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变味的奖励
发布时间:2021-06-10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变味的奖励
我一直用贴画肯定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效果还不错。孩子们能主动整理图书和玩具,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能自己管理自然角……我暗自高兴,决定更多地利用小贴画去激励孩子的良好行为,让小贴画发挥最大的作用。看到彤彤吃饭很安静,我就会对她说:“表现不错,下次发小贴画给你!”毛毛做操很认真,我就说周末发小贴画给他;佳佳午睡很安静,我承诺发小贴画给她……
可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变得有些功利了。吃完饭,我让博博帮助整理凳子,他转过头来问我:“发小贴画吗?”等我答应发小贴画给他,他才会做;鸣鸣帮同伴整理完衣服就跑过来问我:“老师,什么时候发小贴画?”更有甚者,只在周末发小贴画那天表现突出。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Yjs21.COM
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因为每当孩子出现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我总是强调要奖小贴画给他,而忽略了孩子行为本身的意义,这让孩子不知不觉产生了表现好就是为了获得小贴画的功利心理。孩子年龄小,需要教师多奖赏、多鼓励,这没有错,但如何正确运用奖赏激发孩子内在的动机则需要我们把握,否则这奖赏就会变味。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幼儿教育随笔:奖励的妙用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连蹦带跳的来到室外活动场地上,等我告诉他们继续练习跳绳时,他们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了刚才的高兴劲。我问孩子们:“怎么,你们不愿意玩跳绳了?”强强声音最高,抢先回答:“老师,天天跳,我们都跳烦了!”孩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是啊!每天让孩子们机械性的跳,孩子们没有了活动的兴趣,确实效果不怎么好。我沉思了片刻,说:“那今天我们就来一个跳绳大王选拔赛吧,今天我们选出三个跳绳大王,老师奖给他们每人一朵小红花。”孩子们一听,个个精神抖擞,擦拳磨掌,等待挑战。只听红红说:“我能得到那朵小红花!”明明不服气地说:“你还不如我厉害呢,那朵红花是我的。”在我宣布了比赛规则后,经过一轮轮的角逐,最后,张乐全、单凯丽、黄红静三位小朋友获得了跳绳大王的称号,我也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颁奖仪式,给他们戴上了小红花,他们也赢得了小朋友们的掌声,看着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眼神,我布置任务:“每天户外活动跳绳时,我们都进行这个比赛,谁赢就奖励谁小红花,还能上台领奖,你们说好不好?”小朋友们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在接下来的户外跳绳活动中,孩子们在练习过程中表现的非常认真刻苦,我们班的跳绳大王也越来越多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幼儿什么本领,只有运用灵活的方法,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随笔:如何奖励孩子
教育随笔:如何奖励孩子
奖励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孩子心理深层次的需要。孩子的年龄越小,就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懂得奖励孩子,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奖励能让自卑的孩子自信,让自信的孩子成功!但奖励又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才会收到成效。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奖励孩子,提高奖励的效果。
那么,奖励孩子究竟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奖励孩子应有利于促使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不能一味地注重孩子的成绩,当孩子在生活上(例如帮忙做家务)、在品行上(例如尊敬师长、爱整洁)有良好表现时,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健全、更快乐!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奖励方法
奖励的方式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他们的个性特点,对幼小孩子的鼓励应以精神为主。如果大人和孩子之间已形成了亲密无间的关系,那么奖励可以采用微笑、抚慰、手势、点头或亲切的话语,及时地说一些鼓励的话:“虽然你很小,但是你很勇敢”,“加油,你会成功的”,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物质鼓励孩子不可滥用
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许多家长就喜欢用物质奖励孩子。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时,家长会答应孩子买这买那的要求。殊不知,这样做会助长孩子对物质的过分追求,而忽视精神食粮。其实,对孩子的进步,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及时表扬,对孩子的成绩加以肯定,再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进步。当孩子进步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奖励的尺度。只有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进步的动力,从而孩子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幼教随笔:奖励的效应
