干这个事情,烁烁小朋友都会争着跑去抢着干这件事情。有时跑不过别人,被别人先拿到垃圾桶了(有时也不一定是拿垃圾桶,或者是分水彩笔,分油画棒等等)他就会号啕大哭。
说实在我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烁烁对帮助老师干活的热情实在是太高了,有时候记得的时候,我就有意“派”他去干,有时忘记了,请了别的小朋友,他都要跟别人争抢一番,抢不过就哭。
对他的热情是要保护的,但是也要给别的孩子一个劳动的机会,总不能每天都让他一个人干吧?再说时间长了,也有小朋友看见争抢有效果,也开始模仿了,也开始去争抢了。那不是就乱了套啦?
我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才合理呢?
教育随笔 多多真棒
今年我带小班小宝宝们个个很可爱,今天下课,多多在教室门前一下子摔倒了,我刚想过去扶,多多自己嗖的一下爬起来,然后满不在乎的跟老师说:没有事!旁边正好有个老师看到了,大概表扬了多多一句,等多多自己爬台阶的时候,多多一边爬一边跟我说:老师,刚才那个老师还说我很棒呢,老师,我是不是很棒?我说多多当然很棒了,多多很勇敢,自己爬起来,多多接着说:我自己爬起来,我也不哭,我很棒!!还有要是多多做了什么自己认为挺了不起的事,如果我没有来得及表扬,多多就会不停的问我棒不棒或是我是不是很棒!
随笔:儿子趣事
星期天,我带儿子出门,我的脚一下子碰到了车门上,脚趾甲盖都裂了,当然很疼,儿子从来都会很关心的问:妈妈,你没事吧?然后给妈妈吹一吹。当然大部分的时候妈妈都会说:没事了宝宝,谢谢宝宝的关心!可是那次实在是太疼了,我也不想骗孩子:就说妈妈觉得很疼呢宝宝!于是宝宝很着急了,趴到妈妈脸上又问了一边:妈妈,你没事吧?妈妈还是说有点疼,宝宝就又问同样的话,没办法,最后妈妈只好说:现在没事了宝宝!听到妈妈这样说宝宝才不问啦,唉,看来妈妈只能回答没事,哈哈!
随笔:宝贝趣事
从宝贝的小姨家出来,在小区门口那因为有辆车突然停住,所以妈妈拐弯拐的有点急,宝贝的头一下子碰到车门上了,我哎呀的一声,是因为吓了一跳,宝贝因为头碰了一下,又看我表情很严肃,所以就有点哭腔的说:妈妈,碰着我的头了,好疼呀!等我回过神来,赶紧用很轻松的语气跟小家伙说:哦,宝贝碰着头了吗?那妈妈给你揉一揉吧!说着就给她揉了两下。宝贝接着笑了,说:妈妈,我没事了,不疼啦!
早上起床后看到妈妈忙着洗刷收拾,宝贝就自己一个人拿本书在沙发上看,很认真的样子,时不时还跟妈妈交流一下,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就觉得特别幸福,希望我的宝贝天天开开心心的!
教育随笔:是他扔的吗?
又到吃午饭时间了,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开始吃饭。但没过多久,第四组的小朋友就开始说:“老师,地上有肉肉。”果然在桌子底下躺着一块肉,我怒气冲冲地质问是谁干的,立刻,第四组的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是洋洋……”于是,我把洋洋“叫”到了我的身边,可谁知不管我怎么“问”,他就是不承认说:“不是我扔的,是涵涵?”,而孩子们却说是洋洋扔的。到底谁扔的?为什么小朋友会认为肯定是他?于是,我让洋洋继续吃饭,开始留心观察。
终于,在没过一会,地上又被小朋友扔了一块肉肉。我故意间:“是谁又把肉扔在了地上?”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又异口同声地说:“是洋洋。洋洋听了,急急地说:“不是我,我没扔。”此时,我想该把事实真相告诉孩子们的时候,我就说:“确实不是洋洋扔的,你们错怪他了,老师知道,洋洋虽然不喜欢吃肉,但是他不会做错了事情不承认。”孩子们急着询问老师是谁干的?老师没有在孩子们面前说是谁干的,而是说:“我知道是谁干的,因为我已看到他又扔一次了,到时老师会和他谈话”。同时,告诉孩子们并不是做错了一件事,这件错事就永远会是他做的。洋洋小朋友很开心,高兴地说:“老师,我说不是我就是不是我,现在你相信了吧。”
是啊!孩子是敏感的,教师对一个孩子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该孩子在别的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正因为洋洋以前将肉肉扔在地上,被教师当众批评,所以,在孩子们心目中就形成了他肉肉都是他扔的这一个事实,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所以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少在孩子面前批评孩子。
教育随笔:多动脑少动怒
室内游戏时间孩子们玩起了"小司机"的游戏,顿时全班十几辆汽车在跑,教室的一切都成了他们运输的对象:积木、沙包、小球…….简直是无所不有,不一会的时间整个教室一片狼藉。
看着整齐的教室,一股怒气爬到了我脸上,细心的冯佳乐发现了,对其他小朋友说"老师生气了、老师生气了!"不知为何,那股怒气顿时消失了,我随口说了句"让我看看哪辆小汽车能最快把货物运回家",此话一出,孩子们都笑了争先恐后的运起来,不大一会儿,各种货物都各归其位了,教室又恢复了井然有序,其间夹杂着孩子们自豪、高兴的笑声。
看到眼前的一切,我庆幸当时没有发脾气,简单的一句"看哪辆车运货快",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其实有许多时候都会出现这种"失控"的现象,但这并不是孩子们故意造成的,只是他们天真的表现,我们应该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能乱发脾气,有时会因为老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而让孩子失去一个发展的机会。
多动脑,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少动怒,给孩子一个和蔼可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