为了表扬孩子们的进步,我们班办了一个我是好宝宝专栏,每个小朋友的一寸照片贴在一朵小红花上,当小朋友有进步或做了好事得到了认可时,就得到了一个小星星贴在红花上,孩子们看了自己的星星多了,都会很高兴。
可是洋洋小朋友满不在乎,一次我在教孩子们学儿歌时,他坐在哪里不专心,做小动作,我暗示提醒他效果不好,怎么办呢?我望着墙上的小红花灵机一动说:“洋洋你看小红花不高兴了,它闲没有星星不漂亮了,你能学会儿歌老师就奖励你一颗星星贴在红花上,把他打扮的漂亮一些好吗?”他点点头,这一招真管用,只见他不再做小动作了专心跟着学,很快就学会了儿歌,我于是奖励了他一颗星星,让他自己贴在红花上,这时的他脸上挂满了笑意。
由此可见,教育艺术是千姿百态的,教师以真诚和善良的态度看待孩子的错误,及时扑捉教育机会,运用机智巧妙的说话技巧,变换说话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随笔:瓶盖变变变
教育随笔:瓶盖变变变
前几天,我倒垃圾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很多瓶盖,什么颜色的都有,很好看,倒掉了有点可惜。于是,我把他们从垃圾桶里捡出来,再用清水洗干净,随手放在区角中,也许以后活动中会用到。
为了防止孩子们再把瓶子和瓶盖扔到垃圾桶里,我把那些好看的瓶盖在桌子上摆出各种小动物、花后,把他们都叫了过来,孩子们过来后,都惊奇地说:“真好看,”并且争着说:“这是小兔、这是小狗、这是小花。”我看到孩子们兴趣这么高,就趁机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摆的吗?”“用瓶盖”孩子们争着说,“对了,这就是我用你们喝完奶、饮料后扔到垃圾桶里的瓶盖摆的,喜欢吗?”“喜欢”“那么以后你们喝完奶和饮料,就把瓶盖放到这里,洗干净后我们来玩瓶盖,瓶子带回家,让妈妈卖了,不要随便扔了,这样即环保又节约,你们说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就这样,区角中的瓶盖也越来越多,每天区角活动时,孩子们会用瓶盖摆出很多好玩的小动物、花、房子、大树等,他们对瓶盖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了。休息的时候,有的孩子也拿起瓶盖摆弄着玩,这样减少了他们互相追逐打闹的机会,安全多了。还有在认识颜色的时候,我把收集到的瓶盖都拿出来,让他们认识不同的颜色,并把同一种颜色的瓶盖放在一起,孩子们的兴趣大,学的也很快。
很多家长看到后也很满意,他们认为幼儿园老师的心真细,把看似无用的东西变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宝贝,从这件事上看,不禁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养成孩子节俭的好习惯。
教育随笔:如何更好的奖励孩子
教育随笔:如何更好的奖励孩子
在幼儿园里,由老师做主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一颗小星星或者一朵小红花,已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意外”,却让我对这种奖励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在班级上面每个班都会有一两个调皮的小朋友,虽然平时有点喜欢爱捣蛋,但一看到小红花、小奖品也会认真的坐下来听老师上课,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就在一个周四的下午,我答应孩子们,如果都表现好就每人奖一面彩旗,好让他们高兴。可后来一看彩旗没几面了,这可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今天孩子们制作了许多彩色风车,大家也很喜欢的,我何不把彩色风车、彩旗,还有上次活动后剩下的一些糖果一起作为奖品,让孩子们自己评价该如何奖励呢?结果,孩子们对这次别具一格的奖励活动表现得异常活跃、兴奋,我每举起一样奖品,他们就争着说出这个奖品应该奖给谁,为什么要奖给他,等全班都通过后我就将该奖品奖给那个孩子,然后其他孩子再说一些勉励的话,并指出不足,希望被奖的孩子下周再争取进步。
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的奖励活动我都把权力交给孩子,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对好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地表述出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想想以前奖励孩子时,都是把决定权独揽在自己身上,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惯性思维,即老师的标准就是对的,老师说谁乖谁就是好孩子,就可以奖小星星、小红花,这其实是把孩子领进了一个误区。所以,现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游戏活动中,我都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评一评,议一议,自主决定获什么奖、奖给谁。
其实奖励的方法有很多,因人而异,像我们有些小朋友喜欢老师奖励的小红花,有一些喜欢老师当着爸爸妈妈的面夸奖自己,有一些小朋友喜欢老师贴纸的奖励等等。所以说奖励的方法是无限的,要经常去鼓励和夸奖孩子,也不单单只是奖励这一项,可以语言或者是肢体上的任意一种。
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也学会了互相督促,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悄悄进步了。
教育随笔:我的小手变变变
中班幼儿在区角游戏活动中合作能力较差,但是已经有了平铺、架高、围堵、连接等基本的搭建技能,在游戏中能够有一定的分工合作。建构区可以发展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与同伴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成长起者很重要的作用设计构建区主要在于培养每位孩子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能够根据搭建情况尝试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先向幼儿介绍了搭建区中提供的材料:木板积木、拼接积木、雪花片、螺旋积木、木头火车、废旧纸盒、各种搭建作品的图片。也和幼儿们说好,记得玩好之后将玩具整理好哦,幼儿的情绪很兴奋、也能看出来幼儿都充满了好奇心,也一同认识了材料的颜色、形状,以及可以怎样拼搭。
搭建什么呢?
幼儿进入了建构区后、都和自己的伙伴交谈、他们一起想搭建的形状。畅畅对其他的幼儿说:“我们搭建哪个比较好呢?”其他幼儿说:摆个桥吧,也有的说摆个大房子,最终他们商量决定,那我们一起来摆漂亮的房子呀。”大家都一口同声的回答。畅畅当策划师、他们各自从积木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积木开始拼搭。畅畅说:“我们应该从下往上摆,也有的幼儿说:“从前往后摆。”这是幼儿的意见完全的不统一,正如虞教授所说(教师适时启示有助于孩子经验的积累和提升,使幼儿获得最有效的学习和经验。)
我们来试试
有的幼儿情绪不佳,我和他们说:“你们先试试从下往上摆的方法可以吗?”如果感觉不行,你们就换另一种方法,从前往后摆,他们也想试试:“没想到,他们用了第一种方法的成功,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问:“你们搭建的是什么房子呢?”他们都指的图片上的房子说:“这是幸福门。”。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感,我也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问在其中用的什么材料,并给与了鼓励。
后记:
孩子在活动中的体现对搭建形状造型没有什么概念的,刚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积木如何怎样去组合、拼搭。进行引导的让他们知道其中的奥妙,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同时让他们大胆的尝试,并给与给力,也培养他们一起合作的精神。对他们细心、和耐心的培养。
教育随笔:把“好意”变为鼓励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正在攀登架上跃跃欲试,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着给予帮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我本能的大叫起来:“家旺,小心点!”家旺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无所适从。而后他缓缓的垂下头,身子慢慢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老师,我错了。”家旺的紧张让我有点莫名其妙。家旺不敢直视我:“我不该上攀登架,我不该,我……”家旺受惊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景:当晨辉在尝试新游戏时,我总是替他捏一把汗:“晨辉,别玩危险游戏!”当海迪登梯爬高时,我总是一脸的紧张:“海迪,不许……为了孩子的安全,我总是“好意”的限制他们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动作。今天,我的“好意”显然阻碍了家旺的尝试,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我的“好意”是在保护孩子的安全,还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
带着反省和内疚,我紧紧地抱住了家旺:“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爬的更高,但胆大还要心细,不要紧张,去玩吧!”轻柔的话语消去了家旺僵硬的表情,紧紧地拥抱消除了他的胆怯与戒心。“加油!加油!”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为家旺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励声中,家旺十分敏捷,稳稳当当的到达攀登架顶部,他自豪的向我们挥手,脸上洋溢着自信。
家旺快乐的神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能简单的以“小心点”“别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好意”,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压力。
教育随笔:新的学期新的奖励方式
教育随笔:新的学期新的奖励方式
学校老师奖励孩子,一般都是采用小红花,五角星,盖印章,然后积累要一定数量之后可以兑换小礼物,这样的奖励固然有些用处,但是显然缺乏引导性,物质奖励很大程度也不利于孩子建立内在驱动力。
西方国家小学教师的“奖品”并不仅限于奖状或者口头表扬,而是丰富多彩,花样繁多。以下这些“奖品”,或许我们不能完全借用,但仍会有很大的启发。
很明显,奖励不仅仅是获得更多的物质,而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和塑造,西方国家的奖励避免了以物质驱动孩子,更多的是以责任感、荣耀感,集体荣誉,成就感,自主选择,获得更多的自由来驱动孩子,帮助孩子建立的是内在的驱动力。值得学习和借鉴!
1、坐老师的座位;——体验权威感和荣誉感
2、照顾1天班里饲养的小动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和他喜欢的人一起午餐;——享受自主选择的权利
4、教师给学生家长打表扬电话;——与家长分享进步和成就的快乐
5、排队时站在最前面;——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荣耀
6、减少作业量;——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殊权利
7、挑选午餐音乐,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磁带或CD;——享受自主选择快乐
8、把班里的录音机带回家一晚;——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
9、使用彩色粉笔;——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与众不同的荣耀
10、邀请校外嘉宾来班里做客;——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荣耀
11、随时可以喝水;——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快乐
12、随时可以用卷笔刀;——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快乐
13、把班里饲养的小动物带回家一晚;——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
14、在低年级做服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5、给图书管理员做助手;——培养孩子的责任
16、邀请其他班的一个朋友来班里共进午餐;——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自主选择的权利
17、给老师选择一本书,让老师读给大家听;——体验权威感和自主选择
18、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权利
19、把动物玩具放到桌子上;——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更多自由的权利
20、跟老师共进午餐;——体验权威感和荣耀感
21、获准用班里的录音机录一个故事;——体验权威感和荣耀感
22、在游戏中做主持人;——体验权威感
23、获得更多休息时间;——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殊权利
24、读书给低年级的学生听;——体验权威感和责任感
25、休息时第一个挑选活动器材;——享受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快乐
26、为班里选择课堂上观看的电影。——体验权威